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蟋蟀的住宅》课文朗
语文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原文+课件
![语文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原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715e0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1.png)
语文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原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文选自语文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1课《蟋蟀的住宅》的原文阅读与解析,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住宅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联系;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和句子结构;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爱大自然,关注生物多样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理解蟋蟀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生词、短语和句子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原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蟋蟀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蟋蟀的生活环境,引发学生对蟋蟀的好奇心。
2. 阅读原文: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解析课文:分析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结构,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蟋蟀的住宅特点。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拟人、比喻等,举例说明并让学生进行仿写。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编写一段关于蟋蟀住宅的短文。
6. 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蟋蟀的住宅》2. 生词、短语:住宅、挖掘、选择、慎重、宽敞、舒适、保护、安全……3. 写作技巧:拟人、比喻、排比……4. 课文结构:引子、、结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蟋蟀的住宅。
(2)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编写一段关于大自然的短文。
2. 答案:(1)蟋蟀的住宅位于地下,有宽敞舒适的洞穴,洞口有保护措施,确保安全。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88f5c1c77da26925c5b0cb.png)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课文原文11.蟋蟀的住宅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已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
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鈄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
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
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
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
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
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
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儿,明天做一点儿。
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
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年级上册第七课课堂笔记
![年级上册第七课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94e6e0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1.png)
年级上册第七课课堂笔记以下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课《蟋蟀的住宅》的课堂笔记,供您参考:一、多音字弹:子弹;弹琴二、近义词慎重—谨慎;宽敞—宽阔;隐蔽—隐藏干燥—干旱;平整—平展;柔弱—虚弱三、反义词慎重—轻率;粗糙—细腻;干燥—湿润四、句子解析1.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草”比作“门”,形象地写出了蟋蟀住宅的门口被草掩盖的样貌。
2.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说明了蟋蟀的出名不单是因为它的歌喉,更是因为它的住宅。
3. 屋子内部没什么布置,墙壁光滑、干净,地面尤其如此。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蟋蟀住宅的干净整洁的特点。
4.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这句话用“伟大的工程”来形容蟋蟀挖掘的住宅,突出了蟋蟀住宅结构的复杂和精细,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5. 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这句话用“柔弱”形容蟋蟀的工具,突出了人们对它劳动成果的惊奇和敬佩。
6. 假使把它的一生比作人的生活,那么它的出生地就等于我们的家乡,所以它要建造固定的住宅。
这句话将蟋蟀的一生与人的一生进行对比,突出了蟋蟀建造固定住宅的重要性。
同时,“家乡”一词也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和关注之情。
7. 在深夜里,它热忱地工作着,营建着自己的住宅。
这句话用“热忱”形容蟋蟀的工作态度,突出了它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同时,“营建”一词也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8.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
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
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这句话详细描写了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和形容词来形容蟋蟀的动作和特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它工作的辛苦和不易。
同时,“强有力”、“倾斜”等词语也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语文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原文+课件
![语文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原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3dee6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4.png)
语文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原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文选自语文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11课《蟋蟀的住宅》的原文阅读、生词学习、课文解析、主题探讨及课后练习。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的建筑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感悟作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尤其是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的建筑技巧。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以及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的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本、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昆虫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生活习性,进而引出蟋蟀住宅的主题。
2. 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辅导读音,纠正错误。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并进行组词练习。
4. 课文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的建筑技巧。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一只蟋蟀,描述自己的住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6. 例题讲解:分析课后练习,讲解答题方法。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主题探讨:讨论作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蟋蟀的住宅》2. 生字词:住宅、挖掘、适宜、选择、宽敞、舒适、精心、设计等。
3. 课文结构:引言、、结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蟋蟀住宅的特点。
(2)举例说明蟋蟀是如何精心设计自己的住宅的。
(3)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2. 答案:(1)蟋蟀住宅特点:隐蔽、安全、宽敞、舒适。
(2)蟋蟀建筑技巧:选择适宜的位置、挖掘宽敞的空间、精心设计进出口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蟋蟀的住宅》优质教案3份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蟋蟀的住宅》优质教案3份](https://img.taocdn.com/s3/m/9a5ab4d3f524ccbff12184bd.png)
《蟋蟀的住宅》说课稿一、教材简析《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说明性的科学小品文,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成的等知识,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语言精炼传神,字时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课文生动而富有儿童情趣,深受学生青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科学的奇妙,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看书的习作实践中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同时体会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悟情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
难点:让学生感悟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教法、学法教学中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情趣教学法、多媒体直观法、以读促悟法。
学生主要采用以下学法: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读自悟法。
如何转换学生角色,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想让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蟋蟀,介绍自己的家和修建家的经过。
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1、收集资料、激趣导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蟋蟀的资料,课后安排学生查找其他昆虫修建住宅的资料,阅读《昆虫记》等,在查找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拓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 、小组学习、组内交流这个环节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分别学习、研究蟋蟀住宅有什么特点和怎样修建住宅的。
每个学生要先认真读书,体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或怎样修建住宅的,想想如果你就是一只可爱蟋蟀,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你的家或你修建住宅的经过;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勾画下来反复读一读,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旁边或本子上,如果还有不懂的句子或以在旁边标上问号;并且估计一下,其它小组的同学有可能向你们提出什么问题,该怎么解答。
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15142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1.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通用1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1教材说明:《蟋蟀的住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的精讲课文。
这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
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作者在文章中大量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做人,把它的巢穴比做人的住宅,把他们的活动比做人的活动,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通过长期观察才发现了这一昆虫世界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来领会课文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难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查阅关于蟋蟀的资料,谁找到了?(生说)2、(看大屏幕)这就是蟋蟀,法国著名的作家法布尔对这种小动物情有独钟,还写了一篇文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
3、齐读课题。
4、观察题目,你发现课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看到这个具有拟人色彩的课题,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生说)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入课文。
二、初读,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2、认读词语3、快速地浏览课文,边读边继续思考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4、指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它是如何建造住宅的。
蟋蟀的家四年级课文人教版
![蟋蟀的家四年级课文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644b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7.png)
蟋蟀的家四年级课文人教版
《蟋蟀的住宅》是法国昆虫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的著作,该文章主要介绍了蟋蟀洞穴的特点和修建过程。
它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7课。
《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它以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蟋蟀的生活习性。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可以了解到蟋蟀如何选择住宅,以及它们如何建造住宅。
蟋蟀的家是非常特别的,它们不像其他昆虫那样随便找一个地方做窝,而是需要一个安全、舒适、隐蔽的地方来生活。
蟋蟀会选择在草地上或者草丛中建造住宅,它们会用前足扒土,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后足踏地,后腿上长着一排锯齿,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蟋蟀的住宅通常是一个向阳、隐蔽、干燥、安全的地方,它们会在洞口用树叶铺成一个小平台,方便自己出来进去的时候能够踩着树叶。
除此之外,蟋蟀还会把洞穴建成一个能够调节内部温度和湿度的环境。
在洞口处会有一个小平台,能够遮蔽风雨和阳光直射,保持洞穴内部的温度和湿度适宜。
总之,《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让我们了解了蟋蟀的生活习性和它们的住宅特点。
学习这篇课文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昆虫的世界,并从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语文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7-9段精品片段教学设计——教招面试
![语文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7-9段精品片段教学设计——教招面试](https://img.taocdn.com/s3/m/ec2cf3ce376baf1ffd4fadd3.png)
7—9自然段一、导入师:上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蟋蟀住宅的特点,知道了为什么说它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但仅仅只是因为蟋蟀住宅的特点吗?还有什么原因?让我们继续学习7—9自然段。
二、初读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7—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师:老师发现有些同学能够在默读的过程中动笔画一画、写一写,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师:这位戴眼镜的女生你来说,你概括的非常准确,用四个字就把这部分概括了,很简练,对,就是“修建住宅”。
一、品读(交流一)师: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7—9自然段,用横线勾画出表示蟋蟀修建住宅过程中不同阶段时间的语句,注意了,是画出时间的语句。
尝试结合这些时间,说一说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
师(转):你小手举得最快,就你了,其他同学放下手中的笔认真听,你找到的句子有“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儿,明天做一点儿”“即使在冬天”这三话,那还有同学要补充吗?看来没有,你找的很完整,那你能试着说一说它修建住宅的过程吗?没事,你先请坐,有谁能来帮帮他?师(转):后排那位高个子男生,你来说说。
你概括得非常简练,蟋蟀从十月份开始不停地修建住宅的重要部分,余下长时间都用来慢慢整修住宅。
师:作者能够发现蟋蟀修建住宅花了这么多时间,说明作者是如何观察的啊?师(转):你说,你从“十月秋天初寒时盖房子”一直到“冬天”看出了作者是长期观察蟋蟀修建房子,不是只观察一段时间。
(板书:长期观察)师(转):还有同学有不同的想法啊,你认为作者是连续观察,从哪里看出来的?哦,原来在这,“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你从“一连”这个词看出作者观察是连续观察,你找得非常仔细。
(板书:连续观察)(交流二)师:蟋蟀啊,它建个房子要经过这个久的时间,我们生活中建造房子也要好几个月的时间,但我们有借助拖拉机等工具,蟋蟀有这些工具?那它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靠的是什么?师:看来同学们都找到了,是蟋蟀的足和钳子。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7课主要内容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7课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49105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b.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7课主要内容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7课的主要内容是《蟋蟀的住宅》。
这篇课文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主要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造过程。
通过课文,我们了解到蟋蟀的住宅向阳、隐蔽、能排水,大小适宜,从住所简朴、清洁、干燥、卫生等可以看出蟋蟀修建这座住宅的精心。
同时,蟋蟀修建这座住宅的工具是柔弱的前足和一双后腿,而它的整个身躯是那么的柔弱,与它修建的这座住宅的精心设计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感受到蟋蟀身上似乎有一种聪明才智。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7课《蟋蟀的住宅》主要内容还可以包括以下方面:蟋蟀的住宅为什么被称为“住宅”?在课文中,作者将蟋蟀的巢穴称为“住宅”,这不仅因为蟋蟀在选择和建造巢穴时非常讲究,还因为蟋蟀的巢穴与人类的住宅有相似之处。
首先,蟋蟀在选择建造巢穴的地方时非常挑剔,要向阳、隐蔽、能排水、大小适宜等,这就像人类在选择建造住宅的地方时也会考虑地理位置、环境等因素。
其次,蟋蟀建造的巢穴结构复杂,有门、平台、隧道、卧室等,就像人类建造的住宅一样,结构复杂,功能齐全。
因此,课文中将蟋蟀的巢穴称为“住宅”。
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蟋蟀的住宅具有隐蔽、向阳、排水良好、结构复杂等特点。
首先,住宅的门口很小,而且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道门帘,这使得住宅很隐蔽,不容易被发现。
其次,住宅向阳,能够充分利用阳光,使得内部温暖舒适。
此外,住宅内部有平台和隧道,平台上有六尺深的土,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这些设计使得住宅能够很好地排水。
最后,住宅的结构非常复杂,有门、平台、隧道、卧室等,就像一座小型的城堡,非常壮观。
蟋蟀是如何建造住宅的?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次挖掘和修整。
首先,蟋蟀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作为巢穴的入口,然后在入口周围挖掘出一个圆形的小洞作为门。
接着,蟋蟀会在洞穴中挖掘出一个平台和一个隧道,平台可以作为蟋蟀休息和捕食的场所,而隧道则可以作为蟋蟀藏身和躲避敌人的地方。
《蟋蟀的住宅》评课稿12篇
![《蟋蟀的住宅》评课稿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07ab8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d.png)
(热门)《蟋蟀的住宅》评课稿12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评课稿,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那么你有了解过评课稿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蟋蟀的住宅》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蟋蟀的住宅》评课稿1《蟋蟀的住宅》是一篇精读读课文,精读课文从文本内容和文本的年段来看,要注意两点:一是编者意图的分类是精读;二是学段语言文字训练目标的定位,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值得学习之处:(一)课题解读的侧重。
《蟋蟀的住宅》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宅字的意思是指住所和较大的房子的。
上面就是一所房子,地下站着一个人。
“住宅”一般是指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动物,为什么作者要用“住宅”这个词呢?这篇课文题目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蟋蟀的赞美之情。
同时也可以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抓住课文的关键词。
“半掩”“最多”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引导学生从“半掩”“最多”等词进行体会。
“随遇而安”“慎重”联系全文想一想哪些地方体现出了”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蟋蟀精心选择住址,把巢穴选在向阳的地方,门口有草丛掩盖;巢穴是它一一点儿一一点儿挖掘的,没有半点儿马虎。
等巢穴挖好了,它还会随着天气和身体变化不断地改进巢穴。
可见,蟋蟀对自己的'巢穴要求多么高,不像其他昆虫那样随便找个巢穴就住下来。
“伟大的工程”为什么作者说这座住宅是伟大的工程?付老师抓住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蟋蟀把巢穴建在向阳的地方,最多有九寸深,且排水优良,可见蟋蟀是很有智慧的。
它的巢穴虽小,但是靠它那柔弱的身体建成的,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钳子和后腿,这与要完成的扒土、搬土块、推土、铺土、整修等工程相比,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对蟋蟀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一个伟大的工程。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二组蟋蟀的住宅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二组蟋蟀的住宅](https://img.taocdn.com/s3/m/2940550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5.png)
11 蟋蟀的住宅文本分析:《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一篇观察笔记。
他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和对生命的敬畏,向我们真实地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的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赞扬了蟋蟀不辞辛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作者采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深受学生青睐。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科学的奇妙,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以后的习作实践中去。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观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宅、隐、毫”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慎”等14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它的建造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2.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蟋蟀的精神,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1.抓住重点语句,品味文章形象生动的语言。
2.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并能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本课“宅、隐、毫”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慎”等14个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
1.把握生字表中的生字的笔顺、字义、写法等,识记并运用。
2.交流、学习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板书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兴趣。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中,我们一起欣赏了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爬山虎,领略了植物王国中的爬山虎的奇妙。
这节课上,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参观大昆虫学家法布尔笔下的《蟋蟀的住宅》(板书:蟋蟀的住宅),你们有兴趣吗?2.师生一起理解课题,并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问。
明确:什么是住宅呢?一般来说,我们人类住的地方才叫住宅,而动物住的地方一般叫窝、巢、穴等。
语文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
![语文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https://img.taocdn.com/s3/m/f8ceeb4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6.png)
长时间整修
不知疲倦
主题概括
本文介绍了蟋蟀的( 住)宅的特点和( )建的造过 程,说明蟋蟀的住宅是一项( )伟的大工程,赞美 了蟋蟀( 认)真、工(作 )的艰精苦神劳。动
拓展延伸
早在一千多年前,诗人叶绍翁就写过这样的诗句: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
著名诗人白玉蟾也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对自己的住 宅要求严格
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 具体表现有哪些呢?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 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 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慎重选址 排水优良
阳光充足
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自己挖掘。
品味“随遇而安”
顺其自然,碰到什么就是什么,有时候可以理解为 褒义,寓意人不管在什么环境中都能生存,不抱怨环 境而去适应环境。有时候为贬义,意思是人应该改变 创新。在本文中意在说明蟋蟀与其他昆虫不同,对自 己的住宅要求严格。
劳动强度大
说明蟋蟀建筑住 宅的艰难与辛苦, 从侧面反映了蟋 蟀的勤劳、不肯
随遇而安。
前足:扒 钳子:搬 后足:塌 锯:推,铺
是啊,这些小蟋蟀,就是用这样柔弱 的工具建造它们的住宅的。它们不停 地挖呀,有时一连工作两三个小时呢,就 连昆虫爱好者法布尔先生都看得有些 不耐烦了,可是它们还在不停地挖呀。
三更窗外芭蕉影,九月床头蟋蟀声。(白玉蟾)
连我们的抗金名将岳飞也有关于蟋蟀的诗词: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岳飞)
课堂演练
一、判断下面句子采用哪种修辞手法。 1.“当四周很安静地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
弹琴。”( 拟)人
2.“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设问)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c11e8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1.png)
重点品读 随文得法
请同学们自由读7—9自然段,想 一想:为什么作者说“这座住宅真可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 掉较大的 土块。它用强有力地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 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劳动强度大
重点品读 随文得法
是啊,这些小蟋蟀,就是用这样柔弱的工具建造它们 的住宅的。它们不停地挖呀,有时一连工作两三个小时 呢,就连昆虫爱好者法布尔先生都看得有些不耐烦了,可 是它们还在不停地挖呀。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 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 会干的。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 座门。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 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外部:向阳、隐蔽、 干燥、有门、有平台 内部:简朴、清洁、 干燥、卫生、光滑
重点品读 随文得法
屋子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整平整。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 很卫生。
巩固延伸 学以致用
小练笔:小昆虫们的生 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你观察 过哪种昆虫?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想一想,写 出自己的观察所得,注意要 突出这种昆虫的特点。
提示:这种小昆虫叫什 么名字?它在外形上有什么 特点?它有哪些特别的行为? 从它身上,你能得到什么启 示?
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
目 的 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 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
重点品读 随文得法
读到这里,还认为蟋蟀的住宅仅仅是一个小洞 而已吗?
蟋蟀,这个不起眼的小精灵,仅仅靠它简单的足,完 成了扒土、搬土、踏地、推土以及修整、加深加阔等一系 列繁重的工序,修建了这样精致舒适的住宅。对于这么柔 弱的小生命来说,这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伟大的工程呀!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07蟋蟀的住宅PPT、优质教学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07蟋蟀的住宅PPT、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4ae55025c52cc58bd6be75.png)
说听后的感受。 ⑷教师出示收集的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 个数字:
见资料。(略) ⑸开展看后感受交流。 组内交流讨论(二):“怎样珍惜资源” 1.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2.注意发言规范,集思广益达成一致意见。 3.全班交流,评比“环保精点子”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环保从我做起”精点子进行梳理。 ①节约每一张纸。 ②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时,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 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节约每一滴水,保护长江水资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 ⑤不使用塑料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 ……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说说还有哪些不尽如 人意的地方, 可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不是无用之辈,它在格斗时却十分凶
猛哩!
由于蟋蟀善鸣好斗,不少人 偏爱它,而对它的坏处反不以为 然了。其实,蟋蟀是农业害虫, 不论成虫还是幼虫,都能咬食农 作物的叶、茎和根。
选择住址 慎重选择,不肯随遇而安,不用现成的洞穴 。
内部
住宅的特点
总结外部
向阳、隐蔽、干燥、 有门、有平台
简朴、清洁、 干燥、卫生
两只雄蟋蟀先是振翅鸣叫,然后爪子相对,猛扑 乱咬,直到一方斗败逃脱为止。得胜的雄蟋蟀,还要得 意地振翅鸣叫一番。因为蟋蟀善鸣好斗,自古以来,人 们喜欢饲养蟋蟀,观看它们精彩的争斗表
演。
在蟋蟀的头上,有一对比身体长的丝状触角,尾 部有一对长长的尾须,雌蟋蟀的产卵管比较长, 夹在两条尾须当中,所以俗称三尾子。雄蟋蟀没 有产卵管,叫它二尾子。凭鸣声常常可以判断蟋 蟀的优劣:鸣声尖而轻的多为小蟋蟀,鸣声高亢 雄厚的多为个头较大的壮蟋蟀,叫不成声的可能 是“烂衣翅”,它的一只翅膀发育不良,或幼虫 蜕变成虫时因外因烂掉了部分翅梢;可是“烂衣 翅”
蟋蟀的住宅说课稿
![蟋蟀的住宅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44a05656529647d26285234.png)
《蟋蟀的住宅》说课稿之袁州冬雪创作一、教材简析《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说明性的迷信小品文,先容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成的等知识,赞扬了蟋蟀吃苦刻苦、不肯随遇而安的精力.语言精粹传神,字时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课文生动而富有儿童情趣,深受学生青睐,讲授中要引导学生感悟迷信的奇妙,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分歧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看书的习作实践中去.二、讲授方针1、知识方针:懂得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颠末,同时体会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2、才能方针:训练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悟情的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才能.3、情感方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三、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懂得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颠末. 难点:让学生感悟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吃苦刻苦的精力.四、教法、学法讲授中我准备采取以下教法:情趣讲授法、多媒体直观法、以读促悟法. 学生主要采取以下学法: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读自悟法. 如何转换学生脚色,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想让学生转换脚色,把自己当作蟋蟀,先容自己的家和修建家的颠末.因此我设计了以下讲授流程:1、收集资料、激趣导入课前安插学生收集有关蟋蟀的资料,课后安插学生查找其他虫豸修建住宅的资料,阅读《虫豸记》等,在查找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拓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才能.2 、小组学习、组内交流这个环节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分别学习、研究蟋蟀住宅有什么特点和怎样修建住宅的.每一个学生要先认真读书,体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或怎样修建住宅的,想想如果你就是一只心爱蟋蟀,你会怎样向大家先容你的家或你修建住宅的颠末;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勾画下来反复读一读,把你的懂得写在句子旁边或本子上,如果还有不懂的句子或以在旁边标上问号;而且估计一下,其它小组的同学有能够向你们提出什么问题,该怎么解答.学生在自读自悟几分钟后再在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质疑,共同推测一下其他组同学会提的问题,一起解答他人提出的问题.这样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在小组讨论交流,就真正达到人人动口读书,用心体验,实现人人自主学习,而不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个别优秀学生的一言堂,从而提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达到设计理念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才能. 3、汇报交流,读中感悟. 学生把自己转换成蟋蟀这个脚色,汇报先容“我的家”即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时,就有能够根据自己在读中的感悟,用朗诵勾画批注法,边朗诵边连系自己的体会先容,也有能够会根据课文内容绘制示意图先容.这样促使学生自读自悟时更认真,在本小组交流讨论时更合作、更投入.在学生自主解疑仍有坚苦时教员适时点拨,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共同参与,自主质疑、自主解疑或合作解疑的效果.由于通篇采取拟人手法叙述,学生在阅读中会发生浑厚的兴趣,在汇报蟋蟀住宅颠末时,学生除了边朗诵边谈体会,还很能够会自然而然转换成蟋蟀的脚色,配上动作先容修建住宅的颠末.在转换脚色的同时,学生一方面临课文自读自悟,自主学习读懂了课文,另外一方面在情感上对蟋蟀发生认同,自然就体验到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吃苦刻苦的精力,这样就既突破了讲授难点,又实现了知识与才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一体这一设计理念.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交流,已经激发了学生对蟋蟀的喜爱和赞扬之情,就进入拓展延伸、情感升华这一环节.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动物住宅和它们修建住宅的图片、文字资料或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先容法布尔的《虫豸记》给学生阅读,增强对迷信的兴趣.《蟋蟀的住宅》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教师:大家好!我明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课程尺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7课《蟋蟀的住宅》.拿到这篇文章,我读了十遍.前两遍我站在普通读者的态度,读这篇19世纪法国著名虫豸学家法布尔的观察随笔,感受到文章布局的紧凑鲜明、语言的生动形象、描述的细致入微;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的确是“伟大的工程”,感受到作者通过拟人的手法传达出的对蟋蟀的无限喜爱之情,是一首人类对小虫豸、小生命的赞美诗.第三四遍,我站在学生的态度读,读后发生了一些疑问:学生对蟋蟀熟悉吗?他们懂得什么叫“随遇而安”吗?学生能从拟人写法中感受到什么呢?第五六遍,我站在教员的态度读,找了我和学生在阅读之后共通的一些感受和疑惑:作者为什么说蟋蟀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作者是怎样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示这一伟大工程的?这之后的四遍,我在阅读中积极地思考:怎样构建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怎样组织一个和谐的绿色的对话的讲堂.思索再三,我将眼光锁定在建构主义实际,锁定在其下的“抛锚式讲授法”并作了讲授设计.根据上述对教材、学生及讲授实际的思考,我预设了本节课的讲授方针及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会认“宅、蔽、弃、慎”等7个生字,会写“弃、毫、遇、择”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住宅、选择”等词语.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通过重点语句的品读,懂得“蟋蟀住宅是伟大的工程”的深刻内在,感受蟋蟀“热爱生活”、“不辞辛劳”的品质.这也是本课讲授的重点.3.体会文章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迷信家探索大自然、热爱小生命的精力,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爱观察的好习惯.这也是本课讲授的难点.讲授方针设计涵盖“知识与才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顺利达成讲授方针,本课讲授安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对话交流达成1、2两个讲授方针,第二课时则在第一课时学习基础上继续对话交流以达成讲授方针三.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的流程安插作一说明.第一课时我根据“抛锚式讲授法”,安插了“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大环节,分别以四句诗停止概括.第一句诗:“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也是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建构主义实际认为学习活动是通过自己的布景知识自己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布景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度,因此在这第一环节中,我让学生从“说自己的家或小房间”入手,创设一种“用心创造生活”的情境,进而引入虫豸世界,懂得一般虫豸的“随遇而安”和蟋蟀的不“随遇而安”,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外一方面也帮忙学生懂得了对他们来讲存在一定难度的词,为下文学习打下基础.第二句诗:“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欠亨声暂歇”,这也是第二个环节:确定问题.在此环节主要完成两件事情,一是初读课文后学习生字词,将字词按一定规律停止分组讲授,与课文语句、课文内在连系起来停止,“工具性”和“人文性”共同关注.二是确定一个大家共同学习的问题,我认为,语文讲授一定要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学生的阅读体验,所以用“作者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和“你获得的最深感受是什么”两个问题来启发,让学生带着确定的问题与文本停止独立对话,采取在相应语句旁作标识表记标帜和批注的方式,培养学生杰出的阅读习惯,并最终确定本节课的研究问题:“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从“概括”性阅读到本环节的“详细化”研读,符合阅读规律,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才能.同时,我提醒学生在默读中,关注课文中的“鱼泡泡”、插图、生字、思考题、资料袋等资料,帮忙学生树立正确阅读的概念.第三句诗:“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也是第三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这一环节是讲堂之所以为讲堂,区别于完全独立阅读的特点.建构主义认为,自主的阅读促使了学生情感的变更,而在讲堂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与其他学生和教员的不竭交流与沟通,就可以更好地实现意义建构和情感变更.所以此环节,我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或图片)等各种资料佐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员的作用更多地体现为在学生需要帮忙的时候给予帮忙、学生未能提升的时候给予提升、学生朗诵不到位的时候给予指导.因此,本环节中,学生和教员通过对“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而且有温和的阳光”、“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等详细语句的品析,感受蟋蟀住宅的迷信、精美、舒服和浩大壮观,感受蟋蟀在建筑住宅时表示出的智慧和任劳任怨.对于学生疑惑的“这么一个‘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的洞穴怎么谈得上伟大”这一问题,则采取对照方式,以相当于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工具的帮忙下挖掘300米的隧道帮忙学生感受,并抓住“工具的柔弱与简单”和“工程的浩大与壮观”的极大反差,很好地帮忙学生停止真切的感受.同时,在品析之后及时停止朗诵指导,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第四句诗: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这也是第五个环节:效果评价.语文学习成效的最好评价内在是学生在三维方针上是否得到了提升,该环节通过“我手写我心”的形式:“你看,它的住宅是多么迷信、多么精美、多么舒服;你看,蟋蟀用它柔弱的、简单的工具建造了如此浩大壮观的工程.此时,你想对蟋蟀说点什么?请你把它写下来”,通过写一写,表达自己对蟋蟀热爱生活的敬仰之情,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对三维方针的达成情况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最后用“文章的作者法布尔是怎样写出这篇文章的?他为什么要用拟人方法来写?”的“激发新疑点”的方式,使学生发生了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探询的热情,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蟋蟀的住宅热爱生活:迷信精美舒服伟大的工程不辞辛劳:柔弱简单——浩大壮观设计意图:板书的设计围绕“伟大的工程”这一文眼展开,从蟋蟀的“热爱生活”和“不辞辛劳”两方面加以体现,形象直观,思路清晰,便于懂得记忆.总而言之,整篇课文的学习,我积极遵循《语文课程尺度》指出的“阅读讲授是学生、教员、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遵循建构主义实际,运用“抛锚式讲授法”,实现学生在三维方针上的共同提高,并激发了学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蟋蟀的住宅》课文朗篇一: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作业本第7课蟋蟀的住宅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作业本第7课蟋蟀的住宅答案7 蟋蟀的住宅1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洞穴(xué√ xuè)堤岸(dī√ tí)搜索(sōu√ shōu)...选择(zé√ zhé)倾斜(qīnɡ√ qǐnɡ)扒土(pá bā√)...2 从课文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随意(慎重)明显(隐蔽)狭窄(宽敞)潮湿(干燥)细腻(粗糙)热闹(安静)3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地打“√”,错误的打“×”。
(1)蟋蟀选择住址很慎重,不肯随遇而安。
(√)(2)蟋蟀的住宅是随着天气的变冷和蟋蟀身体的增加而加深加阔的。
(√)(3)蟋蟀利用现成的洞穴,加以整修,使住宅变得干燥、卫生。
(×)4 读一读,找一找。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2)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
...我发现这些都是用了拟人方法写的。
我还能找出一些这样的句子。
秋天的落叶飘来飘去,恰似舞蹈家在哪里翩翩起舞。
一阵微风吹过,小树就向我们点头微笑。
5 读一读,写一写。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废费√)工夫,弃去(豪毫√)不可惜。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它不利用现成的(巢穴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发掘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随遇而安”的意思是指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
我从慎重选址、长时间整修这几点知道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
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
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3)在横线上填写描写蟋蟀盖房子的动作的词语。
蟋蟀盖房子时,用前足扒土,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用后足踏地,用后腿上的两排锯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篇二:人教版语文上册拼音课文7《蟋蟀的住宅》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xīshuàidezhùzhái7《蟋蟀的住宅》jūzhùzàicǎodìshàngdexīshuàichàbuduōhéchányīyànghái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tādechūmíngbùguāngyóuyútādechànggēyǒumíng有名。
它的出yóuyútādezhùzhái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biédekūnchóngdàduōzàilínshídeyǐnbìsuǒcángshēn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qìqùháobùkěxī身。
xīshuàitāmendeyǐnbìsuǒdéláibùfèigōngf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
蟋蟀hétāmenbùtóngbùkěnsuíy ùérāntāchángchángshènzhòng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它常dìxuǎnzézhùzhǐyídìngyàopáishuǐyōuliáng常慎重bìngqiěyǒutāde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wēnhédeyángguāngtābùlìyòngxi ànchéngdedòngxué温和的阳光。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shūfudezhùzháishìzìjǐyīdiǎnyīdiǎnwājuédecóngdàtīngyìzhí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d àowòshì到卧室。
xīshuàizěnyāohuìyǒujiànzhùzhùzháidecáinéngneyǒutèbiéhǎodegōngjùmaméiyǒutā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xīshuàibìngbúshìwājué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蟋蟀并不是挖掘 1jìshùdezhuānjiātādegōngjùshìnàyàngróuruòsuǒyǐrénmen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duìtādeláodòngchéngguǒgǎndàojīngqí对它的劳动成zàiértóngshídàitāmenyǎngzàilóngziliyánjiūxīshuài果感到惊奇。
wǒdàocǎodìshàngqùzhuōxīshuàiyòngcàiyèwèitāmenbǎ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xiànzàiwèile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
现在为了wǒyòusōusuǒqǐtāmendecháoxuéláiqīngcǎocóngzhōng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zàicháozháoyángguāngdedīànshàng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yǐncángzháoyītiáoqīngxiédesuìdàojíshǐy ǒuzhòuyǔzhèlǐyě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lìkèjiùhuìgàndesuìdàoshùnzhedìshìwānwānqūqūzuìduō立刻就会干的。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bùguòjiǔcùnshēnyīzhǐkuānzhèbiànshìxīshuàidezhùzhái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chūkǒudedìfāngzǒngyǒuyīcóngcǎobànyǎnzháozuòménxīshuàichūláichīzhōuwéidenèncǎonàwēixiédeménkǒujiùxiàngyī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juébùq ùpèng座门。
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zhèyīcóngcǎojīngguòzǎixìpás ǎodāng这一丛草。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shōushidéhěnpíngtǎnzhèji ùshìxīshuàidepíngtái收拾得很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sìzhōuhěnānjìngdeshíhòutánqínxīshuàijiùzàizhèpíngtáishàng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弹琴。
上2wūzǐdenèibùméishénmebùzhìguānghuázhǔrényǒudeshìshíjiāndànshìqiángbìhěnbǎcūcāodedìfāngxiūlǐ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平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整。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hěnwèishēngjiǎshǐwǒmenxiǎngdàoxīshuàiyòngláipíngzhěngdàtǐshàngjiǎngzhùsuǒshìhěnjiǎnpǔdeqīngjiégànzào干燥,很卫生。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wājuédegōngjùshìnàyàngjiǎndānsuànshìwěidàdegōngchénglezhèzuòzhùzháizhēnkěyǐ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qiūtiānchūhándexīshuàigàifángzidàduōshìzàishíyuèshíhòutāyòngqiánzúbātǔ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háiyòngqi ánzǐbāndiàojiàodàde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