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第一课时名师教案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精选14篇)
中班科学《空气》教案(精选14篇)中班科学《空气》教案篇1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空气的属性、作用。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丰富词汇:空气、气体、燃烧。
4、知道空气具有支持燃烧的作用,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气球、蜡烛、瓶子、玻璃槽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今天老师来和大家一起欣赏一首儿歌好不好?儿歌的名字叫《空气的话》”教师朗诵儿歌:“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抓不住,你需要,我需要,大家谁也离不了。
”“小朋友,你们听完了儿歌,你们认为空气的对话不对呀?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空气的话为什么是对的?”“噢,看来小朋友都知道空气的话是对的,但却不知道是为什么?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下空气,一起来解答你们心中的“为什么”好不好?”“好!”二、基本部分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到处都会流动的气体。
1、儿与教师一起做一个深呼吸的动作。
提问:“小朋友,刚才我们吸进来的是什么?(空气)小朋友闻到什么味道了吗?这说明空气有没有味道呢?2、教师出示气球,让幼儿观察,问:“小朋友,气球现在是什么样?(扁扁的)”老师吹气球问:“现在是什么样的?”“圆的。
”请幼儿摸一摸有什么感觉?(鼓鼓的)教师将气球的空气放出,在放气的过程中,请幼儿仔细观察,放完后问幼儿:“你们刚才看到空气没有?”“没有”“那现在谁能告诉老师:空气是什么样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
”小朋友,现在请把你们的手放在嘴边,往外呼吸一口气,你们的手有什么感觉?(因为空气可以流动)噢,空气还是可以流动的,所以说它是一种会流动的气体。
三、小实验前面我们知道了空气的特性,下面我们来看看空气还有什么作用呢?1、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把两只蜡烛点燃,让一位小朋友拿玻璃杯盖住其中一只蜡烛,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被盖住的蜡烛为什么熄灭了?这说明了什么?这就是空气的另一个作用:空气具有支持燃烧的作用。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空气》第1课时感受空气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通过感受活动,知道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是可以被我们感知并且存在于我们周围。
2.学生通过传递游戏,认识空气具有易泄漏、轻、能被压缩等特征。
3.学生通过感受活动,知道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借助生活中和空气相关的各种物品,并运用多种感官,了解空气特征。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用简单的文字或者图画记录实验结果,尝试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汇报。
3.学生通过对气泡图进行补充,学会整理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2.学生通过研讨活动,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初步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空气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在游戏中发现空气的特征三、教学难点关注空气的新特征,能够产生认知冲突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盒、学生实验器材一套,班级记录表、水、石头、空气、自封袋、透明杯子、篮子、大号透明塑料袋、气球、哨子、实验记录单五、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1.黑盒游戏,请学生来摸一摸。
提问:摸到了什么?(预设:什么都没有)2.打开盒子展示,强调盒子里面的确是放了东西。
提问: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预设:空气)3.揭示课题:感受空气(板书)提问:我们了解的空气有什么特点?(预设:摸不到、看不见、无色、无味、没有固定形状等)提问:在你们的脑海中,空气有什么作用呢?(预设:呼吸,植物营养——光合作用,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等)4.小结:空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空气的。
(二)探索:空气特征(预设25分钟)游戏一:感受空气1.出示:一个大的透明袋子、1个哨子、1个气球,你们分别会怎么玩?2.学生说玩的方法,明晰各物品的游戏方法,尤其是透明袋子的,学生示范装空气的方法(打开袋子轻轻的一兜,用手抓紧袋口,再拧一圈,观察结束前都不能松开袋口)。
科学教案《空气》
科学教案《空气》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重要性。
2. 了解主要污染源和其危害。
3. 学习空气质量的评价指标。
4. 学习保护空气的方法。
教材分析:本课是以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为切入点,以空气为主题,涉及到化学、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广的课题。
学生对空气有基本的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对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认识不清楚,以及酸雨、光化学烟雾等污染问题的认识也比较浅显。
本课要您把握好时机,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深化他们对空气和环境问题的认识。
教学内容:1. 空气的组成及重要性。
2. 空气污染及其危害。
3. 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4. 保护空气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为了引发学生对空气问题的关注,可放上一段有关环境保护的视频,或用图片展示一些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导学生进入话题。
二、讲解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15分钟)1. 请学生回忆一下有哪些气体组成了空气,可以利用ppt播放的形式。
2. 讲解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及它们在生命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对生命资源的重要性。
3. 呈现空气对人体的“呼吸影响”视频,向学生展示人类对空气的依赖性。
三、讲解空气污染及其危害(15分钟)1. 列举主要的空气污染源,如工厂污染、交通污染、生活废气、天然气自燃等,注重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向学生展示各种空气污染源对人体、建筑物、植物和动物等的危害。
2. 针对各种污染源的危害进行具体解释,了解酸雨、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等各种污染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四、讲解空气质量评价指标(15分钟)1. 请学生理解PM2.5、SO2、NOx等有害气体的含义,教师应当将这些概念说的尽量简单明了。
2. 让学生学习常用空气质量评价指标,如IAQI,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如何测量以及不同质量等级的区分标准。
五、保护空气的方法(10分钟)1. 让学生对以上相应知识所反映的各种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并提出如何保护空气的方案,可以设立小组讨论;2. 整合小组讨论,以让学生分别制定空气保护的计划,教师应至少介绍3到5种较为实践的方法。
《空气》教案(精选
《空气》教案(精选教案:《空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空气》。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空气的性质和成分,以及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知道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性质和成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空气的存在,空气的性质和成分,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难点: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气球,水杯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与空气相关的现象,如吹气球,呼吸等,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 实验观察(10分钟)(1)让学生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观察空气的性质,如气球的变化,水杯中的水气泡等。
3. 空气的成分(10分钟)(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空气的成分,如氮气,氧气等。
(2)引导学生了解空气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4. 空气对生物的影响(5分钟)让学生了解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如氧气对人体的作用,二氧化碳的产生等。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空气的性质,空气的成分,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空气的性质有哪些?(2)空气的成分是什么?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多少?(3)空气对生物有什么影响?2. 答案:(1)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不可见。
(2)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
体积分数分别为:78%,21%,0.94%,0.03%,0.03%。
(3)空气对生物的影响:氧气供给人呼吸,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水蒸气和杂质维持生物体的水分平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空气的存在,空气的性质和成分,以及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2.1空气(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空气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3.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混合物与纯净物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误差分析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教材课题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份;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方法;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3.完成时间15分钟一教材助读1. 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法国化学家,他得出了空气由和组成的结论。
2.你能说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原理吗?3.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4.试举例说明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三预习自测1.空气的成分以和为主,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氧气____,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和杂质。
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来完成。
下列步骤的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②用燃烧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时,火柴熄灭,说明主要是氮气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人瓶内,并把塞子塞紧④冷却到室温⑤打开弹簧夹,水压入集气瓶中,并接近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⑥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⑦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⑦⑥②⑤④③① B.⑦⑥③②⑤①④C.⑦⑥①③④⑤② D.⑦⑥①③②④⑤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雪碧饮料 C.河水 D.洁净的空气5.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五氧化二磷B.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C.生锈的铁钉、海水D.二氧化碳、液态氧气我的疑惑:探究案一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要保证实验成功应注意什么?2.洁净的物质就是纯净物吗?二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12图11、了解有关空气组成的发展历程——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 (1)汞是常温下唯一的一种呈液态的金属,颜色是 (2)加热密闭容器生成的红色粉末是(3)拉瓦锡实验所得到的不成熟结论 2、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1)观看实验装置图,你能说出所用的各种仪器名称吗?(2).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总结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4).总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讨论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怎样的后果? 气密性好,红过量,燃烧鍉插入速度要快,等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5).在拉瓦锡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 为什么空气的体积减少小于1/5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对比归纳】认识相似装置(试管为20ml )针对训练1.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空气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1 空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4、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5、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教具准备:1、演示实验2—12、蜡烛探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一只空集气瓶(不要盖玻璃片),然后提问:这只瓶中有什么?追问:空气对我们人类有何重要的作用?(二)讲授新课:组织学生讨论: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再讨论:生活中或实验中的什么现象能说明空气中含有这些气体?提问:空气中有氧气,而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你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提示: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有没有学过一种能消耗氧气的物质?提问:出了蜡烛外还需要用到什么仪器?(这里可以慢慢的引导,如:是否要给它一个有限的空间,这个空间能否与外界相通,如何让这个空间不与外界相通,如何能看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等)指导学生看书:P21图,并介绍图中仪器的名称教师演示实验(第一步):蜡烛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点燃蜡烛并放入集气瓶中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实验(第二步):打开弹簧夹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提问:水为什么会进入集气瓶中?为什么水的量远远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的话可以从蜡烛燃烧后的产物状态提示学生)引导学生思考: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物质?教师演示实验(第一步):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点燃红磷并放入集气瓶中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指导学生看书上内容:拉瓦锡发现空气成分的历史实验(第二步):打开弹簧夹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讨论:书P23讨论题这里学生各抒己见,帮学生归纳出主要的四个原因提问:瓶中剩余的气体著要是什么气体?这种气体是什么颜色,能否溶于水,能否支持燃烧?指导学生看书: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及其确切含量提问:空气中成分是否单一?出示:一瓶氧气,然后提问:成分是否单一?通过比较得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三)巩固练习:指出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1.五氧化二磷2.二氧化碳3.海水4.氧气5.二氧化硫6.人体呼出的气体7.氮气8.空气组织学生讨论: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三种混合物(四)板书设计:课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他气体和杂质按体积计算:4/51/5(体积百分数)78%21%0.03%0.94%0.03%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教学后记:大家对我的这堂课的评价还可以,比如:能引导学生一起探讨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仪器、装置;拿出蜡烛和红磷分别实验,对比实验的效果,比较有新意;整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以学生为主导,充分体现了新教材的课改理念。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教学案 (第一课时)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案+(第一课时)2.1 空气(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3.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4.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5.通过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1.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如有什么样的外观?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2.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是怎样的?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的原理?3.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充满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三个集气瓶,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的什么性质?4.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存在?【情境导入】猜谜1.“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
”2.“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生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
”二、自主探究:知识点1:空气的组成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我们同学现在对空气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二百多年以前,人们对空气却知之甚少。
最初,人们对于物质为什么能够燃烧着迷,激发了好多人的研究兴趣,于是一些科学家对于“燃烧的本质”展开探究,经过若干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这一奥秘逐渐被揭开,空气的成分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下面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步入空气成分的探究中吧。
【阅读】P26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出现了哪些现象?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实验探究】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下面问题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2.实验现象:3.实验原理:4.实验结论:5.注意事项:⑴红磷的量应取(少量或过量);⑵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⑶要等才能打开弹簧夹。
6.实验反思:(1)若实验中进入瓶中的水小于瓶子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有①;②;③。
空气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1 空气(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的概念,能区分一些简单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3)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
(2)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教学难点: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2.对物质分类的理解3. 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思考: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空气是一种既看不到踪影又闻不到气味的气体,所以科学家们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研究,终于揭开了组成“空气王国成员”的奥秘,认识到空气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里,首先发现并制得氧气.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设问】空气是一种看不到又闻不到的物质,我们怎样能证明空气确实的存在呢?【讨论】让学生讨论得出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方法。
【演示】将一只空集气瓶倒扣在水盆中,但水不能进满集气瓶。
【讲述】这是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最简单方法。
【引入】空气确实存在,但空气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
【演示】实验2-1演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
在实验中不断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或提出假设。
例如:(1)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特别注意烟、雾的区别)(红磷燃烧时发出黄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的白烟)。
用文字表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式子: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P + 5O2点燃 2P2O5(2)猜想冷却后把止水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空气》教学设计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本课为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要求学生通过对空气成分的探究,了解空气的组成。
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教学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教学理念】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流程】引入课题→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探究2:探讨空气成分(包括:空气中有哪些物质;科学家探索空气成分的历史与评价等)→探究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药品选择及量化测定。
【教法探讨】首先通过猜谜的形式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指导学生阅读拉瓦锡探究空气的实验,以期达到以下目的: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②通过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③初步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④初步了解拉瓦锡的实验原理,启发学生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
对于教材上的实验(如图),教师要进行实验演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做出假设或得出结论。
如:①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有哪些现象?②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广口瓶中?③进入到广口瓶中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原广口瓶中哪种气体的体积?④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⑤完成该实验有哪些注意事项?⑥实验过程的误差分析等等。
在上述问题中,大多数学生对问题③的理解可能有困难,本人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学生实验(如右图),就很好地将这一难点突破了。
对于问题⑥的误差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得出产生误差可能有以下原因:①装置气密性不好;②红磷不足,没有把氧气耗尽;③没有等到集气瓶冷却就打开止水夹;④导气管的体积被忽略不计了,同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还有一个主要误差是来自于燃烧方式本身。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秀教案
课题1 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对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究,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学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空气成分测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谜语: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是空气存在的有力证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空气的相关知识。
二、推进新课[提出问题]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能否根据生活经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归纳总结]方案1:把一个空的集气瓶倒插入盛水的大烧杯中,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气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方案2:让一个塑料袋鼓起后系住袋口,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
方案3: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冒出,说明空气是真实存在的。
[过渡]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很多科学家都曾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阅读教材第26页相关内容,了解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投影展示](结合装置图对实验进行讲解)[归纳总结]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过渡]我们能否仿照拉瓦锡实验的原理,在实验室中用较为简单的方法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演示]实验2-1(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原理,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精品初中化学 《空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空气》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理解什么是纯净物、混合物,并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了解空气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
多媒体、燃烧匙、酒精灯、集气瓶、水、火柴、烧杯、玻璃导管、红磷。
一、导入新课师:空气在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可对空气的组成,相信大家都不十分的清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二、推进新课[过渡]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
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空气的复杂性。
空气的主要成分师: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为了搞清楚这一问题,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借助天平,以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用定量的方法最终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
[图片展示][分析]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探究1.实验导入师:下面仿照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实验2—1]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的名称;(2)集气瓶中有没有物质。
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进行实验,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2.分析讨论师: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提问](1)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红磷熄灭,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3)烧杯中的水为什么会倒流?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a:实验成功,描述现象;b: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包括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支持燃烧等。
3. 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分数。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 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教学准备:1. 教材、PPT、实验器材。
2. 相关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重要性,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基础,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二、空气的组成(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分数。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10分钟)1. 教师讲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等。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木条复燃等。
四、空气污染及防治(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
2. 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空气污染的途径,如PM2.5检测等。
3. 学生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提出防治措施。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空气的组成、氧气的化学性质及空气污染的防治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空气污染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空气的组成、氧气的化学性质及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
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1 《空气》(第一课时)执教人:陈建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2、学生通过注射器“抽气吸水”实验,初步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知道测定气体体积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成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教学难点: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学法指导: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互动、小组合作、讨论、实验探究,感受到空气的存在,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尝试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初步学会科学实验的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设置:“蜡烛自灭”实验组织讨论:为什么蜡烛很快熄灭了呢?(引导学生肯定一个事实:空气中是含有氧气的;同时知道可以用物质燃烧来消耗氧气。
)提出问题:如何用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究的问题。
新课学习讨论:1、要测定氧气的含量,不可能取出氧气,只可以消耗,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来消耗氧气?思考: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选择可用于测定氧气含量的药品。
点燃红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固体气体固体点燃碳 + 氧气二氧化碳固体气体气体点燃石蜡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固体气体气体2、怎样测出被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实验引导:用一只注射器抽取另一只注射器中的空气(“抽气吸水”实验)。
(引导学生分析可以在燃烧耗氧后用水的体积来间接感知氧气体积)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演示实验:实验2-1 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的量。
探索交流:资料:实验中的大量白烟就是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固体,沉降后溶解于水中。
人教版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2.1.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课型:新授课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讨论,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二、学情分析此阶段学生对物理里面气体的压强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对化学探究实验分析还不到位;对一些仪器使用、药品的取用、实验现象的观察有了简单了解,但是对于空气成分的定量分析以及自行完成实验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及区分。
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原理及误差分析。
四、教法自学汇报、实验探究、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五、教具多媒体、酒精灯、集气瓶、燃烧匙、胶塞、导气管、橡胶管、弹簧夹、烧杯、红磷、水、打火机、湿毛巾、饮料瓶两个(有孔、无孔)等六、教学流程图片导入人类适宜居住空气好的地方。
活动一:举例验证空气的存在;感受空气组成的研究历史的艰辛。
检验自学拉瓦锡的经典实验成果,并用自己的语言汇报实验原理和结论给大家。
活动二:演示实验仪器及药品,学生配合讲述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
【演示实验】(教学素材“仿真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引导观察燃烧现象,引导“白烟去哪了?”探究出水的作用。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并观察水面现象,试着结合实验步骤讲述实验原理和结论。
(用饮料瓶有孔、无孔吸水帮助学生理解压强难点)活动三:自主探究小组讨论解决问题:1.剩余气体性质。
2.进水量少于1/5原因。
3.深入燃烧的红磷速度慢、弹簧夹未夹紧会对实验有何影响。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苏集中学刘朋飞一、教材分析《空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题的内容。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化学物质,教材选择学生最熟悉的空气入手,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能自然地过渡到氧气等后续章节的有关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从而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
可以说本课题是本单元乃至整个初中化学的一个引子。
二、学情分析1.知识水平:空气是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空气的存在、空气中含有氧气及二氧化碳等。
这些为本课题的学习打下了有利的基础。
2.能力水平:学生刚刚学习化学,知识储备量还不够,还不具备完善的化学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师生合作的实验过程中逐渐摸索出科学探究的方法,逐步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心理特点:鉴于九年级的学生处于善于发问,善于质疑的阶段,在教学中,通过教材实验与个人改进实验的对比,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冲击,引发求知欲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尝试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结论,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分析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实验及分析研讨培养动手能力、抽象思维及推理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难点: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及分析课本中装置可能产生的测定误差的原因。
五、教学准备准备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有关器材六、教学过程【导入】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到,无孔不入本领高,动物植物都需要。
【生】空气.【师】过渡:对我们人类如此重要的空气,他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又有什么性质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师】人类对空气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很久以前,人们认为空气只是单一的某种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空气
(第一课时)
【核心素养】
通过对空气组成成分的探究,加深学生对空气组成和科学探究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掌握空气的组成成分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2.初步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学会判断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3.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现象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空气的组成;
2.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
【教学难点】
1.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学会区分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详细任务请登录“优教-同步学习网”,浏览“名师预习”)。
【教学过程】
【引入】谜语引入
【过渡】今天,我们正式学习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的第一课时:空气的组成。
【提问】我们周围存在着无色无味的空气,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空气是客观存在的?
【学生自由回答】
【提问】空气中到底有什么成分?首先跟随着老师来一起了解空气发展史。
(PPT 展示)
【拉瓦锡定量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阅读书本26页,思考:(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出现了哪些现象?
(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结论?
结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过渡】拉瓦锡的实验太过复杂,随着时代的进步,今天我们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实验原理,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演示实验】(优教提示:教学素材“仿真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①介绍实验装置
②操作步骤:(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集气瓶里预留少量水(原因?),将水上方空气均分为五等分;
(3)点燃燃烧匙内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瓶塞塞紧;
(4)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代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和水面变化情况。
注意事项:1.装置必须密封 2.红磷必须过量 3.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入集气瓶,集气瓶中水位上升约占原空气体积的1/5。
【实验思考】(1)红磷燃烧发生了什么变化?白烟是什么物质?
(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运用化学的方法除去氧气,选用药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原空气体积的1/5,可能什么原因?
(4)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到有关氮气的性质有哪些?
【过渡】是不是空气仅仅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呢?同学们猜想一下,你能不能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说明确实有这些成分存在呢?
【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提问: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是固定不变的吗?
【过渡】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像空气这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我们叫做混合物。
【混合物】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中各成分之间不发生反应,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混合物没有专门的化
学符号。
提问:你能不能举例常见的混合物?
【纯净物】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物质,氮气也是一种物质。
定义: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纯净物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提问:你能举出常见的纯净物吗?
【课堂训练】
(优教提示:打开优教配套习题,使用互动答题卡,更快更便捷的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课堂小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