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思考题
公共管理学思考题
公共管理习题1、简述公共管理定义及其体现的新理念公共管理是传统行政管理在新时期遇到一系列新问题无法解决而产生、发展起来,产生和成熟于西方,已传入我国。
随着我国全面接轨,随着政府模式转型,已得到迅速发展。
学习公共管理学并将其新理论、观点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及政治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服务型政府;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进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重要意义。
2、何为亚细亚政府模式,有何表现?《康德苏报告》----“亚细亚政府模式”:封建、权贵、裙带、人治表现:政府强权、官商勾结、官治金融、商人行贿、官员寻租、严重泡沫经济、银行严重不良贷款。
3、简述传统行政管理中存在的缺失(1)产生政府主导,居高临下,孕育救世主观念,颠倒主仆关系。
(2)导致政府父爱情结、保姆意识,社会活力萎缩。
(3)产生政府万能,无所不包,导致职能上“帝国主义”现象与寻租行为。
(4)导致政府越位、错位,成为主导经济的力量,产生三向掠夺的各种政绩工程,导致公共危机。
(5)导致大量握有重权的政府部门及领导以权谋私,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屡禁不止、难以抗拒。
4、亚洲金融危机暴露出我国亚细亚政府模式哪些表现?政府万能国家权力职能化首长立项政府职能万能化企业施工万能职能部门化银行拿钱部门职能个人化政绩工程个人职能权力化产权虚位权力职能垄断化无人还钱垄断权力寻租化百姓代过政绩化社会风险危机化5、简述公共管理主要观点与实践(1)利用“经济人”假说,提出“共同治理”。
(2)利用“理性人”假说,提出“国退民进”。
(3)借用交易成本观点,建立公共产品理论。
(4)利用“顾客至上”,提出建设“企业型政府”。
(5)借鉴市场手段,推进政府职能对外转移。
(6)借鉴合伙制理论,培养多种形式的非政府公共组织-NGO。
(7)借助契约,建立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经济(利益)与法律(责任)关系。
(8)依据“虚拟资本”,提出“经营城市”。
公共管理学概论课后答案
公共管理学概论课后答案《公共管理学》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题1、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
(p4)2、公共管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生产管理计划担当流程学的基本上发展起来的。
(p20)3、“新公共管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和美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
(p17)二、选择题1、1887年美国学者(d)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之研究》一文,这成为公共行政学诞生的象征性标志。
(p13)a。
古德诺b。
斯坦因c。
泰勒d。
威尔逊2、德国学者(a)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的著作中,对官僚制度的系统分析和论证促成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p14)a。
马克斯·韦伯b。
古德诺c。
法约尔d。
赫伯特·西蒙三、简答题1、公共管理的内涵: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担当流程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未分选的学科,它具有交叉学科的特性,是一门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统一、公共性与管理性相统一和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3、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表现在: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虽同属管理领域,都要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但二者在管理的目的、管理的限制因素、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以及绩效评估等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4、“新公共管理”运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职能,以求使政府“管得少一些,但要管得好一些”;2、尽可能地实现社会自治,鼓励社会自身的公共管理,也就是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弥补政府自身的财力不足;3、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尽可能地在一些部门中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为社会服务的质量,从而使政府彻底走出财政危机。
5、公共管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学基本研究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计划担当流程分析法等。
公共管理课后思考题.doc
公共管理课后思考题公共管理课后思考题第一章一、名词解释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1. 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2.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二、简述1、公共管理的学科特征是什么(1)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特征(2)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特点(3)具体研究问题的特征(4)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5)更具现实性2、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实践抽象法2.实体分析法3.实验法4.系统分析法5.比较分析法6.多学科交叉式的综合研究方式7.案例分析法第三章一、名词解释公共组织非营利组织准政府组织事业单位1.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
2.非营利组织是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组织本身并不具有行政权力的非官方性公共组织。
与政府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的最大特点是非强制性和服务性。
非营利组织由于自身的性质特点,对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常常能比政府组织更具效率。
3.准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一种过渡型公共组织,即非营利的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目标,但通过授权等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或公共权威,其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公共组织。
在我国具体实践中,准政府组织包括工会、妇联、共青团、科协、工商联、青联、侨联、台联等群众团体,事业单位,村民自治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等。
4.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黎民《公共管理学》复习参考题
黎民《公共管理学》复习参考题第一讲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1、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区别?(1)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2)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3)制衡性与自主性(4)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5)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2、如何理解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公共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a、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b、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c、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2)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a、科学技术革命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b、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推动力(3)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a、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b、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3、公共管理学及其特点是什么?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特点:(1)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
公共管理在“什么”(What)与“为何”(Why)层面上是沿袭公共行政或公共政策,而在“如何”(How)做的层面上沿袭企业管理。
(2)公共管理是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重视4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公平(Equality)。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
(7)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
当前特点:(1)鲜明的实践导向性(2)理论上的包容性(3)学科的年轻性4、怎样理解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1)公共管理学有助于促进包括政治、文化和行为方式在内的社会协调发展(2)公共管理学内在的民主平等精神和科学务实品格,将有力地促进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第二讲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1、你认为公共管理在总体上划分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两阶段合理与否,为什么?根据历史分期的方法,公共管理总体上可以分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两大时期。
公共管理课后思考题
公共管理课后思考题第一章:一、名词解释: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1. 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2.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二、简述:1、公共管理的学科特征是什么?(1)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特征(2)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特点(3)具体研究问题的特征(4)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5)更具现实性2、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实践抽象法2.实体分析法3.实验法4.系统分析法5.比较分析法6.多学科交叉式的综合研究方式7.案例分析法第三章:一、名词解释:公共组织非营利组织准政府组织事业单位1.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
2.非营利组织是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组织本身并不具有行政权力的非官方性公共组织。
与政府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的最大特点是非强制性和服务性。
非营利组织由于自身的性质特点,对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常常能比政府组织更具效率。
3.准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一种过渡型公共组织,即非营利的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目标,但通过授权等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或公共权威,其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公共组织。
在我国具体实践中,准政府组织包括工会、妇联、共青团、科协、工商联、青联、侨联、台联等群众团体,事业单位,村民自治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等。
4.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黎民公共管理学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讲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1、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区别?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别(1)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2)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3)制衡性与自主性(4)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5)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2、如何理解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公共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a、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b、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c、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2)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a、科学技术革命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b、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推动力(3)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a、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b、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3、公共管理学及其特点是什么?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特点:(1)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
公共管理在“什么”(What)与“为何”(Why)层面上是沿袭公共行政或公共政策,而在“如何”(How)做的层面上沿袭企业管理。
(2)公共管理是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重视4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公平(Equality)。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
(7)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
当前特点:(1)鲜明的实践导向性(2)理论上的包容性(3)学科的年轻性4、怎样理解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1)公共管理学有助于促进包括政治、文化和行为方式在内的社会协调发展(2)公共管理学内在的民主平等精神和科学务实品格,将有力地促进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第二讲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1、你认为公共管理在总体上划分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两阶段合理与否,为什么?根据历史分期的方法,公共管理总体上可以分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两大时期。
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答案
第1章公共管理导论一、概念题1.公共管理答: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的过程。
公共管理的特征包括:①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②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③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④强调多元价值;⑤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⑥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⑦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⑧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公共管理者则是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的一个新的领域,其产生和发展较为模糊,公共管理这一名词首次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
2.公共管理学答:公共管理学是指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体系。
它是一个科际整合的交叉学科群,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科学。
这一学科的目的在于帮助公共管理者获取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策略。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或研究途径,其特征包括:①它是整合性概念,是介于公共行政和企业管理的之间的研究领域;②强调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但并未改变公共部门的主体性;③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④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即由众多行动者组成的一个关系网络,和众多行动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⑤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⑥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⑦公共管理是一个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它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借用了许多理论与方法。
3.新公共管理答:新公共管理是指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管理范式。
公共管理学复习思考题
公共管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二章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一、公共管理者的技能(已考)1、技术性技能指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所需的技术与方法。
2、人际关系技能对外要与有关的组织和人员进行联系、接触;对内要练习上下级,特别是要善于激励诱导下属人员的积极性。
3、概念化技能指公共管理者所具有的宏观视野、整体考虑、系统思考和大局把握的能力4、诊断技能指针对特定的情境寻求最佳反应的能力,也就是分析问题、探究原因、因应对策的能力。
5、沟通技能指管理者具有收集和发送信息的能力,能通过书写、口头与肢体语言的媒介,有效与明确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与态度,亦能较快、正确地解读他人的信息,从而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与态度。
二、有效的公共管理者的七个基本特质1、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2、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3、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4、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5、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6、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7、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善于分析与思考第三章公共部门的角色一、社会为什么需要公共部门(14已考略)市场机制事实上无法单独地发挥全部经济作用,在某些方面需要公共政策的指导、修正和补充。
二、何谓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市场失灵是指因市场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主要表现为:1、公共产品的供给2、市场经济中的垄断3、市场经济的外部性4、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5、市场经济下的收入不平等三、市场经济下政府的一般职能(已考)1、提供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2、组织各种各样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4、社会冲突的调整和解决5、保护并维持市场竞争6、收入和财产分配的调节7、宏观经济的稳定四、何谓政府治理工具?政府治理工具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已考)政府治理工具是指政府将其实质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途径和机制。
施耐德和英格认为政策工具包括:权威、诱因、能力建立、象征劝勉以及学习。
公共管理思考题刘树信主讲
第一讲的思考题(4道)1、简述公共管理定义及其体现的新理念;新理念:•不该政府管的,政府坚决不管;—实行政企、事、资、中分开,政府提供服务、监管、仲裁;•该政府管的,政府尽可能不管;—节约权力、职能,利用道德与市场手段,交给公民社会;•非政府管不可的,政府和社会共同来管;—培育公民精神和非政府公共组织,共同治理。
——“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创新——治理体系与能力定义: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依据公民精神和市场原则去整合社会资源,借助非政府公共组织,运用经济、法律的方法,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最有效实现公共利益的管理活动。
2、何为亚细亚政府模式,有何表现?政府强权;官商勾结;官治金融;商人行贿;官员寻租3、当年亚洲金融危机暴露出我国亚细亚政府模式哪些表现?国家权力职能化;政府职能万能化;万能职能部门化;部门职能个人化;个人职能权力化;权力职能垄断化;垄断权力寻租化;危机化4、十六大确立的政府新职能及其实质是什么?新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实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第二讲的思考题(8道)1、简述公共管理主要观点与实践;经济人、理性人假说;公共选择、市场竞争;用者付费、交易成本;顾客至上、绩效管理;契约合同、集约经营;承包租赁、委托代理;辅业外包、人力资本2、简述经济人、理性人假说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改革启示;政府把公共服务职能变成公共产品的生产,公民实行“用者付费”。
公共产品的生产市场化、效益化以后,政府逐步退出。
3、简述公共产品的分类与提供主体;纯公共产品,政府提供;半公共产品,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提供;准公共产品,政府完全退出私营企业提供4、简述有企业精神政府的意义;(1)政府实行“顾客需求导向”,确定公共服务品种;(2)政府以顾客满意为目标,提升服务标准(3)顾客对政府实行公共选择,政府服务引入竞争机制;(4 )无顾客光顾意味政府亏损乃至破产。
(5)政府与顾客之间建立互动、回应关系5、简述人力资本的主要观点1、人才有价值和使用价值2、获取需要资本投入,投入的数量和获取数量成正比3、人力投资就是为了获得正当的投资效益4、人力投资应当和可以产业化、市场化6、简述治理理论的标准。
公共管理学培训思考题
《公共管理学》培训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C.追求社会公平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D)A.计划性B.单一性C.效率性D.公共性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C)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A)2期A.公民B.政府C.企业D.政党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A.17世纪末18世纪初B.18世纪末19世纪初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末21世纪初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D)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A)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A.经济的发展B.政治的推动C.公共部门的改革D.私人部门的改革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A.公共行政范式B.新公共管理范式C.公共服务范式D.公共责任范式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D)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D.公共财政学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D)A.凯恩斯B.布坎南C.韦伯D.威尔逊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A)A.管理B.法律C.经济D.政治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基础为(C)A.传统型权力B.魅力型权力C.合理--合法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力”为基础的权力属于(A)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7、韦伯认为,以“对个人的明确而特殊的尊严、英雄主义或典范的品格的信仰”为基础的权力属于(C)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8、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在行政科学中,不管是公共还是私营,最基本的“善”就是(C)A.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19、“在等级制组织中,每位成员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此现象称为(D)A.科斯定律B.墨菲法则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彼得现象20、1988年英国出版的《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报告的核心思想是(D)A.政府职能私有化B.政府职能效率化C.政府职能扩充化D.政府职能代理化21、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提出的是一种(B)A.政府万能理论B.政府失败理论C.市场万能理论D.市场失败理论22、新公共管理中的3E标准是指(D)A.节约、公平和效率B.节约、公平和效益C.公平、效率和效益D.节约、效率和效益23、“行政国家”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提出者为(C)A.威尔逊B.韦伯C.沃尔多D.杰弗逊24、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政府的(B)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行政职能25、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为(D)A.竞争性和排他性B.竞争性和非排他性C.排他性和非竞争性D.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26、下列产品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为(B)A.教育B.国防C.社会基础设施D.社会福利计划28、新公共管理阶段的理念基础为(D)A.“大而弱的政府是好的政府”B.“大而强的政府是好的政府”C.“小而弱的政府是好的政府”D.“小而强的政府是好的政府”29、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将公共组织的环境分为(A)A.组织间网络和一般环境B.组织间网络和主观环境C.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D.一般环境和客观环境30、国家和政府组织合法性的最终来源永远是(A)A.公民及其团体B.政党及其团体C.利益团体D.政策团体31、在公共组织所处的环境里,政治过程的主角是(B)A.公民和利益集团B.利益集团和政策团体C.政党和政策团体D.公民和政党32、公共组织中,如果决策权高度集中,问题自下而上传递向高层管理人员,由他们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案,这个组织的结构就倾向于(C)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33、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公共组织变革的方向为打破科层制结构的刚性,引进更具灵活性的( B )A.锥形结构B.扁平结构C.塔形结构D.柱形结构二、简述题1、简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1)目标的公益性。
公共管理学思考题大全
公关管理学例题一、思考题:1.解释“公共组织”、“公共事务”、“公共物品”“公共权力”。
●公共组织:政府机构、政府公司、政府事业机构、非营利组织。
●公共事务通常指涉及许多人的共同利益,或引起共同兴趣的政治、经济和其他社会事项。
●任何一个人对它的享用都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它的同时享用,具有这类性质的服务称为公共服务,具有这类性质的产品称为公共物品。
●公共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它可以要求人们做出某种行为,包括允许人们作什么、要求人们做什么和禁止人们做什么。
2.比较政府组织、NGO、企业之间的特点。
●政府组织的特点:强制,公益●非政府组织(NGO)的特点:志愿,公益●企业的特点:志愿,私益.3.何谓“公共利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试说明并论述之。
●公共利益:为社会成员共享的资源与条件.●1通常情况下,凡是对社会公众有好处的对个人也有好处,反之亦然,● 2.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矛盾.●3保障公共利益的目的只是为了对个人利益适度限制,绝不是否定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
4.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有何异同?●公共管理:公共组织以及其它组织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社会活动。
●公共行政:⒈公共行政学中的“行政”概念。
包括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和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⒉公共行政是指现代政府特别是狭义的政府(即行政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
5.公共管理兴起的背景为何?●官僚制存在某些消极性后果●最佳的工作方式容易造成组织运作的僵化。
而由私营部门首创的弹性管理制度正在被政府部门采用。
●官僚制组织并不是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惟一方式,政府可以通过补助金、管制或合同形式间接地进行运作,而不是作为直接的提供者。
(4)政治与行政问题长期交织在一起,且一旦官僚制的运作与社会相分离,公众就会要求制定更有效的责任机制。
●公务员本身是政治活动的参与者。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管理导论)【圣才出品】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第1章公共管理导论一、概念题1.公共管理答: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的过程。
公共管理的特征包括:①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②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③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④强调多元价值;⑤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⑥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⑦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⑧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公共管理者则是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的一个新的领域,其产生和发展较为模糊,公共管理这一名词首次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
2.公共管理学答:公共管理学是指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体系。
它是一个科际整合的交叉学科群,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科学。
这一学科的目的在于帮助公共管理者获取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策略。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或研究途径,其特征包括:(1)公共管理学是整合性概念,是介于公共行政和企业管理的之间的研究领域。
(2)强调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但并未改变公共部门的主体性。
(3)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即由众多行动者组成的一个关系网络,和众多行动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
(7)公共管理是一个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借用了许多理论与方法。
3.新公共管理答:新公共管理是指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管理范式。
《公共管理思考题》word版
公共管理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共需求,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和私有部门的管理理论、技术、战略和方法等手段,有效配置资源,强化对公共事务的治理能力,以有效、公平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社会活动。
2.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
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3.权力寻租:权力寻租是指握有公权者以权力为筹码谋求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
权力寻租则是把权力商品化,或曰以权力为资本,去参与商品交换和市场竞争,谋取金钱和物质利益。
即通常所说的权物交易、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等等。
像物质形态的土地、产业、资本那样,在这里,权力也被物化了,转化为商品货币,进入消费和财富增环节。
权力寻租所带来的利益,成为权力腐败的原动力。
4.公共资源配置: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较作出的选择。
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从而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
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5.政府绩效考核:就是政府自身或社会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短期和长远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测量。
对政府绩效进行考核,是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的一项重要制度和有效方法。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公共管理的新策略)【圣才出品】
第13章 公共管理的新策略一、概念题1.公共服务的民营化答: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是指由市场或民间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即政府部门通过契约外包、业务分担、共同生产或解除管制等方式,将部分职能转由民间部门经营,政府只须承担财政筹措、业务监督,以及绩效成败的责任。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主要目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市场经济的“经济原则”与“效率原则”,改善并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二是针对某些政府职能和政府业务,给予删减或终止,以此缩小政府活动和政府职能的范围。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主要类型有撤资、委托和替代。
2.签约外包答:签约外包是指政府与私营企业、非营利组织签订协议(合同),将部分货品或服务委托民间公司提供办理的一种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基本类型。
在外包过程中,政府是安排者,私营企业或非营利组织是生产者或服务的提供者,由政府支付费用。
签约外包可以降低政府营运成本,提高公共服务品质,集中人力资源,提高顾客满意度,将政府解放出来以更专注于核心业务。
通过签约外包安排的公共服务一般集中在这样一些领域:公共工程、卫生和社会福利,以及一般性政府业务,如法律服务、文书工作和计算机服务等。
3.特许权答:特许权是指由政府提供给私营部门,如水电、瓦斯及交通运输业者经营权,但政府保留“价格率之核准权”,而费用由使用者付费的一种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基本类型。
如果的领域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管制的特殊行业、城市公共服务,如电力、天然气、自来水、广播电视、电信、公交、道路与桥梁建设等。
政府特许经营增加了公共服务(垄断性)市场的可竞争性,改进了生产效率和分配效率,更好地满足公众对基础设施的需求。
4.非营利组织答: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设立的目的不在于获取利润,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自愿人员组成的,实现自我管理的,具有独立、公共和民间性质的组织或团体。
非营利组织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涉及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宗教、学术、环保等多个领域。
公共管理学复习思考题
公共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公共管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什么是公共管理重要概念: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公共管理的涵义(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它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
(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
(3)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
(4)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公共管理学:1.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区别?(一)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二)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三)制衡性与自主性(四)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五)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2.传统行政学在公共管理上存在哪些局限?(一)理论框架局限(二)管理主体局限(三)管理理念与手段局限(四)管理对象与目标局限3.公共管理学及其特点是什么?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公共管理学特点:(1)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
(2)公共管理是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重视4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和公平(Equity)。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
(7)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
公共管理学当前特点:鲜明的实践导向性。
理论上的包容性。
学科的年轻性。
4、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二、新技术革命发展的要求三、政府管理的压力四、民主需求的压力第二章重要概念:公共选择: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领域的分配,是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将个人选择上升为集体选择的一种机制或过程。
公共管理学思考题汇总
公共管理学思考题汇总公共管理学概论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汇总第一章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者1、简述公共管理兴起的背景与原因。
答:一是从社会历史发展角度来讲,公共管理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结果(经济危机,市场失灵,凯恩斯主义;70年代,政府失灵);二是从时代背景和现实困境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而来的国际化全球化挑战、科学技术的新问题、政府效能、官僚腐败、经济财政压力等等都促使了公共管理的变革;三是从实践角度将,从七八十年代,为回应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全新形式的行政改革开始了,英国撒切尔夫人改革、美国里根总统改革等等。
2、公共管理的主体与客体是什么?答:客体为公共事务;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非营利机构、公共企业等从事公共管理的组织。
3、公共管理的基本特性是什么?答:主要包括管理性、公共性、社会性。
4、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主要包括公共问题的确立、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资源的管理以及为社会发展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等。
5、公共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素质和技能?答:基本素质:要有良好的品行、较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智能、合理的知识结构、重视工作经验的积累、具备服务意识、具有一定的创造力。
基本技能:技术技能、沟通协调技能、规划与决策技能。
6、简述公共管理者和传统公共管理者有何不同?答:传统的官僚体制下,公务员实行职务常任、政治中立;工作中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没有创新精神与服务意识;工作效率低下,只重视工作工程即程序的合法性而不重视工作的有效性;公务员对外界的变化与公众的要求反映迟钝,官僚习气严重。
而现代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管理者不仅是政治政策的忠诚执行者,而且肩负着更大的政治责任,其存在的价值与工作意义更大。
公共管理者也不再是单纯的民众的管理者,而变成了谁会利益的主动维护者和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的保护着。
第二章公共部门的角色与定位1、简述公共部门的概念。
公共管理学培训思考题答案
《公共管理学》培训思考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A D C A C D A C A A D D ABC A C CD DB DC BD B D A A B C B二、简述题1、(1)目标的公益性。
现代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和公共福利为目标。
(2)主体的广泛性。
主体是政府组织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统一,而不是私人企业或私人机构。
(3)结果的公平性目的与性质决定社会公共责任与义务。
公共管理绩效包括效率逻辑与公共责任公共管理的目标不再是单一地追求提高效率,而是还包括了追求社会公平和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公共责任等多方面。
(4)活动的公开性(5)方式的服务性(6)理念的创新性2、 1)强调社会公平是公共行政的首要价值,也强调公平与效率统一(2)提出了民主行政思想,认为政治民主与行政民主并重(3)重新探索行政组织理论研究的视角和演进的途径(4)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3、 (1)对我国行政体制的新挑战:理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的关系,还要理顺政府之间包括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行政职能的新挑战:推进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会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强化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
(3)对我国行政理念的新挑战:强化开放观念、服务观念、信用观念、效率观念(4)对我国行政方式的新挑战:实行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实行政务公开,构建透明政府、打破地方保护主义(5)对行政主体的新挑战:公务员队伍培养4、①事务性。
公共组织领导者依据法律,在一定的公共组织环境中,为实现一定的公共组织目标,对纳入公共组织活动的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与统治,从而保证国家公共组织权力的行使,有效地为组织和管理国家公共组织事务进行决策、指挥、协调、控制、监督。
由此可见,公共组织领导不包括政务活动,而主要指向事务活动。
②执行性。
③政治性。
④权威性。
⑤综合性。
5、现代政府与现代社会互相依存、互为条件。
第三部门发展也为政府机构深入改革创造了社会条件。
提高社会运行质量,能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能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能制约政府权力,能扩大就业渠道等;第三部门的发展能缩减政府职能,防止权力滥用,能稳定政治、经济秩序,能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能造就“强政府强社会”的运行模式;第三部门发展有助于政府转变职能,有助于促进社会整合,有助于倡导社会文明,有助于中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学》思考题:一、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有什么不同徐双敏:所谓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组织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为增进公共利益及社会协调发展,对日益多样复杂的公共事务及公共组织自身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黄健荣: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式,民主运用公共权力,并以科学的方法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理念效率绩效管理主体政府组织公共组织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受外部政治干扰政府、企业、公民社会互动管理方法行政、法律方式更关注私人部门管理方法管理目的重执行,重程序重结果,重责任B途径,Business Approach,企业管理的途径,认为公共管理是可以运用工商政策和企业战略的管理,公共管理的特点就是非政治化和和企业化。
P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公共政策的途径,认为公共管理应该是与公共政政策的制定密切关的管理。
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与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相比,有以下不同之处:。
1、前者之课程设计依循商业学院的传统,后者则依循公共政策学院的传统;2、前者并不强调公共与私人组织的差异性,后者则特别重视公共组织的特殊性;3、前者企图与公共行政合流,,后者则想要摆脱公共行政,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管理领域4、前者之课程设计依循商业学院的传传统,后者则依循公共政策学院的传统;前者重视视策略与组织间的管理,强调组织设计、人事与预算等问题;后者则强调政策与政治问题;5、前者主张采用量化析,后者则采用个案研究法。
二者的的共同点:组织外部定向(即关心公共部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管理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
N途径的的产生:公共管理的P途径与B途径的逐渐融合,形成公共管理的新途径(the new approach,N途径)三、简述公共行政范式存在的问题。
1、政治的逆向控制。
2、科层制组织的低效率。
(1)科层制行政组织有不断自我膨胀的内驱力(2)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公务员乃至行政部门(3)出现“彼德现象”。
3、科层制组织对自由的双向制约。
(1)标准化公共产品使公民失去选择的自由;(2)限制了组织成员的自由。
四、简述“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基本内涵。
①政府由“政治”与“行政”两种过程构成,“行政”是其中一种单独的过程;②行政研究应当建立在管理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法律的基础上;③关于“行政”的科学研究可以遵循类似于物理学的普遍原则,行政研究可以由艺术转变为一门科学;④行政将成为现代政府的中心问题,运用行政科学可以增进政府管理的效率。
五、简述韦伯官僚制的特点,并结合实际论述该理论对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韦伯)①明确分工。
将组织内部的工作进行分解,按照职业专业化的标准对人员分工。
同时明文规定每个人员拥有的权力和责任。
②等级系统。
将各种公职和职位按等级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体现等级体系的自上而下的指挥链。
位于指挥链上的每个下级都要服从和接受上级的监督和控制,每个上级都对自身和下级的决定及行为负责。
③人员任用。
从通过正式教育培训和考试获得一定技术资格的人群中选拔员工,并根据相应的职务要求来任用。
④管理人员专职化。
设计管理人员固定薪酬制度和职务晋升制度,以此促进管理工作向职业化发展。
⑤遵守规则与纪律。
管理人员必须按照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行事。
⑥员工之间的关系。
用理性主导员工之间的关系,应避免私人情感的干扰和影响。
这不仅是处理组织内部关系的准则,也是处理组织与外界关系的准则。
六、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1)个人主义的方法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不论是经济行为还是政治行为,其结果都应从人类个体的角度去寻找原因。
(只有个人才有目标和利益;社会系统及其变迁产生于个人的行为;所有大规模的社会学现象最终都应该只考虑个人)(2)人的经济学:认为人的本性是一样的,无论处于什么位置,追求私利和个人效用的最大化都是最基本的动机。
(3)交易政治学:认为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一样,其行为的基础仍然是交换行为,是利益的互换。
七、简述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不考)八、公共组织有哪些区别于私营组织的特征公共性。
非营利性。
合法性。
组织性。
服务性。
九、政府失灵有哪些表现如何矫正1. 政府政策与工作的低效2. 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政府和市场的供给范围界分不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供给范围划分不明;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浪费与短缺并存;公共产品质量低下3. 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4. 寻租与腐败政府失灵的矫正:(一)市场化改革公共服务市场化:付费制、合同制(外包和内包)推行政府人员雇员制(二)分权政府向社会组织分权政府系统内部的分权政府体制中自上而下的分权(三)厉行法治与道德教化1 必须厉行法治以制约政府权力制约行政立法权,防止政府不当行为合法化;强化行政程序公开,限制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加快行政合同立法,规范政府在合同中的特权。
2 必须加强对政府官员的美德教育政府官员的工作在如下两个方面拥有自主性:一是无论有多少法规制度来规制约束官员们的行为,他们在其具体工作中总会不同程度地握有行使其相应权力自由裁量权;二是他们还有对自己在工作中投入智力、精力、创造力和体能的程度,以及负责和尽责程度的主动权。
(四)促进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矫正政府失灵必须实行有效的制约;公民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批评权和参与权是防止和矫正政府失灵的重要保证;促进公民的参与,促进公民社会与政府的互信和良性互动,实现合作共治是矫正政府失灵的必由之路。
内部能力外部因素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pportunities SO战略:发挥优势,利用机会WO战略:利用机会,弥补弱点威胁threats ST战略:利用优势,回避或减轻威胁WT战略:僐减少弱点,规避威胁十一、公共部门如何有效地进行战略管理1、公共管理者必须树立长期观,打破短期主义的思考,发展前瞻性思考。
2、政府部门必须打破职责的限制,克服“功能性短视”,打破部门主义的限制,发展一种全局观,强调整合的管理途径。
3、在重大问题的战略决策和规划过程中提供政治参与的权利与机会,这不仅有利于获取广泛的信息,也有利于克服实施战略管理的障碍。
4、重视更高层次的问题。
将问题放在更高层次上去看,就会发现很多短期利益可以让位于长远利益。
5、追求满意。
在战略管理中,满意比最佳更为重要。
用可以接受的战略实现满意结果,这比用不受欢迎的战略而没有实现最佳结果要好得多。
6殊途同归。
通过不同的方法或途径达到类似的结果是可能的。
得到成功的结果远比规定得到这一结果的方法更为重要。
十二、在我国公共政策的执行中,经常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之道。
1、政策问题的性质:有无建立评估标准、涉及的人群范围多少、改变目标人群用何方式。
2、政策执行的资源:资源之间是否有冲突、执行人员对政策的理解。
3、政策沟通:多次多层命令是否一致。
4、政策执行人员的意向:通过加薪、升迁诱导。
5、政府组织结构:政策与原来的作业程序是否一致、明确责任。
6、政策标的团体的顺服程度:通过宣传、调整使目标人群适应。
7、经济、社会与政治环境。
传统人事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人的假定视人为成本人是第一资源管理原则以事为中心,恪守“进、管、出”管理模式以人为中心,调动其积极性管理方法靠纪律和监督,强制性、被动型的“管家式”管理主动开发型、有预见性的方式管理内容“进、管、出”各个环节人与事、人与环境的协调1、对电子政务的范围和地位认识不足。
2、电子政务工程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3、缺乏统一规划。
4、电子政务立法滞后,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
5、对“政府上网工程”的认识不足。
6、政府各办公自动化系统缺乏衔接。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措施与对策1、充分认识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奠定电子政务基础。
3、合理规划,明确目标。
4、实现政府资源共享,整合政务工作流程。
5、积极推进政府网上办公,带动全民上网热潮。
6、电子政务人才培养。
十五、公共部门的绩效标准是什么(4E标准)1、经济(economy)。
经济指标要求的是以尽可能低的投入或成本,提供与维持既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它关心“投入”的项目,并不关注服务的品质问题2、效率(efficiency)。
效率指标通常包括:服务水准的提供、活动的执行、服务与产品的数目、每项服务的单位成本等。
可简单理解为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以最少的投入实现产出的最大化),关心的是手段问题3、效果(effectiveness)。
效果指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通常以产出和成效之间的关系加以衡量,关心的是“目标或结果”4、公平(equity)。
它关心的主要问题在于“接受服务的团体和个人都受到公平的待遇”“需要特别照顾的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服务”。
十六、公共危机有哪些特点威胁性不确定性时间的紧迫性←危机→新闻性发展具有阶段性↓效果的双重性危机的共同点十七、何谓责任机制,实现公共管理责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1在韦伯看来,科层制不仅是一个理性效率的体制,也是一个责任的体系。
实现官僚责任的最好办法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明确的权责分配、完备的规则和程序、科层节制、重视文件和资料的处理工作等。
行政控制机制包括行政监督、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等多种方法。
2、立法控制与责任: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机关对行政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质询权、调查权、弹劾权、不信任表决权等方式实现的。
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政府的方式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2、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决算;3、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4、质询和询问;5、视察和检查;6、建议、批评和意见;7、受理申诉和检举;8、罢黜职务等。
3、司法控制机制与责任司法控制不仅有助于维护行政的责任,更重要者,在行政权力导致人民的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给予其司法上的救济,这本身就是责任政府的核心要求。
在司法控制的责任机制当中,司法审查和宪政赔偿责任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4、公民参与责任的维护在各国实践中,公民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在促进政府责任方面,现存的主要机制包括:公开听证,民意调查,咨询委员会,利益集团等公民参与取决于许多条件,一个有效的公民参与系统,必须包含几个相互影响的要素,如公民主体性,知情的公民,参与途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