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专项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1. 走进古诗词,你会发现美无处不在。
美是“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的新陈更替;美是“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的忘我牺牲,美是“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的惬意舒适,美也是“但愿人长久,______”的美好祝愿。
2. 古诗积累。
(1)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
(《浣溪沙》)(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
(《己亥杂诗》)(3)天下的事物皆有两面性,我们看人也要客观全面,正所谓“______,天下物无全美。
”亦不可因为一两件小事就断定一个人的好坏。
(4)唐代的王昌龄曾经在芙蓉楼对他即将回乡的好友辛渐说“______,______”,以此来表明自己为官的正直清廉。
(5)烟花三月,漫步在柳浪闻莺,看到彩蝶在花间嬉闹,听到黄莺在枝头唱歌,我情不自禁吟诵道:______ ,______ 。
柳浪闻莺,名副其实啊!3. 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2)日长篱落无人过,______。
(3)望不断______,雄关隘口,犹如______,点缀成______。
起伏奔腾,______,太空遥见,给世界______。
(4)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______的过程。
儿子啊,你要勇敢地走,______走。
(5)《别董大》一诗中点出诗人送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6)我知道岳飞墓上的对联是:______,______。
(7)雷锋说过一句名言:生命是有限的,但______是无限的,我要把______。
(8)苏霍姆林斯基说:善良之情应当______。
(9)君子和而不同,______。
4. 古诗阅读:补充诗句,并填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______。
千门万户______,总把____________。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______。
专项训练之古诗词及日积月累(试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六下专项训练之古诗词及日积月累一、将诗句补充完整。
1.春城无处不飞花,。
2.迢迢牵牛星,。
,札扎弄机杼。
3.今夜月明人尽望,。
4. ,何时复西归?,老大徒伤悲。
5. ,燕山月似钩。
6.千锤万凿出深山,。
,要留清白在人间。
7.千磨万击还坚劲,。
8. ,客舍青青柳色新。
,西出阳关无故人。
9.好雨知时节,。
随风潜入夜,。
10.最是一年春好处,。
11.春色满园关不住,。
12.春风又绿江南岸,。
13.水是眼波横,。
欲问行人去那边?。
,又送君归去。
,千万和春住。
14.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休将白发唱黄鸡。
15.春归何处?。
若有人知春去处,。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
二、日积月累1.读书须用意,。
2. ,更有早行人。
3.听君一席话,。
4.路遥知马力,。
5. ,近山识鸟音。
6.有意栽花花不发,。
7.良药苦口利于病,。
8. ,子欲养而亲不待。
9.常将有日思无日,。
10. ,事非经过不知难。
11.穷则变,,。
12. ,日日新,。
13.青,。
14. ,不必法古;苟周于事,。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
”为人民利益而死,;替法西斯卖力,,。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3.弈秋,。
使弈秋诲二人弈,,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曰:非然也。
4.孔子东游,,问其故。
一儿曰:“,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
”一儿曰:“,,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5.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载渴载饥。
,!四、古诗文理解与运用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这两句诗词选自《》。
六年级语文下册常考古诗词

六年级语文下册常考古诗词小学生到了六年级就会面临升初中的压力,这个时候是非常关键的一年,一定要掌握一些必考的知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下册常考古诗词,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语文下册常考古诗词一、夏景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梅五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曾畿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二、春景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三、秋景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四、冬景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袁枚)五、爱国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宋陆游《示儿》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春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专项测评卷(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练习古诗词训练一、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春城..斜()..无处不飞花() 2.寒食东风御柳3.盈盈..一水间() 4.泣涕零.如雨()5.脉脉..不得语() 6.纤纤濯素.手()7.中庭..金络脑()..地白树栖鸦() 8.何当9.烈火焚烧若等闲..() 10.粉骨碎身浑.不怕()11.任尔..()..东西南北风() 12.当春乃发生13.天街..风波里()..小雨润如酥() 14.出没15.游园不值..柴扉久不开()..() 16.小扣17.因.风飞过蔷薇() 18.但.爱鲈鱼美()19.渭城朝雨浥.轻尘() 20.寂寞无行路...()二、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
(7分)1.中庭地白树栖鸦,。
2.春城无处不飞花,。
3. ,要留清白在人间。
4. ,任尔东西南北风。
5. ,草色遥看近却无。
6.京口瓜洲一水间,。
7. ,唤取归来同住。
8.劝君更饮一杯酒,。
9. ,小扣柴扉久不开。
10. ,札札弄机杼。
11.春风又绿江南岸,。
12. ?眉眼盈盈处。
13.门前流水尚能西!。
14.青青园中葵,。
阳春布德泽,。
三、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项:古诗词专项附解析教师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项:古诗词专项附解析教师版一、单选题(共5题;共5分)1.(1分)下列词句中作者是苏轼的项是()。
A.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C.若到江南赶上春,千方和春住D.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答案】A【解析】【分析】对作品的作者、内容的出处应该有准确地掌握,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
A:“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出自苏轼《浣溪沙》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C:“若到江南赶上春,千方和春住”出自宋代诗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D:“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出自宋·晏殊《浣溪沙》故答案为:A【点评】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作品和作者的掌握能力。
2.(1分)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春季的一项是()A.渭城朝雨温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B.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
A:“渭城朝雨温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意思: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B:“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意思: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意思: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意思: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3.(1分)下列对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浣溪沙”是词牌名,“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是本词的引子,交代了词人写作的背景,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专项训练 古诗词专项(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专项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0分)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这两句诗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具体情境。
()2.《七步诗》是一首五言绝句。
()3.《江畔独步寻花》押的韵是“i”。
()4.《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石灰吟”就是吟咏石灰。
()5.《鸟鸣涧》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春山空寂、幽静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春景的喜爱之情。
()二、诗句意思理解。
(9分)1.“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的意思是()A.煮豆子用来做成美味的食物,把豆子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B.把煮好的豆子淋上汤汁做成美味的食物。
C.煮豆时拿着羹,把豆子做成汁。
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意思是()A.嬉戏流连的蝴蝶不停地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和谐、动听。
B.蝴蝶在“我”身边飞来飞去,自由自在的黄莺在“我”走过来时正好啼叫起来,好像在欢迎“我”。
C.非常喜欢蝴蝶游戏飞舞和娇莺自由自在地啼叫。
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意思是()A.再看妻子哪还有什么忧愁呢,她正随意地收卷着书籍,高兴得到了极点。
B.再看看妻子和儿女们哪还有什么忧愁呢,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卷好,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C.但是看看妻子一点也不愁,她和我把书和诗稿卷好,高兴得快疯了。
三、默写填空。
(18分)1.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
2.若到江南赶上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四娘家花满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积累练习

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积累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古诗赏析。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2. 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②未遮山,白雨②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①醉书:喝醉酒时写下的作品。
②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③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1)“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2)这四句诗就像四幅画:“云、、、”四字,写岀了夏日暴雨骤至又雨过天晴的特殊景象。
(3)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描绘云和雨的特点;“”和“”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
后两句中一个“”字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
3. 读诗句,完成练习。
美丽江南——《江南春》①千里莺啼绿映红,②____________。
③南朝四百八十寺,④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第______句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无边的画面;第_______句给江南春色增添了一份迷离的美。
(填序号)[3]第①②句从________觉、________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江南莺歌燕舞、桃红柳绿、酒旗招展的景象。
[4]“________”和“________”二字把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色写得有声有色。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1.填空。
(1)古诗中洋溢着浓浓的情:“复恐匆匆说不尽,______”,那是思念家乡的深情;“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那是收复河山的激动;“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那是感悟人生的快慰;“归来饱饭黄昏后,______”,那是融人自然的自在。
(2)名言警句让人终生受益:“虚心万事能成,______”告诉我们勿骄傲;“______,行必果”告诉我们需诚信;“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______,______”教会我们珍惜时间。
(3)《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______。
他引用XXX的话“______”,来证明“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关于生死的意义,XXX借石灰表达了他的看法:“______,______”。
(4)经典名著,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______的XXX,你看她______;如______的XXX,你看他______;XXX在《童年》中刻画了一个______的XXX,你看他______。
(人物形象与事例相一致)2.古诗积累。
(1)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
(《浣溪沙》)(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
(《己亥杂诗》)(3)世界的事物皆有两面性,我们看人也要客观周全,正所谓“______,世界物无全美。
”亦不可由于一两件小事就肯定一个人的利害。
(4)唐代的XXX曾经在芙蓉楼对他即将回乡的好友辛渐说“______,______”,以此来表明自己为官的正直清廉。
(5)烟花三月,漫步在XXX,看到XXX在花间嬉闹,听到黄莺在枝头唱歌,我情不自禁吟诵道:______,______。
XXX,名副其实啊!3.看到这些词语,你会想起哪首古诗?请挑选其中的句子写下来。
(1)慈母情深:______,______。
(2)节日俗:______,______。
(3)高尚情操:______,______。
(4)依依惜别:______,______。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考点练习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考点练习1. 古诗词理解运用。
(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描写的是______(填季节)景色。
(2)“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中“妻子”的意思是______。
(3)读书不觉已春深,______。
(4)“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5)人们常引用诗句“______”来感叹夕阳纵好,可惜维持不了多少时间。
(6)同学们即将毕业,你送别你的好朋友时,会对他说:______。
(7)同桌把脏东西扔在你的位置上,你没有怨恨,而是默默地打扫干净,因为你记得孔子的话:______。
(8)班长总是手不释卷,写起作文来文思泉涌,“______”是其真实写照。
2. 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春风花草香。
(2)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
(3)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
3. 下列含蓄表露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A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B .绿遍山原自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C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D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 把句子补充完整。
(1)迎着吹在脸上的______、______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
(2)它______着,极力______翅膀,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______。
(3)桂林的山真险啊,______,______,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4)溪流两岸的野花,五彩缤纷,像______。
5. 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当下所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____”。
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6. 补充句子。
(1)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
(陆游《示儿》)(2)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______。
(王充《论衡·量知篇》)(3)______,润物细无声。
古诗文阅读专项(试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专项练习(五)古诗文阅读(测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古诗词阅读。
(52分)(一)九日登高 (12分)[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①,他席②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③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①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②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③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
1.这首诗是以中国传统节日节为背景创作的,从诗中“”可以看出来;诗题还提到了该节日的习俗: 。
(3分)2.下列对这首诗的后两句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已经厌倦了南方艰苦的生活,想北归不得,鸿雁是从北方哪里飞来的呢?B.我已经厌倦了南方的生活,感到很困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是从北方哪里飞来的呢?C.我心中已经厌倦了客居南方的各种愁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怎么还要从北方飞来呢?3.诗人用鸿雁从北方飞来与自己北归不得形成了对比,表达了什么情感?(3分)4.我们之前也学过有关这个节日的诗句,请你写出两句。
(3分)(二)(16分)[甲]生查子·元夕[宋] 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乙]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①“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②皆秾李③,行歌尽落梅④。
金吴不禁夜,玉漏英相催。
【注释】①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
②游伎:歌女、舞女。
③秾(nóng)李:形容艳妆。
④落梅:曲调名。
1.甲词中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描绘的景象是:。
(2分)2.甲词抒发了词人的情感,可以从词句“ , ”中体会出来。
乙诗中画“”的句子描写了、、等景物,为全诗奠定了的感情基调。
(7分)3.下列对甲词表现手法的赏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今年元宵节的热闹景象。
B.运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词人的思想感情。
小学六年级语文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___________,第三、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转折。
[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诗乐园。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①花满蹊:花很多,把园中的小路都遮住了。
②压枝低:形容花开得十分茂盛,把花枝都压得低垂了。
③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开。
④自在: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⑤娇莺:美丽可爱的黄莺。
⑥恰恰:这里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色。
[2]“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句诗写出了花的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词可以读出来。
[3]诗句()从侧面写出了春花的鲜艳芬芳。
A.千朵万朵压枝低B.留连戏蝶时时舞[4]《江畔独步寻花》表达了诗人()A.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
B.对春天盛开的鲜花的伤感之情。
[5]读了这首诗,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注释写一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1.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晓.看红湿处()A.晓得,知道,懂得。
B.早晨。
C.使人知道。
(2)渭城朝雨浥.轻尘()A.城市。
B.液体。
C.湿润,沾湿。
(3)但.爱鲈鱼美()A.但是。
B.单单,只是。
C.不但。
(4)应.怜屐齿印苍苔()A.回答或随声相和。
B.大概,表示猜测。
C.应付,对待。
(5)休.将白发唱黄鸡()A.歇息。
B.停止。
C.不要。
(6)因.风飞过蔷薇()A.因为。
B.原因,缘故。
C.凭借。
2.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夸张)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设问)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D.谁道人生无再少?(反问)3.对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春夜喜雨》一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春江夜雨图。
B.《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诗的后两句写了诗人对早春时节的喜爱和赞美。
D.《清平乐》中,黄庭坚通过一连串清丽美好的想象,曲折委婉地表达了惜春之情。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的意思。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诗句。
①劝你再干了这一杯酒吧,等一路向西出了阳关,那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场雨像是知道时节到了似的,正在这春天前来滋长草木。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含答案)1. 忆一忆,填一填。
(1)《文心雕龙》中“______,______”的意思是练习过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很多把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
(2)“______。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读着所填部分的句子,我想到了孔子的名言:______。
(3)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
(《芙蓉楼送辛渐》)(4)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5)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6)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______、______,有远大、______的追求。
(《跨越百年的美丽》)2. 读下面的儿童诗《山村孩子的画》,自主完成以下练习题。
山村孩子的画云是画面的主角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暖一抹,冷一抹在小溪的天空漂浮树是画面的主角让风涂抹它的年轮浓一笔,淡一笔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泥土是画面的主角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深一脚,浅一脚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______ ______ ______。
诗中运用这些反义词的好处是:______。
(3)这首诗中三个“它”分别是指: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3. 按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______。
(2)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______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______罢了,只有______罢了。
(3)______,万事成蹉跎。
(4)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______,会锻炼出______。
4. 古诗句运用。
(1)明代著名的诗人于谦曾经写过一首《石灰吟》,其中表现自己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十五夜望月》,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后人对王建的炼字的功夫十分推崇,请你从诗中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字,品味它的妙处,并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下列各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1]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答:这两句诗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
[3]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____________,鲍浩然要去的地方是________。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1.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
(1)千里送鹅毛,______。
(2)谁言寸草心,______。
(3)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
2. 按要求填空。
(1)照样子,连一连。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______ 《春夜喜雨》李白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______ 《春夜洛城闻笛》杜甫③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④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亚。
______ 《石灰吟》于谦(2)联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 古诗积累。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诗中有景,如: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诗中有情,如: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诗中有趣,如:最喜小儿亡赖,______;诗中有志,如: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4. 分享学习课文的乐趣。
(1)读完《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我想到了成语“尺______,寸______。
”(2)“树多成林______,线多搓绳______。
”“______不是春,______春满园。
”这些谚语让我们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
(3)《赠汪伦》是诗人______写给汪伦的一首送别诗。
诗句“______潭水深______,______汪伦______。
”表达出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5.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______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______里,没有声音,也没有______。
(2)《为人民服务》是______于1944年9月8日在______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文章开头提出了:我们这个队伍______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______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通国”可解释为______。
“孰为汝多知乎”中的“孰”可解释为______。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1. 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找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这首古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所作。
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说理的诗句是______。
(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2. 古诗词理解运用。
(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描写的是______(填季节)景色。
(2)“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中“妻子”的意思是______。
(3)读书不觉已春深,______。
(4)“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5)人们常引用诗句“______”来感叹夕阳纵好,可惜维持不了多少时间。
(6)同学们即将毕业,你送别你的好朋友时,会对他说:______。
(7)同桌把脏东西扔在你的位置上,你没有怨恨,而是默默地打扫干净,因为你记得孔子的话:______。
(8)班长总是手不释卷,写起作文来文思泉涌,“______”是其真实写照。
3. 照样子,把诗题、作者和对应的诗句用线连起来。
《望天门山》______ 刘禹锡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乌衣巷》______ 龚自珍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己亥杂诗》______ 李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4. 古诗中,诗人写“柳”,常表拄“挽留”“思乡”的養思,以下诗句中的“柳”,没有“挽留”“思乡”意思的一项是()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朝的诗人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一、写出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及诗的作者、朝代及诗题。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_____季 _____代__________《》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_____季 _____代__________《》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_____季 _____代__________《》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_____季 _____代__________《》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_____季 _____代__________《》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_____季 _____代__________《》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_____季 _____代__________《》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_____季 _____代__________《》二、填写动物名、植物名。
1.故人西辞_____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西塞山前_____飞,桃花流水_____肥。
3.枯老树昏_____,小桥流水人家。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才能没_____蹄。
5.儿童急走追_____,飞入_____无处寻。
三、填空题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说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局来教育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测试题 (附答案 )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测试卷一采薇(节选)1.补充诗句,完成练习。
昔我_________矣,杨柳依依。
今我_________思,雨雪霏霏。
___________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___________,莫知我哀!(1)这首诗选自《_______________》。
诗的主人公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打“√”。
雨: A.yǔ() B.yù()迟迟: A.迟到() B.迟缓的样子()载: A.zǎi() B.zài()莫: A.不要() B.没有人()(3)诗中与“昔”相对的字是“___________”,由此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情景,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4)从诗中可知,主人公现在所处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处境是_____________。
一个“____________”字体现了此时主人公内心无限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二送元二使安西1.读题目,完成练习。
(1)“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 )。
A.让,致使B.奉使命办事的人C.出使D.使用(2)结合地域特点和唐代的交通特点可知,“使安西”必定是一段( )的行程。
A.风光无限B.通畅无阻C.繁荣热闹D.充满艰辛2.读诗句,完成练习。
(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①解释字词。
浥: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诗中可知,诗人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__,景物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③“柳”往往让人想起古人的“折柳相送”,诗句中的“柳”是______________的象征。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

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诗词阅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片“眼波横”“眉峰聚”的比喻有什么新巧、动人之处?“眉眼盈盈处”的丰富含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片四句用了三个“春”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理解。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A.日出江花红胜火B.风景旧曾谙C.江南好[2]下面的句子应该读出哪种语气。
()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A.欣喜若狂B.信赖和骄傲C.非常坚定D.绝望和悲痛[3]同样是送别,不同的送别方式,表达了不同的离别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专项
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0分)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这两句诗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具体情境。
()
2.《七步诗》是一首五言绝句。
()
3.《江畔独步寻花》押的韵是“i”。
()
4.《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石灰吟”就是吟咏石灰。
()
5.《鸟鸣涧》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春山空寂、幽静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春景的喜爱之情。
()
二、诗句意思理解。
(9分)
1.“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的意思是()
A.煮豆子用来做成美味的食物,把豆子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B.把煮好的豆子淋上汤汁做成美味的食物。
C.煮豆时拿着羹,把豆子做成汁。
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意思是()
A.嬉戏流连的蝴蝶不停地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和谐、动听。
B.蝴蝶在“我”身边飞来飞去,自由自在的黄莺在“我”走过来时正好啼叫起来,好像在欢迎“我”。
C.非常喜欢蝴蝶游戏飞舞和娇莺自由自在地啼叫。
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意思是()
A.再看妻子哪还有什么忧愁呢,她正随意地收卷着书籍,高兴得到了极点。
B.再看看妻子和儿女们哪还有什么忧愁呢,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卷好,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C.但是看看妻子一点也不愁,她和我把书和诗稿卷好,高兴得快疯了。
三、默写填空。
(18分)
1.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
2.若到江南赶上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四娘家花满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读诗词感作者。
(9分)
从“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品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从“粉骨碎身全不怕,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诗人不怕牺牲的意愿、洁身自好的品质;从“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我们体会到诗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五、诗词中的童年。
(9分)
童年充满着童真童趣,童年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让我们回味无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放风筝的天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剥莲蓬的稚态。
六、诗词中的别情。
(8分)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________的《__________》中有两句诗与上述诗句中的“无故人”意思相反,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诗词中的花。
(12分)
古人常将“花”入诗词,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各种鲜花也会开放在诗歌中。
请按要求写相关诗句。
1.写连续两句包含下列内容的诗句。
(6分)
春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花的诗句?请你仿照上面的例子写一写。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诗词中的震撼。
(9分)
每当我诵读古诗词,它们都会给我带来心灵上的震撼:曹植的《七步诗》中表达手足相残令人无比痛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相煎何太急?”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的决心;在白朴的眼中,秋意是这样的:“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____________。
”
九、诗词常识与故事。
(10分)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_》,唐诗宋词元曲代表着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
很多诗人被冠以称号:“诗圣”是______,“诗仙”是__________。
诗歌中有很多趣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________”是反复修改而来,贾岛曾为“________”和“敲”到底用哪一个而琢磨再三。
十、诗词中的节日。
(6分)
对下列诗词表述的节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除夕
B.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C.元宵节七夕重阳节春节D.元旦七夕重阳节元宵节
古诗词
一、1.× 2.× 3.√ 4.√ 5.√
二、1.A 2.A 3.B
三、1.门前流水尚能西
2.千万和春住
3.烈火焚烧若等闲
4.时鸣春涧中
5.千朵万朵压枝低
6.千磨万击还坚劲
四、夜静春山空要留清白在人间不拘一格降人才
五、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六、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七、示例: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春桃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冬梅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八、本自同根生一片冰心在玉壶轻烟老树寒鸦
九、诗经杜甫李白绿推
十、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