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新闻媒体的媒介定位资料
新闻媒体的定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启示三:把握组合艺术和“冰点思维”
• 启示:提高报纸的质量,首先要从提高报纸的原创性 做起。而以前我们通常认为的原创性即为报社自采稿 件,事实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报纸的原创性不仅 体现在记者自行采写的新闻上,同样体现在编辑的版 面上。换句话说,在处理“同题新闻”时,独到的选材 、拆分和组合艺术,也是编辑原创性的体现。即使是 非本报记者采制的原创稿件,编辑也完全可以利用不 同的排列组合与二度“精加工”,编排出具有新意、高 人一筹的版面。只要掌握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逆 向思维,拓宽宏观视野,同样可以出奇制胜、后发制 人。 26
新闻编辑学
第二章 新闻媒体的定位
1
一、新闻媒体定位的内涵 • 定位,是新闻媒体对价值取向、个性特 征和报道方式的总体要求 。 • “媒体定位”的核心内涵是“编辑方 针”,包括媒体的政治立场、传播范围、 传播时间、传播对象,包括报道格局、 报道内容、报道方法、报道风格。
2
一、新闻媒体定位的内涵 • 新闻媒介定位,在编辑学范畴主要解决 两个问题,一是媒介的服务对象是谁; 二是媒介为这些服务对象做什么。
16
启示二:新闻选材力戒“新闻不新”
• 仅从两篇报道的大标题即可知,《新闻晨报》关 注的重点是何老的过去,《东方早报》关注的重 点是何老的现在和将来。也就是说,《新闻晨报 》的标题是“过去时”的回眸,而《东方早报》的 标题则是“进行时”的展望。
17
启示二:新闻选材力戒“新闻不新”
• 从亲历者视角去回眸申奥历程,固然可以满足读 者求知欲,但从标题制作、新闻写作的角度来说 ,我们还是应当倡导“进行时”、“将来时”的笔法 和取向,而力戒“新闻不新”。即使是“回眸式”的 题材,也完全可以从“现在进行时”开始写起,或 从最新的新闻由头切入,而将“过去时”作为背景 资料穿插在行文中。
媒介定位
五、受众调查
受众调查是由研究机构或媒体实施的、 了解受众媒介接触行为和态度的调查。 第一个受众调查 1982年 “北京市读者、听众、观众调查”
受众调查的内容
受众的个人情况:年龄、性别、学历、职
业、收入
媒介接触行为: 是否接触媒介、频率、
时间、地点、方式
媒介接触兴趣:对媒介提供的各个版块、
内容:运用新闻规律,在知识性和科学 性基础上,强调报道内容的新闻性。以 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新近发生的有价值 的新闻事件和相关人物为线索,发挥杂 志深入详细报道的专长,挖掘新闻事件 背后的自然、人文背景,在此基础上, 向人们传递地理知识和信息。 2008.10
宗旨:推开自然之门 昭示人文精华
风格特色:自然与人文相互交织,用地 理阐释人文,用人文昭示地理魅力。 立 足于中国本土,注重地理与人文的结合, 用人文视角阐释地理,同时也用地理观 点来分析人文问题。
关注天下大事,关注国际话题,希望获得和世界大国 同步的尽可能客观的信息; 独立自信,有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和主见,愿意自己得 出结论; 对新知识和新理念的需求强烈; 对报纸的选择标准更苛刻。
萃取全球媒体精华,成就中国精英主见 理性,既是新闻报道的一项基本操作要求,更 是一种看世界的正确方法。 《青年参考》是一 张负责任的报纸,尽最大可能还原事物的真相, 是我们新闻人的职责。
全面原则
样本不应少于200份,并能覆盖总体 中的各类成员,比例要适当 对于封闭式问题,提供的答案应详尽 无缺 访谈法和问卷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最好将两种方法交叉使用
问卷的设计
问卷的一般形式 说明信 问卷填答指南
媒体媒介十大品牌简介
媒体媒介品牌的价值与意义
媒体媒介品牌是媒体媒介的标识和形象,代表着媒体媒介的品质、信誉和影响力。
媒体媒介品牌的价值在于能够吸引和留住受众,提高媒体媒介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
媒体媒介品牌的意义在于促进信息传播、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同时也为广告 主和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媒介平台和品牌保障。
02
十大品牌介绍
详细描述
脸书是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广 告收入。除了社交媒体服务外,脸书还提供消息传递和社交 游戏等服务,不断拓展其业务领域。
品牌三:推特
总结词
全球最大的微型博客平台,提供实时消息传递服务。
详细描述
推特是全球最大的微型博客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简短的文字消息(推文)实时传递信息。推特在新闻传播和社交 网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递平台。
0品牌十:抖音
总结词
中国知名的短视频社交平台,提供短视频观看、创作、 分享等服务。
详细描述
抖音是中国知名的短视频社交平台之一,用户可以在平 台上观看各种类型的短视频,包括音乐、舞蹈、美食等 。抖音还提供短视频创作和分享功能,成为国内领先的 短视频社交平台之一。
03
品牌特点与优势分析
谷歌
品牌特点
随着媒体技术的进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渐融合,形成多 元化、互动性更强的媒体形态。这种融合有助于提高媒体内 容的质量和传播效果,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推动着媒体行业不断创新和 变革,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媒体体验。
技术创新对媒体媒介行业的影响与推动
技术创新是推动媒体媒介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断涌现 的新技术为媒体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04
媒体定位
1.媒体自身的基本情况 包括发展沿革的历史,重大事件,设备的 状况,员工成分,节目主创人员、新闻记者 的专业水平,主持人的风格,节目特色等等。 媒体的自身情况,还包括媒体在社会上 的形象地位。形象地位指观众对本台的认知、 印象和态度,也就是本台在观众中的知名度 和美誉度。
2.媒体所处的环境
媒 体 所 处 的 环 境
六、媒体定位方法
第一定位 USP定位 比附定位 情感定位 类型化定位 服务定位 客户定位
七、电视策划媒体定位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2、创新性原则 3、效益性原则
1、目标性原则 1)确立目标策划的第一步 策划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A、“赚钱”第一 B、政治宣传 C、弘扬艺术 D、打造知名度 E、赢得美誉
第三个层面:电视频道策划: 专业化观念 1、频道专业化的界定和由来 2、专业性频道的策划和设计 3、频道专业化的具体成果体现
案例:央视新闻频道与奥运频道 几个较大的数字频道: 魅力音乐、七彩戏剧、极速汽车、游戏风 云、 法制天地
五、电视策划与媒体定位
指针对性和对象性。“所谓定位,就是使企业的产品 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有地位、留下印象的一种广告方法与 推销方法。” 媒介定位是根据竞争者在媒介细分市场中所处的地 位和受众对媒介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媒介与众 不同的形象,确定媒介或媒介内容产品在受众心智中的 位置。 媒体定位的依据有三个基本点:媒体自身的基本情 况、媒体所处的环境、受众的需要。
3)“生产与传播时代”(90年代中期以来)
三、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节目的 五种观念
1、电视纪实观念 2、电视栏目化观念 3、电视谈话观念 4、电视直播观念 5、电视游戏娱乐观念
现代电视策划的特点 1、更加注意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 2、从模糊程序到规范程序; 3、从单纯依赖智囊人物到形成以专业化分工 为基础的策划组织; 4、从具有鲜明的依附性活动到相对独立的活 动。 5、现代电视策划尽量作到系统、客观有序的 科学运作。
专题一 新闻媒介定位和新闻产品设计
举例:不同类别的报纸
出版时段不同(日报和周报 : 出版时段不同(日报和周报): 日报是新闻的跟踪和滚动,周报则不追求新闻的 迅即报道,其报道特色是解释性新闻,深度新闻, 特别策划,专题报道。 综合性日报是面面俱到,新闻性周报则是抓热点 和焦点。(晨报〔早报〕、日报、午报、晚报) 综合新闻类周报少,有周刊。
Page 25
《财经》杂志的市场定位 财经》
《财经》杂志读者为活跃在各个行业的企业主管、职 业经理人、政府管理层和经济学界学者,70%以上的 目标受众在机构内具有最终决策权以及市场判断力和 影响力,他们以男性为主,对其所在公司的运营较有 影响,职位较高,具有企业决策权和购买权,受教育 水平高,阅读率高 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与现代市场经济进程,全 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 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关注资本市场在中 国的成长变化及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
page26财经杂志读者为活跃在各个行业的企业主管职业经理人政府管理层和经济学界学者70以上的目标受众在机构内具有最终决策权以及市场判断力和影响力他们以男性为主对其所在公司的运营较有影响职位较高具有企业决策权和购买权受教育水平高阅读率高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与现代市场经济进程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关注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及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page新闻是思想史的一部分是社会反思与社会批判的手段之一我们报道的是我们认为读者应该看的东西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完全听从市场发出的信号并不是读者爱看什么我们就报什么
Page 9
举例:不同类别的报纸
出版时段不同(日报和晚报) 出版时段不同(日报和晚报) 一个早上阅读,一是晚上阅读,读者的关注点不一样。 读者早上精力充沛,踌躇满志,心中想的是工作和事业, 关注的是形势和动态,是硬新闻;晚上身心放松,意欲 休闲,心中想的是家庭和生活,关注的是享受和娱乐, 是软新闻。 采集新闻的时间段不一样。日报:中午12:00—晚上 12:00;晚报:晚上12:00—次日上午12:00 读者阅读新闻的地点、时间、心态不一样 报道内容上,晚报侧重于民生、消费、社会新闻、休 闲娱乐;日报侧重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 大领域的发展和变动
第六讲 新闻媒介的性质、地位与社会功能_507003089
三、从传播学的社会功能理论看新闻媒介的属性
1.拉斯韦尔的媒介“三功能”理论
(1)环境监控功能——社会瞭望哨作用 (social radar,watchdog) (2)社会协调功能——社会沟通与协调的纽带 (3)文化传承功能——人类经验、知识、智慧代代相传
参见哈罗德.D.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
参见查尔斯.R.赖特:《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1959)
三、从传播学的社会功能理论看新闻媒介的属性
3.施拉姆的媒介功能理论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一般社会功能
• 收集和提供政治信息 • 收集和提供资源及交易信息 • 提供规范、行为准则的信息 • 解释政治信息、传播• 解释经济信息,传播经济政• 协调公众意愿,行使社会控制 政策 策 • 向社会新成员传承规范和准则 • 娱乐(休闲、附带学习、社会 化) • 传承政治文化、法律• 开创经济行为 习俗
(2)指以新闻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为主业,同时为社会 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社会组织或机构(通讯社、报社、电台、 电视台、新闻网站等)。
考察新闻媒介的属性、角色和功能之际,其研究对象是新 闻媒介组织(或机构)。新闻媒介也称为新闻媒体。
一、新闻媒介与新闻媒介属性的界定
2.属性与新闻媒介属性
(1)什么是属性——对象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
三、从传播学的社会功能理论看新闻媒介的属性
小结:承认媒介的社会公器属性的必要性和意义
(1)社会公器属性是新闻媒介的固有属性,而不仅仅是资产阶级媒介观;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新闻媒介的社会公益性有利于提高媒介的社会
责任感; (3)社会公器性与新闻媒介的党性并不矛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始终代表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重新认识新闻媒介的属性、社会角色和
新闻媒介定位与新闻产品设计
第三节 新闻产品设计
• 知识要点: • 1、新闻新产品设计什么? • 2、 新闻新产品设计是一项集体性创造活动,也是一项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 • 3、 新闻新产品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 教学目的: • 本章通过对媒体的编辑方针、读者对象、新闻传播的内容、媒介的风格特色几个方面
的了解,让学生了解新闻新产品的总体与局部设计的方法,熟悉设计的过程,学会设 计新闻新产品。 • 教学重点:报纸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程序。 • 教学难点:第二节、第三点。 • 教学过程设计:讲授、提问、讨论。
报纸编辑理论与实务
第二章
新闻媒介定位与新闻产品设计第一节
新闻媒介定位
• 知识要点:理解一是媒体服务的对象是谁?二是媒介为这些服务对象做什么?
•
受众定位:为媒介的市场点有作出决策
•
功能定位:立足于受众需求和传播目的
•
媒介定位的客观依据:是由媒介生存环境和内部环境中各项因素的变化来决定的。
•
媒介的产品是特殊产品,它具有明确存的政治属性,所以媒介的产品及市场定位
• (一)媒介的受众对象 • 目标受众是编辑希望成为本媒介的消费人群。 • 消费对象是根据媒介的性质、宗旨以及市场的需要来决定的。 • 编辑方针首先要规定媒介的消费对象,因为受众对其他的几项产生制约作用。 • 主受众群;次受众群。(一) 新闻媒介传播的内容 • 媒介的传播面有多大?以报纸为例:国际?国内?省内?城市?例如《人民日报》涵盖了世界及全
用要符合受众口味。 • (四)传通中介机构 • 邮局、广告商、新闻纸业、信息网络等。
• (一)竞争对手 • 外部:同质媒体的競争 • 寻找竞争对手的落后环节、善于发现市场的空白点、、、 • 与新媒体的竞争 • 内部因素对媒体定位的影响 • 媒体自身和条件也是影响报纸发展的重要因素 • 资金状况、设备和技术条件 • 人才资源、体制与管理水平,人才使媒体可以建立名牌栏目,例《小莉看时事》、
中国主要新闻媒体的媒介定位资料
中国主要新闻媒体的媒介定位资料(新概期末加油~)来源:赵勤勤的日志看到去年的第二题表示很慌乱,因为对新闻媒体都没啥了解,感叹自己知识的匮乏……于是动手凑集了一些资料,希望有用哈~~~欢迎补充!(先发这么多吧,下午有空再整点……)《环球时报》办报宗旨首先,在内容上,《环球时报》开发中国人关心的国际新闻。
长期以来,中国媒体上的国际新闻,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西方媒体帮我们选择的。
他们的经济强势,造就了传播上的强势。
西方的新闻产品像可口可乐、辣鸡翅一样,大量生产,大量推销,其他国家很难抗拒。
因此,美国人持续关注的地区,比如中东,已经成为国际新闻报道的传统热点。
发达国家的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如高尔夫,也时常出现在中国的媒体上。
《环球时报》一直坚持把新闻的观测点放在中国,用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
我们重点开发了几个领域。
第一,开发中国周边的新闻。
在中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原本中国记者比较少,报道力量不强。
《环球时报》试图改变这种局面。
我们在中亚五国、东南亚各国,都培养了自己的特约记者,请他们帮助中国人了解,我们的邻国现在是什么状况,中国人到这些国家可以做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这方面的稿子很多,如《蒙古还想修三条铁路到中国》、《中国人闯荡越南股市》、《中哈公路没有王法》、《尼泊尔有上千人研究中国》、《投资柬埔寨别急于求成》、《中国人到金边炒房地产》等等。
第二,在传统大国开发跟中国有关的新闻。
其中包括这些国家的对华政策、华人消息,还有,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探讨大国关系以及地缘政治的一些问题。
比如,对于外国元首访华,国内媒体的报道曾经比较单调,但《环球时报》开创了一种新的报道模式,客观谈论这些重大外交的意义。
如1998年克林顿来中国,我们在文章中配了一张漫画,漫画上克林顿身上被射了很多箭,说明了当时克林顿对中国的访问是抵住了很大的压力。
这种做法在当时的中国媒体中是非同寻常的。
第三,在公共新闻中开发中国人感兴趣的侧面。
打个比方,伊拉克有10人被炸死了,如果是美国的媒体,它就会调查被炸死的这10个人的名字、所属的部队,这起事件该由谁来负责等等。
新闻媒介定位与新闻产品设计
与广播、广播与电视 第二,同类型媒介的竞争。比如报纸与报
纸,广播与广播 分析调查竞争者的薄弱环节,发现市场的
空白点。
2、内部条件
(1)媒介的资金、设备和技术条件——“硬件” (2)媒介的人力资源、体制与管理水平——“软
新浪网络产品结构
新浪链接
三者的关系
媒介定位是制定编辑方针的依据,编辑方 针是设计新闻产品的依据。
一、新闻媒介定位
学习内容 (一)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 1、受众定位 2、功能定位 3、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的相互关系 (二)媒介定位的客观依据 1、外部环境因素 2、内部条件
编辑工作中的传播对象、工作目标和操作 水平。即媒介的受众对象、新闻传播的内 容、传播的水准、媒介的风格特色。
新闻产品设计
对媒介产品中以传播新闻为主要职能的组 成部分的设计
确定新闻产品在整个媒介产品中的位置和 比重;进一步设计新闻产品中的每一个组 成部分。
媒介产品的结构
媒介产品都是以“树状结构”出现的。 报纸产品的结构:版组——版面——专
受众群体越大市场需求规模越大,市场需 求规模越大,受众群体越大。???
《光明日报》:“知识分子的家园”
《第一财经日报》:“三最人群”——最 具决策力、最具消费力、最具影响力。
“标准读者像”:
他(她)是一位36岁左右较为成熟的年轻 人,拥有高中或大专以上学历,供职于政 府机关、科教文卫单位或企事业单位的公 务员、专业人士或白领人士,他(她)拥 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消费决策能力,对于 流行时尚敏感的享受最多的高档和豪华生 活用品的城市人。
1什么是媒介定位?媒介定位在编辑学范畴 包括什么?
环球时报中文版媒介资料
评论文章内容分析
1 2 3
评论文章的独立性
环球时报中文版的评论文章通常具有较高的独立 性,作者的观点较为新颖,且不受外界干扰。
评论文章的思想性
环球时报中文版的评论文章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作者会对事件进行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 看法。
评论文章的针对性
环球时报中文版的评论文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作者会针对当前的社会热点、政治事件等进行评 论和分析。
环球时报中文版的评论文章具有 较高的思想性和启发性,其内容 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探讨,引 导读者理性思考和认识各类问题 。
社会影响力
环球时报中文版的评论文章在社 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观点 和建议受到一定范围的关注和讨 论,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作用。
专题报道影响力评估
要点一
全面性
要点二
独特性
06
环球时报中文版媒介发展策略建 议
提高新闻报道时效性
总结词
在新闻报道中,时效性是关键。
详细描述
环球时报中文版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新闻采集和发布的速度,以便在第一时间向读者传递最新信息。
加强评论文章深度与广度
总结词
评论文章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深 度和广度可以增加吸引力。
VS
详细描述
环球时报中文版应加强对时事热点的深度 解读,邀请专家学者撰写评论文章,同时 拓展评论话题的广度,涵盖政治、经济、 社会等各个领域。
专题报道与特写报道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总结词
专题报道和特写报道能够凸显媒体的独特视 角和深度分析能力。
详细描述
环球时报中文版应对重要事件、人物、话题 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形成独特的报道风格 。同时,增加特写报道的数量和质量,以生 动细腻的文字展现新闻现场的细节和情感。
阐述以媒介融合视角看央视《新闻周刊》.doc
阐述以媒介融合视角看央视《新闻周刊》阐述以媒介融合视角看央视《新闻周刊》导读:,从而获得长远发展。
央视《新闻周刊》把节目观众定位于受过较高教育、能够从海量信息中提取个人观点的精英群体。
因此,节目播出时间非常适合这部分观众群体的生活习惯,即:晚上10点15分,可谓“黄金时段”。
(三)栏目设置上,报道详略得当央视《新闻周刊》部分内容以小而精的报道吸引观众,如:“新闻回顾”、“人物回顾”摘要:2003年5月3日,中国第一期周播性新闻杂志节目《中国周刊》顺利播出。
2007年,《中国周刊》更名为《新闻周刊》。
其特点是借用杂志综合编排的方式,以强烈的电视意识,充分发挥电视声画等诸元素的传播优势。
本文将以央视《新闻周刊》为例,具体分析媒介融合环境中,电视杂志从纸质杂志中借鉴的优势策略以及节目自身的定位。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周刊1009-0118(2012)-06-0-02一、研究对象简介本次研究对象为央视《新闻周刊》。
它最早名为《中国周刊》,成立于2003年5月3日。
2007年正式更名为《新闻周刊》之后,每周六22点15分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周日分别在1点15分、4点15分和9点10分进行重复播出。
在45分钟的时间里,节目不仅浓缩过去七天中国的历史,告诉观众过去七天都发生了哪些重要新闻,更与观众一起,站在七天的高度,用七天的视角,重新汇集、梳理并解读一周内具有重大价值的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
上世纪80年代,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在我国电视新闻改革中涌现出来,它最早源于美国。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融合了电视与纸质杂志两种媒体的优势特点,以强烈的电视意识,充分发挥电视声、画诸元素的传播优势。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新闻节目,由主持人主持,借用杂志综合编排的方式,把不同的新闻报道版块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节目。
央视《新闻周刊》由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带大家回顾过去一周的重大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展现新闻回顾、本周视点、人物回顾、本周人物、本周特写和下周新闻六个版块。
第三章 媒介定位与新闻编辑方针 (《新闻编辑》PPT课件)
第三节 新闻编辑方针
一、新闻编辑方针及其意义 二、新闻编辑方针的核心内容
第四节 新闻产品设计
一、新闻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 二、新闻产品设计的操作方法
第一节 新闻媒介定位的意义和内容
一、新闻媒介定位的意义
(一)促使新闻媒介重视社会公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不断研究 受众需求的变化,根据媒介自身的条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促使新闻媒介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不断进行新闻产品创 新,使新闻产品更加多样化、差异化,新闻媒介的影响力和竞争 力得到提升。
第一节 新闻媒介定位的意义和内容
二、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
(一)受众定位 媒介受众定位的价值,就是要
发现那些信息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 足的受众群体,以便针对他们这种 未被满足的需求进行产品决策。
第一节 新闻媒介定位的意义和内容
二、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
(二)功能定位 指确定媒介所要担负的职能和所要发挥的功用,是立足于受
(一)控制者 (二)受众 (三)广告客户 (四)传通中介 (五)竞争者
第二节 影响新闻媒介定位的主要因素
一、外部因素对新闻媒介定位的影响
(一)控制者
控制者指能够通过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或经济手段对媒介进行 控制的组织及个人。
·一类是政治组织及其领袖,如政府、党派组织; ·另一类是经济组织,如企业、财团等。
思考:
1.如何理解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 2.影响新闻媒介定位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简述新闻媒介的编辑方针。 4.简述各类新闻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或关注点。 5.对你熟悉的一家新闻媒介的定位及其产品设计做 出分析评价。
众需求和传播目的对媒介产品的决策。 首先,要以受众需求为基础; 其次,要以媒介主办者的主观愿望为基础。
对外传播视域下我国英文媒体发展策略研究——以《中国日报》为例
202010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在国家形象建构中,对外传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李普曼曾经指出:“受众所接触到的,实际上是大众传播媒介对信息或客观事件进行挑选、加工、重新结构化之后向受众呈现的环境。
”对于外国受众而言,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源自媒体提供的信息,他们会把媒介信息中的“拟态中国”理解为真正的中国。
因此在现阶段,《中国日报》作为国外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如何突破现有传播策略,发挥媒体得天独厚的公信资源,对中国对外传播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日报》的定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越来越广泛且深入地参与到各项国际事务中,对外传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
在进行新闻传播时,媒体是展现国家发展、塑造国家形象、加深世界对中国理解与信任的重要方式。
如今,英文报纸是外国受众了解中国信息的主要媒介;同时,英文报纸的传播方式也影响着国外受众对中国的印象与感知。
《中国日报》(China Daily)是隶属于国家的英文报刊,创刊于1981年,全球用户累计超过9000万,全球期均发行90万份,其中海外60万份。
始终秉持“内容为王”的理念,说明中国、点评世界,不断加快海外发展步伐。
目前,《中国日报》通过设立刊印点和新闻采集点已经建立起覆盖全球各大洲的传播体系,并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国日报网为核心,辐射客户端、手机报等新媒体形式的全媒体传播矩阵。
同时根据近年来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日报》在对外传播方面有着较大的影响力,阅读数与认可程度较高,是承担对外宣传的主流媒体中较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媒体之一,《中国日报》已然成为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阵地。
面对国内外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国日报》在坚守自己定位与新闻价值标准的同时,牢牢把握受众的需求与接收规律,创新内容和表达方式,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面对国外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国日报》表现了理性客观以及对不同的声音有辨别力和包容力,展现了坚持民主、重视人权、安定有序、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中国主要传媒中心
中国主要传媒中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崛起,中国的传媒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蓬勃壮大。
在中国,有许多主要的传媒中心,它们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本文将介绍中国主要的传媒中心,并探讨它们在国家建设和国际交流中的作用。
一、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简称CCTV,是中国最大的电视广播媒体机构,也是中国主要的传媒中心之一。
CCTV成立于1958年,总部位于北京。
它拥有众多频道和节目,覆盖了全国范围的观众。
CCTV不仅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还通过卫星和网络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CCTV在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的新闻报道准确客观,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
此外,CCTV还承担着央视春晚等重大活动的制作和播出,为全国观众带来欢乐和温暖。
二、人民日报社人民日报社是中国最大的报纸和新闻机构,也是中国主要的传媒中心之一。
人民日报创刊于1948年,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总部位于北京。
它每天发行的报纸覆盖了全国各地,并且还有多个语种的周刊和网络媒体。
人民日报社在报道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
它的新闻报道深入全面,服务于全国读者和观众。
除了报纸,人民日报还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和互联网传播新闻,确保信息的即时性和便捷性。
三、新华社新华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也是中国主要的传媒中心之一。
新华社创立于1931年,总部位于北京。
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承担着向全球传递国家重大新闻和信息的使命。
新华社拥有全球最大的新闻采编和传播网络,其报道遍及全球各地。
它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向读者和观众传递新闻信息。
同时,新华社还承办国家重要外事活动的新闻报道,代表着国家形象和声音。
四、中国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广播电视总台,简称央广,是中国的国家级广播电视机构,也是中国主要的传媒中心之一。
央广创办于1949年,总部位于北京。
它拥有多个电台和频道,广播范围覆盖全国各地。
媒介定位
4、对传播的风格特色不甚明确,导致 媒介缺乏竞争力
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和受众的分众化趋势, 要求多样化的媒介风格并存 从笼统追求‘共赏’走向细致地满足 ‘分赏’,才能在不同层次上满足受众 多元信息要求。
媒介的风格特色是构成市场竞争力强弱的关 键要素。 树立稳定的媒介风格,还必须强化媒介的 必读性。 媒介的必读性是媒介传播内容与受众需求 之间的满足程度。 可读性→必读性
媒介定位要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研究
1. 2. 3. 4.
5.
6.
媒介受众的数量和购买能力。 媒介受众的信息需求获得满意的度。 媒介目标市场的占据情况。 社会、政治、经济、自然条件等方面 的发展变化。 媒介本身的条件。 成本投入与效益产出的比率预测
三、媒介的编辑方针
编辑方针是根据媒介定位对新闻传播所 作出的决策,是新闻编辑工作所应遵循 的基本准则。 编辑方针的内容
问卷法
局限性: 受主客观条件限制较多,灵活性差 获取的信息有限 回收率和质量难以保证
受众调查的原则
客观原则:调查选择对象和收集意见 要尽量排除调查者的主观偏见 全面原则:调查所选择对象和收集的 信息要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情况
客观原则
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确定被调查者 提出的问题和设计问句要尽量用中性 词,不提诱导性的问题 作出匿名承诺,使被调查者消除顾虑, 反映真实想法。
受众对广告经营产生直接作用,与媒介 的广告效益联系在一起 覆盖率:媒介发挥影响的区域、范围, 媒介受众的分布区域 触及率:广告媒介传播后,触及到的人 数与覆盖域内总人数的比例,即媒介受 众在覆盖域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功能定位
媒介传播研究-以《看天下》为例
01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看天下》注重挖掘和传播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和文化自信。
02
引领时尚潮流
《看天下》关注时尚文化,通过 报道和评论引领潮流趋势,影响 年轻人的审美观念。
03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看天下》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念。
对传媒行业的影响与启示
01
02
03
创新报道方式
《看天下》注重报道方式 的创新,采用多种形式呈 现新闻内容,提高传播效 果。
强化媒体社会责任
《看天下》始终坚守媒体 的社会责任,坚持客观公 正的报道原则,为传媒行 业树立良好榜样。
拓展国际视野
《看天下》关注国际新闻 事件,为国内读者提供全 球视野,促进国际交流与 合作。
05
谢谢观看
合作与联动
与其他媒体、机构、企业等进行 合作与联动,共同策划和推广新 闻产品,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品牌建设与维护
品牌定位
以深度、专业、客观的新闻报道为核心竞争力,树立起品 牌在读者心中的良好形象。
品牌形象
通过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如标志、字体、色彩等,塑造 品牌的独特形象和风格。
品牌维护
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和沟通,及时回应读者反馈和关切,维护品 牌的声誉和形象。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媒介传播策略,以适
制作流程
严格遵循新闻采编规范,从选题、采访、写作到编辑、排版、校对等环节,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确保 内容的高质量和可读性。
发行与推广策略
发行渠道
通过多种渠道发行,包括纸质版、 电子版、移动端等,覆盖广泛的 读者群体,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 需求。
推广活动
定期举办各类推广活动,如新闻 发布会、论坛、讲座等,吸引读 者的关注和参与,提高品牌知名 度和影响力。
第三节 新闻媒体的功能定位
第三节新闻媒体的功能定位新闻媒体的功能定位和受众定位是筹划.设计新闻媒介两项最主要的工作。
它决定一家新闻媒介的内容选择、报纸(电台、电视台)的风格,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它的成败。
我们在本章第一节论述新闻媒介具有五大功能,这是新闻媒介客观存在的;而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则是该新闻媒介的实际主持人主管决定的。
当然,这种主管决定能否成功,则另当别论。
媒体的决策者当然有权决定一家新闻媒体全面发挥五大功能,目前世界上有些媒体也确实这样做。
但是,由于新闻媒体间的激烈竞争,当前整个新闻界的趋势是从实际出发,选择其中的几项作为媒介的主要功能。
这样,就出现了相当多的排列组合,涌现出丰富多彩的媒介世界。
纵观世界各国么街,试图发挥全部五大功能的或只取其中一项功能的媒介是极少的,基本上选取其中两三项功能为主,兼顾其他功能,力图稳定基本受众,再争取其他的潜在受众。
基本的排列组合有以下几种:1. 信息+宣传+营利型的新闻媒体。
这就是我么前面提到过的政企合一型新闻媒介。
中国各级党委机关报都是这个类型的,既是信息的主渠道,也是宣传的主阵地,同事还是中国新闻媒介的赢利大户。
2.信息+营利型的新闻媒体。
这类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虽然也会有倾向性,但政治倾向比政企合一型媒介要淡或隐蔽,基本上不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主要供人们思考和决策所用。
这类新闻媒介数量大,而且还有许多亚类。
(1)提供各种各样全面的信息。
比如中国的《参考消息》、《解放日报》主办的《报刊文摘》。
而世界上最出名的还数美国有线台(CNN)的全新闻频道,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播出美国和世界的重大新闻。
(2)以提供某一类或几类信息为主。
有些以提供消费市场信息为主,即我们称之为服务性新闻。
世界许多国家的有线台都有一个商品买卖频道,就是以提供消费市场动态为主。
有些以提供天气预报、交通状况的信息为主。
在美国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都有这样的电台。
因为美国是“车轮上国家”,几乎人人以车代步,天气、交通对驾驶人特别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主要新闻媒体的媒介定位资料(新概期末加油~)来源:赵勤勤的日志看到去年的第二题表示很慌乱,因为对新闻媒体都没啥了解,感叹自己知识的匮乏……于是动手凑集了一些资料,希望有用哈~~~欢迎补充!(先发这么多吧,下午有空再整点……)《环球时报》办报宗旨首先,在内容上,《环球时报》开发中国人关心的国际新闻。
长期以来,中国媒体上的国际新闻,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西方媒体帮我们选择的。
他们的经济强势,造就了传播上的强势。
西方的新闻产品像可口可乐、辣鸡翅一样,大量生产,大量推销,其他国家很难抗拒。
因此,美国人持续关注的地区,比如中东,已经成为国际新闻报道的传统热点。
发达国家的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如高尔夫,也时常出现在中国的媒体上。
《环球时报》一直坚持把新闻的观测点放在中国,用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
我们重点开发了几个领域。
第一,开发中国周边的新闻。
在中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原本中国记者比较少,报道力量不强。
《环球时报》试图改变这种局面。
我们在中亚五国、东南亚各国,都培养了自己的特约记者,请他们帮助中国人了解,我们的邻国现在是什么状况,中国人到这些国家可以做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这方面的稿子很多,如《蒙古还想修三条铁路到中国》、《中国人闯荡越南股市》、《中哈公路没有王法》、《尼泊尔有上千人研究中国》、《投资柬埔寨别急于求成》、《中国人到金边炒房地产》等等。
第二,在传统大国开发跟中国有关的新闻。
其中包括这些国家的对华政策、华人消息,还有,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探讨大国关系以及地缘政治的一些问题。
比如,对于外国元首访华,国内媒体的报道曾经比较单调,但《环球时报》开创了一种新的报道模式,客观谈论这些重大外交的意义。
如1998年克林顿来中国,我们在文章中配了一张漫画,漫画上克林顿身上被射了很多箭,说明了当时克林顿对中国的访问是抵住了很大的压力。
这种做法在当时的中国媒体中是非同寻常的。
第三,在公共新闻中开发中国人感兴趣的侧面。
打个比方,伊拉克有10人被炸死了,如果是美国的媒体,它就会调查被炸死的这10个人的名字、所属的部队,这起事件该由谁来负责等等。
而日本人则关心当爆炸发生的时候,日本的军队在哪里,他们是否安全,被炸的1 0个人是被误炸还是有针对性专门选择的。
但是这些与中国人关心的都不同,如果《环球时报》上出现了一篇让日本人说好,而中国人看不懂的文章,那这就不是一篇好文章。
再如,一个记者到国外采访汽车展,我们要求先看看汽车展上有没有中国车,如果有,放在什么位置。
不光是车展,还有航展、艺术展和其他世界性的活动,我们都要求记者主动发掘中国人爱看,对中国有价值的内容。
又如,阿尔巴尼亚、刚果(金)发生大骚乱的时候,国内最关心当地中国人的安危。
我们把越洋电话拨到当地使馆,开创了从国内采访驻外使馆的先河。
现在,这个方法已经成了各家报纸普遍采用的常规做法,可见,大家都很认同这种采访的效果。
其次,在技术上,《环球时报》努力把文章做得通俗易懂。
最近这十几年,国际新闻的读者群有了很大变化。
十几年前,中国人把国际新闻看成阳春白雪,看成只供少数人享用的奢侈品,所以不要求它通俗易懂。
现在,情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将中国与世界融为一体,过去跟中国毫不相干的事情,在今天对我们产生了很实质的影响,过去毫不关心国际新闻的人群,在今天成了国际新闻的典型读者。
过去中国有几个人关注国际油价?可现在,有车族一听油价上涨就发慌。
面对大量的普通读者,国际新闻一定要降低门槛。
所以《环球时报》尽量把标题起得一目了然,把文章写得通俗生动,把版面做得美观大方。
我们还介绍一些基本的国际知识,帮助读者扫清阅读障碍。
最后,在手段上,《环球时报》大力夯实驻外记者队伍。
我们紧紧依靠《人民日报》的驻外记者。
在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时,《环球时报》出了特刊,主打文章是请使馆四名记者中惟一幸存者吕岩松写的,绝对独家。
吕岩松就是人民日报社的驻外记者。
此外,我们还努力发展政治上可靠的特约记者。
现在,其他媒体的驻外记者和中国驻外机构的研究人员有不少在为《环球时报》写稿。
而且他们都是“熟记者”,就是善于与编辑部合作,了解中国读者需要什么样的文章,懂得怎么给中国读者写稿子的记者。
即使偶尔一次写得不太理想,他们也可以接受编辑部的意见进行修改。
有了这样一个记者网络,无论新闻发生在哪里,我们基本上都能在现场,或者现场附近找到能满足《环球时报》要求的记者,从而使我们的报道与国内很多媒体区别开来。
这已经成为《环球时报》的核心竞争力。
但我们知道,《环球时报》要取得更大的发展,仅靠现有的记者力量还不够。
我在美国采访时注意到,任何一个有几十万人城市的报纸,采编队伍都不少于300人,而且很多是经验丰富的记者编辑,《纽约时报》的采编队伍超过1000人。
美国的劳动力很贵,工厂里没几个人,但惟有新闻媒体人数众多,我相信中国媒体将来也会这样。
读者群体分析《环球时报》以中青年读者为主,公务员、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白领人群和专业人士占读者总数的89%,呈现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能力的特征。
此外,《环球时报》在国内外292条航线上实行航空发行,每期航空发行量为10万份。
《环球时报》航空发行增强了报纸对高端商务人士的覆盖与接触比率。
读者群体:《环球时报》被评为“全国公信力最强的新闻类报纸”,有很高的广告可信度,读者偏于男性,32左右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公司白领和商务人士为主,专科以上学历者居多,而且广告占版率严格控制在25%以下,使刊登客户广告不至于淹没在广告的海洋之中《环球时报》家庭订阅占13.6%,报摊购买占60.9%,单位订阅占16.3%;男性占65.3%,女性占34.7%,79%的读者年龄为22~44岁之间的大专、本科学历以上者。
1、性别比例环球时报读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
2、年龄分布环球时报读者平均年龄为36岁,78.3%的读者年龄在20—44岁之间,这一年龄段读者处于年富力强、事业有成阶段,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
3、教育程度环球时报读者中,具有高等学历的读者达到72.4%,表明环球时报读者文化素养高,是社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体。
4、职位状况环球时报读者中,在企事业/公司工作的白领人群比例近七成,公务员比例也远高于居民总体水平,说明环球时报读者对具有稳定良好的职业和社会地位。
5、读者收入环球时报聚集了众多中高收入读者,其读者个人月收入及家庭月收入远高于全国居民总体水平,表明读者具有较强的消费实力。
6、阅读来源环球时报自己购买报纸的比例较高,对报纸信息的吸收效果好,这为达到更好的广告效果提供了保证。
《参考消息》刊物定位《参考消息》是新华通讯社主办、参考消息报社编辑出版的一份独一无二的4开8版日报。
它每天及时选载世界各地通讯社、报刊及因特网等媒体上的最新信息和评论精华,全面报道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体育、文化及对华反应等方面的最新消息。
它融参考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具有时效快、信息广、内容精、形式活等鲜明特点,是广大读者认识外部世界的窗口。
读者统计1.性别结构:以男性为主。
男性读者占71.3%,女性读者占28.7%。
2.年龄结构:25-34岁的人最多,约占1/3;35-44岁读者比例也达到22%。
两部分约占读者总体的60%。
15-24岁15.5%,25-34岁37.1%,35-44岁22%,45-54岁14.8%,55 -64岁10.6%。
3.教育程度:高学历读者远远高于总体水平,大专以上学历超过50%。
大学或以上27.8%,大专22.3%,中专/技校8.5%,高中27.2%,初中13.4%。
4.收入水平:读者平均个人月收入1673元,高出总体水平30-40%。
1000-1999元39.4%,2000-2999元11.1%,3000-3999元6.9%,4000-4999元1.5%,5000元以上2.1%。
5.职位构成:党政机关/社团/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比例远高于总体水平。
制造业/生产性企业一般职工10%;企业/公司一般管理人员8.1%,中层管理人员6.6%,高层管理人员2.7%;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0.1%,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党政机关/社团/事业单位一般干部9.2%,领导干部3.4%。
6.阅读习惯:浏览主要内容38.3%,浏览主要标题13.1%,随意翻阅3.5%,全部细读11%,细读主要内容34.2%。
7.报纸来源:单位订购40%,报摊购买33.7%,家庭订购19.9%,赠阅1.1%,其它5.3%。
8.广告环境:版面少,广告占版率规定低于1/6,使客户投放广告效果最大化。
《人民日报》报纸定位《人民日报》为中国第一大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
60年来,《人民日报》坚持正确办报方向,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深入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先进事迹,高唱奋进凯歌,弘扬民族精神,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光明日报》日报性质它是中共中央直属的一张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全国性、综合性日报,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
半个世纪以来,《光明日报》以其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敏捷权威的报道风格和高雅清新的个性品位,赢得了海内外广大读者的青睐。
在改革开放的时候,《光明日报》把握正确导向,努力开拓进取,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发展势头,服务于经济建设,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读者,风貌一新。
光明日报在报道内容和版面安排上不断改革出新,体现了本报强烈的时代感和清新活泼的生活气息,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光明日报》读者层次高,主要分布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国办高校等;是知识分子互相交流的学术平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广泛性,是企事业单位和高校有效的展示平台。
《中国日报》日报使命《中国日报》坚持“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办报宗旨,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英文媒体之一,是了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主要信息来源,是“中国的声音”和“认识中国的窗口”。
《中国日报》是中国目前唯一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和被国外媒体转载最多的报纸。
据不完全统计,月平均被转载500余篇次。
由《中国日报》主办的《中国专稿》,随《华盛顿邮报全国周报》在美国印刷发行,拥有近10万读者。
读者群体《中国日报》国内读者:在华的外国人,包括外交人员、驻华工商界人士、跨国企业、国际组织及民间驻华机构、专家、留学生和旅游者;中国高端读者,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决策者、工商界高层管理者、科研人员、专家学者、高级白领、专业人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