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资料力学部分一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知识点重点难点分析

高中物理知识点重点难点分析

高中物理知识点重点难点分析高中物理是一门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它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其中一些是重点,一些则是难点。

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难点对于学好高中物理至关重要。

一、力学部分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的惯性本质,即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牛顿第二定律是核心,F = ma 这个公式将力、质量和加速度紧密联系起来。

在应用时,要注意合力与加速度的瞬时对应关系,以及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

牛顿第三定律则说明了力的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这部分的难点在于:多力作用下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如何准确地找出合力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问题。

同时,对于一些复杂的运动过程,如连接体问题、超重和失重现象等,理解和运用牛顿定律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2、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动能定理则表明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重点在于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判断系统是否机械能守恒,并熟练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解决问题。

难点在于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需要灵活选择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动能定理来解题,并且要考虑能量的损失和转化。

3、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定义和关系是基础知识。

向心力的来源和计算是重点,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向心力可以由一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几个力的合力提供。

这部分的难点在于分析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如绳子模型和杆子模型中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

同时,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圆周运动问题,如车辆转弯、摩天轮等,建立物理模型并求解也是一个挑战。

二、电学部分1、电场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等概念的理解是关键。

电场线的性质和用途要掌握,通过电场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电场的分布。

重点是掌握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理解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难点在于电场中的叠加问题,以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需要综合运用力学和电学知识进行分析。

(完整版)高中物理力学讲解与归纳

(完整版)高中物理力学讲解与归纳

(完整版)高中物理力学讲解与归纳引言物理力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力学作为中学阶段的学科,是建立基础物理知识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力学的重要内容进行讲解与归纳。

第一部分: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具体内容如下:1. 位置位置是物体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可以通过坐标来描述。

2. 位移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用矢量表示。

3. 速度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是位移的导数。

速度可以分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两种。

4.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的导数。

加速度可以分为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两种。

第二部分: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原因和运动规律,包括力、质量、牛顿三定律等概念。

具体内容如下:1. 力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大小用牛顿为单位。

2. 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物质量度,是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一种物理量。

3.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分别是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第三部分: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物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相互作用,可以解释天体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

具体内容如下:1. 引力定律引力定律是描述万有引力的定律,它说明了两个物体之间引力的大小与质量和距离的关系。

2. 地球上物体的自由落体地球上的物体在没有其他力作用下,会以一定的加速度自由落体。

自由落体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和位移会随时间变化。

结论高中物理力学作为物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对运动学、动力学和万有引力的讲解与归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力学知识,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是对高中物理力学的讲解与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必考重点梳理

高中物理必考重点梳理

高中物理必考重点梳理高中物理是一门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掌握必考重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梳理一下高中物理的必考重点。

一、力学部分1、牛顿运动定律这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具有惯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物体所受合力与加速度的定量关系,即 F = ma;牛顿第三定律则说明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在解题时,要能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运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2、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这个定律在解决涉及能量转化的问题时非常有用,比如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3、动量守恒定律当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它在解决碰撞、爆炸等问题时常常是解题的关键。

4、圆周运动要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等概念,掌握向心力的来源和计算方法。

常见的圆周运动模型有天体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等。

二、电学部分1、电场需要掌握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等概念,以及库仑定律、电场线的性质。

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电场中的受力和能量问题。

2、电路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等。

要学会分析电路的结构,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量。

3、电磁感应这是电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要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掌握感应电动势的计算方法,以及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电磁感应现象在发电机、变压器等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热学部分1、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应用,要能分析在热传递和做功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能够运用 PV = nRT 这个方程解决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问题,如等温变化、等压变化、等容变化等。

四、光学部分1、光的折射和反射理解折射率的概念,掌握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能够解决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问题。

高中物理复习专题1:力学基础选择题

高中物理复习专题1:力学基础选择题

力学基础(一)力学基础(一)1、如图所示,一根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两个小球A 、B ,它们都穿在一根光滑的竖直杆上,不计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当两球平衡时OA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OB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则球A 、B 的质量之比和杆对A 、B 的弹力之比分别为( ) A.13=B A m m B.33=B A m m C. 33=NB NA F F D. 23=NB NA F F 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 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 置于斜面上, 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 连接,连接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 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 .b 对c 的摩擦力一定减小B .b 对c 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C .地面对c 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右D .地面对c 的摩擦力一定减小3、如图所示,甲、乙两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连接,分别静止在斜面AB 、AC 上,滑轮两侧细绳与斜面平行.甲、乙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 1、m 2.AB 斜面粗糙,倾角为α,AC 斜面光滑,倾角为β,不计滑轮处摩擦,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若m 1sin α>m 2sin β,则甲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B .若在乙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甲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变小C .若在乙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甲所受的拉力一定变大D .若在甲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甲所受拉力一定变大4、如图所示,A 、B 两球质量均为m .固定在轻弹簧的两端,分别用细绳悬于O 点,其中球A 处在光滑竖直墙面和光滑水平墙面的交界处,已知两球均处于平衡状态,OAB 恰好构成一个正三角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A 可能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 .弹簧对球A 的弹力大于对球B 的弹力C .绳OB 对球B 的拉力大小一定等于mgD .绳OA 对球A 的拉力大小等于或小于1.5mg5、如图所示,光滑斜面静止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倾角θ=30°,质量为m 的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静止于斜面上,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α=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悬线对小球拉力是B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是C .将斜面缓慢向右移动少许,悬线对小球拉力减小D .将斜面缓慢向右移动少许,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减小6、如图,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有一竖直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木块,图中木块倾角θ,木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µ,木块重为G ,现用一水平恒力F 推木块,使木块由静止向左运动,则物体所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A . f=FB . θμcos mgf = C . f=µmg D. f=µ(mgsin θ+Fcos θ)7、一铁架台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上用轻质细线悬挂一小球,开始时细线竖直。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总复习资料-(家教资料必备)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总复习资料-(家教资料必备)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总复习资料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内容要点课标解读认识运动1 理解参考系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选定2认识质点模型建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况简化为质点时间时刻3街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4 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5 知道标量和矢量,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6 了解打点计时器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运动信息物体运动的速度7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8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9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0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11 是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12 理解物理图象和数学图象之间的关系13 能用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14知道速度时间图象中面积含义,并能求出物体运动位移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 /s 时”都是指时刻。

高一必修一力学分析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力学分析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力学分析知识点一、引言力学(Mechanics)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高中物理中的必修一力学部分,是我们对力学基本概念和方法进行初步学习的阶段。

本文将对高一必修一力学分析中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

二、位移、速度和加速度1. 位移(Displacement)在力学中,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置差。

位移的量纲为长度,单位通常用米(m)表示。

位移可以是直线位移,也可以是曲线位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2. 速度(Velocity)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速度的量纲为长度/时间,单位通常用米每秒(m/s)表示。

速度可以是瞬时速度(在某一瞬间的速度)或平均速度(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

3. 加速度(Acceleration)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

加速度的量纲为长度/时间的平方,单位通常用米每秒平方(m/s²)表示。

与速度类似,加速度也可以是瞬时加速度或平均加速度。

三、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或者外力对其合力为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是我们常说的“物体具有惯性”的原因。

2. 惯性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物体的惯性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来描述和定量化。

四、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概念1.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物体受力情况的定律,它表明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即F=ma,其中F表示合力,m表示物体质量,a表示加速度。

2.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物理量,用于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力的量纲为质量×加速度,单位通常用牛顿(N)表示。

力的作用有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多种类型,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或形状。

高中物理总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总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总复习资料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且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总复习阶段是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应对高考的关键时期。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中物理总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力学部分1、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运动学的基础。

要理解位移是矢量,与路程的区别;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式、物理意义以及它们的方向。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如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位移公式等,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要掌握其运动特点和规律。

2、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的核心,F = ma 这个公式要牢记,能根据受力情况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或者根据运动情况分析物体的受力。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功和能功的计算要明确力和位移的方向关系,掌握恒力做功和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概念。

动能定理揭示了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要能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运用定律解题。

4、曲线运动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要掌握其运动规律和解题方法。

圆周运动要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等概念,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二、热学部分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要了解分子的大小、质量和数量级。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证据。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其大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

2、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体现,要掌握其表达式ΔU = Q + W 。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热现象的方向性,了解两种表述方式。

高中物理知识点重点难点精讲

高中物理知识点重点难点精讲

高中物理知识点重点难点精讲高中物理是一门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它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其中有一些是重点,也有一些是难点。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

一、力学部分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具有惯性,即物体在不受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一定律为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奠定了基础。

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则定量地描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合外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这是解决力学问题中经常用到的核心公式。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时,关键是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结合运动学公式来求解问题。

例如,对于连接体问题,需要先分别对各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2、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如果有除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其他力做功,机械能就不守恒。

在实际问题中,需要判断系统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并选取合适的初末状态来列式求解。

例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都可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分析。

3、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它涉及到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等概念。

线速度是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角速度则是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

向心加速度是指向圆心的加速度,由向心力产生。

向心力是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合外力,其大小 F = m v²/ r = mω² r 。

在解决圆周运动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并注意向心力的来源分析。

例如,在水平圆盘上随盘转动的物体,向心力由静摩擦力提供;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受力情况不同,需要分别分析。

高中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

高中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

高中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1500字高中物理必修一主要包括力学和热学两个部分。

以下是针对这两部分知识点的总结及公式:一、力学部分: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Δx = x₂ - x₁- 平均速度:v = Δx / Δt- 平均加速度:a = Δv / Δt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为零-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F = ma-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对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彼此施加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物体上3. 重力- 重力加速度:g- 重力公式:F = mg- 物体自由落体运动:h = (1/2)gt², v = gt4.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两个力合成力:F = √(F₁² + F₂² + 2F₁F₂cosθ)- 一个力的分解:F₁ = Fcosθ, F₂ = Fsinθ5. 圆周运动- 弧长公式:s = rθ- 线速度公式:v = rω- 向心加速度公式:a = rω²6. 动能- 动能公式:E = (1/2)mv²- 功与动能的转化:W = ΔE7. 功与动力学- 功公式:W = Fscosθ- 动力学公式:W = ΔK8. 功率- 功率公式:P = W/Δt- 等效功率公式:P = Fv9. 机械能守恒定律- 闭合系统中,当只有重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公式:E = K + U = (1/2)mv² + mgh二、热学部分:1. 温度和热量- 温度:物体分子热运动的程度- 热量:能量的传递形式,符号为Q- 热平衡:两个物体温度相等,热量不再传递2. 物体的热传递- 热传导:通过物质内部分子的传递- 热对流: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的传递- 热辐射:通过电磁波的传递3. 比热容- 比热容公式:Q = mcΔθ4. 热膨胀- 线膨胀:ΔL = αL₀Δθ- 表面积膨胀:ΔS = βS₀Δθ- 体积膨胀:ΔV = γV₀Δθ5. 焓变和热机效率- 焓变公式:ΔQ = mL- 热机效率公式:η = (W/Qh) × 100%6. 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ΔQ - ΔW-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会自动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7. 热力学循环- 等温过程:Q = W- 绝热过程:Q = 0以上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的部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

物理学习资料(集锦20篇)

物理学习资料(集锦20篇)

物理学习资料(集锦20篇)物理学习资料1 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3、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G=mg,g=9.8N/kg。

3、方向:竖直向下。

4、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四、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五、二力平衡1、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叫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六、摩擦力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产生的条件:①两物接触并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摩擦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4、(1)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少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加润滑油。

物理学习资料2 纵观整个高中物理,最难的地方还是在于力学。

如果你是一位十年教龄的老师,相信您绝对认可我的这句话。

貌似有不少的老师总是把“力学是物理的基础”挂在嘴边(咦,好像我也是这个样子的),这也是一个大实话;但这总是被学生误解,他们会认为物理中的力学问题都很基本的.、简单的。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力学部分专用讲义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力学部分专用讲义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力学部分目录第一讲:力学中的三种力第二讲: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第三讲:力矩、定轴转动物体的平衡条件、重心第四讲:一般物体的平衡、稳度第五讲: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第六讲:相对运动与相关速度第七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第八讲:抛物的运动第九讲: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第十讲:力和直线运动第十一讲:质点的圆周运动、刚体的定轴转动第十二讲:力和曲线运动第十三讲:功和功率第十四讲:动能定理第十五讲:机械能、功能关系第十六讲:动量和冲量第十七讲:动量守恒《动量守恒》练习题第十八讲:碰撞《碰撞》专题练习题第十九讲:动量和能量《动量与能量》专题练习题第二十讲:机械振动《机械振动》专题练习第二十一:讲机械波第二十二讲:驻波和多普勒效应第一讲: 力学中的三种力【知识要点】(一)重力重力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一般来说,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静止在地球表面的物体,其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充当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但向心力极小。

(二)弹力1.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又发生非永久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或发生非永久性形变的物体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之间),两物体间的弹力的方向和接触面的法线方向平行,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2.弹力的方向确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3.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能计算,只能根据平衡法或动力学方法求得.但弹簧弹力的大小可用.f=kx(k 为弹簧劲度系数,x 为弹簧的拉伸或压缩量)来计算 .在高考中,弹簧弹力的计算往往是一根弹簧,而竞赛中经常扩展到弹簧组.例如:当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的若干个弹簧串联使用时.等效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倒数为:nk k k 1...111+=,即弹簧变软;反之.若以上弹簧并联使用时,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k 1+…k n ,即弹簧变硬.(k=k 1+…k n 适用于所有并联弹簧的原长相等;弹簧原长不相等时,应具体考虑) 长为0L 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则剪去一半后,剩余2L 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k (三)摩擦力 1.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

高一物理必背公式全部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背公式全部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背公式全部知识点总结物理学中的公式是解决问题、计算和推导出结果的基础。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掌握并熟练应用各种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总结高一物理必背公式的全部知识点。

一、力学部分1. 运动学1.1 速度公式:v = s/t1.2 加速度公式:a = Δv/Δt1.3 位移公式:s = vt1.4 二次位移公式:s = vt + 1/2at^21.5 速度加速度关系公式:v = u + at1.6 位移加速度关系公式:s = ut + 1/2at^22. 动力学2.1 牛顿第一定律:F = ma2.2 牛顿第二定律:F = dp/dt2.3 动量定理:FΔt = Δp2.4 动能定理:W = ΔE_k3. 重力3.1 重力公式:F = G * (m1*m2/r^2) 3.2 重力势能公式:E_p = mgh4. 弹簧力学4.1 弹性力公式:F = k * x4.2 弹性势能公式:E_e = 1/2 kx^25. 循环运动5.1 角速度公式:ω = Δθ/Δt5.2 周期公式:T = 2π/ω5.3 向心力公式:F_c = mv^2/r6. 静力学6.1 力的平衡条件:ΣF = 06.2 力矩公式:M = Fd二、热学部分1. 理想气体1.1 Gay-Lussac定律:P/T = 常量 1.2 Charles定律:V/T = 常量1.3 Boyle定律:P * V = 常量1.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2. 热传导2.1 热传导公式:Q = k * A * ΔT/Δx3. 热和功3.1 热功转化定律:Q = W3.2 热机效率公式:η = W/Q_h4.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4.1 压强-体积关系:P * V = 常量 4.2 温度-体积关系:V/T = 常量5. 热力学第一定律5.1 内能公式:ΔE = Q - W三、光学部分1. 光的传播1.1 光速公式:c = f * λ2. 球面镜和薄透镜2.1 球面镜公式:1/f = 1/v - 1/u2.2 薄透镜公式:1/f = 1/v - 1/u2.3 放大率公式:V = -v/u3. 光的干涉和衍射3.1 双缝干涉公式:λ = d * sinθ / m3.2 衍射公式:sinθ = m * λ / d四、电学部分1. 电流和电压1.1 电流公式:I = Q/t1.2 电阻公式:R = V/I1.3 电功公式:W = V * Q2. 欧姆定律2.1 欧姆定律公式:V = IR3. 电功率3.1 电功率公式:P = IV3.2 瞬时功率公式:P = VIcosθ4. 串联和并联电路4.1 串联电路电压公式:V = V1 + V2 + V3 + ...4.2 并联电路电流公式:I = I1 + I2 + I3 + ...5. 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5.1 理想电压表的电阻:R_v = ∞5.2 理想电流表的电阻:R_i = 0综上所述,以上总结了高一物理必背公式的全部知识点。

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归纳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归纳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归纳1、基本概念:力、合力、分力、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种常见类型的力、力的三要素、时间、时刻、位移、路程、速度、速率、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共点力平衡(平衡条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动量、冲量、动量变化、功、功率、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简谐运动的位移、回复力、受迫振动、共振、机械波、振幅、波长、波速2、基本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2个方程);三力共点平衡的特点;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行星、人造地球卫星、万有引力完全充当向心力、近地极地同步三颗特殊卫星、变轨问题);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力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动量守恒定律(四类守恒条件、方程、应用过程);功能基本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分子力、电场力、引力做功的特点);功能原理(非重力做功与物体机械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守恒条件、方程、应用步骤);简谐运动的基本规律(两个理想化模型一次全振动四个过程五个物理量、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简谐运动的图像应用;简谐波的传播特点;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简谐波的图像应用;3、基本运动类型:运动类型受力特点备注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物体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一般变速直线运动的受力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同上且所受合外力为恒力1.匀加速直线运动2.匀减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物体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合外力指向轨迹内侧(类)平抛运动所受合外力为恒力且与物体初速度方向垂直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外力大小恒定、方向始终沿半径指向圆心(合外力充当向心力)一般圆周运动的受力特点向心力的受力分析简谐运动所受合外力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回复力的受力分析4、基本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多边形、正交分解);三力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封闭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多力平衡问题正交分解法);对物体的受力分析(隔离体法、依据:力的产生条件、物体的运动状态、注意静摩擦力的分析方法假设法);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解析法(解方程或方程组)、图像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v-t图像);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类方法: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方程(恒力作用下的宏观低速运动问题)、动量、能量(可处理变力作用的问题、不需考虑中间过程、注意运用守恒观点);针对简谐运动的对称法、针对简谐波图像的描点法、平移法5、常见题型: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两个分力及其合力的大小、方向六个量中已知其中四个量求另外两个量。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部分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部分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部分物理学中的力学部分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学科。

它是物理学的基础,对我们深入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力学的基本概念、运动学、动力学以及受力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1. 力学的基本概念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学科,主要包括质点运动和刚体运动两个部分。

质点是物理学中简化的模型,它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只考虑物体的质量和所受到的力。

刚体则是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形状不变的物体。

力学研究的对象可以是质点也可以是刚体。

2. 运动学运动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对于质点的运动,我们通常使用位置矢量、速度矢量和加速度矢量来描述。

位置矢量是指物体在给定坐标系下的位置,速度矢量是位置矢量对时间的导数,加速度矢量是速度矢量对时间的导数。

3.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它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部分。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动力学则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牛顿三定律是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它们分别是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4. 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解决物体受力情况的方法,它是力学研究的基本手段之一。

在受力分析中,首先要确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全部力,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在实际问题中,通常会出现多个力同时作用于物体上的情况,这时可以将这些力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力,然后求和得到总力和总加速度。

5. 力学的应用力学在工程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学中,力学可以用来研究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在天文学中,力学可以用来研究天体的轨道运动规律,如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等。

在地球科学中,力学可以用来研究地球上的板块运动和地震等现象。

总结:力学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本文对力学的基本概念、运动学、动力学和受力分析进行了复习,并介绍了力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物理必修一学习资料

物理必修一学习资料

物理必修一学习资料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规律。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物理必修一的学习内容是构建物理知识体系的起点。

以下是物理必修一学习资料的概要:第一章:力学基础1. 力的概念:介绍力的基本概念,包括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矢量性质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

2. 牛顿运动定律:详细讲解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即惯性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以及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3. 重力:探讨地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以及重力加速度的概念。

4. 摩擦力:分析摩擦力的产生机制,以及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第二章:运动学1. 直线运动:介绍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曲线运动:探讨物体在曲线路径上的运动规律,重点介绍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

3. 相对运动:讨论在不同参考系中观察物体运动时的相对性原理。

第三章:动力学1. 功和能:解释功的概念,以及动能和势能的转换关系。

2. 能量守恒定律:阐述能量守恒定律在物理现象中的应用。

3. 机械能守恒定律:介绍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和应用。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1. 刚体的平衡:分析刚体在受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的条件。

2. 力矩:解释力矩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力矩平衡原理求解问题。

第五章:流体力学初步1. 流体静力学:介绍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压力分布规律。

2. 伯努利定律:讲解流体在流动过程中能量守恒的表现形式。

第六章:振动与波1. 简谐振动:介绍简谐振动的基本概念,包括振幅、周期和频率。

2. 波的传播:探讨机械波的传播机制,以及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第七章:光学基础1. 光的反射:分析光在不同介质界面上的反射现象,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 光的折射:讲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以及折射现象。

第八章:原子物理初步1. 原子结构:介绍原子的核式结构,以及电子在原子内的排布。

2. 原子核:简要介绍原子核的组成和基本性质。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理解概念和原理是至关重要的。

高中力学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力学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力学知识点总结7篇篇1一、力学基础知识概述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是高中物理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高中阶段,涉及的力学知识点主要包括牛顿运动定律、能量转换与守恒、功与能原理等。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解决力学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牛顿运动定律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此定律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即惯性。

(二)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具体表述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公式表示为F=ma。

(三)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描述了力的相互作用关系,指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三、能量转换与守恒要点(一)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但总量保持不变。

这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律,能帮助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四、功与能原理要点(一)功的概念功是力在距离上的累积效应,是用来描述力对物体所做功的能量转化量度的物理量。

功的计算公式为W=Fs。

(二)能量转化与做功的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做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或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通过做功可以实现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以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

五、力学中的其他重要知识点除了上述内容外,高中力学还包括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等重要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需要同学们深入理解和掌握。

六、总结与应用建议高中力学知识点众多且相互联系,要想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同学们多做习题以加深理解,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此外,在学习时要注意知识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遵循从基础到进阶的学习路径,逐渐深化对力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高中物理基础知识

高中物理基础知识

高中物理基础知识高中物理基础知识高中物理是一门关于物质、能量和力学关系的学科。

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重点内容。

一、力学部分1.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

2.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第一定律又称作惯性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F=ma;第三定律指出,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动量和冲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等于质量乘以速度,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每秒。

冲量是单位时间内力对物体产生的变化量,等于力与时间的乘积,冲量的单位是牛秒。

二、光学部分1.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299792458米每秒。

2. 光的折射和反射: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线通过不同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光在与介质表面接触时会发生反射,反射定律描述了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

3. 光的色散和衍射:色散是光经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线因折射率不同而发生偏折的现象。

衍射是光通过障碍物或经过狭缝时发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

三、热学部分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程度,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

热量是物体与外界发生能量转移的形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2. 热量传递:热量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的直接接触传递,对流是指热量随着流体的运动而传递,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波辐射的方式传递。

3.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了能量守恒的原则,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总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了能量的不可逆流动性,即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热是自发的,不能反向发生。

以上只是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的一部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掌握,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的运行规律。

高中物理知识点(力学部分)

高中物理知识点(力学部分)

高中物理知识点(力学部分)第一章力一、力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3.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合成与分解遵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要完整地表达一个力,除了说明力的大小,还要指明力的方向.4.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名称是牛顿,符号N.5.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通常用力的图示将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称为力的图示.做力的图示时,先选定一个标度,再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按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将力的大小与标度比较确定线段的长度,最后加上箭头.7.力的测量:常用测力计来测量,一般用弹簧秤.8.力的分类:(1)按性质命名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2)按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说明:性质相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反之,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二、重力1.重力与万有引力: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2.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但重力不是万有引力.3.大小:G=mg.一般不等于万有引力(两极出外),通常情况下可近似认为两者相等.4.方向:竖直向下.说明:(1)不能说成是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是相对于水平面而言,垂直向下是相对于接触面而言.(2)一般不指向地心(赤道和两极除外).5.重心(1) 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2)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①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直棒的重心在棒的几何中心上.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3)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三、弹力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改变叫做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2.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形变而引起.例如a对b的弹力是由于A形变而引起.3.产生条件:(1)直接接触;(2)发生形变.4.弹力的方向⑴支持面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受力物体.⑵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高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背知识点高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

掌握这些必背知识点对于学好高中物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总结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力学部分1、运动学公式位移公式:x = v₀t + 1/2at²速度公式:v = v₀+ at速度位移公式:v² v₀²= 2ax其中,x 表示位移,v₀表示初速度,v 表示末速度,t 表示时间,a 表示加速度。

2、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顿第二定律:F = ma,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功和能功的定义:W =Fxcosθ,其中 F 是力,x 是位移,θ 是力与位移的夹角。

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W 合=ΔEk。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4、万有引力定律F = Gm₁m₂/r²,其中G 是引力常量,m₁、m₂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二、热学部分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其中ΔU 是内能的变化,Q 是吸收或放出的热量,W 是做功。

2、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一: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表述二: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三、电学部分1、库仑定律F = kq₁q₂/r²,其中 k 是静电力常量,q₁、q₂是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r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2、电场强度定义式:E = F/q,决定式:E = kQ/r²(点电荷的电场)3、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 = Ed(匀强电场)4、欧姆定律I = U/R5、电功和电功率电功:W = UIt,电功率:P = UI6、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 E/(R + r),E 是电源电动势,r 是电源内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力学部分一张雨中2007.6。

2
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
每一题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审题关健
Ⅰ。

力的种类:(性质力)
重力:G = mg 弹力:F= Kx 滑动摩擦力:F滑= μN 静摩擦力:O≤ f静≤ f m
万有引力:F引=G 电场力:F电=q E =q 库仑力:F=K
磁场力:(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F= BIL (B⊥I)方向:左手定则
(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BqV (B⊥V) 方向:左手定则分子力: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

Ⅱ。

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重点难点
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追及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
匀速直线运动F合=0 V0≠0 静止
匀变速直线运动:(1)初速为零,(2)初速不为零,
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0的方向关系) 但F合= 恒力
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类平抛),斜抛等
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
匀速圆周运动(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
简谐运动;单摆运动;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
Ⅲ。

物理解题的依据:(1)力的公式(2)各物理量的定义
(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几何关系
Ⅳ。

知识分类举要
1.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 F1-F2 ⎥≤ F≤∣F1 +F2∣、三力平衡:F3=F1 +F2
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多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V t = V0 + a t S = v o t +a t2 几个重要推论:
(1) 推论:V t2 -V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2) A 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t/ 2 ==== ≤V s/2 =
(4) 第t秒位移= St-S t-1= (v o t +a t2) -[v o(t-1) +a (t-1)2]= V0 + a (t-)
(5)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
①在1s末、2s末、3s末……ns末的速度比为1:2:3……n;
②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 (2)
③在第1s 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
⑤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末速度比为1::……
(6)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7) 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或照像法记录在底片上)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
⑴是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s = aT2
⑵求V N方法V N===
⑶求a方法①∆s = aT2②一=3 aT2 ③Sm一Sn=( m-n) aT2
④画出图线根据各计数点的速度,图线的斜率等于a;
注意:a纸带的记录方式,相邻记数间的距离还是各点距第一个记数点的距离。

b时间间隔与选计数点的方式有关(50Hz,打点周期0.02s,常以打点的5个间隔作为一个记时单位)
c注意单位,找点计时器打的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
3.竖直上抛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对称)
上升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匀加速直线运动.
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上升最大高度:H = (2)上升的时间:t= (5)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
(3)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6)适用全过程S = V o t -g t2 ; V t = V o-g t ; V t2-V o2 = -2gS (S、V t的正、负号的理解)
4.牛二:F合= ma 理解:(1)矢量性(2)瞬时性(3)独立性(4)同体性(5)同系性(6)同单位制5.万有引力及应用:与牛二及运动学公式
1思路:卫星或天体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 F心=F万(类似原子模型)
2方法:F引=G= F心= ma心= m2 R= mm4n2 R
地面附近:G= mg GM=gR2 (黄金代换式)
轨道上正常转:G= m 【讨论(v或E K)与r关系,r最小时为地球半径,
v第一宇宙=7.9km/s (最大的运行速度、最小的发射速度);T最小=84.8min=1.4h】
G=mr= m M= T2=
(M=V球=r3)s球面=4r2s=r2 (光的垂直有效面接收,球体辐射) s球冠=2Rh
3理解近地卫星:来历、意义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r最小时为地球半径、最大的运行速度=v第一宇宙=7.9km/s (最小的发射速度);T最小=84.8min=1.4h
4同步卫星几个一定:三颗可实现全球通讯(南北极有盲区)
轨道为赤道平面T=24h=86400s 离地高h=3.56x104km(为地球半径的5.6倍)
V=3.08km/s﹤V第一宇宙=7.9km/s a=0.23m/s2
5运行速度与发射速度的区别
6卫星的能量:r增v减小(E K减小<E p增加),所以E总增加;需克服引力做功越多,地面上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
应该熟记常识:地球公转周期1年, 自转周期1天=24小时=86400s, 地球表面半径6.4x103km 表面重力加速度g=9.8 m/s2月球公转周期30天
6.水流星模型(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1
常出现临界状态。

(圆周运动实例)①火车转弯②汽车过拱桥、凹桥3③飞机做俯冲运动时,飞行员对座位的压力。

④物体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汽车在水平公路转弯,水平转盘上的物体,绳拴着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绕绳的一端旋转)和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翻滚过山车、水流星、杂技节目中的飞车走壁等)。

⑤万有引力——卫星的运动、库仑力——电子绕核旋转、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偏转、重力与弹力的合力——锥摆、(关健要搞清楚向心力怎样提供的)
(1)火车转弯:设火车弯道处内外轨高度差为h,内外轨间距L,转弯半径R。

由于外轨略高于内轨,使得火车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F合提供向心力。

①当火车行驶速率V等于V0时,F合=F向,内外轨道对轮缘都没有侧压力
②当火车行驶V大于V0时,F合<F向,外轨道对轮缘有侧压力,F合+N=mv2/R
③当火车行驶速率V小于V0时,F合>F向,内轨道对轮缘有侧压力,F合-N'=mv2/R
(2)无支承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
①临界条件:由mg+T=mv2/L知,小球速度越小,绳拉力或环压力T越小,但T的最小值只能为零,此时小球以重力为向心力,恰能通过最高点。

即mg=mv临2/R
结论:绳子和轨道对小球没有力的作用(可理解为恰好转过或恰好转不过的速度),只有重力作向心力,临界速度V临=
②能过最高点条件:V≥V临(当V≥V临时,绳、轨道对球分别产生拉力、压力)
③不能过最高点条件:V<V临(实际上球还未到最高点就脱离了轨道)
(3)有支承的小球,在竖直平面作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
①临界条件:杆和环对小球有支持力的作用当V=0时,N=mg(可理解为小球恰好转过或恰好转不过最高点)2.解决匀速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
(1)明确研究对象,必要时将它从转动系统中隔离出来。

(2)找出物体圆周运动的轨道平面,从中找出圆心和半径。

(3)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千万别臆想出一个向心力来。

(4)建立直角坐标系(以指向圆心方向为x轴正方向)将力正交分解。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