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计划大全新版.doc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一、运动学1. 速度公式:v = Δx/Δt2. 加速度公式:a = Δv/Δt3. 位移公式:Δx = v0t + 1/2at^24. 速度位移关系:v^2 = v0^2 + 2aΔx5. 平均速度公式:v_avg = Δx/Δt6. 自由落体公式:h = 1/2gt^27. 抛体运动公式:h = v0sinθt 1/2gt^28. 水平位移公式:x = v0cosθt9. 垂直速度公式:vy = v0sinθ gt10. 水平速度公式:vx = v0cosθ二、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作用2. 牛顿第二定律:F = ma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4. 重力公式:F = mg5. 弹力公式:F = kx6. 摩擦力公式:Ff = μN7. 动能公式:K = 1/2mv^28. 势能公式:U = mgh9. 机械能守恒:K + U = 常数10. 动能定理:W = ΔK三、能量1.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2. 热量公式:Q = mcΔT3. 热功当量:J =4.18J/cal4. 热机效率:η = W/Qh5.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W6.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7. 熵增原理:熵总是增加的8. 热传导公式:Q = kAΔT/Δx9. 热辐射公式:Q = σT^410. 热膨胀公式:ΔL = αLΔT四、电磁学1. 库仑定律:F = kq1q2/r^22. 高斯定律:∮E·dA = Q/ε03. 欧姆定律:V = IR4. 电阻公式:R = ρL/A5. 电功公式:W = VIt6. 电功率公式:P = VI7. 电容公式:C = Q/V8. 电容器的能量公式:U = 1/2CV^29. 电感公式:L = ρl/A10. 电感的能量公式:U = 1/2LI^2五、光学1.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 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3. 薄透镜公式:1/f = 1/do + 1/di4. 光的波长、频率和速度关系:c = λν5. 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y = mλL/d6. 单缝衍射极小值公式:a sinθ = mλ7. 全反射临界角公式:sinθc = n2/n18. 光的偏振:偏振光通过偏振片后,光强减小为原来的1/29. 光的干涉:相干光源产生的光波在空间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10. 光的衍射:光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六、现代物理1. 普朗克公式:E = hf2. 光电效应方程:Ekm = hf φ3. 波尔模型:En = 13.6/n^2 eV4. 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λ = h/p5.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ΔxΔp ≥ h/4π6.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 = mc^27. 强相互作用:核子之间的作用力8. 弱相互作用:导致某些粒子衰变的作用力9. 电磁相互作用:光子介导的作用力10. 引力相互作用:质量之间的作用力七、实验与测量1. 误差分析: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 误差传递: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3. 有效数字:用于表示测量结果的数字4. 仪器的精度:仪器所能达到的测量精度5. 仪器的灵敏度:仪器对被测量变化的响应程度6. 校准:对仪器进行调整,使其测量结果更准确7. 标准物质:具有已知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物质8. 标准方法:经过验证的测量方法9.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和解释10. 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的文档八、综合应用1. 能源转换: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2. 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3. 交通运输:利用物理原理实现物体位置的改变4. 医疗器械:利用物理原理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5. 信息技术:利用物理原理进行信息传输和处理6. 军事技术:利用物理原理进行武器研发和防御7. 材料科学:研究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应用8. 天文观测:利用物理原理观测和研究宇宙9. 地球物理:研究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内部结构10. 生物物理:研究生物体的物理现象和机制九、波动学1. 简谐波公式:y = A sin(ωt kx)2. 波速公式:v = fλ3. 波长公式:λ = v/f4. 频率公式:f = 1/T5. 波动方程:∂²y/∂t² = v² ∂²y/∂x²6. 波的干涉:两列波在空间相遇时,会产生干涉现象7. 波的衍射: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会发生衍射现象8. 波的反射:波遇到边界时,会发生反射现象9. 波的折射: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10. 波的驻波:两列振幅相等、频率相同、传播方向相反的波相遇时,会产生驻波现象十、热力学1.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W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3. 熵增原理:熵总是增加的4. 热量公式:Q = mcΔT5. 热功当量:J = 4.18J/cal6. 热机效率:η = W/Qh7. 热传导公式:Q = kAΔT/Δx8. 热辐射公式:Q = σT^49. 热膨胀公式:ΔL = αLΔT10.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十一、量子力学1. 薛定谔方程: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2. 波函数:描述微观粒子的概率分布3. 测不准原理:无法同时精确测量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4. 量子态叠加:微观粒子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状态5. 量子纠缠:两个或多个微观粒子之间存在奇异的关联6. 量子隧穿效应:微观粒子可以穿过势垒7. 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计算8. 量子通信: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信息传输9. 量子隐形传态:将量子态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10. 量子密码学: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密码加密和解密。
word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计划大全,文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大全一.匀速直运1.匀速直运的六个基本公式①a v t v0②v tv0t③V vtv0 t2④Svt vt v0⑤Sv0t at2⑥v t02aS22.初速度0的匀速直运的特色①从运开始,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等于自然数之比:v1∶v2∶v3∶⋯∶vn=1∶2∶3∶⋯∶n.②从运开始,前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通的位移之比等于自然数的平方之比:s1∶s2∶s3∶⋯∶sn=12∶22∶32∶⋯∶n2.③从运开使,随意相等的内通的位移之比等于奇数之比:s1∶s2∶s3∶⋯∶sn=1∶3∶5∶⋯∶(2n-1).④通前s、前2s、前3s⋯的用之比等于的自然数的平方根之比:t1∶t2∶t3∶⋯tn=1∶ 2∶ 3∶⋯∶n.⑤从运开始,通随意相等的位移所用的之比相自然数的平方根之差的比:t1∶t2∶t3∶⋯tn=∶(2-1)∶(3-2)∶(n-n-1)3.自由落体运的特色(v0,ag)①vgt②1gt2③v22gh④t4.匀速其余推公式0t①中刻速度:t 0v2②中位移速度:v s22③随意相等T内位移差:s s aT2nn1随意相等kT内位移差:s ns nk kaT21二、力学1、重力:G=mg(g值随处理纬度的增添而增大,随离地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重力的方向老是竖直向下的。
2、弹力: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产生弹力的2个条件:①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3、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有弹力;②发生相对运动或拥有相对运动的趋向;③接触面粗拙.....................(1)滑动摩擦力: f=uN,N是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压力,为滑动摩擦因数。
静摩擦力的大小:①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没关,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②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略大一点,但有时以为两者是相等的。
③均衡时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产生静摩擦力的外力的协力等值反向。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F = ma )–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定律):( F = m a )–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F_{12} = -F_{21}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动量和能量•动量:( p = mv )–动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动能:( E_k = mv^2 )–动能等于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一个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做功,系统的总机械能(动能加势能)保持不变重力、弹力和摩擦力•重力:( F_g = mg )–重力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弹力:( F_e = kx )–弹力等于弹簧常数乘以形变量•摩擦力:( F_f = N )–摩擦力等于摩擦系数乘以正压力温度和热量•绝对零度:( T_0 = 0K )–绝对零度是温度的最低点,等于0开尔文•热量:( Q = mcT )–热量等于质量乘以比热容乘以温度变化量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U = Q - W )–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热量减去对外做的功•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增加表示能量的分散和不可逆过程基本概念•电荷:( Q = I t )–电荷等于电流乘以时间•电压:( V = IR )–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电阻:( R = )–电阻等于长度除以横截面积和材料电阻率的乘积•串联电路:电流相同,电压分配•并联电路:电压相同,电流分配•欧姆定律:( I = )–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磁场强度:( B = )–磁场强度等于磁常数乘以电流除以两倍圆周率乘以距离•磁场力:( F = BIL )–磁场力等于磁场强度乘以电流乘以长度波动光学•波动方程:( y = A (kx - t + ) )–波动方程描述了波动的振幅、波长、速度和相位•干涉:两个或多个波源的波相遇时产生的明暗条纹现象•衍射:波通过一个孔或者绕过一个障碍物时产生的弯曲现象几何光学•光的反射:( i = r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的折射:( n_1 i = n_2 r )–入射角的正弦值乘以入射介质折射率等于折射角的正弦值乘以折射介质折射率现代物理相对论•狭义相对论:( E = mc^2 )–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广义相对论:引力是由物质对时空的曲率造成的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波函数:( (, t) )–波函数描述了粒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概率分布•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x p )–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性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不可能同时准确测量1.学习物理公式时,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版本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一、运动学1. 速度公式:v = Δx/Δt2. 加速度公式:a = Δv/Δt3. 位移公式:Δx = v0t + 1/2at^24. 速度位移关系:v^2 = v0^2 + 2aΔx5. 平均速度公式:v_avg = Δx/Δt6. 自由落体公式:h = 1/2gt^27. 抛体运动公式:h = v0sinθt 1/2gt^2,x = v0cosθt二、动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F = ma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动能公式:K = 1/2mv^25. 势能公式:Ep = mgh6.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7. 动能定理:W = ΔK8. 动摩擦力公式:f = μN9. 重力做功公式:W = mgh10. 弹性势能公式:Ep = 1/2kx^2三、能量与动量1. 动量公式:p = mv2. 动量守恒定律:在系统不受外力时,系统总动量守恒。
3. 能量守恒定律:在孤立系统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4. 动能定理:W = ΔK5. 动能公式:K = 1/2mv^26. 势能公式:Ep = mgh7.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8. 动能定理:W = ΔK9. 动摩擦力公式:f = μN10. 重力做功公式:W = mgh11. 弹性势能公式:Ep = 1/2kx^2四、电磁学1. 库仑定律:F = k|q1q2|/r^22. 电场强度公式:E = F/q3. 电势差公式:V = W/q4. 电势能公式:Ep = qV5. 电容公式:C = Q/V6. 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1/C = 1/C1 + 1/C2(串联),C = C1 + C2(并联)7. 欧姆定律:I = V/R8. 电阻定律:R = ρL/A9. 电功公式:W = UIt10. 电功率公式:P = UI11. 电能公式:E = Pt12. 磁感应强度公式:B = F/IL13. 磁场力公式:F = BIL14. 磁通量公式:Φ = BS15.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 N(ΔΦ/Δt)16.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1. 运动学公式位移公式:S = vt + 1/2at^2速度公式:v = v0 + at加速度公式:a = (v v0)/t匀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t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0t + 1/2at^2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 1/2gt^2抛体运动公式:h = v0t 1/2gt^22. 力学公式牛顿第一定律:F = ma牛顿第二定律:F = m(dv/dt)牛顿第三定律:F12 = F21动能公式:K = 1/2mv^2势能公式:U = mgh动能定理:W = ΔK势能定理:W = ΔU动能守恒定律:K1 + U1 = K2 + U2势能守恒定律:U1 + K1 = U2 + K2动能和势能转化公式:K = U3. 热学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Q = ΔU + W热量公式:Q = mcΔT热容公式:C = Q/ΔT比热容公式:c = Q/mΔT热传导公式:Q/t = kA(ΔT/Δx)热辐射公式:Q = σAT^4热功当量:1卡 = 4.18焦耳4. 光学公式反射定律:入射角 = 反射角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光的折射率:n = c/v光的波长:λ = v/f光的频率:f = c/λ光的强度:I = P/A光的功率:P = IV光的传播速度:v = c/n5. 电学公式欧姆定律:V = IR电阻公式:R = ρL/A电功公式:W = Pt电功率公式:P = VI电荷量公式:Q = It电势差公式:V = Ed电容公式:C = Q/V电容器的能量公式:E = 1/2CV^2电荷守恒定律:Q1 + Q2 = Q3 + Q4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1. 运动学公式位移公式:S = vt + 1/2at^2速度公式:v = v0 + at加速度公式:a = (v v0)/t匀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t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0t + 1/2at^2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 1/2gt^2抛体运动公式:h = v0t 1/2gt^22. 力学公式牛顿第一定律:F = ma牛顿第二定律:F = m(dv/dt)牛顿第三定律:F12 = F21动能公式:K = 1/2mv^2势能公式:U = mgh动能定理:W = ΔK势能定理:W = ΔU动能守恒定律:K1 + U1 = K2 + U2势能守恒定律:U1 + K1 = U2 + K2动能和势能转化公式:K = U3. 热学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Q = ΔU + W热量公式:Q = mcΔT热容公式:C = Q/ΔT比热容公式:c = Q/mΔT热传导公式:Q/t = kA(ΔT/Δx)热辐射公式:Q = σAT^4热功当量:1卡 = 4.18焦耳4. 光学公式反射定律:入射角 = 反射角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光的折射率:n = c/v光的波长:λ = v/f光的频率:f = c/λ光的强度:I = P/A光的功率:P = IV光的传播速度:v = c/n5. 电学公式欧姆定律:V = IR电阻公式:R = ρL/A电功公式:W = Pt电功率公式:P = VI电荷量公式:Q = It电势差公式:V = Ed电容公式:C = Q/V电容器的能量公式:E = 1/2CV^2电荷守恒定律:Q1 + Q2 = Q3 + Q4还有一些常用的物理常数和单位也需要我们掌握,例如:重力加速度:g = 9.8 m/s^2真空中的光速:c = 3 × 10^8 m/s真空中的电常数:ε0 = 8.85 × 10^12 F/m真空中的磁常数:μ0 = 4π × 10^7 T·m/A了解这些物理常数和单位,有助于我们在计算和推导过程中保持准确性。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正文1. 速度公式:v = Δx/Δt,其中v表示速度,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
2. 加速度公式:a = Δv/Δt,其中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速度变化,Δt表示时间。
3.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 牛顿第二定律:F = ma,其中F表示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加速度。
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6. 万有引力定律:F = G(m1m2/r^2),其中F表示引力大小,G 表示万有引力常量,m1和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7. 功公式:W = F·s·cosθ,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位移,θ表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8. 功率公式:P = W/Δ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Δt表示时间。
9. 合成力公式:F = √(F1^2 + F2^2 + 2F1F2cosθ1θ2),其中F表示合成力,F1和F2表示两个力的大小,θ1和θ2表示两个力与合成力之间的夹角。
10. 压强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11. 阻力公式:F = kv,其中F表示阻力,k表示阻力系数,v 表示速度。
12. 焦耳定律:Q = mcΔT,其中Q表示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c表示比热容,ΔT表示温度变化。
13. 电流公式:I = Q/Δt,其中I表示电流,Q表示电荷,Δt 表示时间。
14. 电阻公式:R = ρL/A,其中R表示电阻,ρ表示电阻率,L 表示导体的长度,A表示导体截面积。
15. 电压公式:U = 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16. 欧姆定律:U = RI,其中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I表示电流。
17. 电功率公式:P = 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 表示电流。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范本模板】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
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
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
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 〈0}8。
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
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
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3)竖直上抛运动1。
位移s=Vot-gt2/2 2。
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 4。
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
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
一. 力学F = kx (在弹性限度内) F = GF 合 =tan θ=F 2 . sin CF + F cos C 正交分解法:合 x y F s = vt1 2v = v + at ,s = v t + at 2v t 2 = v 02+ 2as,s = . t2t = gt ,h = gt 2= 2ghv t = v 0 土 gt ,h = v 0 t 土 gt 2 22v 土 2ght 0 0F = 1 2v x = v 0 ,v y = gt 1 2x = v 0 t ,y = 2gt轨迹: y = x 2 v v cos θ cos θ.t sin θ. t 一 gt 2轨迹: y = tan θ. x 一x 2负 = = 2πf =v 2 R= R 2一 x2t(1)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 速度,即v = v = s = v 0 + vtt 2(2)相邻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即s 2 一 s 1 = s 3 一 s 2 = … = aT 2 ,a =(m s m 一T n2(3) v 0 = 0 ,从开始运动起的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 移之比,等于从 1 开始的奇数比,即s 1 :s 2 :s 3 : …:s n = 1:3:5: …:(2n 一 1)(4) v 0 = 0 ,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 间之比为:t 1 :t 2 :t 3 : … :t n = 1:(一 1):( 一 ):…:( 一 n 一 1) F = m =动能 E k = 1 mv 2 2 重力势能 E p = mgh 弹性势能E p = kx 2功 W = F . s . cos c功率平均功率: P =即时功率: P = WtF . v . cos c机械效率η = W 有 W 总 =P 有P 总动能定理 1 2 1 2W 合 = 2 mv 2 一 2 mv 1机械能守恒定律1 2mv 2 + mgh 1 + kx 12 1 2 2 + mgh 2 + kx 22 动量 p = mv 冲量 I = F . t动量定理 F . t = mv 2 一 mv 1动量守恒 m 1v 1 + m 2 v 2 + … = m 1v 1 '+m 2 v 2 '+ …弹性碰撞' (m 1 一 m 2 )v 1 + 2m 2 v 2 v 1 =m 1 + m 2' (m 2 一 m 1 )v 2 + 2m 1v 1 v 2 =m 1 + m 2 完全非弹性碰撞 v =m 1v 1 + m 2 v 2 m + m 1.5 振动和波物理概念规律名称公式简谐振动 F = 一kx 振动周期T =单摆: T = 2π(θ< 5。
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计划规划方案
2019 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为了让高一的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物理,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 2019 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公式总结,供大家参照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质点的运动 (1)------ 直线运动1) 匀变速直线运动1. 均匀速度 V 平=S/t ( 定义式 )2. 实用推论 Vt^2 –Vo^2=2as3. 中间时辰速度 Vt/2=V 平=(Vt+Vo)/24. 末速度 Vt=Vo+at5. 中间地点速度 Vs/2=[(Vo^2 +Vt^2)/2]1/26. 位移 S= V 平t=Vot + at^2/2=Vt/2t7. 加快度 a=(Vt-Vo)/t 以 Vo 为正方向,a 与 Vo 同向( 加快)a 反向则 a08. 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 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 (T) 内位移之差9.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 初速(Vo):m/s加快度 (a):m/s^2 末速度 (Vt):m/s时间(t): 秒(s) 位移(S): 米(m) 行程: 米速度单位换算:注:(1) 均匀速度是矢量。
(2) 物体速度大 , 加快度不必定大。
(3)a=(Vt-Vo)/t 不过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 其余有关内容:质点 / 位移和行程 /s--t 图/v--t 图/ 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第 1 页1. 初速度 Vo=02. 末速度 Vt=gt3. 着落高度 h=gt^2/2( 从 Vo地点向下计算 )4. 推论 Vt^2=2gh 注:(1)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按照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 ≈10m/s^2 重力加快度在赤道邻近较小 ,在高峰处比平川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 位移 S=Vot- gt^2/22. 末速度 Vt= Vo- gt(g=9.8 ≈10m/s2 )3. 实用推论 Vt^2 –Vo^2=-2gS4. 上涨最大高度 Hm=Vo^2/2g ( 抛出点算起 )5. 来回时间 t=2Vo/g ( 从抛出落回原地点的时间 )注:(1) 全过程办理 : 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快度取负值。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有公式整理总结表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总结表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F = ma )–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 F = ma )–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公式变形:( a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F_{12} = -F_{21} )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动能与势能•动能公式:( E_k = mv^2 )–动能等于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势能公式:( E_p = mgh )–势能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机械能守恒定律:( E_k + E_p = const )–系统的机械能(动能加势能)保持不变动量与冲量•动量公式:( p = mv )–动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冲量公式:( J = Ft )–冲量等于力乘以作用时间•动量守恒定律:( p_{initial} = p_{final} )–系统的初始动量等于最终动量热量与温度•热量公式:( Q = mcT )–热量等于质量乘以比热容乘以温度变化•温度公式:( T = K )–摄氏温度转换为开尔文温度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Q = U + W )–热量等于内能变化加对外做的功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 S 0 )–系统的熵(无序度)总是增加或保持不变库仑定律•库仑定律:( F = k )–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力等于库仑常数乘以电荷乘积除以距离的平方欧姆定律•欧姆定律:( I = )–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电场与电势•电场强度公式:( E = )–电场强度等于受到的电力除以电荷•电势公式:( V = )–电势等于做的功除以电荷•串联电路公式:( V = V_1 + V_2 + … )–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公式:( V = V_1 = V_2 = … )–各分支电压相等•电流公式:( I = I_1 + I_2 + … )–总电流等于各分电流之和•电阻公式:( R = R_1 + R_2 + … )–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光的传播•光速公式:( c = )–光速等于频率乘以波长除以折射率•折射定律:( n_1(_1) = n_2(_2) )–入射角的正弦值乘以入射介质的折射率等于折射角的正弦值乘以折射介质的折射率光的波动•波长公式:( = )波长公式:( = )•波长等于光速除以频率•振动周期公式:( T = )–周期等于频率的倒数光的粒子性•光子能量公式:( E = hf )–光子的能量等于普朗克常数乘以频率声波传播•声速公式:( v = )–声速等于波速的平方根乘以介质的密度•声压公式:( p = )–声压等于力除以面积声音的波动•波长公式:( = )–波长等于声速除以频率•振动周期公式:( T = )–周期等于频率的倒数在学习和使用高中物理公式时,建议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每个公式都有其适用的物理场景和条件,理解公式适用的范围和限制,有助于更好地应用和解决问题。
高中学习物理公式计划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祝大家高考金榜题名。
一、力学1、匀速直运:加速度定式a 0,加速度与速度v及t无必然关系。
由力F和量m决定。
1根本律:V=V+at;X=vat2;X0t tt0o2222几个重要推:〔〕2X1v t v0a〔2〕AB段中刻的瞬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始末速度和的一半:v t2v0v t X 2t〔3〕AB段位移中点的即速度:vx2v02v t2vt/2<vx/2。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运:〔4〕初速零的匀加速直运:212:22:32⋯⋯n2①在1T、2T、3⋯⋯nT内的位移之比②在第1T内、第2T内、第3T内⋯⋯第nT内的位移之比1:3:5⋯⋯(2n-1)——均分,位移比。
③在第1x内、第2x 内、第3x内⋯⋯第nx内的之比1:(21):〔32)⋯⋯(n n1)④初速无是否零,匀速直运的点,在相的相等的隔内的位移之差一常数:?X=aT2 (a:匀速直运的加速度T:每个隔的;末速度0的匀减速直运可看成初速度0的匀加速直运的逆程)2、自由落体运V0=0,a=g,x1gt2;v22gh,上述推均成立。
3.直上抛运:2VO、加速上升程是匀减速直运,下落程是匀加速直运。
全程是初速度度?g的匀减速直运,具有称性。
(1)上升最大高度:H=V o2(2)上升的等于下降:t上=t下=Vo2g g 上升、下落同一位置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反向(4)上升、下落同一段位移的相等。
(5)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t=2V og 〔6〕全程可直接当匀减速直运理的公式:h=V ot-1gt2;Vt=Vo-gt2V t2-Vo2=-2gh〔h、Vt的正、号的理解〕4、胡克定律:F=kx(x伸量或量,k度系数,只与簧的度、粗和材料有关) 5、重力:G=mg(g随高度、度--地理位置、地构而化,g极>g赤,g低纬>g高纬)6、求F、F的合力的公式:F合222F1F2cos〔余弦定理〕F1F212两个分力垂直:F合F12F22〔勾股定理〕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行定。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计划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一、二公式大全2v 0(从抛出落回原地点的时间)5).来回时间 t=g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1 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均匀速度 v =x(定义式)2) .实用推论 v 2 – v 02 =2axt3) .中间时辰的刹时速度v v 04).末速度 v=v 0 +atv t = v =225) .中间地点的速度 v x = v 02 v t 26) .位移 x= v t=v 0 t + 12v 0 v t2at=2227) .加快度 a=v - v 0以 v 0 方向为正方向, a 与 v 0 同向 (加快 )a>0;反向则 a<0t8).实验用推论X=aT2( X 为相邻连续相等 T 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初速 (Vo):m/s 加快度 2末速度 (v):m/s(a):m/s时间 (t): 秒 (s) 位移 (x): 米( m ) 行程 :米 (m) 速度单位换算: 1m/s=h注 :(1) 全过程办理 :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快度取负值。
(2)分段办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拥有对称性。
(3)上涨与着落过程拥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1 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 v x = v 0 2). 竖直方向速度 v y =gt3).水平方向位移 x= v 0 t4).竖直方向位移 y= 1 gt225).运动时间 t=2 y (往常又表示为2h)gg6).合速度 V t =v 02v y 2v y gt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 tan β==v xv 07).合位移 S=x 2 y 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an α = y = gtx 2v 0v - v 0注: (1)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快度为 g ,往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 注: (1) 均匀速度是矢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公式汇编一、力学公式1、胡克定律: F = Kx(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G = mg(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3 、求 F 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F12 F22 2F1 F2 COS F F2合力的方向与F1成角:F2 sin αθF1tg =F2 cosF1注意: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 F F1 +F2(3)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或F x=0F y=0推论: [1] 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 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f= N说明: a、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 G;也可以小于 G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O f 静 f m (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F= Vg ( 注意单位 )7、万有引力:F=G m1m2 r 2(1).适用条件(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3) .在天体上的应用:(M一天体质量R 一天体半径g 一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a、万有引力 =向心力Mm 2V 2m 2 ( R h) m42Gmh) 2 2 ( R h)( R h)( RT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 =万有引力Mmg = GMmg = GR 2R 2c 、 第一宇宙速度V 2V=gR GM / Rmg = mRq 1 q 2 8、库仑力: F=K(适用条件 )r 29、 电场力: F=qE(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 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 f=BqV(B V)方向一左手定( 2) 安培力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 F= BIL (B I ) 方向一左手定则11、 牛顿第二定律:F 合 = ma或者 F x = m a x F y = m a y理解:( 1)矢量性 ( 2)瞬时性(3)独立性( 4) 同体性 ( 5)同系性(6)同单位制12、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V t = V 0 + a t1 S = v o t + a t 2几个重要推论:2(1) V t 2 - V 0 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 a 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 a 为正值)(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V 0 V t sV OVt /2VS /2V t(3) AB 段位移中V t/ 2 ==t2点的即时速度 :AS a tB22v o v tV s/2 =2匀速: V t/2 =V s/2;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V t/2 <V s/2(4)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 1s 、2s 、 3s ⋯⋯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2: 22:32⋯⋯ n 2; 在第 1s 内、第 2s 内、第 3s 内⋯⋯第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 3:5⋯⋯(2n-1);在第 1 米内、第 2 米内、第 3 米内⋯⋯第 n 米内的时间之比为 1: ( 21) :3 2 ) ⋯⋯ ( n n 1)(5)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 ,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 = aT 2(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13、 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 O 、加速度为 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V o2 (1)上升最大高度:H =(2)上升的时间:t=2gV og(3)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2V og( 6)适用全过程的公式:S = V o t 一1g t2 V t = V o一 g t 2V t2一V o2 = 一 2 gS ( S、V t的正、负号的理解)14、匀速圆周运动公式线速度 : V= R=2 f R= 2 R=2T角速度: 2 ft Tv2 2R 4 24 2 f 2 R向心加速度: a =T 2RRv2m 2 R= m 4 22n2 R向心力:F= ma = m R T 2 R m4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3)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提供。
15直线运动公式: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水平分运动:水平位移:x= v o t 水平分速度: v x = v o竖直分运动:竖直位移: y = 1g t2 竖直分速度: v y= g t 2tgV yV y = V o tg V o =V y ctg =V oV = V o 2 V y2 V o = Vcos V y = Vsiny V o在 V o、 V y、V 、 X 、y、t 、七个物理量中,如果x )v o16 动量和冲量:动量: P = mV 冲量: I = F t17 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F合 t = mv’一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18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公式: m1v 1 + m2v2‘= m 1 v 1 + m2 v2’或 p1 =一 p2或 p1 + p2=O适用条件:(1 )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 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3 )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 )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18 功:W = Fs cos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1)理解正功、零功、负功(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力的功 ------ 量度 ------ 重力势能的变化电场力的功 ----- 量度------ 电势能的变化分子力的功 ----- 量度------ 分子势能的变化合外力的功 ------ 量度 ------- 动能的变化19 动能和势能:动能: E k =1 mV2 p22 2m重力势能: E p = mgh (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20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W合 = E k = E k2一 E k1 = 1mV221mV12 2 2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公式:mgh 1 +1 mV 12 mgh 2 1mV 22或者E p 减 = E k 增W 2 222 功率:P =(在 t 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tP = FV (F 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 V 为即时速度时, P 为即时功率; V 为平均速度时, P 为平均功率;P 一定时, F 与 V 成正比)23 简谐振动:回复力:F = 一 KX加速度: a = 一K Xm单摆周期公式:T= 2L(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g弹簧振子周期公式: T= 2m(与振子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K24、 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V= f =(适用于一切波)T二、电磁学(一)、直流电路1、电流强度的定义:I =Q( I=nesv )t2、电阻定律:( 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3、电阻串联、并联:串联: R=R 1+R 2+R 3 + ⋯⋯ +R n并联: 1 1 1 两个电阻并联:R 1R 2R 1R 2R=R 2RR 1 4、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U U=IRUR RI(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 =ε εrR r路端电压: U = -I r= IR R输出功率:P 出= I ε- I2r =I 2 RP出U R电源效率:P总=ε=R+r( 5).电功和电功率:电功: W=IUt 电热: Q= I2Rt 电功率:P=IU对于纯电阻电路:2U 2P=IU =( ) W=IUt= I Rt tR对于非纯电阻电路:W=IUt I 2 Rt P=IU I2r(6)电池组的串联每节电池电动势为ε 0`内阻为r0 ,n 节电池串联时电动势:ε =n ε0 内阻: r=n r oU(7)、伏安法测电阻:RI(二)电场和磁场Q1Q2,其中, Q1、Q2 表示两个点电荷的电量,r 表示它们间的距离,k 叫做静电力常1、库仑定律:Fk2r量, k=9.0× 109Nm2/C2。
(适用条件: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2、电场强度:( 1)定义是: E F qF 为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q 为检验电荷。
单位牛/库伦( N/C ),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描述电场具有力的性质。
注意: E 与 q 和 F 均无关,只决定于电场本身的性质。
(适用条件:普遍适用)Q(2)点电荷场强公式:E k r2k为静电力常量,k=9.0× 109Nm2/C2,Q为场源电荷(该电场就是由Q 激发的),r 为场点到Q 距离。
(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点电荷)( 3)匀强电场中场强和电势差的关系式: E U d其中, U 为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 d 为这两点在平行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
WAB3、电势差:U ABqW AB为电荷q在电场中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单位:伏特(V ),标量。
数值与电势零点的选取无关,与q及W AB均无关,描述电场具有能的性质。
4、电场力的功:W AB qU ABWAO5、电势: AqW AO为电荷q在电场中从A点移到参考点电场力所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