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做法3

合集下载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管理经验做法汇报二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管理经验做法汇报二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管理经验做法汇报二
一、强规划,紧扣“清单管理”。

根据X市委编办X年度绩效管理评价标准中监督检查工作的指标和评分标准,科学谋划重点工作任务,建立任务清单,明确完成目标和时限。

对季度工作总结、领导职数台账等定期报送内容,记录工作“备忘录”,确保常规工作不缺项、不遗漏;对于自查自纠等具有时间节点的工作,实行倒排工期、销号管理,确保重点工作任务不落伍、有实效。

二、强基础,紧扣“宣传教育”。

X县委编办始终坚持将宣传教育作为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先行棋”,融入日常工作,结合开展机构职能优化流程再造、超审批权限设置机构等问题自查自纠工作,在业务沟通交流、实地指导抽查的过程中,开展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切实强化编制就是法制意识,不断提高镇(街)、部门(单位)遵守机构编制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强监管,紧扣“两张台账”。

运用好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掌握系统更新维护的数据,同步更新领导职数管理台账、机构编制问题台账。

同时,切实加强机构编制审批和监督检查环节的协调,将问题整改情况列入机构编制审批要件,凡申请机构编制事项,。

机构编制清理整治经验交流发言稿

机构编制清理整治经验交流发言稿

机构编制清理整治经验交流发言稿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们机构对编制清理整治的经验交流。

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各级各类机构的编制清理整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能够提高机构效能、激发机构活力,还能够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机构执行力,从而为推进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机构保障和保障。

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这项工作,下面我将分享我们机构在编制清理整治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

一、理清编制情况,建立档案资料为了做好编制清理整治工作,我们首先对机构编制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清晰。

我们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了全面的编制台账,确保所有的编制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通过对所有编制情况的梳理,我们清晰地了解了机构编制的基本情况,并为下一步的整治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二、严格制度管理,优化编制结构在明确了编制情况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机构发展的实际需求,对编制结构进行了精准的分析和调整。

我们通过对编制结构的梳理和调整,优化了编制的布局和配置,使之更加符合机构发展的需要,提高了机构的运行效益。

三、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加强编制使用人才是机构编制的核心资源,对人才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对于机构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特别注重对编制的使用,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着重培养和选拔中青年骨干,优化人才结构,使之更加适应机构的发展需要。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编制的使用管理和考核,确保编制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四、强化监督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编制清理整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为了确保整治工作的落实,我们建立了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我们强化了对编制的动态管理,建立了编制日常监督和检查制度,对编制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定期的跟踪和评估。

我们还加强了对编制清理整治工作的考核,建立了相应的奖惩机制,推动整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宣传倡导,营造良好氛围编制清理整治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和共同努力,为了确保整治工作的成功实施,我们加强了对整治工作的宣传倡导。

机构编制督查工作总结

机构编制督查工作总结

机构编制督查工作总结机构编制督查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区编办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积极开拓创新服务,做了一系列扎实有效地管理与服务工作。

现简要回报如下:一、组织实施区政府机构改革评估工作。

在去年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基本结束和部门“三定”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对政府部门“三定”执行情况进行及时评估,是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的延续,是巩固和深化机构改革成果的一项创新举措。

我们通过及时开展评估,进一步落实政府机构改革总体方案,推动政府部门严格执行“三定”规定,加快职能转变,全面准确地履行职责,确保各项改革要求落到实处。

22个政府工作部门在8个方面对本部门“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进行了自评,重点看规定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领导职数是否严格执行,部门间职能划转是否到位,转变职能和强化责任的要求是否落实,部门职责关系是否理顺。

区编办重点抽查评估了这次机构改革具有大部制典型的区住建局、区人社局,对两个部门的“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进行过细的调查和督导,多层面召开了干部职工座谈会,认真听取了相关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对“三定”执行情况进行了了解,查阅了部门年度工作总结和计划、机关人员名册、干部任免文件、等台账,并对“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进行了民-主测评,探索了机构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挖掘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下一阶段改革完善也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并经区编委会通过形成了区政府机构改革评估报告报市编办。

二、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到位,提前启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摸底工作。

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扎实稳妥推进乡镇机构综合改革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市下发的改革指导意见,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市、区常委会研究确定的关于乡镇政法机构、编制、职数的落实,及时拟定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不失时机进行布置和实施,确保了全市乡镇机构改革顺利通过了省政府的检查验收。

为了策应全国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上半年,我区及时对事业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三篇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三篇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三篇【篇一】为推动机构编制事项落地生效,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深入贯彻落实《__省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办法(试行)》,__市委编办探索实施“问效+”管理模式,有力提高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效能。

一是“问效+目标导向”,推动全面跟踪与精准问效相结合。

以提升跟踪问效的针对性、时效性为出发点,实行“分类问效”,选出6类机构编制事项进行问效,主要聚焦机构改革后部门职责调整及运行情况、部门流程和职责边界清单落实情况。

一是掌握重大机构编制调整事项的执行情况,检查是否存在执行不力、变形走样、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二是评价重大机构编制事项实施的效益性和决策的科学性,查看调整后有无积极效果、达到预期成效。

同时,着重对重大改革决策进行专项督查,结合全年工作要点及疫情防控趋势,着重对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医药体制机制进行跟踪问效,确保导向突出,目标明晰。

二是“问效+联动机制”,推动内外联动与全程跟踪相结合。

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部门内部协调配合,明确由监督检查科室牵头,行政机构编制科、事业机构编制科等业务科室共同参与,构建齐抓共管的监督模式。

同时,积极探索部门间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形成监督问效合力。

在现场核查环节,通过坚持审计监督与问效监督相结合,与审计部门进行信息互通,采取听取介绍、座谈交流、查阅资料、查看现场等方式,全面了解部门在机构编制事项落实执行情况、实际运行效果和调整优化方向等方面的情况,有力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

三是“问效+调整优化”,实现督查整改和审批运用相结合。

以督促问题单位整改落实为切入点,以监督检查环节前置为手段,重塑机构编制事项受理审批流程,强化机构编制审批和监督检查环节的协调配合,将问题整改情况列入机构编制审批要件,严格审核把关,将问效结果逐一建立电子档案,完善信息数据,对存在机构编制执行和问题整改不到位的部门,暂停受理有关新增机构编制申请,为领导决策和机构编制调整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多措并举全面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

多措并举全面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

多措并举全面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作者:付道磊鲍伟来源:《机构与行政》2014年第12期济南市编办独立设置以来,在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上下功夫,狠抓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拓展监督检查范围和内容,有力地保障了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和决策的顺利执行,维护了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一、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对上级部署的重大改革、重点工作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工作我们把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作为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整体效能的有效途径来抓,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关于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等重大改革事项进行督查,与业务处室联动,主动配合业务处室做好工作,建立了工作进度报告、督查结果通报、评估检查问责等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一是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工作落实的督查。

2012年12月,济南市《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等十大改革实施方案印发后,我们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市直部门对方案中列出需下放的管理权限要应放尽放,及时下放,下放到位,县(市)区要确保上级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到位。

今年1月,明确市编办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牵头部门后,我们积极梳理工作任务,指导和督促县(市)区职责调整到位,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奠定了工作基础。

二是对全市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情况进行了督查。

我们以市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加强与组织、人社、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督促加快干部调整、人员划转和资产移交工作;定期调度相关工作情况,多次召开相关部门联席工作会议,通报改革进展情况,研究工作措施,并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出台相关措施,要求各县(市)区必须限期完成食品药品工商质监部门、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执法机构及基层监管机构的领导班子配备、机构挂牌、人员划转、办公场所落实、职能整合、资产移交等工作。

三是加强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关工作落实的督查。

加强对县(市)区推进改革的指导和监督,要求县区与市里同步推进改革,按市委常委会、市编委会研究通过的清理规范原则,对照分类目录,进一步整合、撤并相关事业单位。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三篇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三篇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三篇【篇一】为推动机构编制事项落地生效,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深入贯彻落实《**省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办法(试行)》,**市委编办探索实施“问效+”管理模式,有力提高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效能。

一是“问效+目标导向”,推动全面跟踪与精准问效相结合。

以提升跟踪问效的针对性、时效性为出发点,实行“分类问效”,选出6类机构编制事项进行问效,主要聚焦机构改革后部门职责调整及运行情况、部门流程和职责边界清单落实情况。

一是掌握重大机构编制调整事项的执行情况,检查是否存在执行不力、变形走样、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二是评价重大机构编制事项实施的效益性和决策的科学性,查看调整后有无积极效果、达到预期成效。

同时,着重对重大改革决策进行专项督查,结合全年工作要点及疫情防控趋势,着重对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医药体制机制进行跟踪问效,确保导向突出,目标明晰。

二是“问效+联动机制”,推动内外联动与全程跟踪相结合。

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部门内部协调配合,明确由监督检查科室牵头,行政机构编制科、事业机构编制科等业务科室共同参与,构建齐抓共管的监督模式。

同时,积极探索部门间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形成监督问效合力。

在现场核查环节,通过坚持审计监督与问效监督相结合,与审计部门进行信息互通,采取听取介绍、座谈交流、查阅资料、查看现场等方式,全面了解部门在机构编制事项落实执行情况、实际运行效果和调整优化方向等方面的情况,有力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

三是“问效+调整优化”,实现督查整改和审批运用相结合。

以督促问题单位整改落实为切入点,以监督检查环节前置为手段,重塑机构编制事项受理审批流程,强化机构编制审批和监督检查环节的协调配合,将问题整改情况列入机构编制审批要件,严格审核把关,将问效结果逐一建立电子档案,完善信息数据,对存在机构编制执行和问题整改不到位的部门,暂停受理有关新增机构编制申请,为领导决策和机构编制调整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浅谈如何做好机构编制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机构编制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机构编制工作浅谈如何做好机构编制工作通过6年的机构编制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机构编制工作,必须坚定一个信念,坚持两个原则,提高三个能力,做到四个表率。

一、坚定一个信念就是坚定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信念。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构编制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有可为。

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做好机构编制工作,有利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加强国家政权建设,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因此,我们应当热爱、重视机构编制工作,自觉自愿地为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献计出力。

二是机构编制部门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综合、协调、监督工作部门,承担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监督重任,是其他任何部门不可替代的重要工作部门。

因此,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以实际行动维护机构编制部门的权威性,把机构编制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是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并有其规律性。

目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仍在不断深化,但全方位、大规模的机构改革不会象以前那样频繁进行。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将按照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大职能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规范行政行为,调整部分机构,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要做好管理工作,一要加强理论研究,不断创新管理思路、管理办法、管理体制;二要加强法制化建设,不断总结经验,把那些成功的管用的管理办法用制度或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

三要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理论研究,不断探索其规律性,搞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

二、坚持两个原则机构编制工作者要履行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行政机构编制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和监督检查三项职能,在工作中,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二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

2024年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

2024年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

2024年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一、工作背景2024年,我所在的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机构改革的号召,加强对机构编制的监督检查工作。

我作为一名监督检查人员,负责确保机构编制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深入各单位进行检查,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工作亮点1. 深入调研,形成全面的检查方案:在开始进行监督检查之前,我对各单位的机构编制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了解了各个单位的历史、业务和人力资源状况,为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案提供了基础。

针对不同单位的特点和问题,我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检查指标和评估标准,确保了工作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2. 严格的检查程序,规范的工作流程: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我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确保工作的公正、公平和透明。

我先从文书资料的审核入手,对各单位提交的机构编制相关材料进行仔细审查,对不符合规定和要求的情况及时予以反馈和整改。

随后,我对各单位进行实地走访和检查,与单位负责人和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了解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机构编制的实施情况。

3. 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在检查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单位存在的问题,如编制冗余、职责不明确、人员不合理配置等。

我及时与单位负责人沟通,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例如,对于编制冗余的问题,我建议单位进行内部调整,精简机构编制,优化人员配置。

对于职责不明确的问题,我建议单位重新规划职能,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4. 关注改进效果,整合意见建议:在提出改进建议后,我密切关注各单位的改进效果。

我积极与各单位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改进的进展情况,并及时进行总结和整理。

我在每次检查结束后,将各个单位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整合起来,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和报告,以便更好地推动机构编制的改革和优化。

三、工作体会1. 重视调研工作的重要性:调研是工作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各单位的情况,才能更好地进行监督检查工作。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六篇】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六篇】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六篇】第一篇: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中,我主要负责督促各机构严格执行编制管理制度,完善编制管理责任制,推动编制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通过近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一、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制度。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检查计划和检查方案,明确了监督检查的内容、目标和要求,确保了监督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我们还对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实施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加强改进。

二、加强对机构编制管理规范的培训。

我组织了对各级负责编制管理的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其对编制管理规范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编制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有效推动机构编制管理的规范化工作。

三、强化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

我们积极推动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建立起完善的机构编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编制资源的全面、准确的监控和管理。

通过信息化手段,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各机构的编制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四、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我们经常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各机构解决编制管理方面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让各机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的工作经验总结,我深刻认识到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是保证机构编制管理规范、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监督检查工作,为机构编制管理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中,我主要负责核查机构编制计划的合理性与准确性,确保机构编制数量和结构与工作需要相适应。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成功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关键:一、加强机构编制计划的制定和审核。

在编制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各项工作任务和资源配备,确保编制数量和结构的科学合理性。

同时,我们还对编制计划进行了严格的审核,确保计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机构编制监督工作经验亮点做法

机构编制监督工作经验亮点做法

机构编制监督工作经验亮点做法
一、严格实行台账管理,推动问题整改落实。

建立健全机构编制问题台账和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职数管理台账,摸清底数,严格管理,对县直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职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类推进各类机构编制问题整改。

对发现的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擅自设立机构、违规任命干部等严重情形列入问题台账,实行编号、销号跟踪管理。

对部门的整改情况按月进行调度,督促整改措施落实。

二、聚焦机构编制事项,精准开展跟踪问效。

由监督检查科牵头,抽调相关科室业务精湛人员,成立专项检查组,进行专项检查。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准选取县重大疾病、传染病防治和中医药体制机制建设、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农村宅基地职责调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管理职能落实,以及卫健、教育、应急、市场监管等领域机构编制职能流程再造情况等X类机构编制事项,进行跟踪问效,确保导向突出、目标明晰。

三是树牢底线思维,强化刚性约束。

坚持以《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为遵循,树立编制即法的意识,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规定,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与巡察、党委督查、选人用人专项。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经验总结三篇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经验总结三篇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经验总结三篇【篇一】近年来,**县委编办坚决贯彻省、市委改革部署要求,同步完成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边界清单和职责任务清单“三张清单”编制公布工作,着力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再造部门运行流程,推进部门职能理念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变“重权力运行”为“重权力服务”,全面加强权力监管。

**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面梳理政府部门内部职权,在全市率先完成权责清单编制公布工作,编制公布县级权责清单事项5132项的基础上,今年又动态调整新增事项50项、取消事项40项,在县政府网站和政府服务网面向社会予以公布,做到运行规范化、监督全程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逐步构建起切合县情、权责统一、高效便捷的权责清单管理模式。

二是变“用权才有责”为“有职就有责”,科学明确职责关系。

突出职能与责任相统一,不仅要依法履职,更必须依法担责。

**县全面梳理和细化部门主要职权,特别是对3738项行政处罚事项和356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并明确界定实施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责任。

立足于解决政府部门工作中存在的职责边界不清、流程运行不畅等问题,对县直94个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进行全面梳理,编制公布职责边界清单事项107项,实现部门职责边界事项“清单化”,联办事项流程“协同化”,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厘清部门主协办关系,明确部门履职边界,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三是变“方便部门”为“方便群众”,切实转变服务理念。

**县坚持以方便群众为中心的工作思想,以部门“三定”规定为准绳,着力推进部门职责任务清单编制公布,改革机关内部办事流程,推动机关内部事项“一次办好”。

将全县27个政府部门“三定”规定中的主要职责进行细化分解,每个岗位列明对应承担的科室职责和工作任务,每项职责任务清单都制定了详细具体的流程图和工作规范,推行科室“并联”“限时”审批,办理时限向社会公开,方便服务群众的同时更加方便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篇二】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作用,**市委编办打好“四张牌”,切实提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6篇】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6篇】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6篇】一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在机构编制方面,监督检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它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还能够促进机构编制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在我担任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员的几年时间里,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以下是我对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经验总结。

首先,要加强对机构编制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

机构编制工作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只有深入研究这些法律法规,才能够在监督检查中准确判断和把握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要注重调查研究,做到全面、客观、细致。

在进行监督检查时,我们要通过实地走访、座谈、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全面搜集相关信息,形成全面、客观的调查报告。

此外,要注重对细节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一些细微的问题,从而避免事后事情的发生。

再次,要加强对机构编制人员的指导和培训。

机构编制人员是机构编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机构编制的质量。

因此,在监督检查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机构编制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加强对机构编制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最后,要依靠法律手段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机构编制中存在的一些违法行为给机构编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和影响,因此,在监督检查中,我们要依靠法律手段对这些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正常秩序和良好形象。

总的来说,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我在过去几年的工作中,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水平,还对机构编制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机构编制工作的科学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机构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机构编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机构编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机构编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地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机构编制工作经验。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担任机构编制工作的责任人,负责组织和实施公司的人员编制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够与大家进行交流和分享。

首先,机构编制是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一环,必须与企业战略和发展目标相适应。

在进行机构编制工作时,我们不能只关注人数的多少,更要注重机构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我们需要根据企业的业务规模、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等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以确定适当的编制规模和职能设置。

此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到人员配备的平衡性和合理性,尽可能避免人员的冗余和重叠,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机构编制必须与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相结合。

一个好的机构编制不仅要精确地反映企业的业务结构和发展需求,还要考虑到员工个体的发展空间和能力培养。

因此,在机构编制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人员的能力和潜力,合理分配岗位和职责,并搭建良好的晋升通道和激励机制。

这样既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归属感,也能够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人才和后备力量。

第三,机构编制需要与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匹配。

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员工工作动力的源泉。

在机构编制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体现和传递企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通过人员的选择和培养,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够与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契合,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机构编制需要与员工需求和福利保障相协调。

在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中,员工的需求和福利保障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进行机构编制时,我们需要关注员工的合理诉求,从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着手,确保员工的稳定性和满意度。

只有保证员工的满意度,才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

以上是我在机构编制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同时,我也非常愿意听取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共同探讨机构编制工作的相关问题,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3篇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管理水平经验做法

3篇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管理水平经验做法

3篇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管理水平经验做法3篇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管理水平经验做法为加强机构编制日常监督管理,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水平,泰安市某某县委编办以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精神为抓手,采取“宣传式”“联动式”“监控式”等多种监督形式,全力做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为打造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是开展“联动式”监督。

健全与组织、人社部门联动,联合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印发《关于开展机构编制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三家联合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进一步严肃机构编制和干部人事纪律,严防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现象发生。

健全与纪检巡察部门的联动,根据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巡查办联合下发的《关于选派优秀干部到县委巡查机构实践锻炼的意见的通知》,县委编办选派优秀干部全程参与巡视巡察,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融入纪检巡察工作,严肃查处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违纪违法问题。

三是开展“监控式”监督。

加大网上实时监控力度,利用某某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结合系统的月报校验预警功能,发挥“互联网+机构编制”的优势,实行机构编制监督信息月报送月检查制度,定期监控各部门(单位)、乡镇(街道)机构编制运转等情况,将发现的问题及时纳入机构编制问题台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争将机构编制违纪违法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

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管理水平经验做法为进一步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和纪律性,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管理水平,某某诸城市委编办坚持“三个结合”,不断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法定化、规范化、实效化,推动形成“动真格、见真章、出实效”的监督检查格局。

坚持自我学习和对外宣传相结合,以学习宣传提升机构编制法治意识。

一方面该办注重理论先行,加强自我学习。

通过集体学习、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学习方式不断将《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等法规政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温故而知新”。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问题探析_孙海涛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问题探析_孙海涛

人资社科Human Resources & Social Sciences(HR.&SS.)机构编制监督检查问题探析孙海涛 吉林省机构编制信息中心(研究中心)摘要: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不断深化,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工作已经由重审批向重监管逐步转变,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已成为巩固地方机构改革成果、控制机构编制“零增长”、严肃机构编制纪律、维护机构编制权威的必然选择,更是为以后保障2014年全国机构编制核查成果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力保证和有效手段。

关键词: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常态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提升对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充分认识,明确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目标,科学构建有效的体制机制,已成为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对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方式方法进行了论述。

一、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重要需求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依法进行机构编制管理的需求。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曾经指出“编制就是法律”,这一论述也揭示了机构编制管理的本质,明确了机构编制管理今后的发展方向。

机构编制管理实际上是一个依法行政的过程。

因此,机构编制管理与监督工作必须依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86号)的各项规定进行。

要想更好的依法行政,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只有开展有效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才能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避免机构编制方面的违法案件的发生。

二是维护日常机构编制管理的需求。

日常机构编制工作实际上是一个决策、执行的过程。

有决策有执行就离不开监督检查。

没有监督检查的决策、执行,机构编制管理就会偏离正常的轨道。

如果一个地区的机构编制管理混乱,那么整个机构编制管理过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机构臃肿、编制膨胀、人员增长,政府财政压力加大。

机构编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机构编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机构编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三个导向”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开展今年以来,**市**县委编办在“不见面”审批改革试点基础上,积极协同市委编办揭榜“深入推进机构编制业务网上办理”工程,坚持“三个导向”,推动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开展。

坚持问题导向,重塑业务流程针对网上办理存在用编计划审核流程不畅、县内人员异动速度不快、局部核心业务把关不严、相关材料收集归档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该县用足“绣花功夫”,重塑业务办理流程。

按权限重塑用编计划核准业务流程。

经编委授权,将县内普通人员平向、顺向调配用编计划审核,调整为编办网上办理。

新增和县内逆向调配用编计划核准,仍走线下程序,上传编委用编计划核准文件,作为人员上编用编批文。

按净值重塑人员审核业务范围。

根据全县编内人员净增减情况,重新划分人员审核业务范围。

上、下编业务仅为本县新增或退出编内人员。

人员异动业务由系统内部异动拓展到县内人员异动,由编办受理岗发起, 下编、上编一步到位。

按主次重塑业务审核流程。

机构修改、用编计划审核、人员上下编、人员异动,是编办核心业务,受理审核至少两道岗。

人员信息修改,非编办核心业务,只设一道岗。

坚持效率导向,夯实办理基础为全面推进机构编制业务网上办理,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部门少跑腿”,提升机构编制业务办理质效。

**县委编办从完善数据,强化部门联动,减轻部门负担着手,进一步提搞平台利用效率。

夯实基础信息。

依托湖北省机构编制管理大数据平台,在全县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一人一档、一户一档"电子档建设工作。

进一步完善基础数据,提高数据精度,确保在平台完整准确呈现每个人编制状况的前世今生、每个机构设立变更的来龙去脉。

强化部门联动。

主动对接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加强数据共享,将平台数据与财政预算信息及人社参保信息进行比对,及时反应差异数据,为强化部门联动夯实基础。

减轻单位负担。

协调相关部门将上下编通知单等作为业务协同衔接凭证。

机构编制工作中具有在更大范围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

机构编制工作中具有在更大范围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

机构编制工作中具有在更大范围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
机构编制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能够保证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也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

具有在更大范围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用合理的编制标准去构建机构结构。

编制标准是编制机构结构的基础,如果标准不合理,就会导致机构结构过于复杂或者不够完善,影响整体的运行效率。

二、仔细考虑机构编制的成本。

构建机构结构时,一定要注意机构编制所带来的人力成本、物资成本以及系统运行成本等,以免编制过多或者编制过少而造成资源浪费。

三、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要想保证机构结构的有效运行,就必须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定期考核员工和部门的业绩,从而保证机构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四、重视机构结构的及时调整。

随着企业发展的变化,机构结构也要及时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避免因结构紊乱而影响企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做法3
一、规范评估体系,全方位掌握部门单位日常履职情况。

建立健全日常评估、专项评估等机制,分类细化评估指标,重点突出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部门职责配置及履行情况、编制核定及管理情况、人员配备及管理情况、内外工作机制建立及运行等重要指标,做到全面、客观、及时反映部门机构编制执行、运行情况。

日常评估主要采取部门自评、社会调查、实地评估、综合评议等方式进行;专项评估增加集中座谈、个别访谈、实地查看等环节,深入了解部门履职情况,高效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管理权限,X年以来市、县党委编办共对X个部门(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项目开展了X次评估(事先评估X 次、事后评估X次),形成评估成果X件,通过评估调整机构编制事项X项(调整机构X个、调整职能X项、调整编制X项、调整领导职数X项)。

二、实施跟踪问效,有侧重分析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将机构编制事项跟踪问效作为日常评估监管的重要方式,以
将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大改革和民生事项落实为重点,采取调整事项定期跟踪、重要事项专项跟踪的方式,及时掌握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情况、分析使用效益。

X年,市级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党的建设”为题,选取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孟子研究院等X个部门(单位),对其机关党建科设置和履职情况开展跟踪问效;X年,市级以“剥离行政职能后事业单位履职情况”为题,选取市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市住房保障中心、市地震监测中心等X个单位,对其公益职能履行是否到位开展跟踪问效;X年,市级以“强化医药卫生机构建设”为题,选取市急救指挥中心、市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支队、市计划生育协会等X个单位,对其人员配备、机构履职情况开展跟踪问效。

三、加强结果运用,分类别推进机构编制问题整改落实。

评估、问效结果作为深化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重大改革和部门(单位)机构编制事项优化调整的重要依据。

针对评估和问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化解。

对因部门(单位)自身造成的问题,及时纳入机构编制问题整改台帐,明确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定期调度情况,逐项对账销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