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5:生活万花筒》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含3篇范文点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含3篇范文点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含3篇范文点评)教材分析本次作的主题是“生活万花筒”。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事,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

教学目标1.回忆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

(重点)2.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

3.在写事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生活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情感1.导语: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转转生活万花筒。

(屏显万花筒,并相机板书:生活万花筒)2.导学:万花筒里会有怎样的精彩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分享。

依次屏显教师的糊口情景照,学生猜照片背后的故事。

3.教师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一张照片讲照片背后的故事,要把经过讲清楚。

4.过渡:我们的糊口色采斑斓,宛如彷佛一个万花筒。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分享一下你们的糊口万花筒。

设计意图:经由过程“转转糊口万花筒”的游戏,激发学生乐趣,在分享教师的糊口万花筒中感悟玩法,调动学生的表达愿望。

二、小组游戏,点拨指导11.导学:我们的糊口丰富多彩,在小组内把自己的糊口万花筒转给大家看一看吧!然后把你最感乐趣的一个讲给大家听,要把颠末讲清楚。

小组成员可以对自己感乐趣的地方提问。

2.推选代表集体交流。

3.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1)你觉得谁的经过讲得最清楚?说说理由。

2)品读例文一,学写清楚。

①出示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学生自由读文。

②重点指导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样把奶奶“分杏”这件事写清楚的?③引导交流《我家的杏熟了》后面的问题。

④总结:写一件情一般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特别是这件事情的经过,这是我们作的重点。

3)品读例文二,学写清楚。

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一、教学内容《生活万花筒》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内容。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以“生活万花筒”为主题,写一篇习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用文字描绘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用文字描绘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好、表达感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写作兴趣。

2. 指导学生运用文字描绘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习作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万花筒,每一天都充满了美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一写这个《生活万花筒》。

b. 出示课题: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

2. 观察生活,发现美好a.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发现美好。

b.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生活中的美好。

3. 学习写作方法b.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写作方法。

4. 学生写作a.学生根据观察和讨论,进行写作。

b.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交流分享a.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习作。

b.教师点评学生的习作,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1. 观察生活,发现美好2. 学习写作方法3. 学生写作4. 交流分享七、作业设计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以《生活万花筒》为主题的习作。

2. 互相交流习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好,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更好地描绘生活中的美好。

同时,通过交流分享,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万花筒》的主题和情节。

2.能够通过描述生活中的小事情来表达真情实感。

3.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生活万花筒》的生活主题。

2.展现学生文笔与思维的表达能力。

3.通过教师指导,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
1.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生活万花筒》课文。

2.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

3.学生的文具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让学生展示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引入《生活万花筒》这一话题。

2.导入故事主题《生活万花筒》。

第二步:学习
1.学生听读课文《生活万花筒》,理解故事情节和含义。

2.分组讨论生活万花筒中的小事情,交流学生对生活的理解。

第三步:写作
1.给学生提供写作主题:以《生活万花筒》中的一段描述为蓝本,展开写作,表达自己的感悟。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第四步:分享
1.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2.教师评价学生的作文,鼓励学生积极表达,感悟生活。

五、教学拓展
1.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助。

2.鼓励学生以生活中的小事情为素材,多角度观察生活。

六、教学反馈
1.收集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

2.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表达自己,感悟生活。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万花筒》教案一. 教材分析《生活万花筒》这篇作文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写作任务。

这篇作文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有趣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六个写作要点,让学生围绕这些要点进行写作。

这篇作文对学生来说,既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如何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有趣的事物。

2.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生活中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有趣的事物。

2.难点: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生活中事物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感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优秀作文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如图片、实物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

3.准备一个 timer,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上课前的5分钟,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他们觉得生活中有趣的事物。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作文是如何表达生活中的事物的。

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生活场景,如公园、学校、家庭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个场景中的事物。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写作方式,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作文教学篇目。

本篇作文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将其用文字表达出来。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形象的描绘,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但同时,他们对于如何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帮助他们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事物和感受。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将其用文字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事物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教授学生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事物和感受。

3.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互相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篇关于观察生活的范文,用于示范和引导学生。

2.准备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讲述一个发生在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看到的美好瞬间。

教师通过示范,教授学生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事物和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互相学习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反馈和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活万花筒》这篇作文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写作任务。

这篇作文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小事为例,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从细节中发现美好,从而能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事,并能够用简单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但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容易遇到困难,比如不知道如何下笔,如何语言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并帮助他们学会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

2.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感受和体验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从细节中发现美好。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生活的能力。

2.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分享观察到的生活中的小事,激发写作灵感。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内容包括生活中的案例、写作指导等。

2.教学素材:生活中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小事,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生活中的案例,比如一次家庭聚会,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案例中有哪些有趣的细节?你从这个案例中感受到了什么?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分享观察到的生活中的小事,并尝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让大家一起欣赏和学习。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习作。

本习作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文字把它们表达出来。

教材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节,为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本习作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愿意用文字进行记录。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 观察不够细致,不能准确把握生活中的细节;2. 表达能力有限,不能把观察到的生活场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3. 写作兴趣不高,缺乏动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仔细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用文字将其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观察能力,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写作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写作。

2.教学难点:如何把观察到的生活场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准备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提前观察生活,准备写作素材。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 教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 教案

教学要求1.进一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写事,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写清楚。

教学课时一课时。

1.进一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写事,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写清楚。

课件。

一谈话导入生活就像万花筒,每天都有许多的事情发生,有令人感动的,有令人悲伤的,也有令人赞叹不已的。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也许其中有一些给了你人生的启迪,今天,我们就试着把自己心中最难忘的事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板书:生活万花筒)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然地进入习作学习中。

二审题指导1.以“生活万花筒”为主题,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看到的、听到的一件事写下来,注意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整、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读读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和《小木船》,交流这两篇文章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学生自由交流)3.教师指导。

(1)所记的是一件印象深刻的事,要集中笔触写好这件事,写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可以发生在不久前,也可以是过去发生的;还要写清地点,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街头巷尾;要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

(2)要认真思考,打开写作的思路,可以参考教材给出的题目,从中得到启发,进而确定选材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快速了解题目,把握写作重点。

三组织材料1.学习习作提示,确定写作材料。

(1)默读习作提示,思考:教材中列举了哪些事情?(出示课件2)(2)学生交流。

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吸取教训的错事,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乐事,总之是有意义的,写下来能给人以启发的事。

(3)回顾亲身经历的事,看看有没有印象深刻的,把它写下来。

2.思考你想写什么事,是什么原因让你对这件事印象深刻,是激动,是伤心,还是害怕……(1)说一说这是一件什么事。

(2)说一说这件事情令你印象深刻的原因。

3.汇报自己的选材。

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学生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是四年级上册语文中的一篇习作,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文字将其表达出来。

教材以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为素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部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还不够细致,写作时往往抓不住重点,表达也不够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通过合适的写作技巧将其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3.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写作技巧,准确、生动地表达生活中的事物和感受。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生活的细致程度,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运用合适的写作技巧,准确、生动地表达生活中的事物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合适的写作技巧。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准备一些优秀范文,用于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篇优秀范文,让学生初步感知如何观察和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引导学生分析范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述方法、修辞手法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生活场景,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表达。

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分享的内容,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到的写作技巧。

5.拓展(10分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篇关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习作。

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或场景供学生选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 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 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作文教学篇目。

本篇课文通过五个小故事,展示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好瞬间。

课文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学会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观察不细、思考不深的问题。

此外,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进一步激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运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学会观察和思考。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把事情写具体、写生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课件、教学素材、写作指导资料。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生活画面,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例如,展示一幅画上有孩子在公园玩耍、老人在树下休息、情侣在散步等场景。

提问:请大家观察这幅画,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生活中的美好瞬间?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课文是通过五个小故事来展示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提问:课文中的五个小故事分别是关于谁的?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写生活万花筒”这个主题。

2.了解习作写作要点和步骤。

3.能自己思考自己的生活万花筒是什么样的。

4.按照步骤书写自己的生活万花筒。

【教学重点】1.初步了解习作写作的要点和步骤。

2.正确掌握写生活万花筒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孩子们如何灵活运用生活中的点滴,发挥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

2.如何在将生活转化为文字时掌握规范的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出中心问题:“大家今天来我们的课堂,主题是‘写生活万花筒’,你们觉得,生活万花筒是什么呢?”2.听取学生们的答案,并予以点评。

3.老师带领学生们看一下雪碧广告:看到了哪些美好的画面,让你想起了生活万花筒呢?二、学习(35分钟)1.教材阅读(15分钟)1)请学生跟随老师读一下本单元中学的课文《生活万花筒》。

2)请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A.为什么生活是万花筒?B.生活中隐藏的美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C.你的生活是否也是美好的?2.习作写作(20分钟)1)先给学生讲解写习作时的相关要点:A.准备好头脑,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描述出来。

B.要注意描写,描写时要让所有的细节都能被读者理解。

C.要注意使用词语,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受。

D.看了自己的习作后,要反复审视,修改其中不足的地方,使文章更流畅。

2)接着,讲解写习作的步骤:A.确定习作的主题,例如:我的生活万花筒B.确定习作的要素,可以是生活中的人、事、物等等。

C.准备写作大纲,先写好标题、分段和结束语、再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添充文章内容。

D.完成习作。

3)请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篇习作。

老师提供题目和写作要求,例如:《生活的画卷》请勾勒出您对生活最深刻的感受。

三、巩固(10分钟)1.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写的习作,帮助各自更深刻的了解此次的主题。

2.老师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每个学生可谈谈自己的写作时哪些困难以及用什么方法克服的。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爱思考、爱创作的习惯。

2. 教学内容•课文《生活万花筒》•生活中的万花筒:多彩的生活3.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

•难点: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描述生活中的小事物。

4. 教学方法•呈现式教学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多彩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生活中的奇妙事物。

5. 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生活中的多彩事物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课文:师生一起朗读课文,讲解生词和句子。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多彩事物,展示自己的见解。

4.书写习作:每位学生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小事物,进行描写和表达。

5.朗读习作:鼓励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相互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呈现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达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语言表达训练。

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应更加灵活,多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思考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收获颇丰,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信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 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 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生活万花筒》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习作,旨在通过描述生活中琐碎的小事,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多彩和美好。

1.2 教材内容本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生活中的一切细微之处的关注和感悟,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体验。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悟力,提高学生的生活体验能力。

2.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琐事中发现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引导学生通过文字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2.分析文章结构,学习如何写出生动细致的描写。

3.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琐事感悟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2.帮助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最近一次体验生活中美好的瞬间,引起学生对生活感悟的兴趣。

4.2 学习活动1.学生阅读《生活万花筒》这篇文章,老师解读文章,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悟。

2.分组讨论:讨论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3.写作实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撰写一篇类似的习作。

4.3 总结老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生活中的美好需要我们用心体验和感悟。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作《我的生活万花筒》,反映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2.继续保持对生活的观察力,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瞬间。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能力有所提高,写作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引导学生多方面的感悟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体验能力。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的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美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感悟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习作。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材以生活中的场景为线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提高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观察不够细致,写作时往往流水账,缺乏真情实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教会学生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教学难点: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转化为文字,表达出真情实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生活中的场景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设计好教学环节和问题。

2.学生准备:带好写作本,准备好观察生活中的点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组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都看到了哪些美好的事物?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篇优秀的范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为什么优秀?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点滴,并尝试用文字表达出来。

四年级语文上册《生活万花筒》(教案+反思)习作五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生活万花筒》(教案+反思)习作五部编版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点滴,学生能够发展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对事物的洞察力。
3.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美的能力,激发审美情感,提高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
5.社会参与与责任:通过分享和评价同学的习作,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围绕《生活万花筒》这一主题展开了一系列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我发现他们在观察生活、表达感受方面有着很高的积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也注意到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观察生活的引导,我发现部分学生在面对“观察”这一任务时,显得有些无从下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明确地给出观察的方向和提示,帮助学生聚焦于具体的事物或场景,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学会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有趣瞬间。
-通过回顾与交流,让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趣事,学会从细微处发现生活的美好。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细节,为作文提供生动的素材。
(2)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指导学生运用形象、贴切的词汇描述事物,使作文更具表现力。
-教师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指导学生调整文章结构,使作文更加连贯、有逻辑性。
(4)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习作质量。
-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创作热情。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生活万花筒》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家里的小狗学会了握手,或者放学路上看到了美丽的夕阳。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生活中那些美好瞬间的奥秘。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习作:生活万花筒 教案(含使用说明)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习作:生活万花筒    教案(含使用说明)

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学会选取生活中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进行记叙。

掌握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回忆生活经历、小组讨论、范文赏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灵感。

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构思、草稿撰写、修改完善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悟力,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和有意义的事情。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选取生活中的一件事情,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使文章生动具体。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得详细、生动,突出重点。

帮助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范文赏析法、实践指导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同学们,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事情。

有些事情让我们开心,有些事情让我们难过,有些事情让我们感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一写生活中的这些事情。

展示一些生活场景的图片,如家庭聚会、学校活动、户外游玩等,激发学生的回忆和思考。

2.明确习作要求(1)读一读课本72页,说说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有哪些?(2)学生交流。

a.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b.可以参考课本中的题目,也可自拟题目。

C.写之前,仔细想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d.写完后,同学互评,根据同学的建议进行修改。

(3)你认为这次作文的重点应是什么?a.是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看到的、听说的。

b.是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3.回忆生活经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忆自己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情。

引导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入手,如家庭中的一次争吵、学校里的一场比赛、社会上的一次爱心活动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第一课时作文指导教学目标:1、学会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得详细生动。

教学难点: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条理分明、具体生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是奇闻趣事,有的可能有些伤感。

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座谈会,分享一些奇闻趣事,或是倒倒心里的苦水。

可以是我们亲身经历的,可以是我们看到的,还可以是我们听说的。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二、畅谈生活1、写之前,仔细想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多媒体出示卡片。

2、生自由思考五分钟,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填写卡片。

3、分组交流,根据卡片内容,将这件印象深刻的事说给小组成员听。

4、小组成员间互听互评。

5、老师收取卡片,随意抽取卡片,卡片的主人上台分享故事,其他人当真聆听,并给予意见点窜。

6、师对学生的评议加以指导。

三、方法小结同学们刚刚的分享都很精彩,但是,我们还可以把事情的经历说得更清楚,更详细,那如何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呢?1、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经过”部分不仅要写得详细,还要写得生动,形象。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多角度叙述、描写。

相比较而言,起因和结果部分可以写得简短些,但交代起因要清楚事情起因颠末结果明白,结果应该合情合理。

(师板书:起因:简洁、明了经过:详细、生动结果:自然、合理)2、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的先后发展顺序)四、布局谋篇,读写结合1、过渡:目前就让我们运用这些方法,将我们的故事更出色地展目前大家的眼前吧。

2、明确写作要求。

①可以参考课本P73题目,也能够自命题。

②情节要吸引人。

③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写清楚。

④事情的经过写得条理分明、具体生动。

五、静心作,评议草稿1、起草作文,教师巡视。

2、分享草稿。

写完后,读给同学听,请同学说说这件事是否写清楚了,再参考同学的建议修改。

3、誊写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 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 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五生活万花筒》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作文习作。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将这些美好用文字表达出来。

教材中提供了几个生活中的场景,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进行习作练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是,他们在习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观察不细致、表达不清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帮助他们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生活中美好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用文字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和表达。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观察和表达的经验。

4.反馈法: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给出建议,促进学生改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生活场景图片或视频。

2.准备范文,用于示范和分析。

3.准备评价标准,用于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生活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场景中有什么美好的事物。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场景,进行习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习作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相互交流、分享。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帮助学生改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发现和表达?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

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的事去写习作。

2.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3.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4.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重点】
1.围绕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的事去写习作。

2.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教学难点】
1.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教学课时】1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在这节课中,我抓住写作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明确写作目的,在写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我充分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通过设置“组织材料”、“汇报”“练笔”这些环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2.教学中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在整个教学之中参与的兴趣极高。

在品读欣赏这一环节,学生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习作,让他们在交流中发现被人的优点,提高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

不足之处:
没能及时把握不同学生的写作情况,没能对学生的作品做出及时评价,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文章《生活万花筒》的内容,能够正确朗读文章。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口头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3.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进行个人思考和感悟。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课本第五单元《生活万花筒》2.录音机或教师朗读的音频3.班级中的图书和其他生活相关的实物(如日历、相册等)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文章《生活万花筒》的标题,并让学生猜测文章内容。

教师简单介绍文章主题,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内容。

第二步:朗读理解(10分钟)教师朗读文章《生活万花筒》,学生跟随朗读。

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第三步:感悟表达(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生活中的美好,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观察,展开思考和表达。

第四步:生活观察(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要求学生用细心观察和想象,将这些实物与文章中的内容联系起来,展示生活的多样性和美好。

第五步:展示分享(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观察到的生活细节,并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想法。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拓展对生活的理解。

第六步: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回顾课堂上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五、拓展延伸1.学生可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

2.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生活万花筒》故事。

以上是对《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希望通过此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没能及时把握不同学生的写作情况,没能对学生的作品做出及时评价,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
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写事情经过的时候,我们要抓住细节;详细介绍过程中,你的心理活动,你的想法,动作表现,什么结果,获得什么样的感受。(板书:经过、结果)
五、动笔成文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六、写难忘的一件事,关键是什么事,要写出为什么让人难忘,重点是要写出难忘,要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抓住细节重点写出这件事的经过,要写出你的感受,是激动,是害怕,还是高兴,要表达真实的感受,结构要完整,合理。
3.小组交流,合作评价修改。
教师点拨:在比较中体会自己和别人习作的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
4.教师选择典型的习作,集体点评、修改。
5.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习作。
6.课堂交流,指名学生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改的——为什么要这样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设计意图:审题指导这个环节能让学生很快了解题目,把握写作重点。】
(板书:……的事)
三、组织材料。(出示课件3)
1.学习习作提示,确定写作材料
(1)默读习作提示,思考:文中列举了哪些内容的事?
(2)交流,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吸取教训的错事,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乐事,总之是有意义的,写下来能给人以启发的事。
(3)回顾亲身经历的事,看看有没有必要把它写下来。
2.想想你想写的自己印象深刻的是什么事,是什么原因让你这样,是激动,是伤心,还是害怕……按要求准备。(出示课件4)
不同点:一件事,可以是听到、看到的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必须自己做到认真读一读,打开写作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确定选材的范围,必须多读几遍,做到心中有数。
2.你认为这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请你以“生活万花筒”为主题,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看到的一件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注意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整,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要求:
(1)说一说是什么事。
(2)说一说事情的原因。
3.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
4.教学“参考片段”明确写作要求(出示课件5)
(1)学习“参考片段”——《难忘的一件事》默读思考:文章从几方面把一件事写具体?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生活万花筒”来写的。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们尽快搜集写作的对象及材料。】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2)
1.读到这个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板书:生活万花筒)
审题:
共同点:所记的是一件印象深刻的事,而不是两件事,要集中写好一件事,发生的时间:可以发生在不久前,也可以是过去好几年的,地点: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街头巷尾。
2.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教学
难点
1.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创设情境
生活是个万花筒,每天都有许多的事发生着,令人感动,令人赞叹不已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难忘的事,也许其中有一些给了你很深的印象和启迪。今天,我们就试着把你心中的这件事写下来告诉大家你记忆中的事有哪些呢?
(2)交流:
写一位同学向老师报告:语言、动作
写了老师的动作、神态和语言
写了我的心理活动(重点)
还有同学的反映
(3)归纳方法
把事情的几个方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
四、突破难点(出示课件6)
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章重点是事情的过程。把这些写下来,形成一篇文章。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七、完成草稿,指导修改。
1.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
2.引导学生自我修改。
教师点拨:好多人喜欢边读边修改,但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法不是最好的,因为默读时速度往往较快,又加上习作是自己写的,对里面的内容比较熟悉,容易把错的地方看成对的。而朗读却不一样,朗读的速度相对较慢,要读出字音就必须看清字形,因此能更好地发现一些错误,如语病、漏字、添字、错别字等,从而全面地加工、润色。最后我们还应该把改后的习作和原文作对照,比较看看改后的习作好在哪里。
习作五生活万花筒
课题
生活万花筒
课型
习作
授课
பைடு நூலகம்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的事去写习作。
2.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3.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4.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
重点
1.围绕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的事去写习作。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对象及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设计意图:设计“突破难点”这一环节,除了有利于学生写作之外,还能锻炼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让学生写的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设计意图:设计“动笔练习”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范文指导,让学生对比自己的写作,从而进行修改,提高自己的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七、小结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生活万花筒”这样的文章,我们在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事的时候,要抓住重点来写,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板书设计
(……的事)起因
生活万花筒事情发生的过程(详写)
事情的结果
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好一篇文章,这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总结了自己的优缺点:
1.在这节课中,我抓住写作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明确写作目的,在写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通过设置“组织材料”“汇报”“练笔”这些环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