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压强》复习课(第一课时说课稿)
初三物理《压强》说课稿(精选5篇)
初三物理《压强》说课稿(精选5篇)初三物理《压强》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
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刚学习过的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是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后对另一类力的学习迁移,是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
这一课着重学习的压强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保证。
2、教材结构分析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
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
3、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②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合,知道压强单位和由来。
③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b、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③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③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⑤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4、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统领全章的作用。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复习课——压强说课
复习课:《压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考第一轮复习课:第八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一课时《压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压强和浮力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概念,都属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且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与生活、生产有密切关系。
教材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内容上循序渐进,逐步上台阶,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同时教材也体现了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渗透科技意识等课标中的新理念。
其主要内容包括: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以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本节复习课要完成前三个内容的复习,即: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起导向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等因素,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目标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①会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压强的概念;②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③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④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⑤训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压强知识的理解系统化、条理化。
②通过课堂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②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立1、压强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原因是:压强较抽象,学生感性经验较少,并且学习本单元知识需要综合运用力的概念、密度、二力平衡等知识;解释现象、解答问题需要一定的分析表达能力。
2、液体压强是教学难点。
压强说课稿、教案
压强(第一课时说课稿)下邽一中刘晓英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压强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重要保证。
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物理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
(2)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4)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
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
二、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二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学生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
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通过三幅图片展示引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力和压强)(二)讲授新课(1)通过观看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从而引出压力的概念。
接着让学生作出一些图形的压力的示意图。
人教版《压强》说课稿
人教版《压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压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压强》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同时,压强的知识又是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以及浮力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主要包括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用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相关知识,但对于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生活实例来理解压强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单位。
(2)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对生活中压强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2)通过对生活中压强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计算公式。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2、教学难点(1)压强概念的建立。
《压强》说课稿
《压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次的实验优质课比赛,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环节来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压强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进一步描述,它是后续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等知识的基础,更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
本节由“压力"“压强”和“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三部分内容组成。
三部分内容彼此关联,只有学生先正确认识压力,才能对压强的概念理解到位,才能顺利解决减小或增大压强的问题。
其中压强概念的理解和公式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解决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先认识压力、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学会用比值定义方法引入压强的概念,并能用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二、说学情我所任教的是乡镇中学,对于乡镇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拓展能力不是很强,这对于抽象知识的传授带来了不便,但是他们一样具有好奇、好动、好胜心强的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
所以平时需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对于物理教学有着巨大的作用.知识方面:学生在前两章书中学习了力学的初步知识,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
也已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
对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分析结论,评估与交流都不陌生。
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实验学习方法的引导。
学生的认知冲突:由于前两章的学习,学生以为压力一定就是重力产生的,会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困扰。
而且学生的形象思维不够,对受力面积的理解不到位。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通过实例和作图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压力、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分析总结出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再通过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压强的概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专题复习说课稿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向学生展示一个气球被挤压变形的视频,提出问题:“为什么气球会被挤压变形?挤压过程中,气球受到了什么力的作用?”通过这个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压强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进行互动实验:邀请一位学生上台,用两根手指按压铅笔的两端,让学生感受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所带来的不同压强感受。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强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够仔细;
3.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可能参与度不高。
应对策略如下:
1.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区分压强与压力的概念;
2.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3.在小组讨论中,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参与度。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中的心得体会,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不足。
3.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强调压强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专题复习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专题的复习。在我国的物理课程体系中,压强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概念,涉及到力、面积、压力等知识点。本章内容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承上启下,既是对前面力与运动、面积等知识的巩固,也为后续学习浮力、简单机械等打下基础。主要知识点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实例。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压强概念,理解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2)能用公式、进行基本计算。
(3)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梳理、归纳知识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课前准备:学生自己对本章内容的小结。
(2)通过展示学生《压强》小结,来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3)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通过练习和应用掌握压强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压强概念的应用。
2、难点:(1)帮助学生学会小结一章内容。
(2)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提高学生上复习课的兴趣。
三、教学任务分析(1)学生起点:基本掌握压强知识,知道固体、液体、大气压强的特点和一些应用实例(2)学习支架:运用压强知识分析实例,会用公式定性(定量)解决基本问题。
(3)教学媒体:教具、自制教具、多媒体、网络信息等。
四、教学模式归纳-应用-分析-讨论五、教学流程1、分析中考此类题型在中考总分所占比分引入本节教学目标,再复习与压强有关的知识。
2、复习:让学生说出压强的概念、计算压强的公式。
教师总结:计算压强的公式有两个,并要注意应用公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3、典例分析及跟踪练习:让学生通过导学案自主学习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上台板演再讲解解题思路。
4、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并指明解题方向的突破口。
5、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压强:1、压力: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3、概念:4、公式:5、符号的意义及单位:6、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液体的压强:1、定义:2、规律:3、计算公式:4、连通器:三、大气压1、首先测量大气压值的实2、一个标准大气压:3、大气压的影响因素: 4 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规律:2、飞机的升力:五:典型例题:六:跟踪练习:。
(完整版)人教版中考第9章压强复习课教案
(完整版)⼈教版中考第9章压强复习课教案第九章《压强》单元复习课【复习⽬标】1. 正确理解压强,区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和⼤⽓压强的不同之处,知道固体压强等于压⼒与受⼒⾯积的⽐值,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压强与海拔⾼度有关。
2. 正确理解公式p=F/S,知道其适⽤范围,会⽤p=F/S及其变形公式解决⼀些问题。
3. 培养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4. 掌握探究压⼒的作⽤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这两个实验的实验⽅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
5、了解测量⼤⽓压强的⽅法;及利⽤⼤⽓压强的实例。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①压⼒的作⽤效果与压⼒的⼤⼩和受⼒⾯积的关系;②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③掌握这两个实验的⽅法、过程和结论。
④知道⽣活中证明⼤⽓压存在的实验。
难点:①压强的概念;②对固体压强中受⼒⾯积的理解,液体压强中深度的理解。
【学具准备】压⼒⼩桌、海棉、重物、⽓球、U型管压强计、塑料⽔杯、烧杯、⽊块、⽪碗、⼤⼩不同的试管、两张⽩纸、漏⽃和乒乓球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多媒体展⽰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创设情境、引⼊复习教师拿出⼀些器材:压⼒⼩桌、海棉、重物、⽓球、U型管压强计、塑料⽔杯、烧杯、⽊块、⽪碗、吸管、⼤⼩不同的试管、两张⽩纸、漏⽃和乒乓球等,提出问题:利⽤这些器材我们可以完成哪些实验?”引导学⽣思考、设计、回答,从⽽引出复习的内容:压强设计意图:通过学⽣动⼿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压强这⼀单元的⼏个重要实验,后⾯的⼏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展开的,激发学⽣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专题复习【专题⼀】“压⼒”与“重⼒的区别专题⼀知识点聚焦:1.__ __作⽤在物体表⾯上的⼒叫压⼒。
压⼒的⽅向是:;重⼒的⽅向:。
2、压⼒重⼒。
(填“是”、“不是”)设疑:“压⼒不是重⼒,你能说出他们的不同吗?他们有联系吗?”学⽣带着问题做下⾯的练习题:1、请作出下列左图中各物体对⽀撑⾯的压⼒的⽰意图1)、茶杯对桌⾯的作⽤⼒2)、⽊块对斜⾯的作⽤⼒3)、往墙上按图钉,⼿对图钉的⼒2、思考并研讨:(1)压⼒都是由于物体受到重⼒⽽产⽣的吗?(2)压⼒的⽅向与重⼒的⽅向⼀定相同吗?(3)压⼒的⼤⼩⼀定等于重⼒的⼤⼩吗?3、指出上右图中各种情况下所受压⼒的⼤⼩(物体重为G)设计意图:第1题让学⽣在研题中,感受压⼒,从定义中分析压⼒的作⽤点和⽅向:a、作⽤点要画在物体表⾯;b、⽅向与受⼒⾯垂直,指向受⼒物体。
压强说课稿
《压强》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压强》(板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
【教材分析】1.教材的与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压强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进一步描述,它会成为后续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等知识的基础。
主要讲述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等相关知识,这些内容不仅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也为后续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章知识结构中至关重要。
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对自然科学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分析归纳能力、科学探究能力都比较欠缺。
因此,教学中要以观察和实验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现实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理解压强的概念。
会应用压强的公式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4.重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我提炼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来建构和理解压强的概念。
难点:受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习压力和重力的区别和联系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探究、归纳压强的概念【教法学法】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为达到教学中既要求学生“学会”,又要求学生“会学”的境界,我将采用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知识学习与兴趣培养和发展能力有机结合到一起,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我将设计如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引入我将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通过小小的蚊子轻而易举的用口器刺破皮肤,而重重的骆驼在柔软的沙漠里却陷不下去,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本节课的教学。
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课(人教版)
在本次复习课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例如,我设计了一些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解决。学生需要共同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合作实施。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课(人教版)
一、案例背景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压力的概念、计算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复习课。在本节课中,我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他们对压强的理解,并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但仍然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物理概念。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实验、图片、动画等多种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准备了一个气球和一个木棒,将气球放在木棒上,然后让学生用力压气球。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压力的作用。接着,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压强,那么压强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有关压强的知识。”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学生能够激发对压强知识的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本次复习课中,我采用了情境创设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我设计了一些与压强相关的实际情境,如自行车打气、跳水运动员入水等,通过展示这些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引发他们对压强知识的好奇心。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一、说教材《压强》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主线,压力和压强的知识是对前面学力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做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对全章有重要意义。
(过渡句)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二、说学情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
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对于本节内容学生之前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压强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以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渡句)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难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五、教学方法(过渡句)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谈话法、练习题法。
(过渡句)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六、教学过程首先是导入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出示图片:展示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穿与不穿滑板站在雪上,效果截然不同。
再举出骆驼为什么不会陷进沙里,蚊子口器为什么容易刺破皮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引出今天的课题,压强。
(板书)【设计意图】正如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
《压强》复习课说课稿
压强复习说课稿一、说教材固体压强一节教材重点内容是围绕压强概念的建构过程和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所展开的一系列的复习教学活动,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多角度来改变压强的大小。
本章知识比较抽象,而且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注意教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液体的压强》是学生学习了《压强》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
学习本课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懂得不但固体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
而且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也为今后学习浮力做好知识铺垫。
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过再现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巩固认识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应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三、重难点:重点: 压强的概念。
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难点:探究液体压强大小四、说教法与学法根据物理这门课本身的特点及九年级学生的兴趣,通过设计具体形象的情景,以旧带新,不断滚动知识点,以此来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和理解。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习、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终优化复习教学效果。
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参与实验、参与分析总结得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五、说教学程序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1、小实验引入,激发认知冲突给学生展示一只铅笔,用两只手的食指顶住并保持水平。
压强说课稿
§9.1《压强》说课稿毕克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压强》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内容。
这节课中“压力”和“压强”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是在学习力的概念、力与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也为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作必要的准备。
所以本节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另外,压强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知道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
3.会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练习控制变量法的使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建立压强的概念。
(2)难点:应用压强的知识说明生活实例。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并且学习了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知识,具有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愿望。
但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
虽然压强的概念学生非常陌生,但压强的实例在生活中却很广泛,素材非常丰富。
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解和应用压强都将变得很容易。
三、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根据学生对力的简单认识以及本课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2)学法:本节让学生用自主探究、观察,对比,分析进行学习,并讨论总结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并应用其说明生活实例。
四、教学过程(一)视频引入新课学生观看《林海雪原》中步行和滑行的两个小片段后,通过提问引出压力。
(二)压力及压力作用效果在压刻度尺实验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压力共同点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明确压力的定义,然后让学生例举生活中压力的事例,引导学生在这些事例中归纳压力的方向与受力面垂直。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压强说课稿
17
F
一、压力的概念:
男孩垂直压在地面上的力 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的力 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的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021/4/14 星期三
18
压力 作用点:所压表面 方向:垂直并指向受压 表面
目标检测1:作出下列压力的示意图,并分析他们 有什么共同特征?
1)、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2)、木块对斜面的压力 3)、往墙上按图钉,手对图钉的压力
3.动画模拟,突出重点
为了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在学生充分讨
论,发表自己观点的情况下,让学生说出实验 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并让学生进行探究,教 师再用动画模拟演示,最后得出结论。
因为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 多个因素有关,因此在探
究过程中要使用:
控制变量法
2021/4/14 星期三
25
探究一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桌面的压强。
已知:F=G=3N
S= 5 ×10-2m2
求:P
F 解: P =
S
=
3N 5 ×10-2m2
=60Pa
答:书对桌面的压强是60Pa
2021/设4/14计星期意三 图: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压强,明白压强公 33 式中的S既是受力面积,也是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例题: 1.一个重5N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 块,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方桌面中 央,求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大小?
观察下图,你有没有想到什么问题?
小小的蝉怎么能把细 细的口器插入厚厚的 树皮呢?
2021/4/14 星期三
笨重的骆驼怎么能 背着沉重的货物行 走松软的沙漠中? 21
观察
坦克为什么使用宽大的履带。 我要有一副滑雪橇多好 啊!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九章 《压强》复习课教案
第九章《压强》复习课一、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压强1、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定义:物体所受与之比。
3、公式:。
(1)、F:施加在物体上的压力。
当物体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静止时,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即GF=。
(2)、S:受力面积,两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的面积。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面积的单位是。
压强的单位则是。
压强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做,简称,符号是。
则,2/11mNPa=。
5、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
②、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力。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压力不变,受力面积;②、受力面积不变,压力。
二、液体压强1、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有重力,且有流动性。
(2)、特点:①、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②、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③、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 ;④、液体内部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 ,压强越大。
(3)、公式: 。
2、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2)、特点:连通器装相同的液体,当液体 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 的。
(3)、应用:①、水壶的壶嘴与壶身;②、排水管的U 形“反水弯”;③、锅炉和外面的水位计④、船闸。
注:1、液体压强的计算:gh p ρ=(1)、适用条件:静止的液体。
(2)、h 的含义:指所研究的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而不是点到容器底的距离。
(3)、理解:由公式gh p ρ=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与液体的重力、体积、容器的形状、底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无关。
2、公式适用范围:(1)、SF p =:适用于计算固体、液体和气体产生的压强。
(2)、gh p ρ=: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
三、大气压强1、产生原因:大气受 重力 作用,且具有 流动性 。
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证明存在的实例:塑料吸盘、吸饮料等。
《压强》说课稿
《压强》说课稿《压强》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文将结合教材原文,对《压强》这一内容进行深入的解析和探讨。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掌握计算压强时的单位;3.通过实例、实验等方法了解压强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计算压强时的单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展示一个被压扁的铁皮圆筒引入压强的概念;2.提问学生:如果用手单手敲击圆筒,圆筒变形的情况是怎样的?同学们能否解释这种现象?引导学生自己理解出“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区域”称为压强,解释铁皮圆筒圆形变形的因素。
(二)概念讲解1.利用板块P2,引入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反复呈现压强的公式,让学生明确公式中各个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三)计算方法的讲解1.通过板块P3,展示在同样的物体表面上作用相同的力和面积不同时,压强会不同的情况;2.引导学生按照公式进行计算,让学生自己掌握计算压强时的方法。
(四)单位的讲解1.通过板块P4,介绍国际单位制中常用的压强单位帕斯卡;2.通过与学生进行微观世界中物体分子活动的讲解,讲解帕斯卡与物理学中“牛顿”等单位的关联。
(五)实际应用的讲解1.通过板块P5,简单介绍压力传感器、医用血压计等实际应用中的压强概念和计算;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实例等方法了解压强的应用及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六)小结1.以板块P6作为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简单总结;2.通过提问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法1.板块式课件的呈现。
2.实验、实例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应用。
3.教师引导式的讲解和学生探究式的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探究知识中得到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理解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别化的讲解和教学。
同时,配合板块式课件,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像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通过实验、实例等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学生亲身体验压强的应用,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复习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第九章《压强》一、教材分析:压强不仅是中考《力学》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而且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压强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这部分知识在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时也经常用到,同时又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升力等知识的基础。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压强概念的建立,为以后压强知识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因此本节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可分为“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液体压强、情景再现重点实验探究”等模块。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比以前有所提高。
但是还存在一些知识的缺陷和漏洞,因此中考对该单元复习是比较重要的。
复习中学生往往都是被动的学习与接受;缺乏必要的动手动脑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复习难度较大。
三、复习目标:1、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2、液体压强的特点及结合图例分析;3、弄清学生经常出错的基本计算 P=F/S和P=ρgh。
四、复习重难点:1、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2、难点:应用压强知识说明生活实例五、教法与学法: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通过复习使学生提出问题,在讨论、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和规律。
六、教学过程设计:考点一、压力的概念1、比较图9—1中的(a)、(b)、(c)三幅图得出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再现“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如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如图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4)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例1、如图所示,把小桌面和砝码以不同形式放在海绵上,分析与压力作用效果有关的因素.比较图___和图___,可以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压面积有关.比较图___和图___,可以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考点二、压强(P):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意义)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压强》复习课
(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压强不仅是中考《力学》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而且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压强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这部分知识在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时也经常用到,同时又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升力等知识的基础。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压强概念的建立,为以后压强知识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因此本节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可分为“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液体压强、情景再现重点实验探究”等模块。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比以前有所提高。
但是还存在一些知识的缺陷和漏洞,因此中考对该单元复习是比较重要的。
复习中学生往往都是被动的学习与接受;缺乏必要的动手动脑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复习难度较大。
三、复习目标:
1、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
2、液体压强的特点及结合图例分析;
3、弄清学生经常出错的基本计算P=F/S和P=ρgh。
四、复习重难点:
1、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2、难点:应用压强知识说明生活实例
五、教法与学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通过复习使学生提出问题,在讨论、总
结、归纳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和规律。
六、教学过程设计:
考点一、压力的概念
1、比较图9—1中的(a)、(b)、(c)三幅图得出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
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再现“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如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如图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
和受力面积有关。
(4)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例1、如图所示,把小桌面和砝码以不同形式放在海绵上,分析与压力作用效果有关的因素.比较图___和图___,可以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压面积有关.比较图___和图___,可以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考点二、压强(P):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意义)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公式:P=F/S
3、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4、物理含义:1 Pa =1N/㎡,表示1㎡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5、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强: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例2.下面所述各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有___,为了增大压强的有__。
A、铲土机的宽履带
B、锋利的剪刀刃
C、骆驼宽大的脚掌
D、很细的钉尖
E、钢轨铺在枕木上
F、啄木鸟尖尖的嘴
考点三、液体的压强
1、再现“液体压强的特点”: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的__和__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3、情景再现“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3、某中学组织学生考察当时在建的河西防洪堤工程技术人员给学生展示了防洪堤的剖面图,如图所示,请你结合所学过的知识解释防洪堤为什么要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4、再现“液体压强公式推导”:
⑴推导方法:建立理想模型法
⑵推导过程:(略)
5、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同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
理来工作的。
例4、图24中平底茶壶的质量是0.4kg,
壶底面积是4×10-3m2.内盛0.6kg的
开水,水面高度在图中已标出,放置
在面积为l m2的水平桌面中央。
试求:
(1)由于水的重力而使水对茶壶底
部产生的压力(2)茶壶对桌面的压
强。
(g=10N/kg)
例5、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
的形状,是因为。
三峡大坝的船闸是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它能让大型轮船在上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
七、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本章第一课时要复习的内容,达到了课程标准及中考的教学要求。
八、附板书设计:第八章《压强》复习课(第一课时)
考点一、压力的概念
考点二、压强(P):
1、定义:单位面积、压力------压强
2、公式:P=F/S
3、单位:帕(Pa)
4、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考点三、液体的压强
1、公式推导:
⑴方法:建立理想模型法
⑵公式:p= ρgh
2、连通器:原理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