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差量法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化学计算专题之差量法

高中化学-化学计算专题之差量法

[解]设溶解的Fe为xg,析出的Cu为yg
Fe+ CuSO4=Cu+FeSO4 质量差
56
64
64-56
x
y
1.16-1.12
56 64 64 56 x y 1.16 1.12
得:x=0.28(g) y=0.32(g)
答: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0.28g析出了铜0.32g.
二、液体差量
例1.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 的铁10g与50g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 得液体质量为55.4g,求此铁的纯度。
解:设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x。
CO+CuO = Cu+CO2
28
44
12x克
气体质量增加(差量)
44-28=16 18 -12 =6克
答: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87.5%。
解:设此铁的纯度为x。
溶液质量增加(差量)
56210x来自56∶54=10x∶5.4
56-2=54 55.4-50=5.4克
答:此铁的纯度为56%。
例2. 将一定质量的钠投入24.6g、t℃的 水中,得到t℃时NaOH饱和溶液31.2g ,求 t℃时NaOH的溶解度.
解: 设生成NaOH质量为x,反应了水的质量为y
2Na + 2H2O = 2NaOH + H2↑
46 36
80
2
y
x
溶液质量增加 46-2=44
31.2-24.6=6.6g
解得:x=12g,y=5.4g
S=100×12/(31.2-12) = 62.5g
三、气体差量
例1.将12克CO和CO2 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 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g,求原混 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

高中化学差量法

高中化学差量法
思想方法 差量法
“差量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间所出现的差量关系解 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即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与反 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解题方法。 差量法只与反应前后相应的差量有关,不必追究各成分在反应 前后具体的量,能更深刻地抓住本质,可使化学计算独辟蹊径, 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大大简化运算量,提高运算准确度。
x y z 10 g-8.4 g=1.6 g 80∶x=16∶1.6 g 64∶y=16∶1.6 g 18∶z=16∶1.6 g x=8 g,y=6.4 g,z=1.8 g,则有8 g氧化铜参加反应,有6.4 g铜 生成,有1.8 g水生成。
3.(液体质量差)天平两端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内盛等体 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将物质的量都为amol的铝和镁分别放 入左盘和右盘的烧杯中,反应完毕后,在哪一盘的烧杯中加入多 少克同种金属才能平衡?
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是因为生成氧气,根 据质量守恒可知:放出O2的质量为11.6-3.6=8(g)。 则n(气)=2n(O2)=0.5 mol 则 M m(气) 11.6 g 23.2 ggmol1
n(气) 0.5 mol
即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3.2。
【典题示范2】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 10 g与50 g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 55.4 g,求此铁的纯度。 【分析】由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可知,影响溶 液 质量变化的因素是参加反应的铁和生成的氢气。每有56份质量 的铁参加反应“进入”溶液的同时,可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从溶 液中逸出,故溶液质量增加56-2=54(份)。由题目给的差量 55.4 g-50 g=5.4 g,据此便可列比例式求解。

高中化学差量法

高中化学差量法

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莫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有广泛的用途,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质量差法”和“体积差法”]差量法的适用条件:(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

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

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

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差量法原理 .例题祥解(附练习)差量法原理 .例题祥解差量法计算,就是利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来求解,其优点是:思路明确、步骤简单、过程简捷。

一、差量法解题的原理设反应:A+B=C 质量差a c a-c(或c-a)x y x-y也就是说,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和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这就是根据质量差进行化学计算的原理。

二、差量法解题的步骤1.审清题意,分析产生差量的原因。

2.将差量写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边,并以此作为关系量。

3.写出比例式,求出未知数。

三、事例1.质量减少的计算〔例1〕把6.1g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里加热,当完全分解、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4.2g,求原混合物里氯酸钾有多少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物加热后减轻的质量即为生成的氧气质量(W 混-W剩=WO2),由生成的O2即可求出KClO3。

〔解答〕设混合物中有质量为xKClO3答:略。

2.质量增加的计算〔例2〕把质量为10g的铁片放在50g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洗净、干燥、称重,铁片的质量增加到10.6g,问析出多少克铜?原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分析〕在该反应中,单质铁变成亚铁离子进入溶液,使铁片质量减少,而铜离子被置换出来附着在铁片上。

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解题方法:差量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解题方法:差量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解题方法:差量法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解题方法:差量法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解题方法:差量法,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差量法例题.将质量为100克的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烘干,称量,棒的质量变为100.8克。

求有多少克铁参加了反应。

解析:fe+cuso4=feso4+cu棒的质量增加566464-56=8m(fe)100.8g- 100g=0.8g56∶8=m(fe)∶0.8答:有5.6克铁参加了反应。

归纳小结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这个差量可以是固态、液态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之差。

,也可以是气态物质的体积、物质的量之差等。

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

差量也是质量守恒定律的一种表现形式。

仔细分析题意,选定相关化学量的差量。

质量差均取正值。

差量必须是同一物理量及其单位,同种物态。

差量法优点:不需计算反应前后没有实际参加反应的部分,因此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案。

差量法利用的数学原理:差量法的数学依据是合比定律,即差量法适用范围⑴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

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

⑵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时,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经典习题1.在稀h2so4和cuso4的混合液中,加入适量铁粉,使其正好完全反应。

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所加铁粉的质量相等。

则原混合。

29初高中化学衔接——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差量法

29初高中化学衔接——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差量法

29初高中化学衔接——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差量法差量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摩尔数和摩尔质量的简捷方法。

该方法非常方便,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计算化学反应中的关系。

下面将详细介绍差量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差量法的原理差量法的原理基于以下两个基本概念:1.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摩尔数守恒定律: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各个物质的摩尔数总和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2.化学物质的摩尔数与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每个物质的摩尔数等于其质量除以其摩尔质量。

基于上述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差量法来计算物质的摩尔数和摩尔质量。

二、差量法的应用步骤:下面是差量法的应用步骤及其示例:1.编写化学反应方程:首先需要编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包括反应物和产物。

例如,考虑以下化学反应:H2+O2→H2O2. 将已知量转化为摩尔数:将已知质量或体积等转化为摩尔数。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的化学计量关系,将反应物的质量转化为摩尔数。

例如,如果已知H2的质量为4g,则可以使用其摩尔质量(2 g/mol)计算出摩尔数:4g / 2g/mol = 2 mol。

3.判断所求物质:根据问题的要求,判断所求物质是反应物还是产物。

在上例中,假设需要计算产物的摩尔数。

4. 利用守恒定律计算所求物质的摩尔数:由于守恒定律,已知反应物的摩尔数等于所求产物的摩尔数。

在上例中,已知H2的摩尔数为2 mol,根据守恒定律,所求产物H2O的摩尔数也为2 mol。

5. 将摩尔数转化为质量或体积:根据所求物质的摩尔质量或摩尔体积,将摩尔数转化为质量或体积。

在上例中,已知H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可以计算出所求产物H2O的质量:2 mol × 18 g/mol = 36 g。

6.根据需要进行单位转换:根据问题的要求,将所得的质量或体积等进行单位转换。

例如,将质量从克转换为千克或毫克,将体积从毫升转换为升等。

三、差量法的优缺点:差量法的使用具有以下优点:1.简单快捷:差量法使用方便,只需根据守恒定律进行计算,既省时又有效。

高考化学技巧(六):差量法

高考化学技巧(六):差量法

五、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量(固体质量差、液体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方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按化学方程式列比例解题完全一样。

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有时题目给的条件不是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而是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差值,解决此类问题用差量法十分简便。

此法的关键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即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比例式求解。

一.固体差量1.将19 g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5.9 g,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

44.2%。

二.液体差量2.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 g与50 g稀硫酸完全反应,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 g,则该铁的纯度是_____%。

56%。

三.气体差量3.将12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 g,则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是_____%。

87.5%。

四.增减差量4.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天平上,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待天平平衡后,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铁和镁,若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则所加铁和镁的质量比是_____。

77/81。

五.体积差量5.在一个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 X和2 L Y,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g)+3Y(g) 2Q(g)+nR(g),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的n值是A.4 B.5 C.6 D.76.同温同压下,40 mL CO、CO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后,恢复到原来的状况,剩余气体36 mL,则原混合气体中O2不少于A.4 mL B.8 mL C.10 mL D.12 mL六.压强差量7.标准状况下,一容积不变的的密闭容器里充满3 L 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恢复至原状态,压强变为原来的1/2,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体积分别是__________。

高中化学计算题基本类型计算方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基本类型计算方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基本计算方法1.差量法 当反应前后固体或液体的质量发生变化时或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密度、物质的量、体积等发生变化时可用差量法计算。

(1)体积差[练习1] 常温下盛有20mL 的NO 2和NO 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大试管倒立在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16mL 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 2和NO 的体积分别是多少?若在上述大试管中缓缓通入O 2,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残留2mL 气体,则通入O 2体积可能为多少mL ? 【解答】2223NO 323121v 2v 436y 20614NO x y NO H O HNO NO mL x xmL x mLmL+=+∆=∆===-=设原混合气体中的体积是,的体积是理论体积差实际体积差答:略。

223223222316NO 2mL 4NO+3O +2H O=4HNO NO,14NO 4NO+3O +2H O=4HNO 431410.5O NO 4NO+3O +2H O=4HNO 4316214mL mL xx mLmL y y mL=-=由上小题可以确定剩余气体均为,通入氧气后仍有气体剩余①若剩余气体是那么有参加反应②若剩余气体是,那么有16参加反应答:略。

(2)质量差[练习2] 将10.000g 氯化钠、溴化钾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水中,通入氯气充分反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高温高压),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为9.813g 。

若将此残留物再溶于水并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所得的沉淀经干燥后质量为0.721g ,求原混合物中各化合物的质量。

【解答】223223g,,.10O 74.59.81311944.50.1871190.51000.7211110.8100.50.88.7x y g z g x y z NaCl NaCl NaClKBr Cl KCl Na CO KClCaCl CaCl CaC x y z y y g z z gx g ++=⎫⎧⎧⎪⎪⎪+−−−−→+−−−−−→⎬⎨⎨⎪⎪⎪⎭⎩⎩++=-=====--=灼烧蒸干过滤沉淀干燥设:氯化钠 溴化钾氯化钙①②①②:答:略。

高中化学计算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高中化学计算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高中化学计算中常用的几种方法一.差量法(1)不考虑变化过程,利用最终态(生成物)与最初态(反应物)的量的变化来求解的方法叫差量法。

无须考虑变化的过程。

只有当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存在比例关系时,且化学计算的差值必须是同一物理量,才能用差量法。

其关键是分析出引起差量的原因。

(2)差量法是把化学变化过程中引起的一些物理量的增量或减量放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作为已知量或未知量,利用各对应量成正比求解。

(3)找出“理论差量”。

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

用差量法解题是先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跟实际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

如:-12C(s)+O2(g)===2CO(g) ΔH=-221 kJ·mol Δm(固),Δn(气),ΔV(气)2 mol 1 mol 2 mol 221 kJ 24 g 1 mol 22.4 L(标况)1例1.将质量为100克的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烘干,称量,棒的质量变为100.8克。

求有多少克铁参加了反应。

(答:有5.6克铁参加了反应。

)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Fe+CuSO4===FeSO4+Cu 棒的质量增加(差量)56 6464-56=8x 100.8克-100克=0.8克56:8=x:0.8克答:有5.6克铁参加了反应。

2.例2.将a L NH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 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 L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是(C ) 2a-bb-a2a-bb-aA. C. abba设参加反应的氨气为x ,则2NH3N2+3H2 ΔV2 2x b-ax=(b-a) L所以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建立关系式一般途径是:(1)利用微粒守恒建立关系式;(2)利用化学方程式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建立关系式;(3)利用方程式的加和建立关(1)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总数守恒。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差量法,极值法,转换法,十字交叉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差量法,极值法,转换法,十字交叉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差量法,极值法,转换法,十字交叉法..主要,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适用条件】(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

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

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

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用法】A ~B ~Δxa b a-bc d可得a/c=(a-b)/d已知a、b、d即可算出c=a*d/(a-b)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中有一条: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各物质间的比例关系。

这是差量法的理论依据。

【证明】设微观与宏观间的数值比为k.(假设单位已经统一)A ~B ~Δxa b a-ba*k b*k (a-b)*k可得a*k=a*[(a-b)]*k/(a-b)推出a/(a*k)=(a-b)/[(a-b)*k]用c替换a*k,d替换(a-b)*k已知a、b、d即可算出c=a*d/(a-b)因此差量法得证【原理】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和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这就是根据质量差进行化学计算的原理。

【步骤】1.审清题意,分析产生差量的原因。

2.将差量写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边,并以此作为关系量。

3.写出比例式,求出未知数。

【分类】(一)质量差法例题:在1升2摩/升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3.2克,问:(1)加入的铜粉是多少克?(2)理论上可产生NO气体多少升?(标准状况)分析:硝酸是过量的,不能用硝酸的量来求解。

化学计算基本方法

化学计算基本方法

高中化学计算基本方法一差量法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找出所谓“理论差值”。

这个差值可以是质量,气体物质的体积,压强。

物质的量等。

该值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有关量成正比。

差量法就是借助于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式,求出答案。

1。

质量差。

如果题目给出了某一个反应过程中物质始态质量与终态质量,常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来解题。

例一在2000C时将11.6克CO2和H2O(g)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反应完全后,固体质量增加3.6g。

求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

方法一:方法二:2。

体积差。

当有气体参加化学反应且题目中涉及前后气体体积的差量来进行计算。

例二在标况下,500ml含O3的氧气,如果其中的O3完全分解,体积变为520ml,求原混合气体中氧气和臭氧的体积各是多少?二守恒法所谓“守恒”,就是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作为依据,寻找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总数绝对值相等;复反解反应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量相等;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1。

电荷守恒法例三1L 溶液中含SO42- 0.00025mol,CL-0.0005mol,NO3-0.00025mol,Na+0.00025mol, 其余为 H+,则 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2.电子守恒法例四某氧化剂X2O72-,在溶液中0.2mol该离子恰好能使0.6molSO32-完全氧化,则X2O72-还原后的化合价为多少?3.质量守恒法例五在臭氧发生器中装入100mlO2, 经反应3O2=2O3 ,.最后气体体积变为95ml(气体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定),则反应后混和气体的密度为多少?三十字交叉法十字交叉法是巧解二元混和物问题一种常规方法.若.a , b 分别表示某二元混和物中的两种组分A ,B的量,c为a,b地相对平均值;n(A),n(B)为二元混和体系中A和B地组成比: a c-b\/ ( c-b ):(a-c)=n(A):n(B)/\b a-c十字交叉法的应用范围:(1)根据元素地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质量数,求同位素原子百分比.(2)根据混和物地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组分地相对分子质量,求各组分物质的量之比。

化学计算---差量计算法

化学计算---差量计算法

化学计算:差量思想差量法计算规则:遇到下列情形,可尝试用“差量法”解题:1、反应前后固体或液体的质量发生变化时;2、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密度、物质的量、体积等发生变化差量法是建立在化学反应基础之上的,反应前后的量差与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直接相关。

在计算时,若能将反应前后单位统一、配合成套,只需将差量当成一种特殊的“生成物”即可。

3、气态烃(CxHy )在100℃及其以上温度完全燃烧时气体体积变化规律与氢原子个数有关。

若燃烧前后体积不变,即=0,y=4; 若燃烧前后体积增大,>0,y>4;若燃烧前后体积增大,<0,y<4;1、将a g Na2O2加入到93.8g 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为100g ,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4% B4.2% C8% D12%2、将a 升NH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 升(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 升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是? A a b -a 2 B b a -b C b a 2b - D ab a - 3、CO2和O2的混合气体多次通过有Na2O2的干燥管后,体积减小到原来的4/5(条件相同,同时测定),则原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体积比为()A 4:1B 3:2C 1:1D 2:34、25℃和101 kPa 时,乙烷、乙炔(C2H2)和丙烯(C3H6)组成的混合气体32ML 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总体积缩小了72ml ,则原混合气体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A 12.5% B25% C 50% D 75%5、为了检验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先将w1 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 ,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123115384w w w - B 1213184w w w - C 123114273w w w - D 1231184115w w w - 6、将5.6 L CO2气体缓慢通过一定量的Na2O2固体后,得到3.36 L 气体(气体均在标准情况下测定),所得气体的质量为()A 3.8 gB 4.8 gC 5.4gD 6.6 g7、11.5 mL 某气态烃(碳氢化合物)与过量的氧气混合点燃爆炸后,气体体积减少了34.5mL ,再用KOH 溶液吸收后,气体体积又减少了34.5mL (气体体积测定均在常温常压下)此烃的化学式为()A 甲烷(CH4)B 乙烯(C2H4)C 乙烷(C2H6)D 丙烷(C3H8)8、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1.0 g ,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4.8g 。

高中化学 差量法

高中化学 差量法
高压
3O2
放电
2O3
(1)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所得混合气体
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g/mol(保留一位小数)。
(2)将8L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 6.5L,其中臭氧为_____L。
(3)实验室将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0.896L(标准状况)通
入盛有20.0g铜粉的反应器中,充分加热后,粉末的质量变为 21.6g。则原混合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2)此题应根据差量法计算 设生成臭氧的体积为X,则:
3O2
3
2O3
2 X
△V
1 8-6.5=1.5(L)
列方程式得2/X=(3-2)/(8-6.5) X=3L (3)n(混合气体)=0.896/22.4 =0.04(mol)
设臭氧的体积分数为a,根据氧原子守恒
0.04mol·a·3+0.04mol·(1-a)·2 =(21.6-20)/16 mol 解得a=0.5
答案: (1)35.6 (2)3 (3)0.5
【典例4】10毫升某气态烃在80毫升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 复到原来状况(1.01×105Pa ,27ºC)时,测得气体体积 为70毫升,求此烃的分子式。 【解析】原混合气体总体积为90毫升,反应后为70毫升, 体积减少了20毫升。剩余气体应该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过
y1
y2
x 2 y2
注意:
(1)x、y可表示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等,因
而差量可以是质量差、物质的量差、体积差等。
(2)分清差量是“增”还是“减”。在复杂的情况下,存在 多个反应,可能差量的增减方向并不一致,这就要取其代数 和。若方向相同,则总差量等于各个分差量之和。 (3)正确分析形成差量的原因,找出对应的量与方程式得出 的“理论差量”的关系是解决差量法的关键。

化学计算方法之差量法

化学计算方法之差量法

化学计算方法之差量法
差量法计算,就是利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来求解,其优点是:思路明确、步骤简单、过程简捷。

一、差量法解题的原理
设反应:A+B=C 质量差
a c a-c(或c-a)
x y x-y
也就是说,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和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这就是根据质量差进行化学计算的原理。

二、差量法解题的步骤
1.审清题意,分析产生差量的原因。

2.将差量写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边,并以此作为关系量。

3.写出比例式,求出未知数。

三、事例
1.质量减少的计算
把6.1g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里加热,当完全分解、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4.2g,求原混合物里氯酸钾有多少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物加热后减轻的质量即为生成的氧气质量(W混-W剩=WO2),由生成的O2即可求出KClO3。

〔解答〕设混合物中有质量为xKClO3
答:略。

2.质量增加的计算
〔例2〕把质量为10g的铁片放在50g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洗净、干燥、称重,铁片的质量增加到10.6g,问析出多少克铜?原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在该反应中,单质铁变成亚铁离子进入溶液,使铁片质量减少,而铜离子被置换出来附着在铁片上。

理论上每56g铁参加反应后应能置换出64g铜、铁片净增加质量为64-56=8g。

现在铁片增重10.6-10=0.6g并非是析出铜的质量,而是析出铜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差。

按此差量即可简便进行计算。

〔解答〕设有质量为x铜析出,有质量为yCuSO4参加反应。

化学计算基本解法专题--差量法

化学计算基本解法专题--差量法

化学计算基本解法专题:差量法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理论差量”。

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气体物质的体积、压强、物质的量、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等。

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有关量成正比。

差量法就是借助于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式,求出答案。

【例1】Zn与Zn(NO3)2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

冷却后称其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等。

求原混合物中两种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

2Zn(NO3)22ZnO+4NO2↑+O2↑解法指导:设锌有x摩,硝酸锌有y摩。

2Zn + O22ZnO 增量+△m2mol 32g 32gxmol xg2Zn(NO3)2 2ZnO + 4NO2↑ + O2↑减量-△m2mol 4×46g 323g 216gymol yg依题意:x=y =解得:Zn%= = 69.9%【例2】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均分别注入60毫升2摩/升的盐酸,然后将下列量的金属置于烧杯中,完全反应后,天平保持平衡的是()A、左盘置0.05摩钠,右盘置0.05摩镁B、左盘置0.2摩钠,右盘置0.2摩镁C、左盘置0.5克钾,右盘置0.5克钙D、左盘置0.05摩钾,右盘置0.05摩钙解法提示:Na + H+ = Na+ + H2↑增量23g 1g 22gMg + 2H+ = Mg2+ + H2↑增量24g 2g 22g※可见在酸过量的前提下,当差量相等时,钠和镁的物质的量相同。

具有这种特点的例子还有钾和钙,碳酸氢钠和碳酸镁,碳酸氢钾和碳酸钙等,故AD正确。

而对于B,金属过量,过量的钠与水有反应,导致天平不平衡。

【例3】取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与0.5升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一根50克的铁棒插入上述溶液中,至铁棒质量不再变化时,铁棒增重0.24克,并收集到224毫升氢气(标准状况下),由此推算氧化铜粉末的质量为()A、2.4克B、6.4克C、8克D、1.92克解法提示:铁棒增重0.24克是建立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铁棒增重和铁与稀硫溶液反应铁棒减重的基础之上的,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铁棒增重-铁与稀硫酸溶液反应铁棒减得=0.24克Fe + H2SO4 = FeSO4 + H2↑差量22400ml 56g224ml则Fe棒减重=0.56克Fe + CuSO4 = FeSO4 + Cu 差量 CuO64g (64-56)g 80g(0.24+0.56)g求得CuO的质量=8g 故选C【例4】量筒里有NO和NO2的混合气体100ml,将量筒倒立在水中,充分反应后,量筒里的气体体积减少50ml,求原混合气体中有NO、NO2各有多少毫升?若将100ml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充分反应发现溶液质量增加108ml,求混合气体可NO、NO2又各为多少毫升?(气体体积为标准状况下测得)。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常见化学计算方法主要有:差量法、十字交叉法、平均法、守恒法、极值法、关系式法、方程式叠加法、等量代换法、摩尔电子质量法、讨论法、图象法(略)、对称法(略)。

一、差量法在一定量溶剂的饱和溶液中,由于温度改变(升高或降低),使溶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溶质(或饱和溶液)质量的差量;每个物质均有固定的化学组成,任意两个物质的物理量之间均存在差量;同样,在一个封闭体系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尽管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但物质的量、固液气各态物质质量、气体体积等会发生变化,形成差量。

差量法就是根据这些差量值,列出比例式来求解的一种化学计算方法。

该方法运用的数学知识为等比定律及其衍生式:a b c d a c b d ==--或c a d b--。

差量法是简化化学计算的一种主要手段,在中学阶段运用相当普遍。

常见的类型有:溶解度差、组成差、质量差、体积差、物质的量差等。

在运用时要注意物质的状态相相同,差量物质的物理量单位要一致。

1.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1.0g ,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2.5g 。

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实验室用冷却结晶法提纯KNO 3,先在100℃时将KNO 3配成饱和溶液,再冷却到30℃,析出KNO 3。

现欲制备500g 较纯的KNO 3,问在100℃时应将多少克KNO 3溶解于多少克水中。

(KNO 3的溶解度100℃时为246g ,30℃时为46g )3.某金属元素R 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m ,相同价态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 ,则金属元素R 的化合价为多少?4.将镁、铝、铁分别投入质量相等、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所得各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的镁、铝、铁三种金属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A )Al >Mg >Fe (B )Fe >Mg >Al (C )Mg >Al >Fe (D )Mg=Fe=Al5.取Na 2CO 3和NaHCO 3混和物9.5g ,先加水配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加9.6g 碱石灰(成分是CaO 和NaOH ),充分反应后,使Ca 2+、HCO 3-、CO 32-都转化为CaCO 3沉淀。

化学计算技巧之差量法

化学计算技巧之差量法

化学计算技巧之差量法【摘要】正确处理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大难题。

对于同样一道化学计算题,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解题,可能会有多种不一样的解题方法。

但不同解题方法所需要的时间可能相差很大。

而学生都希望高考时能又快又准地解出题目。

这就需要教师能在平时教给学生一些高中阶段会经常用到的计算技巧。

而在高中阶段最常用到的计算技巧之一就是差量法。

【关键词】差量法;化学计算;质量差法;体积差法化学计算一直是学生的弱项,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会遇到的一大难题。

学生在测验和考试中最难得分的一类题目就是化学计算,能选用最合适的方法准确而快速地解决计算题,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选用合适的方法解计算题,不但可以缩短解题的时间,还有助于减小计算过程中的运算量,尽可能地降低运算过程中出错的机会。

而在高中阶段最常用到的计算技巧之一就是差量法。

现将此法详细介绍如下: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有广泛的用途,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质量差法”和“体积差法”。

1固体质量差(1)将一块铁片放入500ml1mol/L的CuSO4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铁片,小心洗净后干燥称量,铁片增重0.8克,反应后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是解析:Fe+CuSO4=FeSO4+Cum(固体增重)56g1mol 64g (64-56)g 理论差量n=0.1mol 0.8g 实际差量消耗的CuSO4为0.1mol,反应后为0.5L×1mol/L-01mol=0.4mol 注意:抓住每反应完1mol CuSO4,金属就增重8g,找到关系式。

高中化学差量法总结

高中化学差量法总结

专题一差量法总结差量法是最常用的解题技法之一..所谓“差量”是指一个过程中始态量与终态量的差值..差量法是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二者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题方法..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适用条件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步骤1.审清题意;分析产生差量的原因..2.将差量写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端;看作化学方程式的一部分..3.写出比例式;求出未知数..分类一.质量差法例1.在1L 2mol·L-1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3.2g;问:1加入的铜粉是多少克 2理论上可产生NO气体多少升二.体积差法例2.110mLN2和130mL 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当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变为220mL;则生成氨气A.10 mL B.20 mL C.30 mL D.40 mL 三.物质的量差法例3.白色固体PCl5受热即挥发并发生分解:PCl5g= PCl3g+ Cl2现将5.84克PCl5装入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05mol;求平衡时PCl5的分解百分率..补偿练习1.向50gFeCl3溶液中放入一小块Na;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仍有棕黄色的溶液45.9g;则投入的Na的质量为A、4.6gB、4.1gC、6.9gD、9.2g2.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3.将一定质量的NaHCO3和Cu的混合物粉末放在容器中;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发现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相等;计算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4.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反应前后条件保持不变;则反应后气体减小的体积与反应前气体体积比为A.1:5 B.1:4 C.1:3 D.1:25.60g镁、铝、铁、锌的混合物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发水分后得到204克固体;则反应过程中放出氢气的质量为 ..A.2gB.3gC.4gD.无法计算专题一差量法总结答案例1:硝酸是过量的;不能用硝酸的量来求解..铜跟硝酸反应后溶液增重;原因是生成了硝酸铜;所以可利用这个变化进行求解..Cu + 8HNO 3 = 3CuNO 32 + 2NO ↑+ 4H 2O △m 192g 44.8L 636-504=132g X Y 13.2g可得X=19.2g;Y=4.48L例2:答案选B N 2+3H 2 2NH 3 △V1 32 2 110+130-220mL20 mL 20 mL例3:原PCl 5的物质的量为0.028mol;反应达到平衡时物质的量增加了0.022mol;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PCl 5气= PCl 3气+ Cl 2 △n1 1 X 0.022mol 0.022molPCl 5分解;所以结果为78.6% 补偿练习1. Na 投入到FeCl 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6Na+2FeCl 3+6H 2O=6NaCl+2FeOH 3↓+3H 2↑ △m6mol 82gX=0.3moL 4.1g质量应为6.9g;答案为C2. Fe+H2SO4稀=FeSO4+H2↑△m56 2 56-2=5410x 55.4g-50g=5.4g 可求出x=56%答:此铁的纯度为56%..3. 2NaHCO3△Na2CO3+CO2↑+H2O↑△m168 62x 62x/1682Cu+O2△△m128 32 32y 32y/12862x/168=32y/128 y/x=31/21原混合物中含铜粉质量分数为31/21+31×100%=59.6%4. 设氨气平衡后的体积为25;则平衡后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00N 2+3H22NH3△V1 32 225 x=25体积减少25;平衡后为100;则原体积为1255.恰好反应结束后溶液中溶质只有硫酸盐..所以题目中固体204克中;含有60克金属离子其余为硫酸根离子..差量204-60=144是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根据硫酸中硫酸根与氢离子的质量关系每一个硫酸根结合两个氢离子即可求出原硫酸中氢离子的质量;即生成氢气的质量..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用R表示金属;设其化合价为+n;生成氢气质量为x;则:△m=mSO42-2n 96nx 204 g-60 g=144 g; x=3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量法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量(固体质量差、液体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方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按化学方程式列比例解题完全一样。

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有时题目给的条件不是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而是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差值,解决此类问题用差量法十分简便。

此法的关键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即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比例式求解。

一.固体差量
1.将19 g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5.9 g,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

44.2%。

二.液体差量
2.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 g与50 g稀硫酸完全反应,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 g,则该铁的纯度是_____%。

56%。

三.气体差量
3.将12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 g,则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是_____%。

87.5%。

四.增减差量
4.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天平上,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待天平平衡后,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铁和镁,若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则所加铁和镁的质量比是_____。

77/81。

五.体积差量
5.在一个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 X和2 L Y,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4X(g)+ 3Y(g) 2Q(g)+nR(g),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的n值是
A.4 B.5 C.6 D.7
6.同温同压下,40 mL CO、CO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后,恢复到原来的状况,剩余气体36 mL,则原混合气体中O2不少于
A.4 mL B.8 mL C.10 mL D.12 mL
六.压强差量
7.标准状况下,一容积不变的的密闭容器里充满3 L 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恢复至原状态,压强变为原来的1/2,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体积分别是
__________。

2.5,0.5;1,2。

七.巧练
8.有KCl、KBr和KI混合物3.87 g,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的沉淀干燥后是6.63 g,则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51% B.40.3% C.32% D.24%
9.将足量的铁粉投入到CuCl2和FeCl3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并干燥
不溶物,所得质量与最初加入铁粉的质量相同,则原混合物中两种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

7:2。

和量法
为解决问题方便,有时需要将多个反应物(或生成物)合在一起进行计算的方法称为和量法。

和量法的原理是:若A1/A2=B1/B2,则有A1/A2=B1/B2=(A1+B1)/(A2+B2),一般遇到以下情形,可尝试用和量法解题:(1)已知混合物反应前后质量,求混合物所含成分质量分数时;(2)已知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体积,求混合物所含成分体积分数时;(3)求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比、物质的量比或体积比时。

1.18.4 g NaOH和NaHCO3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约25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6 g。

则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
_____%。

54.3%。

2.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

现加热5.00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减少了0.31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A.3.38 g B.4.58 g C.4.16 g D.4.41 g
3.取标准状况下CH4和过量O2的混合气体840 mL点燃,将燃烧后的气体用过量的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0.600 g。

则碱石灰吸收后所剩气体的体积是_____(标准状况下)。

336 mL。

逆推法
逆推法,即由最后的问题出发,一步一步倒着推理,直到找出解题的思路。

1.在标准状况下,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为a L,经光照反应后混合气体恰好能与b mol的NaOH完全作用生成盐,则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

(a-11.2b) L。

2.将NO2、NH3、O2的混合气体1 mol,通过稀硫酸后,溶液的质量增加26.7 g,气体缩小为4.48 L(标况),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A.28.1 B.30.2 C.33.1
D.34.1
3.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是CaCl2,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所示: D (1)D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NH3。

A ? E D 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NH4Cl。

? C ?H (2)A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B F G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差量法巧解
一.固体差量
1.?m=44+18=62,x/168=(19-15.9)/62,x=8.4 g,NaHCO3%=8.4/19=44.2%。

二.液体差量
2.?m=56-2=54,10x/56=(55.4-50)/5.4,x=56%。

三.气体差量
3.?m=44-28=16,12x/28=(18-12)/16,x=87.5%。

四.增减差量
4.Fe:?m=56-2=54,x/56=a/54,x=56a/54=28a/27;
Mg:?m=24-2=22,y/24=a/22,y=24a/22=12a/11。

x/y=28/27×11/12=77/81。

五.体积差量
5.?V=2+n-7=n-5,4/1=(n-5)/(5×5%),n=6。

6.?V=3-2=1,V/1=4/1,V=4 mL。

六.压强差量
7.压强减少量为3。

因而:H2反应掉1 L,O2反应掉0.5 L;过量气体1.5 L。

2.5,0.5;1,2。

七.巧练
8.?m=108-39=69,x/39=(6.63-3.87)/69,x=1.56;K%=1.56/3.87=40.3%。

9.x mol FeCl3,y mol CuCl2。

?m减=56/2=28,?m增=64-56=8。

x?m减=y?m增,x/y=?m增/?m减=8/28=2/7。

和量法巧解
1.?m=18.4-16.6=1.8 g,恰好完全反应时:NaHCO3+NaOH??Na2CO3+H2O,
x/124=1.8/18,x=12.4 < 18.4,即NaOH过量。

m(NaOH)过量=18.4-12.4=6.0 g;m(NaOH)反应=40×1.8/18=4.0 g;故NaOH%=(4+6)/18.4=54.3%。

2.?m=44+18=62 g,m(NaHCO3)/168=0.31/62,m(NaHCO3)=0.84 g,
m(Na2CO3)=5.00-0.84=4.16 g。

3.?m=44+2×18=80 g,3×22.4/V反应=80/0.600,V反应=0.504 L,
V剩余=840-504=336 mL。

逆推法巧解
1.最终:NaCl+NaClO,Na与Cl是1:1的关系,即V(Cl2)=11.2b L,故V(H2)=a-11.2b L。

2.剩余:m(O2)=32×4.48/22.4=6.4 mol;M=26.7+6.4=33.1 g/mol。

3.D是气体,G是CaCl2,即实验室制NH3的反应。

E、F分别是NH4Cl和Ca(OH)2;C、D分别是HCl和NH3;A、B分别是H2和Cl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