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PT1
合集下载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PT课件
(1)原因:共和政体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努力。
(2)表现: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__易__服__饰___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革除“大人”
“老爷”
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体现平等
读教材自主学习
提能力合作探究
讲方法题型对接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1.原因:人们缺乏对__旧__思__想___、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 仍被___专__制__和__愚__昧___束缚着。
讲方法题型对接
3.主张
(1)拥护“德先生”,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指民主,来自democracy的音译
(2)拥护“赛先生”, 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指科学,来自science的音译
(3)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4.影响
鲁迅的《狂人日记》
(1)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使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
2.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欧洲的华工”(见教材P115)
信息解读:北洋政府对德奥宣战后,向欧洲派遣了高达14万劳工,以弥补协约国因 征兵而造成的劳动力缺乏问题,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读教材自主学习
提能力合作探究
讲方法题型对接
3.阅读图片“清华学校学生在操场焚烧日货”
信息解读:1919年5月9日,清华大学举行“五九国耻纪念会”。会后,学生在操场 焚烧日货,这是一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表达了我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决心,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信息解读:1915年1月18日,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为换取 日本的支持,袁世凯于5月9日接受了除第五号“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顾问”外 的全部要求,史称“中日民四条约”。它的签订,使日本侵略势力在满蒙、山东得 到巩固和扩展,在华中华南也有所增进。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PT优质课件
——毛泽东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说:《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 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 己的时代,……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 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后,北大和《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919年下半年全国有400多种白话文的报刊。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发通知: 从1921年开始在中小学里面逐步用白话文取代古文。
14
4.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动的 反封建、倡导民主与科学的运动。p107 •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经其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 开来。 •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 运动所涉及的内容比辛亥革命更广泛和深刻。 •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思想解 放的意义。
——陈钦《北洋大时代》来自? 北洋 印象北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一)袁世凯独裁专制(1912-1916年) (二)北洋军阀割据混战(1916-1928年)
学习目标: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 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专制VS民主)
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 分析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
印象北洋
1916—1927年,由于一个强权人物的消失产生了离心力,令国家陷入杂乱
无序的状态。军阀为了权利和自我扩张而互相攻伐,毫无理智、逻辑可言,造
成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 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说:《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 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 己的时代,……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 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后,北大和《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919年下半年全国有400多种白话文的报刊。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发通知: 从1921年开始在中小学里面逐步用白话文取代古文。
14
4.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动的 反封建、倡导民主与科学的运动。p107 •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经其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 开来。 •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 运动所涉及的内容比辛亥革命更广泛和深刻。 •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思想解 放的意义。
——陈钦《北洋大时代》来自? 北洋 印象北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一)袁世凯独裁专制(1912-1916年) (二)北洋军阀割据混战(1916-1928年)
学习目标: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 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专制VS民主)
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 分析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
印象北洋
1916—1927年,由于一个强权人物的消失产生了离心力,令国家陷入杂乱
无序的状态。军阀为了权利和自我扩张而互相攻伐,毫无理智、逻辑可言,造
成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 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程设计PPT课件
“宋教仁案”
材料一: 1912年12月开始举行的中华民国首次国会选举,中国同
盟会及其他政党组成的国民党,在参众两院的初选和复选中 获得巨大胜利。接替孙中山代理国民党理事长的宋教仁,准 备筹划组织第一届责任内阁。1913年3月20日夜晚,宋教仁 由上海启程前往北京,被刺杀于上海沪宁火车站。“宋教仁 案”是在临时政府即将向正式政府过渡的背景下发生的,是 以宋教仁为代表的主张建立责任内阁的国民党,与以袁世凯 为首的政治势力激烈斗争导致的结果,对后来的政局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宋教仁案”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二次革 命”。
——上海:《民国日报》,1924年
剪发辫、易服饰、废缠足、改称谓、婚恋自由
瞿秋白、杨之华
二、光明的北洋时代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史料阅读: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
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
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实行无阻乎?以予观之,
(一)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
材料一:
2.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原因
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
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
法规等达9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
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
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
《商人通例》《商业注册规则》《商会
民国时期某店门前
二、光明的北洋时代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文学革命
材料一: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材料一: 1912年12月开始举行的中华民国首次国会选举,中国同
盟会及其他政党组成的国民党,在参众两院的初选和复选中 获得巨大胜利。接替孙中山代理国民党理事长的宋教仁,准 备筹划组织第一届责任内阁。1913年3月20日夜晚,宋教仁 由上海启程前往北京,被刺杀于上海沪宁火车站。“宋教仁 案”是在临时政府即将向正式政府过渡的背景下发生的,是 以宋教仁为代表的主张建立责任内阁的国民党,与以袁世凯 为首的政治势力激烈斗争导致的结果,对后来的政局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宋教仁案”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二次革 命”。
——上海:《民国日报》,1924年
剪发辫、易服饰、废缠足、改称谓、婚恋自由
瞿秋白、杨之华
二、光明的北洋时代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史料阅读: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
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
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实行无阻乎?以予观之,
(一)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
材料一:
2.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原因
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
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
法规等达9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
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
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
《商人通例》《商业注册规则》《商会
民国时期某店门前
二、光明的北洋时代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文学革命
材料一: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
源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
吾敢断言:
,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
《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
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 其存废为吾国早当解
决之问题……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载《新青年》第2卷第3号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 ,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北洋军阀的统治
(民国初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末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
1912年 1916年 1919年
1928年
袁世凯 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时期
革命派缔造了民国的基石,袁世凯得到了民国的名器。这 是当时中国社会选择的结果。但前者并不甘心于这种结果,后 者并不满足于这种结果。于是,开始于清末的民主与专制之争 斗注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开新的肉搏。
旧理论、旧政治 旧艺术、旧宗教
旧文学
德先生(民主) 赛先生(科学)
新文学
思想革命
+
文学革命
推动思想文化革新,解放思想
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寻找信仰的同时形成了百家争鸣。…… 诸多主义在论争中起落,展示了百舸争流的绚丽境界。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开展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受过 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 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 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 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婚礼也由中 式开始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
法规等达9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
《公1司.中条例华》民《公国司建注册立规扫则》清《政商治人通束例缚》《,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
法》……
吾敢断言:
,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
《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
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 其存废为吾国早当解
决之问题……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载《新青年》第2卷第3号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 ,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北洋军阀的统治
(民国初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末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
1912年 1916年 1919年
1928年
袁世凯 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时期
革命派缔造了民国的基石,袁世凯得到了民国的名器。这 是当时中国社会选择的结果。但前者并不甘心于这种结果,后 者并不满足于这种结果。于是,开始于清末的民主与专制之争 斗注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开新的肉搏。
旧理论、旧政治 旧艺术、旧宗教
旧文学
德先生(民主) 赛先生(科学)
新文学
思想革命
+
文学革命
推动思想文化革新,解放思想
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寻找信仰的同时形成了百家争鸣。…… 诸多主义在论争中起落,展示了百舸争流的绚丽境界。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开展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受过 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 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 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 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婚礼也由中 式开始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
法规等达9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
《公1司.中条例华》民《公国司建注册立规扫则》清《政商治人通束例缚》《,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
法》……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完美课件1
蔡元培
陈独秀
胡适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 文化》 完美课 件1
思考: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 会的症结都有哪些?新文化 运动的健将们为拯救国家提 出了哪些主张?让我们走进 北大一探究竟!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 文化》 完美课 件1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 文化》 完美课 件1
探讨和争论,中国的青年迫不及待地阅读每期
新杂志。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提高青年人的思想觉悟,促进青年知识分
子的觉醒。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 文化》 完美课 件1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 文化》 完美课 件1
4.影响
视角二
材料三: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传统的贞节观念 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怀疑,有的女学生已经开始 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抨 击那种片面强调女人的贞操而对男人三妻四妾却置 若罔闻的伪君子。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常 常聚着一簇簇人,她们争得面红耳赤,热火朝天, 后来由争论变为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 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
1.背景
——新文化运动(1915-1919)
辛亥革命后
袁世凯的北洋政府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 进一步发展
政治:资产阶级力量壮 大要求民主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 入人心
政治:专制独裁
冲 突
思想:尊孔复古
(直接原因)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 文化》 完美课 件1
四、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之文化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完美课件1 ——新文化运动(1915-1919)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 文化》 完美课 件1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PT优秀课件
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使我们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
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
——北京女子高师学生程俊英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化学实验室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排球活动
林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徽
因
新式婚姻
女子无才便是德
先进女性走出闺房
性质: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的一场反封建斗争
荣荣荣宗宗宗敬敬敬(((181781378—37—139—139831)89)38)
荣德德生生
材料: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
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
(3)特点:
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 ,共计146个,资本总额
①地域分布不平衡
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 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
三 、疑古开新:新文化运动
1.背景
政治方面: 辛亥革命失败,北洋军阀统治政治黑暗 经济方面: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民主 政治 思想方面: 袁世凯尊孔复古,旧思想旧道德卷土重来;西方启蒙思 想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 底批判,国民仍被专制和愚昧束缚
【历史趣闻】末代皇帝“被”离婚
1924年11月,冯玉祥发动“首都革命”后,派兵将溥仪赶出 皇宫。1925年3月淑妃文秀等随溥仪到天津居住,1931年8月文秀 从天津静园出走,住进宾馆,通过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溥仪不 愿闹到法庭,遂经双方律师交涉决定“私了”,由溥仪付给文文秀◎ 秀 5.5万元赡养费。”
护国运动 南
南方将领唐继尧、 蔡锷、李烈钧等
声望值
方 发起护国运动,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PT课件1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 与文化P PT课件 1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 与文化P PT课件 1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 与文化P PT课件 1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 与文化P PT课件 1
“只有这两位先生(民主、科学)可 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武人”
“强人”
北洋军阀系
“商人”
张謇
荣宗敬
荣德胜
“文人”
胡适 蔡元培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庶人”
一战中的中国劳工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强人”的倒逆
1、强者何强? “文足定顿,武足戡乱” ——严复
北洋新军的武力支撑 列强眼中的新代理人 高深莫测的政治手腕
1911年11月,英国政府致电北京公 使朱尔典:“我们对袁世凯怀有很友好 的感情和敬意。…这样一个政府将得到 我们能够提供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 与文化P PT课件 1
【拓展探究】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 与文化P PT课件 1
《看历史》
2014.3出版
[摘要]新生的中华 民国已历三载,但政争、 战乱和贫困,却在这片 苦难的土地上不见终结。 百年后,他们的选择仍 然会引发我们长久的思 索:1914,这个国家是 否会好起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 与文化P PT课件 1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 与文化P PT课件 1
三、“商人”的活跃
张謇的志向?“实业救国”
张謇
荣宗敬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 与文化P PT课件 1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 与文化P PT课件 1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 与文化P PT课件 1
“只有这两位先生(民主、科学)可 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武人”
“强人”
北洋军阀系
“商人”
张謇
荣宗敬
荣德胜
“文人”
胡适 蔡元培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庶人”
一战中的中国劳工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强人”的倒逆
1、强者何强? “文足定顿,武足戡乱” ——严复
北洋新军的武力支撑 列强眼中的新代理人 高深莫测的政治手腕
1911年11月,英国政府致电北京公 使朱尔典:“我们对袁世凯怀有很友好 的感情和敬意。…这样一个政府将得到 我们能够提供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 与文化P PT课件 1
【拓展探究】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 与文化P PT课件 1
《看历史》
2014.3出版
[摘要]新生的中华 民国已历三载,但政争、 战乱和贫困,却在这片 苦难的土地上不见终结。 百年后,他们的选择仍 然会引发我们长久的思 索:1914,这个国家是 否会好起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 与文化P PT课件 1
【统编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 与文化P PT课件 1
三、“商人”的活跃
张謇的志向?“实业救国”
张謇
荣宗敬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共27张PPT)
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 主义革命奠定基础(五四运动)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2.民国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改用阳历;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爷”等清
朝官场的称呼。
1
◎清朝服饰集锦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1.原因
材料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 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 ,果能巩固无虞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4.护法运动
◎护法运动形势图
(1)原因:张勋复辟帝制失败后,冯国璋
代段祺行瑞大公总然统破职坏权1,《段中华祺民瑞国就临任时国约务法总》理。,但拒
绝恢复国会。 (2)开始:1917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
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成立“中华民 国军政府”。
(3)结果: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1918年 孙中山愤而辞去大元帅之职,护法运动失败。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
(1)原因:
经济①的内发部展原提因供:了中一华定民条国件建;立南,京扫临除时了政政府治成立上后的一,些鼓1束励缚民和间障兴碍办,实为业中;国群众资性本反主帝义
爱国斗争的推动,特别是1915年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②外部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
【历史趣闻】末代皇帝“被”离婚 1924年11月,冯玉祥发动“首都革命”后,派兵
将溥仪赶出皇宫。1925年3月淑妃文秀等随溥仪到天津 居住,1931年8月文秀从天津静园出走,住进宾馆,通 过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溥仪不愿闹到法庭,遂经双 方律师交涉决定“私了”,由溥仪付给文秀5.5万元赡 养费。溥仪被迫答应离婚后,为挽回面子,于9月在京、 津、沪报纸上发布广告,刊登“上谕”:“淑妃擅离 行园,显违祖制,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
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PT课件
1、文化上新旧更迭,中西交融,百家争鸣
①北洋政府支持言论自由、结社自由,注重中国传统 文化建设,袁世凯定正月初一为春节,确立农历与公 历并行。
②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个性解放和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 。中国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文化大师如蔡元培、李大钊 、陈独秀、胡适、梁实秋、辜鸿铭、傅斯年、鲁迅都 涌现于这个时期,当代中国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和人 文学科都是在北洋政府时期奠基的。
皇姑屯事件
.
14
贰 北洋时期的政治外交
1、中央集权屡遭破坏,各方势力此消彼长
①袁世凯独裁专权,复辟称帝 ②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联合地方军阀维护民主共
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 ③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政
党——中共成立 ④国共合作推动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
10
2020/8/8
.
11
2020/8/8
.
12
3、衰落:派系纷争(1916.6-1928)
袁世凯死后,无人能够掌控全局。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系、奉 系、皖系三大军阀,派系纷争不断,逐渐衰落。
张勋复辟
直皖战争示意图
革命军北伐
.
13
4、灭亡:东北易帜(1928.12)
1928年4月,面对蒋介石发动的二次北伐,奉军作战失利。 日本借机向张作霖施压,要求其答应日本扩大在东北的各项特权 。张故意拖延,彻底激怒日本。1928年6月4日,日军制造“皇姑 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此举导致其子张学良于1928年12月29 日宣布东北改变旗帜,效忠国民政府。东北易帜标志着北洋军阀 统治的终结,意味着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
.
5
目录
CONTENTS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件1
⑤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影响:
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新文化运动奠定阶级基础。
②产业工人人数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为新民主主义 革命和中共诞生奠定阶级基础。
社会生活
剪辫
清官服
易服
西装
废止缠足
废跪拜改握手
观看视频,
回答问题 标志:
核心人物:
主要阵地:
三、文化梦—文化基因的冲突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要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 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 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 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 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誓词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有没有遵守他的誓约?
一、共和梦的破碎—帝制的复辟与军阀混战
1、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
世 凯
”宋教仁案“
解散国民党
《中华民国约法》
《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中日民四条约”称为洪帝宪并元改年1916年
VS
1913
革
命 二次革命
党
1914
1915
护国运动
1916
年代
阅读教材,说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是如何独揽大 权和复辟帝制的以及革命党人对此又采取了那些措施?
对内:独裁
责任内阁制
总统制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
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
对外:卖满国和蒙古的权益;
由袁世凯签字的“中日民四条约”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安阳袁林(袁世凯墓)
影响:
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新文化运动奠定阶级基础。
②产业工人人数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为新民主主义 革命和中共诞生奠定阶级基础。
社会生活
剪辫
清官服
易服
西装
废止缠足
废跪拜改握手
观看视频,
回答问题 标志:
核心人物:
主要阵地:
三、文化梦—文化基因的冲突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要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 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 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 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 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誓词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有没有遵守他的誓约?
一、共和梦的破碎—帝制的复辟与军阀混战
1、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
世 凯
”宋教仁案“
解散国民党
《中华民国约法》
《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中日民四条约”称为洪帝宪并元改年1916年
VS
1913
革
命 二次革命
党
1914
1915
护国运动
1916
年代
阅读教材,说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是如何独揽大 权和复辟帝制的以及革命党人对此又采取了那些措施?
对内:独裁
责任内阁制
总统制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
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
对外:卖满国和蒙古的权益;
由袁世凯签字的“中日民四条约”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安阳袁林(袁世凯墓)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北洋军阀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ppt课件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军阀割据概况
奉系军阀
军阀混战割据、
直系军阀
政治上分崩离析 晋系军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直奉战争 直皖战争
滇系军阀
皖系军阀 桂系军阀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 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派系 直系 皖系 奉系 滇系 桂系
代表人物 冯国璋、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唐继尧 陆荣廷
依靠的帝国主义国家 美、英 日 日 美、英 美、英
02
PART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军阀割据概况: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 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 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 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 作霖盘踞东北。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军阀割据概况:
其他各省也被 大大小小的军阀所 控制:滇系军阀唐 继尧占云南、贵州; 桂系军阀陆荣廷占 广东、广西。
袁世凯复辟帝制
二次革命:
1、时间: 1913年
2、地点: 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起义,宣布 独立。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 省相继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
这次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 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 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3年10月10日 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3年12月23日,刚刚登上 民国正式大总统之位的袁世 凯来到天坛举行祭天仪式, 仪式按传统方式进行,袁世 凯身着十二章纹衮服,称帝 之野心昭然若揭。
袁世凯复辟帝制
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③袁世凯解散国会。 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 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 任,可指定继承人。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PT统编版历史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公开课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全国人民“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材料3 材料三:“文学革命”的号角,象是一声春雷,唤起万物萌发,“新文学”遍地开花。
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
反袁斗争
对内: 专制独裁
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3.《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 定总统可连选连任
二次革命(1913年) 对外: 出卖国家
4. 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
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改国号为中华帝国 1916年为洪宪元年
护国运动(1915年)
材料1
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
——陈国庆《猾中国,近代再社会要转型想研究做》绪中论 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论》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材料2 护国运动(1915年)
政治:(希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后民族资产阶级要求 实行民主政治;
C.倡导“民主与科学”
D.发表《狂人日记》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全国人民“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
2.孙中山领导的全国人民反袁斗争轰轰烈烈的进行
3.帝国主义对其丧失信心
4.缺乏群众基础以及北洋军阀内部矛盾
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一)袁世凯统治时期
(二)北洋军阀割据时期
数一数,民国初期的主要军阀派系 派有的系 哪范代些围物表?。人然后支在家持地国图上指出占各据军区阀域控制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全国人民“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材料3 材料三:“文学革命”的号角,象是一声春雷,唤起万物萌发,“新文学”遍地开花。
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
反袁斗争
对内: 专制独裁
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3.《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 定总统可连选连任
二次革命(1913年) 对外: 出卖国家
4. 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
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改国号为中华帝国 1916年为洪宪元年
护国运动(1915年)
材料1
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
——陈国庆《猾中国,近代再社会要转型想研究做》绪中论 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论》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材料2 护国运动(1915年)
政治:(希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后民族资产阶级要求 实行民主政治;
C.倡导“民主与科学”
D.发表《狂人日记》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全国人民“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
2.孙中山领导的全国人民反袁斗争轰轰烈烈的进行
3.帝国主义对其丧失信心
4.缺乏群众基础以及北洋军阀内部矛盾
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一)袁世凯统治时期
(二)北洋军阀割据时期
数一数,民国初期的主要军阀派系 派有的系 哪范代些围物表?。人然后支在家持地国图上指出占各据军区阀域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 因
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的压迫。
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 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 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 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 夫家族。有道是:“蒋家天下陈家党, 宋家姐妹孔家财。”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
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地区分布 特点: 沿海、
沿江多, 内地少
纺织业 面粉业
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
进入发展的 “黄金时代”
萌芽和艰 难发展
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溥仪剪辫装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子掀起剪辫子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 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发 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后)
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
原 因 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
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张謇,江苏南通人,1853年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 家庭。五岁入塾,十六岁中秀才。1885年张謇参加 顺天府乡试,中举人。1894年4月,张謇再次赴京 参加会试,考取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 修撰。同年七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军战败, 边疆紧急,张曾上疏痛劾李鸿章奉行妥协政策。张 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 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 建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
一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条”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三、护国战争 材 料: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国共二字存
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宣言》
通过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什么态 度?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人们又作怎样的反应?
(2)劝禁女子缠足
(3)废除跪拜礼,改称谓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
(4)易服饰
马褂
清官服
西装
中山装
旗 袍
清 朝 旗 袍
民 国 旗 袍
你知道吗?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 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前襟的四个口 袋代表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 形,寓意以文治国;前襟的扣子改为五 个,寓意国民党五权分立这有别于西方 国家的三权分立;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 三民主义;衣领为封闭竖领。表示“三 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蔡锷离京, 1.准备
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 2.爆发 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 3.经过 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 4.结果 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3)谋帝制
改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举行登基大典。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 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袁世凯祭天
2.对外政策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二 十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北 洋 军 阀 割 据 示 意 图
问题探究
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采取 什么样的统治?有何影响?
(1)原因:社会根源:一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 定的。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二 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帝国主义分而治 之的侵略政策也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2)统治: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 益,依附帝国主义。 (3)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 的动乱之中。
西 装
➢ 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不平衡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 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结 果 由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
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问题探究
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政策 (1)谋正式总统
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 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2)谋终身总统
③解散国会; 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 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 继承人;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3.“短暂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 内因 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人们相继投资设厂,
原
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
外因 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萧条发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 济势力卷土重来;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文化
一、二次革命
材 料:
共和之制,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 义也,故曰颜其名曰“国民党”。党有宗旨,所以 定众志。吾党以求完全共和立宪政治为志也,故标 其义曰: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
——《国民党宣言》
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分析宋教仁被刺杀原因。
1.“宋教仁”案
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的国 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 明显的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 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 查,此案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宋教仁遇刺
2.二次革命
时 间 1913年
经过
“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 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 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 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图为护国军部分的将领 右起:3蔡锷,4李烈钧
四、军阀割据
军阀派系
控制区域
直系(冯国璋、曹锟为首) 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皖系(段祺瑞为首)
奉系(张作霖为首) 滇系(唐继尧为首) 桂系(陆荣廷为首)
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徽、 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控制东北地区 控制着云南、贵州 控制着云南、贵州
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的压迫。
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 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 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 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 夫家族。有道是:“蒋家天下陈家党, 宋家姐妹孔家财。”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
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地区分布 特点: 沿海、
沿江多, 内地少
纺织业 面粉业
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
进入发展的 “黄金时代”
萌芽和艰 难发展
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溥仪剪辫装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子掀起剪辫子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 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发 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后)
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
原 因 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
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张謇,江苏南通人,1853年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 家庭。五岁入塾,十六岁中秀才。1885年张謇参加 顺天府乡试,中举人。1894年4月,张謇再次赴京 参加会试,考取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 修撰。同年七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军战败, 边疆紧急,张曾上疏痛劾李鸿章奉行妥协政策。张 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 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 建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
一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条”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三、护国战争 材 料: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国共二字存
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宣言》
通过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什么态 度?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人们又作怎样的反应?
(2)劝禁女子缠足
(3)废除跪拜礼,改称谓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
(4)易服饰
马褂
清官服
西装
中山装
旗 袍
清 朝 旗 袍
民 国 旗 袍
你知道吗?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 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前襟的四个口 袋代表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 形,寓意以文治国;前襟的扣子改为五 个,寓意国民党五权分立这有别于西方 国家的三权分立;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 三民主义;衣领为封闭竖领。表示“三 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蔡锷离京, 1.准备
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 2.爆发 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 3.经过 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 4.结果 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3)谋帝制
改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举行登基大典。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 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袁世凯祭天
2.对外政策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二 十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北 洋 军 阀 割 据 示 意 图
问题探究
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采取 什么样的统治?有何影响?
(1)原因:社会根源:一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 定的。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二 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帝国主义分而治 之的侵略政策也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2)统治: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 益,依附帝国主义。 (3)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 的动乱之中。
西 装
➢ 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不平衡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 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结 果 由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
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问题探究
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政策 (1)谋正式总统
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 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2)谋终身总统
③解散国会; 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 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 继承人;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3.“短暂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 内因 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人们相继投资设厂,
原
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
外因 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萧条发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 济势力卷土重来;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文化
一、二次革命
材 料:
共和之制,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 义也,故曰颜其名曰“国民党”。党有宗旨,所以 定众志。吾党以求完全共和立宪政治为志也,故标 其义曰: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
——《国民党宣言》
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分析宋教仁被刺杀原因。
1.“宋教仁”案
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的国 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 明显的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 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 查,此案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宋教仁遇刺
2.二次革命
时 间 1913年
经过
“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 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 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 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图为护国军部分的将领 右起:3蔡锷,4李烈钧
四、军阀割据
军阀派系
控制区域
直系(冯国璋、曹锟为首) 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皖系(段祺瑞为首)
奉系(张作霖为首) 滇系(唐继尧为首) 桂系(陆荣廷为首)
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徽、 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控制东北地区 控制着云南、贵州 控制着云南、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