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学习

合集下载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解读讲解稿ppt课件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解读讲解稿ppt课件

距离或远距离观察病灶,了解其肉眼形态、
发育样式、有无凹陷、局部性状和范围;
其次,通过改变大肠内的空气量,可观察
病灶的硬化程度和周围皱壁的集中情况,
可利用空气量的变化使病灶形状发生改变,
并以此判断病灶的黏膜下侵犯程度;最后,
它能接近病灶观察其微小构造并进行隐窝
的具体分型,这一方法使肿瘤侵犯程度的
判断准确率显著提高,其实用性得到广泛
非着色性染色剂靛胭脂(Indigo Carmine) 是目前最常用的黏膜染色剂, 0.2%0.4%的靛胭脂水溶液具有最佳的染色 效果。
-
11
通过染色内镜发现的大肠平坦性病变,识别 限局性粘膜发红改变对于病变识别更为重要
-
12
粘膜染色技术
乙状结肠颗粒均一型侧向发育型肿瘤
-
13
常用染色剂的选择
靛胭脂(0.4%) 常用于胃和肠粘膜染色
19
应用腺管开口分型诊断
I
II
IIIs
IIIL
IV
Vi
-
VN
20
超声内镜技术
已有充分证据显示超声内镜技术有助于准确 判断早期和进展期大肠癌的浸润深度; 已公认超声内镜是诊断大肠黏膜下病变 的最佳检查方法。
-
21
早期大肠癌的内镜下形态分类
分为隆起型和平坦型
隆起型(I型 ):病变明显隆起于肠腔,基底部直 径明显小于病变的最大直径(有蒂或亚蒂型); 或病变呈半球形,其基底部直径明显大于病变头 部直径。此型根据病变基底及蒂部情况分为以下 三种亚型。
2008年8月30日
提交肠道学组讨论,但仍有部分争论,最后投票形式 解决争议部分
-
2
共识小组组成
主任委员:李兆申 顾问:张齐联 于中麟 徐富星 周殿元 王崇文 组 长:姜 泊 副组长:项 平 张澍田 郭强 王帮茂

(优选)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解读讲解稿

(优选)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解读讲解稿

ACF可能为大肠肿瘤标记己引起关注
有助于发现和诊断 早期大肠癌的内镜技术
• 结肠镜单人操作插入法 • 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 • 放大内镜技术及放大内镜下肿瘤性病变
的腺管开口分型 • 超声内镜技术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肠道学组,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617-620
结肠镜单人操作插入法
– 有蒂型(Ip):病变基底有明显的蒂与肠壁相连; – 亚蒂型(Isp):病变基底有亚蒂与肠壁相连; – 广基型(Is):病变明显隆起于黏膜面,但病变基底无
明显蒂部结构,基底部直径小于或大于病变头端的最 大直径。
早期大肠癌的内镜下形态分类
• 平坦型(II型):病变为紧贴黏膜面的地毯样 形态,可略隆起于黏膜面或略凹陷于黏膜面, 病变基底部直径接近或等于病变表层的最大直 径,此型分四种亚型。
应用腺管开口分型诊断
I
II
IIIs
IIIL
IV
Vi
VN
超声内镜技术
• 已有充分证据显示超声内镜技术有助于 准确判断早期和进展期大肠癌的浸润深 度;已公认超声内镜是诊断大肠黏膜下 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
早期大肠癌的内镜下形态分类
分为隆起型和平坦型
隆起型(I型 ):病变明显隆起于肠腔,基底部直 径明显小于病变的最大直径(有蒂或亚蒂型); 或病变呈半球形,其基底部直径明显大于病变头 部直径。此型根据病变基底及蒂部情况分为以下 三种亚型。
IIIL型 Isp
放大内镜下肿瘤性病变的陷窝分型
类型 Ⅰ
形态
特点 圆形(正常pit)
pit大小(mm) 0.07±0.02
临床意义 正常黏膜

星形或乳头状
0.09±0.02
炎性病变或增生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解读PPT课件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解读PPT课件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 专家共识意见解读
$number {01} 汇报人:xxx
2023-12-23
目录
•意见解读 • 实施与推广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1 2
3
提高结直肠癌早期发现率
通过规范的筛查流程,提高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率,降低死 亡率。
组织协调
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卫生、财 政、医保等部门共同参与,形成 工作合力,推进筛查工作的顺利 实施。
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参与和培训
医疗机构参与
各级医疗机构应积极参与早期结直肠癌筛查 工作,设立专门的筛查门诊或窗口,提供便 捷的筛查服务。
医生培训
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生对早期结直肠 癌筛查的认知和技能水平,确保筛查的准确性和有 效性。
对个人和社会的建议和呼吁
个人
建议个人积极参与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了 解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问题 。
社会
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宣 传和普及,提高公众认知度;同时加大对相 关研究和技术的投入,推动结直肠癌早期筛 查事业的发展。
THANKS
准确性较高,无创伤性,但辐射剂量较大 ,不适合频繁检查。
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可发现早期病变, 但成本较高。
针对特定人群的筛查建议
有家族史的人群
建议提前进行筛查,并加强随访 和监测。
有肠道症状的人群
如长期便秘、腹泻、血便等,应 及时进行筛查。
炎症性肠病患者
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及时 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和癌变

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患者
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 个性化的筛查和治疗方案制定。
06
实施与推广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主要内容(全文)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主要内容(全文)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主要内容(全文)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起源于结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每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超过25万,死亡病例约14万,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占全世界同期结直肠癌病例的20%[1]。

因此,降低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刻不容缓的重大临床科学问题。

结直肠癌的转归及预后与病变的分期紧密相关。

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为70%,而发生远处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12%[2];且患者生活质量低。

然而,大部分早期结直肠癌可获得良好预后,5年生存率超过90%[2],部分可行内镜微创治疗获得根治。

但是目前我国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明显低于欧美国家。

因此,逐步普及结直肠癌筛查和推广内镜下早诊早治是提高我国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降低结直肠癌相关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为规范我国结直肠癌诊疗方案,我国卫生部先后颁布了《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3]和《结直肠癌诊疗质量控制指标(试行)》[4],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肠道学组[5]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6]也相继发布了相关指南。

但目前我国尚缺乏侧重于结直肠癌内镜早期诊治且兼顾筛查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共识意见。

因此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组织我国的消化、内镜、外科、肿瘤、病理等多学科专家、并邀请澳大利亚谭达恩教授及新加坡霍光明教授共同制定本指南意见。

一、定义和术语1.早期结直肠癌:根据1975年日本结直肠癌研讨会上的讨论意见,目前我国普遍将局限于结直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癌定义为早期结直肠癌,其中局限于黏膜层的为黏膜内癌,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侵犯固有肌层者为黏膜下癌。

而2000年版的WHO肿瘤分类则规定结肠或直肠发生的上皮恶性肿瘤,只有穿透黏膜肌层、浸润到黏膜下层时才被认为是恶性的。

鉴于我国实际情况,推荐使用WHO推荐术语[6],但也可暂时沿用原位癌、黏膜内癌等术语。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完整版)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不断攀升,给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

为了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和减轻人群的疾病负担,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我国目前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比例较低,因此积极推动规范的结直肠癌早诊早治是非常必要的。

结直肠癌是全球男性和女性中新发病例数排名第三和第二的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数则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三。

发达国家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已经成为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高的疾病(33.17/10万),死亡率排名第四(15.98/10万),而农村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19.71/10万)和死亡率(9.68/10万)则排名第五。

据统计,我国东部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3.88/10万和15.65/10万,中部地区为24.79/10万和12.54/10万,西部地区则为24.78/10万和12.21/10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

美国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了64%左右,而欧洲国家如德国、法国和英国等的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也超过了60%。

近年来,中国的结直肠癌总体5年生存率也有了很大提高,结肠癌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了57.6%,而直肠癌5年生存率为56.9%。

但是,我国的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仍然低于欧洲和美国,也低于亚洲的日本和韩国。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总体偏低。

美国结直肠癌诊断病例中,Ⅰ~Ⅱ期占39%,Ⅲ期和Ⅳ期分别占32%和24%。

虽然我国37家三甲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患者Ⅰ期占13.9%,Ⅱ期占26.7%,Ⅲ期和Ⅳ期分别占34.6%和23.7%。

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和医院的诊治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占比约20%~30%,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

我囯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书

我囯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书

我囯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书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仍低于30%,且生活质量低,给家庭及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大部分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cancer)在内镜下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大大节约了医疗资源,但是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远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组织我国消化、内镜、病理、外科、肿瘤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订本共识意见。

现节选共识意见的筛查及内镜诊治部分如下。

1. 筛查(screening)胃癌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较低(33/10万),且目前尚无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进行全体人群普查。

内镜检查等诊断方法用于胃癌普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且由于其是侵入性检查,很多无症状、低胃癌发病风险的患者难以接受,即使日本、韩国等胃癌发病率较高的发达国家也无法对全体人群进行胃癌普查。

因此,只有针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才是可能行之有效的方法。

1.1 筛查对象胃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较低。

多数亚洲国家设定40-45岁为胃癌筛查的起始临界年龄,胃癌高发地区,如日本、韩国等胃癌筛查提前至40岁。

我国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生率显著上升,因此建议以40岁为胃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约半数患者可无报警症状,45岁以下患者发生报警症状的比例更低,因此不能因无报警症状而排除筛查对象。

约10%的胃癌表现为家族聚集性,胃癌患者亲属的胃癌发病率较无胃癌家族史者高4倍。

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以下符合第1项和26项中任一项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胃癌高发地区人群;H.pylori感染者;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注意事项】早期大肠癌内镜治疗指南

【注意事项】早期大肠癌内镜治疗指南

【注意事项】早期大肠癌内镜治疗指南早期大肠癌内镜治疗方法(手技)的实施1注意事项及要点热活检如果通电时钳子持续下压,通电有发生穿孔的危险性,要略向上提起通电。

高频电流设备有单极式和双极式2种,一般单极式比较普及,对安置起搏器等电子仪器的影响还是双极式较小。

为了避免圈套器将病变自身卷入,通过调整圈套器收发,确认口侧,肛侧都没有咬住病变在收紧圈套器。

息肉电切通电时,一般要防止息肉头部接触肠壁,但是如果头部较大,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接触肠壁时,为了减弱流向接触部的通电效果,不如压向对侧增加接触面积(图25-6)。

EMR以及EPMR时,局注液一般都用生理盐水,为了防止膨隆平坦化,使用甘油果糖也可。

为了预防切除后出血,添加肾上腺素(0.001%,100倍稀释),为了确认注入范围以及切除后的黏膜下层的存在,添加靛胭脂(0.004%,100倍稀释)也可。

不能直视病变,固定圈套器前端无法打开时,使用硬质圈套器,在全开的状态下压向病变周围全体的黏膜面,一边轻轻吸引一边收紧圈套器,将正常黏膜包含在内进行圈套切除比较容易。

但是难度高的病变不要勉强操作,交给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

因为EMR是分割切除,切除标本的重构比较困难,病理组织学的检查可能不充分。

因此分割数尽可能少,怀疑癌或sm浸润的部分不要分割并可能大范围切除,为了使病理学检查成为可能,必须计划性切除。

大肠的EMR因为壁薄,皱襞及屈曲较多,为了避免穿孔,用IT刀比较少,多使用Flex刀或Hook刀。

大肠的ESD与上消化道不同,操作过程中不存在判定病变范围的困难,所以标记不是必须的。

透明质酸钠形成的膨隆持续时间长,市售的阿尔治2倍稀释,爱维4倍稀释使用即可。

ESD剥离时,在内镜前端安装透明帽探入黏膜下层就比较容易。

ESD时,即使黏膜下层没有最后完全剥离,残留的一小部分通过圈套器切除也可以。

2术后处置EMR、EMPR、ESD当日或到次日禁食,只可饮水,第三日开始流食,逐日增加饮食。

中国胃肠间质瘤内镜下诊治专家共识意见

中国胃肠间质瘤内镜下诊治专家共识意见
南的必要性
GIST的内镜下治疗包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内镜下全
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 EFTR)、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
(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 STER)及腹腔镜和内镜联合术(laparoscopic
内镜治疗的具体方法及步骤
• 陈述5
内镜下治疗(ESD、EFR、STER及LECS)方式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及是否
向腔外生长等)及术者的临床经验等综合确定。
证据等级:中等 共识水平:100%
• 陈述6
ESD主要适用于直径 ≥2 cm、并< 5 cm,术前EUS或CT评估向腔内生长的GIST。
及PDGFRA基因),GIST通常可确诊。 • 对于直径>2 cm的GIST,通常推荐手术切除伴或不伴靶向药物治疗,然而小GIST(直径 ≤ 2
cm)的治疗仍存在争议专。家根共据识N或C临C床N指实南践,指若南小的G必IS要T性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下缺乏高危恶变风险的表现,则推荐行积极的随访,而欧洲和日本的专 家则建议一旦组织学确诊为GIST,不论其直径,均应行切除治疗。
证据等级:中等 共识水平:97.78%
内镜治疗的具体方法及步骤
1.内镜下治疗的基本原则 (1)术前充分评估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2)肿瘤可完整切除,且保证瘤体包膜完整;(3)根据肿瘤起源、大
小、部位、并发症发生风险等因素综合选择内镜下治疗方式。 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ESD主要适用于直径 ≥ 2 cm、术前EUS或CT评估向腔内生长的黏膜下肿瘤。其手术主要步骤为:(1)标记病 灶(2)黏膜下注射(3)暴露病灶(4)病灶剥离(5)封闭创面。 3.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 EFTR主要适用于术前EUS和专C家T评共估识起或源临于床固实有践肌指层南,的并必向要浆性膜外生长及ESD术中发现瘤体与浆膜层紧密粘连而 无法分离的GIST。EFTR治疗的关键点在于病变部位全层切除及切除后创面封闭。 4.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 STER是基于消化内镜隧道技术(digestive endoscopictunnel technique,DETT)发展起来的,在消化道黏 膜肌层与固有肌层之间建立一条“人工隧道”,通过此隧道切除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

09 …”

■ 中国早期大肠癌 内镜诊治 共识意见
P w e Po nt o r i
. . .




..

..

Z HONGGUO Xl 0HUA JNG A NEI I
10
中国早期大肠癌 内镜诊 治共识意见 ●
11 l… i t l Dges l … l

ii ; v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
一 中国早期大肠癌 内镜诊治共识意见
早期大肠癌及大肠癌前病变 内镜 随访




无癌变 的良性腺瘤在行内镜切除后按 以下时段行全结肠镜 随 访 :术 后 3 月 及 术后 一 年 各行 全 结肠 镜 检 查 一 次 , 以 个 后 每 年一 次 连 续随 访 。 早期大肠癌 内镜治疗后:术后3 、1 个月定期全结肠镜 、6 2 随访,无残留或复发者以后每年一次连续随访 有残留或 复发者视情况继续行 内镜下治疗或追加外科手术切除,每 3 个月随访一次,病变 完全清除后每年一次连续随访。 伴有异型增生的炎症性肠病每6 月随访一次,行全结肠 个 镜检查并多位点活检 。 腺瘤性息肉病行保肛手术者 ,每6 月随访一次重点检查 个 直 肠 残 端 ,发 现腺 瘤 时 及 时行 内镜 下 治疗 。
07 …”
i ’
■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
有助于发现和诊断早期大肠癌 的内镜技术
结肠镜单人操 作插 入法 内镜下黏膜染色技 术 放大 内镜技术及放 大 内镜 下肿瘤性病变 的陷窝
分 型
结肠 镜单人 操作插入 法

尚无充足的证据支持单人操作法可提高早期大肠癌的 检出率,但单人操作法在以下方面具有优势: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解读讲解稿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解读讲解稿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 共识意见解读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大肠学组
起草过程
年月:开始起草我国的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 诊治指南,起草过程中发现可供参考的高质量循 证医学证据有限,远不足以形成一个有充足证据 支持的规范性文件或指南; 所形成草案在年月日提交共识小组讨论。
因共识意见草稿争议较大又进行了二年时间的反复 磋商和修改,分别于年月日、 年月日提交共识意 见小组讨论;
本共识意见适用范围
• 本共识意见适用于结直肠黏膜起源的早期 大肠癌及相关癌前病变,同时亦适用于以 上皮成分为主的大肠非肿瘤性病变,如炎 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及综合症的大肠错构 瘤性息肉;
• 本共识意见不适用于大肠的黏膜下肿物及 其它非上皮源性肿瘤(如类癌、间质瘤、 黏膜下囊肿或气囊肿、淋巴瘤及其它黏膜 下肿瘤)。
可能为大肠肿瘤标记己引起关注
有助于发现和诊断 早期大肠癌的内镜技术
• 结肠镜单人操作插入法 • 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 • 放大内镜技术及放大内镜下肿瘤性病变
的腺管开口分型 • 超声内镜技术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肠道学组,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结肠镜单人操作插入法
• 尚无充足的证据支持单人操作法可提高 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但单人操作法在

放大内镜下肿瘤性病变的陷窝分型
类型 Ⅰ
形态
特点 圆形(正常)
大小() ±
临床意义 正常黏膜

星形或乳头状
±
炎性病变或增生
性息肉

管状或圆盘状,比正常小 ±
型大肠癌

管状或圆盘状,比正常大 ±
管状腺瘤

沟槽状,分支状,或脑回样 ±
绒毛状腺瘤

不规则或无结构(缺乏结构)

《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2023年版,广州)》解读PPT课件

《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2023年版,广州)》解读PPT课件

03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对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
认知和重视程度,促进早期筛查和干预的普及。
THANKS
分工
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消化内 镜、肿瘤、病理等领域的知名专家
共识内容逐条解读
共识一:结直肠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强调结直肠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推荐使用粪便隐血试验、血清 肿瘤标志物等方法进行筛查。
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遗传史、肠道息肉病史等,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 。
共识内容逐条解读
共识二:结直肠癌的内镜治疗
电子染色技术
利用内镜图像处理技术实现电子染色 ,如i-Scan、FICE等,能够实时显示 黏膜表面的微血管和微结构变化,提 高病变识别率。
03
内镜下治疗技术及其选择策 略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适应症与操作技巧
适应症
EMR主要适用于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如腺瘤性息肉、平坦型或凹陷 型病变等。对于直径小于2cm且局限于黏膜层的病变,EMR可实现根治性切除。
05
专家意见汇总与解读
专家组成员介绍及分工情况说明
组长
李兆申(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成员
专家组根据各自的专业领域和经验, 对共识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修改 ,最终形成了共识的定稿。
副组长
令狐恩强(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主 任)、王贵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 医院内镜科主任)
04
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随 访管理策略
随访对象确定和风险评估
随访对象
包括结直肠腺瘤、炎症性肠病、遗传 性结直肠癌综合征等高危人群,以及 已接受内镜下治疗或手术切除的早期 结直肠癌患者。
风险评估

国内早期大肠癌及大肠平坦型病变的内镜诊治进展

国内早期大肠癌及大肠平坦型病变的内镜诊治进展
青年委员会常委 ,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
姜泊 ( 96 ) 1 5 男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消化 内镜分会副主任委 员 , 广东省消化 内镜分会 主委 省肝病 学会副会长 。擅长消化 道肿瘤
大肠疾病的诊治 , 尤其擅长于大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研究 。
周殿元 (9 5 男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 医院专 家组成员 , 1 2 -) 消化道研 究所 名誉所长 。全 国著名消化系病 消化 系肿瘤 及内 窥镜专 家。长期从事 大肠癌早 期诊 断 抗生 素相 关性腹 泻、幽门螺杆 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更低,随着 内镜设 备及内镜诊 疗技术 的发展 , 有无凹陷、局部性状和范围 ; 其次,它能改变大肠内的空气 目前 已有不 少成 熟的技 术开始 应 用在早期 大 量,可观察病灶的硬化程度和周围皱襞的集中情况,可利用
肠癌的检查及治、,包括放 大结肠镜技术、 空气量的变化使病灶形状发生改变,并以此判断病灶的黏膜 疗 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等,均有助于提高早期 下侵犯程度 ; 最后,它能接近病灶观察其微小构造并进行隐 大肠癌 的检出和诊断准确度。内镜下的黏膜 窝的具体分型,这一方法使肿瘤侵犯程度的判断准确率显著
切 除 术 (n ocp cslR sc o , 提高,其实用性得到广泛认可。特别是 VI E d so i Mu oa eet n c i 型腺管开口黏膜内
E )是治疗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 癌 占相当大的比例,VN型则多为黏膜下层深部癌。运用变 MR 方法, 对无淋巴结及脉管侵犯的早期大肠癌, 焦结 肠镜 可 以在 不作 黏膜 活检 的基础 上 判 断是 否有 肿瘤 ,并
O1 …… … sieD D tv …i i …

(医学)中囯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演示-2022年学习资料

(医学)中囯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演示-2022年学习资料

胃癌的报警症状-消化道出血-呕吐-上腹部不适-消瘦-上腹部肿块等
病理学-早期胃癌病理学分型-WH0::乳头状腺癌、-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分类:-管状腺癌、黏液腺癌、-早期胃癌 据其浸润的层次又可细分为-印戒细胞癌、腺鳞癌、-黏膜内癌MC和黏膜下癌SMC-。-鳞状细胞癌、小细胞-黏膜 癌又可分为M1M2M3-癌、未分化癌。其中-黏膜下癌又可分为SM1SM2SM3。-管状腺癌还可进一步-分成 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腺癌。此外尚-有少见类型或特殊类-型胃癌。
治疗-内镜下切除术-ESD-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ESD的适应证最大别在于 种方法能够-切除病变的大小和浸润深度不同。MR对整块切-除的病变有大小限制且仅能切除黏膜层病灶;而-ESD 无大小限制,可切除SM1层病灶。相比-EMR,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整块切除率和完全切-除率更高、局部复发率 低,但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胃癌高危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促胃液-直接胃镜检查-素-17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茵--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一)-萎缩--萎缩+-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每5年重复血清胃蛋白-每3年-每2年-每年-酶原、 胃液素-17检-内镜精查-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图5早期胃癌筛查流程
内镜检查-检查前准备-内镜检查技术-内镜检查过程-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分型
0-Ha-0-Ip-0-lib-0-Is-0-llc-0-目g+-0-8c+-0-la+He-0-1+lc 0-lla+llc-图6甲期胃墙内镜下分型(巴蔡分型,2003年)四:
严格内镜检查前准备-咽部局麻。赶莓蛋白酶。西甲硅油等-普通白光内镜粒查-染色、放大内镜等特殊技术检查-内镜 来发现局灶病变-内镜下发现局灶病变-多处取活检-菱缩或肠化生-LGIN-HGIN-HCIN-胃癌-根除淘门 杆菌治疗-内镜切除-内腋切除或外科手术-内镜随访-再活检或随访-每3年精查-每年精查-每6-12个月精查UCN:低缓别上皮内南变-HGN:高极别上皮内瘤变-围7早翔聞嘉精查及随访流程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一、本文概述《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文章旨在为中国结直肠癌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建议。

文章将全面概述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参考依据,推动结直肠癌防治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准化。

文章将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针对我国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筛查策略、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随访管理等方面的共识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提高公众对结直肠癌的认知,加强早期筛查意识,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提升我国结直肠癌防治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二、筛查策略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与诊治策略,应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目标,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疾病特点,制定出一套既科学又切实可行的方案。

应优先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包括有家族史、既往有肠道疾病史、生活习惯不良(如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缺乏运动等)的人群。

同时,也应考虑年龄因素,因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大便隐血试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肠镜检查等。

大便隐血试验简便易行,适合大规模人群的初步筛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有一定帮助,但特异性不高,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病变,并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筛查的频率和周期应根据不同的筛查方法和目标人群的风险等级来确定。

对于高风险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对于一般风险人群,可以考虑每2-3年进行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或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对于筛查中发现的癌前病变或早期癌肿,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并加强随访管理。

同时,也应加强对筛查阴性人群的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病变。

加强公众对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公众的筛查意识,是实施有效筛查策略的重要一环。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解读黄智铭ppt课件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解读黄智铭ppt课件

广基型(Is):病变明显隆起于黏膜面,但病变基底 无明显蒂部结构,基底部直径小于或大于病变头 端的最大直径。
2019 22
大肠隆起型病变
Ip
Isp
Is
2019
-
23
早期大肠癌的内镜下形态分类

平坦型(Ⅱ型):病变为紧贴黏膜面的地毯样形 态,可略隆起于黏膜面或略凹陷于黏膜面, 病变基底部直径接近或等于病变表层的最大 直径,此型分四种亚型。
2019
-
5
共识意见目的和原则

尽可能适合国情 力求简明实用,便于向各级医院推广 重视本领域相关新技术应用 暂不涵盖科研标准
2019
-
6
本共识意见适用范围

本共识意见适用于结直肠黏膜起源的早期大肠癌及
相关癌前病变,同时亦适用于以上皮成分为主的大
肠非肿瘤性病变,如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及 Peutz-Jeghers综合症的大肠错构瘤性息肉;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
此一类隆起型病变难于归属上述任何一类
2019 27
早期大肠癌及大肠癌前病变内 镜治疗指征
禁忌证
有可靠证据提示肿瘤已达进展期(己浸 润至固有肌层)的任何部位任何大小的大 肠肿瘤。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 治共识意见解读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肠道学组 2008年8月30日天津
2019
-
1
起草过程

2005年8月: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肠道学组开始起草我国的早期大 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指南,目的在于给各级医
院提供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初步规范,但能收集到
的国内可供参考的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十分有限,

本共识意见不适用于大肠的黏膜下肿物及其它非上 皮源性肿瘤(如类癌、间质瘤、黏膜下囊肿或气囊肿、 淋巴瘤及其它黏膜下肿瘤)。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学习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学习

伴有异型增生的炎症性肠病每6个月随访1次,行全结肠镜 检查并多位点活检
腺瘤性息肉病行保肛手术者,每12个月随访1次,重点检
查直肠残端,发现腺瘤时及时行内镜下治疗
2019/7/17
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
2019/7/17
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
检、透明帽辅助的黏膜切除术及结肠某些位置的反转观察 尚有证据显示单人操作法结肠镜诊断的并发症低于双人操作法
2019/7/17
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
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
优势:
能明显提高微小病变的发现率 能更清晰显示所见病变的边界与表面结,有利于内镜下初
步判断病变性质。
非着色性染色剂靛胭脂(Indigo Carmine)是目前最 常用的黏膜染色剂,0.2%-0.4%的靛胭脂水溶液 具有最佳的染色效果
尤其伴异型增生者,应视为癌前病变
2019/7/17
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
三、早期大肠癌的内镜下形态分类
两类基本型:隆起型和平坦型
隆起型(I型): 病变明显隆起于肠腔,基底部直径明显小于病变的最大直 径(有蒂或亚蒂型);或病变旱半球形,其基底部直径明显 大于病变头部直径
此型根据病变基底及蒂部情况分为以下3种亚型:
有蒂型(Ip):病变基底有明显的蒂与肠壁相连 亚蒂型(Isp):病变基底有亚蒂与肠壁相连 广基型(Is):病变明显隆起于黏膜面,但病变基底无明显
蒂部结构,基底部直径小于或大于病变头端 的最大直径
2019/7/17
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
Ip
2019/7/17
Isp
Is
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
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尤其伴异型增生者,应视为癌前病变
15.11.2020
.
5
三、早期大肠癌的内镜下形态分类
两类基本型:隆起型和平坦型
❖ 隆起型(I型): 病变明显隆起于肠腔,基底部直径明显小于病变的最大直 径(有蒂或亚蒂型);或病变旱半球形,其基底部直径明显 大于病变头部直径
此型根据病变基底及蒂部情况分为以下3种亚型:
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 Peutz-Jeghers综合征的大肠错构瘤性息肉
本共识意见不适用于大肠的黏膜下肿物及其它非 上皮源性肿瘤(如类癌、间质瘤、黏膜下囊肿或气 囊肿、淋巴瘤及其它黏膜下肿瘤)。
15.11.2020
.
3
一、早期大肠癌定义
早期大肠癌: 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任一大小
结直肠癌
陷窝分型 ❖超声内镜技术
15.11.2020
.
10
结肠镜单人操作插入法
尚无充足的证据支持其可提高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
具有优势:
更有利于使用放大结肠镜,因放大观察时,必须精密掌握镜头先端部 与黏膜问的距离,最适距离约2 mm,且要保持镜身稳定,双人操作 法因操作者和助手间的配合很难达到如此精确,因此,单人操作法是 放大结肠镜检查的重要条件。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 共识意见
(天津,2008年8月30日)
上海 松江区中心医院内窥镜室
本共识意见仅为广泛共识的临床指南,不 涵盖科研标准
力求简明实用,便于向各级医院推广
15.11.2020
.
2
本共识意见适用范围
结直肠黏膜起源的早期大肠癌及相关癌前病变 以上皮成分为主的大肠非肿瘤性病变
有利于对微小病变的定位观察,提高对微小病变的判别率 更有利于需要精细操作的某些结肠镜诊疗技术,如隐蔽位置的定位活
检、透明帽辅助的黏膜切除术及结肠某些位置的反转观察 尚有证据显示单人操作法结肠镜诊断的并发症低于双人操作法
15.11.2020
.
11Leabharlann 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优势:
能明显提高微小病变的发现率 能更清晰显示所见病变的边界与表面结,有利于内镜下初
肿瘤位置不利于内镜治疗者
15.11.2020
.
16
❖ 内镜下治疗方法选择及指征
高频电圈套法息肉切除术:适用5mm以上 的隆起型病变(I型)
热活检钳除术:适用于5mm以下的隆起型 及平坦型病变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适用于5mm 以上20mm以下的平坦型病变
15.11.2020
.
17
❖ 治疗选择案例
有蒂型(Ip):病变基底有明显的蒂与肠壁相连 亚蒂型(Isp):病变基底有亚蒂与肠壁相连 广基型(Is):病变明显隆起于黏膜面,但病变基底无明显
蒂部结构,基底部直径小于或大于病变头端 的最大直径
15.11.2020
.
6
Ip
15.11.2020
Isp
.
Is
7
❖ 平坦型(Ⅱ型): 病变为紧贴黏膜面的地毯样形态,可略隆起于黏膜 面或略凹陷于黏膜面,病变基底部直径接近或等于 病变表层的最大直径
能改变大肠内的空气量,可观察病灶的硬化程度和周围皱襞的集中情况, 可利用空气量的变化使病灶形状发生改变,并以此判断病灶的黏膜下侵 犯程度
能接近病灶观察其微小构造并进行隐窝的具体分型,这一方法使肿瘤侵 犯程度的判断准确率显著提高,其实用性得到广泛认可
结肠黏膜黏膜隐窝形态的分类,广泛采用1996年的日本工藤分型法,主要根据隐窝的形 态和大小将之分为5型,分别命名为I型、Ⅱ型、Ⅲ犁、Ⅳ型及V型,其中Ⅲ型又分为Ⅲs 及ⅢL两个亚型
以下3例情况有一定代表性,有助于类似情 况下决定治疗选择。
15.11.2020
.
18
15.11.2020
.
19
15.11.2020
.
20
15.11.2020
.
21
❖ 需要追加外科手术的情况:
内镜切除标本病理提示以下情况者需追加外 科手术
明确的浸润癌,浸润深度超过黏膜下层者 隆起型病变癌变并蒂部有癌残留者 平坦型病变癌变并浸润至黏膜下层,切缘或基底
步判断病变性质。
非着色性染色剂靛胭脂(Indigo Carmine)是目前最 常用的黏膜染色剂,0.2%-0.4%的靛胭脂水溶液 具有最佳的染色效果
15.11.2020
.
12
放大内镜技术及放大内镜下肿瘤性 病变的陷窝分型
优势:
能从近距离的正面、侧面、中等距离或远距离观察病灶,了解其肉眼形 态、发育样式、有无凹陷、局部性状和范围
此型分为4个亚型:
IIa,表面隆起型 Ⅱb,表面平坦型 Ⅱc,表面凹陷型 侧向发育型肿瘤(LST) 病变最大直径10 mm以上
15.11.2020
.
8
15.11.2020
.
9
四、有助于发现和诊断早期大肠癌 的内镜技术
❖结肠镜单人操作插入法 ❖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 ❖放大内镜技术及放大内镜下肿瘤性病变的
15.11.2020
.
15
❖慎行内镜下治疗的情况
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者,慎行内镜下治疗
肿瘤基底大小超过20mm者,指肿瘤基底部的最大直径,包括平坦型 病变及有蒂的肿瘤性病变,其中有蒂的病变指蒂部最大直径
临床上有证据显示肿瘤突破黏膜肌层,浸润至黏膜下层但尚未侵及固 有肌层者。证据主要来自以下检查结果:超声内镜提示肿瘤病灶任一 位置的黏膜肌层破坏,有明确黏膜下浸润者;放大内镜肿瘤表面的隐 窝结构破坏(可能仅限于肿瘤病变的某一局部表面,因此放大内镜检 查应观察肿瘤的整个表面),呈现典型的V。型pit结构者;EMR术中 黏膜下注射出现非抬举征者;活检病理提示为浸润癌者;其它检查有 明确提示黏膜下浸润者
15.11.2020
.
13
超声内镜技术
已有充分证据显示超声内镜技术有助于准确判断 早期和进展期大肠癌的浸润深度,对大肠癌的T 分期有较高准确性
已公认超声内镜是诊断大肠黏膜下病变的最佳检 查方法
15.11.2020
.
14
五、早期大肠癌及大肠癌前病变内 镜治疗指征
❖禁忌证
有可靠证据提示肿瘤已达进展期(已浸润 至固有肌层)的任何部位任何大小的大肠肿 瘤
包括:
✓ 黏膜内癌-局限于黏膜层的为 ✓ 黏膜下癌-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侵犯固有肌层者
15.11.2020
.
4
二、大肠癌的癌前病变
指业已证实与大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
包括: 腺瘤 腺瘤病(家族性腺瘸性息肉病及非家族性腺瘤性息
肉病) 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异型增生 有研究认为畸变隐窝灶(aberrant cryptfoci,AC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