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间种植图
玉米栽培技术PPT课件
.
1
玉米概述
• 玉米俗称苞谷、玉蜀黍、 苞粟、苞米、棒子、玉茭、 玉麦、珍珠米、观音粟、 六谷等。
• 玉米是粮食兼饲料作物。 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 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 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 我国的玉米产量居世界第 2位。
.
单位:百万吨
2
.
3
玉米营养价值
淀粉:70%~75% 蛋白质:8%~11% 油脂:4%~5% 半纤维素:5%~6% 纤维素:2%~2.8% 糖份:2.5% 维生素(VA、VB1、VB2):2%左右 灰份:1.3% 热量:365千卡
.
16
玉 米 缺 素—缺 钾
• 缺钾:幼苗上部叶片 发黄。叶脉间出现黄 白相间的褪绿条纹, 下部老叶片尖端和边 缘呈紫红色;严重的 叶边缘、叶尖枯死, 全株叶脉间出现黄绿 条纹或矮化。
.
17
玉米叶片异常诊断
.
18
玉 米 缺 素—氮磷钾防治
氮 三元素
缺氮、磷、钾的防治方法
防治缺氮、磷、钾一首先 是注重基肥要施足,二在 作物需素大的时候进行补 施。
.
28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玉米螟
防治方法:1.5%辛硫磷颗粒剂以1:15比 例与细煤渣拌匀,或选用0.15%功夫颗粒 剂,在玉米心叶期撒入喇叭口内。
.
29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玉米蚜虫
防治方法:在点片发生期,选用“10%吡虫啉”( C9H10ClN5O2 ) 防治。
.
30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地老虎”
穗期
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雄穗进入四分 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
大喇叭口期 体期,叶龄指数60左右,雄穗棒三叶 烈分化与形成。这一时期是玉米一生中生
冬小麦-夏玉米田间小区分布示意图
冬小麦-夏玉米田间试验方案齐国兴田间面积:宽12.1m,长130.5m,面积1579.05m2;宽11.4m,长130.5m,面积1487.7 m2;合计3066.75 m2。
位置在路东,东西走向。
(两户)试验目的:研究冬小麦整个生育时期内田间水分利用效率,明确整个冬小麦生育期内,植株水分利用效率和不同覆盖条件下(裸地、秸杆覆盖和植被)土壤水分的变化动态。
试验设计:试验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的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进行。
土壤质地为沙壤土。
小区试验,每个小区面积为40m,重复4次,随机列区试验。
2试验处理:冬小麦-夏玉米模式(常规种植:拟订灌溉全年为300-400 m3水,水处理冬小麦在播前灌溉50 m3水,起身期和灌浆期各灌溉75 m3水,夏玉米播前、大喇叭口期根据情况补水100-150 m3水。
耕地深翻30-40cm、悬耕20cm和免耕);冬小麦-夏玉米适水种植模式(适水种植:拟订灌溉全年为100m3水,水处理冬小麦在播前灌溉40 m3水,颖穗期灌溉30 m3水,夏玉米播前、大喇叭口期根据情况补水30 m3水。
耕地深翻30-40cm、悬耕20cm和免耕);冬小麦-夏玉米秸秆覆盖模式(秸秆覆盖还田,拟订灌溉全年为100m3水,水处理冬小麦在播前灌溉40 m3水,颖穗期灌溉30 m3水,夏玉米播前、大喇叭口期根据情况补水30 m3水。
耕地深翻30-40cm、悬耕20cm和免耕);裸地(自然降水)(自然条件下,水分蒸发状况;耕地深翻、悬耕和免耕);绿肥+春玉米(适水种植)裸地+春玉米(适水种植)冬小麦施肥:氮肥(N)15kg/亩,磷肥(P2O5)10kg/亩,钾肥(K2O)5kg/亩。
测定指标:气象条件(温度、光照等):气象站。
降雨量:气象站里的雨量测量器来测量降雨量。
潜在蒸散:利用PVC管制造的蒸散器来利用称重测量。
土壤水分含量:利用中子仪和土钻取土烘干法。
土壤贮水量:应用土壤湿度和土壤容重,根据土壤水分贮量公式。
玉米田间试验规范
玉米品种产量比较试验规范刘旭海徽县种子管理站农作物田间试验目前国内尚无规范性文件,为了规范玉米品种产量比较的试验行为,减少试验误差,获取可靠数据,科学分析数据,得出可靠结论,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田间试验的工作经验特提出本规范,以便于和广大同仁交流。
1.适应范围本规范适合于以玉米品种产量性状比较为目的的品种比较试验。
2.试验地选择地形地貌宜选川平地或水平梯田,山坡地要求坡度≤5°,无遮阴、无积水、远离村庄。
土壤肥力试验地选择应在试验所在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中等肥力地块,在前茬作物生长中后期进行预选。
通过对前茬作物的生长势来判断土壤肥力是否均匀一致,是否适合做试验用地。
备用的试验用地在以后的耕作、施肥等作业要尽可能做到均匀一致,符合当地多数生产者的作业习惯。
3.编制田间试验方案依据试验的目的、试验因素、结合试验地实况,编制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应当包括:试验的目的、参试品种、对照品种、小区面积、播种密度、小区排列方式、试验设计的种类(如:顺序排列、随机排列、正交设计等)、记载标准等。
3.1.试验设计参数参试品种数(含对照)≤15,行距h,小区间距h,每小区的行数≥4,区组间距80cm,株距根据播种密度计算,小区长度y必须是株距的整数倍,小区宽度k必须是行距的整数倍,15 m2≤小区面积≤25m2,小区计产面积S=(y+h)(k+h),即在小区基础上每边的两端各延长半行距长计算计产面积,使之尽可能接近营养面积,使测产结果更接近大田真实产量。
不应用小区面积代替计产面积。
重复次数≥2.选择的对照品种应当是试验区域内的主栽品种。
参试品种要求无包衣、原种。
3.2. 种植图根据试验方案和试验地的地理实况画种植图,种植图应标示清楚各小区和各区组的排列顺序,以及试验地的地理方位,便于田间记载和作业查照。
3.3.试验地的规划割方:指把不规则的试验地通过几何方法割去多余部分,变成矩形田的过程称为割方。
3.3.1.利用勾股弦定理割方分别在两条相邻的边上挂线,固定两线交叉处点O,任取一组勾股弦数,比如:取(3,4,5),则在一边3m处标记A,另一边在4m处标记B,当AB=5m时,即0∠=.然后量取一边需要的长度,以该AOB90边为一边在另一端再取一组勾股弦数,作直角,量取其余各边长度,对边等长,即成矩形。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汇总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 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按区域可分为东北平原春玉米区、华北春夏玉米区、 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 区。
截止2008年,我国种植玉米29863.8千公顷,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
其 中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四川、辽宁、云南、广西 为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内种植面积的 82%。
主要玉米产区种植情米 种 植 玉 划区 /L4 C. 1X <6V#«'ID图1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划分图2主要玉米种植区域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比例1主要玉米种植省区基本情况1.1吉林省一年一熟制,旱地垄作,无霜期短,低温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
大部分农田地 势平坦,适宜机械作业,吉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998.2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 为2922.5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 58.47%,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 面积的9.79%。
1.1.1玉米田杂草群落结构主要杂草28种,单子叶杂草有6种,双子叶杂草22种。
以菊科、禾本科杂草种类 居多,其中一年生杂草约占60%以上,以禾本科的马唐、稗草、狗尾草等危害严重;多 年生杂草约占27%左右,以蒲公英、苣荬菜、大蓟和小蓟等数量多,危害大。
越年生杂 草不到13%。
其中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马唐,在该地区危害最为严重。
(吉林地区旱田 杂草种类调查及研究,尚海庆等,作物杂志, 2008.2) 1.2黑龙江况如图2所示:■黑龙江 □吉林 '山东 -河 口河 1内 ■辽 ■山 ■云 ■四 ■陕 -I 其他 北南蒙宁西南川西 其他,18.09黑龙江,12.03吉林,9.79山东,9.62河北,9.51西,3.88川,4.43南,4.44山西,4.62辽宁,6.31内蒙,7.84 河南,9.44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和水稻等,一年一熟制,旱田以垄作为主,无霜期短, 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汇总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按区域可分为东北平原春玉米区、华北春夏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图1 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划分截止2008年,我国种植玉米29863.8千公顷,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四川、辽宁、云南、广西为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内种植面积的82%。
主要玉米产区种植情况如图2所示:图2主要玉米种植区域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比例1主要玉米种植省区基本情况1.1 吉林省一年一熟制,旱地垄作,无霜期短,低温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
大部分农田地势平坦,适宜机械作业,吉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998.2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922.5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8.47%,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9.79%。
1.1.1 玉米田杂草群落结构主要杂草28种,单子叶杂草有6种,双子叶杂草22种。
以菊科、禾本科杂草种类居多,其中一年生杂草约占60%以上,以禾本科的马唐、稗草、狗尾草等危害严重;多年生杂草约占27%左右,以蒲公英、苣荬菜、大蓟和小蓟等数量多,危害大。
越年生杂草不到13%。
其中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马唐,在该地区危害最为严重。
(吉林地区旱田杂草种类调查及研究,尚海庆等,作物杂志,2008.2)1.2 黑龙江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和水稻等,一年一熟制,旱田以垄作为主,无霜期短,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
农田地势平坦,人少地多,非常适宜大机械作业。
注:以上数据是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03-2007的5年数据平均得到的,单位是万亩,个位数后面的小数部分采取了4舍5入。
单位:万亩哈尔滨910齐齐哈尔764鸡西88鹤岗36双鸭山102大庆337伊春27田间优势杂草种类暂未找到,1.3 辽宁省一年一作制,旱地垄作。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玉米在中国布局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狭长玉米种植带,这一带状区域集中了中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85%和产量的90%。
吉林、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四川、云南、陕西是玉米播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中吉林、河北、山东的种植面积均占全国的10%以上。
我国玉米种植地区分布图2、我国玉米产量情况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玉米种子的优化史。
改革开放以来,玉米品种经历了六代更替,玉米产量增长亦经历了两个阶段:(1)70-90年代单产增幅较大,涨幅超过50%,但面积增加较小,总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单产增加所致,而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成为推动单产增加的第一要素;根据各地调查春季玉米螟基数情况,今年东北大部百秆活虫数偏高,春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长势良好,6月份东北南部、内蒙古中部偏东地区、西北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预计一代玉米螟总体偏重发生,程度与上年相当。
其中,黑龙江、吉林大发生,辽宁、内蒙古偏重发生,新疆、黄淮和华北大部中等发生,江淮、西北其他地区、西南大部偏轻发生。
预计全国一代玉米螟发生约1.6亿亩。
全国大部地区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较常年接近或偏晚1-3天(具体数据见表1)。
预计6月中下旬至7月末,江淮、黄淮、华北、西北、东北将陆续进入一代幼虫为害盛期。
一、东北春玉米主产区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偏高据春季各地剥秆调查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以东北3省和内蒙古虫量较高。
与常年平均值比,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江苏、重庆偏高10%以上,山西和河南偏高近7%,黑龙江和河北等10省(区、市)偏低;与上年相比,内蒙古、山西、河北和陕西等10省(区、市)偏高,其余9省(区、市)偏低(具体数据见表2)。
各地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统计表二、玉米种植和生长情况对玉米螟发生有利今年全国春玉米种植面积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累计种植面积超过2.3亿亩。
田间实验验计划书
种植密度对冬种甜玉米鲜苞产量的影响一、试验的目的意义近年来广西冬季农业方兴未艾,冬种甜玉米由于鲜苞在“五·一”节前收获,弥补了市场蔬果淡季,具有较好的经济收益。
但鉴于以收获鲜苞为主的甜玉米比收获籽粒的普通玉米在植株高度、全生育期、生长特点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而大部分地区却仍采用普通玉米的种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甜玉米鲜苞产量,影响了冬种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尤其是在甜玉米种植密度安排上,对低温条件下植株生长缓慢、株高降低等特点下的适宜密度尚未有充分的研究。
本试验拟通过对鲜苞甜玉米的不同种植密度研究,以期寻找到冬种甜玉米的最适种植密度,为进一步提高甜玉米鲜苞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二、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将于1999-2000年秋冬季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农场进行。
试验地肥力中等、地势平坦,土壤为轻黏土,田块排灌方便,前茬为水稻,收获后耕翻晒田。
三、试验方案供试品种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育成的超甜43号甜玉米,试验共设置5个不同的密度(处理),分别是①57000株/hm2(株距0.32m);②61500株/hm2(株距0.30m);③66000株/hm2(株距0.28m);④70500株/hm2(株距0.26m);⑤75000株/hm2(株距0.24m)。
试验不设对照。
四、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宽3.3m,长9.5m,小区面积为31.35m2,六行区。
田间环境规划详见附图。
五、主要栽培管理措施试验于1999年11月中旬播种,双行单株种植,大行距0.7m,小行距0.4m,起畦种植,基肥以土杂肥为主,混施复合肥525kg/hm2,播后覆盖地膜。
拔节前追施磷肥300~450kg/hm2、钾肥75~150kg/hm2,并结合中耕培土。
孕穗期追施钾肥75~150kg/hm2及尿素75~150kg/hm2。
六、观察记载项目主要观察调查冬种甜玉米各生育时期,测量株高、穗位及生长速度、叶面积指数,收获时以小区为单位累计各小区鲜苞产量并进行室内考种。
玉米生长过程 PPT
3、管理越粗放,对产品的要求就越高:耐密性、抗 性、丰产性要过关。其中密度是可控且重要一环节!
(一)密度※产量因素
1、产量因素:亩穗数(A)、穗粒数(B)、粒重(C)、密度(P) 2、亩产量=ABC♀----------♀(调节系数) 3、亩穗数※密度:A=P(当P≤P极,随着密度的增大,亩穗数随之 增大;当P≥P极,随着密度的增大,亩穗数接近于一个定值) 4、穗粒数※密度:两者是负相关关系;密度增大,穗粒数减少; 5、粒重※密度:两者是负相关关系;密度增大,粒重降低;
(二)密度※产量因素
1、产量因素:亩穗数(A)、穗粒数(B)、粒重(C)、密度(P) 2、以机玉220为例说明
A
B
C
P极
P
4500/亩
P
P
A
P
(三)密度※产量
1、产量是亩穗数、穗粒数、粒重的一个非线性函数,但任何一个因素都不 能离开另外的因素而独立发挥作用; 2、所以,最终追求的就是--使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达到ABC乘积最大!
苗---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一播苗全
(一)苗期---管理
管理目标:苗齐、苗全、苗匀、苗壮
1、打药:封闭(除草剂)---注意:播种后,出苗前,地表有一定
的湿度,效果更好;
2、间苗、定苗:3-4片叶间苗,5-6片叶定苗;---去弱留强,
去伪存真,严重缺苗断垄时及时移栽;
3、中耕除草:喷施化学除草剂;注意:不要喷到玉米苗上。 4、病虫害防治:虫:蝼蛄、地老虎、黏虫危害种子及根;病害:粗
二、玉米种子
1.硬 粒 型--2.马 齿 型--3.半马齿型--4.棒穗特征---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摘要:地膜覆盖栽培玉米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小垄覆膜栽培;二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
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具有培肥地力,保墒、保肥、保温等作用。
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一般增产效果可达30%以上。
关键词:施肥;播种;田间管理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92—11 地块选择一般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的中上等肥力地块,低洼冷凉草炭地,水改旱地均可。
要认真选地,精细整地。
地膜玉米根层密,根长而数量多,且主要分布在20~30㎝的土层中。
要使地膜玉米有个发育良好活力较强的根群,就必须认真选地,要选择那些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排灌方便的地块,这样才有利于根系的生长。
而不应选择那些陡坡地,土层贫瘠,有机质缺乏,排水不良的低洼易渍水的地块。
地膜玉米如果整地粗放,畦面高低不平,土块过大,就很难使地膜紧贴地面,产生空隙,通风漏气,便失去地膜的保温、保湿、保肥、防雨水冲刷等作用。
因此,播种前必须要进行精细整地,要求翻耕的深度为18~20㎝,深浅一致,耙松、耙碎、平整。
可见,精细整地是确保盖膜质量和全苗,获得较大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施足基肥玉米种植覆盖地膜后,能显著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但地膜玉米苗期不便于施肥管理,如果施肥不足,则直接影响幼苗生长发育,造成叶黄,植株矮小,扎根浅。
因此,播种时应一次性施足全部农家肥和磷、钾肥及60%~70%的氮肥作播种基肥,以达到前期攻苗,中期攻秆,为后期生殖生长打基础的目的。
留30%~40%的氮肥在玉米抽雄前10天施用用作攻苞肥,以防后期早衰而造成空秆、穗小、秃顶增加和粒重下降。
一般每亩施土杂肥1000~1500㎏,水粪750~1000㎏,尿素10~15㎏,磷肥20~25㎏,钾肥10~15㎏。
磷肥的20%用做口肥,注意种肥隔离,如使用多元复合肥则全部用做底肥。
3 选用优良的玉米杂交种地膜玉米宜选用中迟熟的杂交种,比当地露地品种的生育期长10~15天,或所需积温多250℃~300℃,叶片数多1~2叶,且穗部上面叶片上冲,下部叶片平展,这样能充分发挥地膜玉米的增产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玉米在中国布局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狭长玉米种植带,这一带状区域集中了中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85%和产量的90%。
吉林、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四川、云南、陕西是玉米播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中吉林、河北、山东的种植面积均占全国的10%以上。
我国玉米种植地区分布图2、我国玉米产量情况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玉米种子的优化史。
改革开放以来,玉米品种经历了六代更替,玉米产量增长亦经历了两个阶段:(1)70-90年代单产增幅较大,涨幅超过50%,但面积增加较小,总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单产增加所致,而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成为推动单产增加的第一要素;根据各地调查春季玉米螟基数情况,今年东北大部百秆活虫数偏高,春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长势良好,6月份东北南部、内蒙古中部偏东地区、西北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预计一代玉米螟总体偏重发生,程度与上年相当。
其中,黑龙江、吉林大发生,辽宁、内蒙古偏重发生,新疆、黄淮和华北大部中等发生,江淮、西北其他地区、西南大部偏轻发生。
预计全国一代玉米螟发生约1.6亿亩。
全国大部地区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较常年接近或偏晚1-3天(具体数据见表1)。
预计6月中下旬至7月末,江淮、黄淮、华北、西北、东北将陆续进入一代幼虫为害盛期一、东北春玉米主产区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偏高据春季各地剥秆调查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以东北3省和内蒙古虫量较高。
与常年平均值比,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江苏、重庆偏高10%以上,山西和河南偏高近7%,黑龙江和河北等10省(区、市)偏低;与上年相比,内蒙古、山西、河北和陕西等10省(区、市)偏高,其余9省(区、市)偏低(具体数据见表2)。
各地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统计表二、玉米种植和生长情况对玉米螟发生有利今年全国春玉米种植面积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累计种植面积超过2.3亿亩。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各章考点
自考《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各章考题自考《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各章考题目錄试验基础复习资料(第一、二章) (1)资料整理及特征数(第三、四章) (7)统计基础(第五章) (10)统计推断(第六章) (12)卡平方测验(第七章) (17)方差分析(第八、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章) (20)相关回归(第九、十、十一章) (30)其它(第十六、十七、十八章) (36)试验基础复习资料(第一、二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田间试验设计中运用随机原则的作用是【】A.无偏估计试验误差B.降低试验误差C.消灭试验误差D.减少土壤差异2.想了解试验地土壤肥力的差异,通常采用【】A.合理轮作 B.空白试验 C.多施有机肥 D.匀地种植3.田间试验设计中运用随机排列原则的作用是【】A.无偏误差估计 B.降低试验误差 C.消灭试验误差 D.减少土壤差异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4.田间试验设计的原则有【】A.土壤肥力均匀B.重复C.随机排列D.局部控制E.合理规划试验区5.农业和生物试验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有【】A.顺序抽样B.随机抽样C.典型抽样D.个体抽样E.成片抽样6.田间试验的代表性是指符合将来准备推广这项试验结果地区的【 BE 】A.栽培条件 B.农业条件C.地理条件 D.机械条件E.自然条件7.田间试验设置保护区的作用有【 BD 】A.防风B.防止人畜践踏和损害 C.防沙D.防止边际效应 E.防鸟害8.试验设计中控制土壤差异的主要技术有【】A.小区形状 B.小区面积 C.随机排列D.设置保护区 E.设置对照区9.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主要包括【 ABCDE 】A.小区形状 B.小区面积 C.重复次数 D.设置对照区 E.设置保护区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10.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11.设置保护区(行),除保护试验材料不受人、畜践踏和损害外,还可防止边际效应。
12.设置对照区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便于在田间观察,比较各个处理或品种的优劣时,作为比较的标准。
玉米品种试验方案
一、地块选择
选本生态区域典型地块,要求地势平坦,集中连片地力均匀,四周无不良影响,交通便利。
二、试验要求
1、试验设计:
筛选试验
试验设3次重复,品种随机排列。
每小区种植4行,行长6-10米。
承试单位结合当地种植习惯,选择适宜种植密度,合理密植(建议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
每隔10个小区设置对照品种,对照品种选当地国家区试对照2个(或采用当地区试对照品种2个),每穴播2-3粒种子,成熟后收获中间2行测产。
试验田中预留1.0米宽的观察走道,四周设3-4行保护行。
规划示样图(供参考)如下。
2
①同一重复内地力均匀一致、管理一致;②依当地习惯,播前适当增施复合肥和农家肥;
③保证全苗、苗齐苗壮。
④肥水管理略高于当地大田水平,保证不脱肥水、田间无杂草,防病虫害。
3、田间记载项目如下表(要求翔实准确)
三、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以收到实物为准。
《田间记载表》、《室内考种表》、《主要气象情况表》、《品种综合评述表》表6 全国玉米区划生态调查表(以县为基本单位)
省县调查人:
表7 年玉米筛选试验田间调查记载表地点:
44
表8 年玉米筛选试验室内考种记载表地点:
55
66
表9 年玉米试验期间主要气象情况气象台:
试验所在地地理及气候情况
无霜期__天,初霜期_月_日,终霜期_月_日。
特殊气象情况及对试验的影响:
77
表10 综合评述表。
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
摘要: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与国民生活的质量息息相关。而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从种植到成熟过程会受到外界诸多因素影响,受天气、温度的影响尤其严重。在玉米栽培过程中旱灾是一种常见气候灾害,会导致玉米减产绝收,因此,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研究非常重要。科学运用抗旱减灾技术能够增强玉米抵抗外界气候变化的能力,确保玉米产量和质量。本文就以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为内容进行浅要研究,希望能够为玉米栽培方面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
3、病虫害防治:抗旱玉米在真正干旱的情况下,其抵抗力也会有所降低,容易遭受病虫害的危害。因此,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严格操作规程,扎实掌握技术要领,以达到高产高效栽培目的。玉米常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玉米常见虫害有玉米螟虫、蚜虫等。对于常见病害的防治,我们可以主要通过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科学合理地喷洒农药;对于常见虫害的防治,我们可以通过物理防治方法(如在田里放养虫害天敌)和化学防治方法(喷洒农药)来进行。
1、科学施肥,培肥地力: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以培肥地力,还能改善土壤物理环境,提高土壤持水保墒能力。因此,进行玉米抗旱栽培时,应根据土壤的物理性状施用有机肥,若土壤本身的物理性状较为良好,则可不施用任何有机肥。反之,若土壤的物理性状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才能提高玉米的抗旱性能,则可合理施用适量有机肥。与此同时,旱作玉米还可通过施用化肥来增加根茬与秸秆的还田量。当然,最好的方式为轮作,如与豆科作物进行轮作,不仅能有效改善土壤肥力,而且可使种子对水分的吸收率大幅提升。
关键词: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
旱地玉米种植面积占我国旱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东北、西北以及华北地区均有大面积的旱地玉米种植。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作为华北平原的腹地,玉米是其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研究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与质量的保障。当前自然灾害日渐频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确保农户经济收益,以及国家农业生产的稳定,不断研究玉米抗旱减灾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极端高温天气条件下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种植表现
极端高温天气条件下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种植表现苏彩霞1栾春荣1*张旭1陈维娟1赵本真2洪斌1刘明义1(1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泰兴225433;2泰兴市根思乡农业农村局,江苏泰兴225433)摘要为科学选择适宜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耐密、抗病、抗倒的鲜食玉米品种,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提供品种支撑,开展了11个鲜食玉米品种与鲜食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试验。
结果表明:在2022年夏季极端高温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气候条件下,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鲜食玉米品种在双穗率、空秆率等植株性状及千粒鲜重、出籽率、结实率等产量性状上差异明显,其中晶白甜糯、虞珑糯1612、苏玉糯5号、苏科糯1801、苏科糯1901这5个品种结实率较高,表现出较强的耐高温能力;苏甜糯818、斯达糯41、扬甜糯104结实率较低,表现出较低的耐高温能力。
复种区各玉米品种鲜穗产量在7332~ 11440kg/hm2之间,除苏科糯1801、晶白甜糯较对照苏玉糯5号(CK)略增产外,其他各品种均较对照苏玉糯5号(CK)减产,减产幅度在1.53%~34.58%之间,以苏甜糯818、苏科糯1501减产最严重。
清种区各玉米品种鲜穗产量在7638.89~14828.70kg/hm2之间,除苏科糯1801较对照苏玉糯5号(CK)略增产1.42%外,其他各品种均较对照苏玉糯5号(CK)减产,减产幅度在0.95%~47.75%之间,以苏科糯1501减产最严重。
关键词极端高温天气;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米品种;性状;产量中图分类号S513.037;S5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4)03-0020-06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4.03.00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Planting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Fresh Corn Varieties Under ExtremeHigh-temperature Weather ConditionsSU Caixia1LUAN Chunrong1*ZHANG Xu1CHEN Weijuan1ZHAO Benzhen2HONG Bin1LIU Mingyi1 (1Taix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Taixing Jiangsu225433;2Gensi Township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Taixing City,Taixing Jiangsu225433) Abstract In order to scientifically select dense,disease resistant,and lodging resistant fresh corn varieties suitable for strip composite cropping of fresh corn/fresh soybean,and to provide variety support for the demonstration and promotion of strip composite cropping technology of corn and soybean,strip composite cropp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11fresh corn varieties with fresh soybean.The results showed that,under the extremely high-temperature and long-lasting climate conditions in the summer of2022,different fresh corn varieties under the strip composite cropping mode of fresh corn/fresh soybean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lant traits such as double ear rate and empty stem rate,as well as yield traits such as1000-grain fresh weight,seed emergence rate,and seed setting rate.Among them,five varieties,including Jingbai Tiannuo,Yulongnuo1612,Suyunuo5,Sukenuo1801,and Sukenuo1901,had higher seed setting rates,and exhibited strong high-temperature resistance;Sutiannuo818,Sidanuo41,and Yangtiannuo104had lower seed setting rates and exhibited lower high-temperature tolerance.The fresh ear yield of various corn varieties in the multiple cropping area ranged from7332to11440kg/pared with the control Suyunuo5(CK),the yield of Sukenuo1801and Jingbai Tiannuo slightly increased the yield of other varieties reduced,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JATS〔2023〕287);2023年省以上转移支付农业项目“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
6201272_玉米一穴双株种植模式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2014,18(2):22-24,59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编辑 齐俊贤玉米一穴双株种植模式研究黄素芳1,徐玉鹏1,李荣华2,肖 宇1,阎旭东1∗(1.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河北沧州 061001;2.沧州师范学院,河北沧州 061001)摘要:为了明确玉米高产的最佳种植模式,采用完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设不同种植密度的7个玉米种植模式处理(等行距单株播种、等行距双株播种、等行距双株播种、宽窄行双株播种、宽窄行双株播种、宽窄行双株播种、宽窄行双株播种),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群体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宽窄行双株栽培模式不仅能够改善玉米的群体结构,还减少了株间竞争,促进了个体生长发育,使得玉米群体保持了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效率,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最大,增产效果显著。
玉米最优种植模式为宽窄行双株播种,在宽行70cm 、窄行40cm 、穴距40cm 、种植密度90750株/hm 2条件下,玉米产量为11536.35kg /hm 2。
关键词:玉米;种植模式;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产量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14)02⁃0022⁃03Research on Planting Mode of Double Strains in One Hole of Maize HUANG Su⁃fang 1,XU Yu⁃peng 1,LI Rong⁃hua 2,XIAO Yu 1,YAN Xu⁃dong 1∗(1.Cang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Cangzhou 061001,China ;2.Cangzhou NormalUniversity ,Cangzhou 061001,China )Abstract :To clarify the best planting mode ,using completely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in the field ,with differentplanting density of 7planting modes of maiz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modes on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 of maize populations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yield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maize was improved ,inter plant competition was reduced ,individu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as promoted ,the leaf area index and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were higher ,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yield were the maximum ,and the yield increasing effect was obvious under the planting mode of wide and narrow row double planting ,the wide row was 70cm ,the narrow row was 40cm ,the hill spacing was 40cm ,the plantingdensity was 90750plant /hm 2,it was the optimal planting pattern for maize ,in which the yield could reach11536.35kg /hm 2.Key words :Maize ;Planting mode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s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Yield收稿日期:2013⁃11⁃21作者简介:黄素芳(1978-),女,河北任丘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作物栽培研究工作。
玉米生长过程 PPT
4000/亩
5000/亩
注:要达到各个因素最佳
点,充分发挥增产潜力!
P
(四)怎样定密度?
1、品种定密度:稀植--P ≤3000株/亩;中密度--3500株/亩左右;高密 度--P ≥ 4000株/亩; a-株型 b-株高 c-叶片数 d-叶型(一般的早熟株型紧凑/晚熟平展) 2、肥水条件定密度:原则是薄地稀植,肥地密植;(结合品种自身 特点) 3、日照、温度定密度:短日照,气温高生育期缩短,反之延长;所 以,同类型品种南方高于北方----夏播高于春播;
2、简单:---机播率90%以上---肥料一次施入---化学 除草---化学调控-机械收获---
3、管理越粗放,对产品的要求就越高:耐密性、抗 性、丰产性要过关。其中密度是可控且重要一环节!
(一)密度※产量因素
1、产量因素:亩穗数(A)、穗粒数(B)、粒重(C)、密度(P) 2、亩产量=ABC♀----------♀(调节系数) 3、亩穗数※密度:A=P(当P≤P极,随着密度的增大,亩穗数随之 增大;当P≥P极,随着密度的增大,亩穗数接近于一个定值) 4、穗粒数※密度:两者是负相关关系;密度增大,穗粒数减少; 5、粒重※密度:两者是负相关关系;密度增大,粒重降低;
1、追供粒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甲)功能叶片; 2、浇灌浆水:根据墒情,适当浇水可提高结实性、千粒重; 3、适时收获:早收晚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产量损失;
早收:干物质积累少;晚收:干物质流失;
(三)花粒期---温度
1、平均温度22-24度,成熟前期仍需要有较高的温度, 促进同化作用;成熟后期,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干物质 的积累; 2、低于16度玉米光合作用降低,影响淀粉运输和积 累,导致粒重降低;
缩病(灰飞虱)
作物育种实验指导
4、种子千粒重 1000 粒种子的绝对重量,直接称重测定,单位用 g 表示。它是种子充实饱满、粒大的综合指标, 因此是种子质量的指标之一。
(三)播种量计算
小麦育种试验的原始材料和选种材料,因为试验面积小,采用点播法,所以只按照株行距和小 区面积的大小,统计出每小区的播种粒数,即为该小区的播种量。小麦育种品种鉴定和品种比较试 验,因试验小区面积较大,又是接近生产的试验,播种方法一般采用条播法。所以要根据每亩规定 的播种粒数,种子的千粒重及发芽率,来计算试验小区每行的播种量,计算公式如下:
各试验圃规划完毕后,根据填好的田间试验记载本,把排队编号的试验种子,依次按顺序放到 各试验小区内,小区与小区之间空一行,即为区距,每个小区的试验种子,应放在该小区第一行, 同时在发放种子的过程中,在田间试验记载表上要表明试验重复及各排、段的播种方向和转弯的小 区标记。
在分发种子的同时,在各个试验的对照内插上已准备好的木牌。品种鉴定和品种比较试验,可 以每隔 4 个或 9 个小区插一木牌,然后把田间试验记载表的号码、行数与各个试验小区的种子袋号 码、行数核对一遍,经核对完全一致时,方可播种。 (三)播种
6
1.2 作物育种试验的田间区划及播种 一、试验目的:
掌握试验地的田间区划方法、步骤和各种试验播种的基本技能及要求。
二、内容说明:
育种试验的田间区划及播种,是根据各种试验的目的及试验计划书的要求,在田间进行试验的 重要环节。通过试验地选择、规划及播种,明确选择试验地的条件,保质保量的搞好播种工作。 (一)田间区划:
亩播量(粒)×小区面积(m2)×千粒重(克) 每行播种量(克)= 666.67×小区行数×1000×发芽率
供试品种,各小区每行播种量计算称重后,随机按行装袋。将每小区按行装有种子的袋捆在一 起,以备排队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