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婚嫁习俗
郑州结婚习俗是怎样的
郑州结婚习俗是怎样的郑州结婚习俗是怎样的结婚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因此在每一个地方都是认真操办的,下面我们来了解郑州的结婚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郑州结婚习俗是怎样的1、首先是下聘,这个有要求的,一定要双方父母到场的,还有给新人的礼物,因为这代表你受不受重视的关键。
2、还必须有8样大礼,分别是干肉,干鱼只要干的就行,要备足8样就行。
3、夫家一定要给新3金的,这是必须的,还有要买衣服乱七八糟的事,都是夫家该做的。
4、让娘家人的嫂嫂就是我们自己的嫂子,要2个要用梳子梳我们的头,这叫一梳白头到老,这是好兆头,这是必须要梳的。
5、我们出娘家门不能回头的,一定不能回头的,要不然不能给娘家带来好运的。
6、我们走的时候地上一定要铺张红纸,因为这是不能带走娘家的运气,不能带走一针一线的。
7、还有我们一定不能哭的,哭了就会在夫家没有好日子过的,这一定是真的。
8、还有我们上车之后一定要笑的,不能哭的。
9、等到了新浪那边,一切都按照新浪那边的'要求来,我们首先会有一个司仪让我们拜堂,我们照做就是,还有喊新浪的爸妈,这叫改口费,一定要喊的,然后就是敬酒了,别人要和我们敬酒我们一定不能拒绝的,因为这是不吉利的,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别的来代替。
10、敬酒完了之后,好了我们一天的婚礼也弄完了,然后就会自己的新家去过日子喽。
11、还有新娘要三天回门的,俗话说三天回门六天接,我们回门那天要买够3样礼才不算失利,具体买什么有的娘家有要求的,我们这边就是烟酒,肉,鱼,东西买好了,我们就可以去了,然后中午12点以前一定要回家,不能在娘家久留。
12、等到结婚第6天新娘的爸爸一定会来接新娘回娘家住几天的,这是传统,风俗,一定要遵守的。
河南洛阳结婚风俗
准备洞房。在结婚的头天晚上,男方家选定的女性给新娘铺床,并往床上撒 放花生、栗子、白果、核桃、红枣等物,意为早生贵子、男女孩花着生。新人 的被褥,男家须请儿女双全、夫妇俱在的妇女用红线缝制,被子数量均取偶数。 当晚,要由男方近亲家的健康男孩儿睡在新床上,俗为压床,意为新娘快快生 个胖小子。 迎娶。迎娶的当日上午,新娘穿戴齐整后等待男方迎娶。新娘上轿时双脚不能 着地,由新郎将新娘抱起放在轿中,娶亲队伍在乐队的伴奏下启程上路,娶亲 来回不走同一路线。每逢轿至路口、大树、枯井、古庙处,都要燃放鞭炮以辟 邪。
第四页
当新媳妇最愁最怕的就是闹洞房这一关,胆小体弱的往往心惊肉跳,提前几天 就做心理准备。 听房。就是听房事,夜静人散之后,新婚夫妇要吹灯安歇了。新婚之夜那种激 动不安和兴奋羞涩的言谈举止,是最秘密、最刺激的。那些没结过婚的小兄弟 们,总要约三五个人藏在房后窗户根下偷听动静。回门。婚后第二天是新媳妇 父母瞧看闺女的日子,娘家人携带四色礼品到男家,男家设宴款待并回赠礼品。 婚后第三日为新媳妇省亲回门日,这天上午,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
(三)成婚 通常要经过下帖、过礼、送嫁装、迎娶等过程。 下帖。又叫送好。就是双方到了结婚年龄后,男方要请人择个结婚吉日(俗称好), 再将择定的吉日(好)写在书上,把吉日告诉给女方,让其准备婚嫁事宜。女方同 意,便可接下聘书。洛阳人婚期常选择黄道吉日或农历的三、六、九日。 过礼。结婚前半月或十日,男方须给女方送彩礼,礼品有衣料、鞋袜、套装、 化妆品、首饰及肉类、点心、面食等。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中国式个文化大国,自古注重礼仪,对于结婚的习俗更是多不胜数。
想了解这些结婚习俗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各地婚嫁习俗,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北京的婚嫁习俗:第一步:聘礼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往女家送彩礼,表明聘定女方为妻。
聘礼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
(下聘礼要送女方茶叶、点心盒、酒、女方衣服钱)第二步:陪嫁女方在收到男方送来的聘礼后,在出嫁前某天下午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
有的人家陪嫁有相应还礼之意,原则上以男方聘礼增一倍还礼。
(不过现在一般都是男方准备新房,女方的陪嫁一般都是新房的家具电器,实用性强)第三步:娶亲吉期一到,喜轿执事上门,娘家忙着打发上轿,夫家忙着迎娶进门,排场大又隆重,礼数也多。
现代婚礼虽然没有古代的那些讲究,而且也轿子换成了汽车,也有了专门的司仪和婚庆公司来办理婚礼,但是整个娶亲和婚礼的仪式还是一直被沿用了下来了!第四步:洞房坐帐新人拜过天地后,上炕抓盖头,夫妇才算正式见了面。
拜堂后要“闹新房”。
新婚夫妇进行同吃子孙饽饽啊、喝交杯酒、撒床、上头等一些仪式。
其中贯穿着祝愿新人称心如意,家道兴旺发达的主题。
(闹新房、喝交杯酒这些习俗现在也变得越来越明面了,不用到洞房里闹,婚宴的时候闹得是最热闹的了!)第五步:回门洞房花烛夜后,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亲三代,并拜见父母等长辈,定名分,认大小。
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娘家与父兄亲友行回见礼。
这就是所谓“回门”,也叫“回酒”。
一般是一大早娘家便派人赶着马车来接新妇,新妇临行前,向公婆叩头,然后与新郎坐马车到娘家会亲。
到娘家后,新婚夫妇要向家堂中的神、佛及宗亲牌位行礼,然后给女方父母及长辈们行叩首礼。
见完礼后,便摆开宴席,请新婚夫妇喝酒。
饭后,新郎独自回家,新娘则要到晚上才能回来。
(虽然现在这年代已经很少有媒人拉红线,也没有太多繁杂的讲究,但是精简了的传统还是被流传了下来。
河南风俗调查报告
河南风俗调查报告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这使得该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
以下是一份关于河南风俗的调查报告。
一、河南婚礼风俗河南的婚礼风俗与其他地区大致相同,但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首先,在婚礼前一天,新郎新娘会一起到酒店里吃“条子”,也就是煮面条吃。
面条要煮得软硬适中,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寓意着白头偕老和生龙活虎。
其次,在婚礼当天早上,新郎新娘要在家中举行拜堂仪式,父母双方都要出席。
拜堂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要跪拜送亲队伍,并由男方家长送上一个红包,表示感谢。
再次,婚礼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喝酒。
新郎新娘要先喝交杯酒,再喝喜酒和敬酒。
在酒席上,还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向新人身上扔红包,寓意着喜气洋洋。
最后,河南婚礼还讲究热闹、红火,场面大而隆重。
二、河南丧葬风俗河南的丧葬风俗也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在河南,老人去世后要停尸三天,期间家人要守灵、哭丧。
停尸结束后,家人要将遗体抬到坟地,进行安葬。
在安葬之前,还要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和祭奠活动。
比如:燃香、烧纸钱、敬献酒食等。
在安葬之后,家人还要在坟墓前磕头、烧纸、燃放鞭炮等。
此外,在河南的丧葬中还有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比如:不乱扔死者的衣物、不破损死者的遗像等等。
三、河南过年风俗河南的过年风俗也非常独特。
在河南,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门神、贴窗花等。
春联一般用毛笔书写,内容多为吉祥话语或祝愿词句。
门神则是两张尺寸相同的红纸,上面画着神荼和郁垒的画像。
窗花则是用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有福字、喜字、花卉等。
此外,在河南的年节中还有吃饺子、放鞭炮、舞龙舞狮等传统活动。
四、河南端午节风俗河南的端午节风俗与其他地区也有所不同。
在河南,端午节时要吃粽子和艾草馍。
粽子是用糯米和绿豆包裹在竹叶中蒸制而成的一种食品,具有清香可口的口感和独特的文化意义。
艾草馍则是一种用艾草汁和面粉制成的食品,具有驱蚊、辟邪的作用。
河南婚丧嫁娶有关规定
河南婚丧嫁娶有关规定篇一:河南婚丧嫁娶风俗定亲通常由男方请媒人提媒,备礼传送庚帖,帖上有男子生辰八字。
女方接帖后,将其同女子的八字合在一起推算。
若相和即回简应允,名为允帖,视为正式定亲。
定亲后,男方或男女双方设宴谢媒,备礼相送,谓之喝定亲酒。
婚约既定,不能更改,遇节日和红白大事还要相互往来。
择吉俗称下日子,即男方向女方请求婚期。
先请阴阳先生算出吉日,忌单日、晦日,尚双月双日,以花朝节和腊八节的日子最多。
选好后,用红纸写上喜日,备礼由媒人送至女方。
女方若无异议,双方着手各项婚事的准备。
备婚男方修建新房,装饰室内,女方购置嫁妆。
嫁妆有全嫁、半嫁之分。
全嫁者箱柜衣被四套俱全,取四季兴旺之意;半嫁则各样两套,象征成双成对。
中等人家多置全嫁,农户以半嫁者居多。
豪富置超全嫁妆,极尽奢华。
吉日前一二日,男方备大礼送至女方家中,内有大肉、鸡、鹅、衣物等。
潢川县南部在迎亲前两日,过礼必有1只公鸡,女方须回1只母鸡,而在县北部则分别为公鹅、母鹅。
商城县在迎亲前日,男方要在自家院中进行暖轿仪式,晚上宾客满坐,喝暖房酒。
新县等地,新婚前夜由牵娘睡在新床上暖床。
迎娶:迎亲的时间,淮滨、固始、息县等地均在凌晨或清晨,潢川、商城县城关在午夜。
是日,男家洞房、中堂、门、窗及树干张贴大红“囍”字,有正贴和倒贴,倒贴者取“喜到”之意。
迎亲时,男方备彩轿至女家接亲。
新娘则请儿女双全的妇女“开脸”,用两根线绞除脸上汗毛;穿戴整齐,头顶褡头后入轿。
入轿方式各地略有不同,商城县新娘入轿前,先在准备好的清水桶上略坐片刻,再由叔或兄抱上轿;罗山县由新娘兄长背上轿;潢川有些地方由亲属抱上轿,轿中另坐一男童压轿。
启轿后,鼓乐先导,一路吹吹打打,不时鸣放鞭炮。
新郎由鼓乐相伴迎至中途。
轿至男家,红毡铺地,新娘由牵娘相扶出轿,沿红毡至中堂行礼。
新县、息县、潢川等地有新娘哭嫁习惯,即从入轿到男家,新娘一直哭啼哽咽。
在潢川,花轿行程中若遇其他花轿,新娘须互换裤带;入婆家门时,新娘要跨过马鞍,并授以宝瓶抱子,意味着日后生活稳定、平安。
郑州结婚风俗礼仪
郑州结婚风俗礼仪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一样的习俗礼仪,婚礼是一段婚姻的开头,代表着结婚。
婚礼礼仪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郑州婚庆礼仪,盼望对您有所关心,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结婚风俗订婚、结婚、完婚首先是订婚习俗。
1.在结婚之前都需要先订婚,假如新人是两个地方的,那么当订婚习俗存在差异的时候,通常一女方的习俗为主。
2.在订婚之前,男女双方要先告知父母,得到父母的初步认同,然后再找一位长辈当媒人,再由媒人伴随男方父母亲戚数人前往女方家正式提亲,协商聘礼,婚礼酒席等细节事宜,并订下吉日下聘,下聘完成,订婚才算完成。
其次婚礼当天结婚习俗。
1.择吉送好饰新居:选择良辰吉日,依据自己的婚礼风格装饰好自己的新居,压迫突出喜庆的氛围。
2.红喜高悬满厅堂:就是指当结婚当天男女双方家、新居、典礼酒店、喜宴厅等都要贴‘喜’字。
‘喜’字,家中室内可以提前贴,其它都是婚日当天贴。
室外‘喜’字也叫领路喜,一般要求贴好后,别人从社区门口顺着‘喜’字就能找到家。
3.亲迎新娘不回头:是指结婚当天新郎去迎接新娘的时候,去的路线和回来的路线不能完全相同,也就是不走回头路的意思。
4.正午以前拜花堂:是指在郑州结婚的当天必需要在正午12点之前就完成拜堂仪式,有些地方可以是在下午拜堂,但是根据郑州的结婚习俗,必需要在正午之前拜堂才会大吉大利。
最终是完婚之后的习俗1.大宴宾朋谢四方:就是指在婚礼仪式结束后,中午的时候摆宴酒席,邀请来宾和亲朋好友用餐,答谢亲友来宾,新人共同敬酒表示感谢。
(这一点应当不只是郑州有这个习俗,许多城市应当也是如此吧)2.三天回门看岳丈:在婚礼结束后的第三天,新郎要伴随新娘一起回门探望娘家父母,并且不能留宿,必需要在当天的日落之前赶回婆家,才会吉利。
郑州主要有六大结婚风俗择吉送好饰新居,红喜高悬满厅堂亲迎新娘不回头,正午以前拜花堂大宴宾朋谢四方,三天回门看岳丈婚庆礼仪1、择吉送好饰新居新人选择婚期称‘择吉’,征求双方父母看法后,礼节上男方父母要备礼品到女方家‘送好’。
河南结婚风俗流程及寓意
河南结婚风俗流程及寓意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河南婚俗:传统礼仪与美好寓意的交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婚礼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承载着家庭的期望和社会的规范。
河南结婚风俗流程
河南结婚风俗流程河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其中结婚风俗更是别具特色。
河南结婚风俗流程包括婚礼前的准备、婚礼当天的仪式和婚后的习俗等多个环节,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河南结婚风俗的流程。
首先,婚礼前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在河南,准新郎要先向准新娘提亲,这个环节通常由双方父母或长辈代劳。
提亲成功后,双方家长便开始商定婚礼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接着,准新郎家要准备彩礼和聘礼,而准新娘家则需要准备嫁妆。
彩礼和聘礼的准备通常需要提前数月,而嫁妆的准备也是一个繁琐的过程。
在这段时间里,双方家庭也会商定婚礼的具体流程和细节,以确保一切顺利进行。
其次,婚礼当天的仪式是整个结婚流程中最为隆重的部分。
在河南,婚礼通常在早晨举行。
新娘在婚礼当天会由娘家人送至新郎家,这个过程被称为“迎亲”。
在迎亲的过程中,新郎家会用红布将门口遮住,要求新娘唱几个小曲,以示新娘的不舍和留恋。
接着,新娘会穿上嫁衣,由媒人或长辈牵着,踏着七彩绣花鞋,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而婚礼当天,双方家庭还会举行拜堂仪式,向天地和祖先行礼,以示对传统的尊重。
整个婚礼仪式热闹而隆重,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最后,婚后的习俗也是河南结婚风俗流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在河南,新婚夫妇回到新郎家后,会有一系列的习俗等待他们。
比如新娘要磨墙、过门槛,以示对新家的尊重和顺从;而新郎家人也会给新娘准备“过大礼”,表示对新娘的尊重和欢迎。
此外,新婚夫妇还要在新房门口放置糖果、果子和硬币,以示“甜甜蜜蜜、双双对对、百年好合”的美好祝愿。
总的来说,河南结婚风俗流程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意义。
通过这些传统的仪式和习俗,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河南人民对于婚姻的重视和祝福,也能够体会到河南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在今后的婚礼中,我们都能够传承和弘扬这些美好的传统,让每一对新人都能够得到幸福美满的婚姻。
南阳市风俗文化
院系:公共卫生学院专业:预防医学07级学号:*********** 姓名:***河南省南阳市节日风俗及庙会、婚嫁习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南阳人民创造了灿烂夺目的民间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习俗。
南阳在历次历史变迁中,在人口、民族、宗教及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既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延续性,又表现出一定的突变性和波动性,从而使南阳风土人情领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
一、节日习俗(一)新年新年指农历岁首,俗称“大年”。
初一这天,自午夜起燃放爆竹,一直持续到天亮。
早晨吃饺子,男女老幼换上新衣之后亲朋邻里们相互拜年称贺。
初二到初五为走亲串友的日子。
初五是大年的最后一天,俗称“破五”。
初六为农家开耕、商户开市的日子,即俗称“大开市”,当日上午燃放鞭炮,预示新一年工作的开始。
(二)元宵节元宵节即农历的正月十五,俗称“灯节”。
目前各县市已演变为传统的“灯展节”,从原来的十五、十六两天,延续到正月十八。
由于是春节的延续,十五被称为“小三十”,十六被称为“小初一”。
元宵节期间各家门前张灯结彩,大街上更是彩灯高照,烟花爆竹大肆燃放,通宵是火树银花的景象。
这其间已成为包括传统的旱船、龙灯、舞狮、大戏及高跷等组成的“踩街”活动和企事业单位扎彩车、搭彩棚进行形象或产品宣传的文艺大汇演。
有的地方还遗留有请“新客”(即请上年结婚的女婿到女儿娘家过节)的习俗。
元宵节家家吃汤圆,人们还以此相赠。
(三)二月二二月二即农历的二月初二,叫“龙抬头节”,又名“青龙节”,是正式春耕春播的开始,南阳有民谣:“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也说明了降雨预示大丰收。
(四)三月三三月三即农历的三月初三,俗称“踏青”。
起初是初一至初三的庙会,现已演变成内容丰富多彩的城乡物资交流及文艺大汇演。
各种民间艺术和土特产品等异彩纷呈,展现出全新的景象。
目前以独山等地的庙会尤为盛大。
(五)清明节清明节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旧时迷信称为“鬼节”或“收鬼日”。
河南省婚丧嫁娶规定
河南省婚丧嫁娶规定婚丧嫁娶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仪式活动之一,也是社会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中部地区,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对于婚丧嫁娶方面也有着一些规定和传统习俗。
首先,婚姻登记是婚姻合法化的基础。
河南省婚姻登记采用的是公民自愿结婚的原则,并要求男女双方年满22周岁即可注册登记。
对于未成年人的婚姻登记,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此外,河南省规定,离婚后满足一定条件的再婚,只需提供离婚证和其他材料即可办理。
婚姻登记是婚姻合法化过程中的必要程序,也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
其次,河南省在婚礼仪式上有着独特而庄重的传统习俗。
在婚礼前,通常会进行婚礼请柬的发放,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婚礼。
在婚礼当天,一般会有拜堂仪式、交换戒指、敬茶和宴席等仪式环节。
在河南的传统习俗中,拜堂仪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新郎会向新娘家的父母敬献酒和礼物,以示尊重和感谢。
交换戒指的仪式象征着双方的爱情和承诺。
敬茶仪式是新人向双方父母敬茶,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宴席则是新人和亲友们共同庆祝和分享喜悦的时刻。
第三,河南省的丧葬习俗也有一定规定。
在河南,丧葬仪式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礼节和仪式。
首先是丧事宣传,通常由家人或宗族长者向亲友宣布丧事,并发放告示。
丧葬期间,家人会选择合适的丧葬用品,如纸钱、挽联等。
在丧葬仪式中,一般会有灵柩送行、祭奠和后事处理等环节。
丧葬仪式要根据亲人的遗愿和家庭的情况来安排和举行。
最后,河南省的嫁娶习俗也有一些传统规定。
在河南,嫁娶习俗通常会根据双方家庭的风俗和地方习惯来安排。
新娘会进行盖头、出嫁礼以及接亲等环节。
盖头是指新娘在出嫁前会由母亲或亲戚为其盖头,寓意保佑新娘婚后吉祥如意。
出嫁礼是指新郎方为新娘家提供的嫁妆和礼物。
接亲则是指新郎方带领亲友前来接新娘,一般会有一系列的迎亲仪式。
综上所述,河南省在婚丧嫁娶方面有着一定的规定和传统习俗。
这些规定和习俗不仅体现了河南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的重要保障。
河南林州的婚庆习俗(难得看到)
河南林州的婚庆习俗(难得看到)各地的婚庆习俗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国家,比如中国,南北文化的婚庆差异也是相当大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林州的婚庆习俗。
林州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汇处。
一、选婚1949年以前,选婚年龄为男18岁,女16岁。
那时,男女选婚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选婚双方不能见面,婚姻不自主,造成许多悲剧。
1950年,人民政府颁布了婚姻法,开始了青年自由选婚的新时代。
选婚条件也因时代因人而易。
在年龄上一般男20岁,女18岁就要选择自己的对象。
男择女多以勤俭朴素,贤慧正派为标准,女选男还注重才能和家庭条件。
1960年后是“一军官、二工人、三干部、四大学生”,1980年以来是“一文凭、二能人、三工头、四商人”。
目标择准后,还要请“先生”来“合婚”,这是在旧时大多数婚姻关系中,必有可少的一个程序。
将双方八字列出后,从四个方面按一定公式进行推算。
①看大相合不合。
口诀是“子鼠见羊万年愁,不叫白马见青牛,虎见巳蛇如刀割,兔子见龙不长久,酉鸡不与犬相见,亥猪不可见猿猴。
”②看子女旺不旺。
口诀是“长生四子中旬半,沐浴一双好儿男,官带临官三个子,帝旺五七不能传;衰中二子病中一,命逢死绝断香烟,胎养头胎必生女,墓地有女没有男”。
③看男命犯不犯再婚,女命犯不犯再嫁。
口诀是:“男犯羊刃必再娶,女犯伤官必再嫁;动财伤官与羊刃,夫妻半路必分离”。
④看有无妨克。
双方年月日时之地支是否相冲刑(相冲者子午、丑未、寅申、辰戍、卯酉、巳亥。
相刑者寅刑申、巳刑亥、子刑卯、戍刑未等)天干是否犯合(甲与巳、乙与寅、丙与辛等)。
犯不犯狼籍八败等。
如以上四条无大妨碍,就是说可以成婚了。
议婚继续进行,先由媒人领男方去女方家见面,女家给二人提供交谈方便,然后再由媒人领女方去男家“相家”,公婆也借机会看看未过门的儿媳妇,双方如没有意见,选婚即告成功。
“合婚”虽为民间风俗,但并非能符合人们的愿望,现实生活中,仔细“合婚”的人,婚后并不幸福;相反不相信那一套的,婚后却过着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
河南农村婚嫁习俗
河南农村婚嫁习俗第一篇:河南农村婚嫁习俗河南农村婚嫁习俗提到婚嫁-得有媒人,也就是拉红线的人,他(她)先和你们双方说哈~接着就是见面。
小见面--大见面小见面:就是让你俩独处一室,亲人在外面等着。
让你俩谈谈心,感觉一哈,怎么样。
大见面:也就是小见面成功的基础上才有大见面,当双方感觉可以,就有了大见面,也就是成了。
男方要给女方一些钱当定礼,也就是这事定了。
订婚:一般由男方托媒向女方提亲,双方依家境相似,门当户对为佳,旧时经双方父母认可后,便用庚帖互换生辰,清算命先生“合八字”,占卜吉凶。
如年度八字相合,即可订婚。
正式订婚得“过红书”,又叫“过书子”。
男方请媒议聘,女方提出聘礼品种数额后,男方按商定标准,准备聘礼。
聘礼多少、质量好坏,由双方家境而定,没有确切规定。
“过红书”由男方家选择吉日,先下十封全书给女方家长,再下柬请媒人。
是日男家悬灯挂彩,焚香点烛,由执事先生书写“求允书”,媒人带着“敬请金诺”的红帖和聘礼送往女家。
女方即回“慕允玉青”的绿帖。
“过书子”后就可择期完婚,由男方托媒出面邀请女方喝一次…哈亲酒”,双方言定完婚日期,并分头准备嫁娶的各项准备工作。
结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旧时男女一般在十八周岁以上结婚。
婚期选择双日子,以求吉利。
婚期定后,女方置办嫁妆,称为“陪送”;亲友们赠送礼物,称为“添箱”。
男方设新房,打制家具,铺新床,办酒席。
婚期当天早上发轿,轿杆上放一只公鸡随带四色礼,回来时,女方给一只母鸡名为“跟轿鸡”,表示双双对对,回来时不走原路,沿途要燃放鞭炮。
女方有送亲的,一般都是新娘的叔伯、哥哥、舅舅,送亲的称“上客”、“大宾”。
喜轿回到男家时,新娘、新郎由宾相搀扶,双双拜堂,先拜天地祖宗,再拜父母双亲,最后新郎新娘对拜。
拜后,由家人在地上次递传送麻袋称为“传代”,为新娘铺路到洞房。
另有撤帐人端起放有五谷杂粮、枣子、铜钱的箩筐,口唱撤帐歌,将筐中物品撒放在新郎新娘的头上,直到进入洞房。
河南传统文化之婚嫁习俗(2024年)
河南传统文化之婚嫁习俗1、提亲婚姻一直沿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先由媒人提亲,男方再向女方提婚。
改革开放以来,倡导婚恋自由,婚姻之事男女双方谈好,再经双方家庭商量明确下来。
2、相亲经媒人说合之后,男方及长辈到女方家中做客,女方用鸡蛋茶(清水炖鸡蛋)招待,一般相亲后这门亲事就基本算定了。
3、米俗称“换手巾”,相亲后,择吉日与女方定亲,参与人员都是双方家族至亲。
定亲仪式上,男方长辈要给女方发红包。
此时男女双方正式改口叫对方父母及长辈,然后交换礼物。
早年间是男、女互换手绢,作为定情物。
至此婚事正式确定,双方互称儿女“亲家”。
订婚后,男方依双方生辰八字选定结婚日期。
4、送好结婚日期确定后,男方将写有婚期的帖子择日送到女方家,礼品用红包袱包裹。
随后几日,男方要答谢媒人,给媒人送一双鞋,感谢撮合。
5、搁桌婚礼前一天下午,男方到女方家拉嫁妆,又叫搁桌。
女方传统嫁妆是柜箱、妆柜、衣架等。
改革开放后,逐渐演变成生活电器、小轿车之类。
搁桌物品有喜糖、烟、酒和礼肉。
男方主事人和女方主事人商议迎娶细节,随后男方拉回嫁妆。
6、婚礼婚礼当天,男方出门要吃一个红皮鸡蛋,一碗饺子,预示娶亲一路顺利圆满。
迎亲队伍由新郎、夹毡(男方主事人)、娶者(一对夫妻)、伴郎、礼炮手等组成。
到女方家迎娶新娘,一对新人拜别女方长辈。
女方送亲队伍包括长辈或兄弟1人、送者(对应娶者)、伴娘等。
婚礼仪式一般在中午前开始,新郎、新娘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之后入洞房,婚礼仪式正式结束。
7、闹洞房又叫吃四盘菜。
婚礼当天晚上闹洞房,要吃四盘菜。
新娘被请出洞房,和新郎立于一桌前,桌上放四盘菜,两荤两素,亲朋和新郎新娘说笑热闹一番。
河南婚丧嫁娶有关规定
河南婚丧嫁娶有关规定篇一:河南婚丧嫁娶风俗定亲通常由男方请媒人提媒,备礼传送庚帖,帖上有男子生辰八字。
女方接帖后,将其同女子的八字合在一起推算。
若相和即回简应允,名为允帖,视为正式定亲。
定亲后,男方或男女双方设宴谢媒,备礼相送,谓之喝定亲酒。
婚约既定,不能更改,遇节日和红白大事还要相互往来。
择吉俗称下日子,即男方向女方请求婚期。
先请阴阳先生算出吉日,忌单日、晦日,尚双月双日,以花朝节和腊八节的日子最多。
选好后,用红纸写上喜日,备礼由媒人送至女方。
女方若无异议,双方着手各项婚事的准备。
备婚男方修建新房,装饰室内,女方购置嫁妆。
嫁妆有全嫁、半嫁之分。
全嫁者箱柜衣被四套俱全,取四季兴旺之意;半嫁则各样两套,象征成双成对。
中等人家多置全嫁,农户以半嫁者居多。
豪富置超全嫁妆,极尽奢华。
吉日前一二日,男方备大礼送至女方家中,内有大肉、鸡、鹅、衣物等。
潢川县南部在迎亲前两日,过礼必有1只公鸡,女方须回1只母鸡,而在县北部则分别为公鹅、母鹅。
商城县在迎亲前日,男方要在自家院中进行暖轿仪式,晚上宾客满坐,喝暖房酒。
新县等地,新婚前夜由牵娘睡在新床上暖床。
迎娶:迎亲的时间,淮滨、固始、息县等地均在凌晨或清晨,潢川、商城县城关在午夜。
是日,男家洞房、中堂、门、窗及树干张贴大红“囍”字,有正贴和倒贴,倒贴者取“喜到”之意。
迎亲时,男方备彩轿至女家接亲。
新娘则请儿女双全的妇女“开脸”,用两根线绞除脸上汗毛;穿戴整齐,头顶褡头后入轿。
入轿方式各地略有不同,商城县新娘入轿前,先在准备好的清水桶上略坐片刻,再由叔或兄抱上轿;罗山县由新娘兄长背上轿;潢川有些地方由亲属抱上轿,轿中另坐一男童压轿。
启轿后,鼓乐先导,一路吹吹打打,不时鸣放鞭炮。
新郎由鼓乐相伴迎至中途。
轿至男家,红毡铺地,新娘由牵娘相扶出轿,沿红毡至中堂行礼。
新县、息县、潢川等地有新娘哭嫁习惯,即从入轿到男家,新娘一直哭啼哽咽。
在潢川,花轿行程中若遇其他花轿,新娘须互换裤带;入婆家门时,新娘要跨过马鞍,并授以宝瓶抱子,意味着日后生活稳定、平安。
说说咱们新乡本地的婚嫁习俗
新乡人结婚都有早婚的习俗,男孩儿一般在15至20岁,女孩儿甚至在15至18岁。
习俗上讲婚姻须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
婚礼上还有很多的讲究。
那么,咱们新乡市都有哪些特别的婚礼习俗呢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数数:议婚初议婚,家长先托媒人,经媒人往来通话,了解对方属相,按阴阳学的迷信说法看双方属相的冲合。
犯冲的属相有鸡与狗、龙与虎等,最合的属相为龙与兔,称之为“龙缠兔辈辈富”。
女方年龄可大于男方二三岁,但不可大一岁,民间说法:“妻大两,黄金长”,“妻大三,做高官”,“女大一,没饭吃”。
相亲在相互探问对方家境后,进行相亲。
双方约定相亲日期,女方由媒人导引,与陪相人一同前往,到男方或媒人指定的地点同男方见面,媒人当面介绍双方情况。
看相后,男方给女方见面礼。
如双方均满意,由媒人通信,为初定婚约。
定亲择吉日,男方父母商定结婚日期,并报知亲友。
套新男女双方的新被褥和新枕头须由子女双全和夫妇双全的妇女缝制。
缝制前先由婆婆抓三把棉花铺平,然后,抓一些花生、红枣、核桃撒在上面,由缝制中缝入被褥中,意为“早生贵子。
”压箱女方在出嫁的前一天,由新娘的嫂子或者姐姐将新娘的嫁衣装进箱子后,在嫁衣上面放压箱钱。
新娘到了婆家后,婆婆要在此箱内放钱,且多于压箱钱数。
出嫁前一日或者当日早晨,由女方兄或弟将娘家所办嫁妆均插一柏枝,送至男方家中,意为万年长青。
嫁妆送到后,男方家以酒席款待,由陪客人向送嫁妆人索取开箱钥匙,并给持钥匙者封钱,对方满足后才将钥匙交出。
娶亲娶亲的前两天,男方送通信盒给新娘,内装化妆品与上轿时的衣物(衣物必须成双成对)、首饰,另加酒一瓶,肉一块,米,面个一升。
娶亲的前一天,男方整置洞房,当晚由新郎的小弟压床,且允许在新床上撒尿。
娶亲之日,男方备花轿四顶,一顶轿坐新郎,一顶轿坐新娘,一顶轿坐娶客,一顶轿坐压轿孩子。
迎礼引礼人引导新郎进新娘家,每一道门,引导新郎象客人作拜施礼,新娘家须给新郎和引礼人各盛一碗饺子汤,奏乐三遍,新娘方可上轿。
家乡风俗的作文河南结婚
家乡风俗的作文河南结婚河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方,这里的人们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还拥有独特的文化风俗。
在河南,结婚是人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一个家庭的重要环节。
河南的结婚风俗充满着浓厚的民俗味道,让人感受到了这个古老文明的独特魅力。
一、婚姻的重要性在河南,婚姻被认为是人生最大的喜事,是一个人迈向成熟的里程碑。
因此,结婚在河南被视为一种社会责任,人们对于结婚非常重视,认为只有成家立业,才能够拥有稳固的社会地位和幸福的家庭生活。
在河南,婚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人们会为了这一天精心准备,并倾注所有的心血。
二、婚前习俗在河南,婚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繁琐的。
首先,两家人要进行婚礼的商议,商量好各种细节问题,确定婚礼的具体日期和地点。
然后,新郎家要送聘礼给新娘家,表示对新家庭的尊重和关爱。
聘礼包括黄金、银器、珠宝等贵重物品,数量和价值都要符合规定。
接受了聘礼的新娘家人也要回送礼物,表示回报新郎家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
接下来,新郎家要请亲朋好友吃酒,宴请对方家人,拉拢彼此的感情,为将来的婚礼增添气氛。
在喜宴上,人们要举行各种活动,比如唱歌跳舞、讲笑话、猜谜语等,让大家都能尽情享受这一难忘的时刻。
三、婚礼流程在河南,婚礼的流程也是非常独特的。
一般来说,婚礼要在一个吉日的清晨进行,由乐队伴奏,新郎新娘身穿华丽的婚纱礼服,走进婚礼现场。
婚礼开始时,先进行简单的仪式,由主持人宣读结婚誓词,双方交换戒指,接受家长和亲友的祝福。
随后进行拜堂仪式,双方家长分别给新郎新娘三拜九叩,祈求上天保佑他们的婚姻美满幸福。
接着进行敬茶仪式,由新娘敬茶给新郎父母和长辈,以示尊敬和孝道。
最后进行敬酒仪式,由双方家长和亲友依次向新人敬酒祝福,为他们的婚礼增添喜庆和欢乐。
四、婚后习俗在河南,婚后有很多传统习俗和规矩。
首先,新婚之夜要过“洞房花烛夜”,新人在洞房中点燃花烛,祈求来日美好,然后新郎新娘敬献父母并结伴在一起看新房中的来日甜蜜,并赠送神灯。
南阳婚嫁习俗
南阳婚嫁习俗各地结婚都会有当地不同的习俗,多半是为了吉利,一直延续下来的。
想知道南阳婚嫁习俗吗?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南阳婚嫁习俗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南阳婚嫁习俗男方:1.新郎母亲a.做被子单数条,其中一条要在结婚当天铺在新床上,其余的偶数双则在结婚当天摆放在新床上。
b.做被子时,主家需邀请本家族妇女(新郎伯伯、叔叔、哥哥、弟弟的媳妇)前来帮忙,一般情况下若一直忙到中午,就需在主家吃饭。
2.新郎父亲结婚前天需要有新郎的父亲或其他男性长辈去借瓷器,所谓的瓷器就是结婚当天酒席上用的筷子、盘子、碗之类的,同时还要借桌椅板凳,瓷器和桌椅板凳,都是租借的,每个村里都有做这类生意的人家,其租借费是按一桌酒席所用物品计算的,(一桌酒席上一般坐八个人),一桌瓷器8元,一桌桌椅板凳10元。
3.结婚前夜有本家族一小男孩需睡在新床上,称押床娃儿,押床娃儿,一般是新郎长兄的儿子,新郎长兄若无儿子,可用次兄的儿子,也可以是新郎的弟弟或叔伯家的弟弟。
4.结婚当天:a.男方准备好婚车,去女方家接新娘.同时还有已部分人需随婚车前去接新娘。
【押轿娃】和押床娃是同一个人,拿着“一束花”,到新娘家后,由押轿娃进新娘得房里把花送给新娘。
【媒人】媒人需提着“马灯”(普通的手提灯即可代替),和迎亲的人一起去新娘家。
【管事的】随婚车一同前去新娘家迎娶新娘,负责到新娘家发红包,遇到女方不满意的事可找他协商解决,以求能把新娘顺利接上婚车。
一般是由男方中一个比较会处理问题的长辈担当。
【接的人】一般还要有两个女性随同一起去接新娘,一般有新郎的嫂子、娘,婶,两个。
女方:1.做被子双数条,以求吉利,做被子时,主家需邀请本家族妇女(新郎伯伯、叔叔、哥哥、弟弟的媳妇)前来帮忙,一般情况下若一直忙到中午,就需在主家吃饭。
2.嫁妆,可当由女方去购买,也可由男女双方协商后去购买,或由新郎和新娘去购买,嫁妆费用,一部分是男方的彩礼,因此只要只要男方的彩礼多,女方的嫁妆也就会更多一些。
信阳农村传统婚嫁习俗
信阳农村传统婚嫁习俗2012.5.161 恋爱男女双方是恋爱关系或者相互有好感,告知父母后,父母找近亲(一般为姑、婶等女性长辈),带领女孩儿到男方家里“瞧人”。
2 瞧人,女方姑、婶等女性长辈带女方去拜访男方家,替女方父母打探男方个人及家庭情况。
期间,男方父母要为每位客人准备一个大礼包(里面是时令水果及糖果等)和一个红包(女孩红包2000左右,其他人200左右)。
瞧人后,男方要带礼物去拜见男方父母,以博取其好感。
3 下定头,也就是订婚。
一般由男方在媒人的陪同下,带着礼物去女方家提亲,双方依家境相似,门当户对为准,旧时经双方父母认可后,便用庚帖互换生辰,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占卜吉凶。
如年度八字相合,即可订婚。
4 过书子,男方请媒议聘,女方提出聘礼品种数额后,男方按商定标准,预备聘礼及部分礼金。
聘礼或礼金多少、聘礼质量好坏,由双方家境而定及双方约定而定,没有确切规定。
期间要确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
5 筹备婚礼准备:召集好朋友讨论婚礼计划,确定伴郎、伴娘及婚礼司仪(一般为当地有名望的老人)。
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就婚礼筹备计划和进展与父母沟通。
通知亲朋好友及电话通知外地亲友。
采购结婚物品(包括家电及各种婚庆用品)。
还有婚纱照的拍摄。
婚房布置:在古代礼节中称为“铺房”,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收拾,并备礼前来暖房。
既为洞房,风水非常重要,不懂风水仅凭自己喜欢,容易给以后的婚姻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
所以婚房布置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⑴洞房最好选择在光线明朗,空气流通的地方。
⑵洞房颜色不要五花十色,这样做容易发生婚外情。
⑶洞房的窗台勿挂风铃,容易使新娘神经衰弱,头晕心烦。
⑷洞房不可跨在屋内外之横墙下,夫妻易发生口角。
⑸安新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不要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
新床也需放置一些吉利好兆头的物品在床上,例如百合、红枣、莲子,意喻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
6 结婚当天6.1 当天喜字、礼炮鞭炮、喷花彩花等新人应提前安排专人负责做好。
河南婚嫁风俗作文
河南婚嫁风俗作文在河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婚嫁风俗那可是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
今天,我就来给您讲讲我所见到的河南婚嫁那些事儿。
就说我邻居家的姐姐出嫁吧,那场面,真叫一个热闹!婚礼的筹备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了。
先是定日子,这可不是随便翻翻黄历就能决定的,得请村里专门懂这个的长辈,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挑一个良辰吉日。
定好了日子,接下来就是紧锣密鼓地准备各项事宜。
女方家里得准备嫁妆。
这嫁妆可丰富了,大到衣柜、梳妆台、床铺,小到被褥、枕头、毛巾,样样都得精心挑选。
记得邻居姐姐家,光是被褥就做了好几床,而且每一床都绣着精美的图案,有鸳鸯戏水,有花开富贵,那针脚细密得,简直让人惊叹。
男方家里也不轻松,要把新房布置得红红火火。
从墙面的装饰到家具的摆放,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墙上挂着大红的喜字,床上铺着崭新的红色床单被罩,就连窗户上都贴着喜庆的窗花。
到了婚礼前一天,女方家里会摆上一桌桌丰盛的酒席,招待前来帮忙的亲朋好友。
这时候,厨房可就热闹了,大师傅们忙得热火朝天,切菜、炒菜、炖汤,一道道美味佳肴陆续出锅。
院子里,女人们一边忙着包饺子,一边家长里短地唠着嗑,笑声不断。
婚礼当天,天还没亮,新娘就得起床梳妆打扮。
化妆师早早地就来了,给新娘化上美美的妆。
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头上戴着璀璨的皇冠,美得就像仙女下凡。
而男方家里,迎亲的队伍也准备出发了。
车队一辆接着一辆,都打扮得花枝招展,车头上扎着大红花,后视镜上挂着红丝带。
迎亲的队伍到了女方家,可没那么容易就能把新娘接走。
女方的姐妹们会堵在门口,要红包,要新郎唱歌表白,各种刁难,好不热闹。
好不容易进了门,新娘的鞋子又被藏了起来,新郎得找到鞋子才能把新娘带走。
这找鞋子的过程也是充满了欢声笑语,伴郎们到处翻找,急得满头大汗。
终于把新娘接到了男方家,接下来就是举行婚礼仪式。
在司仪的主持下,新人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然后喝交杯酒。
这时候,台下的亲朋好友们都在鼓掌欢呼,为新人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亲——察人家
相亲是由媒人预先定好并通知男女双方的,因此,双方都要作好准备。
男方要根据妇方父母的爱好,准备一点礼物;妇方要洒扫庭院,准备接待客人。
作为当事人,男女二人都要打扮得尽可能有风度,有光彩一些,以便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看亲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要对待。
礼物虽无非烟酒点心之类,并不在乎数量多,价值高,而一定要投其所好,切忌触犯对方父母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入时;言行举止要谦虚有礼。
古时看亲时,男子只能由媒人创造机会偷偷看姑娘一眼,现在不同了,男女双方可以直接见面、谈话。
双方都有机会对对方有一个初步了解。
河南除了有些地区除了看亲之外,还有“察人家”的习俗。
“察人家”其实也是看亲,是男方由媒人带领到女方看过姑娘后,妇方父母对婚事暂不表态,再由媒人带领,回方男家。
祁阳一带则称为“看当”。
看当时,男方父母应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妇方父母交谈。
妇方父母通过察看男家并与男方父母交谈,如果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
否则,女方父母应起身告辞,男方不要勉强留客。
现在相亲也就简单多了,主张恋爱自由了。
订婚——择吉送好饰新房
相亲成功后,就要“择吉”就是新人选择婚期,征求双方父母意见后,礼节上男方父母要备礼品到女方家‘送好’。
亲家正式见面,商定婚期并征求女方家长对婚庆筹划的意见。
男方开始装饰新房,进行婚前准备。
新人择吉最好选择有个性、特色的婚期,避开扎堆结婚的日子。
每年四、五、九、十月份的公休日就是民间结婚的高峰期,挑选婚期时可以考虑避开。
这样的话,一切婚庆承办商(如饭店、婚庆公司、知名司仪等)的服务一般都可以优惠些,也容易订到。
择吉时可以参看:怎样挑选有纪念意义的婚期。
嫁娶——红包开路、杀公鸡去晦气
在河南地区,女孩出嫁当天,嫂子给将嫁的妹妹梳头,这有两种情况,一是梳成髻,即媳妇头,意味着妹妹将成为人家的媳妇。
一是还按闺女的发式梳,即梳长辫子,意即妹妹是待出阁的闺女,等到婆家后,再由婆家嫂子或者婶子大娘挽成髻。
给姑娘梳头时有歌。
在豫北长坦县,其歌词为:“前拢七,后拢八,婆家娘家一齐发。
婆家发了二顷半,娘家发了二顷八,走到半路发庄嫁。
”
婚日当天男方家、女方家、新房、典礼酒店、禧宴厅等都要贴“喜”字(有的少数民族不贴)。
“喜”字,家中室内可以提前贴,其它都是婚日当天贴。
室外“喜”字也叫领路喜,一般要求贴好后,别人从社区门口顺着“喜”字就能找到家。
婚日早晨新郎要率领迎亲队伍亲迎新娘,一般花车带头,礼车队随后。
新郎到娘家后,娘家人一般关门拒婿,新娘女友拦门为难新郎讨要红包、藏新鞋等。
“不回头”是说结婚不走“不回头”,去娘家迎亲和回酒店典礼的路线不能完全重复,此礼约定成俗,民风使然。
新娘有弟弟或者侄子“把轿门”,男方家要准备足够的红包给把轿门的,要是把轿门的不放行,新娘是不会“下轿”的。
这个“把轿门的”还拿着新娘陪嫁的柜子箱子等的钥匙,一串钥匙要给一个红包。
新娘进去新郎家之后,开始拜天地高堂、对拜等,完了之后司仪会主持新娘“改口”就是喊“爸、妈”新郎家长要给新娘“改口费”。
正午也就是中午12点。
民风认为正午前新人拜罢天地,大吉大利。
因此凡新婚,嫁娶婚礼仪式多在上午进行。
婚礼结束后,中午大宴宾朋,答谢亲友来宾。
新人双双敬酒感谢。
河南郑州的婚礼上有很多的忌讳,一定要知道:
1. 生花易于枯萎,故婚事讳之,只有连招花和石榴不禁。
因为前者的红色花瓣开自叶心,其状可以意喻闰女出嫁,诚等丈夫,后者则意谕多子多孙。
2. 新妇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3. 安床后到新婚前夜,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同睡在新床上。
否则俗谓“困空铺,不死尪,亦死某”认为是凶兆。
4. 结婚当天,新娘出门时,姑嫂均要回避,不能相送。
因为“姑”跟“孤”同音,而“嫂”跟“扫”同音,都不吉利。
5. 成亲之日,新娘离开娘家时,大家要哭得越快越好,“哭发哭发,不哭不发”不哭的话反而禁忌。
6. 迎娶途中,若花轿和花轿相逢,叫做“喜冲喜”,会带来不祥。
解决的办法是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是双方媒人各以预备的花交换,这叫做换花。
7. 孕妇及带孝者都不能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更不能触碰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的物品。
8. 新郎到女家接新娘时,新娘可能离开娘家或在过度兴奋下喜极而泣,这也甚为普遍而不成问题(甚至是好事,留下“水头”旺女家)。
但过门至男家后就不能流泪。
9. 新娘于结婚吉日忌穿“旧鞋”。
所有的婚纱鞋、绣花鞋及晚装鞋等应全是新的。
若恐防新鞋硬而不舒服,宜较优质的软皮,尺寸不妨预松少许及加上厚垫,亦不宜穿着过高的高跟鞋。
10. 新娘子要小心,不要踏到新郎鞋,会有羞夫之意。
11. 新娘进男家门时,忌脚踏门槛,应要跨过去。
12. 若是“爬头”结婚的新人,即新郎兄长,新人须在未婚兄长裤裆下穿过,以示“得罪了”,才可出门。
若被“爬头”的是姐姐,因为某些人会觉得在女性裙下穿过会“不发达”,故会改为送一条裙子给未婚姐姐,俗称“大姨裙”。
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应暂时回避至位置较高的地方,如到上一层楼。
13. 当新娘步入男家时,翁姑二人不宜朝着大门看新娘进门,而应稍作回避,以防相冲。
14. 结婚对联最迟应于“上头”前(即结婚前夕)挂上,结婚后满一个月便可除下。
男女家均有不同的对联,选购时需分辨清楚。
15. 女方再嫁则不可再穿裙褂,也不宜穿大红衣服,宜选粉红、橙、金或银色代替。
另外也不须再“上头”,因“上头”代表“成年”,第一次嫁时已“成年”了。
在“二朝回门”时亦不用带乳猪。
16. 男方第二次结婚亦不需再“上头”,若再的原因是前妻去世,第二任妻子过门后首要做的事便是在前妻的灵位前敬茶,然后再向翁姑敬茶。
17. 新娘出嫁当晚,会找来一位新娘的未嫁姐姐在当晚睡在她的床上,并摆放生果及红包于床上,祝新娘生生猛猛及一切顺利。
18. 婚嫁忌生肖属虎的观礼,因虎会伤人,免得因此导致夫妇不和睦或不孕。
19. 新婚四个月内忌在外过夜。
20. 新婚四个月内忌参与他人婚丧喜庆事物,以免相犯冲。
21. 忌于鬼月完婚,即农历七月。
22. 忌于农历六月完婚,有半月妻的意思。
23. 安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
24. 订婚当天,不管天气有多热,所有参加订婚的人,都不可以煽扇子,不然会有拆散的意思。
25. 订婚之文定喜宴完毕后,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不然会有再婚的意思。
闹洞房——拉着新郎打油
入洞房,大家回避,新娘换衣服之后,新郎的妹妹或者侄女端一脸盆水给新娘,新娘可洗手示意,然后给妹妹或者侄女红包。
然后大家闹玩一番,基本都是拉着新郎打油,给新郎新娘伴娘伴郎脸上涂抹煤黑,这些人要机灵闪躲,要不弄到衣服上很让人心疼的。
然后开饭,大吃一顿酒席。
新娘房的镜子在新婚四个月内忌借给他人,忌照人,因此嫁妆的衣柜或梳妆。
台有镜子都用红纸蒙住,满四个月始可拆卸。
回门——归宁
婚礼三天后(第三天),新人回门看望娘家父母,也称“归宁”或“新女婿”回门。
娘家人一般设宴款待。
民间认为新人回门,午饭后不宜久留,太阳落山前赶回婆家吉利。
婚后三日,新人回门,须在当天日落以前赶回夫家,不能留宿。
万一有特殊原因无法回家,夫妻也要分开睡,以免新娘子蜜月里的血光,冲撞了娘家人使娘家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