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宇宙时空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宇宙时空观

摘要:本文对于中国古代的时空观作出了一点简要的说明,包括宇宙的演化、时间观、空间观以及现代宇宙时空观的几个重要的发展理论,如红位移奇观、宇宙大爆炸论、宇宙稳态论和稳态论的崩溃。

关键词:宇宙的演化,时间观,空间观,红位移奇观,宇宙大爆炸,宇宙稳态论,稳态论的崩溃。

一、引言千百年来,人们都在寻找宇宙的本体到底是什么。正是因为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人类在其他许多问题的认识上也就没有得到澄清,甚至完全颠倒,以非为是,以妄为真。然而也因为人类的社会总是在前进着,所以这个问题也吸引了许多古圣先贤费心地研究,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论断——无论真妄或是否完美!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一直以其强盛的国家政权、辽阔的疆域国土、先进的封建文化、灿烂的古代文明, 独立特出于周围各国之上, 因此,中国古代圣贤留给我们后辈的对宇宙时空的资源也叹为观止!

本文尝试用概括的方法,简略叙述和探究一下中国古代的宇宙时空观。

二、中国古代的宇宙时空观

1、宇宙的演化从客观的宇宙的形态上说,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共有六种: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昕天说、穹天说、安天说。

盖天说:这是创立于商代的在中国居于统治地位的学说,认为天是帽子,地是棋盘,天圆地方,当然天比要地大一些了。看看中国历史上的主流钱币的形状,就可以轻易地理解盖天说了。

浑天说:创立于周朝,但东汉张衡为集大成者,制成了浑天仪,著有《浑天仪图说》。认为天是个鸡蛋,地是蛋黄,悬在天中间,日月星辰就像是在蛋壳上跑来跑去的小虫子。

宣夜说:宣夜者,彻夜不眠也,说明这是大量天文观察得出的结论。认为大地是一个球状实体,而日月星辰全是气体,漂浮于也是气体球的天空中。此说创立于周朝,比较著名的反映这一理论的是《列子》中的一篇寓言《杞人忧天》。

昕天说:昕者,太阳运动也。此说是盖天说的改进型,认为天像一个车轮,会转动,所以天体在运行。

穹天说:穹者,房顶也。此说也是盖天说的改进型,认为天是一个球状的壳,而且还会转动,带动了天体运行。

安天说:安天者,天不动也。这是宣夜说的改进型,也是中国古代宇宙观中最接近现代思想的一种,认为天是不动的,是无边的,是永恒的,日月星辰各依轨道在天中运行,而球状的大地在天的中间转动,使我们觉得天是动的。

从宇宙的演化方面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不变说、循环论、演化说。

主张宇宙不变的,以《庄子知北游》记载的孔子师徒的对话为代表: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犹今也。••…•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晋朝郭象注解这段话说:“言天地常存,乃无未有之时。”即是说,古时与现今一样,宇宙并不存在生成演化问题。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之说,亦可归于此类理论。

用循环论观点解释宇宙生成演化,这在《庄子》书中已有萌芽,佛教的传入,加重了这种倾向,最终形成了一套精致的宇宙循环论学说。《隋书经籍志》对

这一学说有所描述:“佛道天地之外,四维上下,更有天地,亦无终极。然皆有成有败。一成一败谓之一劫。自有此天地已前,则有无量劫矣。”这一学说对中国人影响颇大,在后世一些

哲学家和文学家身上,屡屡可窥此说之影子。

但是,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占主导地位的则是宇宙逐渐生成演化的观点。这一观点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比较普及。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反映出上古先民对宇宙起源的认识,即已透露出宇宙早期是浑沌的,经过演化逐渐形成后世所见形状的思想萌芽。诗人屈原脍炙人口的诗篇《天问》,开篇伊始就提出了与天地起源有关的问题,也反映了这种认识。哲学家老子则直截了当提出:“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首创五德终始学说的驺衍,善谈天事,齐国人称其为“谈天衍”,他主张宇宙创生学说,到处“称引天地剖判”,推演“天地未生”。驺衍的学说在当时诸侯国中受到普遍欢迎,司马迁的《史记孟荀列传》对之有

生动记述,很能说明问题。

承认宇宙是逐渐生成的,必然要回答一个问题:宇宙由何而生?老子《道德经》回答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庄子庚桑楚》也说:万物生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

这样,就又出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是“有”,什么是“无”?这里先提一个奇怪的论断:“有”的本质是空虚不实、空幻不定、空寂不存;“无”的本质反而是充盈不虚、恒常不变、独立不依!

乍看到这样的论断,觉得似乎它提反了——其实不然!天地万物分明实实在在,为什么说是空虚的呢?先谈“有”之空虚不实。

X科学常识告诉我们:物体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与电子组成;分子之间

有空隙,原子之间有空隙,原子内部更有巨大的空隙——原子核的直径还不到整个原子的万分之一,如果把一个原子放大到篮球场那么大,原子核只等于这个球场中间的一颗绿豆或是一粒芝麻。

微观世界如此,宏观世界也是如此。茫茫宇宙,星球点点,简直就像空屋之中飘浮的粒粒尘埃。可见,无论微观还是宏观,所谓“实有”都不过亿分之一乃至万亿分之一,岂非空空如也?

X6?B0 其次谈“有”之空幻不定。

从辩证的观点看,一切事物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变化。正如有位哲人所说:“没有人能够第二次涉入同一条河流。”因为,任何一条河流的河岸、河床、河水都在不停地变化,哪怕你刚从河里上岸又返身涉入这条河,后一分后一秒的这条河已经不是前一分前一秒的这条河了。

天地万物看起来真真切切,但是就实质而言,则既是它又不是它,因为后一分后一秒已不同于前一分前一秒。如此变化无常,虚幻不真,即“空幻不定”之所谓。

再次,谈“有”之空寂不存。

天地万物之存在是无可置疑的,然而,一切有形有象的实体都有其“寿命”,“寿命”一终便不复存在。“寿命”之长短各不相同,短的(如某些基本粒子)只有几秒钟,长的(如各大星系)可达若干亿年。但无论其“寿命”长短,都有限度,因而从本质上看,一切“有”的存在都是暂时的,都要归于毁灭,归于空寂不存。

既然连太阳、地球之类的天体都要归于毁灭,那么功名富贵之类的人间事务就更是瞬息万变,无可久留的了。

这就是中国佛法中的对宇宙之“有”的观点看法!所谓“无”,自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另一种无形无象、不具备质量、不占有空间却又充斥于空间的存在。

首先谈“无”之充盈不虚。

“无”之充盈,乃因其无边无际,遍满环宇,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似乎一无所在,然而具有能量,载有信息,实则无所不在。因此,“无”是其大无外、充盈整个宇宙的。

“无”之不虚,乃因之极细极微,其小无内(没有内部结构),不可再分。因此,“无”是不可分解、不含间隙的实在。

其次谈“无”之恒常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