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 《牧羊姑娘》教案
牧羊姑娘-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牧羊姑娘-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2.了解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中的诗句3.听懂歌曲《牧羊姑娘》4.学唱歌曲《牧羊姑娘》二、教学重点1.听懂歌曲《牧羊姑娘》2.学唱歌曲《牧羊姑娘》三、教学难点1.意会白居易和刘禹锡的诗句2.准确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词四、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唱唱跳跳,做准备活动。
2. 引入新歌(10分钟)老师播放歌曲《牧羊姑娘》,让同学们认真听歌曲。
3. 歌曲理解(20分钟)老师让学生听一遍歌曲《牧羊姑娘》后,请学生跟读歌詞。
老师可以提问:1.歌曲讲述了什么故事?2.歌曲有哪些高潮和变化?3.学生们都能感受到什么?4. 诗词理解(25分钟)老师讲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老师让学生知道这个诗句写的是什么意思。
同学们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向大家逐句翻译。
接下来,教师再讲解刘禹锡的《竹枝词》中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同学们也尝试看看这个诗句写的是什么意思。
5. 学唱歌曲(25分钟)老师逐句带领学生练习歌曲《牧羊姑娘》。
老师可以用麦克风和立体声音箱让学生听得更清晰。
6. 唱歌比赛(5分钟)最后,老师请学生分组进行唱歌比赛。
雅集团的代表将给出奖项。
五、教学评估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虑所有学生的表现。
可以通过小组表演、课堂参与玩游戏等方式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将学生分为小组比较有助于鼓励他们彼此通力合作,在交流中学到更多。
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经验体验需要手动调节。
七、教学延伸课堂之外,可以让学生参与唱歌比赛或戏剧比赛,分享他们的音乐表演和想象力。
八、参考资料1.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2.《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3.《竹枝词》刘禹锡。
《牧羊姑娘》教案
《牧羊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牧羊姑娘》这首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2)培养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提高音乐表现力;(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学唱、演奏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2)运用集体合作、分组竞争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3)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歌曲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2)教育学生懂得珍惜和平、幸福的生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牧羊姑娘》的歌曲旋律和歌词;(2)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3)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音准、节奏的把握;(2)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3)对歌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歌曲《牧羊姑娘》乐谱;(2)教学录音机、音响设备;(3)教学视频或图片。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播放《牧羊姑娘》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2)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初步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新歌:(1)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作者及特点;(2)教唱歌词,讲解歌词的意义;(3)教授歌曲旋律,指导学生演唱。
3. 练习与展示:(1)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2)选取优秀小组进行展示,鼓励其他小组;(3)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习积极性。
4. 歌曲讨论与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谈论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2)分析歌曲中的形象描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3)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牧羊姑娘》,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对比。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学生能在的课程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牧羊姑娘》这首歌曲。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确保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成长。
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羊姑娘》
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羊姑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体会其优美的旋律和宁静的氛围。
2. 学会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演唱《牧羊姑娘》。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创造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摇篮曲的演唱技巧,如柔和、连贯的声音。
2. 理解摇篮曲的情感表达,体会其宁静、温馨的氛围。
三、教学难点1. 摇篮曲节奏的把握,保持音乐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2. 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音乐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展示《牧羊姑娘》的歌词和旋律。
2. 音响设备,播放《牧羊姑娘》歌曲。
3. 乐器,如钢琴、吉他等,伴奏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摇篮曲的特点和作用,引发学生对摇篮曲的兴趣。
2. 学唱歌曲:a. 教唱《牧羊姑娘》的歌词,注意引导学生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演唱。
b. 教授歌曲旋律,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演奏进行哼唱。
c. 结合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3. 歌曲解析:分析《牧羊姑娘》的歌词和旋律,理解其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4. 创编活动:a. 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为《牧羊姑娘》编创新的歌词或旋律。
b. 分组进行创作,每组挑选一位代表进行展示。
c. 全体学生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创作作品,进行集体演唱。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摇篮曲的特点和演唱技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多创造,提高音乐素养。
6. 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牧羊姑娘》,并尝试创作新的歌词或旋律。
7.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总结教学成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教学:选取其他类型的歌曲,如进行曲、民谣等,与《牧羊姑娘》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2. 邀请专业人士:邀请音乐老师或音乐家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讲解摇篮曲的历史和发展,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牧羊姑娘》教案一. 教材分析《牧羊姑娘》是一首四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歌曲描绘了牧羊姑娘在草原上放牧的情景,歌曲曲调优美,富有田园气息。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草原的宽广和牧羊姑娘的勤劳,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准知识和简单的乐理知识,能够独立演唱一些简单的歌曲。
但部分学生对节奏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牧羊姑娘》。
2.能够理解歌曲的含义,感受草原的宽广和牧羊姑娘的勤劳。
3.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准的把握。
2.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转换。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草原放牧的情境。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牧羊姑娘》的乐谱。
2.准备草原放牧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草原放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先行演唱歌曲《牧羊姑娘》,让学生跟随模仿,感受歌曲的美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创编,如改变节奏、增加音高等,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节奏感和音准。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牧羊姑娘》,并尝试进行歌曲创编。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歌曲《牧羊姑娘》的曲谱,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以上教学过程共计50分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
一. 教学情境分析在本节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来引导学生进入草原放牧的情境。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摇篮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演唱歌曲《牧羊姑娘》,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摇篮曲的演唱技巧。
2. 理解歌曲《牧羊姑娘》的内涵,感受歌曲的美感。
三、教学难点:1. 摇篮曲节奏的把握。
2. 歌曲中装饰音的演唱。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
2. 音乐教材或乐谱。
3. 教学用具(如三角板、拍手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首摇篮曲,让学生感受摇篮曲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教学新歌:教唱歌曲《牧羊姑娘》,重点讲解摇篮曲的节奏和演唱技巧。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 课堂展示:邀请部分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演唱歌曲《牧羊姑娘》。
5. 音乐活动:设计一个与摇篮曲相关的音乐活动,如拍手游戏、三角板演奏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魅力。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牧羊姑娘》,下周上课进行验收。
8.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素养。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教学:选取另一首摇篮曲,与《牧羊姑娘》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分析两首歌曲的异同,加深对摇篮曲的理解。
2. 欣赏名曲:介绍一位著名音乐家的摇篮曲作品,进行欣赏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七、课堂小测:1. 歌曲演唱:检查学生对歌曲《牧羊姑娘》的掌握程度,要求熟练演唱。
2. 音乐知识:提问有关摇篮曲的音乐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适当调整教学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得上。
2. 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
牧羊姑娘-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牧羊姑娘-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乐器独奏
2.能够听懂“牧羊姑娘”这首曲子
3.了解二重唱唱法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民族乐器独奏
2.熟悉“牧羊姑娘”这首曲子
3.掌握二重唱唱法
三、教学难点
1.民族乐器独奏的技巧
2.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旋律和韵律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提前准备好乐器
2.教师能够熟练演奏“牧羊姑娘”这首曲子
3.准备好适合二重唱的唱段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手拍节奏,然后教师可以用乐器演奏一段简短的旋律让学生跟着哼唱。
2. 听歌
教师将“牧羊姑娘”这首曲子播放,并让学生认真听歌。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听歌
过程中关注旋律和节奏。
3. 演示
教师演示一遍“牧羊姑娘”这首曲子,教师强调曲子中的重点音符和节奏。
4. 乐器独奏
教师将民族乐器拿出来,演奏出“牧羊姑娘”这首曲子中的独奏部分,让学生聆
听并体验乐器的美妙。
5. 二重唱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合唱,让学生体验到二重唱的唱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唱段,让学生轮流唱出唱段。
6. 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知识,让学生再一次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教师提前准备充分,所带乐器独奏精湛,让学生对民族乐器有了更深的了解。
课堂上教师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聆听和唱歌中深入领会乐曲的美妙,课堂气氛活跃。
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时间控制,不能让学生感到厌烦和疲倦,需要更好地平衡课堂进度。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牧羊姑娘》,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使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感受草原生活的独特魅力。
3. 培养学生用歌声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牧羊姑娘》。
2. 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准和节奏。
2. 如何在演唱中表达歌曲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
2. 音乐教材或乐谱。
3. 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草原风光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草原生活的向往。
2.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牧羊姑娘》,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理解歌曲:教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草原生活和情感。
4. 歌曲展示:学生分组或个人展示演唱歌曲《牧羊姑娘》,教师点评并指导。
5.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草原主题的创意表演,如舞蹈、朗诵等,让学生发挥想象,体验草原生活的乐趣。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牧羊姑娘》,并尝试向家人分享歌曲背后的故事。
六、教学延伸:1. 对比教学:邀请其他年级的学生一起参与,比较不同年级学生对歌曲《牧羊姑娘》的理解和演唱水平。
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进行亲子合唱比赛,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演唱能力:评价学生在学唱歌曲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表达能力。
3. 创意展示:评价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创意表现和团队合作。
八、教学反思: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九、教学拓展:1. 同类歌曲学习:推荐其他描述草原生活或表达美好情感的歌曲,如《草原夜色美》、《敖包相会》等。
2. 草原文化探究:组织学生参观草原或相关文化景点,深入了解草原文化和生活方式。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牧羊姑娘》的曲调和歌词。
2. 感受民间音乐的美妙,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 学会在歌唱中掌握节奏、调性。
二、教学准备:
1. 《牧羊姑娘》的伴奏和歌曲MP3。
2. 节拍器。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我们今天要学唱一首民间歌曲《牧羊姑娘》。
2. 教师演奏《牧羊姑娘》的伴奏,让学生聆听乐曲,感受音乐的美妙,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学习歌词、节奏、调性】
1. 学生跟着教师朗读歌词,注意发音和语调。
2. 用节拍器敲击节奏,让学生感受节奏。
3. 引导学生发现曲调、调性的旋律,教导学生在唱歌中掌握节奏、调性。
【唱歌练习】
1. 教师演奏《牧羊姑娘》的伴奏,让学生跟着唱。
2. 在唱歌过程中加强对节奏、调性的掌握。
3. 练习多次,熟悉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总结展示】
1. 演唱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表演《牧羊姑娘》,纠正错误。
2. 教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
四、教学小结:
《牧羊姑娘》是一首贴近生活的民间歌曲,学生在学唱这首歌曲时,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牧羊姑娘》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牧羊姑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牧羊姑娘》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描绘了一个牧羊姑娘在草原上放牧的情景,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朴实,富有诗意。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此年龄段,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牧羊姑娘》,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美好生活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牧羊姑娘》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准,提高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牧羊姑娘》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准。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学生反复练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描绘草原美景,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情境,感受牧羊姑娘的生活。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组演唱,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3.视听结合法: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美妙。
4.游戏教学法: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节奏和音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草原美景图片或视频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3.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歌曲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分析难点,共同解决问题。
5.音乐游戏: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节奏和音准,提高音乐素养。
牧羊姑娘 音乐教案
牧羊姑娘音乐教案教案标题:《牧羊姑娘》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并熟悉经典音乐作品《牧羊姑娘》。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牧羊姑娘》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创作者。
2.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3. 学习合唱和合奏的基本技巧。
4. 进行音乐欣赏和表演活动。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牧羊姑娘》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创作者。
2. 播放《牧羊姑娘》的片段,让学生先欣赏一遍。
第二步:学习歌词和旋律(15分钟)1. 分发歌词和旋律的乐谱给学生,让他们跟着歌词和旋律一起唱。
2.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指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
第三步:学习合唱和合奏的基本技巧(20分钟)1.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指导学生注意合唱的呼吸和声音的平衡。
2. 引导学生学习合奏的基本技巧,例如如何合理分配乐器的声音和节奏。
第四步:音乐欣赏和表演(20分钟)1. 播放完整版的《牧羊姑娘》,让学生欣赏整首歌曲。
2. 鼓励学生进行表演,可以是合唱表演或合奏表演,让他们展示所学的歌曲和技巧。
第五步: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和所取得的进展。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教学资源:1. 《牧羊姑娘》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片段。
2. 《牧羊姑娘》的歌词和旋律乐谱。
3. 合唱和合奏练习的乐器。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对学生的合唱和合奏进行评价,包括音准、节奏和合作能力。
3.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可以编写自己的歌词或加入其他乐器进行合奏。
2. 组织音乐会或校内表演,让学生有机会展示所学的歌曲和技巧。
教案撰写完毕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感受歌曲《牧羊姑娘》的美感。
2. 学会歌曲《牧羊姑娘》,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歌曲《牧羊姑娘》的旋律和节奏。
2. 感受并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特殊的音调和节奏。
2. 歌曲的情感表现。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牧羊姑娘》歌曲和相关图片。
2. 乐器:吉他、钢琴等。
3. 合唱队伍的编排。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中国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对《牧羊姑娘》产生兴趣。
2. 播放《牧羊姑娘》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二、学习歌曲(10分钟)1. 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3. 针对歌曲中的特殊音调和节奏进行讲解和练习。
三、歌曲分析(10分钟)1. 分析歌曲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起承转合。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四、歌曲表现(10分钟)1. 让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 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牧羊姑娘》的理解和掌握。
2. 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其他的中国西北民歌,下节课分享交流。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合唱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如肢体语言、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歌曲实践(10分钟)1. 分组进行歌曲接龙,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记忆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学习到的歌曲。
七、音乐活动(10分钟)1. 引导学生创作以“牧羊姑娘”为主题的简短故事或漫画。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让大家共同欣赏和学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牧羊姑娘》教案
- 音乐家故事:介绍一些著名民族音乐家的故事,如华彦钧(阿炳)、刘天华等,让学生了解这些音乐家对民族音乐的贡献。
- 歌曲创作背景:提供更多关于《牧羊姑娘》创作背景的资料,如作者的创作动机、歌曲表达的情感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内涵。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微信群。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歌曲的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共享预习资料,提高预习效率。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歌曲,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音乐作品的基础鉴赏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高、音值、简单的节奏等。此外,他们还对简单的合唱有所了解,能够跟随音乐演唱,并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四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合唱、律动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善于听觉感知,有的擅长动作表达,这为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条件。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 通过反思,帮助学生形成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习惯。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与《牧羊姑娘》相关的民族音乐作品:推荐学生欣赏《茉莉花》、《康定情歌》等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以加深对民族音乐风格的理解和认识。
- 民族音乐文化书籍:引导学生阅读《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民族音乐的文化与传承》等书籍,了解民族音乐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音乐特色。
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羊姑娘》
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羊姑娘》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牧羊姑娘》,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牧羊姑娘的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1. 歌曲《牧羊姑娘》的旋律和歌词。
2. 歌曲的表现手法和情感。
教学难点:1. 歌曲中较高音区的演唱。
2. 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牧羊姑娘》乐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牧羊姑娘》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二、学习歌曲(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熟悉歌词。
3. 教师针对学生演唱中的问题进行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三、歌曲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 学生讨论歌曲中牧羊姑娘的形象,发挥想象力。
四、练习演唱(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提高演唱效果。
2. 教师针对学生演唱中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牧羊姑娘》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播放《牧羊姑娘》音乐,让学生跟唱。
2. 教师针对学生演唱中的问题进行指导。
二、深入学习歌曲(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探讨牧羊姑娘的形象。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歌曲展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展示,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化的表现。
2. 学生相互评价,教师总结。
四、创作活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以《牧羊姑娘》为素材,进行音乐创作活动。
2. 学生展示创作成果,教师点评。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牧羊姑娘》的艺术价值。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羊姑娘》
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羊姑娘》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牧羊姑娘》。
理解歌曲的背景和主题,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学会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运用集体合作、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探究欲望。
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背景介绍:介绍歌曲《牧羊姑娘》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2 歌曲结构分析:分析歌曲的结构,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构成要素。
2.3 歌词内容解读:解读歌曲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感受歌曲的美感。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伸展、转圈等,以调动学生的身体和情绪。
3.2 歌曲聆听:播放歌曲《牧羊姑娘》,让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感。
3.3 歌曲学唱: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高和节奏的正确性,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3.4 歌曲分析: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构成要素。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演唱评价: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音高、节奏、表情等方面的表现。
4.2 学生乐理知识评价:对学生所学的乐理知识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音高、节奏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4.3 学生合作能力评价: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音乐游戏:设计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游戏,如音高猜猜乐、节奏接龙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2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如编写简单的旋律、编配和声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3 音乐欣赏:推荐一些与《牧羊姑娘》相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比较,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牧羊姑娘》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及特点。
2.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准、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牧羊姑娘》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准。
2. 教学难点:音准的准确性,合唱部分的协调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钢琴、吉他、多媒体设备、乐谱、歌词卡片。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牧羊姑娘》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风格,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歌曲介绍:教师简要介绍《牧羊姑娘》的背景、作者及歌曲特点。
3. 学唱歌曲: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
b.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
c.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纠正、指导。
4. 合唱练习: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个声部,分别练习合唱部分,注意声部的协调性。
5. 总结与展示: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展示。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牧羊姑娘》歌曲,加强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2. 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的练习情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以及合唱时的表现。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家长签字确认。
3. 演唱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演唱比赛,评价学生的演唱水平。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音乐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比赛,提升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3. 开展音乐主题活动,如音乐会、合唱团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九、教学计划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制定后续课程的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提高音乐素养。
十、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四单元《牧羊姑娘》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牧羊姑娘》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更好地掌握歌曲旋律、如何提高合唱效果等。
e.学习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提高学生的合唱技巧
f.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感知与欣赏:通过学习《牧羊姑娘》,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2.表现与创造: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参与合唱《牧羊姑娘》,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例如:指导学生理解并实践两个声部的旋律走向和节奏配合。
2.教学难点
a.音准控制: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尤其是二声部合唱时,音准控制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音高。
-例如:针对音准问题,可以采用音阶练习、音程跳跃练习等方法进行针对性训练。
b.节奏同步:歌曲中的复杂节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掌握。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歌曲背景故事,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情感,并通过模仿、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牧羊姑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优美动听的歌曲?”(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牧羊姑娘》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首描绘牧羊姑娘勤劳、善良形象的歌曲,具有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这首歌曲是学习简谱和二声部合唱的好例子,它能帮助我们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牧羊姑娘》教学设计x
评价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展现《牧羊姑娘》这首曲目的情感和意境, 以及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演绎赋予作品新的内涵和生命力。
2024/1/26
17
反馈机制:针对问题,提供改进建议
及时反馈
在考试、表演或作业完成后,及 时向学生提供反馈意见,指出他 们在技能掌握和表现力方面的优
点和不足。
具体建议
26
THANK YOU
2024/1/26
27
特长才艺
学生中可能有人具备唱歌、跳舞、演奏等特长才艺,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和交流,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
2024/1/26
22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
2024/1/26
23
教学效果总结
1 2
教学目标达成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牧羊姑娘 》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同时了解了相关的音 乐知识和文化背景。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牧羊姑 娘》教学设计x
2024/1/26
1
2024/1/26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与开发 • 教学反思与改进
2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2024/1/26
3
教材版本及内容概述
教材版本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
内容概述
《牧羊姑娘》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曲,通过描绘牧羊姑娘的生活场景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赞美。
介绍歌曲的基本信息,如作者 、创作背景等。
2024/1/26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力度 等音乐要素,帮助学生理解歌 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风格。
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如气息 控制、声音位置、咬字吐字等 ,并进行示范。
人教版(简谱)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欣赏《牧羊姑娘》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
人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欣赏《牧羊姑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双簧管独奏及歌曲《牧羊姑娘》,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悲伤情绪2.利用多种感官(听、唱、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了解下行旋律对音乐情绪的表现作用,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观看图片认识西洋乐器双簧管和单簧管外形及音色的特点,通过对比欣赏,区别两种乐器的不同。
4.通过聆听和演唱去感受乐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双簧管独奏感受《牧羊姑娘》的悲伤情绪。
教学难点通过试唱旋律能体会乐曲稍慢的速度、疏松的节奏、旋律下行对表现悲伤情绪所起的作用教学流程:一、导入出示图片认识双簧管,并了解它的外形构造及音色特点,欣赏对比单簧管和双簧管音色的不同。
二、学习新课(一)初听乐曲1.欣赏双簧管独奏《牧羊姑娘》全曲。
设问:双簧管音色演奏的这一乐曲给你的感受如何?是悲哀的还是欢乐的?2.分段聆听乐曲,并分析主旋律的音乐表现手法:3.随琴试唱段旋律感受乐曲的速度、节奏特点、4.随音乐画旋律线了解A段的旋律走向,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变化5.聆听B段主题旋律,感受B段主题与A段主题在节奏和情绪上的不同。
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牧羊姑娘的心里变化。
(二)完整聆听乐曲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数字、字母、图形或颜色为乐曲划分段落,完整地聆听乐曲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2.指生总结乐曲共分为几个部分(三)情感升华1.了解歌曲《牧羊姑娘的》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2.教师范唱歌曲《牧羊姑娘》3.朗读歌曲第一段歌词,随琴学唱歌曲4.完整演唱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中牧羊姑娘的音乐形象师:在旧社会牧羊姑娘的生活是凄凉的、悲惨的,那同学们想一想,现在的我们可以穿着整齐的校服、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师: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来回报的我们的父母。
人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欣赏《牧羊姑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模唱出乐曲的主题,感受乐曲的悲伤情绪。
牧羊姑娘 音乐教案
牧羊姑娘音乐教案教案标题:《牧羊姑娘》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牧羊姑娘》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了解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歌词,并能够正确演唱。
3. 通过合唱和合作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1. 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歌曲的歌词和意境。
3. 合唱和合作演奏的技巧。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
2. 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3. 歌曲《牧羊姑娘》的歌词和乐谱。
4. 录音设备(可选)。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牧羊姑娘》这首歌曲,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故事。
2. 播放《牧羊姑娘》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歌曲分析(10分钟):1. 指导学生一起阅读歌曲的歌词,解释不熟悉的词汇和意思。
2.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让他们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3.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重复元素和乐器声音的运用。
声乐训练(15分钟):1. 教授学生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演唱歌曲。
2. 分段教学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跟随节奏和旋律进行练习。
3. 分组合唱,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练习和合作。
合作演奏(20分钟):1.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乐器,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进行合作演奏。
2. 分组演奏,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演奏出整体的效果。
3. 让学生自由发挥,尝试加入个人创意和表演元素。
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邀请学生上台表演他们的合唱和合作演奏成果。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3. 总结教学内容,强调音乐的重要性和学习音乐的意义。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展示他们的音乐才能。
2. 组织音乐比赛或音乐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音乐技能和表演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牧羊姑娘》教案
《牧羊姑娘》教案教学目的:1、学习并欣赏歌曲《牧羊姑娘》,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歌曲感情。
2、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解和分析双簧管乐曲的特点。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歌曲的内容、歌曲的情绪,更好地去感受、去表现歌者内心感情的变化。
2、指导学生了解乐器双簧管。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发声训练连音训练(1)哼鸣练习: 3 2 | 1 - |m(2)开口练习: 5 4 3 2 | 1 - |u u目的与要求:训练声音连贯统一。
注意呼吸、发声的协调配合,每条练习都一口气唱完,音量不宜过大,力求使乐句的线条优美连贯,富有流动感,结尾的长音要用弱——强——弱来收音,防止声音直白和僵硬。
二、歌曲学习与了解双簧管1、作者简介:狄帆(1917—1995),邹荻帆。
现代诗人,湖北天门人。
1937年参加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大别山区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工作,随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
194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50年代初做过对外文化联络工作,以后历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编辑和《诗刊》主编。
他的诗大都反映了时代的旋律,意象鲜明,节奏明快,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金砂生于1922年,四川铜梁人,作曲家。
1946年毕业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现在江苏省昆剧团从事编导,创作有歌曲《牧羊姑娘》、《来到咱农庄》、歌剧《江姐》音乐等等。
2、作品简析:牧羊姑娘是极为软弱善良的下层劳动者,她因山地“荒凉”喂不饱羊儿遭“地主”皮鞭。
“羊儿”的命运更惨,它们将遭受屠夫的宰割。
作品通过如泣如诉回肠荡气,即在悲凉的气氛中写出了弱者的孤苦无靠,对牧羊姑娘不顾一切地关心爱护着弱者积山羊并且相依为命进行了描写。
3、艺术处理:此曲采用四句体结构的一段体形式,共反复四遍。
旋律进行缠绵、悠长、质朴,充满伤感的色彩。
其中民歌小调的结合运用使歌曲听来更加优美、流畅、感人。
3、双簧管简介:双簧管最初形成于17世纪中叶,18世纪时得到广泛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牧羊姑娘》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并欣赏歌曲《牧羊姑娘》,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歌曲感情。
2、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解和分析双簧管乐曲的特点。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歌曲的内容、歌曲的情绪,更好地去感受、去表现歌者内心感情的变化。
2、指导学生了解乐器双簧管。
教学方法:
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发声训练
连音训练
(1)哼鸣练习: 3 2 | 1 - |
m
(2)开口练习: 5 4 3 2 | 1 - |
u u
目的与要求:训练声音连贯统一。
注意呼吸、发声的协调配合,每条练习都一口气唱完,音量不宜过大,力求使乐句的线条优美连贯,富有流动感,结尾的长音要用弱——强——弱来收音,防止声音直白和僵硬。
二、歌曲学习与了解双簧管
1、作者简介:
狄帆(1917—1995),邹荻帆。
现代诗人,湖北天门人。
1937年参加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大别山区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工作,随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
194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50年代初做过对外文化联络工作,以后历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编辑和《诗刊》主编。
他的诗大都反映了时代的旋律,意象鲜明,节奏明快,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金砂生于1922年,四川铜梁人,作曲家。
1946年毕业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现在江苏省昆剧团从事编导,创作有歌曲《牧羊姑娘》、《毛主席来到咱农庄》、歌剧《江姐》音乐等等。
2、作品简析:
牧羊姑娘是极为软弱善良的下层劳动者,她因山地“荒凉”喂不饱羊儿遭“地主”皮鞭。
“羊儿”的命运更惨,它们将遭受屠夫的宰割。
作品通过如泣如诉回肠荡气,即在悲凉的气氛中写出了弱者的孤苦无靠,对牧羊姑娘不顾一切地关心爱护着弱者积山羊并且相依为命进行了描写。
3、艺术处理:
此曲采用四句体结构的一段体形式,共反复四遍。
旋律进行缠绵、悠长、质朴,充满伤感的色彩。
其中民歌小调的结合运用使歌曲听来更加优美、流畅、感人。
3、双簧管简介:
双簧管最初形成于17世纪中叶,18世纪时得到广泛使用。
双簧管在乐队中常担任主要旋律的演奏,是出色的独奏乐器,同时也善于
合奏和伴奏。
此外它还是交响乐队里的调音基准乐器(乐队以双簧管的小字一组的A音定音)。
双簧管音色带有鼻音似的芦片声,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被誉为“抒情女高音”。
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中的忧郁而优美的白天鹅主题就是由双簧管吹奏的。
双簧管难度高,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最难的乐器。
由于音色甜美,更被称为“公主”。
三、总结新课
教师进行本课小结对学生的演唱提出优缺点,指出与以往歌曲的不同点与相通点,使学生更好的完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