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

合集下载

送东阳马生序+九下第六单元诗歌理解性默写

送东阳马生序+九下第六单元诗歌理解性默写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1.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的句子是:2.最能表现作者幼时抄书艰苦的句子是:3. 3.抄书完毕后,不敢违背约定的句子:4.担心没有机会接受大师的教诲,作者的做法是:5.表明老师发怒,自己以谦和的态度虚心请教的句子是:6.服侍先达,虚心请教,认真聆听的句子是:7.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作者处于同舍生的锦衣华服之间的表现是:8.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9.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是:10.10.虽同游者腰缠万贯,自身一贫如洗,却能安心学习的原因:11.写出“我”学有所成原因的句子:第六单元古诗理解性默写《十五从军征》1.开篇直言从军时间长,高度概括士兵军旅生涯,与“少小离家老大回”意味相似的诗句:2.乡人的答语道出亲人都已逝去的悲惨现状的句子:3.描绘院内荒凉凄楚的景象,表明家中已空无一人的悲惨情形的诗句:4.起句诗人似乎没有批评什么,但一个“始”字,却已经强有力地揭示了当时兵役制度的惨无人道:5.抓住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的诗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写北方风狂雪早的诗句是: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3.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4.诗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5.诗中用互文的表现方法来描写边塞苦寒生活的句子是: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运用夸张修辞手法过渡的诗句是: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相映的句子是:8.体现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1.《南乡子》中,点明词人登临地点的语句是:2.《南乡子》中,隐含“故国之思”,表明词人对恢复中原的渴望的语句是: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表明历史沧桑变化,兴亡更替的语句是:4.《南乡子》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历代诗人常常喜欢登临古迹,借以抒情言志。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1]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1]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1]-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送东阳马生序》情景默写1.《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宋濂少年博览群书使他增长了知识和提升了理想高度,因此成年后追求更加高远的句子,。

2.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用自己从小就喜欢读x 书做开篇,进而提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3.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自己家庭贫困,借书抄书,按时奉还的句子是:,,,,4.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了宋濂在寒冷季节里努力抄书的痛苦和坚强意志的句子是,,,。

催人奋进5.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用先达品行高、门人多和严肃来反衬求学之难的句子是,,,6.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了宋濂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和谦逊专一的学习态度的句子是:,,7. 《送东阳马生序》中,从脸色、礼节、语言反映宋濂虚心接受“先达”“叱咄”的句子的是,,,。

表现他谦逊礼貌的态度8.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宋濂虽“先达”尊敬,反映她学习意志的坚韧和从师的收获的句子是,。

,。

9.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选择了记从师途中的艰苦和上文的“笔录”之苦,都是严寒日子的句子是:,,,,。

10.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对天寒行路之苦的补充,交代自己到住所时手脚冻僵的艰难情况,意在说明求学艰难的句子是,,,,。

11.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从求学时饮食生活的清苦角度来表现求学艰难的句子是,,12.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与舍生对比,表现对穿戴不羡慕,自得其乐的人生观。

从而概括了自己不怕艰苦、勤奋学习的精神的句子是,,,,。

13.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极写同舍生服饰奢华,反衬自己清苦的句子是,,,,,。

14.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宋濂虽家贫但能博览群书,借书讲究诚信的句子是,,。

,,。

15.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宋濂因担心没有大师指导,跑到百里以外向前辈请教的句子是,,。

2。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1.《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

2.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3.《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5.《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

6.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7.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9.《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

10.《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1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

1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1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

1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

1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1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17.秋瑾的《满江红》中“”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部编最新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附答案

部编最新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附答案

部编最新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附答案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一、《渔家傲·秋思》1、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3、《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4、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5、《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二、《江城子·密州出猎》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愿驰骋疆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方面描写渴望驰骋沙场、3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四、《满江红》1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2”一句是化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五、《定风波》1、《定风波》中写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2、《定风波》中写归途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3、《定风波》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暖意,4、《定风波》中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六、《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1、《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1《送东阳马生序》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1《送东阳马生序》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初三古诗文复习(33)《送东阳马生序》作答时间:20分钟(附答案及详解)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③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④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一)解释带点的词①无奔走.之劳矣②父母岁有裘葛之遗.③其业.有不精④余朝京师.⑤言和而色夷.⑥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⑦是可谓善.学者矣⑧生以乡人子谒.余⑨余之志.也(二)翻译句子1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

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3.岂他人之过哉?4.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5.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三)常识和内容理解1.《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_(体裁),它选自《》,作者,字,号,是(朝代)文学家。

他与_、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2.下列对全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第①②段写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情形,着意突出其“勤且艰”的好学精神。

B.第③段写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作者求学的艰难形成时照,从反面强调勤苦学习的重要性。

C.第④段明确地写到马生,点明写序的目的,这就是“道为学之难”“勉乡人以学者”。

D.这篇赠序是宋濂写给他的同乡晚辈马生序的,作者赠他这篇文章目的是勉励他勤奋学习。

3.下列对全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告诉我们精神上的富足能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B.作者并不因衣食住行条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见其内心充实,志存高远。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1《送东阳马生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1《送东阳马生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1《送东阳马生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熟读课文,背诵前两段。

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赠送同乡后学,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参考答案:这是一篇劝学之作。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为学之难。

意在强调:要想学业有成,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抵制各种享乐和物质诱惑,勤勤恳恳,专心致志。

二、在求学过程中,作者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找出其中的细节,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参考答案: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1)求书之难。

这是由于“家贫”造成的困难。

作者用借书、抄书的办法来克服。

(2)求师之难。

作者用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的办法来克服。

(3)求学之难。

主要是历尽苦寒,破衣粗食。

作者以内心的充足、精神的强大来克服这一困难。

本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多。

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写严冬时节抄书的艰苦,简洁生动,如在目前。

又如“俯身倾耳”,仅用四个字,就写出了作者虚心求教的情态。

再如,对“同舍生”穿着佩戴的描写,用了一连串的动词,颇为传神。

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作者不攀比,一心向学,求学意志坚定,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三、课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找出来,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本文多用对比手法突出事物的不同方面,或彰显矛盾,或揭示道理,鲜明而有说服力。

如“乡之先达”的倨傲粗暴,与作者的谦卑恭敬形成对比,突出作者一心向学、不怕羞辱的学习态度;“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作者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对比,突出专心学习的重要性。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相反对比,简称“反比”。

文中也有一些相同或相关的对比,可称之为“正比”,如作者的“嗜学”与马生的“用心于学”的对比,抄书时“手指不可屈伸”与访学归来“足肤皲裂”的对比。

这样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同类叠加的效果,使文章前呼后应,相得益彰。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1 《送东阳马生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熟读课文,背诵前两段。

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赠送同乡后学,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参考答案:这是一篇劝学之作。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为学之难。

意在强调:要想学业有成,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抵制各种享乐和物质诱惑,勤勤恳恳,专心致志。

二、在求学过程中,作者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找出其中的细节,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参考答案: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1)求书之难。

这是由于“家贫”造成的困难。

作者用借书、抄书的办法来克服。

(2)求师之难。

作者用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的办法来克服。

(3)求学之难。

主要是历尽苦寒,破衣粗食。

作者以内心的充足、精神的强大来克服这一困难。

本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多。

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写严冬时节抄书的艰苦,简洁生动,如在目前。

又如“俯身倾耳”,仅用四个字,就写出了作者虚心求教的情态。

再如,对“同舍生”穿着佩戴的描写,用了一连串的动词,颇为传神。

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作者不攀比,一心向学,求学意志坚定,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三、课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找出来,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本文多用对比手法突出事物的不同方面,或彰显矛盾,或揭示道理,鲜明而有说服力。

如“乡之先达”的倨傲粗暴,与作者的谦卑恭敬形成对比,突出作者一心向学、不怕羞辱的学习态度;“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作者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对比,突出专心学习的重要性。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相反对比,简称“反比”。

文中也有一些相同或相关的对比,可称之为“正比”,如作者的“嗜学”与马生的“用心于学”的对比,抄书时“手指不可屈伸”与访学归来“足肤皲裂”的对比。

这样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同类叠加的效果,使文章前呼后应,相得益彰。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一)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编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苦若此。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查不赞、德查不成羞,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 ( )A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B假诸人而后见.也才美不外见.《马说》C 无冻馁之患.矣患.其塔动《梵天寺木塔》D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古今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走.送之B.主人日再.食C.媵人持汤.沃灌D.援疑质.理3.文中划线句是对同舍诸生衣着和神态的描写,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4.本文作者宋濂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尽管他幼时穷苦得“无从致书以观”,却能“遍观群书”:尽管从师求学艰难却能“卒获有所闻”,并最终成为大家。

结合选文简要分析他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第5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1]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2]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3],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4]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5];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1]受:通“授”。

传授。

[2]人非生而知之者,指知识和道理[3]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与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与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与答案1.《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坚定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XXX归无计。

”这句话表现了将士们即使在万里之外也要为国家守卫而不退缩的决心。

2.唐代诗人XXX在他的诗句中写道:“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表达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

《渔家傲·秋思》中也有类似的句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表现了将士们在边疆守卫时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3.《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XXX归无计。

”这句话表达了将士们在战斗中,既想念家乡,又不甘心在边疆无功而返的心情。

4.XXX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XXX归无计。

”这句话表现了将士们在战斗中既渴望回家,又希望为国家立功的心情。

5.《渔家傲·秋思》中抒发XXX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句话表现了将士们在边疆守卫时,无法回家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6.XXX在他的诗句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突出了边塞的壮美。

而XXX在《渔家傲·秋思》中则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他写道:“四面边声连角起,XXX,长烟落日孤城闭。

”7.《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这句话表现了边疆的孤寂和荒凉。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XXX。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和对国家的忠诚。

9.《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持节云中,何日遣XXX。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家出力,并得到重用的心情。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九年级下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本文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浙江金华人。

明初散文家,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指临别送别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2、序:序是一种文体形式,分为书序和赠序两种。

本文是一篇赠序。

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

3、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

4、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散文的一种写法。

二、语音嗜学(shì) 怠(daì) 叩问(koù) 绮秀(qì)三、通假字1、(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

2、与之论辨:辩论。

辨,通辩3、言和而色夷:“夷”通“怡”,和善,愉快。

4、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句意:到了校舍,四肢坚硬不能动弹。

四、古今异义词①走:跑,录毕,走送了;今:表行走。

②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③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④趋:奔,快走,尝趋白里外从乡之迭达;今:表趋向,执经叩问。

五、词类活用1患:动词,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名词,忧患,无冻馁之患矣。

2故:连词,所以,故余虽愚;副词,特意,故意,余故道为学之难以若之。

3、道:名词,学说,益慕圣贤之道;动词,说,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4、质:动词,询问,援疑质理;名词,本资,资质,非天质之卑。

5、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7、手自笔录:手,名词作动词,动手;8、手自笔录: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9、县官日癝稍之供:名词作状语,每天。

10、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11、余立侍左右:立,名词作状语,站着。

12、是可谓善学者矣: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部编版九下全册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全册共5篇古文)

部编版九下全册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全册共5篇古文)

部编版九年级下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班级:姓名:教材目录:(古文背诵篇目)9.鱼我所欲也/《孟子》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20.曹刿论战/《左传》2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2.出师表/诸葛亮《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1. 本文的中心论点、主旨、观点是:2. 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3. 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4.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5.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6. 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7. 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8. 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9.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10.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11.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12. 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辨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3. 不辨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1、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或统领全文,为全文奠定下基调的语句:2、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3、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学习刻苦的句子:4、初步揭示学习勤奋态度的句子:5、写作者幼时抄书原因的句子:6、表明作者坚守信用,决不耽误还书日期的句子:7、写作者求师心切的句子:8、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的原因的句子:9、表明叩问之师的确是德隆望尊的严师的句子:10、表现平时求教时恳切和虔诚的句子:11、表明老师发怒,自己谦和的态度和请教的情节:12、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而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或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13、写跋涉之苦的句子:14、写冷冻之苦的句子:15、写衣食简陋的句子:《曹刿论战》理解性默写1、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2、"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的理由: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4、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6、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邹忌讽齐王纳谏》理解性默写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是: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效果的句子是:《出师表》理解性默写: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4、《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5、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6、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7、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②③(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业--送东阳马生序(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业--送东阳马生序(附答案)

11 送东阳马生序夯实基础巩固知识预习自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俟.(sì)衾.(qīn)嗜.学(shì)硕.师(shuò)媵.人(yìng)容臭.(xiù)绮.绣(qǐ)耄.老(mào)冻něi(馁)遇其chìduō(叱咄)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嗜: 爱好,喜爱(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借: 借(3)弗之怠.怠: 懈怠,放松(4)走.送之走: 跑(5)不敢稍逾约..逾约: 超过约定期限(6)无硕师..名人与游.硕师: 学问渊博的老师游: 交往(7)援.疑质.理援: 引、提出质: 询问(8)色愈恭,礼愈至.至: 周到(9)负箧曳屣.屣: 鞋子(10)以衾.拥覆衾: 被子(11)烨然..若神人烨然: 光彩照人的样子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同肢[释] 肢体(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释] 穿4. 按要求默写填空。

(1)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余幼时即嗜学。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同舍生“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前辈道德声望高,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不曾把他的言辞放委婉些,脸色放温和些。

(3)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就像这样。

(4)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朝廷每天按时供给粮食,父母每年都给予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

6. 回答下面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下】班级:姓名:《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1、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或统领全文,为全文奠定下基调的语句:2、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3、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学习刻苦的句子:4、初步揭示学习勤奋态度的句子:5、写作者幼时抄书原因的句子:6、表明作者坚守信用,决不耽误还书日期的句子:7、写作者求师心切的句子:8、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的原因的句子:9、表明叩问之师的确是德隆望尊的严师的句子:10、表现平时求教时恳切和虔诚的句子:11、表明老师发怒,自己谦和的态度和请教的情节:12、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而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或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13、写跋涉之苦的句子:14、写冷冻之苦的句子:15、写衣食简陋的句子:参考答案《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1、余幼时即嗜学。

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4、手自笔录。

5、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6、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7、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8、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9、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10、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

11、或遇其比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合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1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若人也。

13、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行深山巨谷中。

14、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15、无鲜肥滋味之享,余则缊袍蔽衣外其间。

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1 (含答案)

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1  (含答案)

3送东阳马生序课内精读阅读选文,完成题目。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017·聊城]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尝.趋百里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俟.其欣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7·广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从致.书以观(得到)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请教)C.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子)D.右备容臭.(气味,这里指香气)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腰/白玉之环B.媵人/持汤沃灌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6·泰安]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作者求学艰难的一项是()①无从致书以观②无硕师名人与游③益慕圣贤之道④门人弟子填其室⑤无鲜肥滋味之享⑥缊袍敝衣处其间⑦同舍生皆被绮绣⑧余因得遍观群书A.①④⑤⑧B.③⑤⑥⑦C.③④⑦⑧ D.①②⑤⑥6.[2016·泰安]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善用对比是本文的特色,通过“我”和“同舍生”的对比,突出了“我”求学的快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 课后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 课后练习(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假:走: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粗字⑴①余因得遍观群书得: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③得鱼腹中书得:⑵①色愈恭,礼愈至至: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至:③至理名言至:⑶①稍稍宾客其父稍:②不敢稍逾约稍:3、请写出一个表现作者读书刻苦的句子:4、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A、先达德隆/望尊B、益慕圣贤/之道C、门人弟子/填其室D、手指不可/屈伸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中的“稍”字的作用是_____,它照应了“__________”一句。

6、选出下面各句中“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门人弟子填其室B、或遇其叱咄C、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D、俟其欣悦7、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________(2)________ (3)________9、划分朗读节奏⑴余因得遍观群书⑵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0、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___”与“___”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摘录原文回答)11、“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

12、在原文中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13、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14、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二、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古诗文理解默写(含答案)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古诗文理解默写(含答案)
15邹忌入朝讽谏齐威王,认为齐威王被大臣和国内的人蒙蔽得很厉害的句子是: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6直接描写邹忌相貌的句子是: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7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并提出受下赏的情况的句子是: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18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子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5)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2)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5.文天祥《南安军》中运用对
2)手法,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的诗句是: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3)化用了杜甫“国破山河在”的诗句,且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自信心的诗句是: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16.《别云间》1)作者几年来的生活遭遇,表达无限哀怨而又无可奈何心情的两句是: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11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2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好局面。
13中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满一年之后,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从而达到“战胜于朝廷”的目的句子是:虽欲言,无可进者。
14邹忌在会见徐公后,经过冷静的思考悟出了客人谬赞自己的原因是: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
1、《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服侍先达,虚心请教,认真聆听的句子是:,,。

2、《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出太学生教学条件之优越的句子是:。

3、《送东阳马生序》中从脸色、礼节、语言反映宋濂虚心接受“先达”“叱咄”的句子是:,,,,。

表现他谦逊礼貌的态度。

4、《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了宋濂在寒冷季节里努力抄书的痛苦和坚强意志的句子是:,,,。

催人奋进。

5、《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从师求学路上,“
”,在深冬大雪中,“”,身体都出问题了。

6、《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幼时抄书原因的句子是:,。

7、《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宋濂虽家贫但能博览群书,借书讲究诚信的句子是:,,。

,。

8、《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而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的句子是:,。

9、《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家庭贫困,借书抄书,按时奉还的句子是:,,,,。

《送东阳马生序》答案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未有问而不告。

3、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4、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5、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

6、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7、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若人也。

9、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
1、作者小时候就十分勤奋研究,这为全文奠定了基调。

可以说,余幼时即嗜学。

2、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XXX,手指不可屈伸。


3、通过对比作者的研究态度和研究条件,更加突出了他的刻苦研究。

即使在“天大寒,XXX,手指不可屈伸”的情况下,他也不敢怠慢。

4、作者自己亲手记录研究笔记,初步揭示了他勤奋研究的态度。

5、作者幼时抄书的原因是家境贫寒,无法买书来阅读。

6、作者决不会耽误还书日期,因为他坚守信用。

他说:“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7、作者非常渴望求得良师益友,他曾经趋赴百里之外,向当地的执经之人请教。

8、作者之所以要“尝趋百里外”求学,是因为他渴望研究圣贤之道,但又无法找到硕师名人与游。

9、作者所求之师是德隆望尊的严师,门人弟子填满了他的房间,他从未放松过自己的态度。

10、作者平时求教时非常恳切和虔诚,他会俯身倾耳以请。

11、即使老师生气了,作者也会保持谦和的态度,并继续请教。

他说:“或遇其比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合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12、作者并不像其他太学生那样追求虚荣,他没有被那些“烨然若神人”所吸引。

他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
若人也。


13、作者在跟随师父研究的过程中,经历了跋涉之苦,负着箧子,曳行于深山巨谷之中。

14、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大雪深达数尺,作者的足肤也会皲裂,但他仍然坚持研究,毫不退缩。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带答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精编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班级:姓名:教材目录:一、古诗词背诵篇目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课外古诗四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 23.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课外古诗文默写:南安军/文天祥别云间/夏完淳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二、古文背诵篇目9.鱼我所欲也/《孟子》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20.曹刿论战/《左传》2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2.出师表/诸葛亮一、古诗词理解性默写《渔家傲·秋思》1、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3、《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4、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5、《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江城子·密州出猎》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愿驰骋疆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方面描写渴望驰骋沙场、3《满江红》1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完整版)《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

(完整版)《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

(完整版)《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送东阳马生序》1.说明“援疑质理”的求教之艰难,表现出作者求知的渴望与诚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从师求教道路之辛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太学生读书环境之优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写出太学生教学条件之优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写出太学生读书条件之优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本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慕艳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下】
班级:姓名: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
1、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或统领全文,为全文奠定下基调的语句:
2、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
3、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学习刻苦的句子:
4、初步揭示学习勤奋态度的句子:
5、写作者幼时抄书原因的句子:
6、表明作者坚守信用,决不耽误还书日期的句子:
7、写作者求师心切的句子:
8、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的原因的句子:
9、表明叩问之师的确是德隆望尊的严师的句子:
10、表现平时求教时恳切和虔诚的句子:
11、表明老师发怒,自己谦和的态度和请教的情节:
12、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而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或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
13、写跋涉之苦的句子:
14、写冷冻之苦的句子:
15、写衣食简陋的句子:
参考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理解性默写:
1、余幼时即嗜学。

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4、手自笔录。

5、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6、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7、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8、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9、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10、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

11、或遇其比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合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1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若人也。

13、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行深山巨谷中。

14、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15、无鲜肥滋味之享,余则缊袍蔽衣外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