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10、表示物体个数:1,2 ,3,4,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公顷= 10000平方米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 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3、从大单位变到小单位,乘以进率.从小单位变到大单位,除以进率.4、国土面积(中国、省、市、区等)、海洋面积等特别大的面积适合用平方千米.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广场、校园等稍大土地面积适合用公顷.如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4();操场、教室等较小的面积适合用平方米.如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0();5、长方形面积= 长×宽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第三单元角的度量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4、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将圆平均分成360 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记做1°.5、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与叉开的大小有关系,叉开得越大,角越大.6、度量角的工具叫量角器.7、量角的步骤: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②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8、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9、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10、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1直角=90°11、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2、画角的步骤:(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的度数(如65°)的地方,并点一个点.(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13、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14、用三角板可以画的角:180°165°150°135°120°105°90°75°60°45°30°15°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2、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3、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价钱,叫做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单价=总价÷数量4、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速度×时间= 路程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5、速度单位通常有:千米/时、米/分、米/秒等.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 读作:a平行于b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记作:a⊥b 读作:a垂直于b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4、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长度都相等.或者说: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经过直线上一点(或外一点)作垂线,可以画一条.5、同一平面内,与同一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6、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7、一个长方形,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可以拉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周长不变.8、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容易变形.例如:伸缩门、升降机9、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无数条高.10、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特点: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1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特点:有一条腰就是梯形的高.12、从梯形上底任取一个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1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14、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15、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16、四边形小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去0法: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ƒ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3、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同.‚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反.ƒ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除数×商+ 余数= 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除数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直观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较.2、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条形图一格表示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1、沏茶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1)明确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2)明确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3)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2、烙饼问题:烙饼的最优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的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3、对策论问题: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策略,要学会寻找最优方案.可以用列举法选择最优方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要点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依次从低位到高位去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依次从低位到高位去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积的变化规律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者除以几,积也乘几或者除以几。
3.单价、数量和总价
(1)含义
单价:每件商品的价钱。
数量:买了多少。
总价:一共要用的钱数。
(2)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4.速度、时间和路程
(1)含义
路程:一共行驶了多长的路。
速度:每小时(或者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时间:行驶了几小时(或者几分钟)。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4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4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四年
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4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语文知识点归纳:
1. 识字课文:识字课文包括文字、词语和句子的认读、理解与应用。
2. 阅读理解: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词语解释:学习和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成语的意思。
4. 朗读与默写:按照朗读要求,正确读出课文,并进行默写练习。
5. 课文分析:对课文进行细读和分析,理解课文的结构和内涵。
6. 语言表达: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7. 诗词鉴赏:学习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美。
8. 课文背诵:背诵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1. 数字的认识:认识个位数和纵横数字,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
2. 数数: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掌握数的增减变化。
3. 运算: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运算的基本概念。
4. 分数:认识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5. 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认识常见的二维和三维图形,了解它们的属性与特征。
6. 长度和重量:认识长度和重量的比较和度量,掌握常用计量单位。
7. 时钟和日历:学习读时和日历的使用方法。
三、英语知识点归纳:
1. 日常交际用语:学习常用的问候语、介绍自己和询问他人情况的表达方式。
2. 数字和数数:学习基础的数字1-20和数数的表达方法。
3. 词汇学习:掌握与动物、颜色、食物等相关的词汇。
4. 句型学习:学习常见的句型,如\。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内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内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的内容可能因不同的教材版本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会涉及到以下知识点:
1. 大数的认识:这个单元会介绍大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大数的比较大小等基本知识。
2. 乘法运算:这个单元会介绍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以及乘法的运算定律等。
3. 除法运算:这个单元会介绍除法的意义、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除法的运算定律等。
4. 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这个单元会介绍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以及如何解决与面积和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
5. 角的认识:这个单元会介绍角的基本概念、角的度量单位以及角的画法等。
以上知识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能会因教材版本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建议查阅教材或咨询教师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3.亿以内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5.“万”做单位的数: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9.亿以上数的读法: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10.亿以上数的写法: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 .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11.“万”做单位的数:小结: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要看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12.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13.1亿有多大?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一亿=一百万个100, 1厘米×一百万=1000000厘米=1万米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角小结: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角.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2.角大小的比较: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平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记做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3.角的分类: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4.画角步骤: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封线的端点重合,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②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1:先算个位上的2乘以145等于290,再算十位上的1乘以145等145,两数相加等于17403.笔算乘法2:口算法:先口算16×3=48,再在积的末尾填两个0,等于4800.笔算法:先笔算出16×3=48,再在积的末尾填两个04.笔算乘法3:口算法:先口算106×3=318,再在积的末尾填一个0,等于3180.笔算法:先算106×3=318,再在积的末尾填一个0.5.行程问题:小结:在上面的例题中,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160千米/时.普通列车的速度可以写成106千米/时.“小林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就是说小林每分钟走60米.”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之间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6.积的变化规律: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7.乘法估算:只能估大,不能估小!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图一:“直线A和直线B是平行线;直线A的平行线是直线B”②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图二:“直线A和直线B相互垂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点C 是垂足.”2.画垂线:①例一: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答: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靠近直线上的点,然后用笔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直线就可以了.②例二: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答: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另一条边靠近直线外的点,然后用笔沿这条边画直线就可以了.③例三:把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所画线段哪个最短?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即“点A到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点A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10厘米”3.画平行线:①例一:怎样画平行线?答: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平行线,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线,再把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这时沿直尺平移三角尺,再画一条直线就可以了.②例二: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特点?小结: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③例三:怎样画出一条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提示: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因此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画.小结: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线段端点画一条2厘米的垂线;再过另一个点也画一条2厘米的垂线;连接两个端点就可以了.4.平行四边形:小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5.梯形:小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它不具有稳定性.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重点知识点-数的认识: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例如读一个数时,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每级末尾的0 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 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数的大小比较: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是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 去掉,同时在后面加一个“万”字或“亿”字。
求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或千万位上的数。
2. 难点-对大数中每一位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特别是涉及多个0 的情况,如中间连续几个0 的读法和写法。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对进位和舍去规则的准确运用,以及近似数与准确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考点-读写大数,如给出一个大数要求正确读出或写出。
-比较数的大小,常以填空或选择的形式出现。
-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例如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或者根据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 重点知识点-面积单位的认识: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1 公顷= 10000 平方米,1平方千米= 100 公顷。
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比如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用公顷或平方千米。
-单位换算:能熟练地进行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
例如,把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乘进率100;把公顷换算成平方米,乘进率10000。
2. 难点-建立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概念,因为这两个单位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直观感受。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正确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以及准确进行单位换算。
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章节复习讲义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含答案)

章节复习讲义(人教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章节复习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互联知识导航知识点一: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可预知,用“一定”“不可能”描述;不可预知,用“可能”描述。
知识点二:可能性的大小及根据可能性大小进行推测1.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在总数中所占的数量越多,可能性就越大。
2.记录的次数越多,说明被摸到的可能性越大,对应的物体数量就可能相对多些。
夯实基础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1分,共5分)1. (四下·成武期中)当积和一个因数(0除外)相等时,另一个因数是()。
A. 0B. 1C. 22. (四下·新沂期中)下图是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第一步得数是A,第二步得数是B,A与B比较,()。
A. A=BB. A>BC. A<B3. 算式A×B,如果A加4,B加2,那么得到的积()。
A. 加B. 加8C. 以上答案都不对4. (四下·南京期中)小明骑车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小华骑车的速度是250米/分钟,()快。
A. 小明B. 小华C. 两人一样快D. 无法比较5. ( 1分 )A. 128×1=128B. 128×10=1280C. 100+28=128二、判断正误(共5题;每题1分,共5分)6. (四上·陈仓期末)乘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共有几个0。
()7. (四上·邹城期末)汽车行驶时,如果路程一定,用的时间越少,车的速度越快。
()8. (四下·南京期中)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9. (四下·南谯期中)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6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就不变。
()10. 三位数乘两位数中乘数的末尾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两个0。
()三、仔细想,认真填(共7题;每空1分,共21分)11. (四下·简阳期中)一支钢笔8元,12支钢笔96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5、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 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研究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数级: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一千亿是一万亿。
2.数位: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向左,每四位为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与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位和十万位。
与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万位和十亿位。
3.亿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4.万以内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5.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多的数,这个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6.“万”作单位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7.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8.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来表示,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小的一位数是1.9.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0.亿以上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读完亿级的数,要加“亿”字,读完万级的数,要加“万”字。
每级末尾的都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
11.亿以上数的写法: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12.“亿”作单位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小学数学四年级知识点汇总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4、数位顺序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一(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
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分一级,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8、写数: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补足。
9、改写和省略(1)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0,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如:450000=45万去掉末尾的八个0,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如:0=2亿(2)省略去掉末尾的四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去掉末尾的八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用“四舍五入”法,要注意看清去掉部分的最高位,如果是5或比5大,要向前一位进一。
)如:54340≈5万56070≈6万0≈7亿0≈5亿改写和省略的区别: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用=连接如:450000=45万0=2亿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用≈连接如:54340≈5万0≈7亿10、计算工具的认识:1、由我国古代发明的,沿用至今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2、算盘的上珠代表5,下珠代表1。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5、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4,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 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梳理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梳理汇总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4,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知识点总结与习题汇总

平行与相交知识点总结与对应习题知识点1: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2.射线的特征: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3.线段的特征:有两个端点,不可以延长;4.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知识点2:平行与相交1.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相交(包括互相垂直)2.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式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3.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知识点3:垂线画法1.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已知点重合(3)从直角的顶点起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并标明垂直符号;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经过已知点(3)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并标明垂直符号;知识点4:平行线画法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沿着直尺平移三角尺;3.再沿第一步中所用的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知识点5: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识点6: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知识点7:垂直、垂线与垂足: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知识点8: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线段最短。
如果这点在直线上,那么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零。
知识点9:平行四边形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性质: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4,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可打印修改)

12、“亿”作单位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13、常见的计算工具有:算盘、计算尺、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电脑等。
算盘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它的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
14、1亿有多大?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一亿张纸的厚度是1万米。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2、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km2)作单位。
3、1公顷=1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第三单元【角的度量】1、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量出长度,这种线叫做直线。
2、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量出长度,这种线叫做射线。
3、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边无限延伸,能量出长度,这种线叫做线段4、直线、射线与线段之间的区别: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度。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5、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通过两点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6、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如“∠1”,读作角1。
7、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 °”表示。
把圆平分成360份,把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l 度。
记作1°。
8、量角步骤:①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9、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与角两条边的张开大小有关,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10、角的分类:①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叫平角。
②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角叫周角。
③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4,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 10000平方米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 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3、从大单位变到小单位,乘以进率。
从小单位变到大单位,除以进率。
4、国土面积(中国、省、市、区等)、海洋面积等特别大的面积适合用平方千米。
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
广场、校园等稍大土地面积适合用公顷。
如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4();操场、教室等较小的面积适合用平方米。
如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0();5、长方形面积= 长×宽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第三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线段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四年级上数学第三、四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数学第三、四单元知识点四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1. 线段、直线和射线(1)线段:有2个端点,不能向两端延伸,长度是可以测量的。
(2)射线:只有1个端点,只能向一端无限延伸,长度是不能测量的。
(3)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长度是不能测量的。
例:2. 角(1)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通常用符号“∠”表示。
(2)角的度量单位: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1份所对的角即为度量角的单位,大小是1度,记作1°。
(3)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②把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③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着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分类: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且小于180°)、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例:(5)画指定度数的角: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②在量角器上找到所画角的度数的地方点一个点;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即可完成。
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依次从低位到高位去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依次从低位到高位去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 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者除以几,积也乘几或者除以几。
3. 单价、数量和总价(1)含义单价:每件商品的价钱。
数量:买了多少。
总价:一共要用的钱数。
(2)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4. 速度、时间和路程(1)含义路程:一共行驶了多长的路。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1、垂直与平行:
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画垂线:
①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靠近直线上的点,然后用笔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直线就可以了。
②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另一条边靠近直线外的点,然后用笔沿这条边画直线就可以了。
③把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所画线段哪个最短?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画平行线:
①画平行线?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平行线,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线,再把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这时沿直尺平移三角尺,再画一条直线就可以了。
②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特点?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③怎样画长方形?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因此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画。
4、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5、梯形: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它不具有稳定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目录2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4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5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7)11 第五单元三角形 ...................................................................................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 .. (13)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17)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20)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21)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3、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要点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依次从低位到高位去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依次从低位到高位去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积的变化规律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者除以几,积也乘几或者除以几。
3.单价、数量和总价
(1)含义
单价:每件商品的价钱。
数量:买了多少。
总价:一共要用的钱数。
(2)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4.速度、时间和路程
(1)含义
路程:一共行驶了多长的路。
速度:每小时(或者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时间:行驶了几小时(或者几分钟)。
(2)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