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合集下载

19世纪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

19世纪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

19世纪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19世纪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包括:
1. 政治权利的扩大:19世纪初,英国只有一小部分人有投票权,主要是男性地主和财产阶级。

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权利逐渐
扩大,逐步包括妇女、农民和工人。

2. 政党制度的确立:19世纪初,英国政党制度并不健全,政
治派系混乱。

然而,随着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政党制度得到了完善,两大主要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随之崛起。

3. 平等主义的兴起:19世纪是平等主义的兴起时期,人们开
始强调政治、经济、社会上的平等。

由此,许多改革法案和政策被
制定,从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消除贫困现象到提高妇女的地位、
保护少年等。

4. 媒体自由的发展:19世纪英国媒体自由度不断增高了,其
中以报纸为主要形式,成为传媒民主化的重要指标。

它对于公共社
会生活、政治变革等方面的发挥作用越来越重要。

总之,19世纪是英国民主政治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这种发展
除了民主制度这一基础外,也必须借助于各种经济、社会、文化和
人类思想等多方面的要素。

了解英国、美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谈谈它们各自的特点。

了解英国、美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谈谈它们各自的特点。

了解英国、美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谈谈它们各自的特点。

英国、美国和法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在政治制度方面存在一些不同的特点:1.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立宪制: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女王(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她的权力是象征性的,实际政府首脑是首相。

•两院制:英国的议会由两个议院组成,即上议院(伯爵院)和下议院(普通人院)。

议会在立法和监督政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内阁制:英国的政府基于内阁制度,内阁成员由首相任命,并对行政事务负责。

•具有传统法律和习惯的宪法:英国没有正式的成文宪法,宪法权威主要来源于习惯法和先例法。

2.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总统制:美国是一个总统制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拥有行政权力。

•三权分立:美国政府采用三权分立的原则,行政权由总统领导,立法权属于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司法权归最高法院。

•联邦制: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将权力分散到中央政府和各州政府,在特定事务上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宪法的权威:美国有一部成文宪法,被视为国家最高法律,规定了政府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

3.法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半总统制:法国是一个半总统制国家,总统是国家元首,负责外交事务和国防,而政府首脑是总理,负责内政。

•单院制:法国的议会由国民议会(下议院)和参议院组成,但国民议会在立法和决策上起主导作用。

•中央集权:法国的政治体系相对较集中化,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有较大的控制权。

•宪政传统:法国政治体系承袭了法国宪政传统,法律和法典对法国政治体系有重要影响。

总体而言,英国、美国和法国的政治制度都具有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共同特点,如法治原则、选举制度和民主原则。

但由于历史、法律和政治文化的差异,它们在君主制或总统制、立法体系、权力分配和地方自治等方面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1、君主制与民-主制相结合君主制与民-主制本是水火不容的,君主制是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民-主制是指多数人的统治。

在英国宪政中,虽保留了君主的位置作为国家元首,但目前这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元首,并没有实质性的权利,虽然仍然规定政府是女王陛下的政府,国王是中央政府行政部门的首长,并在法律执行需要任何中央公务机关参与的时候,执行法律。

政府的任何权力行为都是以国王的名义实施的,并在国王的只会和监督之下执行的,比如缔约、宣战、任命首相等。

但事实上这些决策并不是由国王淡定制定执行的,二十由议会或者内阁决定的,而议会下院由人民选举产生,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其负责,他们是人民的代理人,这体现了人民-主权,因此这就使得君主制与民-主制结合了起来。

2、议会至上的议会内阁制英国的赢回分为上院和下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人民普选产生,这样组成的两院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

受到洛克思想的影响,英国人深信主权在民,所以代表人民的议会在理论上是至上的,它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也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具有最后控制权的代议机构的主要组织结构形式。

议会主要有立法权、财产权、监督政府权、部分外交权等。

英国的司法权相对弱小,也从属议会。

法官由作为阁员的大-法官任命。

内阁实质上市英国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首相作为政府首脑,由大选中获得下院多数议席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由议会产生并对其负责,但一直以来,议会和内阁的权力一直处于消长的状态。

3、独特的两党制英国的政坛主要由工党和保守党把持,除此之外虽然还有一些小党,但是难成气候,英国的议会和内阁主要都是由大选的多数党来把持的,这与其他两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不同的是,其在野党被冠以英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反对党领袖领取国家支付的俸禄,组织影子内阁,在立法阶段对执政党的立法提出批评或反对,并参与协商决策,因此英国反对党实质上是支付体制内的政党,英国反对党的特殊地位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多见的。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其主要特点是“议会至上”、以内阁为权力核心、君主虚位、政党组织严密。

首先,英国实行议会民主制,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

议会至上,即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行政和司法机关都是立法机关的一个部分,行政权和司法权实际是立法权的派生,三者互有重叠。

议会由英王、上院和下院组成,其中上院是贵族院,是主要西方国家中唯一以贵族政治为基础的政治机构。

[1]在司法权与立法权关系上,议会上院是英国最高法院,具有除苏格兰刑事案件外其他民事和刑事案件的上诉管辖权;大法官是上院议长也就是最高法院院长,同时还是内阁和执政党成员。

政党获得权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赢得议会选举的胜利,即获得下院即众议院议席的多数,同时一般由获得下院相对多数的党领衔组建内阁,并由该党的领袖出任政府首脑。

其次,实行内阁制,作为“议会至上”原则在行政权与立法权关系上的制度体现。

即国家的权力体系以内阁为核心,内阁拥有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

英国内阁由英王授权在下院中获多数席位政党的领袖组建,成员必须是议员。

内阁对下院多数负责,若下院通过对其不信任案,内阁要么辞职,要么提请英王解散下院重新大选。

下院中获得次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反对党,受法律保护,平时组成“影子内阁”,对执政党进行监督。

内阁不仅拥有行政权力,而且具有立法建议权,由执政党所控制的议会多数保证立法的通过。

再次,英王更多的是一种荣誉性职位,并无真正的实权。

在英国政治制度中,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均为世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象征性、礼仪性意义,是在特殊情况下介入政党间的权力调解,平常较为超脱,不承担具体责任。

最后,英国政党的组织体系相对比较严密,但右翼党比左翼党要松散。

政党无论是作为群众党还是精英党,大都有一个从上到下的组织系统,乃至还有一套党的外围组织如工会、青年、妇女组织,对本党执政起着一种辅助作用,甚至可以对政府形成某些牵制。

可见,英国政治制度最大的特点是“议会至上”,司法权和立法权都出于立法权,民主政治的实质部分居于虚位君主之下。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文化渊源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文化渊源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文化渊源高晓娜(山东建筑大学法政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摘要:英国是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源地。

当今许多国家实行的议会、内阁、政党等制度皆起源于英国。

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建立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度相互依赖、彼此影响和不断发展完善的基础之上的。

其政治制度的结构和特点与英国鲜明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政治文化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英国;政治制度;文化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它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

但是英国的政治制度及政治发展过程却很有特色:既不像法国那样的彻底革命,也不想美国那样的彻底共和,而是君主制与民主制相结合的君主立宪制。

虽然英国实行了民主制,但同时又保留了君主和贵族,可以认为是有着君主制的外衣、而实行共和制的实质。

一、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简述保守的英吉利民族在历史发展上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政治连续性,激烈的社会变革鲜有出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政治制度都是以妥协和协商的姿态建立和形成。

英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融合了君主制和议会制、内阁制和司法制、政党制和文官制以及地方政府制度等。

它不仅仅是一部国王权力不断让步,议会取而代之统治国家的历史,也是一部政党政治起源和成长、内阁对议会负责制不断完善的历史。

在封建王朝的后期,虽然名义上法律仍是由国王来颁布施行的,但是封建王室已经渐渐的淡出了这一行动,主要的政治活动中心开始向议会倾斜,受到议会的影响。

历史的进程推进到十七世纪,议会已经发展成为了反抗国王的核心。

而在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的妥协的著名事件光荣革命开始,君主立宪政体开始正式的确定,围绕着这一政体的英国政治制度的各个细节方面也开始渐进的完善。

二、英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1、君主制与民主制相结合本来,君主制与民主制是水火不相容的。

君主制是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民主制指多数人的统治。

在英国宪政中,虽保留了君主的位置作为国家元首,但目前这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元首,并无实质性权力。

英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前瞻

英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前瞻

在大选 中获得胜利是英 国任何一个政党谋取执政地 在议会 中的议会党 团至关重要。为了使本党议员在 位 的第 一 步 。在 大 选 结 束 后 , 胜 的政 党 就 成 为 议 议会 活 动 中协调 一 致 , 国各个 政 党 都规 定 了严 格 获 英 会 中 的多 数 党 , 个 政 党 就 获得 了上 台执 政 的基 本 的 党纪 党 规 。 对于 违 反 党纪 的党 员议 员 , 党 尤其 这 政 条 件 。得 到议 会多 数 支持 的多 数党 领袖 接受 英 国 国 是 执政 党 会 给予 严 厉 的处罚 。一 般来 说 , 党员 议 对 王 的邀 请 , 任 内阁 首 相并 组 建 新 内 阁 。得 到 英 王 员 的最 严 厉 处罚 是 除 名 , 政党 政 治 成熟 和 发达 的 担 在
宪政原则使议会能够规定司法机关 的结构和功能 , 善期 , 其政党政治经验比较发达和成熟, 不会有太大
会埋
英政 制 的点 发 趋 前 国党度特及展势瞻
口 王 道 志
政 党 政 治 , 为 当今 世 界最 为普 遍 的 政 治统 治 执政 党 在 议会 中 占多 数席 位 , 以政 策容 易 得 到通 成 所 和 政 治 管理 形 式 。英 国是 现 代 政 党政 治 的发 源地 ,
发 达 和 成 熟 的 国 家 , 党 政 治 运 行 较 为 公 开 和 规 政
二 、 国政 党 的发展趋 势前 瞻 英
( ) 国政 党的竞 争将会 在 两个主 要政 党 中进 一 英
特殊 的政 治地 位和 权力 , 司法活 动施 加影 响 , 对 根本 行 , 其 他政 党也 具有 执 政 可 能。作 为最早 的政 党 但 原 因还 是执 政 党掌 握 了议 会 。首先 ,议 会 至上 ” “ 的 政 治发 源地 , 国 的政党 政 治 已经 走 过 了其 成 熟完 英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其主要特点是“议会至上”、以内阁为权力核心、君主虚位、政党组织严密;首先,英国实行议会民主制,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议会至上,即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行政和司法机关都是立法机关的一个部分,行政权和司法权实际是立法权的派生,三者互有重叠;议会由英王、上院和下院组成,其中上院是贵族院,是主要西方国家中唯一以贵族政治为基础的政治机构;在司法权与立法权关系上,议会上院是英国最高法院,具有除苏格兰刑事案件外其他民事和刑事案件的上诉管辖权;大法官是上院议长也就是最高法院院长,同时还是内阁和执政党成员;政党获得权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赢得议会选举的胜利,即获得下院即众议院议席的多数,同时一般由获得下院相对多数的党领衔组建内阁,并由该党的领袖出任政府首脑;其次,实行内阁制,作为“议会至上”原则在行政权与立法权关系上的制度体现;即国家的权力体系以内阁为核心,内阁拥有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英国内阁由英王授权在下院中获多数席位政党的领袖组建,成员必须是议员;内阁对下院多数负责,若下院通过对其不信任案,内阁要么辞职,要么提请英王解散下院重新大选;下院中获得次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反对党,受法律保护,平时组成“影子内阁”,对执政党进行监督;内阁不仅拥有行政权力,而且具有立法建议权,由执政党所控制的议会多数保证立法的通过;再次,英王更多的是一种荣誉性职位,并无真正的实权;在英国政治制度中,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均为世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象征性、礼仪性意义,是在特殊情况下介入政党间的权力调解,平常较为超脱,不承担具体责任;最后,英国政党的组织体系相对比较严密,但右翼党比左翼党要松散;政党无论是作为群众党还是精英党,大都有一个从上到下的组织系统,乃至还有一套党的外围组织如工会、青年、妇女组织,对本党执政起着一种辅助作用,甚至可以对政府形成某些牵制;可见,英国政治制度最大的特点是“议会至上”,司法权和立法权都出于立法权,民主政治的实质部分居于虚位君主之下;这种政治制度的优点是,无论是体制形成还是实际运作都相对民主、公正,更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和周全;但缺点是,体制或制度容易模式化,导致官僚主义,影响执政效率;英国政治民主的发展道路是一条介于传统与变革、激进与保守之间的道路,从中反映出英国政治文化的特点,那就是独具特色的不列颠式岛国心态,培育出了英国人在政治变革中的二元主义行为方式以及一种绅士风度的政治心态;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的不列颠群岛上,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东北部及周围5500多个小岛组成,西濒大西洋、东隔北海、南以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同欧洲大陆相望;温和湿润的气候,平缓的地势造就了英国舒适的生存条件,自17世纪末以来,国内再无革命发生,社会稳定;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独特的社会发展走势,使英国人形成了以稳健、审慎、理性、独立、灵活、保守、调和、谦卑、妥协、隐忍、克制等特质为核心的不列颠式的“岛国心态”; 一方面,他们在政治上“容易安于现状,重视传统经验,不易受极端观念、理想主义和个人感情的支配,乐于遵循、服从某些古板陈旧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规定”;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念旧守成的群体心态;另一方面,相对独立安定的社会人文环境,促使他们在政治上“注重保持自身特色,善辟蹊径,自成体系,在政治制度的建设中造就自己的风格特点”;首先,具有老资格的英国工人阶级,常把争取经济利益作为主要斗争目标;如果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他们便不思革命与暴力;其次,英国上层统治者,一向奉保守主义为圭臬;为维护阶级统治和等级制度,他们宁肯保留君主和贵族,一本正经地遵循君臣礼仪;在权力争夺的关键时刻,他们宁肯诉诸宫廷政变,邀请外国君主驾临不列颠;再次,在欧洲大陆的封建君主由于拒绝妥协和让步而被历史无情推翻之时,英国的王室及君主却因顺应历史潮流而没有被淘汰,作为一种旺盛的适应机制保存下来,在现代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种既重视传统又追求特色的不列颠式岛国心态造就了英国政治民主发展道路上的二元主义行为方式;所谓二元主义的行为方式,即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相互交织,共同对英国政治民主发展道路发挥作用;在英国政治民主的发展道路上,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扮演了两个关键的角色;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历史传统在传统与变革的交织中,推动着英国式发展道路的形成;英国的保守主义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保守,它是承认进步的,但是这种进步是有限度的进步,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的进步;他也承认变革,但是对变革的进程和方式持稳重的态度;英国的激进主义一方面主张对现存制度进行根本变革,另一方面又要求回归过去,回归自然传统,回归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正是在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的斗争中,才使两种理论得以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英国式的渐进发展之路;但是,在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道路上,保守主义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二元主义的行为方式使得英国两党在坚持各自利益的同时总能通过妥协来解决矛盾,避免了因各自固执己见而导致政治僵局或者暴力冲突,也使得基本的民主原则能在没有成文宪法保护的情况下完全按照一系列惯例正常运转,真正实现了民主文化与民主制度的完美结合;英国的贵族在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就已起源,随着社会的发展,贵族逐渐形成为社会的一个阶级,控制着上院和最高司法权,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英国社会富于开放性、流动性、灵活性和竞争性,门阀之见和阶级偏见较小,具有很强的亲和趋向;在英国,“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结果常常形成独特的社会景观:“贵族、绅士与商人、农夫杂处,商人与修理机械的工人共同饮酒,贵族的幼子进入贸易圈;”这种既以进入上流社会为目标,又追求平等与自由的精神,最终形成了绅士风度的政治态度;绅士风度的政治态度主要体现为政治上的谦恭有礼,也就是说,在政治上发生无法解决的冲突时,通常就表现为为保存双方的颜面,各自后退,以形成一种新的政治制度;。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其主要特点是“议会至上”、以内阁为权力核心、君主虚位、政党组织严密。

首先,英国实行议会民主制,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

议会至上,即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行政和司法机关都是立法机关的一个部分,行政权和司法权实际是立法权的派生,三者互有重叠。

议会由英王、上院和下院组成,其中上院是贵族院,是主要西方国家中唯一以贵族政治为基础的政治机构。

[1]在司法权与立法权关系上,议会上院是英国最高法院,具有除苏格兰刑事案件外其他民事和刑事案件的上诉管辖权;大法官是上院议长也就是最高法院院长,同时还是内阁和执政党成员。

政党获得权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赢得议会选举的胜利,即获得下院即众议院议席的多数,同时一般由获得下院相对多数的党领衔组建内阁,并由该党的领袖出任政府首脑。

其次,实行内阁制,作为“议会至上”原则在行政权与立法权关系上的制度体现。

即国家的权力体系以内阁为核心,内阁拥有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

英国内阁由英王授权在下院中获多数席位政党的领袖组建,成员必须是议员。

内阁对下院多数负责,若下院通过对其不信任案,内阁要么辞职,要么提请英王解散下院重新大选。

下院中获得次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反对党,受法律保护,平时组成“影子内阁”,对执政党进行监督。

内阁不仅拥有行政权力,而且具有立法建议权,由执政党所控制的议会多数保证立法的通过。

再次,英王更多的是一种荣誉性职位,并无真正的实权。

在英国政治制度中,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均为世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象征性、礼仪性意义,是在特殊情况下介入政党间的权力调解,平常较为超脱,不承担具体责任。

最后,英国政党的组织体系相对比较严密,但右翼党比左翼党要松散。

政党无论是作为群众党还是精英党,大都有一个从上到下的组织系统,乃至还有一套党的外围组织如工会、青年、妇女组织,对本党执政起着一种辅助作用,甚至可以对政府形成某些牵制。

可见,英国政治制度最大的特点是“议会至上”,司法权和立法权都出于立法权,民主政治的实质部分居于虚位君主之下。

英美政治制度特点及文化基础比较

英美政治制度特点及文化基础比较

英美政治制度特点及文化基础比较一、英国政治制度特点及其文化基础(一)英国政治制度特点1. 议会至上。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议会制的国家,英国议会还有“议会之母”之称。

在英国,议会既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也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它由英王、上院和下院组成。

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平民选举产生。

权力重心渐渐向下院转移。

虽然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实质上是英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并渐渐成为英国的权力中心。

但在法律上,英国议会的地位是最高的。

2. “影子内阁”。

英国在政党制度上目前实行两党制,由工党和保守党轮流组阁,这与美国看似并无太大区别。

但其比较特别的是,当一党执政时,在野党即反对党便组织“影子内阁”,监督执政党的立法,行政等行为,参与协商决策,并领取国家支付的薪水。

英国反对党的这种特殊的地位构成了英国政治独特的风景线。

3. 女王的独特作用。

英国宪政,规定女王为国家元首。

英国女王虽然并无什么实质权力,但她却有着不可替代的政治作用。

首先,她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象征,在英国人心目中,女王是全体英国人民和英国文化的代表。

其次,女王在政治中的中立形象,使其成为英国各政治势力冲突的协调者。

最后,女王丰富的政治经历,为每一任首相提供正确的政治见解,有着其他政治家望尘莫及的经验和知识。

(二)英国政治文化:崇尚法治、善于妥协英国的政治文化有着其独特的特点,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科学理性与宗教哲学、贵族精神与公民精神相互矛盾、相互融合。

其中保守主义占主导又夹杂着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并不是一味顽固地反对进步,而是对变革的进程和方式持稳重态度,即“有保留地变革”;激进主义则从其产生之时就带着回归自然的倾向,在它超前发展的历史意识中保留着潜在的传统主义因素。

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共存,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任何政治制度的形成都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都与其政治文化息息相关。

英国政治思想家洛克最早提出“分权”学说,他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

英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前瞻

英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前瞻

英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前瞻作者:王道志来源:《人大研究》2012年第02期政党政治,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普遍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形式。

英国是现代政党政治的发源地,也是实行两党制的典型国家。

英国是政党政治比较发达和成熟的国家,政党政治运行较为公开和规范。

近年来,英国政党政治继续稳步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英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分析英国的政党政治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和君主立宪制互相辉映,已经形成许多具有本国特点的政党政治特点。

(一)按固定程序上台执政,执政党执政地位稳固。

英国政党政治的影响非常大,任何一个候选人如果没有政党的帮助,根本不可能获胜。

传统上,大选中候选人的竞争主要不是个人之争,实际上是党派之争,一个候选人是否当选,关键要看他所代表的政党的总体表现。

这一点在二战前特别明显,往往选举结果出来前民众并不知晓谁会当选首相,二战后政治领袖个人魅力和能力开始凸显。

参加大选并在大选中获得胜利是英国任何一个政党谋取执政地位的第一步。

在大选结束后,获胜的政党就成为议会中的多数党,这个政党就获得了上台执政的基本条件。

得到议会多数支持的多数党领袖接受英国国王的邀请,担任内阁首相并组建新内阁。

得到英王的授权组建内阁是一个政党执政的标志。

由于英国实行彻底的政党政治,内阁成员都是清一色的政党党员。

政党上台执政的基本固定方式是“参加大选—获取议会支持—组建内阁”。

虽然英国的宪法和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这三个步骤,但是,在英国民众眼里,违反这一程序与违反宪法和法律无异。

由于执政党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所以政策容易得到通过,不会被推翻,因此执政地位牢固,只有再大选时才会发生政党更替的现象。

(二)内阁的权力较大,影响广泛。

这个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内阁在社会生活中作用巨大。

英国是个“议行合一”的国家,这意味着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都是统一的。

在这种情况下,执政党只要在大选中获胜,就能够全面控制英国政治。

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由获胜党组阁。

代洋:英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代洋:英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代洋:英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2010-04-11 10:20:43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是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源地。

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

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朝夕而就。

这一过程在历史的长河中充分体现其独特之处:它走的是一条具有首创意义的改革渐进式的道路,通过自我调节曲折缓慢发展的速度,采用灵活与稳定交织的开放流动的形式,不断完善其政治体制和改变传统政治结构。

它的发展又是建立在君主制、议会制、内阁制、政党制等相互依赖、彼此影响和不断完善基础上的。

一、英国政治制度的宏观特性1.原发性和开拓性早在17世纪,英国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等人就以其著作奠定了近代政治的理论基础,英国也从此成为人类政治现代化的滥觞之地。

由于历史和形势的局限性,英国在探索政治时没有可以效仿的现例与范式,更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与教训,英国人几乎是摸着石头前进率先迈向民主之路的。

所以,当欧洲宗教机构和封建割据势力肆虐之际,英国已经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司法陪审制和地方管理体制;当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普遍加强时,英国又发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主义根基,并在封建专制制度的一片汪洋中独辟蹊径,确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用宪法的权威给国王套上了“枷锁”,使国王的权力与行为受到制约。

而后,当欧洲诸国资产阶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时,英国已经试图实施广泛的政治改革,最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把国王变成了统而不治的虚君,与宪政相左的专制得以克服,英国人也由此成为人类政治现代化的开拓者。

2.渐进性和曲折性在英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各时期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国王的个人特点以及阶级的不断组合和政党的重组,议会制的演变、两党制的最终确立、司法制的蜕变、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许多相关制度的发展都呈渐进式态势。

但是这些制度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有尝试和探索,发展势头可谓是一波三折。

例如,国王的权力是在不同时期有时会强化,有时会弱化,这与资产阶级和贵族的斗争是分不开的,最后国王成了戴皇冠的虚君:临朝而不理政。

14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特点

14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特点

14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特点
在14世纪的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议会的形成和发展上。

这一时期,议会的召开时间、地点、频次以及与会人员都开始逐渐制度化。

首先,关于议会的召开时间,虽然主要由国王决定,但通常会根据法庭的开庭日期来确定。

会期一般为2-3周,这有助于提高议事效率。

其次,议会的召开地点逐渐固定在威斯敏斯特,因为伦敦作为首都能够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和强大的舆论支持。

这也在无形中加强了伦敦作为首都的地位。

在人员构成上,教会人员中低级教士与会的频次逐渐降低,甚至脱离议会。

而高级教士与世俗贵族共同构成了上议院。

世俗贵族,如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等,势力强大,成为议会中的重要力量。

此外,每郡选举两名骑士代表,每座城市选举两名市民代表,这些地方代表构成了下议院。

两院之间既有分立,也有联系的管道。

在制度化方面,议会的召集制度、选举制度、工作程序、组织制度与议长制度都在不断完善,这大大增强了议会的地位。

总的来说,14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议会的制度化发展,包括召开时间、地点、频次和与会人员的规范化,以及议会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完善化。

英国社会制度

英国社会制度

英国社会制度
英国的社会制度涵盖了许多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方面:
一、政治制度:英国实行议会民主制,政府由议会多数党组成。

英国政治制度强调民主、法治和责任,为英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经济制度:英国的经济制度是混合经济制度,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并存,政府宏观干预和市场自由竞争相互补充。

三、教育制度:英国的教育制度历史悠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英国还拥有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

四、医疗卫生:英国的医疗保健服务覆盖面广、质量高,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五、社会福利:英国拥有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三个部分,旨在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六、宗教信仰:英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

七、文化与艺术:英国是世界上文化与艺术最为繁荣的国家之一,拥有着世界级的博物馆、美术馆和剧院等文化机构。

八、法律体系:英国法律体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完备的法律体系之一,对世界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英国的社会制度,并为英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如需更多相关信息,建议阅读英国社会制度方面的专业文献。

英美政治制度比较

英美政治制度比较

英美政治制度比较
英美政治制度比较
英国和美国都是西方民主国家,但其政治制度有一些显著差异。

首先,英国采取的是君主立宪制,而美国则是共和制。

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女王,她的权力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实际上的决策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他是由选举产生的,担任行政权力的最高职位,有较大的决策权。

其次,英国政府采取议会制,由众院和上院组成。

众议院的议员由全体选民选举产生,大体上代表了不同的地区。

上院由一些终身或限期的成员组成,包括了一些贵族和主教。

议会是英国政府制定法律和监督政府行为的机构。

美国政府则采取三权分立的原则,由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独立的分支组成。

行政权力由总统和其所属的行政机构行使,立法权力由国会行使,司法权力由最高法院和其他联邦和州的法院来行使。

再次,英国没有宪法文件。

它的宪法主要是以惯例和法律方式存在。

这也使得英国宪法较为灵活,可以相对容易地进行修改和调整。

而美国有一部宪法文件,它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准则,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这也使得美国的宪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不易改变的特点。

最后,英国的政治体制相对集中,更倾向于中央集权。

政府对地方议会的管理和控制力度较大。

美国则是联邦制度,国家政府与各个州之间的权力分配相对平衡,州政府具有一定的自治
权和独立性。

总的来说,英国政治制度强调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度,政府相对集中;而美国政治制度强调共和制和三权分立,政府权力相对平衡。

这些差异在两国的政治和行政运作上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和特点。

14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特点

14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特点

14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特点在中世纪的欧洲,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十分独特的。

14世纪的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国王与贵族的权力斗争14世纪的英国政治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国王与贵族之间的权力斗争。

在这个时期,国王和贵族们争夺权力的斗争十分激烈。

国王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强自己的权力,而贵族们则努力维护自己的特权和地位。

二、议会的作用逐渐加强在14世纪,英国的议会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时的议会是由贵族、神职人员和平民组成的。

这个时期的议会不仅参与国家的立法工作,还对政府的财政预算进行监督,并且还可以对国王的政策提出批评和建议。

三、法律体系逐渐完善在14世纪,英国的法律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这个时期的法律主要是基于习惯法和罗马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当时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刑事法、民事法和商法等几个部分。

这些法律对于保护公民的权利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封建制度的衰落在14世纪,英国的封建制度也开始逐渐衰落。

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社会制度,它将土地分封给贵族,由贵族负责管理并提供军队服务。

然而,在这个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封建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因此开始逐渐衰落。

五、教会的地位逐渐下降在14世纪,英国的教会的地位也开始逐渐下降。

在此之前,教会一直是英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这个时期,由于教会在政治上的腐败和道德上的堕落,使得人们对它的信任度逐渐降低,从而导致其地位的下降。

六、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级的崛起在14世纪,英国的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市民阶级也开始崛起。

这个时期的市民阶级主要由商人和手工业者组成。

他们拥有一定的财富和权利,开始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并对国家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王位继承问题的困扰在14世纪,英国的王位继承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整个国家。

当时,王位的继承权并不是明确规定的,而是由国王自己决定的。

这就导致了王位继承的问题经常引发内战和纷争,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英国政治制度特点概述

英国政治制度特点概述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摘要】:英国的政治制度具有古老而又鲜明的特色,这主要体现在它的君主制与民主制的结合、“议会至上”的议会内阁制以及风格独特的两党制上。

英国政治制度对于世界政治体制的建立具有巨大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历史文化层面和政治文化层面。

由于其保守主义的政治文化使得君主制与民主制得到了结合,保留了国王与贵族组成的上院;而其自由主义传统,又使得王权渐渐消失,并使议会具有最高权力的同时受到来自行政、司法机关的一定制约。

【关键词】:英国;政治制度;保守主义;自由主义英国是一个单一制、君主立宪的民主国家,它没有成文的宪法,但宪法惯例具有宪法的作用;各种成文法和普通法共同组成了所谓的英国宪法。

英国的国家元首和理论上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是英国君主,目前为伊丽莎白二世。

实际上,女王只拥有象征性的地位,其权力的形式受到惯例与民意的约束。

但是君主基本上还是可以行使三个重要的权利:被咨询的权利、提供意见的权利和警告的权利。

一个君主在位的时间越长,经验与学识越丰富,他的意见就越会受到内阁和首相本人的重视,而这种君主与内阁之间的交流是在每周例行的秘密会议中进行的。

事实上在英国,拥有最高政治权力的人是内阁首相,他必须得到下议院的支持。

“君临国会”代表了英国的国家主权。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独特的地理环境、政治文化、经济发展轨迹造就了英国独特的政治体制,使英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了自己的独创性和适应性。

通过对君主制、议会制、内阁制、政党制等政治体制实际运作理路及其形成的诸多历史条件的分析中可以窥见到其独特的政治体制设计的特殊适应性。

1、君主制与民主制相结合英国实行的是二元制政治体制,这种议会制下的二元行政体制是君主制长期演变的结果。

原本君主制与民主制式水火不相容的。

君主制是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民主制是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民主制指多数人的统治。

在英国宪政中,虽然保留了君主的位置为国家元首,但目前这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元首,并无实质性权力。

英国的议会政治与君主专制制度

英国的议会政治与君主专制制度

英国的议会政治与君主专制制度英国是一个以议会政治为基础的君主专制国家。

议会政治是英国政治体系的核心,而君主专制制度则是英国政治的特色之一。

在这个制度下,议会和君主共同执掌国家的权力,相互制约,实现了一种相对平衡的政治格局。

议会政治是英国政治体系的基石。

英国议会由两个部分组成:上议院和下议院。

上议院是由贵族和主教组成的,他们的地位是终身的,被称为“贵族院”。

下议院则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着人民的意愿,被称为“民选议院”。

议会的职责包括通过法律、监督政府、审查预算等。

议会的权力是相当大的,它能够对政府的政策进行审查和修改,对国家事务发表意见并提出建议。

议会还有权利对政府进行投票,如果议会对政府不满意,可以通过投票表达不信任。

与议会政治相对应的是君主专制制度。

英国的君主制度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君主制度,君主的权力相对有限。

英国的君主是国家的元首,但实际上并不掌握实际的政治权力。

君主的职责主要是代表国家进行外交活动,签署法律,并且在国家重大事务上发表意见。

君主的权力主要是象征性的,其实际的权力是由议会行使的。

君主的地位是世袭的,但他们必须遵守宪法和议会的规定,不能随意行使权力。

议会政治和君主专制制度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议会行使着对政府的监督和控制权,可以对政府的政策进行修改和审查,保证政府的权力不被滥用。

而君主作为国家的元首,对政府的行为也有一定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君主可以对政府的提案进行审查,并在必要时提出自己的意见。

君主还有权利解散议会,进行选举,以保证政府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议会政治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结合,使得英国政治体系相对稳定和平衡。

议会的存在保证了政府的合法性和民主性,而君主的存在则保证了政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议会和君主之间的相互制约,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和滥用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政府的公正和透明。

然而,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君主专制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议会政治的运作需要各个政党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而政党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分歧常常导致政策的推进受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其主要特点是“议会至上”、以内阁为权力核心、君主虚位、政党组织严密。

首先,英国实行议会民主制,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

议会至上,即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行政和司法机关都是立法机关的一个部分,行政权和司法权实际是立法权的派生,三者互有重叠。

议会由英王、上院和下院组成,其中上院是贵族院,
立法权关系上,议会上院是英国最高法院,具有除苏格兰刑事案件外
其他民事和刑事案件的上诉管辖权;大法官是上院议长也就是最高法院院长,同时还是内阁和执政党成员。

政党获得权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赢得议会选举的胜利,即获得下院即众议院议席的多数,同时一般由获得下院相对多数的党领衔组建内阁,并由该党的领袖出任政府首
脑。

其次,实行内阁制,作为“议会至上”原则在行政权与立法权关系上的制度体现。

即国家的权力体系以内阁为核心,内阁拥有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

英国内阁由英王授权在下
2020/3/27
院中获多数席位政党的领袖组建,成员必须是议员。

内阁对下院多数负责,若下院通过对其不信任案,内阁要么辞职,要么提请英王解散下院重新大选。

下院中获得次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反对党,受法律保护,平时组成“影子内阁”,对执政党进行监督。

内阁不仅拥有行政权力,而且具有立法建议权,由执政党所控制的议会多数保证立法的通过。

再次,英王更多的是一种荣誉性职位,并无真正的实权。

在英国政治制度中,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均为世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象征性、礼仪性意义,是在特殊情况下介入政党间的权力调解,平常较为超脱,不承担具
体责任。

最后,英国政党的组织体系相对比较严密,但右翼党比左翼党要松散。

政党无论是作为群众党还是精英党,大都有一个从上到下的组织系统,乃至还有一套党的外围组织如工会、青年、妇女组织,对本党执政起着一种辅助作用,甚至可以对政府形成某些牵制。

可见,英国政治制度最大的特点是“议会至上”,司法权和立法权都出于立法权,民
主政治的实质部分居于虚位君主之下。

这种政治制度的优点是,无论是体制形成还是实际运作都相对民主、公正,更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和周全。

但缺点是,体制或制度容易模式化,导致官僚主义,影响执政效率。

英国政治民主的发展道路是一条介
于传统与变革、激进与保守之间的道
路,从中反映出英国政治文化的特
点,那就是独具特色的不列颠式岛国
心态,培育出了英国人在政治变革中
的二元主义行为方式以及一种绅士
风度的政治心态。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的不列颠群岛上,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东北部及周围5500多个小岛组成,西濒大西洋、东隔北海、南以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同欧洲大陆相望。

温和湿润的气候,平缓的地势造就了英国舒适的生存条件,自17世纪末以来,国内再无
2020/3/27
革命发生,社会稳定。

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独特的社会发展走势,使英国人形成了以稳健、审慎、理性、独立、灵活、保守、调和、谦卑、妥协、隐忍、克制等特质为核心的不列颠式的“岛国心态”。

一方面,他们在政治上“容易安于现状,重视传统经验,不易受极端观念、理想主义和个人感情的支配,乐于遵循、服从某些古板陈旧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规定”。

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念旧守成的群体心态。

另一方面,相对独立安定的社会人文环境,促使他们在政治上“注重保持自身特色,善辟蹊径,自成体系,在政治制度的建设中造就自己的风格特点”。

[2]首先,具有老资格的英国工人阶级,常把争取经济利益作为主要斗争目标。

如果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他们便不思革命与暴力。

其次,英国上层统治者,一向奉保守主义为圭臬。

为维护阶级统治和等级制度,他们宁肯保留君主和贵族,一本正经地遵循君臣礼仪。

在权力争夺的关键时刻,他们宁肯诉诸宫廷政变,邀请外国君主驾临不列颠。

再次,在欧洲大陆的封建君主由于拒
绝妥协和让步而被历史无情推翻之时,英国的王室及君主却因顺应历史潮流而没有被淘汰,作为一种旺盛的适应机制保存下来,在现代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

这种既重视传统又追求特色的不列颠式岛国心态造就了英国政治民主发展道路上的二元主义行为方式。

所谓二元主义的行为方式,即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相互交织,共同对英国政治民主发展道路发挥作用。

在英国政治民主的发展道路上,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扮演了两个关键的角色。

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历史传统在传统与变革的交织中,推动着英国式发展道路的形成。

英国的保守主义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保守,它是承认进步的,但是这种进步是有限度的进步,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的进步;他也承认变革,但是对变革的进程和方式持稳重的态度。

英国的激进主义一方面主张对现存制度进行根本变革,另一方面又要求回归过去,回归自然传统,回归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

正是在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的斗争中,才使两种理论得以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英国
2020/3/27
式的渐进发展之路。

但是,在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道路上,保守主义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二元主义的行为方式使得英国两党在坚持各自利益的同时总能通过妥协来解决矛盾,避免了因各自固执己见而导致政治僵局或者暴力冲突,也使得基本的民主原则能在没有成文宪法保护的情况下完全按照一系列惯例正常运转,真正实现了民主文化与民主制度的完美结合。

英国的贵族在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就已起源,随着社会的发展,贵族逐渐形成为社会的一个阶级,控制着上院和最高司法权,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同时,英国社会富于开放性、流动性、灵活性和竞争性,门阀之见和阶级偏见较小,具有很强的亲和趋向。

在英国,“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

结果常常形成独特的社会景观:“贵族、绅士与商人、农夫杂处,商人与修理机械的工人共同饮酒,贵族的幼子进入贸易圈。

”[3]这种既以进入上流社会为目标,又追求平等
与自由的精神,最终形成了绅士风度的政治态度。

绅士风度的政治态度主要体现为政治上的谦恭有礼,也就是说,在政治上发生无法解决的冲突时,通常就表现为为保存双方的颜面,各自后退,以形成一种新的政治制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