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集语_12

合集下载

孔子语录十二则

孔子语录十二则

孔子语录十二则
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思维敏捷却很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所以被谥为‘文’。

”)
3、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1《述而》(译: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
政》
1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孔子的名言名语

孔子的名言名语

孔子的名言名语精选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6.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8. 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9.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0.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1.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2.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13.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4.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5.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大全1.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5.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6.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7.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0.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孔子集语-卷十二_国学经典

孔子集语-卷十二_国学经典

卷十二事谱十一(上)《诗商颂序疏》引《世本》宋湣公生弗甫何,弗甫何生宋父,宋父生正考甫,正考甫生孔父嘉。

为宋司马,华督杀之,而绝其世。

其子木金父降为士,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

为华氏所逼,奔鲁为防大夫。

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仲尼。

"《潜夫论·志氏姓》闵公子弗父何生宋父,宋父生世子,世子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孔父嘉生子木金父。

木金父降为士,故曰灭于宋。

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

防叔为华氏所逼,出奔鲁,为防大夫,故曰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为鄹大夫,故曰鄹叔纥。

生孔子。

《续博物志》二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

《韩诗外传》二孔子遭齐程本子于郯之间,倾盖而语终日,有间,顾子路曰:"由,来!取束帛十匹以赠先生。

"子路不对。

有间,又顾谓曰:"取束帛十匹以赠先生!"子路率尔而对曰:"昔者由也闻之于夫子,士不中道相见,女无媒而嫁者,君子不行也。

"孔子曰:"夫《诗》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青扬宛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且夫齐程本子,天下之贤士也,吾于是而不赠,终身不之见也。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说苑·尊贤》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终日,有间,顾子路曰:"取束帛一以赠先生。

"子路不对。

有间,又顾曰:"取束帛一以赠先生。

"子路屑然对曰:"由闻之也,士不中而见,女无媒而嫁,君子不行也。

"孔子曰:"由,《诗》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今程子天下之贤士也,于是不赠,终身不见。

大德毋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子华子》子华子反自郯,遭孔子于途,倾盖相顾,相语终日,甚相欢也。

孔子命子路曰:"取束帛以赠先生。

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解释

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解释

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解释先秦诸子语录是指先秦时期的各位思想家所说的一些名言或语录,这些语录包含了他们的思想观点和哲学思考。

以下是对其中十二则语录的解释:1.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话,意思是自己不希望受到的对待,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它表达了孔子的道德观念,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惠和善待他人的重要性。

2.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这句话出自孟子的《性善》一篇,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让人的本善性得以发扬光大,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3.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开篇,意思是道是不能被言说或言说所捕捉到的。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原则,它超越了言语和概念的限制,只能通过内心的体悟和领悟来认识。

4. 庄子:“逍遥游,世人皆醉我独醒。

”这句话出自庄子的《逍遥游》一篇,表达了他对人生的一种超然态度。

他认为世间的烦恼和追求是虚妄的,而他自己则通过悟道达到了超越世俗的境地,独自清醒。

5. 韩非子:“以力服人者,不如以德服人。

”这句话出自韩非子的《喻老》一篇,强调了德治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以德服人,使人们内心愿意追随和服从,比使用武力和暴力更为有效且持久。

6. 荀子:“人贵有疾如不剖。

"这句话出自荀子的《劝学》一篇,意思是人应该珍惜艰苦和困难,像切剖自己一样,努力修身养性。

他认为通过面对困境和挑战,人才能够不断成长和完善。

7. 墨子:“兼爱非爱。

”这句话出自墨子的《兼爱》一篇,意思是广泛地爱护他人,并不局限于个别的爱。

他主张推崇普遍博爱的思想,认为应该平等地关心和帮助所有人,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与冲突。

8. 阳明:“知行合一。

”这句话出自阳明的《传习录》一篇,强调了知识和行动的统一。

阳明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行动,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道德的原则,知行合一才能达到个人的完善与成就。

9. 荆轲:“为国捐躯。

”这句话是描述战国时期的荆轲,他为了国家利益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孔子道德名言锦句

孔子道德名言锦句

孔子道德名言锦句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言未及之来说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来说谓之瞽。

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3、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6、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8、过,则匆惮改。

19、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2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5、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6、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7、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孔子集语(带译文)

孔子集语(带译文)

孔子集语(带译文)孔子集语【原文】子曰:"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饬。

不饬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

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逾明者,学也。

譬之如圩邪,水潦集焉,营蒲生焉,从上观之,谁知其非源水也。

"《尚书大传略说》【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不学习,与别人见面衣着不能不整齐。

不整齐就没有好的仪表,没有好的仪表就显得怠慢,怠慢就是不礼貌,不懂礼貌就不能立身处世。

远远地看有出众的仪表,这就是修饰的作用;与之相处后更觉其充满智慧,这是学习的结果。

这就好比洼地,所有的雨水都集聚到那里,水草也在此生长,从上方看它,谁都知道它不是流动的源水。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忧,弗知可无忧与;知而不学,可无忧与;学而不行,可无忧与?"《韩诗外传卷一》【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忧虑。

不懂做人的道理,能不忧虑吗:知道却不去学习,能不忧虑吗;学了却无法身体力行,能不忧虑吗?"【原文】子曰:"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

学而慢其身,虽学不尊矣。

不以诚立,虽立不久矣。

诚未着而好言,虽言不信矣。

美材也,而不闻君子之道,隐小物以害大物者,灭必及身矣。

"《韩诗外传卷六》【译文】孔子说:"不去做而只是用想的,虽能知道一些道理,却无法广博透彻;只知道学习却不重视自身的修养,即使学到了知识也不会有高尚的品格。

不以真诚待人处事,即使别人一时相信,也不会长久的。

不具诚信却爱说话,即使说破了嘴,也是没有人会相信的。

虽天生聪敏,但不知为君子的道理,这种贪图小利而害大义的人,灾难必定是会降临在他身上的。

"【原文】孔子曰:"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吾尝跂而望之,不如升高而博见也。

升高而招,非臂之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非声加疾也,而闻者着。

假车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之性非异也,而善假于物也。

孔子集语

孔子集语

孔子集语1,君子有三忧:弗知;知而不学;学而不行。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忧:弗知,可无忧与?知而不学,可无忧与?学而不行,可无忧与?’”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忧虑:不知道,能没有忧虑吗?知道了而不学习,能没有忧虑吗?学习了而不实行,能没有忧虑吗?”2,君子乐终身,小人忧一世。

原文: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则乐其意;己得之,又乐其治。

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

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己得之,又恐失之。

是以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日之乐也。

”3,君子有三思:少思长;老思死;有思穷。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

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

”译文:“君子有三件值得思考的,而不能不思考。

这就是:小时候不学习,长大了没有本领;老了不教诲人,死了就没有人思念;富有的时候不施舍,穷困的时候就没有人援助。

因此,君子小时候思考长大以后,就要学习;老了思考死后,就要诲人;富有的时候思考贫穷,就要施舍。

”4,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

5,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

6,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

7,不耻其亲,君子这孝也。

译文:不使父母蒙受耻辱,这是君子的孝。

8,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译文:伐一棵树、杀一只禽兽,如果不在适当的时节,就不是孝。

9,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

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故入而行不修,身之罪也;出而名不彰,友之过也。

故君子入则笃行,出则友贤,何为而无孝之名也?译文:即使有全国无双的大力士那样大的力气,也不能把自己身子举起来,并不是他没有力量,而是情势决定的。

所以,在家而行为不良,是自己的罪过;出门而名声不显,是朋友的过错。

因此,君子在家就纯洁自己的行为,出门就交结贤良的朋友,怎么能没有孝名呢?10,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译文:知道如何事奉人,然后就能使唤人。

【孔孟语录十二则】 孔孟语录十二则翻译

【孔孟语录十二则】 孔孟语录十二则翻译

【孔孟语录十二则】孔孟语录十二则翻译一、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其学说核心是”仁”和”礼”,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简介,六艺城二、《论语》:《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记载孔子(前551-前479)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论语》编辑成书在战国初年。

(1)《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与“礼”。

所谓“礼”,指统治阶级规定的秩序,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其根本之点乃是尊卑、贵贱、长幼有严格规定的等级制度。

孔子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认为君子应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强调“礼”,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巛颜渊》)的作用。

所谓“仁”,他对于“仁”字有很多解释,其基本的意思是“爱人”,他说:“仁者,人也。

”因此,他主张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

他的“仁”,包含了一种要求把人当作人的思想,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

由此出发,他要求对当时奴隶制的政治作些改良,从这方面看,孔子的关于“仁”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明的。

当他把“仁”的思想具体化到君臣、人伦关系上去的时候,则又有了很大局限性。

但孔子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是行不通的,腐朽透顶的奴隶制,当时已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当时历史要前进,就要摧毁奴隶制;可是孔子却不认识这一点,因此他周游列国,而到处碰壁。

虽然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的积极态度是颇为感人的,但他在政治遭遇上确是一个失败者。

他一生除了仅在鲁国作了几个月的司寇以外,只是以讲学授徒毕其一生。

励志_孔子名人名言摘抄大全

励志_孔子名人名言摘抄大全

孔子名人名言摘抄大全孔子名人名言摘抄1.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2.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3. 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雍也》4. 乘肥马,衣轻裘。

——《论语雍也》5. 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6. 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乡党》7. 知其不可而为之。

——《论语宪问》8.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9.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10.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11. 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12. 君子以当仁不让。

——《论语》13. 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14.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15. 为君难,为臣不易。

——《论语子路》16. 不知言,无以知人。

——《论语尧日》17. 惟上知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18.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19.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20.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关于孔子名人名言摘抄1.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2.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3.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4.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5.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论语先进》6.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7.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8.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论语微子》9.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泰伯》1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1. 道不行,秉桴浮于海。

——《论语公冶长》12. 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论语》1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4.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1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16.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卫灵公》17.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18. 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

——《论语子路》19.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118条孔子经典言论

118条孔子经典言论

60条孔子经典言论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小不忍则乱大谋。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5.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8.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9.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1.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2.听其言而观其行。

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7.不迁怒,不贰过。

3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4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1.不学礼,无以立。

4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集语(带译文)

孔子集语(带译文)

孔子集语(带译文)孔子集语【原文】子曰:"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饬。

不饬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

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逾明者,学也。

譬之如圩邪,水潦集焉,营蒲生焉,从上观之,谁知其非源水也。

"《尚书大传略说》【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不学习,与别人见面衣着不能不整齐。

不整齐就没有好的仪表,没有好的仪表就显得怠慢,怠慢就是不礼貌,不懂礼貌就不能立身处世。

远远地看有出众的仪表,这就是修饰的作用;与之相处后更觉其充满智慧,这是学习的结果。

这就好比洼地,所有的雨水都集聚到那里,水草也在此生长,从上方看它,谁都知道它不是流动的源水。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忧,弗知可无忧与;知而不学,可无忧与;学而不行,可无忧与?"《韩诗外传卷一》【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忧虑。

不懂做人的道理,能不忧虑吗:知道却不去学习,能不忧虑吗;学了却无法身体力行,能不忧虑吗?"【原文】子曰:"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

学而慢其身,虽学不尊矣。

不以诚立,虽立不久矣。

诚未着而好言,虽言不信矣。

美材也,而不闻君子之道,隐小物以害大物者,灭必及身矣。

"《韩诗外传卷六》【译文】孔子说:"不去做而只是用想的,虽能知道一些道理,却无法广博透彻;只知道学习却不重视自身的修养,即使学到了知识也不会有高尚的品格。

不以真诚待人处事,即使别人一时相信,也不会长久的。

不具诚信却爱说话,即使说破了嘴,也是没有人会相信的。

虽天生聪敏,但不知为君子的道理,这种贪图小利而害大义的人,灾难必定是会降临在他身上的。

"【原文】孔子曰:"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吾尝跂而望之,不如升高而博见也。

升高而招,非臂之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非声加疾也,而闻者着。

假车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之性非异也,而善假于物也。

孔子的经典语录

孔子的经典语录

孔子的经典语录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巧言令色,鲜亦仁!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1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1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1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18.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9.朝闻道,夕死可矣.2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21.放于利而后行,多怨.2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3.君子周急不继富.2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2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28.子不语:怪,力,乱,神.2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3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31.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3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3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35.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36.德不孤,必有邻.3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3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9.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孔子读书名言

孔子读书名言

孔子读书名言导读: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2、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8、当仁,不让于师。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11、刚、毅、木讷,近仁。

1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7、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1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9、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克己复礼,为仁。

2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3、寝不尸,居不容。

2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5、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7、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28、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9、道不同,不相为谋。

30、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31、朝闻道,夕死可矣。

32、有教无类。

33、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34、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3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7、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3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40、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4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43、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4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6、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4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的名言有哪些_名人名言_1

孔子的名言有哪些_名人名言_1

孔子的名言有哪些1、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

——孔子2、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3、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5、礼者,敬人也。

——孔子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7、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8、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子9、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

——孔子10、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孔子11、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孔子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1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子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1 / 4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16、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1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18、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20、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孔子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孔子2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2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孔子2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2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26、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孔子2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29、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3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31、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孔子2 / 4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经典语录100句之欧阳数创编

孔子经典语录100句之欧阳数创编

孔子经典语录100句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孔子《中庸》(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孔子《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孔子《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孔子的经典语录

孔子的经典语录

孔子的经典语录孔子的经典语录111条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言必信,行必果。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听其言而观其行。

7.敬鬼神而远之。

8.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语出。

9.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2.民无信不立。

1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5.小不忍则乱大谋。

16.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7.巧言令色,鲜矣仁!18.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9.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20.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2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2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2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2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2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3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33.。

34.礼之用,和为贵。

35.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6.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7.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8.《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4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的论语名言

孔子的论语名言

孔子的论语名言论语孔子的语录篇一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26.三思而后行。

—《论语》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31.知耻近乎勇。

—《中庸》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句语录

孔子名句语录

孔子名句语录孔子名句语录60句精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本文是本店铺为各位读者准备的孔子名句语录,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2、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5、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与友携手同行,不亦有缘乎?有信自手机来,不亦温馨乎?短信至而朋友不回,不亦悲哉乎?孔子诞辰日,祝你:不亦乐乎!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1、不迁怒,不二过。

1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4、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5、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16、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1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8、岁冷,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0、刚、毅、木、讷近仁。

2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3、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2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6、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27、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28、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2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1、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32、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集语
卷十《孔子集语》卷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孔子曰:"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

概者,平量者也。

吏者,平法者也。

治国者不可失平也。

"
《说苑·至公》子羔为卫政,刖人之足。

卫之君臣乱,子羔走郭门,郭门闭,刖者守门,曰:"于彼有缺。

"子羔曰:"君子不逾。

"曰:"于彼有窦"。

子羔曰:"君子不遂。

"曰:"于此有室。

"子羔入。

追者罢,子羔将去,谓刖者曰:"吾不能亏损主之法令,而亲刖子之足。

吾在难中,此乃子之报怨时也,何故逃我?"刖者曰:"断足,固我罪也,无可奈何。

君之治臣也,倾侧法令,先后臣以法,欲臣之免于法也,臣知之。

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

君岂私臣哉!天生仁人之心,其固然也。

此臣之所以脱君也。

"孔子闻之曰:"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公行之也,其子羔之谓欤?"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仲尼曰:"与其使民谄下也,宁使民谄上。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季孙相鲁,子路为郈令。

鲁以五月起众为长沟,当此之时,子路以其私秩粟为浆饭,要作沟者于五父之衢而餐之。

孔子闻之,使子贡往覆其饭,击毁其器,曰:"鲁君有民,子奚为乃餐之?"子路怫然怒,攘肱而入请曰:"夫子疾由之为仁义乎?所学于夫子者,仁义也。

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今以由之秩粟而餐民不可,何也?"孔子曰:"由之野也,吾以女知之。

女徒未及也,女故如是之不知礼也。

女之餐之,为爱之也。

夫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竟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其家。

过其所爱曰侵。

今鲁君有民而子擅爱之,是子侵也,不亦诬乎?"言未卒,而季孙使者至,让曰:"肥也起民而使之,先生使弟子令徒役而餐之,将夺肥之民邪?"孔子驾而去鲁。

《说苑·臣术》子路为蒲令,备水灾,与民春修沟渎。

为人烦苦,故予人一箪食,一壶浆。

孔子闻之,使子贡复之。

子路忿然不悦,往见夫子曰:"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人修沟渎以备之,而民多匮于食,故与人一箪食、一壶浆,而夫子使赐止之,何也?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仁也,由也不受。

"子曰:"尔以民为饿,何不告于君,发仓廪以给食之,而汝以私馈之,是汝不明君之惠,见汝之德义也。

速己则可矣,否则尔之受罪不久矣。

"子路心服而退也。

《韩非子·难三》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说近而
来远。

"哀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选贤。

"齐景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节财。

"三公出,子贡问曰:"三公问夫子政,一也,夫子对之不同,何也?"仲尼曰:"叶都大而国小,民有背心,故曰政在说近而来远。

鲁哀公有大臣三人,外障距诸侯四邻之士,内比周而以愚其君,使宗庙不埽除,社稷不血食者,必是三臣也,故曰政在选贤。

齐景公筑雍门、为路寝,一朝而以三百乘之家赐者三,故曰政在节财。

"
《尚书大传·略说》子贡曰:"叶公问政于夫子,子曰政在附近而来远;鲁哀公问政,子曰政在于论臣;齐景公问政,子曰政在于节用。

三君问政,夫子应之不同,然则政有异乎?"夫子曰:"荆之地广而都狭,民有离志焉,故曰在于附近而来远。

哀公有臣三人,内比周以惑其君,外障距诸侯宾客以蔽其明,故曰政在论臣。

齐景公奢于台榭,淫于苑囿,五官之乐不解,一旦赐人百乘之家者三,故曰节用。

"
《说苑·政理》子贡曰:"叶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附近而来远。

'鲁哀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于谕臣。

'齐景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于节用。

'三君问政于夫子,夫子应之不同,然则政有异乎?"孔子曰:"夫荆之地广而都狭,民有离志焉,故曰在于附近而来远。

哀公有臣三人,内比周公以惑其君,外障距诸侯宾客,以蔽其明,故曰政在谕臣。

齐景公奢于台榭,淫于苑囿,五官之乐不
解,一旦而赐人百乘之家者三,故曰政在于节用。

此三者,政也。

《诗》不云乎,'乱离斯瘼,爰其适归。

'此伤离散以为乱者也。

'匪其止共,惟王之卬。

'此伤奸臣蔽主以为乱者也。

'相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此伤奢侈不节以为乱者也。

察此三者之所欲,政其同乎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