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单元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对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学习主题通过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勾画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从酝酿、全面爆发,到逐步扩大和结束的基本进程。

1.单元目标:1、知识与能力:(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3)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4)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要求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了解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问题。

3、过程与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以张伯伦政府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国家采取了牺牲他国利益,苟且偷安,姑息纵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的绥靖政策,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德国入侵波兰,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相继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到全球范围。

战争初期,反法西斯力量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但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也促使反法西斯国家更加广泛和紧密地联合起来。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对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攻克柏林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欧洲战争以法西斯国家失败而告终。

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3.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课下提升演练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3.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课下提升演练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点 十七分。
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只是本国法西斯势力的主要 代表,他们只是起到了加速二战爆发的作用。
(2)标志:1939 年 9 月 1 日德军突袭波兰,9 月 3 日 英法对德宣战。
没有。结果:致使波兰孤军奋战,寡不敌众而亡国。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点 十七分。
解析 第(1)问,应首先判断该观点是片面的,再结 合所学知识综合概括二战爆发的深刻背景。第(2)问,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课下提升演练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点 十七分。
[达标检测] 1.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 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 国。”英国考虑的是( ) 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B.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C.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 D.波兰灭亡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点 十七分。
3.1940 年 5 月 13 日,丘吉尔在英国下院发表演说 时讲道:“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 政策就是……我没有别的,我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 汗水贡献给大家。”这里所说的“我们的政策”是指 ()
A.绥靖政策 B.抵抗政策 C.中立政策 D.结盟政策 解析 1940 年 5 月,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放弃绥 靖政策,坚决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B 项正确。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点 十七分。
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波兰灭亡 ②法国陷落 ③德军攻占丹麦、挪威 ④德国占领荷兰、比利时 ⑤敦刻尔克大撤退 A.①③④②⑤ B.①③④⑤② C.①④③⑤② D.①④③②⑤ 解析 ①是 1939 年 9 月底,②是 1940 年 6 月 22 日,③是在 1940 年 4 月,④是在 1940 年 5 月,⑤是在 德国占领荷兰、比利时之后进攻法国之前,正确顺序为 ①③④⑤②,B 项正确。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第3单元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名师制作优质教案2)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第3单元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名师制作优质教案2)

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案)【教学过程】基础知识梳理:一、德国突袭波兰1. 二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

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探究一: 德国为什么要占领波兰?⑴根本原因:要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⑵具体原因:①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历史原因)(将波兹南的一部分领土划给波兰,在东普鲁士和德国的本部之间划一条“波兰走廊”。

德国交出但泽由波兰管理)②侵占波兰,一旦进攻西方可避免东西两线作战; 进攻苏联可作为前沿阵地(战略战术)③波兰可提供粮食和劳动力(经济因素)探究二: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有哪些?⑴波方:部署不当;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⑵德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⑶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立无援.⑷苏联:苏军趁火打劫,占领了东部地区二、法国的沦陷(曼斯坦因方案)探究三:德国转向西线的原因有哪些?⑴战略原因:英法已经对德宣战,而苏德之间已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可以避免两线作战⑵历史原因:法德两国宿敌,巴黎和会上法对德要求苛刻⑶根本原因:争夺世界霸权探究四: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⑴军事理论的落后,对“闪击战”认识不足, 主攻方向判断失误: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对大规模使用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新战术熟视无睹。

(主要原因)⑵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 使法国备战不足,国内民心涣散,士气低落,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根本原因)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使德国无后顾之忧,集中大量兵力于西线;意大利的趁火打劫(外部原因)三、不列颠之战(1940.7—10 海狮计划)探究五:德国为什么没有达到作战目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得逞) ?这又产生了什么影响?⑴原因:英国方面:①本土作战,民心士气高涨;②政府抵抗决心坚定;③军事设施先进(雷达等)。

德国方面:①非本土作战;②对英国顽强抵抗估计不足;③作战目标随意,未坚持袭击军事设施。

⑵影响:①对德:打击了嚣张气焰,鼓舞了反法西斯斗争,迫使德军回头对付苏联,陷入两线作战②对英:为后来第二战场的开辟和盟军反攻提供根据地③对美:美国正式放弃中立政策而与英国结盟四、北非战场的激战(1940—1945)1.北非战场的开辟:1940年7月背景:法国败亡后,英国孤军苦战,坐困本土。

整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案 精品

整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案 精品

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案【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英国遭到德国飞机的轰炸,在首相丘吉尔的号召下,英国人民坚决同法西斯战斗到底。

德军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希特勒上台之初如何对外侵略?何谓“慕尼黑阴谋”?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突袭波兰? 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为什么会迅速败亡?正当不列颠之战胜负未分之时,德国法西斯为什么把矛头突然转向苏联?3、情感态度价值观:慕尼黑会议是帝国主义大国牺牲小国,企图将祸水东引的一次大阴谋。

英、法等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其目的是瓜分和掠夺别国,充分暴露了法西斯的残暴本性。

二战中交战各国的人民是战争的受害者,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欧战役,不列颠之战。

难点:法国败亡的原因及“闪电战”。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939年9月1日,德军以强大的兵力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

随后,英、法虽然对德宣战,但却坐视波兰灭亡而按兵不动,出现了所谓的“奇怪战争”“静坐战争”,(如右图)仅一个月,波兰沦陷。

英、法与波兰签订有互助或同盟条约,承诺向波兰提供安全保证。

但德国进攻波兰后,英、法两国为何宣而不战,坐视波兰灭亡?由此导入新课。

一、德国入侵波兰1、时间:1939年9月1日,德军向波兰大举进攻。

2、影响: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过程及结果:波兰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波军部署不当,被分散在漫长的国境线上,缺乏纵深防御;波军的装备十分落后,坦克和飞机的数量、质量无法和德国相比。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巴黎和会
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第3课华盛顿会议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
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
类带来了什么?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2课冷战的开始
第3课美苏争霸
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1课朝鲜战争
第2课越南战争
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第6课两伊战争
第7课海湾战争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
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总复习。

高二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章共2节2份) 最

高二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章共2节2份) 最

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慕尼黑阴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静坐战争”;“东方战线”;法国投降;“不列颠之战”;苏德战争的爆发;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能力方面:(1)通过对慕尼黑阴谋、“静坐战争”的教学及史料的研读,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和分析历史事物原因、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教学及讨论,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对“东方战线”、英美对法西斯态度的变化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科学认识历史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不列颠之战”、莫斯科保卫战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抵抗外侮的民族精神。

(2)通过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扩大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4.学法指导方面:(1)引导学生阅读“慕尼黑阴谋”的有关史料,使学生学会对具体的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得出相应的结论和“论从史出”的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分析绥靖政策后果,讨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意义,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慕尼黑阴谋”是重点。

慕尼黑阴谋是30年代英法对法西斯绥靖政策的继续和顶峰,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到来。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有关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分析事物本质和后果的能力。

(2)莫斯科保卫战是重点。

莫斯科保卫战是大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大失败,它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看录像,使学生感受到苏联红军抵抗外侮的精神,从而唤起自己的民族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重点。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提供了有利条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根本因素。

高中历史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3.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名师课件北师大版选修

高中历史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3.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名师课件北师大版选修

谢谢观看!
3.第二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 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战争彻底打垮了德、意、日帝国主 义,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严重动摇了帝国 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在战争中力量得 到壮大,为争取民族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4.战争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苏联的国 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世界上许多 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越 出了一国范围。
答案:A
探究 主题
战争与科技的关系
探究 目的
(1)知识层面: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科技与战争相互促进,互为影响 (2)能力层面:考查学生阅读、理解问题的能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争中的新式武器。(见下图)
材料二 令人悲哀的是,人类科技在20世纪的巨大进步, 首先加快了“死亡技术”的进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导致了 大规模的毁灭。人类扮演了自己的“掘墓人”……机枪在第一 次世界大战中的出现,使得人员伤亡的数目大大增加……到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几个人投下的一枚原子弹就造成了十几 万人的伤亡。机械化战争在杀伤有生力量方面的残酷性前所未 有。而电子化的战争,更使杀人成为一件轻松甚至惬意的事 情,士兵们再也用不着匍匐着穿越铁丝网、沙包和泥坑,只要 监视着电子显示屏,按一下导弹发射按钮,杀人过程即告完 成,就如同孩子们玩电子游戏般简单。
3.历史教训 (1)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突然袭击的侵略方式。不能丧失警惕 性。 (2)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加以遏制___局__部___战争向世界大 战演变。 (3)避免消极避战,助长侵略的__绥__靖____政策。
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__正__义_____性。 2.团结就是力量。 3.__战__略______指导正确。 4.战争动员有力。

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 选修4册)

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 选修4册)

高中历史教材课程目录必修 I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 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 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 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 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 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6 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 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 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9 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 课鸦片战争第11 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2 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3 课辛亥革命第14 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 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 课抗日战争第17 课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 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9 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 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 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 课祖国统一大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 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4 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 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6 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7 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必修 II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 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2 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3 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第4 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 课开辟新航路第6 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7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8 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 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0 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 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2 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3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 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第15 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第16 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 (20 世纪初— 21 世纪初 )—历史展览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 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18 课罗斯福新政第19 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 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21 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 22 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3 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第24 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必修 III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 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 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 课宋明理学第4 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 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6 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7 课启蒙运动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 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9 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 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 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 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第13 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 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15 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六单元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 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7 课毛泽东思想第18 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 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 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21 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八单元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 课文学的繁荣第23 课美术的辉煌第 24 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目录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 课雅典城邦的兴起第2 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第3 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 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第2 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第3 课富国强兵的秦国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 课改革迫在眉睫第2 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第3 课促进民族大融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 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第2 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第3 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 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第2 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第3 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第六单元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第1 课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埃及第2 课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 课改革的后果第七单元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 课 19 世纪中叶的俄国第2 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 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 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第2 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第3 课明治维新第4 课走向世界的日本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1 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第2 课维新运动的兴起第3 课百日维新第4 课戊戌政变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 2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第1 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第2 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1 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第2 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第1 课美国《独立宣言》第2 课法国《人权宣言》第3 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史短评──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第1 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2 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第3 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第1 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第2 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第3 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 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第2 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第3 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第4 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第1 课英国宪章运动第2 课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第3 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第4 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探究活动课二近代时期人民对民主的追求与斗争──学习编辑历史报纸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 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2 课旷日持久的战争第3 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第4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1 课巴黎和会第2 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第3 课华盛顿会议第4 课维护和平的尝试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 课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2 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第3 课走向世界大战第4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5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第6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第7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8 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 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2 课冷战的开始第3 课美苏争霸第4 课两极格局的结束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1 课朝鲜战争第2 课越南战争第3 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第4 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第5 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第6 课两伊战争第7 课海湾战争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 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第2 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第3 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目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 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2 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第3 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 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第2 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第3 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1 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第2 课美国国父华盛顿第3 课一代雄狮拿破仑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第1 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2 课圣雄甘地第3 课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 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第2 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第3 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第4 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第5 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探究活动课二春天的故事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 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第2 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第3 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第4 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第5 课 20 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与结束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与结束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 4 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与结束考点内容要求层级第二次世界莫斯科战斗、斯大林格勒战斗、半途岛海战、阿拉曼c 大战的转折战斗及其意义瓜岛战斗、意大利投诚、库尔斯克会战、诺曼底战斗c及其影响第二次世界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通告》大战的结束c及其主要内容德国、日本法西斯的投诚b一、从莫斯科战斗到斯大林格勒战斗1.莫斯科战斗(1)战况①1941 年 9 月尾,德军向莫斯科发动攻击,形势紧张。

②1941 年 12 月初,寒冬到临,苏军在朱可夫将军指挥下大力反扑,德军后撤。

(2)意义①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到的第一次重要失败。

②宣布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③大大改良了苏联的政治和国际地位,博得了美英盟军的支持和救助,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结盟的形成。

思想点拨莫斯科捍卫战是苏德战争先期的大规模战略性战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确立了基础。

斯大林格勒战斗是苏德战场上最为强烈的战斗,对推进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拥有重要意义。

2.斯大林格勒战斗(1)原由①莫斯科战斗后,德军在东线改全面攻击为要点攻击。

②为抢夺高加索,第一选择了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

(2)战况①防守: 1942 年 7 月战斗开始,德军一度闯入市里,苏联军民与德军睁开巷战。

②反扑:苏军从南北双侧包围德军,1943 年 2 月德军惨败。

(3)意义①规模:苏德战争中最为强烈的战斗。

②地位:使苏德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折,对于推进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也拥有深远影响。

思想点拨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在苏德战场迸发的斯大林格勒战斗使德国法西斯由战略攻击转为战略防守,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拥有重要的转折意义。

二、半途岛战斗1.背景(1)1942 年 4 月,美国舰载飞机对日本东京、横滨等城市的轰炸使日本举国震动。

(2)日本为稳固并增强在太平洋上的优势,诱出美国舰队主力加以剿灭。

(3)美军预先破译了日军密码,认识日军的作战计划。

2.经过: 1942 年 6 月,美日两方在半途岛邻近海疆睁开一场海空大战,日军惨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3-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3-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教学目标知识与目标1、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标志;德军的西线攻势、敦刻尔克大撤退及法国败亡;不列颠之战的时间、过程;北非战场的激战。

2、理解:通过对波兰、法国速亡和英国成功粉碎德国侵略计划等史实的学习,深刻认识到影响战争胜败的一系列因素,如态度、战略战术方针、军事装备等。

3、运用:分析英国对德国法西斯态度、政策的变化,培养用联系和矛盾变化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自主归纳: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归纳二战全面爆发的概况,并总结这一阶段二战在战局、战术方面的特点。

2、问题探究: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外材料,探究波兰、法国迅速灭亡的原因和英国成功粉碎德国侵略计划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波兰、法国迅速灭亡的史实的学习,深刻认识到绥靖政策的危害性树立积极态度的必要性。

2、英国人民在丘吉尔领导下,英勇不屈,单独抗击法西斯,使希特勒的侵略计划首次受挫。

3、始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质、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德国入侵波兰;不列颠之战。

难点:“闪电战”;法国败亡的原因。

教学方法与手段1、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概括有关史实;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分析处,冷静推理,启发学生思维;讲解时,慷慨激昂,调动学生情感。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这节课先请大家看两句名言:“有较大意志力和智力的人经常能够获胜。

”“胜利在于意志”。

说这话的人肯定是一个意志特别坚强的人,他是谁呢?(展示图片)福煦——世界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三国元帅。

正是他,凭着坚强的意志,非凡的智慧,指挥协约国军队取得了一战的胜利。

其实,他还有一句名言广为人知,“此非和平,乃二十年休战也”。

不过,这句话说得太不吉利,一语成谶,1939年——恰好时隔一战20年,又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阶段——全面爆发。

【优选】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章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结束(课件2) (共31张PPT)

【优选】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章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结束(课件2) (共31张PPT)

意义: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苏军和美英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 的灭亡。
2、欧亚各国的抗战和抵抗
(1)法国: “自由法国”运动
(2)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抵抗
(3)东亚和东南亚人民的抗战
1940年6月18日戴高乐发起自由法国运动
3 中国战场的贡献
日军 向八 路军 缴械 投降
4、经验教训 (1)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2)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落后就要挨打 (4)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5、二战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 提示:历史的启迪,即历史留给我们的思考,怎样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现,具体表现 如下:
背景
欧洲战场形势发展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柏林战役
投降: 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影响: 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柏林
诺曼底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轴心国开始瓦 解
1945年4月,意大利法西斯首领墨索里尼让人们见 到了他最后一面。几天后,他被意大利共产党捕获 并处死,他与他的情妇(右图)连同一位法西斯官 员的尸体被倒挂在米兰广场上。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人民终究是命运的主人,是社会前进的推动 者。 (3)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 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 面临的挑战。 (4)所有国家都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和平 共处。 (5)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 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6)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 扩张
第12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结束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课件2) (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课件2) (共31张PPT)

领导人的决心 (原因一):
以丘吉尔为代表的政府抵抗决心坚定
■ 我要向下院说:“我没什么可 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 眼泪和汗水。” ■ 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 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 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 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 我们决心要消灭希特勒,肃清 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什么也 不能使我们改变这个决心。什 么也不能!我们决不谈判!q
波 兰 作 战 勇 敢 的 骑 兵 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 哈特在总结波兰战役时说: “1939年的战事结局,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在东方,一 支陈旧得无法救药的军队,为一支应用新技术的小坦克 部队加上占优势的空军所瓦解;在西方,一支动作迟缓 的军队,却不能及早施展任何有效的压力。” 思考:造成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 胜利——不惜一切代价 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 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 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 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 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 吉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丘吉尔著名的V字手势 思考: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为何没有达到作战 目的? (领导人的决心、民心士气、军事战术)
2.原因
(1)法国战略战术落后,重守轻攻。(迷信马其 诺防线,忽视空军和装甲部队)
(2)德国、意大利的进攻。 (3)法、英、荷、比军队缺乏统一领导,有效的 配合。 (4)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
1940.4
我的野心 是。。。
巴黎⊙
三、不列颠之战(1940.7—9)
三、不列颠之战 1、背景: 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拒绝了希特 勒的劝降。 2、经过: (1)1840年7月,德国空袭英国军事设施 (2)英国轰炸柏林 (3)德国空袭伦敦等 3、影响: 德国“海狮计划”破产。

高中历史选修3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3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课件

第2课 局部反法西斯斗争
原因
第3课 走向世界大战(绥靖政策)

第4课 大战的全面爆发
战 第5课 大战的扩大
第6课 大战的转折
经过
第7课 大战的结束
第8课 大战的影响 影响
一、二战的历史背景
探第究二:次据世界教大材战1-的3交课战内双容方分名析称二分战别是爆什发么的?其原中因夹有杂哪 些着?哪几种政治势力间的利益冲突?
原因:①根本原因:美日在亚太地区争夺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美英等国对日本的贸易禁运。
影响:对日本:暂时取得了制海权,也暂时取得军事优势地位;
对美国: 卷入战争
对亚太: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对世界: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促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关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根本: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原因
界局近部两反年法正西在斯倒战退争。。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
是2在、增苏进联友由谊反,法不西是斯在侵向略稳到定中的立和自平保迈。进,而是采取 了3一、种英危法及采世取界绥和靖平政的策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
4、美国采取中立—政—策。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
1、大国的猜疑:
构筑集体安全失败
世 界
探究:据教材1-3课内容分析二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尖锐
直接原因: 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对外侵略扩张 具体原因: 1、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各自为战,没有配合 2、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的推动 3、德日意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
思考3: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和战争的 威胁,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态度如何?对世界 局势的发展有何影响?
(3)幌子: 打着反共旗帜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3-4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3-4 Word版含答案

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预习导引知识点一德国入侵波兰1.开始:1939年9月1日,德军集中强大兵力,向波兰大举进攻。

2.过程:德军在战争中使用了所谓“闪电战”的新战术。

华沙于9月底沦陷。

占领波兰后,希特勒随即将战争重心转到西线,打击德国的宿敌法国。

3.影响: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深度点拨] “西线无战事”是绥靖政策在战时的体现。

英法企图以妥协退让来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同时企图祸水东引,使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两败俱伤。

苏联用军事行动扩展疆界的大国沙文主义行为,损害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

知识点二法国的沦陷1.背景(1)占领波兰后,希特勒随即将战争重心转移到西线,打击德国的宿敌法国。

(2)法国军方固步自封,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部署不当。

2.进程(1)确保侧翼安全:德军1940年攻占丹麦、挪威,又迫使荷兰、比利时投降。

(2)突入法国:德军主力绕过马奇诺防线,进攻法国,兵锋直指英吉利海峡,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往英国。

(3)发动总攻:1940年6月,德军发动总攻,意大利也对法宣战。

(4)法国败亡: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贝当在维希成立傀儡政府。

戴高乐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

[图解历史] 不列颠之战以前,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能够屡次得逞的因素知识点三不列颠之战1.背景(1)德军的西线进攻,宣告英法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

(2)英国首相丘吉尔拒绝了德国的劝降。

2.经过(1)1940年7月,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2)英国军民粉碎了德国的“空中闪电战”计划。

(3)为扭转战局,英国夜袭柏林。

3.影响(1)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

(2)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教材互补] 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

在丘吉尔的坚强领导下,英国军民取得了空战的胜利,迫使希特勒取消了登陆入侵计划。

(人民版)知识点四北非战场的激战1.背景:意大利参战后,利用英国困守本土之际,在非洲抢夺英国殖民地,企图建立“新罗马帝国”。

高中历史 第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4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结束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3

高中历史 第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4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结束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3

第四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结束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2.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1.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战场的开辟;二战期间的重大会议。

(重点)2.二战中交战双方的战争优势变化及原因。

(难点)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战役(1)背景:德军在进攻莫斯科失败后,改变了原有的战略,从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

(2)过程①1942年7月,德军南北夹击斯大林格勒。

②1942年11月中旬起,苏军开始发起反攻。

(3)结果:1943年2月,大会战以苏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4)意义:不仅构成了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而且也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库尔斯克战役(1)经过:1943年7—8月,德军向库尔斯克地区发起进攻,结果失败。

(2)意义:是二战中最大的会战之一,苏军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德军被迫转入防御。

诺曼底登陆和第二战场的开辟1.(1)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讨论联合对日作战问题。

(2)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2.经过(1)1944年6—7月,美英联军在艾森豪威尔指挥下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

(2)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盟军登陆成功。

3.影响(1)解放巴黎,戴高乐将军在巴黎成立了法国临时政府。

(2)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处于两面夹击中的德军的灭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1)背景①1942年,阿拉曼战役后,形势急转。

②二战局势发生根本性转折。

(2)经过①1943年7月,盟军登陆西西里岛__。

②意大利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③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

(3)意义:标志着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2.德国投降(1)背景①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德国腹背受敌。

②美、英、法和苏联等国军队攻入德国境内。

③1945年2月,召开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行动。

(2)经过①1945年4月,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

②苏军发动柏林战役,4月30日,希特勒自杀身亡。

③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高中历史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3.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结束课件北师大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3.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结束课件北师大版选修3

反攻
• ②巩固和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促使法西斯
________内部开始瓦解。
轴心国
•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________。
转折点
• 2.库尔斯克战役
• (1)状况:___1_94_3___年7月至8月,德军向库尔斯克地 区的苏军发起进攻。苏军进行了防御,结果,德军 再一次遭到失败。
主动权
• (2)意义:苏军完全掌握了战略__________,德军被 迫转入全线防御。
加速走向灭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 1.___1_94_3___年7月,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 墨索里尼政府垮台,9月,意大利新政府退出战争, 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 2.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__________结束。 欧洲战争
• 3.日本投降 • (1)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 • ①____波_茨__坦___会议召开。 • ②美国在___广__岛___、__长_崎_____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 ③____苏_联__对日作战。 • (2)时间:1945年9月2日。 • (3)影响:_____反_法_西_斯__的_第_二__次_世_界_大__战_________结束。
• 3.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 增强了苏联军民迅速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信心。这次 战役后,苏军掌握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并开始转入 战略进攻。
• 4.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给世界人民以极大的鼓 舞,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因 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的战略补给线,迂回包抄莫斯科。
• (2)战况:
• ①防御:___1_9_42___年7月,战役开始,苏军经过四个 月的防御作战,阻止了德军的进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学习目标:1.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2.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1.重点:德国入侵波兰;法国的沦陷;不列颠之战。

2.难点:“闪电战”;法国败亡的原因。

教材整理1德国入侵波兰1.大战的爆发(1)1939年9月1日,德军大举进攻波兰。

(2)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波兰速亡(1)原因①波军部署不当,装备落后。

②德军使用“闪电战”,装备精良。

③英法宣而不战,使波兰孤军奋战。

④苏联趁火打劫,占领了波兰东部地区。

(2)影响:希特勒将战争重心转到西线,打击法国。

教材整理2法国的沦陷1.背景:波兰败亡,战争重心转移到西线。

2.进程(1)确保侧翼:德军于1940年攻占丹麦、挪威,又迫使荷兰、比利时投降。

(2)突入法国:绕过马奇诺防线,进攻法国,兵锋直指英吉利海峡,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往英国。

(3)发动总攻:1940年6月,德军发动总攻,意大利也对法宣战。

(4)法国败亡: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贝当在维希成立傀儡政府,戴高乐流亡英国并组织“自由法国”运动。

深度点拨]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①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它使法国国内民心涣散,士气低落,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自食其果。

②军事理论落后,消极防御,思想麻痹,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对大规模使用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新战术熟视无睹。

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无后顾之忧,集中大量兵力于西线,且前期经过周密准备。

教材整理3不列颠之战1.背景(1)德军的西线进攻,宣告英法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

(2)英国首相丘吉尔拒绝了德国的劝降。

2.经过(1)1940年7月,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大规模空袭英国本土,重点打击英国的军事设施。

(2)英国军民粉碎了德国的“空中闪电战”计划。

(3)为扭转战局,英国夜袭柏林。

3.影响(1)德国被迫推迟“海狮计划”。

(2)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教材整理4北非战场的激战1.起因:意大利趁机在非洲抢夺英国殖民地,企图建立“新罗马帝国”。

2.概况(1)英军反攻:意军接连败北,埃塞俄比亚复国后,东非意军投降。

(2)德军参战:1941年2月,希特勒派隆美尔率装甲部队增援意军,与英军在北非沙漠展开拉锯战。

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德军的西线进攻宣告了英法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的破产。

3.不列颠之战使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4.在北非战场,德意军队联合进攻英军,双方在北非沙漠里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探究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史料解读史料一如果有人提出这么一个赤裸裸的问题:“打仗干什么?”对第一次战争的回答是“该怎样安排欧洲”;对第二次战争则仅仅是“这个重新安排了的欧洲该不该保持下去”。

——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由史料一中“该怎样安排欧洲”和“这个重新安排了的欧洲该不该保持下去”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史料二泰勒先生在这里缩小了第二次战争的严重意义,而且必须把这里“重新安排欧洲”换成“重新瓜分世界”才更确切,因为尽管两次战争的决定性战斗都在欧洲爆发和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如此),战争的目标和内容却都是世界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完全意义上的全球战争)。

——潘仁杰、李巨廉《两次世界大战起源的比较研究》由史料二中“战争的目标和内容却都是世界性的”来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概括指出史料一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观点。

【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争夺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稳定欧洲现状。

(2)史料二是怎样认识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的?【提示】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3)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泰勒的观点。

【提示】泰勒的观点是偏颇的。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产物,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不仅仅是针对欧洲;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具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

【史论拓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日益尖锐。

尤其是德、日经济的发展使其打破原来体系束缚的欲望愈加强烈。

(2)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经济危机最终促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把世界人民拖入战争的深渊。

(3)主要原因: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夕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因孤立少援而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4)诱导因素: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英、法、美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5)苏联的政策: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给德国吃了一颗定心丸。

德国一直担心开战后东西两线作战,苏联在1939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导致祸水西引,也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1938年10月3日张伯伦在下议院的辩论词材料二这是我们迄今体验到的最严重的后果。

由于我们五年来所做的和没有做的一切所造成的结果……五年孜孜以求尽量不抵抗路线的结果,五年英国势力不断退让的结果……我们处在一切降临英国和法国的最大灾难面前。

——1938年10月5日丘吉尔在下议院的辩论词材料三……不论德苏协定属于什么性质,它都不能改变英国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并且决心加以履行。

……我希望向您重申我的信念: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战争将是所能出现的最大灾难。

……我看不到德波之间有什么问题不能够以及不应该通过和平手段得到解决,我们已经准备并将一直准备协助创造条件来进行这种谈判……——1939年8月22日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张伯伦与丘吉尔的辩论源于何事?二者的观点有何不同?(2)与张伯伦的辩词相比较,他写给希特勒的信反映了什么问题?【规范解答】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中“捷克斯洛伐克问题”可看出他们的辩论源于《慕尼黑协议》的签订;第二小问,通过阅读材料分两个层次去剖析:①两者对《慕尼黑协议》的评价;②两者对绥靖政策的评价。

第(2)问,通过对比材料一、三,我们可以看出张伯伦的态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材料一中张伯伦视推行绥靖政策为己任,材料三中出现了较强硬的态度,但仍寄希望于通过谈判方式解决。

【答案】(1)《慕尼黑协议》的签订。

不同点:①对《慕尼黑协议》的评价不同:张伯伦认为解决了“最后的”“最危险的”问题,丘吉尔认为是“最严重的”后果。

②对以前实行的绥靖政策的看法不同:张伯伦认为是成功的,丘吉尔认为是失败的。

③对绥靖政策前途的预测不同:张伯伦认为是“通向稳定”,丘吉尔认为是走向“灾难”。

(2)说明英国的态度相比于捷克斯洛伐克危机时有所变化,对波兰危机做出了较强硬的表态,但英国仍寄希望于绥靖政策。

1.(2016·台州高二检测)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

”下列哪个国家的史实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 A.英国B.法国C.波兰D.苏联【解析】“绥靖政策”是西方大国的统治者为了确保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的一种妥协政策,主要实施国为英、法、美、苏联四个大国,故排除C项。

在英、法、苏联三个国家里只有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沦陷过,故选B项。

【答案】 B2.1940年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不列颠之战开始。

希特勒发动不列颠之战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中欧帝国”B.迷惑苏联C.孤立法国D.迫使英国屈服【解析】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后,拒绝了希特勒的劝降,领导英国单独同德国作战。

因而希特勒下令大规模空袭英国,旨在迫使英国屈服。

【答案】 D3.意大利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致力于在非洲抢占殖民地。

当时意大利面临的有利条件是( )A.“新罗马帝国”实力雄厚B.英国被迫困守本土C.埃塞俄比亚放弃了抵抗D.德国装甲兵的增援【解析】意大利参战后,利用英国困守本土之际,在非洲抢夺英国殖民地。

【答案】 B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特勒并没有制定征服世界或关于别的任何事情的计划。

他认为,别人会提供机会,并且他会抓住它们。

……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别处寻找那个提供机会的人,这个机会希特勒会利用的,而那个人也就这样给走向战争以第一推动。

显而易见,尼维尔·张伯伦是这一地位的候选人。

——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材料二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着座位上仅剩下的一个病人(英国)喊道:下一个!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最后一顶帽子是英国。

作为病人的英国手中拿着一把和医生的一样的钳子。

希特勒“医生”进来了(1)提供“机会”给希特勒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二漫画反映的英国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解析】第(1)问,由材料看是张伯伦给了希特勒机会,所以是慕尼黑阴谋;分析影响时从提供机会和利用机会以及世界形势等方面分析。

第(2)问,回答变化时注意突出“变”字;原因从德国和英国的角度考虑。

【答案】(1)事件:慕尼黑阴谋。

影响: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提高了希特勒的威望;削弱了英法两国在欧洲大陆的战略地位,给希特勒的进攻创造了条件;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变化:由绥靖政策到积极抵抗德国法西斯侵略。

原因:二战后初期德国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日益暴露;维持大陆均势;保护自身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