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氮的循环》精品说课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证明:拆开1mol
需 要945.8kJ能量,
拆开1molCl—Cl键只需要247kJ的能量
氮气的性质及用途
N2
表现还原性 表现氧化性
雷电固氮
合成氨
放电
N2 + O2 = 2NO 2NO + O2 = 2NO2
N2+3H2
3NO2 + H2O = 2HNO3 + NO
2NH 催化剂
高温高压
3
大气中的N2
请解释牧草茂盛的奥秘。
教法分析
反馈练习
小结发散 分析诱导 演示实验 复旧引新
学法分析
自学
充分利用导学案,指导学 生在自学过程中如何抓住 重点。如在自学部分设置 填空题,通过学生自学、 填空,能抓住要害,达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验
通过认真观察和动 手实验,记录现象, 对实验现象进行分 析然后得出结论, 最后将学到的知识

氮 的
N2


被氧化 被还原
HNO3、硝酸盐 NH3、铵盐
一场雷雨一场肥
雷雨与肥料
空气的成分
肥料的种类
固氮的途径
思考讨论: 雷雨又是如何将空气中氮气的生成肥料 的,它的成分是什么 ?
雷雨与肥料
1 氮气和 氧气
模拟实雷验雨探放究电
模拟雷雨放电
实验探究一:
操作:用盛有NO注射器吸入少量空气(45ml),之后用橡胶塞堵住. 将此注射器与 盛 NO2的药瓶对比。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目标:
• 通过氮的循环,了解氮气、氨气、铵盐以及硝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氧化还原理论研究氮气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探讨
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 (3)情感与态度目标:
• 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科 学推理能力。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测反应原理的能力通过实 验教学,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心理品质。通过了解人类 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使学生知道酸雨、光化学烟雾和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 题,了解如何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固氮的方法
固氮的意义
学生讨论探究“雷电固氮” 的化学原理
氧化反 应
自然固 氮
发现自 然
简单介绍合成氨的反 应原理和意义
还原反 应
工业固 氮
改造自 然
从固氮困难探究 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结构
简单介绍生物固氮,引 发学生科学遐想
生物固 氮
回归自 然
通过学生梳理氮气的用途, 对知识内容总结整合
氮的固定
游离态的氮元素 化合态的氮元素
现象:药瓶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结论:2NO+O2=NO2
实验探究二:
操作:用盛有NO2注射器吸入一定量的水。 然后塞上橡皮塞,振荡注射器之后,再次 打开橡皮塞吸入一定量的空气,向注射器 内溶液中加石蕊试液。
现象:先红棕色→无色后由无色→红棕色; 溶液变为红色
结论:3NO2+H2O=2HNO3+NO
自然界的固氮
雷雨天氮的循环:
N O2 2 放电
NO
O2

NO2
矿物质
HNO3 NO3-盐
生物固氮
与大豆、蚕 豆等豆科植 物共生的根 瘤菌中存在 固氮酶,能 在常温常压 下把空气中 的氮气转变 为氨。
根瘤菌
工业固氮---合成氨
源自文库
N +3H 催化剂
2
2 高温高压
2NH3
合成氨厂
化学固氮困难的原因
试从氮气分子的结构分析: 为什么固氮非常困难呢?
第二节 氮的循环
——说 课 环 节——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鲁科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 物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在中学阶段 所学习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内 容不仅为以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奠定 了基础,而且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理论,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教 材在知识安排上尽量是知识与生生活产相结合,理 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体现了“从生活 中走进化学,再用化学去指导生活”的理念
NO3- 氮素化肥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氮的循环
被氧化
N2
NO3-
N2 + O2 = 2NO 2NO + O2 = 2NO2 雷电固氮 3NO2 + H2O = 2HNO3 + NO
被还原
NH3、NH4+
高温、高压
N2 + 3H3
催化剂
2NH3 合成氨
作业:
在新疆与青海交界处有一山谷,人称魔鬼谷。 每当人畜进入后,经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把 人畜击毙。然而谷内却是牧草茂盛,四季常青。
加以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知识与技能的重点:
“氮的固定”的原 理;氮气、NO和 NO2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的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
NO和NO2氧化性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流程
“雷电固氮”情景引入, 激起疑问
结合氮的固定的概念, 讨论固氮的氧化还原原理
氮气和氮的固定
知识线索
社会线索
氧化、还原 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