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与硝酸反应》说课稿(省级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与硝酸反应》说课稿

一、使用教材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化学1(必修)第三章第2节氮的循环_铜与硝酸反应

二、实验器材

(一)实验仪器

方案一:

器材:铁架台(夹子)、胶头滴管、微型混合气体发生仪、单孔塞、玻璃弯导管、气球、皮筋、乳胶管、止水夹

方案二:

器材:大针筒、胶头滴管玻璃管部分、小橡胶塞一个、小烧杯一只

方案三:

器材:U形管一只、乳胶管、止水夹2个、玻璃导管、烧杯、单孔塞、洗耳球、

(二)实验药品

硝酸、铜片、蒸馏水、空气、氢氧化钠溶液

三、实验创新要点

1.微型化——药品用量少

2.一体化——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二氧化氮气体与水反应、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均可在一套装置完成。

3.简约化——装置简单,可操作性较强,演示实验可应用食物投影方便观察,效果明显,分组实验可行性强。

4.绿色化——节约药品,无有毒气体扩散。

四、实验设计思路

鲁科版教材实验直接用试管,管口放置蘸有氢氧化钠的棉花球进行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学生分析总结,该实验有如下不足:

1.要求在通风橱中进行,对实验场所有所限制;

2.有毒气体不能被很好吸收,有毒有污染;

3.大量空气的存在,干扰对一氧化氮气体的观察;

4.药品用量多,不节约;

5.两种药品直接混合,无法控制反应。

本着克服以上不足的目的,组织学生分组自主设计实验。装置体现微型化、一体化、简约化、绿色化的原则。

五、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铜与硝酸反应原理;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之间的转化;尾气处理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原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改进实验装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建立简约适度、绿色环保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六、实验教学内容

1.实验目的:优化铜与硝酸反应实验

2.实验原理: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NO+ O2=2NO2 3NO2+H2O= 2HNO3+NO

3.实验药品:铜片、浓、稀硝酸、氢氧化钠溶液、水、空气

4.实验仪器:自主设计选择

5.组织形式: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6.实验成果:画出装置图,演示实验过程

七、实验教学过程

(一)讨论分析教材实验的不足之处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设计合理的具有可操作行的实验方案

(三)实验方案展示,全班讨论评价

(四)部分成果展示

方案一

图1 微型实验1

将铜片放置于球泡位置,装有浓硝酸的胶头滴管在球泡的正上方,挤捏胶头滴管,滴入少量浓硝酸,发生反应,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后,挤捏另一个装水的胶头滴管,使水流入发生装置。两个作用,一是使二氧化氮与水反应,颜色变为无色,二是稀释浓硝酸,使其变为稀硝酸,继续观察,铜片上继续产生无色气泡,关闭铜片上方止水夹,取下胶头滴管,换上洗耳球,向其中鼓入空气,观察到无色气体变红棕色。

图2 铜与浓硝酸反应图3 挤入水后的实验现象

图4 挤入少量空气后的实验现象

方案二:

将装置插入硝酸溶液中,拉动注射器,

使硝酸充满尖嘴玻璃管,铜与硝酸接触,

产生气体,迫使尖嘴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入下方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尾气处理时,可将氢氧化钠吸入装置中,发生反应。

图5 微型实验2

图6 吸入浓硝酸,生成二氧化氮图7 注入水后,红棕色消失

图8 注入空气,出现红棕色

方案三:

图9 微型实验3

U形管中先加入适量浓硝酸,再从右侧注入四氯化碳溶液,最后加入适量的水,左侧单孔塞上固定一段铜片,关闭止水夹,塞上塞子,铜片与浓硝酸接触,生成二氧化氮,然后左

侧页面下降,右侧页面上升,铜与浓硝酸分离,反应停止;从左侧注入适量水,发现红棕色气体消失,铜与硝酸继续反应,产生无色气体,鼓入空气,变为红棕色。

图10 铜与浓硝酸反应图11 加水红棕色消失

图12 注入空气,又出现红棕色

八、实验教学评价

这节课我的设计原则是:教师的教育活动服务于学生的课堂活动,学生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此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树立和提升科学的学科素养,本节课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体现的非常到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

为强烈。这节课正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思维能力,效果较好。

学生的实验方案很多,这里展示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总体而言实现了一体化、微型化、简约化、绿色化的要求,值得推广。但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本节课所设计的实验比较适合定性的分析,若要进行定量研究则还需要继续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