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S服务器
tftp NFS samba的区别

ftp服务器(ftp/tftp)、Samba服务器、NFS服务器的区别对于一个真实的运行环境而言,配置和启用文件服务器都是很有必要的。
把重要的数据集中存储和管理,其安全性显然比分布存储要可靠得多。
为此,建议系统管理员配制和启用文件服务器作为基本的管理策略。
根据使用的方式来看,可以分为3种类别的文件服务器:ftp服务器(ftp/tftp)、Samba服务器、NFS服务器。
ftp的客户可以是任意平台,samba是专门针对windows客户,而NFS则是面向linux/unix用户的。
下面是三种服务器的对比情况:服务器名称用户客户端平台使用范围服务端口FTP Windows/linux/unix/macOS等发布网站,文件共享Tcp/21Samba Windows 文件共享(网上邻居)Tcp/445,tcp/139 NFS Linux/unix 网站发布,文件共享(mount)Tcp/2049接下来我们就逐个来配置和运行这些服务器。
NFS服务器NFS是SUN Microsystem公司开发的网络文件系统,它是一种基于远程过程调用(RPC)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架构。
与Samba相比较,NFS的数据吞吐能力更强。
1、用命令# rpm –qa | grep nfs检查软件包NFS是否安装,如果输出没有输出,表明没有被安装,请自行安装之。
2、配置NFS服务器。
用任何文本编辑器配置文件/etc/exports,来确定需要给客户共享的目录。
它的基本格式为Directory Host(options) # comments ,这3个字段/列要在一行,directory与host(options)之间要有间隙,# comments 可有可无。
主机选项主要是给与挂接用户什么样的权限。
目录directory表示要共享出去的目录,值得注意的是,在启用NFS服务以前,系统管理员应该仔细一些,比如不小心共享了根目录/,并且给与用户读写权限,这是十分糟糕的问题。
NFS文件服务器及客户端挂载

NFS⽂件服务器及客户端挂载1、NFS介绍NFS(Network File System)即⽹络⽂件系统,它允许⽹络中的计算机之间通过TCP/IP⽹络共享资源。
将NFS主机分享的⽬录,挂载到本地客户端当中,本地NFS的客户端应⽤可以读写位于远端NFS服务器上的⽂件。
在客户端看起来,就像访问本地⽂件⼀样。
2、NFS原理2.1、NFS服务原理NFS⽀持的功能相当多,⽽不同的功能都会使⽤不同的程序来启动,每启动⼀个功能就会启⽤⼀些端⼝来传输数据,因此NFS的功能对应的端⼝并不固定,客户端要知道NFS服务器端的相关端⼝才能建⽴连接进⾏数据传输,⽽RPC就是⽤来统⼀管理NFS端⼝的服务,并且统⼀对外的端⼝是111,RPC会记录NFS端⼝的信息,如此我们就能够通过RPC实现服务端和客户端沟通端⼝信息。
PRC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指定每个NFS功能所对应的port number,并且通知客户端,记客户端可以连接到正常端⼝上去。
在启动NFS SERVER之前,⾸先要启动RPC服务(即portmap或rpcbind服务)否则NFS SERVER就⽆法向RPC服务区注册,另外,如果RPC 服务重新启动,原来已经注册好的NFS端⼝数据就会全部丢失。
因此此时RPC服务管理的NFS程序也要重新启动以重新向RPC注册。
⼀般修改NFS配置⽂档后,是不需要重启NFS的,直接在命令执⾏/etc/init.d/nfs reload或exportfs –rv即可使修改的/etc/exports⽣效。
2.2、NFS服务的优缺点优点:a.节省本地存储空间,将常⽤的数据存放在⼀台服务器可以通过⽹络访问该数据缺点:a.局限性容易发⽣单点故障,服务器机宕机的话所有客户端都不能访问b.在⾼并发情况下NFS效率/性能有限c.客户端没⽤⽤户认证机制,且数据是通过明⽂传送,安全性⼀般(⼀般建议在局域⽹内使⽤)d.NFS的数据是明⽂的,对数据完整性不做验证e.多台机器挂载NFS服务器时,连接管理维护⿇烦3、NFS安装# 1、检查rcpbind 和 nfs是否安装rpm -qa nfs-utils rpcbind# 2、安装nfs 和 rpcbindyum install nfs-utils rpcbind -y# 3、通过systemctl设置⾃启动systemctl enable nfs-serversystemctl enable rpcbind# 4、验证是否⾃启动systemctl is-active nfs-serversystemctl is-active rpcbind4、NFS共享及客户端挂载4.1、NFS共享# 1、通过/etc/exports⽂件定义共享⽬录,vi编辑exports⽂件vi /etc/exports# 2、加⼊共享⽬录和共享规则#以读写的⽅式共享⽬录 /public 能被IP为 10.84.196.* ⽹段的服务器访问/opt/resources 10.84.196.*(rw,sync,no_root_squash)#共享格式为:共享⽬录绝对路径授权访问的IP或⽹段(权限1,权限2)权限说明ro 只读访问rw 读写访问sync 所有数据在请求时写⼊共享async NFS在写⼊数据前可以相应请求secure NFS通过1024以下的安全TCP/IP端⼝发送insecure NFS通过1024以上的端⼝发送wdelay 如果多个⽤户要写⼊NFS⽬录,则归组写⼊(默认)no_wdelay 如果多个⽤户要写⼊NFS⽬录,则⽴即写⼊,当使⽤async时,⽆需此设置。
NFS服务器+客户端配置

NFS服务器+客户端配置NFS:Network File System使⽤NFS需要启⽤RPC(remoteprocedure call),RPC可以指定每个NFS功能所对应的端⼝号,重启RPC后,RPC所管理的所有NFS功能服务都需重新向RPC注册。
设置NFS需要安装nfs-utils和portmap程序,使⽤rpm –q可以查看是否安装。
nfs-utils:提供rpc.nfsd和rpc.mountd两个daemon与其他document说明⽂件。
rpc.nfsd:管理client是否能够登⼊主机,及对登⼊者ID的辨别。
rpc.mountd:管理NFS⽂件系统,读取/etc/exports对⽐client取得相应的权限。
portmap:端⼝映射;在启动rpc之前做好端⼝映射⼯作。
NFS的配置⽂件:/etc/exports:NFS配置⽂件/var/lib/nfs/*tab:NFS服务器⽇志放置路径;etab记录共享出来的⽬录完整权限设置值;xtab记录曾经连接到此NFS主机的相关客户端数据NFS的两个命令:/usr/sbin/exportfs:维护NFS共享资源;重新共享/etc/exports变更⽬录或将NFS server共享⽬录卸载或重新共享/usr/sbin/showmount:在客户端查看NFS服务器共享出来的⽬录资源/etc/exports配置⽂件/etc/exports配置⽂件说明格式:<输出⽬录> [ 客户端1 选项(访问权限,⽤户映射,其他)] [客户端2 选项(访问权限,⽤户映射,其他)]共享⽬录必须使⽤绝对路径,权限部分依照不同的权限共享给不同的主机,括号内是设置权限参数的位置,权限不⽌⼀个时,使⽤ , 隔开,主机名和括号连在⼀起。
主机名设置可以使⽤⽹段:192.168.1.0/24或完整IP:192.168.1.23;也可以使⽤主机名称,但此主机名称需要存在于/etc/hosts中或使⽤DNS可以找到,找到IP即可,主机名⽀持通配符,如*?/mnt/sda4/share/images 192.168.23.129(rw)# 设置共享⽬录/mnt/sda4/share/images,仅192.168.23.129主机允许访问此共享⽬录,具有读写权限/mnt/sda4/share/data 192.168.23.129(rw) *(ro)# 设置共享⽬录/mnt/sda4/share/data,192.168.23.129可以读写该共享⽬录,其他主机只可以读取该共享⽬录/mnt/sda4/share/icon 192.168.23.129(no_root_squash)# 设置共享⽬录/mnt/sda4/share/icon,仅192.168.23.129可以访问和读写,root登录时拥有root权限/mnt/sda4/share/ds 192.168.23.0/24(rw)# 设置共享⽬录/mnt/sda4/share/ds,仅有192.168.23.0/24⽹段的主机才可访问和读写此⽬录⽂件/mnt/sda4/share/diaos *(rw,all_squash,anonuid=500,anongid=500)# 设置共享⽬录/mnt/sda4/share/diaos,所有主机都允许访问此共享⽬录,具有读写权限,但他们访问该共享⽬录时,已将其UID、GID设置成500。
nfs原理

nfs原理NFS原理。
NFS(Network File System)是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让不同的计算机通过网络共享文件和存储资源。
它的设计目标是提供高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使得用户可以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访问远程文件。
NFS原理的理解对于网络存储和文件共享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NFS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
在NFS中,有两个主要的角色,即NFS服务器和NFS客户端。
NFS服务器负责管理存储资源和提供文件访问服务,而NFS客户端则负责向服务器发送文件访问请求并获取文件数据。
通过这种客户端-服务器的模式,NFS实现了文件共享和访问控制,使得不同计算机之间可以方便地共享文件。
其次,NFS的通信协议是基于RPC(Remote Procedure Call)的。
RPC是一种远程过程调用的协议,用于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在NFS中,客户端通过RPC向服务器发送文件访问请求,服务器接收请求并执行相应的文件操作,然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通过RPC协议,NFS实现了远程文件访问和数据传输,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访问和共享文件。
此外,NFS的文件访问是基于文件系统的。
在NFS中,服务器上的存储资源被组织成文件系统,客户端可以通过挂载(mount)的方式将远程文件系统映射到本地文件系统上,从而实现对远程文件的访问和操作。
通过文件系统的抽象和映射,NFS实现了透明的文件访问和共享,使得用户可以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访问远程文件。
最后,NFS的性能和可靠性是基于网络和存储技术的。
在NFS中,网络通信和存储设备的性能对文件访问和数据传输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NFS还提供了一些机制来保证文件访问的可靠性,如文件锁定、权限控制和错误处理等。
通过这些性能和可靠性的保障,NFS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文件共享和存储需求。
综上所述,NFS是一种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RPC协议和文件系统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具有高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特点。
nfs用法

NFS(Network File System)是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它允许网络上的客户端访问和操作服务器上的文件,就像在本地操作一样。
NFS的主要用途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共享文件系统,方便用户在不同的机器上访问和操作同一套文件。
NFS的用法相对简单,以下是其基本用法:1.安装NFS服务器和客户端:首先需要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上安装NFS软件包。
对于大多数Linux发行版,可以使用系统的包管理器来安装。
例如,在基于Debian的系统上,可以使用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命令来安装NFS服务器软件包,使用apt-get install nfs-common命令来安装NFS客户端软件包。
2.配置NFS服务器:在服务器上,需要配置NFS共享的目录。
通常在NFS服务器的配置文件/etc/exports中指定要共享的目录和访问权限。
例如,/mnt/share *(rw,sync,no_root_squash)表示将/mnt/share目录以读写方式共享给所有客户端。
3.启动NFS服务:配置完成后,需要启动NFS服务。
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上,可以使用/etc/init.d/nfs-kernel-server start命令来启动NFS服务。
4.挂载NFS共享目录:在客户端上,需要将NFS共享目录挂载到本地文件系统上。
可以使用mount -t nfs server:/path/to/share /mnt/nfs命令来挂载NFS共享目录。
其中,server:/path/to/share是NFS服务器的共享路径,/mnt/nfs是本地挂载点。
5.使用NFS共享目录:一旦挂载成功,客户端就可以像操作本地文件一样使用NFS共享目录了。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NFS需要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建立信任关系,通常需要配置防火墙和SELinux等安全机制来保护NFS服务的正常运行。
此外,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调整NFS的配置参数,以满足特定的性能和安全性要求。
NFS服务器

1.3.2 导出配置文件/etc/exports 在/etc/exports文件中添加一些项目后,需要用exportfs命
令导出共享目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该目录能够被别 的系统所访问。命令如下:
# /usr/sbin/exportfs –a –v exporting 202.194.230.0/255.0.0.0:/home 1)- a表示导出/etc/exports下的所有目录; 2)- v表示打印出详细的输出行; 3)- r表示挂载文件系统的属性为只读; 4)- w表示挂载文件系统的属性为读/写。
1.2.2 NFS服务器的启动 NFS服务有两个守护进程,因此我们需要以根用户身份通过输入下面命令来
启动脚本:
# /etc/init.d/nfs start #/etc/init.d/nfslock start 要停止服务,请用:
# /etc/init.d/nfs stop #/etc/init.d/nfslock stop 要重新启动,请用:
3)squash anonuid=xx:我们也可以设定远程用户到本地 特定的用户或者组身份上,例如squash anonuid=300。
4)squash uids=0-99:用来排除任何计算机的管理性登录, 防止其修改共享目录下的任何文件。
4. 其他安全选项 除上面设置用户权限的方法外,还有以下安全选项用于
Maple:/tmp /mnt/maple nf/apps /oak/apps nfs noauto, ro
其可能的选项(options)如下: 1)Hard:如果NFS服务器出现故障或者断开,一个正要访问该服务
器的进程会停止下来,直到服务器接通为止。
# umount apple:/tmp 或
nfs 参数

nfs 参数NFS(Network File System)是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让多个计算机通过网络共享文件。
在使用NFS时,需要设置一些参数来控制其行为和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NFS参数的含义和设置方法。
一、NFS参数概述在Linux系统中,NFS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NFS服务端参数:这些参数用于控制NFS服务器的行为,例如共享目录、权限等。
2. NFS客户端参数:这些参数用于控制NFS客户端的行为,例如挂载远程目录、缓存大小等。
3.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参数:这些参数用于控制RPC通信的行为,例如超时时间、连接数等。
4.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参数:这些参数用于控制TCP通信的行为,例如缓存大小、拥塞控制等。
5.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参数:这些参数用于控制UDP 通信的行为,例如超时时间、最大传输单元等。
二、NFS服务端参数1. exportsexports文件是NFS服务器配置文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包含了所有需要共享给客户端的目录及其相关信息。
每个条目都由以下几个字段组成:<export-path> <client-options>其中,<export-path>表示需要共享的目录路径;<client-options>表示客户端可以使用的选项,例如权限、读写方式等。
例如:/home/user1 192.168.0.0/24(rw,all_squash)这个条目表示将/home/user1目录共享给192.168.0.0/24网段的客户端,并且允许读写操作,同时将所有客户端的UID和GID映射到匿名用户。
2. no_subtree_checkno_subtree_check参数用于控制NFS服务器是否检查共享目录的子目录。
NFS的设置步骤

NFS的设置步骤NFS(Network File System)是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让不同的计算机通过网络共享文件。
在使用NFS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设置步骤来配置和启动NFS服务器和客户端。
以下是配置和启动NFS的详细步骤:1.安装NFS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首先,要在服务器和客户端机器上安装NFS软件包。
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安装NFS服务器软件包:```sudo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同样地,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安装NFS客户端软件包:``````2.配置NFS服务器:```sudo nano /etc/exports```在文件中,每一行表示一个共享目录的配置。
每条配置项包括共享目录的路径、访问权限、允许访问的客户端以及其他选项。
例如:```/path/to/shared/directory client_ip(rw,sync,no_subtree_check) ```3.启动NFS服务器:使用以下命令启动NFS服务器:```sudo systemctl start nfs-kernel-server```该命令将启动NFS服务器并开始监听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4.配置NFS客户端:```sudo nano /etc/fstab```在文件中,每一行表示一个挂载目录的配置。
每条配置项包括NFS服务器的IP地址或主机名、共享目录的路径、挂载点路径以及其他选项。
例如:```nfs_server_ip:/path/to/shared/directory /path/to/mount/point nfs rw 0 0```5.挂载NFS共享目录:使用以下命令挂载NFS共享目录:```sudo mount -a```该命令将挂载在`/etc/fstab`文件中定义的所有共享目录。
6.验证NFS设置:可以在客户端上使用以下命令验证NFS设置是否正确:```df -h```该命令将显示挂载的文件系统,包括NFS共享目录。
网络服务器搭建、配置与管理 项目6 配置与管理NFS服务器

3.启动NFS服务
查询NFS的各个程序是否在正常运行,命令如下。 [root@RHEL7-1 ~]# rpcinfo -p
15
如果没有看到nfs和mounted选项,则说明NFS没有运行,需要启动它。使用以下命令可以启动。 [root@RHEL7-1 ~]#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root@RHEL7-1 ~]# systemctl start nfs
1.rpc.nfsd
这个守护进程的主要作用就是判断、检查客户端是否具备登录主机的权限, 负责处理NFS请求。
2.rpc.mounted
这个守护进程的主要作用就是管理NFS的文件系统。当客户端顺利通过 rpc.nfsd登录主机后,在开始使用NFS主机提供的文件之前,它会检查客户端 的权限(根据/etc/ exports来对比客户端的权限)。通过这一关之后,客户端 才可以顺利访问NFS服务器上的资源。
2.主机名规则
18
这个文件的设置很简单,每一行最前面是要共享出来的目录,然后这个目录可以 依照不同的权限共享给不同的主机。
至于主机名称的设定,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可以使用完整的IP地址或者网段,例如,192.168.0.3、192.168.0.0/24或 192.168.0.0/ 255.255.255.0都可以接受。
12
要使用NFS服务,首先需要安装NFS服务组件,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中,在默认情况下,
NFS服务会被自动安装到计算机中。
如果不确定是否安装了NFS服务,就先检查计算机中是否已经安装了NFS支持套件。如果没有安装, 再安装相应的组件。
1.所需要的套件
13
对于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来说,要启用NFS服务器,至少需要两个套件,它们分别如下。 (1)rpcbind 我们知道,NFS服务要正常运行,就必须借助RPC服务的帮助,做好端口映射工作,而这个工作就 是由rpcbind负责的。 (2)nfs-utils nfs-utils是提供rpc.nfsd和rpc.mounted这两个守护进程与其他相关文档、执行文件的套件。这是 NFS服务的主要套件。
NF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实验报告

NF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NFS的基本概念;2. 掌握NF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实现Linux之间的资源共享;3. 掌握对配置文件/etc/exports的修改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平台和相关软件)VMware、RedHatEnterpriseLinux5.3三、实验内容(1)图形模式下NF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2)命令模式下NF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3)NFS服务的启动与停止四、实验步骤和调试过程(实验步骤、实验图片、测试结果分析)(1)图形模式下NF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用NFS 服务器配置方案-OX命令模式下NFS 服务器的具体操作如下会说明。
(2)命令模式下NFS 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3-1步骤二:设置配置文件exports[root@localhost~]#vi/etc/exports fltmp *(ro)/soft r {rw t no _root_s quash)/hame/user172.28.15.0/24(rw K sync )3-2步骤三:生效配置文件,将文件挂载文件®帮助®瀋加届性删除服务器设置帮助 目录主机视限/luyaa 才:读/写步骤一:查看NFS 是否安装 [root^LacaLhost-J#rpm -qa |grepnts-utiIsnfs-utils-1.0.9-40.elSnfs-utils-lib-1.3.8-7.2.z2 [root^lacalhost-]#rpm -qa|grepportnapportmap-4.0-55.2.2.1 [root^lacalhostT#rpcinf0-p 程序版本 协谊 端口leeeee 2 t<=p 111 portmapper leeeee 2 □dp Lil portmapper 109924 1 □dp997 status 109924 1 tcp 1900 status -]#serviceportmapstart [root^lacalhost 启动portmap: 00动倬动动 [r启关启启.NFS NFS NFS NFS~]#servicenfsstart服务: 配额:守护进程:mountd:[][] []【倘」[][roat^localhost-]#mount172.28.15.64:/t 叩八uymo [root^localhost 〜]#df文件系统 IK-块P.I|;Cffl* 挂载点<dev/irapper/VolGroup60-LogVolOQ69831G844G70762155644 63^ / /dlev/hdal 101086 11935 83932 13% /boot tmpfs 2577200 257729 9% /dev/shm 172.2B.15.64:/tmp 69831G844G70722155&4863^/luyao[root^localhost 〜]#■3-3步骤四:在文件中写入文件[root^lacalhost 〜]#mount172.28.15.64:/soft/luyao [rootglDcalhost-]#df文件系统 LK-块 P.'I ; 可用 □ffl 挂载点/dev/mapper/VolGroupSe-LogVol0969831&3 4464352215786068^ / /dev/hdal 101006 11935 33932 13% /boot tmpfs 257720 0 257720 眈 /dev/shm 172.2B.15.64:/soft 6983168 44643322157888 68^ /luyao[root^lacalhost 〜]#cd/luyao[root 电Loe 日IhoEtluyao]#toucht.t )ct [root^lacslhostluyao]#11总计937803-43)NFS 服务的启动与停止(rootQlocalhost-]#service 启动portmap :[rootQlocalhostservice 启动NFS 服务:关掉NFS 配飆: 启动NFS 守护进程: 启动NFS mountd :3-5[root^localhost-]#servicenfsstop关NF S mountd : 園中d 。
Linux NFS服务器的搭建与磁盘配额管理方案的实施

Linux NFS服务器的搭建与磁盘配额管理方案的实施一、NFS服务器的搭建:描述:NFS是linux的网络文件系统,是主机间通过网络进行文件共享的网络协议,相当于Window的UNC路径进行网络互访,NFS只使用于linux系统之间进行文件互访,不适合于Windows。
不过两者也用共同点,它们如果要用计算机名称进行访问,那都得使用NETBIOS协议进行解析。
NFS是通过挂载进行实现的,(linux里不仅可以挂载共享目录,也可以挂载移动硬盘,软盘,优盘以及光盘等等)挂载成功之后,主机里的其他用户访问共享软件就像访问本地硬盘一样方便。
类似于windows里将其他计算机的共享文件夹在本地映射一个网络驱动器。
**************NFS服务器的具体配置********************在配置NFS之前,必须得安装nfs-utils 和portmap这两个软件包(默认是安装上的,不过在配置NFS服务器之前还是检查一下,)。
解释:nfs-utils包是nfs的安装包,是安装在应用层的,其功能主要是由Linux内核完成的,而portmap包是安装在传输层的,是为NFS等服务器程序提供RPC(远程过程调用)服务的支持。
#rpm –q nfs-utils portmap如果没有安装,在RHEL-4的第二张光盘里/RedHat/RPMS/里有,具体安装如下:从提示中可以看出,我的已经安装上了。
呵呵!#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edia/cdrom/ 挂载光盘2#cd /media/cdrom/RedHat/RPMS/ 进入目录#rpm –ivh nfs-utils-1.0.6-46.i386.rpm portmap-4.0-63.i386.rpm 安装rpm包1、 NFS服务器的具体配置:1.1、NFS服务器的具体配置是在“/etc/exports”下进行编辑的,默认里面是没有内容的,也就是说是即使你开启NFS服务,也不共享任何内容,而windows server 2003在默认状态下是,各个盘是隐藏共享的,可以通过compmgmt.msc或者filesvr.msc (windows server 2003支持)可以看到共享的隐藏目录)如下:换句话说:只要你知道对方机子的账号和密码,就可以登陆到对方机子上去,具体命令如下:“//ip/盘符$”1.2、“exports”文件的格式:“nfs共享目录名称客户端主机地址(设置选项)”2、试验步骤:在做试验之前,必须得搭建试验环境:虚拟机上装有两台linux服务器。
第7章 NFS服务器的安装和故障排除

第7章NFS服务器的安装和故障排除7.1.1 NFS简介客户端PC可以挂载NFS服务器所提供的目录并且挂载之后这个目录看起来如同本地的磁盘分区一样,可以使用cp、cd、mv、rm及df等与磁盘相关的命令。
NFS有属于自己的协议与使用的端口号,但是在传送资料或者其他相关信息时候,NFS服务器使用一个称为“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RPC)的协议来协助NFS服务器本身的运行。
7.1.2 为何使用NFS7.1.2 为何使用NFSNFS的目标是使计算机共享资源,在其发展过程中(即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工业飞速发展,廉价CPU及客户端/服务器技术促进了分布式计算环境的发展。
然而当处理器价格下降时,大容量的存储系统相对而言价格仍居高不下。
因此必须采用某种机制在充分发挥单个处理器性能的同时使计算机可共享存储资源和数据,于是NFS应运而生。
7.1.3 NFS协议7.1.3 NFS协议使用NFS,客户端可以透明地访问服务器中的文件系统,这不同于提供文件传输的FTP 协议。
FTP会产生文件一个完整的副本;NFS只访问一个进程引用文件部分,并且一个目的就是使得这种访问透明。
这就意味着任何能够访问一个本地文件的客户端程序不需要做任何修改,就应该能够访问一个NFS文件。
NFS是一个使用SunRPC构造的客户端/服务器应用程序,其客户端通过向一台NFS服务器发送RPC请求来访问其中的文件。
尽管这一工作可以使用一般的用户进程来实现,即NFS客户端可以是一个用户进程,对服务器进行显式调用,而服务器也可以是一个用户进程。
因为两个理由,NFS一般不这样实现。
首先访问一个NFS文件必须对客户端透明,因此NFS的客户端调用是由客户端操作系统代表用户进程来完成的;其次,出于效率的考虑,NFS服务器在服务器操作系统中实现。
如果NFS服务器是一个用户进程,每个客户端请求和服务器应答(包括读和写的数据)将不得不在内核和用户进程之间进行切换,这个代价太大。
nfs server配置用法

nfs server配置用法一、前言NFS(Network File System)是一种在网络上共享文件系统的方法,通常用于远程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共享数据。
通过配置NFS服务器,我们可以轻松地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数据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如何配置NFS服务器。
二、准备环境在开始配置NFS服务器之前,确保您已经安装了支持NFS功能的操作系统,如Linux。
另外,确保您的客户端操作系统支持NFS客户端,以便能够访问NFS共享的文件系统。
三、配置NFS服务器1. 安装NFS软件包:在服务器上,您需要安装NFS软件包。
根据您的操作系统,执行相应的安装命令。
2. 创建共享目录:在NFS服务器上,创建一个您希望共享的目录。
这个目录将作为NFS共享。
3. 配置文件设置:打开NFS配置文件(通常位于/etc/exports),进行必要的设置。
您需要指定共享目录的权限、可写用户和组、访问控制列表(ACL)等。
确保正确设置共享选项,如`rw`(读写)、`no_root_squash`等。
4. 导出共享目录:保存配置文件并使用export命令将共享目录导出给客户端。
例如:`exportfs -r -e "share_dir"`,其中"share_dir"为您要导出的共享目录路径。
5. 确认设置:检查是否成功导出共享目录,可以通过运行`showmount -e`命令来查看服务器的导出信息。
四、客户端访问NFS共享1. 安装NFS客户端:在客户端操作系统上,安装NFS客户端软件包。
2. 挂载NFS共享:使用`mount -t nfs`命令来挂载NFS共享。
指定服务器的IP地址或主机名以及共享目录路径。
例如:`mount -t nfsserver_ip_address:/share_dir /local_mount_point`。
3. 访问共享资源:现在,您可以在客户端操作系统上访问挂载的NFS共享,使用类似于本地文件系统的操作方式进行读写操作。
NFS配置步骤和优化

NFS配置步骤和优化NFS(Network File System)是一种允许不同计算机之间共享文件的协议,它通过将文件系统挂载到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上来实现文件共享。
NFS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网络文件共享协议,在Linux和UNIX系统中被广泛使用,因为它简单易用、高效可靠。
在配置NFS之前,需要确保已经安装了NFS服务器软件包,以及已经设置了文件系统的共享权限。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NFS的配置步骤和一些优化方法。
1.安装NFS服务器软件包首先需要安装NFS服务器软件包,常见的软件包有nfs-utils、nfs-kernel-server等,可以使用系统默认的包管理工具来安装,如yum或apt-get。
2.修改配置文件在安装完成后,需要修改NFS服务器的配置文件/etc/exports来指定共享的文件系统和相关权限。
在该文件中添加类似以下的条目:```/export/dir client_ip(rw,sync)```其中/export/dir为需要共享的目录路径,client_ip为允许访问该目录的客户端的IP地址,rw为读写权限,sync表示同步写入模式。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权限和选项。
3.重新加载NFS服务在修改完配置文件后,需要重新加载NFS服务以使更改生效,可以使用命令`sudo exportfs -a`来重新加载配置文件。
4.启动NFS服务最后需要启动NFS服务,可以使用命令`sudo systemctl start nfs-server`来启动NFS服务,并使用`sudo systemctl enable nfs-server`来设置开机自启动。
5.配置客户端在配置服务器端后,需要在客户端上挂载NFS共享目录,可以使用命令`sudo mount server_ip:/export/dir /mnt/mount_point`来挂载共享目录。
需要确保客户端上已经安装了NFS客户端软件包。
NFS优化方法:1.使用UDP协议默认情况下,NFS使用TCP协议来传输数据,但在一些情况下,使用UDP协议可能会更加高效。
浅谈Linux系统下NFS服务器配置及应用

p o r t m a p ( 端 口映
射) 服务, 提供了多种文件共享服务方式, 在嵌入式开发中, 多用于宿主主机与开发板 间文件传输。 本文简要阐述L i n u x 系统下N F s 服务的配置
方法及 应用技巧 。
关键 词: N F S ; P o r t m a p ; 共 享服务
1 9 2 . 1 6 8 . 1 . 3 ( s y n c , r W )
[ 参考文献】
[ 1 ] 刘 昆. L i n u x 环 境下宿主机 与A R M 开发板 N F S J ]  ̄ 务的配置. 科技 资讯
录。
0 0 8 , 第五期. ( 3 ) 修改 / h o m e 、 / a b c 目录的权 限, 允许其它用户读 写共享 目 2 _ 2 ] 陈欣. R H E L 5 TN F s 月 艮 务器的配置与研究. 科技与生活, 2 0 1 1 年第1 7 期.
在 启动N F s 服务器 前, 先 启动p o r t r n a p  ̄ 务, 然 后再启动
F s 服 务, N F s 服 务向p 0 r t m a p 服务注册, 建立端 口映射 关系 。 客户端模 式, 依赖于p o r t m启动占用1 1 1 端 口, N F S 启动占用2 0 4 9 端 口, 使用r p e i n f o 件共享 方式 , 在 嵌入式 开发和L i n u x 系统 问共享 文件 中得 到广 p
一
个 配置 文件提 供 共享 目录, 文件 位: ] : / e t c 目 录下, 文件名 为
共享 目录名 客户端主机I P 地址 ( 配置选项 ) 。 例如 : 配 置N F s 服 务器 ( 基于R e d H a t E n t e r p r i s e A S
建立nfs的工作步骤及相关命令

建立nfs的工作步骤及相关命令建立NFS的工作步骤及相关命令NFS(Network File System)是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它允许不同的计算机通过网络共享文件和目录。
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一些命令来建立NFS,下面将介绍建立NFS的具体步骤及相关命令。
步骤一:安装NFS服务器需要在服务器上安装NFS服务器软件。
在Ubuntu系统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安装NFS服务器软件:```sudo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步骤二:创建共享目录在服务器上创建一个共享目录,用于存储需要共享的文件。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创建共享目录:```sudo mkdir /shared_directory```可以将/shared_directory替换为你想要的共享目录路径。
步骤三:配置NFS服务器在配置文件中添加共享目录的信息。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编辑配置文件:```sudo nano /etc/exports```在打开的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shared_directory client_ip(rw,sync,no_subtree_check)```其中,shared_directory是之前创建的共享目录的路径,client_ip 是允许访问该共享目录的客户端IP地址。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步骤四:保存并退出配置文件在编辑完配置文件后,按下Ctrl + X,然后按Y键保存修改,最后按下Enter键退出编辑器。
步骤五:重启NFS服务器在完成配置文件的修改后,需要重启NFS服务器以使修改生效。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重启NFS服务器:```sudo systemctl restart nfs-kernel-server```步骤六:配置NFS客户端在NFS服务器上配置完成后,需要在客户端上进行相应的配置。
首先,需要安装NFS客户端软件。
在Ubuntu系统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安装NFS客户端软件:```sudo apt-get install nfs-common```步骤七:挂载共享目录在客户端上挂载NFS服务器上的共享目录。
NFS服务基本配置及使用

NFS服务基本配置及使用NFS(Network File System)是一种常用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让多台计算机共享文件。
在NFS中,有两个角色:NFS服务器和NFS客户端。
服务器端负责提供文件共享服务,而客户端则可以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端共享的文件。
下面是NFS服务的基本配置及使用步骤:1. 安装NFS软件包: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上都需要安装相应的NFS软件包。
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中,可以通过包管理器来安装NFS软件包。
例如,对于Debian/Ubuntu系统,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NFS软件包:``````2. 配置NFS服务器:在服务器端上,需要进行NFS服务器的配置。
首先,打开NFS服务器配置文件`/etc/exports`,添加要共享的文件目录及相应的访问权限。
每一行配置的格式为`<共享目录> <客户端地址>(<权限>)`。
例如,要共享`/data`目录给所有客户端读写访问的权限,可以在`/etc/exports`文件中添加以下行:```/data *(rw,sync,no_root_squash)```其中`*`表示可以接受任何客户端的连接,`(rw,sync,no_root_squash)`表示对该目录的访问权限为读写、同步写入到磁盘并且允许root用户访问。
配置完成后,保存并退出配置文件。
3.启动NFS服务:在服务器端上,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启动NFS服务:```sudo systemctl start nfs-kernel-server```使用以下命令检查NFS服务的状态:```sudo systemctl status nfs-kernel-server```4. 配置NFS客户端:在客户端上,需要进行NFS客户端的配置。
首先,打开NFS客户端配置文件`/etc/fstab`,添加要挂载的NFS共享目录。
每一行配置的格式为`<服务器地址>:<共享目录> <本地目录> nfs <选项>`。
NFS配置步骤和优化

NFS配置步骤和优化NFS (Network File System) 是一种用于在不同计算机之间共享文件的网络协议。
在配置和优化 NFS 时,需要完成以下步骤:1. 安装相关软件: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上安装 NFS 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
在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shell``````shell/var/nfs *(rw,sync,no_subtree_check)```其中,rw 表示可读写权限,sync 表示同步写入到磁盘,no_subtree_check 表示不检查子目录。
3.重启NFS服务器:通过以下命令重启NFS服务器以使配置生效:```shellsudo systemctl restart nfs-kernel-server``````shell192.168.1.10:/var/nfs /mnt nfs defaults 0 0```其中,192.168.1.10是NFS服务器的IP地址。
5.挂载共享目录:通过以下命令将客户端的配置文件中定义的共享目录挂载到指定位置:```shellsudo mount -a```现在你可以访问共享目录,并在客户端上进行读写操作了。
为了优化NFS的性能,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使用适当的网络:确保NFS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网络连接稳定、高速,并具备足够的带宽,以确保数据传输速度快。
3. 使用适当的权限:在共享目录的配置中,授予适当的权限。
如果只需要读取,可以使用ro参数。
同时,确保只共享必要的目录,以减少传输的数据量。
通过按照以上步骤配置和优化NFS,可以提高文件共享的效率和性能。
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和配置,以获取最佳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x NF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一、NFS服务简介NFS 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即网络文件系统。
一种使用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协定,由Sun公司开发,于1984年向外公布。
功能是通过网络让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操作系统能够彼此分享个别的数据,让应用程序在客户端通过网络访问位于服务器磁盘中的数据,是在类Unix系统间实现磁盘文件共享的一种方法。
NFS 的基本原则是“容许不同的客户端及服务端通过一组RPC分享相同的文件系统”,它是独立于操作系统,容许不同硬件及操作系统的系统共同进行文件的分享。
NFS在文件传送或信息传送过程中依赖于RPC协议。
RPC,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 是能使客户端执行其他系统中程序的一种机制。
NFS本身是没有提供信息传输的协议和功能的,但NFS却能让我们通过网络进行资料的分享,这是因为NFS使用了一些其它的传输协议。
而这些传输协议用到这个RPC功能的。
可以说NFS本身就是使用RPC的一个程序。
或者说NFS也是一个RPC SERVER。
所以只要用到NFS的地方都要启动RPC服务,不论是NFS SERVER或者NFS CLIENT。
这样SERVER和CLIENT才能通过RPC来实现PROGRAM PORT的对应。
可以这么理解RPC和NFS的关系:NFS是一个文件系统,而RPC是负责信息的传输。
二、系统环境系统平台:CentOS release 5.5NFS Server IP:192.168.1.55防火墙已关闭/iptables: Firewall is not running.SELINUX=disabled三、查看系统是否已安装NFSNFS的安装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两个软件包即可,而且在通常情况下,是作为系统的默认包安装的。
●nfs-utils-* :包括基本的NFS命令与监控程序●portmap-* :支持安全NFS RPC服务的连接查看系统是否已安装NFS[root@localhost ~]# rpm -qa | grep nfs-utilsnfs-utils-lib-1.0.8-7.6.el5nfs-utils-1.0.9-44.el5[root@localhost ~]# rpm -qa | grep portmapportmap-4.0-65.2.2.1✧注1:系统默认已安装了nfs-utils、portmap 等软件包。
✧注2:如果当前系统中没有安装NFS所需的软件包,需要手工进行安装。
nfs-utils和portmap 两个包的安装文件在系统光盘中都会有。
四、NFS系统守护进程●nfsd:它是基本的NFS守护进程,主要功能是管理客户端是否能够登录服务器;●mountd:它是RPC安装守护进程,主要功能是管理NFS的文件系统。
当客户端顺利通过nfsd登录NFS服务器后,在使用NFS服务所提供的文件前,还必须通过文件使用权限的验证。
它会读取NFS的配置文件/etc/exports来对比客户端权限。
●portmap:主要功能是进行端口映射工作。
当客户端尝试连接并使用RPC服务器提供的服务(如NFS服务)时,portmap会将所管理的与服务对应的端口提供给客户端,从而使客户可以通过该端口向服务器请求服务。
五、NFS服务器的配置NFS服务器的配置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在相应的配置文件中进行设置,然后启动NFS 服务器即可。
NFS的常用目录∙/etc/exports NFS服务的主要配置文件∙/usr/sbin/exportfs NFS服务的管理命令∙/usr/sbin/showmount 客户端的查看命令∙/var/lib/nfs/etab 记录NFS分享出来的目录的完整权限设定值∙/var/lib/nfs/xtab 记录曾经登录过的客户端信息NFS服务的配置文件为 /etc/exports,这个文件是NFS的主要配置文件,不过系统并没有默认值,所以这个文件不一定会存在,可能要使用vim手动建立,然后在文件里面写入配置内容。
/etc/exports文件内容格式:<输出目录> [客户端1 选项(访问权限,用户映射,其他)] [客户端2 选项(访问权限,用户映射,其他)]a. 输出目录:输出目录是指NFS系统中需要共享给客户机使用的目录;b. 客户端:客户端是指网络中可以访问这个NFS输出目录的计算机客户端常用的指定方式∙指定ip地址的主机:192.168.0.200∙指定子网中的所有主机:192.168.0.0/24 192.168.0.0/255.255.255.0∙指定域名的主机:∙指定域中的所有主机:*∙所有主机:*c. 选项:选项用来设置输出目录的访问权限、用户映射等。
NFS主要有3类选项:①访问权限选项∙设置输出目录只读:ro∙设置输出目录读写:rw②用户映射选项∙all_squash:将远程访问的所有普通用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或用户组(nfs nobody);∙no_all_squash:与all_squash取反(默认设置);∙root_squash:将root用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或用户组(默认设置);∙no_root_squash:与roots quash取反;∙anonuid=xxx: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都映射为匿名用户,并指定该用户为本地用户(UID=xxx);∙anongid=xxx: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组账户,并指定该匿名用户组账户为本地用户组账户(GID=xxx);③其它选项∙secure:限制客户端只能从小于1024的tcp/ip端口连接nfs服务器(默认设置);∙insecure:允许客户端从大于1024的tcp/ip端口连接服务器;∙sync:将数据同步写入内存缓冲区与磁盘中,效率低,但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async:将数据先保存在内存缓冲区中,必要时才写入磁盘;∙wdelay:检查是否有相关的写操作。
如果有,则将这些写操作一起执行,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默认设置);∙no_wdelay:若有写操作则立即执行,应与sync配合使用;∙subtree:若输出目录是一个子目录,则nfs服务器将检查其父目录的权限(默认设置);no_subtree:即使输出目录是一个子目录,nfs服务器也不检查其父目录的权限,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六、NFS服务器的启动与停止在对exports文件进行了正确的配置后,就可以启动NFS服务器了。
1.启动NFS服务器为了使NFS服务器能正常工作,需要启动portmap和nfs两个服务,并且portmap 一定要先于nfs启动。
[root@localhost ~]# service portmap start[root@localhost ~]# service nfs start2.查询NFS服务器状态[root@localhost ~]# service portmap status[root@localhost ~]# service nfs status3.停止NFS服务器要停止NFS运行时,需要先停止nfs服务,再停止portmap服务。
对于系统中有其他服务(如NIS)需要使用时,不需要停止portmap服务。
[root@localhost ~]# service nfs stop[root@localhost ~]# service portmap stop4.设置NFS服务器的自动启动状态对于实际的应用系统,每次启动Linux系统后都手工启动nfs服务器是不现实的,需要设置系统在指定的运行级别自动启动portmap和nfs服务。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list portmap[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list nfs设置portmap和nfs服务在系统运行级别3和5自动启动。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level 35 portmap on[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level 35 nfs on七、实例1.将NFS Server 的/share/nfs目录共享给192.168.1.0/24网段,权限读写。
1)创建目录/share/nfs[root@localhost ~]# mkdir -p /share/nfs[root@localhost ~]# date > /share/nfs/a.txt[root@localhost ~]# cat /share/nfs/a.txtThu Jan 2 17:42:23 CST 20142)编辑服务器端文件/etc/exports,详细内容如下:/share/nfs 192.168.1.0/24(rw)注:地址和权限之间不能有空格!3)重启portmap 和nfs 服务[root@localhost ~]# service portmap restart[root@localhost ~]# service nfs restart[root@localhost ~]# exportfs4)服务器端使用showmount命令查询NFS的共享状态[root@localhost ~]# showmount -e#默认查看自己共享的服务,前提是要DNS 能解析自己,不然容易报错[root@localhost ~]# showmount -a#显示已经与客户端连接上的目录信息5)客户端挂载NFS服务器中的共享目录命令格式# mount NFS服务器IP:共享目录本地挂载点目录[root@localhost ~]# mkdir /media/nfs[root@localhost ~]# mount 192.168.1.55:/share/nfs /media/nfs[root@localhost ~]# mount | grep nfssunrpc on /var/lib/nfs/rpc_pipefs type rpc_pipefs (rw)192.168.1.55:/share/nfs on /media/nfs type nfs (rw,addr=192.168.1.55)挂载成功。
[root@localhost ~]# cat /media/nfs/a.txt #查看文件是否和服务器端一致Thu Jan 2 17:42:23 CST 20146)客户端使用showmount命令查询NFS的共享状态格式:showmount -e NFS服务器IP[root@localhost ~]# showmount -e 192.168.1.55Export list for 192.168.1.55:/share/nfs 192.168.1.0/247)NFS的共享权限和访问控制①在客户端的/media/nfs里面建立一个文件b.txt[root@localhost ~]# date > /media/nfs/b.txt-bash: /media/nfs/b.txt: Permission denied这里出现Permission denied,是因为NFS 服务器端共享的目录本身的写权限没有开放给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