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精读课的构成因素与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英语精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浅谈初中英语精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作者:乔卫娟来源:《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6年第12期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阅读是使学生获取语言文化知识的最佳途径,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拓宽视野、拓展思维的过程。
英语精读教学弥补了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中缺乏技能训练的弊病,精读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阅读理解的优化与细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通过精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从而形成有效的思维感悟。
1. 利用语篇互动性,构建英语精读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语篇互动的形式构建英语精读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带领学生整体感知阅读课;第二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精读,深入感悟文章内容;第三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研读,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主旨;第四阶段是熟读、积累阶段,教师把前边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应用。
这就是初中英语精读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下面论文将对英语精读教学模式的各个阶段进行更加全面系统的阐述。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互动形式,让学生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
教师可以选用课程体系中的背景资料进行预习导读,向学生介绍课本之外的一些趣闻轶事、风俗民情,引导学生展开思路,使学生真实的感知到学习英语不只是学习一种交际语言,而要深入了解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
比如教师在讲圣诞节之前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圣诞老人Santa Claus,驯鹿reindeer,圣诞礼物Christmas gift等等,并向学生讲圣诞节的来源和习俗等。
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文章的精读。
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精读的同时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深入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应用语篇互动方式能够使学生对语句有一个连贯的理解。
教师要在教学中恰当的渗透文化教学,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教材的理解和掌握。
在文章精读阶段,教师要针对本班的英语水平,结合教材的结构和语法理论,为本班的精读教学设计一些语篇对话。
英语一精读课程设计

英语一精读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英语精读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精读的基本技巧,如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语法点。
2.技能目标:学生需要通过精读练习,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中的信息,并能够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英语文章,学生能够开阔视野,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自英语精读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英语精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语法点。
2.各类型英语文章的阅读和分析,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针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将向学生介绍英语精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2.讨论法:教师将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将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精读技巧和方法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我们将使用英语精读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源。
2.参考书:我们将提供一些英语阅读理解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3.多媒体资料:我们将使用多媒体资料,如视频、音频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我们将提供一定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30%、30%和40%。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课程设计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
因此,掌握一门流利的英语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是针对大学英语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通过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语言技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和实际交流中更加自如地运用英语。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提高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2.培养理解和表达英语语言的能力;3.熟练掌握语法、单词和学术术语等基础知识;4.阅读和理解英语文本,掌握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三、课程教材本课程的核心教材为《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三版),书中包含多篇与当代社会热点话题相关的文章、文化背景介绍、以及相应的语法、写作的练习。
此外,还将配合其他辅助教材,例如题库、听力材料等。
四、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主要包括:1.传统教学法:讲授相关的语法、写作技巧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英文阅读技巧;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教材中的个案、文化背景等问题,提高学生思考能力;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播放教材中相关的听力材料,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五、课程安排本课程共计18周,每周2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周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1-2 Unit 1: Language and传统教学法Communication3-4 Unit 2: Education 传统教学法 + 小组讨论法5-6 Unit 3: Health 传统教学法 + 互动式教学法7-8 Review and Test 1 传统教学法9-10 Unit 4: Environment 传统教学法 + 小组讨论法11-Unit 5: Culture 传统教学法 + 互动式教周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12 学法13-14 Unit 6: Technology 传统教学法 + 小组讨论法15-16Review and Test 2 传统教学法17-18Final Review and Test 传统教学法六、评分方式学生的总评分将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口语表现占30%;2.作文占30%;3.英文阅读占20%;4.考试成绩占20%。
英语精读课的教学目的与方法

英语精读课的教学目的与方法
英语精读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扩
展词汇量、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
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通过精读课,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
解释文本中的细节、主旨和隐含意义,掌握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预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了解文章的
主题、结构和关键词汇。
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建立对文
章内容的基本了解,提高阅读效果。
2. 词汇讲解:教师应该注重词汇的教学,包括词义、词形
变化、词组搭配等。
教师可以使用词汇卡片、词汇表和词
汇练习等教具,帮助学生掌握并巩固词汇。
3. 阅读技巧讲解: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如扫读、略读、推理等。
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和实践,逐渐掌握
并运用这些技巧。
4. 理解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
问题可以包括细节理解、主旨
概括、推理判断等,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5. 讨论与分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班级分享,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通过讨论
和分享,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6. 写作练习: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写作练习,如写摘要、写读后感等。
通过写作练习,学生可以巩固对文章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之,英语精读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可以包括预习、词汇讲解、阅读技巧讲解、理解问题、讨论与分享以及写作练习等。
大学英语精读课的教学模式探讨

合应用能力 , 所以要改变以前枯燥 乏味 的传统教学理念 , 将 以前 的平面教学变成立体教学 , 让所有人都成为学 习的主人 , 积极 主
教 育 研 究
大 学 英 语 精 读 课 的 教 学模 式探 讨 交流讨论 , 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成员各 自的经验 、 知识优势和思
乔 晶
( 黑 龙江财经学 院 外语系 , 哈尔滨 1 5 0 0 1 0 )
个小组 , 再把学习任务合 理分配给各个小组 , 小组成 员 自主探 索
维特点共 同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 , 这一策略不仅注重协作学习 , 还培养了学生 的互助合作能力 。例如第一册第 五课 “ T h e N i g h t - i n g a l e a n d t h e R o s e ” 的童话故事 , 体会各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学
g e r s ” , 在学习结束后 , 可 以让 学生就是 否应 该热心 肠帮 助陌 生 人进行辩论 。论前 准备是锻炼 同学们语言组 织能力 , 论 中是 锻
炼 同学们逻辑思维能力和 口语 能力 , 论 后总结则是 锻炼 同学 们 的总结叙述能力 。
2 . 5 课 件讲 课
传统 的精读课 在教学 中一直强 调“ 精” 字, 精讲 多练 , 着重 对词汇 、 语 法和语言点 的分析及讲解 , 再附带大量 的练习操作 ,
2 启发式、 讨论 式 的教 学模 式 。
2 . 1 课 前预 习 课前预 习是课堂教学 中的前奏 , 而且是 很重要 的环节 。老 师可就 每一课 的主题 向学 生布置一些 相关 问题 , 让学 生提前预 习。学生带着 问题去查找资料 , 认真准备 , 不仅 能培养学生 的问 题意识 , 还能启发学生从多角度 、 多层面去探索 、 思考 问题 , 培 养
《英语精读》课程说课稿

《英语精读》课程说课稿外语系应用英语教研室英语精读课是我院应用英语专业学生所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我系的“精读”课开设5个学期,为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今天我从教学整体设计和教学单元设计两个方面来说这门课。
一、教学整体设计教学整体设计这一部分我主要分六个方面来说,即: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安排、教学模式方法及手段、教学队伍、实践条件和课程效果。
其中,课程设置又可分为五个部分来阐述。
(一)课程设置1、课程设置依据本课程(英语精读)是根据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0年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为依据所制定的。
2、课程性质《英语精读》是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属于以技能训练为主、适度理论为引导的一门很具普遍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
3、课程定位英语精读课程是我院应用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讲授对象是外语系应用英语专业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共计318学时,在实现专业达标、技能过硬、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计划中,该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4、课程目标通过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涉外交际能力打好基础。
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又可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指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并逐步扩大词汇量,熟练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为提高口语及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让学生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特点,帮助学生获取不同文化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指在反复实践过程中深化学生的语言能力、百科知识能力、阅读能力、涉外交际能力、译文辨析能力、写作能力、领悟能力,同时通过对英汉语言文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素质目标:1)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操守4)培养学生承受压力能力5)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交际方面的素质6)培养学生阅读写作方面的素质7)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8)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任务的素质及团队合作能力9)培养学生扑捉搜索信息的能力5、课程设置的理念与思路课程设置的理念:本着“适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英语情景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整合、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整合、工作过程和学生认知规律整合,通过科学的设计,使精读课程学习逐渐细化成具体的情境。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1. 课程简介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是大学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本课程主要通过阅读各类英语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本文档将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标准和学习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2. 教学内容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文本阅读本课程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文本,包括新闻报道、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这些文本,提取关键信息并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将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并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语法和词汇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语法和词汇问题。
本课程将对常见的语法知识和词汇进行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语法和词汇知识。
通过学习语法和词汇,学生将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所读的文本。
除了提供文本和语言知识的学习,本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学生将学习如何快速获取文本的主题和重点信息,如何分析文本的结构和逻辑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记笔记和总结。
这些阅读技巧将有助于学生更高效地阅读各种英语文本,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和准确性。
3. 教学标准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的教学标准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阅读能力学生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整体阅读能力。
他们应能够快速阅读并理解各种类型的英语文本,并能够准确地提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
同时,学生需要能够分析文本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推理过程。
3.2 词汇掌握学生需要掌握一定量的英语词汇,能够理解并正确使用常见的词汇。
他们还需要学会通过上下文推理词义,并能够积累和运用新的词汇。
3.3 语法运用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的英语语法知识,并能够正确运用这些知识。
他们需要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并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教案

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和学习英语文章,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词汇量和语言运用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复杂英语文本,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并提升自身的英语听说写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2. 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4.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写能力,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精读教学法,通过深入分析和学习英语文章,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词汇量和语言运用技巧。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1. 词汇讲解:通过讲解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扩大词汇量。
2. 句子分析: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复杂句子结构,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巧。
3. 文章分析:通过分析文章的主旨、论点和论证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四、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英语文章的阅读理解、词汇学习和语言运用技巧。
具体包括:1. 英语文章的阅读理解:通过阅读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英语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词汇学习:通过学习和运用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3. 语言运用技巧:通过分析和练习文章中的复杂句子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巧。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
具体包括:1. 课堂参与: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通过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步。
六、教学计划1. 第一周:介绍课程目标和要求,进行阅读理解技巧的初步指导。
英语精读课的构成因素与教学模式

英语精读课的构成因素与教学模式
英语精读课是一种新型的英语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英语精读课的构成因素及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内容安排、教学目标、课程设计、
学习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
首先,对于内容安排,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文学作品的精选,同时保证文学作品
的多样性,着重阅读习惯的养成。
其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要用阅读-提问-访询-
阐释方式来提升言语表达能力,即阅读文学,深刻理解文学作品,并能有效分析、概括、表现文学背景,加深对英语的熟悉与理解。
然后,是对于课程设计的要求,我们需要确保每课都能够展示一定的文学流派,但又不能让学习过于松散,既要有内容的深度,也要有渗透力的广度,同时,还要注意不同流派的特性和结尾要求,以确保学生的阅读习惯能够建立并产生效果。
此外,还需要根据学生年龄和能力差异进行学习方法和技巧的调整,比如让小
学生阅读活泼生动故事性的文学作品,让中学生尝试古典文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想视野,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同时,课程也可以采取小组研讨、报告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教学效果可以从学生作业和课堂报告情况以及笔试分数上来考评,以观
察学生对文学理解能力以及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情况。
综上所述,英语精读课包含内容安排、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学习方法以及教
学效果评价等构成因素,其目标是以阅读文学、深刻理解文学作品、有效分析、概括、表现文学背景的方式来提升孩子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论英语精读课的教学模式

力极差 。这一状况在 4级考试中作文 写作一项 中表现的最为 明 显 。而学生在写作 中所犯 的错误又显 示出基本 功的不扎实 , 如 语法错误 。这其中包括 : 主谓一致 的问题 ; 代词 , 称及数 的混 人
用 ; 词 变 化 及 时 态 用 法 的 混 乱 ; 性 不 清 , 配 错 误 等 比 比 皆 动 时期 以来 , 相当一部分 同学虽然也 完成 了大学 4级 的
步达到《 大纲》 规定 的“ 所 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 句子水平上 的语 言训练 , 还要逐步发展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 ” 的要求 。
是 。因此我们需要将语篇教学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 语篇教学可逐渐改变学生只注意句子水平上理解的阅读 习 惯, 引导他们重视句子之 间, 段落之 间表层 与深层 的关 系, 以理
解 课 文 主 旨, 时 也 能 增 强 对 表 层 连 接 手段 的敏 锐 观 察 力 和 对 同
深层语意 的关系的逻辑判断力。因此 , 在进行语篇教学 的同时 , 还必须重视研究和发掘语 言点教学 的丰富 内涵 , 努力将 传统的 分析语言的授课 模式转变和发展成教师 和学生共 同积极参与的
圈等 育 究 教研
论 英 语精 读 课 的教 学模 式
河北科技 大学外 国语学院 ( 河北石 家庄 ) 赵 兰英 0 0 1 508
【 摘 要 l 我 国的外语教 学 自改革开放 以来取得 了突破性 的进展 。大学 生的外语水平有 了明显的提 高, 也暴露 出不 少问题 。 : 但
本文将要论述的是笔者在大学外语教 学中所感 受到 的两个方 面的 问题 , 并提 出自己的观 点。
思维联想活动。把两 者有机 的结 合在一起 , 使学 生能够在 充分
掌握语 言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全篇文章的 内在逻辑与内涵 。要 做 到这一 点 , 关键 是如何将学 生所学 的基本知识转换 成阅读理 解 能力 。因此 , 在讲解 时 , 除了搞清楚 其词性 , 搭配 , 辨析 等 , 还 应该结合课文反复精讲 多练 , 学生做 到举一反 三 , 让 运用 自如。 为避免单调 , 乏味 , 可采用 多样 化练 习, 用各种 方法丰 富学 生的
初中英语精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教学实践分析

初中英语精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教学实践分析摘要:在初中英语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于英语的阅读理解是学生理解英语知识的前提。
在新课标改革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进行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初中英语精度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有着不可掩盖的作用,本文就其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实践策略在初中英语的精读教学中,其主要包含的内容是有英语词汇和语法以及英语课文的精讲,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深入理解和对英语语句的掌握程度。
在英语教师进行英语精读的教学是,英语的阅读理解作为初中英语学习的重难点,教师要对其加大教学的力度,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提高。
1以学生为主英语的阅读理解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精读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就要以学生为核心,学生作为初中英语学习的主体,学生本身的作用是决定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关键。
因此在初中英语精读教学模式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的感受。
英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调研来针对每一个学生实行更适合其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英语精读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在此基础上英语教师也应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产生兴趣之后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的提高英语课堂上的阅读理解教学效率和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效率。
更为重要的是,英语教师作为英语知识的输出者,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英语阅读理解功力,除此以外英语教师在对学生传播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有充分地了解,而且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地积极性。
对于初中英语的精读模式的构建来说,英语教师要打破老旧的初中英语教学方式,不能强硬地对学生进行知识输入,而是应该寓教于乐。
否则就会让学生产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厌恶,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的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到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英语精读》课程标准

《英语精读》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英语精读》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应用英语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根据英语系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英语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初步英语教学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英语教师。
该课程对应用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英语精读》课程为应用技能型公共必修课,是高等职业院校应用英语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针对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学时352课时,每周6课时,分四个学期完成,其中共有32课时为实训课。
根据英语系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英语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初步英语教学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英语教师。
为中小学培养能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教育人才,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技术能力。
在此基础上,英语精读课程也是英语系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重要基础,为其他专业课程,如,英语教学法,英语视听说等打下基础。
英语精读不仅帮助学生拥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更注重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通过各类考证奠定基础。
前导及同期开设的基础课程有英语语音、英语语法与实训、英语听说、英语口语、英语泛读,后续课程有中小学英语教学法、英语写作与实训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本课程通过单元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掌握单词用法,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阅读、写作、翻译等英语成绩。
2、能力目标:本课程通过语言基础训练,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英语精读不仅帮助应用专业的学生拥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更能帮助他们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通过各类考证奠定基础。
论述高校英语专业精读课堂教学设计

论述高校英语专业精读课堂教学设计英语精读课程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目前国内主流的精读教育主要是以课本文章为主要阅读对象,在学生阅读的同时教师给学生讲解阅读背景,读完之后对文中的相关知识提问,课后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完成。
这样的教学形式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感受,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但是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在教学的过程中互动性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另外一个方面教学中大多数时间都用在阅读和教师的讲解上,这样的坏处在于限制了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条件,在综合能力训练、情感态度和跨文化知识方面并没有得到重视,精读课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我们急需对英语精读课设计进行再思考。
1 精读课的特点对教学模式的要求大学生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更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虽然在整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精读教学不是最重要的,但不容置疑的是,精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
合理的设计好精读教学能够同步的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合理的精读教学设计必须通过创新来完成。
这就迫切的需要改变我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应该以轻松自由的方式进行,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大多数问题由学生之间讨论完成,逐渐的把以“教”为导向的学生方式往“学”的方向转变。
具体可以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扩展延伸的教学思路引领课堂讲授方式。
2 英语精读课堂教学设计要点2.1 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包括学习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包含学习资源的组合。
学习的资源涵盖资料、工具、空间等。
而学习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要想提高英语专业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是学是主体,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习过程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室的指引之下,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获取知识的过程。
而要是学生在教学中充分的发挥自主性,那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长期维持其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英语精读课

高中英语精读课是一门专注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包括散文、议论文、新闻报道等,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文章的结构、语言和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以下是高中英语精读课的一些关键要素:1.词汇和语法:精读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并加强他们对语法的掌握。
教师会讲解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和短语,以及相关的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和语法结构。
2.阅读技巧:精读课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求他们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如预测、略读、扫读和寻找关键词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找到文章的主旨和重要信息,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
3.深度理解:精读课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深度理解。
教师会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作者的写作目的、观点和论证方式等,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学生还需要回答与文章相关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写作和口语练习:精读课通常也会涉及写作和口语练习。
学生可能需要就阅读材料进行小组讨论、撰写摘要或评论等。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交流中。
5.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不同主题和类型的文章时,学生将接触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知识。
这有助于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高中英语精读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词汇量、语法知识、阅读技巧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英语考试和实际交流场景。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 简介本文档将介绍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以及教学方法。
通过阅读本文档,您将了解到如何高效地学习并掌握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2. 课程目标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加深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理解。
具体课程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
3. 教学内容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多种文学作品、学术论文和实用文本。
通过学习这些不同类型的文本,学生将加深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4.1 讲解和演示教师将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文本的重点内容、结构和语法。
通过实际演示,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材料。
4.2 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学习材料展开讨论和交流。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相互学习,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4.3 课堂演讲和展示学生将有机会在课堂上展示他们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演讲和展示,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学习评估学习评估是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将通过考试、作业和课堂表现等方式进行评估。
评估的重点将放在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上。
6. 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学生成功学习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学习资源:•教材:本课程将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学习资料,供学生学习使用。
•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源,如在线词典、学术论文和英语学习网站等。
•图书馆: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借阅相关的英语学习书籍和杂志等。
7. 总结通过本文档的阅读,相信您已经对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祝您在学习过程中取得好成绩!。
初中英语精读课程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精读课程教学设计引言:英语是全球通用的语言,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对他们的学业以及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设计一个初中英语精读课程,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理解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5.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学作品选读:选择一些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如《傲慢与偏见》、《简爱》等。
这些作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新闻报道阅读: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从中了解世界的动态,增加他们的阅读广度。
3. 科普知识阅读:选择一些科普知识读物,让学生了解科学前沿和新技术,同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预习导入:在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引导他们提前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2. 教师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课文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解答疑惑。
3. 分组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来分析和讨论课文,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个人阅读:鼓励学生独立阅读,通过阅读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扩大他们的阅读广度。
5. 课堂讨论: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让他们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阅读作业,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估:1. 参与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估他们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情况。
2. 考试评估:通过定期组织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量的积累情况。
3. 作业评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精读课教学模式探索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精读课教学模式探索在我国英语专业精读教学领域中,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学习语言结构为目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体,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难以培养复合型的专业英语人才。
本文主要探讨精读教学的制约因素并且提出相应革新方法。
标签: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精读课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读,听,译,写与说的基本能力,使学习者能以英语为工具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基础。
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精读课即基础英语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
基础阶段的精读课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并且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在传统教学方法及观念影响下,许多师生都认为英语专业精读课如同高中英语课程,主要讲解词汇语法、解释句子翻译课文。
这种教师单一灌输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收并且缺少学生教师之间英语交流沟通。
在精读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要死记硬背默写单词,他们错误地认为英语学习仅仅如此。
有些学生虽然发音准确、语调优美、语法精通,然而方到用时,才发现无从开口,词语匮乏。
然而长期以来,精读课的教学模式及其效果的确不尽如人意。
这种学与用的脱节不仅使得学习者更加依赖教授者,更是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语言知识的积极性。
经过本人多年英语精读教学实践发现,制约精读课程教学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种首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英语精读课程主要以单一教师灌输为主。
其次,学生们普遍词汇匮乏也是影响精读课授课效果的主要因素。
再者,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同样制约精读课程的授课效果。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成为摆在英语专业教学面前的一道重要且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
鉴于精读课的地位作用以及目前的教学现状,精读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浅薄之见。
因此,鉴于英语专业精读课程的重要地位以及精读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如何培养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成为英语专业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精读课的构成因素与教学模式本文简要地回顾了英语精读课要在我国的历史,指出英语精读课要在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必须从综合效率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实施。
通过分析英语精读课程中学生、教材及教师三个因素,指出当今英语精读课已经超出了以教材为框架的教学形式,而成为以学生可接受为前提的综合能力训练课程,其教学活动均要以学生可接受为前提,以课文文本的理解为基础而展开读说听写译的训练。
在整个精读课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均应以真实语境交流氛围中的参与者出现,逐渐把英语作为学习的对象隐现为进行交际的工具。
[标签]英语精读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教学因素精读课受到的重视程度不仅仅体现在课时上的倾斜,从教学大纲上看,英语教学的很多内容必须通过精读来完成;从教材上看,精读是所有英语教材(在读说听写译等基本技能方面)中最为完善的;在师资配备上。
每个学校都把最好的或者最放心的教师放在精读课上,特别是高年级的精读教学上;从学习者的角度看,除个例外,学生在精读方面的课上与课下投入精力最多,其在英语能力方面受到教师及教学模式的影响也最大。
例如学生的语音面貌常带有精读教师的特色,而不是听说课教师的特色,其今后的语言发展模式或今后从事语言工作时的思维模式也都带有精读教师的特点。
总之,大学生英语能力与学习模式的主要影响来自精读课堂。
一、构成精读课的主要因素(一)学生英语能力所处的阶段与目标总体上说,第二语言的学习虽然有很多需要记忆的东西,但仍属于能力型学习。
这种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以学生现有能力为基础逐渐提高的,而语言作为半开放式的能力系统,涉及的能力因素很多,并且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增加。
与知识型学习相比,能力型学习必须建立在训练与互动而不是灌输的基础之上。
今天的教学已经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而作为英语课程的主干——精读课必须以学生真实能力为出发点,以符合其学习目标为基础,这样才可能使精读课的教学效率达到最佳。
进入大学的学生已完成了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从高考的试卷上看,达到了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要求。
但是,除个别高校外,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较低,听说和写的能力较差,理解与表达能力则更弱,缺乏语言真实感。
学习英语的目标也非常复杂,而且学生间在具体的能力上,包括英语的学习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
学生的英语能力(包括语言能力与语言学习能力)分为不同的系统,如语法系统、语音系统、语义系统和文化系统等,而每个系统又可分出不同的子系统或更小的系统。
这些系统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
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涉及的系统将逐渐增多,越来越超出狭义的语言教学范畴,学生间能力构成与水平方面的差异也会加大,并变得越来越复杂。
进人大学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大都会经历如下的过程:一年级主要是调整英语学习的方法与目标,二年级初步形成自学能力,三年级形成自己特定的学习模式,四年级走向实用型。
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应该适应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早地走向实用型。
符合学生需要又能被学生所接受的教学一定会促进学生的进步,而超出现状或没有实用价值的教学不仅会带来多方面的巨大浪费,更严重的是可能会把学生引入“应试”等歧途。
(二)精读课的教材与教学要求从理论上讲,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编写出来的。
由于编者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别和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看法,出现了不同的教材体系。
在编写教材时,编者大都不把教师的因素看作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是假设教师一定能够适应教材与学生的需要。
传统精读教材的教学内容少而精,以《新概念英语》和许国璋《英语》为代表。
目前全国高校中的精读课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内容增加了很多,阅读的难度与数量也在加大,课后既有与课文相关的语义、语言符号和相关文化方面的练习,还有自成体系的语法、词汇、修辞等方面的练习或注释内容。
原因之一是入学的学生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编写者认为学生在句型与结构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另一个原因是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发生了新的变化,编写者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必须以有一定的阅读量作为基础。
因此,今天的精读课因接纳了传统泛读课程的部分内容而发生了变化,但是根本的变化是把语言符号能力放在一个更大的语言能力体系中,把语言理解置于一个包括语言符号能力及很多相关能力在内的综合体系之中,目的是使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更接近自然的语言习得过程。
精读课教材由多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都有课文与练习两个部分。
练习的设计大都以课文为中心或以巩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为目的,一般只作为课文内容的附属或直接融入到课文的讲解中。
精读课文作为精读课的中心内容,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要框架,其语言文字一定是authenic的,其内容一定是学生所感兴趣的,更主要的是应该具有相当高的代表性和可拓展性,使教学活动可以在多个方面展开,也就是说课文有讲头,学生有学头。
因为精读课文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学习能力为目标,所以文本的难度一般都控制在学生基本能够自己读懂的范围内。
由于人们对精读课的性质还有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例如把精读课仅仅看成是增加单词量、讲解语法和补充文化背景等的重要途径,所以有些精读的课文文本难度过大,有很多生词、复杂的句法结构和深奥的内容,于是有些精读课的教学就变成了单纯的解码与对译教学。
精读课的根本意义在于教学活动能够依据课文文本而展开,对课文的基本理解是展开的前提,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精美与复杂、语言世界的广袤和深刻;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学生把抽象的语言规则变成具体的语言行为,体会到语言的精细差别;通过开展与课文有关的活动,促使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来;通过课文的朗读,学生把有声的语言与文字的语言结合起来,这一点在我国的第二语言教学中最需要加强。
总之,精读课要解决的问题远不只是读懂,而是在读懂的基础上要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实现能力训练,即通过教学活动把所有的知识和规则变成实用的能力。
凡是引入到精读课上的知识与规则必须内化成学生的能力,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否则便失去了精读课的基本方向。
(三)教师在教学中的参与和角色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感到今天的精读课教学没有了基本的主线,因为传统的教学内容单一,把传授知识和语言对译作为教学主线,所以特别容易把握。
而目前教材的指导思路则是把语言能力的培养放在了精读课的中心位置,于是教与学双方都感到某些困惑,不知道语言能力在具体而又容易的词或语法等标尺上该如何度量,精读教学应该如何应对高校学生的种种考试与人才市场的需求。
事实上,今天的精读教材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拥有了更为宽广的教学空间,可以在不偏离教学大纲总体要求的前提下,以更多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但是,他必须面对学生在能力方面的差异,必须从教材课文中挖掘出与课文直接相关的(在精力与时间许可的情况下,挖掘与课文间接相关的)、学生可以接受且有意义的语言点或层面,并通过合适的教学活动(包括学生自学或自省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具备相关能力和语言学习方法。
所以,今天合格的精读课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能力,必须站在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语言能力的角度看待学生、教材和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语言作为一种能力,与知识有着明显的不同,必须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训练才可能获得;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与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活动必须是创造性的或是即兴的,因为主宰训练课的能力大都是无法准备的,而且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常会出现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或可能失去控制的场面,所以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大量的语言以外的能力)与经验非常重要。
在今天的教学现实中,不可能存在全能教师,所以才产生了所谓的有特色或风格的教师。
特色或风格教师具备全能型教师的某些标准,在教学中有所侧重,有所创新,使学生的某些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很可能会导致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平衡。
例如善长语法而不善长语音的精读教师,可能会使学生的语法能力大大提高,而在语音方面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而过份强调语法能力也有可能降低学生的语感意识。
所以,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及时修正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创造机会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或求助于其他课程的教师得到补偿。
在精读课的教学中。
来自教师的最有害的影响,是把语言作为知识的学习倾向,对语言抽象的理解而不是真实的理解,脱离感情层面的语言分析风格,对自学方法指导不足以及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等。
在精读教师所有的素质中,激情应该是最重要的,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以课文文本为剧本所创造的氛围中。
此氛围的真实程度决定着学生的投人程度,进而影响到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影响到文本扩展可能导致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态度。
二、理想的精读课教学模式理想的精读课应该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教学系列活动,教师以教材作为一个基本参考材料,为学生导演出所有的教学活动。
与一般演出不同的是,精读教学活动必须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即教材的使用必须以学生可接受为前提,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目的,教师的存在与表现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参与为原则。
教学内容(包括能力训练)应依据教学大纲的语言共核理论和学生的实际能力而确定,应包括需要掌握的部分和培养分析理解未知能力部分,前者属于语言的运用能力,后者属于语言的学习能力。
虽然精读课以学生语言能力的综合提高为目的,但它毕竟是以文本的解读为前提的,所以,在精读课教学中,语言的所有其它能力必须从属于文本的解读能力,也就是说精读课最根本的目标是提高阅读能力,包括阅读的深度与精度。
目前,很多人在不断探索精读课的媒体教学。
从狭义的精读角度讲,这可能是一个错误,因为它会把文本的解读放在一个次要的位置上;但是,从广义的精读角度讲,使用补充性的媒体,播放与文本相关的背景碟片或电影也可能会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至于说是否把精读的文本放在电脑上讲解,我们认为这与印刷在纸张上讲解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精读课的重点不是背诵或记忆,而是对语言更深入的理解(直至达到欣赏或评价层次)和使用。
语言的使用是达到深入理解的手段,即通过师生间或生生间的交流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至于精读课的具体教学形式可能有多种多样,在不偏离精读课教学中心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风格与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与要求,以教材课文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
评价精读课的根本标准是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效率,而不是教学形式。
理想的英语精读课应该是一种心理氛围,学生在课堂上进人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尽可能脱离母语与母文化的影响,共同探索以课文文本为中心形成的或拓展开来的那个世界。
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成员,都是这个氛围的参与者,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互相取长补短。
在这种氛围中的学生是快乐的,他们常会忘记英语语言的学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透过语言所看到的那个认知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