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政治文明历程复习考试试题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1~4单元练习[岳麓版][试题6]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1~4单元练习[岳麓版][试题6]](https://img.taocdn.com/s3/m/0cfa76e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0.png)
必修⼀政治⽂明历程第1~4单元练习[岳麓版][试题6]历史必修1 第⼀⾄第四单元练习⼤连四⼗⼋中学历史教研组⼀、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
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个正确答案)1.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A.以商部族为中⼼的⽅国联盟B.内服与外服制度C.嫡长⼦继承制D.禅让制2.商王通过占⼘敬酬⿁神的实质⽬的是A. 强化王权B.震慑各附属国C. 垄断神权D.笼络各附属国3.周初实⾏分封制主要是为了A. 建⽴军事屏障,防⽌外族⼊侵B.削弱功⾂贵族权⼒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主国家政权4.宗法制度的核⼼是A.嫡长⼦继承制B.⼤宗⼩宗制C.礼乐制D.世卿世禄制5.从商朝推⾏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分封制,其发展趋势体现了A.中央与地⽅地位趋于平等B.中央对地⽅的控制能⼒⼤⼤加强C.地⽅对中央的⼲预能⼒⼤⼤加强D.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起来6.之所以说:“春秋⽆义战”主要是因为这⼀时期的战争实质上是A.为了满⾜贵族掠夺⼟地和⼈⼝财富的私欲B.给劳动⼈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C.不利于国家的统⼀和民族融合D.是周王室地位衰微的表现7.关于郡县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②废分封、⽴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④废分封、⽴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的控制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8.汉代颁⾏“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继承王位外,其他⼦弟可分割王国的⼀部分⼟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其⽬的是A.壮⼤皇族⼒量B.保证列侯利益C.加强中央集权D.笼络王侯⼈⼼9.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个宰相议政。
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的是A.完善中央集权B.防⽌宰相权重难制C.扩⼤民主权利D.加强对地⽅的控制10.《旧唐书》载:“⽂武将吏,擅⾃署置,贡赋不⼊于朝廷。
虽称藩⾂,实⾮王⾂。
”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国对中央的威胁B.反映了地⽅分裂势⼒攻击中央政府C.反映了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D.反映了藩镇问题得到解决1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于A.唐末以来地⽅势⼒过于强⼤B. 采纳了宰相赵普的建议C.皇帝的绝对权威必须维护D.国家⾯临周边少数民族的压⼒12.从总体上看,北宋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要解决的根本⽭盾是A.皇权与相权的⽭盾 B.中央与地⽅的⽭盾 C.统治阶级内部⽭盾 D.地主与农民的⽭盾13.“军国⼤计,周不总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一)政治文明历程 人民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一)政治文明历程 人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5081840242a8956bece4fe.png)
模块综合(一) 政治文明历程(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初年,武王去世,周公辅佐成王,开创周朝大业。
战国时,魏国率先模仿西周产生了文侯、武侯和惠成王,而后,诸侯国间此风盛行。
这本质上说明()A.魏王们非常尊崇周朝先王B.诸侯争霸,周王地位受到挑战C.各国想藉此继承周王权威D.周王室衰微,宗法制趋向崩溃解析战国时期,诸侯国模仿周天子时期的封王,显然是对于天子礼乐制度不予遵守,体现出分封制维系下的宗法制的崩溃,故D项正确;材料不是体现对于先王的尊崇,故A错误;B 属于现象,不是本质的意图;C中各国说法绝对,材料是模仿周天子制度。
答案 D2.《史记·秦始皇本纪》:“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
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据材料可推断,郡县制()A.由秦王嬴政创立B.春秋战国已出现C.全面取代分封制D.加强了君主专制解析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故A项错误;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故B项正确;秦朝建立后,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全面取代分封制,故C项错误;郡县制是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加强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答案 B3.宋初赵普为相,谏官批评其“公以元勋当国,宜事损减,有司群臣书奏,尽必先经中书,非尊王之礼也”。
面对尖锐指责,“普引咎谢之”。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宋初相权有凌驾于皇权的趋势B.宰相权力受到谏官的监督和制约C.君权和相权既斗争又相互依存D.维护君主权威是公认的政治准则解析材料中赵普对谏官的批评“引咎谢之”,说明相权弱于皇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谏官对赵普的批评是针对尊王的礼仪,并非其权力的掌控,因而材料也无法反映宰相权力受到谏官的监督和制约,故B项错误;材料中赵普对谏官的批评“引咎谢之”,说明相权弱于皇权,没有体现赵普相权与君权的斗争,故C项错误;材料中赵普对谏官的批评“非尊王之礼”“引咎谢之”,说明维护君主权威是公认的政治准则,故D项正确。
岳麓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考试试题
![岳麓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21a77330b4c2e3f5727630e.png)
12011——2012第一学期阶段模块考试学科:高一历史满分 100 分 , 时间 90 分钟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 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l 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生身母亲 备选者概况 周王正妻A .三哥,20岁B .四哥,14岁周王妾 C .二哥,25岁 周王妾D .大哥,30岁2、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胜、猪肉、鲜鱼、鲜肉干),诸侯七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卿五鼎(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胜),士三鼎(乳猪、干鱼、干肉)。
这说明西周礼乐制的实质是 ( ) A .用于处理阶段关系的原则规范 B .维护贵族生活享受的制度 C .宗法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D .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3、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
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 .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C .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完全依法治国的国家D .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一次“革命”主要是指( ) A .王位世袭制确立 B .分封制确立 C .宗法制形成 D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5、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6、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政治文明历程》专题考试 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政治文明历程》专题考试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0bbdb46529647d2728523b.png)
第一轮复习《政治文明》专题考试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
”该材料反映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A.是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D.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运动2.《世界文明史》:“如果说希腊人开始倡导理智主义,那么他们也是最先压制它的人。
简言之,他们是这样一个民族——在人类可能会尽力为之的事情上,他们既向别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别人展示了何以失败。
”材料说明古希腊()A.民主制度不够完善B.直接民主确保人权C.海外殖民体现霸权D.尊崇理性道德作用3.1890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要求宰相俾斯麦同意取消一份1852年签署的指令。
这份指令规定,宰相本人不在场或没有宰相同意,大臣们不得向皇帝进行汇报。
但俾斯麦不同意,第二天,这位举世闻名的“铁血宰相”辞职。
据此可知当时的德国()A.皇帝独揽行政大权B.皇帝有权任免官员C.丞相权力威胁皇帝D.丞相只对皇帝负责4.伯利克里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
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
”这段话表明古代雅典()A.保护雅典人合法权利B.尊重雅典公民个人意志C.遵循法律至上原则D.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5.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政治领袖的特点从原来依靠朋友和亲属,转向主要依靠说服人民,形成“新式民主”和“新型政治家”,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②克利斯提尼划分“三一区” ③陶片放逐法实施④伯利克里“黄金时代”影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李大钊说: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
他主要强调义和团运动()A.是一场反侵略的爱国运动B.具有旧式小生产者的保守性C.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障碍D.坚持“扶清灭洋”的方针7.“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卷附解答: 政治文明发展史卷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卷附解答: 政治文明发展史卷](https://img.taocdn.com/s3/m/ca4a0dfee53a580216fcfed2.png)
政治文明发展史卷(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24.周朝封建卫、鲁时,命二国“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封建晋国时,命晋国“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据查,商政、夏政是商、夏两朝对统治民族因其故俗制定的统治制度。
这说明周初A.被分封地都沿用商夏的旧制B. 分封制达到“以蕃屏周”的目的C. 放松了对分封地的管控力度D. 对分封地采取了灵活的民族政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并正确认知的能力。
材料“疆以周索”就是要求按照周朝的制度来区划土地;由于当时的戎狄尚处游牧时代,逐水草而居,其田间小径大路,自必与其游牧生活相适应,不可能按照周代的制度来区划土地,对于与戎狄杂处的晋国,其土地区划只能因地制宜,按照戎狄的习俗去办,即“疆以戎索”。
故材料主旨强调周初对分封地采取了灵活的民族政策,D正确;AC 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D。
25. 下表反映了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古国始封国都今地存灭始置州郡县时期莒少昊后赢姓国,周武王封之于莒。
莒县历夏商、周武王又封之于莒,战国时灭于楚。
秦因置(莒)县薛黄帝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侯。
滕州市东薛城历夏商西周,至战国灭于齐。
秦因置郡,西汉废郡为县。
鲁周武王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曲阜市历西周春秋,战国为楚所灭。
西汉置县属鲁国,西晋始置郡。
单有虞氏舜帝师所封单县春秋时为鲁单父邑西汉因置单父县对表所反映的情况的合理解释是A.姬姓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B. 秦汉郡县往往沿袭先秦古国国名C. 兼并战争严重破坏先秦文明D. 以郡统县的传统发端于秦汉时期【答案】B【解析】A.材料中只有鲁国是姬姓封国,不能说明姬姓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故排除A项;B.从表中内容看,先秦时代,山东地区封国林立,随着秦汉这些古国渐趋埋灭,而后继朝代的大多郡县名却以这些古国名为名,故B项正确;C.兼并战争严重破坏了西周的分封制,此后形成的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这不足以得出严重破坏先秦文明的结论,故排除C项;D.以郡统县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故排除D项。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高一历史试卷[岳麓版]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高一历史试卷[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490f1ea216147917112886.png)
高一历史试卷(范围:必修1第一至第四单元)(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分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
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3、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高DD考资源网DDD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6、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7、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
2020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一《政治文明》测试卷
![2020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一《政治文明》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794f702a26925c52cc5bfaf.png)
必修一《政治文明》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商代的青铜文化光辉灿烂,经济获得明显进步,国家统治职能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氏族依然是社会的基本结构,“祖先崇拜”与“上帝崇拜”合一。
这说明商朝社会()A.呈现出浓厚的血缘色彩B.笼罩于神权统治之下C.带有浓厚原始禅让特色D.体现出强烈专制色彩2.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A.御史大夫、刺史B.宰相、参知政事C.太尉、军机处D.郡县、行省3.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这说明()A.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B.美国总统的权力不受国会制约C.英国首相不受议会制约D.英国首相的权力比内阁小4.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该材料反映的是()A.代议制B.联邦制C.总统制D.两党制5.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 “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6.顾准先生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沉着事功。
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
政治传统“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应该是()A.法国B.英国C.美国D.德国7.201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
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复习特训三十九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复习特训三十九](https://img.taocdn.com/s3/m/bcba62464028915f814dc200.png)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复习特训三十九第1题【单选题】图是古代雅典制作的陶瓶,从中不能读出( )A、陶器制造较发达B、人文思想较浓厚C、城邦民主较完善D、公民有强健体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
”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A、捍卫平民的权利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C、维护贵族的利益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人们盛赞法国人对世界法制的贡献,而法国人却真诚地坦言“我们毫不犹豫地宣称,就我们的立法完善性而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格言使我们坚强。
”对该材料的正确解读是( )A、罗马法首创国际法的基本原则B、罗马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的源泉【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克利斯提尼在推行民主制的同时,也更为注重公民权的限制,移民要想获得雅典的公民权更为困难,……只有那些为雅典做出突出贡献的迈提克(指外邦人),作为一种奖励,在经公民大会的特别投票通过后才能获得雅典公民权。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外邦人不可能获得雅典公民权B、雅典公民的利益得到了维护C、公民大会的权力进一步扩大D、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世袭权力【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布洛斯悬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晚期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的一个,贫困的雅典公民,下列关于他的政治活动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作为公民无权担任任何公职B、在公民大会上抽签当上了将军C、参加公民大会还能领取律贴D、通过选举成为四百人会议的一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查士丁尼法典规定:离婚由一方提出,但不是由于对方的过失而是另有正当原因,.-…对当事人双方都不加制裁;……一方主张离婚却无任何正当理由,以致无过失的一方遭受损失,虽准许其离婚,但对主张离婚的一方给予制裁。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卷(一)政治文明历程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卷(一)政治文明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2ff54c479b6648d7c1c7464d.png)
模块综合检测卷(一)政治文明历程基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在《释中国》一文中论证,“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仅指“中央之国”或“中央之城”。
西周初年的“中国”位于今天的( ) A.河北 B.山东C.河南 D.湖北解析:从西周分封制,可知西周初年的“中国”是指周王室所在的王畿地区,西周的都城有两个,一个是位于今陕西的西京镐京,一个是位于今河南的东都洛邑,故C项正确。
答案:C2.(2018·枣庄模拟)近期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热播,据史书记载:“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
”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 )A.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B.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C.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D.削弱了三公九卿的权力解析:秦朝确立君主专制,但是并未强化个人的独裁统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说明秦朝建立官僚体制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故B项正确;秦朝确立起官僚体制,否定了分封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削弱三公九卿的权力,故D项错误。
答案:B3.(2018·德阳诊断)汉朝建立初期,封瓯越、闽越的少数民族首领为王;承认原秦朝南海郡尉赵佗自立的南越国;放弃秦朝已开拓的西南夷地区,不设置行政机构。
这些做法表明统治者( )A.大体承接了秦朝政制B.依据形势调整统治策略C.奉行“无为而治”的思想D.大力简化地方行政层级解析:秦代并未实行分封制,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汉高祖刘邦为巩固统治大封功臣为地方诸侯,说明其是根据当时的具体形势采取了相应的统治政策,故B项正确;题干未体现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故C项错误;题干未体现出简化地方行政层级,故D项错误。
答案:B4.汉武帝时,拜卫青为大将军,“位在公上”;封公孙弘为丞相,“无爵”;授儒者孔安国为侍中,“朝廷荣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2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第7讲英国君主立宪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2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第7讲英国君主立宪制](https://img.taocdn.com/s3/m/402b9f9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d.png)
第7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选择题1.(2019届四川乐山一模)1688年11月荷兰执政威廉率领远征军登陆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出逃。
议会通过了詹姆士二世“退位”的决议,正式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
此举意味着英国( )A.国王彻底丧失统治权B.法权至上时代来临C.责任内阁制正式确立D.君主制度从此结束解析:选B 光荣革命后国王仍旧有行政大权,并未彻底丧失统治权,故A项错误;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决议实现政权和平转移,确立王在法下原则,故B项正确;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确立,故C项错误;光荣革命立威廉为国王,说明英国依旧实行君主制度,故D项错误。
2.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大部分辉格党人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赋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
相反,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
这表明在当时英国( )A.政治合法性受历史传统影响B.光荣革命成果受到挑战C.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D.政治生活缺乏理性精神解析:选 A 据材料“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可知,英国确立民主政体受到传统宪政的影响,故A项正确;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巩固了革命成果,故B项错误;据材料“对宪政传统的恢复”,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宪政传统是限制王权,这说明立宪政体阻止了国王专权,故C项错误;政治生活的理性是反对国王和教会,材料“对宪政传统的恢复”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是理性的体现,故D项错误。
3.(2020届安徽“皖南八校”摸底)英国的宪政体制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B.议会与国王组成新政府C.议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D.国王仅保留了形式权力解析:选C 在光荣革命之前,英国国王的权力就受到了限制,A项中“开始”的说法错误,故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通过题干“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可知在英国宪政政体之下国家的主权由国王转移到了议会,即议会在国家政权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故C项正确;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后,国王还是有一定行政权的,其权力是逐步被缩小的,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担任第一任首相,国王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统而不治”,故D项错误。
2020届全国高三高考备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政治文明》专题1测试卷(含答案)
![2020届全国高三高考备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政治文明》专题1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37b8c1f705cc1754270921.png)
绝密★启用前2020届全国高三高考备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政治文明》专题1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0分,共48分)1.“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
”古雅典的这一制度()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2.丹尼斯·舍曼等人所著的《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说希腊人开始倡导理智主义,那么他们也是最先压制它的人。
简言之,他们是这样一个民族——在人类可能会尽力为之的事情上,他们既向别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别人展示了何以失败。
”材料说明古希腊()A.民主制度不够完善B.直接民主确保人权C.海外殖民体现霸权D.尊崇理性道德作用3.雅典将军既是大多数公民满意和信任的领导人,但他必须忠实履行公民大会的决议并且是常胜将军,否则就会背上叛国罪名而被控告。
材料具体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之一是()A.直接泛滥的民主B.集体的非理性C.少数公民的民主D.多数人的暴政4.关于《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条款的规定,英国人认为:“同英国臣民进行贸易的中国臣民将不因为他们那方面进行交易而承受特别的负担或特殊的苛捐杂税”。
清政府认为:这个税率(值百抽五)比现有的帝国税率(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还高,所以应允了英方的要求。
中英双方不同的认识说明()A.英国通过该条款进一步控制中国B.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C.中国逐渐丧失对关税主权的保护D.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的概念5.“城邦个体公民的福祉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
”这一观点说明古希腊城邦()A.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B.重视公民素质的培养C.治国以人文主义为指导D.形成了多元政治格局6.罗马法体现了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特点,在程序法方面作了很多规定。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4cacc819e8b8f67c1cb9e8.png)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模块考试定位】模块考试命题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山东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内容调整意见》,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全面落实对三维课程目标的要求,力求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命题时,强调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以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对知识与技能进行考查;同时,适度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并通过选材、设问等方式渗透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为了落实“减负”要求,正确引导教学,在命题时,切实将难度降下来,力求难度系数在0.7以上。
【试卷结构说明】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题量:选择题25小题,非选择题3个小题。
共28个题目3.结构: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非选择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5分,共50分,全卷满分100分。
【命题注意事项】1.难度系数必须控制在0.7以上,体现基础性,兼顾能力考查。
2.要坚持稳中有变的命题原则,避免出现过多的新题。
3.要坚持全部试题必须自创的命题原则,坚决避免使用成题。
4.题干表述模糊、评分标准过高或界定不清往往会导致试题难度上升,命题时应特别注意。
5.命题时所选取的材料要有时代气息,不能太陈旧。
6.全卷应有较强的整体性,体现一定的风格,如人文性、图文并茂等;具体题目的命制除了体现知识点之外,还要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养。
高一历史质量检测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每当清明节许多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寻宗问祖。
这种“寻宗问祖”的活动源于古代的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井田制2.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
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主要反映了A.礼仪制度逐渐规范 B.君臣关系日益紧张C.皇权不断得到加强 D.对地方控制更严密3.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最新必修一政治文明史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岳麓版]
![最新必修一政治文明史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c46b0daaea998fcc220e42.png)
必修一政治文明史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据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
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有着密切关系:(宗法制)A.内外服制度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2. 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郡县完全由中央控制,官吏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代表中央行使地方行政权力C.郡县长官与皇帝形成了臣君隶属关系D.郡县完全由中央控制,官吏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3.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来,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其重要原因。
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 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C.设置通判,加强对地方官的监督D. 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4.伯利克里在著名的《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政权不掌握在少数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的”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A. 人民主权B. 轮番而制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 民主面前人人平等5.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
这主要是指()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利B.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C.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D.建立了相对民主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最早产生于英国,以后被世界许多国家采用。
回答6——8题6. 19世纪英国有位权威人士曾说:“议会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这则材料说明()A. 英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制度B. 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C. 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D. 英国君主立宪制存在很大的弊端7.英国的漫画家为某一历史事件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漫画。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卷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15397858e9951e79a892716.png)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卷____-____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名字能反映一个时代,可以窥探人们心中寄予的某种期望或恪守的某种观念。
从《宋书》中的刘敬先、殷孝祖,到《新唐书》中的张茂宗、延宗,再到《明史》和《清史稿》中的汤显祖、严世藩,史念祖、杨光先,《中国二十五史》中这样的名字比比皆是,它体现了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下列哪种观念。
()A.等级观念B.宗法观念C.法治观念D.辈份观念2.春秋时的“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 郡县制 B.宗法制 C. 礼乐制 D.分封制3.一位年轻人准备参加明经科的科举考试,他的理想是仿效魏征作一个谏议皇上匡扶天下的良相。
这位年轻人最早可能生活的朝代和他理想中的任职部门应该是() A.隋朝尚书省 B.唐朝门下省 C.宋朝枢密院 D.元朝中书省4.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A. 《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B. 《论西汉推恩令的实行及其影响》C. 《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 《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5.“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使希腊城邦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A 闭关锁国,重视农业B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C 小国寡民,独立自治D 贵族统治,僭主当政6.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指A.妇女B.外帮人C.奴隶D.成年男性公民7.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它的许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中主要有:()①“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④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D. ②③④8.“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在19世纪末的下列国家中,符合这一民主特征的主要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中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发展历程复习参考题(文科基础)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发展历程复习参考题(文科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fa1dbb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3.png)
历史(高三文科基础)必修1政治文明发展历程复习参考题专题复习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以夏朝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主要依据是A、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形成B、开始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C、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建立D、奴隶主占有土地和奴隶2、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3、西周与商朝相比较,奴隶制的发达主要表现在A、农业生产B、青铜制造C、制度创新D、疆域X围4、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A、世袭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禅让制5、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6、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A、都是中央集权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D、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7、秦朝形成了宰相制度,秦朝的丞相①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③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④名义上掌握兵权,实际由太尉“掌武事”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8、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是指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世袭制9、郡县制的推行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主要是因为这一制度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提高了政令施行的效率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D、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10、唐朝的“三省”与宋朝的“二府”,其设置的共同作用是A、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避免了君主专断和决策失误C、相权分散,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分散削弱了相权,皇权加强11、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事实设计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12、伴随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①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②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③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④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A、维护国家统一B、发展社会经济C、防御侵略D、加强民族团结14、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其中内服制主要管理A、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B、商族以外的活动区域C、黄河中下游地区D、黄河中上游地区15、分封制的主体是:A、殷商旧族B、殷商降族C、古老方国D、同姓亲族16、分封制与内外服联盟相比①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朝的方国密切,臣民关系更明确②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③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④各封国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A、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7、从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分封制,其发展趋势体现了A、中央与地方地位趋于平等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C、地方对中央的干预能力大大加强D、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18、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
高中历史 阶段达标检测(二)世界政治文明历程
![高中历史 阶段达标检测(二)世界政治文明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e5b880343323968011c92da.png)
阶段达标检测(二) 世界政治文明历程(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这些宣誓旨在( ) A.限制权力滥用B.防止官员腐败C.培育权利观念D.增强责任意识解析:选D 综合材料信息“依法履行”“保证公正”“拥有……权利和义务”可知,这些宣誓旨在增强责任意识,维护城邦利益,故D项正确。
A、B、C三项对材料解读片面。
2.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时写道:“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氏族制度又遭受新的失败。
”这项措施是( ) A.颁布“解负令”B.设立陪审法庭C.成立“四百人会议”D.按收入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解析:选D 按收入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扩大了有产阶级的势力,贵族的力量受到了打击,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颁布“解负令”是指将沦为债务奴隶的平民解放出来,与氏族制度无关,故A项错误;设立陪审法庭是设立司法机构,不是氏族制度遭受新的失败,故B项错误;成立“四百人会议”是从四个血缘部落各抽出一百人组成,不是氏族制度新的失败,故C项错误。
3.在西方法律史上,雅典法律制度灵活并富有弹性,但它始终没能与政治保持相当的距离。
在雅典,它既是捍卫民主最有力的武器,又是公众舆论的工具。
这表明雅典法律制度( )A.是维系民主政治的保障B.体现人文精神C.司法缺乏足够的独立性D.维护贵族统治解析:选C “既是捍卫民主最有力的武器,又是公众舆论的工具”无法体现对民主的维系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与人文精神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雅典法律制度灵活并富有弹性,但它始终没能与政治保持相当的距离”可见其最终没有完全独立地行使功能,故C项正确;“公众舆论的工具”无法体现对贵族的维护,故D项错误。
【2019-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卷(一)政治文明历程
![【2019-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卷(一)政治文明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c2fb48163169a4517723a3e7.png)
【2019-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卷(一)政治文明历程(一)政治文明历程基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在《释》一文中论证,“”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仅指“中央之国”或“中央之城”。
西周初年的“”位于今天的( )A.河北 B.山东C.河南 D.湖北解析:从西周分封制,可知西周初年的“”是指周王室所在的王畿地区,西周的都城有两个,一个是位于今陕西的西京镐京,一个是位于今河南的东都洛邑,故C项正确。
答案:C2.(2018·枣庄模拟)近期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热播,据史书记载:“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
”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 )A.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B.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C.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D.削弱了三公九卿的权力解析:秦朝确立君主专制,但是并未强化个人的独裁统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说明秦朝建立官僚体制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故B项正确;秦朝确立起官僚体制,否定了分封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削弱三公九卿的权力,故D项错误。
答案:B3.(2018·德阳诊断)汉朝建立初期,封瓯越、闽越的少数民族首领为王;承认原秦朝南海郡尉赵佗自立的南越国;放弃秦朝已开拓的西南夷地区,不设置行政机构。
这些做法表明统治者( )A.大体承接了秦朝政制B.依据形势调整统治策略C.奉行“无为而治”的思想D.大力简化地方行政层级解析:秦代并未实行分封制,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汉高祖刘邦为巩固统治大封功臣为地方诸侯,说明其是根据当时的具体形势采取了相应的统治政策,故B项正确;题干未体现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故C项错误;题干未体现出简化地方行政层级,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政治文明历程复习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48分一.选择题: 24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
这里所说的“礼”主要指:A.礼仪B.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C.风俗D.贡赋2.2007年1月8日,安徽六安一个古墓的墓主被确定。
墓主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刘庆。
据文献记载,西汉时六安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时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历五代,王莽时绝。
根据这一材料可以断定:A.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直以分封制为主 B.汉武帝分封大批刘姓诸侯王以拱卫中央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分封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D.分封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3.“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
”以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作为加强皇权措施的皇帝是:A. 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4.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
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
“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
”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
由此可以看出:A.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C.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5.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
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6.下列关于明朝内阁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B.由首辅主持C. 六部几乎成其下属机构D.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7.韩非子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所持的观点几乎截然相反,但在历史上都起了积极作用。
其决定性因素在于两人:A.阶级立场不同 B.受外来思想的影响不同C.所处社会发展历史阶段不同 D.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8.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
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9.某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据此推断,该研究课题应该是: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B.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C.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D.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10.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突出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11.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
这表明: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12.公元1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耶发生了经济纠纷,上诉至法庭。
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根据:A.罗马万民法B.埃及习惯法C.罗马自然法D.罗马公民法13.对近代欧美法制建设产生重要影响的罗马法的原则和制度有: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陪审制度④三权分立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 ①②④D.②③④14.下列对古希腊和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有: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③《十二铜表法》是平民斗争的产物,是为维护平民利益而颁布的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与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着重要关系 A.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15.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B.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政体C.从“人治”到“法治”的演变D.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16.新华网快讯:英国首相布莱尔2007年6月27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
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英王是国家名义的象征,统而不治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D.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时,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17.西方学者在对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评论时说:“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
这是因为这次改革:A.使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B.最终结束了复辟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18.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笛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由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这番话的意图是: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B.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19.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西安兵马俑。
当他步出展馆时,发现一个小女孩站在高处观望他,双方招呼并对话:克:你为什么站那么高?女孩: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
克: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女孩:管美国(人民)。
克:(略为思索后)准确的说,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
最能说明克林顿这一结论的是:A.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按三权分立的原则设置的B.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C.政党政治的存在置总统于人民监督之下D.美国民众有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20.2008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
根据你对《1787年宪法》的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②各州选出选举人组成选举团选举总统③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④美国总统享有包括宣战权在内的行政权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21.下图为英国漫画家创作的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
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
这幅漫画的含义是: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更迭频繁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是民主的装饰品C.法国的共和制度建立的基础相当脆弱D.法国的共和制度的确立相当艰难22.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 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
其最主要原因是:A.共和派力量的壮大和不懈斗争B.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D.1875年宪法及其修正条文堵塞了君主派复辟之路23.“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C.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D.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24.“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说明民主宪政的特点。
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程度。
这说明代议制民主政治最大好处是:A.是真正的民主,可以保障所有人的利益 B.避免了党派之间的斗争,有利于稳定政局C.可以把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D.可以限制王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第Ⅱ卷非选择题 52分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
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概述秦朝以后中枢机构的四次大循环,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5分)材料四: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
”“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3)你同意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26.(1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精彩演说(1)依据材料一归纳伯利克里所阐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3分)材料二. 图一“通途”图二雅典居民比例通往公民大会(2)写出材料二漫画“通途”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2分),结合材料二两图以及材料一,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这句话?(4分)材料三(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