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考必背考点
【政治知识点】初三政治知识点最全总结 中考核心考点必背

【政治知识点】初三政治知识点最全总结中考核心考点必背1、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2、一个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标志:国旗3、主权国家的标志和国家威严的象征:国徽4、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工具5、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石制工具6、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发展的新水平的标志:包括金属工具在内的金属制品和手工业的出现7、私有制在社会上确立的标志:土地成为私有财产8、奴隶社会形成的标志,也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奴隶制国家的建立9、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金属工具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0、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出现11、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封建国家的建立12、封建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冶铁技术的发展13、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4、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标志: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15、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16、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用机器制造机器17、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1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的发明和应用19、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0、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的标志:五四运动21、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的标志: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22、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2、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5、我国的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6、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和集中体现:守法7、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犯罪是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8、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1)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4)教育和保护相结合9、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劳动、受教育10、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具有强制性的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普及性的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免费的教育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1.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和革命指南,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邓小平理论为主要内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为组成部分的科学体系。
4.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中央委员会,其下分为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等机构。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司法机关。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经济建设,不能脱离经济建设和发展。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要解决三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8.一国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个国家不同的地区可以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
9.党的最高纪律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基本原则之一。
10.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初三政治总复习知识点

初三政治总复习知识点
宪法和国家行政机构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确立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权利保障。
- 国家行政机构包括国务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负责
行政管理和司法审判。
我国的政治制度
-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 国家主席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代表人物,由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选举产生。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 中央政府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全国大政方针的决策
和管理。
- 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下属机构,负责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
中国的领导
- 中国是中国最高的政治力量,是执政党。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共中央。
- 党员要服从党的纪律,为人民服务,维护党和国家的统一。
政治理论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共同富裕。
国家安全和国防
- 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的最基本利益,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等各方面的安全保障。
- 国防是维护国家独立、安全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手段,军队是国家的武装力量。
初三中考政治复习要点汇编

初三中考政治复习要点汇编政治基本知识1. 国家的性质和作用2.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作用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点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作用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构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3.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意义国家机构和决策机制1. 国家权力机关的构成和职能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机构3. 国家政府的组成和职能4.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能5.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意义和目标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2. 公民的基本义务和责任3. 公民的政治参与形式和途径4. 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培养途径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全1. 国家安全的内涵和重要性2. 国家安全观的形成和核心要义3.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的措施4. 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任务和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优越性2. 人民民主的实质和基本特点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和基本途径4.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和基本要求世界政治与经济1. 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的主要特征2.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3. 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方针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经验和做法3.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中国梦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任务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和战略安排以上是初三中考政治复习的要点汇编,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中考政治必考100个考点

中考政治必考100个考点(一)法律常识部分1.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推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5.青少年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增强法制观念。
6.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法律。
7.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9.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依法自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0.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1.法律打击各种经济犯罪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12.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律。
13.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般违法发展下去就是犯罪)14.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母法)15.刑法的作用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
16.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要逐步学会依法保护环境。
17.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
18.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肯定违法(违反的刑法)19.违法(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联系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20.犯罪要受到惩罚棗刑罚21.刑法的目的――预防和减少犯罪22.什么是宪法――在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的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3.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2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5.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8.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9.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30.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有――受教育和劳动。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100%汇总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100%汇总一、国策、战略、理念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中考政治知识点必背汇总

中考政治知识点必背汇总中考政治知识点必背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9、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3、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中考政治常考知识点1、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3、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政治)和经济全球化(经济)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是指中学生在参加中考政治考试时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700字的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任务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主要内容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4.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举措二、我国政治制度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特点和作用2. 党的领导和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作用3.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以及党章规定的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基本任务4.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纲领和基本任务三、国家政权1. 国家政权的性质和基本特征2.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划分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4. 中国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和国务委员的职责和作用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法律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法律2.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对国家制度、国家领导制度的规定和作用3.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规定4. 其他重要法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如民法、刑法、劳动法等五、民主法制教育1. 法律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 学会依法维权,建设法治社会4. 国内外重要法治的比较和启示六、参政议政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 政治协商制度七、对台工作1. 反对"台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3.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统一以上是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的一部分,能力和阅读理解等其他方面的要求仍需要根据具体考试要求来进行准备。
理解和熟悉这些知识点,对于中考政治考试至关重要,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学习,做好准备,取得好的成绩。
初三政治学习全书:必备知识点

初三政治学习全书:必备知识点一、国家与社会主义1. 国家的概念: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组织,由一定的人口、一定的领土和一定的政权组成。
2. 国家的特征:国家具有主权、领土、人民和政权四个基本特征。
3.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追求共同富裕、人民民主、社会公正和文明进步的基本原则。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的领导、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法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五个基本特征。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1. 政治制度的概念:政治制度是指国家的组织形式和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
2. 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 国家机构:中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各部门等。
四、法律与法制1. 法律的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公布,用于规范社会行为的行为准则。
2. 法律的作用:法律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调整社会关系和推动社会发展。
3. 法制建设:法制建设是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法律的实施和法治的建设。
五、公民的权利与义务1. 公民的权利: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平等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等。
2. 公民的义务:公民有守法、参政、劳动、研究、爱国、守信、文明等义务。
六、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1. 民族团结的意义: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发展的重要保障。
2. 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平等基础上,国家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权力的制度安排。
七、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法治的基本要求:法治要求依法治国、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严格执法。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初三中考政治备考重点知识汇总

初三中考政治备考重点知识汇总
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具有领导地位。
- 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中共中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 具体体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民主专政。
3. 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政府组织
- 中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国家主席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4. 中国的法律体系
- 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宪法是最高法律。
5. 中国的国防建设
- 国防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发展国防科技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方向。
6. 中国的外交政策
-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7. 中国的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
- 中国倡导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 中国的基本人权保障
- 中国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等。
- 公民的人权不可侵犯。
9. 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
- 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等。
10. 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 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优秀的传统文化。
以上是初三中考政治备考的重点知识汇总。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取得好成绩!。
初三政治学习指南:必要知识点

初三政治学习指南:必要知识点
1. 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 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成立背景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和党员教育
3. 社会主义制度
-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挑战
-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
4.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 公民的基本义务和责任
- 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和途径
5. 法治与社会公正
- 法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
-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 社会公正的实现和维护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和特点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和价值
以上是初三政治学习中必要的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初三中考政治初中《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

初三中考政治初中《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初中政治必背知识点(一):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1、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2、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1)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2)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4、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我国现阶段达到的小康还是总体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5、描绘理想中的全面小康社会蓝图:(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3)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4)各方面的制度更加完善(5)对外更加开放6、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7、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请描述和谐中国的美好前景)9、为了实现全面小康,国家应该怎样做?(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现状,国家应该怎样做?)(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坚持改革开放(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6)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7)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的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等。
10、为了实现全面小康,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1)努力学习,掌握适应现代化需要的专业技能(2)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竞争意识(3)增强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11、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主要有哪些?(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4)国家加强宏观调控(5)规范市场行为(6)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等。
12、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徐州),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1)努力学习,使自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邻里团结(3)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4)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5))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竞争意识(6)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13、你身边还有哪些不和谐之音?(举例)乱丢垃圾、考试作弊、打架斗殴、乱排放污水、手机黄网等14、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会过时吗?为什么?)(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2)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必须要艰苦奋斗(3)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中考 道德与法治 必背知识点

一、国策、战略、理念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分类整理

道德与法治是中考重要考点之一,下面是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的分类整理:一、常识知识类:1.法律的定义、特征和作用2.法律的渊源:古代法律与现代法律3.国家法律的形式:宪法、立法、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军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4.法律权益的保障方式:法治、德治、行政治理、社会调节、自我保护5.全球治理:国际法和国际组织6.法律适用的原则:平等原则、合理预测原则、公平原则和订约自由原则7.法律实施的途径:立法、行政法规制定、司法审判、行政执法、公民遵守二、基本权利与义务:1.劳动权利:平等就业机会、劳动条件、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2.教育权利:义务教育、教育平等机会、特殊教育、素质教育、教育3.居住权利:居住条件、住房保障、土地征用和赔偿4.财产权利:个人和企业的财产权,知识产权保护5.人身权利: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利、人格尊严权利6.环境权利: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生态环境法制建设7.公民义务:守法、敬法、遵纪守法、社会公德三、法律法规:1.宪法:国家根本大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权力分工3.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法规:婚姻自由、丧偶、离婚、再婚、继承权等4.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儿童权益、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保护等5.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劳动合同、劳动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6.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大气、水、土壤、噪声等污染防治,自然保护区等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合同、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等消费者权益保护8.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交通安全、行人通行、文明交通等四、法治实践类:1.民事纠纷处理机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公正司法鉴定机构2.治安纠纷处理机构:人民警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3.公益诉讼: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公共财产保护等4.ADR(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调解、仲裁、协商等不通过诉讼解决争议的方式5.违法犯罪行为处理:预防、制止、惩治犯罪行为,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安全以上就是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的分类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政治中考必背考点七年级上册1、只有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我们才能奏出最优美的班级乐章,在集体中不断成长。
2、初中三年的学习将是我们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把握好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
3、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
4、我们要肯定、尊重、悦纳、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应尊重他人的生命、善待他人的生命。
5、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6、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7、我们既要要做到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也要要做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8、情绪分成四大类:喜、怒、哀、惧。
9、情绪犹如双刃剑,会对人会产生积极影响,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10、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
11、培养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
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操、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
12、我们要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毒品的危害性极大,我国法律规定:吸毒违法,贩毒有罪。
14、面对不法侵害,我们应提高警惕。
用智慧保护自己。
用法律保护自己。
七年级下册1、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2、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3、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4、不管是自负者还是自卑者,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们远离成功。
5、正是由于自信者乐观、进取与专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
6、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决不会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7、理想,自强的航标。
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
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
8、面对困难和挫折,大致有三种人。
胆怯、懦弱的人。
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
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
9、坚强意志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10、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1、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2、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的性质)13、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14、任何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5、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16、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17、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利武器。
(刑法的作用)18、根据刑法的规定,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19、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保护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
20、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1、我们维护权益的有效途径有哪两种?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
2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23、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4、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5、我国法律的性质是: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26、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如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27、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如违反《民法通则》。
28、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29、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因为这两类违法行为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较小。
30、父母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体现了对未成年的家庭保护。
31、学校不得对未成年人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体现了对未成年的学校保护。
32、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光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品,体现了对未成年的社会保护。
33、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现了对未成年的司法保护。
八年级上册1、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2、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3、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
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4、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
5、我们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6、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7、面对文化差异,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排斥,一种是沟通。
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尽量消除误解,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我们主张各国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多样性,共同繁荣进步。
8、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9、网络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不应该成为网络的俘虏,而要做网络的主人。
10、沉迷网络荒废学业,以及诱惑欺诈的事情,也时常发生。
11、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12、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
上网更要遵守法律。
13、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14、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
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15、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
16、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17、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繁琐礼仪,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礼仪习俗,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把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
18、做一个合格的竞争者,就要消除忌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19、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20、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21、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
22、合作与竞争,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3、“在竞争中合作”需要我们形成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24、“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25、宽容并不意味我们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
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
宽容要讲究策略。
26、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7、我们应当平等对待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互相取长补短,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28、尊重社会,就要遵守社会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29、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30、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
诚实守信的出发点: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
诚信的核心是善。
31、尊重他人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将其公开,也是我们在交往中应有的品德。
32、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34、换位思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3、我们享有的权利,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4、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5、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6、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
但是,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
7、公民的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各个方面。
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8、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9、法定义务是我国法律向公民提出的爱国的具体要求。
自觉履行这些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
10、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有哪些?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1、公民如何做到忠实履行义务?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12、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1、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权利。
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2、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
3、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4、人格尊严权是任何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1、我国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是什么?(1)强制性(2)公益性(3)统一性2、中学生应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4、依照我国继承法,继承方式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
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获得遗嘱中指定的遗产,不属于遗嘱继承,而属于遗赠。
5、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
6、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