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分销模式对比_图文.ppt
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ppt课件

20666
其他营运收入
18388
26911
营运收入合计
128561
158604
营运支出
电路租费
5287
4914
网间互联支出
12975
12868
折旧
26827
36611
工资
6757
7700
其他营运支出
27919
43308
营运支出合计
79765
105401
2004年
128534 24760 39087 192381
11
2.中国移动呈现下降 趋势,说明运用短 期非付息负债能力 增强;中国联通保 持平稳的趋势,同 时该指标联通低于 移动,可见联通更 善于运用“短期非 付息负债”。
12
(三)收入以及成本支出管理
中国移动——营业收入与成本支出管理
年份
2002年
2003年
营运收入
通话费
93272
111027
月租费
16901
88.88% 50.66% 39.44% 44.80%
81.82% 38.71% 33.85% 48.15%
10
1.两家公司的比率都 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但是,中国移动一直 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即一直保持着较好的 短期偿债能力;然而, 中国联通的情况就不 容乐观了,大幅度的 下降,使得其短期偿 债能力也不断下降。
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
降价竞争战略分析
1
2
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现状
目前,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形
成典型的“双寡头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不完
善的市场结构,存在着串通和
激烈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倾向,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分销模式对比

总之中国移动:在社会分销渠道中占主导地位,这一状况将得以 延续,因为中国移动具有如下优势: 1) 规模效应; 2) 分销商品质更优; 3) 高效的管理; 4) 行之有效的分销商保留机制。 中国联通的渠道总体而言不如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特别是在南方 21省。但随着WCDMA水货手机已在高端手机市场中赢得了较大份 额,我们认为其在年轻客户市场中存在机会。
大客户服务
中国移动大客户服务,分为两部分,一是个人大客户,二是集团大客户。 个人大客户:目前根据话费评定,根据前6个月的月均消费,这里指你实际交给移 动公司的,不是优惠前的。分为贵宾卡、银卡、金卡、钻石卡。这里提供的服务, 各地是有差异的。但银卡、金卡、钻石卡一般都提供客户经理服务,还有很多,比 如机场贵宾服务(中国移动在国内大部分机场设置了全球通VIP)等等。 集团客户:根据单位规模,分为不同的级别,比如当地的党政府、公检法、大型企 事业单位等。
营销渠道
营销0801 雷达 杜成舟
杨玉峰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目录
导论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公司简介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渠道分析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渠道比较 未来策略预测与展望
导论
随着市场竞争的展开,营销渠道作为企 业在市场的前哨,具有销售、营销、服务 和收集市场信息等重要作用,对电信运营 商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毕竟,在市 场越来越细分的环境下,渠道力量将成为 电信运营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研究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渠道建 设就具有一定意义。
社会渠道
合作营业厅:属于移动业务分销渠道中的中间商,是合作者自己投资建立的专门经销
各种移动业务的经营场所,合作营业厅的所有者买进移动产品的所有权,然后直接销 售给用户。有的合作营业厅也会得到移动运营商的各种销售支持。一般而言,合作营 业厅同时经营几家移动运营商的产品。
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营销竞争之道小组成员:0907020068 曾祥威0902020112 周柏棠0907020005 陈晓芳0904020041 林圣杰0904020035 梁家乐0905020033 刘旭枫0901010005 陈洪佳公司简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是国家特大型企业,从企业实力上看,在世界通信产业中名居第18位。
已于72个国家和地区的142个运营商开通了自动漫游,其所拥有的“全球通”“神州行”等著名服务品牌享有着很高的用户知名度。
从设备能力上看,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GSM移动通信网络,其容量与规模前所未有。
CMCC与国内外知名设备厂商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并采用他们提供的世界最先进移动通信设备,构造起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性能、高满意度服务的移动通信网络。
在建设GSM主网络的同时,中国移动建设了功能强大的支撑网络:计费系统、网管系统、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等,以保证网络正常运营、业务顺利开展。
此外,为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对除基本话音业务以外的新业务和数据业务的需求,构建了短消息平台、语音信箱、智能网、CMNET 数据网、W AP平台、GPRS无线分组网等业务平台,使业务种类日趋丰富,移动市场不断得以拓展。
中国移动业已建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GPRS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9.6kb/s~170kb/s的无线数据业务,使第二代的GSM系统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演进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通)于2008年10月15日由原中国联通红筹公司、中国网通红筹公司合并成立。
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4年7月19日成立的我国唯一一家能提供全面电信基本业务的综合性电信运营企业。
联通主要业务经营范围包括:GSM移动通信业务、WCDMA移动通信业务、国内国际长途电话业务(接入号193)、批准范围的本地电话业务、数据通信业务、互联网业务(接入号16500)、IP电话业务(接入号17910/17911)、卫星通信业务、电信增值业务、以及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其他电信业务。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营销策略的比较分析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营销策略的比较分析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是中国两大电信运营商。
在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它们采取了不同的营销策略来吸引和留住客户。
首先,中国移动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一直致力于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他们在广告宣传中大力强调自己的网络覆盖率和服务质量优势。
此外,中国移动还通过赞助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来提高品牌知名度。
这种品牌建设策略有助于提高客户对中国移动的认知度和好感度。
相比之下,中国联通更注重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竞争。
作为中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中国联通通过推出一系列新的产品和服务来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例如,他们推出了“沃”品牌系列产品,包括“沃4G”和“沃智慧”等。
这些产品的推出旨在满足客户对高速和智能化移动通信的需求,并吸引那些对新技术和创新感兴趣的消费者。
除了产品创新,中国联通还通过价格战略吸引客户。
他们经常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和套餐,以低价提供更多的通信服务。
这种价格敏感型战略吸引了一些对价格更为敏感的消费者,并促使他们选择中国联通作为他们的移动运营商。
此外,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渠道建设方面也有不同的策略。
中国移动拥有庞大的自营渠道网络,包括自己的门店和代理商渠道。
这使得客户可以方便地获得中国移动的产品和服务。
相比之下,中国联通更依赖于合作伙伴渠道,通过与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零售商合作来销售产品。
这种渠道策略帮助中国联通拓展了销售渠道,并提高了产品的覆盖范围。
综上所述,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营销策略各有侧重。
中国移动注重品牌推广和市场份额的维护,而中国联通则更注重产品创新和价格竞争。
这些策略有助于两家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吸引和留住客户。
继续写相关内容,1500字除了上述提到的品牌建设、产品创新、价格战略和渠道建设,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营销策略上还有其他的差异。
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有一定的差距。
中国移动注重在城市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一二线城市。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营销策略的比较分析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营销策略的比较分析一、营销环境比拟市场营销环境是指影响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和动因。
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与环境的变动息息相关。
分析营销环境,主要要认清环境威胁和市场营销时机。
环境威胁是指环境中不利的开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如果不采取果断的市场营销行动,这种不利趋势终将伤害到企业的市场地位。
市场营销时机那么指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富有吸引力的领域。
在该领域内,企业将拥有竞争优势。
当然,作为同一产业中的两大主要竞争对手,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也互相构成对方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每一方的行为变化都会对对方带来新的威胁或时机。
从环境威胁和市场时机这两个维度来比拟,中国联通面临的威胁主要在于新的进入者如电信“小灵通”的加盟、现有竞争对手中国移动的品牌形象的深化和整体规模优势的加大;其市场时机那么在于巨量的中低端市场的广阔潜力、CDMA业务和技术优势逐渐为社会所认知以及其争取高端市场的营销知识的丰富。
而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其外在威胁主要有新的进入者如电信“小灵通”的加盟、现有竞争对手中国联通在中低端市场份额的不断上升和其整体实力规模的加大、CDMA业务差异化优势确实立及其对中高端市场的冲击;其市场时机那么在于海量的广告投入所塑造出来的知名品牌、在长期对中高端客户管理工作中积累起来的客户体验优势以及反攻中低端市场存在的广阔潜力。
这说明,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虽然共享产业生态环境,但短期来看其博弈的现实却异常残酷和无情,属于典型的此消彼长、不进那么退的零和式竞技格局。
二、营销目标比拟一般的营销目标仅定位于市场用户的争夺。
但笔者认为,企业营销目标实际上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企业目标、企业财务目标和企业市场目标。
企业目标是指在企业整体目标和战略的指导下,对营销工作所提出的具体目标,如通过营销工作传达企业的价值观、理念和社会形象。
财务目标是指支撑企业经济运行所提出的市场营销要求,它包括收入和利润两个局部。
三大运营商分析PPT报告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由中央管理,是经国务院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 家控股公司的试点。注册资本1580亿元人民币。主要经营国内、 国际各类固定电信网络设施,包括本地无线环路;基于电信网络 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进行国际电信业 务对外结算,开拓海外通信市场;经营与通信及信息业务相关的 系统集成、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广告、出版、设备 生产销售和进出口、设计施工等业务;并根据市场发展需要,经 营国家批准或允许的其他业务。
中国移动篇
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 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 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 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客户品牌。2008年5月23 日,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 子企业,保持相对独立运营。 中国移动的宽带主要是家庭宽带,由中国移动授权铁通推出的, 接入方式分为三种,同轴电缆,ADSL,小区局域网。
3
劣势
1
2
总体的用户规模和盈利能力仍然弱 于竞争对手
移动、电信成功取得全业务运营 资格,在固网和移动业务领域将 会对联通产生冲击。
中国电信篇
主要经营国内、国际各类固定电信网络设施,包括本地无线环路 ;基于电信网络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进行 国际电信业务对外结算,开拓海外通信市场;经营与通信及信息业务 相关的系统集成、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广告、出版、设 备生产销售和进出口、设计施工等业务;并根据市场发展需要,经营 国家批准或允许的其他业务。旗下拥有“我的e家”、“天翼”、“ 号码百事通”、“互联星空”等知名品牌,具备电信全业务、多产品 融合的服务能力和渠道体系。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比较分析报告

《营销管理》课程报告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与中国联通比较分析报告前言本文通过对自近年来中国移动通信运营行业的市场发展、变化,对两家主要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和中国联合通信公司进行了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公司的产品定位、定价情况、分销渠道和促销手段等营销策略,并结合《营销管理》课程所学内容对两公司各自的用户特征和市场细分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移动通信、营销策略、用户特征分析目录一、移动通信行业分析 (1)(一)移动通信行业发展概况与趋势 (1)(二)国际市场概况 (2)(三)国内市场概况 (2)二、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背景介绍及SWOT分析 (3)(一)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介绍 (3)(二)中国联合通信公司介绍 (3)(三)两公司的SWOT分析及总体水平分析对比 (4)三、两公司目前的营销策略 (7)(一)产品定位 (7)(二)定价情况 (8)(三)分销渠道 (9)(四)促销手段 (9)四、两公司目前的移动通信用户特征比较 (10)(一)用户基本特征比较 (10)(三)品牌认知度比较 (12)(四)用户满意度比较 (12)(五)目标用户群描述 (13)五、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用户分析 (13)(一)消费者偏好分析 (14)(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15)六、参考文献 (18)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与中国联合通信公司营销比较分析报告一、移动通信行业分析(一)移动通信行业发展概况与趋势2000年的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可谓红红火火。
1至8月份,全国移动电话新增用户1989.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6319.2万户,移动用户普及率达4.7%。
截止2000年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8526万户,当年新增用户4197万户,全国用户普及率为6.7%。
中国移动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预付费业务成为新亮点随着今年我国移动市场竞争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移动运营商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中国市场手机分销渠道对比.ppt

影响手机分销的四个因素
● 产品特性。手机属于通用型大众化产品购买频率高.应走便民路 线.同时手机的价格相对于普通消费品略高 所以专业的、知名度较 高的卖场比较适台.这样就促进了手机分销的规模和品牌化经营。
● 市场结构。处于导入期和成长期的产业.对渠道的依赖程度高, 它需要依赖中间商打开市场和区域化管理。而进入成熟期后.主要依 靠自己的网络分销。
● 市场竞争情况。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不但存在厂商问的竞争.并 且存在分销商之间的竞争。竞争促使企业向品牌经营发展.同时竞争 也带动了企业问的并购重组.形成 大鱼吃小鱼 的发展势态.
● 技术因素。核心技术的匮乏使得国内手机厂商只能偏重于 渠道’ 竞争.从而引发渠道竞争的激烈化。物流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 展给手机分销渠道发展带来便利。
国产手机分销渠道模式
国外手机分销渠道模式
国外手机厂商刚进入中国时,为了打开中 国市场,采用的是全国总代理包销的形式。其产 品首先销售给几家全国性的大型经销商。这些大 型经销商把手机批给大区、省一级的经销商。后 者将手机批给当地批发商。批发商再批给零售商。 零售商把手机销售给消费者。一般来说,这种分 销渠道体系要经过若干环节才能将手机从厂家传 递到消费者手中.这种代理制(经销制)分销体系 的缺点是渠道距离比较长。手机厂商与零售商、 消费者沟通起来比较困难。
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消费能力上都有差异 二是手机渠 道具有地方特色,地方渠道势力强劲,相互重合较小。
国产手机分销渠道模式
国内手机厂商凭借本土化的优势,在 渠道上多采用区域代理和直销制,由生产 厂家自己建立销售网络销售。国产手机的 分销模式以家电销售的渠道模式为背景, 在各级区域都有厂家直派的分销力量,手 机基本是从商家直接到店家。国产手机分 销渠道的优势特征是环节少、路径短。
移动公司与联通公司营销比较分析报告

移动公司与联通公司营销比较分析报告[报告]背景介绍: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两家国有通信运营商。
他们在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激烈,并且都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本报告将对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定价策略: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对移动服务的定价策略有所不同。
移动公司采用低廉的价格吸引消费者,然后通过提供套餐升级和增值服务来获得更高的利润。
联通公司则更注重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对较高的价格。
总体而言,移动公司在价格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市场定位:移动公司一直以来都注重大众市场,通过广告和促销活动吸引大量用户。
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主要面向普通消费者,注重便捷和实惠。
联通公司则更注重企业市场和高端消费者。
他们提供更多的特色服务和高质量的网络连接,以满足这一部分人群的需求。
推广手段: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在推广手段上也存在差异。
移动公司更注重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如电视、户外广告、营销短信等。
联通公司则更注重与合作伙伴和代理商的合作,通过合作推广和推销员推广来提升销售业绩。
客户关系管理: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都十分重视客户关系管理。
他们都建立了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提供24小时的服务热线和在线客服。
移动公司通过积分和折扣等方式来鼓励用户长期使用移动服务。
联通公司则通过VIP会员服务和定制化的服务来提升客户满意度。
商品组合: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均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移动产品和服务。
移动公司注重提供通信服务,并且致力于推出新套餐和增值服务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联通公司则更注重提供高质量的网络连接和特色服务,如千兆宽带、云服务等。
竞争优势:移动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具有较低的价格策略,吸引了大量的用户。
他们的大众市场策略也使得移动公司在壮大用户群体方面具备较高的能力。
联通公司则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特色服务方面具备优势,能够吸引高端消费者和企业用户。
结论:总体而言,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在营销策略上存在差异,但都有各自的优势。
移动通信公司与中国联合通信公司营销比较分析报告修订稿

移动通信公司与中国联合通信公司营销比较分析报告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与中国联合通信公司营销比较分析报告前言本文通过对自近年来中国移动通信运营行业的市场发展、变化,对两家主要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和中国联合通信公司进行了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公司的产品定位、定价情况、分销渠道和促销手段等营销策略,并结合《营销管理》课程所学内容对两公司各自的用户特征和市场细分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移动通信、营销策略、用户特征分析目录一、移动通信行业分析 (1)(一)移动通信行业发展概况与趋势 (1)(二)国际市场概况 (2)(三)国内市场概况 (2)二、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背景介绍及SWOT分析 (3)(一)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介绍 (3)(二)中国联合通信公司介绍 (3)(三)两公司的SWOT分析及总体水平分析对比 (4)三、两公司目前的营销策略 (7)(一)产品定位 (7)(二)定价情况 (8)(三)分销渠道 (9)(四)促销手段 (9)四、两公司目前的移动通信用户特征比较 (10)(一)用户基本特征比较 (10)(三)品牌认知度比较 (12)(四)用户满意度比较 (12)(五)目标用户群描述 (13)五、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用户分析 (13)(一)消费者偏好分析 (14)(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15)六、参考文献 (18)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与中国联合通信公司营销比较分析报告一、移动通信行业分析(一)移动通信行业发展概况与趋势2000年的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可谓红红火火。
1至8月份,全国移动电话新增用户1989.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6319.2万户,移动用户普及率达%。
截止2000年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8526万户,当年新增用户4197万户,全国用户普及率为%。
中国移动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