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日积月累 非常实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一查
同学们!你能利用网络查到其他描 写自然的诗歌吗? 找到后,研究研究,再ຫໍສະໝຸດ Baidu大家说说吧!
背一背
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日积月累
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 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 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 了光辉的篇章!
古人眼里的自然世界是怎样! 瞧瞧
虫鱼鸟兽 风雨雷电
忆一忆
你学过哪些提及自然万物的 诗歌,背给大家听听!再谈谈 你对它们的感受吧!
学一学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 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 稹)
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 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 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 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 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 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这首诗写的是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构 思新颖别致。诗人选取了静寂的散发着寒 意的月夜为背景,从夜寒中显示出春天的 暖意,从静寂中显示出生命的萌动,从几 声虫叫引起人们对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造物”就是大自然。大自然虽然不言,但是 有感情的。这不,冬寒尚未退尽,春天已经悄悄 地来临了。百花园里万紫千红的花朵都已准备就 绪,只待春雷一声,就会竞相开放。这首诗不仅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更重要的是抒 发了对社会变革的热切期待。 诗人赞美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 寒尽而带来春天,悄悄地安排好万紫千红的百花 含苞待放。在这寂静之中,正蕴蓄着巨大的爆发 力量,就等那一声震撼人心的春雷。春雷炸响,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一个春花盛开的新的世 界!流露出诗人迎接新世界来临的喜悦心情。
作者从小就在北京读书,又在北京考中进士做官, 北京是他的第二故乡,是他的理想所在。现在,他 被迫离京,心情是多么复杂呀!黄昏日落的惨淡景 象,天涯海角的遥远距离,使他的离愁更加浩大而 沉重了。诗的后两句,诗人将笔锋一转,即景抒情, 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多么新奇的诗句。在古人 眼里,凋谢飘零的落红,总是引起叹息和伤感的 “无情物”;然而作者却看到它有情的、积极有为 的一面,用来比喻辞官归隐的自己,表现一种不甘 自弃、继续奋斗的精神,表明要在退出官场后仍然 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 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 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 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 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 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 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 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 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春末夏初时节,诗人从京城开封出发到襄邑 去,乘船惠济河东行。这天天气晴朗,两岸原野 落花缤纷,随风飞舞,将满河春水照得红红的, 连船帆也仿佛染上淡淡的红色了。趁顺风,客船 船帆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 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 两岸飞花,满堤榆树,一片轻帆,顺风百里, 诗人这次远行,何等轻松畅快,心旷神怡呀! 诗人静卧船舱,仰看蓝天白云。咦,满天云朵 怎么定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呢?转瞬之间诗人就恍 然大悟了:原来白云正默默随我同行,和我一道 向东飞去呢!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 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 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 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 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 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 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 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 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 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 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 能舍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