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作业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概述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675db26011ca300a6c39093.png)
32
44 44 22 44
115
118
23
115/44=2.61(个) 118/44=2.68(个)
2
2
1 12
22
3
36
0.6 7.2
SPT规则:平均流程时间最短,在制品库存量更少。 EDD规则:平均延迟时间较少,可以给顾客提供更好
的服务,也提供了更低的总库存水平。
从数学上可以证明:SPT规则是最优的方案。
A3
A2
A3
A2
A5 A3
A2 A1
A5 A3
A2 A1 A4 A5 A3
0 4 16 31 41 4 16 31 41 46 4 16 38 54 62 9 38 54 62 65
(三)n项作业在m台机床上的排序 要求最优,计算量相当大,甚至连计算机也难以求解 ——无法用于实际生产中。
人们提出了多种启发式算法,以便以最小的计算 量得到足够好的结果。
7、SCR(Smallest Critical Ratio)规则
优先选择临界比最小的工件 ——使工件延误时间最小 临界比=交货期前所剩余时间/工件余下加工时间
8、LCFS(后到先服务)规则 经常作为默认规则使用。
9、RANDOM规则 随机地挑选下一个
返回
FCFS SPT 服务业排队规则 预定优先 紧急优先 其他
一般n/m/P/Fmax问题的启发式算法——CDS法 坎贝尔等人于1970年把Johnson算法用于一般的 n/m/P/Fmax问题,得到 了一个启发式算法,简称CDS法。 1、取首末两道工序,用约翰逊排序,求Fmax 2、取首两道工序及尾两道工序的和,求Fmax 3、取首三道工序的和和尾三道工序的和,求Fmax 依次类推,直到所有的情况(m-1)种都考虑后,比较 得到的Fmax,找出其中最小的那个排序方案为所求方案。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一》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一》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a7225e51e79b896902269d.png)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一》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生产管理》作业答卷第一章思考与练习题:P24,1,2,61、试述生产系统的基本结构。
答:完成输入到输出的转化过程需要一个物质基础,这就是生产运作系统或简称为生产系统。
生产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使转化过程具有增值性是生产系统的基本功能。
2、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答:生产运作管理是对企业生产服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总称,包括生产系统设计与运行管理两个方面。
6、服务业的运作管理与制造业的运作管理有哪些不同之处答:服务业主要是以提供服务为主与顾客打交道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最主要的区别:(1)服务型生产效率难以测量,因为服务型生产的输出是无形的,制造业企业可以统计每天生产的产品数量;(2)服务型生产的质量标准难以建立,服务质量难以评价,无形产品无法触摸、无法测量,因此没有办法建立一个标准的质量体系;(3)顾客参与服务型生产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有时顾客就是生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得生产五福过程难以控制,因此,这种参与往往导致效率降低;(4)制造型生产可以通过增加或者将少库存来处理由于需求变化引起的波动,但是服务型生产不能通过库存来调节,服务型通常的措施是尽量使需求平衡;服务型的设计更侧重于消费者的感知性要素。
案例题:P26《F汽车有限公司的供应链运作管理》1、从运作管理的角度看,F公司目前的运作管理模式是如何实现生产运作管理目标的答:(1)业务外包战略(2)全球性资源优化配置(3)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管理方式(4)战略联盟的合作意识。
2、F公司的运作管理模式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答:可以从通过供应链系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设立中间仓库这些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
第二章练习题:P47-48,2,4,6,10,112、运作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答:运作战略是指企业在其经营战略的总体规划下,决定选择什么样的生产系统,确定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来达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对运作系统的整体谋划。
生产运作管理(20秋)形考作业4
![生产运作管理(20秋)形考作业4](https://img.taocdn.com/s3/m/71bae93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0.png)
215 分
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 )。 • A 创新的原则 • B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C 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 D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
二、多选题
120 分
生产与运作系统结构化要素主要有( )。 • A 人员组织要素 • B 生产与运作计划要素 • C 生产设施 • D述哪几项属于维持库存费?( ) • A 物料费用 • B 被盗损失 • C 仓储设施折旧 • D 运输费用 • E 保险费
320 分
制定劳动定额的常用方法有( )。 • A 技术测定法 • B 统计分析法 • C 德尔菲法 • D 盈亏平衡分析法 • E 经验估计法
三、判断题
110 分
准时生产方式是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生产模式。 • A 错误 • B 正确
生产与运作管理形成性作业答案参考1
![生产与运作管理形成性作业答案参考1](https://img.taocdn.com/s3/m/2c0e59335f0e7cd184253646.png)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1(第1~3章)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
教材第13页A.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B.创新的原则C.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D.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 企业中支持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
它从属于()过程。
教材第26页A.基本生产B.生产技术准备C.辅助生产D.生产服务3. 在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要把()放在首位。
教材第26页A.综合性B.目标性C.连续性D.平行性)。
教材第28页B. C.5. 由开始、结束、工作项目、决策支撑点等组成,加转接点,以各单位的职责为依据的流程图为()。
教材第29页A.基本流程图B.平面流程图C.跨功能作业互动图D.由上而下流程图6. ()属于设备利用率高的生产类型。
教材第34页A.大批生产B.成批生产C.小批生产D.单件生产7. 根据市场预测为主制订生产计划的生产类型是()。
教材第36页A.大量生产B.小批生产C.单件生产D.订单生产8. 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
教材第39页A.1miiT n t==∑ B.1(t)miiT t n t==+-∑∑∑较大较小C.1(-1)tmiiT t n==+∑最长 D.1(-1)(t)miiT t n t==+-∑∑∑较大较小9. 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应采用()。
教材第41页A.平等移动方式B.顺序移动方式C.流水线生产D.平行顺序移动方式10. 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对企业内的各个部分的布置不要一下子就排得满满当当的,要留有余地属于()。
教材第47页A.综合的原则B.安全的原则C.弹性的原则D.单一流向的原则11. 将大致相同类型的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对产品进行相同和相似的加工。
这种设备布置称为()。
教材第49页A.产品导向布置形式B.工艺导向布置形式C.流水线布置形式D.混合式的设备布置形式二、多项选择题1. 生产与运作系统结构化要素主要有()。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二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二](https://img.taocdn.com/s3/m/0c91c2d96f1aff00bed51e80.png)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二一、单选题1 2 3 4 5 6 7 8 9D D C B C C A A D10 11 12 13 14 15 16 17D C C B C B C C二、多项选择题1 2 3 4 5 6 7ACE BC BCE BCE ABE AC DE8 9 10 11 12 13ACDE ABC ACE ACDE ACE ABCE说明:第7题中的答案B为节奏,书上是节拍,不知道是不是印刷问题,保险起见没有选B三、简答题1.简述新产品开发原则(书63页)答;(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满足社会需求是其出发点和归宿。
(2)突出技术特点,发挥技术优势。
(3)讲究经济效益。
(4)保持持续开展的原则。
2.简述服务蓝图的构成、作用、制作步骤。
(书71页)答:1.服务蓝图包括:第一,四种行为,即顾客行为、前台员工行为、后台员工行为、支持活动。
第二,三条线,互动分界线、可视分界线、内部互动分界线。
第三,有形展示,即顾客与服务系统交互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各种有形内容。
2.作用:(1)服务蓝图能让员工树立全局观点、整体性服务意识,清楚地看到每个人在其中的位置、在服务整体中的职能和作用,从理性上树立以顾客为导向并超越顾客导向的服务理念。
(2)通过展示服务各环节组成要素及关系,形成服务战略。
(3)通过对服务人员与顾客接触线的分析,明晰顾客在哪个环节感受和评价服务质量,为改进设计打下基础。
(4)认清服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确定服务质量,改进服务目标。
(5)为内外部营销活动提供重要基础,为明确成本、收入和向不同服务要素投资提供基础。
(6)能清楚提供由表及里地提高服务质量的途径。
3.制作步骤:第一步,明确制定服务蓝图的目标。
第二步,清晰辨别顾客接受服务的过程。
第三步,站在顾客位置表述服务过程。
第四部,描述为顾客服务的前台员工及后台员工的服务行为、支持活动。
第五步,把顾客行为、服务行为及支持活动有机组合起来。
第六步,在每个顾客行为上加上有形展示。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6cb4f65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5.png)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的生产和运营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生产与运作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过程控制、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我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科学的生产计划和生产过程控制,可以减少生产中的浪费和损耗,提高产品的产出率和质量。
此外,库存管理的优化也可以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
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可以保证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及时供应,避免生产中的中断和延误。
这些都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其次,生产与运作管理需要运用各种工具和技术。
其中,生产计划是整个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核心。
通过合理地安排生产任务和制定生产计划,可以确保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生产过程控制则是通过监控和调整生产过程,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
库存管理包括对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库存的控制和调配,以保持良好的库存水平。
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企业与供应商和销售商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以确保产品的顺利流通。
再次,生产与运作管理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通过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例如,可以采用精益生产或六西格玛等管理方法,来改善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
同时,企业还需要关注员工的培训和能力提升,以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工作效率。
最后,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进。
例如,可以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可以采用信息化系统来提高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可以与供应商和销售商进行合作和协同,以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和集成。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学习,企业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适应市场的需求。
综上所述,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一环。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4)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4)](https://img.taocdn.com/s3/m/96714a1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1.png)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4(第8~10章)一、单项选择题1。
在设备管理中,可靠性标志着机器在其整个使用周期内保持所需质量指标的(B ).P.185A.特征B.性能C.完好性D。
能力2. 可靠性工程通过研究设备的初始参数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预测设备的行为和( A )。
P.185A。
工作状态B.事故情况C.磨损特性D。
故障概率3。
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后,可以变“事后维修"为“事前维修”,变“计划维修”为( B )。
P。
186A。
定期维修B.预知维修C。
更新维修D。
随时维修4。
设备磨损的第一阶段,磨损的特征是(B )。
P。
190A.持续性磨损B。
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
均匀磨损5.如果设备的磨损处于第三阶段,则应采取的措施是(B )。
P.190A.加强保养B.更新改造C.按时检测D.按操作规程运行6.设备修理,是指修复由于日常的或不正常的原因而造成的设备损坏和(D ).P.193A。
经济性能降低B.零件失效C.使用条件降低D.精度劣化7.设备的使用费用处于合理界限之内的设备寿命称为(B )。
P。
196A.物质寿命B.经济寿命C。
技术寿命D.折旧寿命8。
在5S活动中,对生产与运作现场的各种物品进行彻底的清理,把长期不用和报废的物品全部、干净地清除出去,对有用的东西,按实际需要,摆放好,这种活动称为( A )。
P。
206A。
整理B。
整顿C.清扫D.清洁9.清扫过程是一个(B )的过程。
P。
207A。
划分辖区B.发现问题C.分清责任D.清点10。
素养是要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活动后在达到一种( B )。
P。
208A.常态B.思想境界C。
习惯D。
制度11.5S活动的核心是提高(D ).P.209A。
自觉性B。
思想境界C.精神面貌D.素养12.在定置管理中,物与场所的结合主要是强调( A ).P。
212A。
固定位置B.定置图C.自由位置区分D。
现场标志13.定置管理的三要素是( A )。
P.212A.人、物、场所B.人、场所、图C.人、物、标志D。
1《生产与运作管理》平时作业参考答案(1-4)
![1《生产与运作管理》平时作业参考答案(1-4)](https://img.taocdn.com/s3/m/8899e1cc04a1b0717fd5ddad.png)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一答案一、单选题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 C )。
教材P13A.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B.创新的原则C.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D.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企业中支持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
它从属于(A )过程。
教材P26 A.基本生产 B.生产技术准备 C.辅助生产 D.生产服务3. 在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要把( B )放在首位。
教材P26 A.综合性 B.目标性 C.连续性 D.平行性4. B )。
教材P27-28 A. B. C. D.C )。
教材P29A.基本流程图B.平面流程图C.跨功能作业互动图D.由上而下流程图 6. ( A )属于设备利用率高的生产类型。
教材P34 A.大批生产 B.成批生产 C.小批生产 D.单件生产 7. 根据市场预测为主制订生产计划的生产类型是( A )。
教材P36 A.大量生产 B.小批生产 C.单件生产 D.订单生产 8. 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 C )。
教材P39 A.1mii T nt==∑ B.1(t )mii T tn t ==+-∑∑∑较大较小C. 1(-1)t mii T tn ==+∑最长 D. 1(-1)(t )mi i T t n t ==+-∑∑∑较大较小9. 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应采用( B )。
教材P41A.平行移动方式B.顺序移动方式C.流水线生产D.平行顺序移动方式10. 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对企业内的各个部分的布置不要一下子就排得满满当当的,要留有余地属于( C )。
教材P47A.综合的原则B.安全的原则C.弹性的原则D.单一流向的原则11. 将大致相同类型的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对产品进行相同和相似的加工。
这种设备布置称为( B )。
教材P49A.产品导向布置形式B.工艺导向布置形式C.流水线布置形式D.混合式的设备布置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1. 生产与运作系统结构化要素主要有( CDE )。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与参考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10c98e84868762caaed575.png)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1(第1~3章)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C )。
教材第13页A.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B.创新的原则C.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D.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 企业中支持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
它从属于(C )过程。
教材第26页A.基本生产B.生产技术准备C.辅助生产D.生产服务3. 在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要把(B )放在首位。
教材第26页A.综合性B.目标性C.连续性D.平行性B )。
教材第28页B. C.5. 由开始、结束、工作项目、决策支撑点等组成,加转接点,以各单位的职责为依据的流程图为( A )。
教材第29页A.基本流程图B.平面流程图C.跨功能作业互动图D.由上而下流程图6. (B)属于设备利用率高的生产类型。
教材第34页A.大批生产B.成批生产C.小批生产D.单件生产7. 根据市场预测为主制订生产计划的生产类型是( A )。
教材第36页A.大量生产B.小批生产C.单件生产D.订单生产8. 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C )。
教材第39页A.1miiT n t==∑ B.1(t)miiT t n t==+-∑∑∑较大较小C.1(-1)tmiiT t n==+∑最长 D.1(-1)(t)miiT t n t==+-∑∑∑较大较小9. 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应采用( B )。
教材第41页A.平等移动方式B.顺序移动方式C.流水线生产D.平行顺序移动方式10. 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对企业内的各个部分的布置不要一下子就排得满满当当的,要留有余地属于( C )。
教材第47页A.综合的原则B.安全的原则C.弹性的原则D.单一流向的原则11. 将大致相同类型的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对产品进行相同和相似的加工。
这种设备布置称为( B )。
教材第49页A.产品导向布置形式B.工艺导向布置形式C.流水线布置形式D.混合式的设备布置形式二、多项选择题1. 生产与运作系统结构化要素主要有(CDE )。
生产运作管理课堂作业
![生产运作管理课堂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0416a8f37f1922791688e83d.png)
生产运作管理1/12第1章概述(选做2题)1.结合你单位的实际,总结其投入到产出的运作过程2.叙述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和目标答:生产运作管理的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生产系统的设计的管理,对生产系统运行过程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改进过程的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3.举例说明服务型运作和制造型生产的不同答:生产性运作和服务性运作有以下几点的不同。
1)服务性运作的生产率难以测定。
一个汽车生产厂可以计算出每年它生产出多少辆汽车,但一名律师所做的辩护则难以测量。
2)服务性运作的标准难以建立。
教师讲课有好有差,但好差的标准难以确立。
3)制造业可以将生产和消费分离,生产车间可以不与客户接触;服务业往往以运作和消费结合为特征,与顾客接触是服务性运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这种接触往往导致效率降低。
4)纯服务性运作不能通过库存来调节。
理发师不能在顾客少时存储几个理过发的脑袋。
4.针对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的特点和运作管理重点,各举一个成功和失败的例子5.列出与TQCSFE相关的管理学科和相关研究方向第2章生产运作战略(选做2题)1.企业战略与运作战略是什么关系?答:企业战略是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在较长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关系全局问题的谋划。
这种谋划包括企业的宗旨、目标、总体战略、经营战略、职能战略。
生产运作策略是在企业战略指导下制定的,它是企业总体战略成功的保证。
2.生产运作战略包含哪些内容?答:生产运作策略生产运作的总体策略;产品和服务的选择、开发与设计;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
1)生产运作的总体策略通常有五种:- 自制或购买- 低成本和大批量- 多品种和小批量- 高质量- 混合策略2)产品和服务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时常需求的不确定性- 外部需求与内部能力之间的关系- 原材料和外购件的供应- 企业内部各部门工作目标上的差异3)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与设计有下面四种策略:- 做跟随者还是领导者- 知己设计还是请外单位设计- 买技术或专利- 做基础研究还应用研究4)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策略:- 选址- 设施布置- 岗位设计- 工作考核和报酬3.如何确定企业运作战略的重点?4.M.Porter的三种战略形式(无差异/成本领先、差异化、集中化)可以应用在生产运作战略的哪些方面?应用过程中对生产运作系统有哪些要求?5.举三个实例分别说明以质量、成本、交货期为主要竞争指标的企业及其具体的运作方法。
华南理工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作业
![华南理工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ce46e2c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3.png)
华南理工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作业生产运作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生产运作目标而进行的活动和决策。
它涉及到生产计划、生产调度、生产控制等方面,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华南理工生产运作管理是指华南理工大学在生产运作管理学科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本文将介绍华南理工生产运作管理的一些作业。
一、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生产运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确定了生产目标、生产数量、生产时间等。
华南理工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中的生产计划作业主要是通过实际案例或模拟场景,让学生进行生产计划的编制和调整。
这些作业旨在让学生了解生产计划的编制原则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计划编制能力。
二、生产调度生产调度是指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资源、制定生产顺序和时间表,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华南理工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中的生产调度作业主要是通过实际案例或模拟场景,让学生进行生产调度的编制和实施。
这些作业旨在让学生了解生产调度的原理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调度能力。
三、生产控制生产控制是指通过不断收集、分析和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以实现生产目标的过程。
华南理工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中的生产控制作业主要是通过实际案例或模拟场景,让学生进行生产控制的分析和优化。
这些作业旨在让学生了解生产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控制能力。
四、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协调和优化,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华南理工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中的供应链管理作业主要是通过实际案例或模拟场景,让学生进行供应链的优化和管理。
这些作业旨在让学生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五、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华南理工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中的质量管理作业主要是通过实际案例或模拟场景,让学生进行质量管理的分析和改进。
这些作业旨在让学生了解质量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能力。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45ad60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7.png)
⽣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产与运作管理》作业⼀、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述拉式计划和推式计划的各⾃优缺点;答:“拉动式”计划:就是顾客需求拉动⽣产安排。
“推动式”计划:就是计划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按产品构成清单对需求进⾏计算,得出每种产品的需要量和各⽣产阶段的⽣产前置时间,确定每个部件的投⼊产出计划,按计划发出⽣产和订货的指令。
拉动式是⼀种积极、紧张连贯的⽣产控制。
推动式是⼀种传统、计划等待的⽣产管理。
推式计划(MRP)缺点:1、计划的盲⽬性:由于需求的不均匀以及对需求的情况不了解,企业不得不保持⼀个较⼤数量的安全库存来应付这种需求。
这样盲⽬地维持⼀定量的库存会造成资⾦积压,造成浪费。
2、⾼库存与低服务⽔平并存:传统的订货点⽅法使得低库存与⾼服务⽔平两者不可兼得。
服务⽔平越⾼则库存越⾼,还常常造成零件积压与短缺共存的局⾯。
3、形成“块状”需求进⼀步加⼤库存量:订货点的计划机制导致物料计划的“聚集”现象。
推式计划(MRP):中批或中⼩量轮番⽣产,物料计划准确拉式计划(JIT)优点:1、系统灵活性⾼、⼩批量或单件传送2、⽤最后的装配⼯序调节整个⽣产过程3、消除浪费(浪费是指超出产品增值的对设备、材料、零件、⽣产空间、⼯⼈和⽣产时间最⼩绝对必需的数量和所有的冗余和⾮增值的环节)。
拉式计划(JIT)缺点:对⽣产系统和⽣产组织条件苛刻2)简述为什么MRP能够实现准时按需⽣产;答:物料转化问题是相关需求问题。
MRP解决的正是相关需求问题。
1、从最终产品的主⽣产计划(MPS)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组件等)的需求量和需要时间;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产(订货)的时间。
3、MRP是根据总⽣产进度计划中规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期,规定必须完成各项作业的时间,编制所有较低层次零部件的⽣产进度计划,对外计划各种零部件的采购时间与数量,对内确定⽣产部门应进⾏加⼯⽣产的时间和数量。
⼀旦作业不能按计划完成时,MRP系统可以对采购和⽣产进度的时间和数量加以调整,使各项作业的优先顺序符合实际情况,从⽽实现准时按需⽣产。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aeb8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8.png)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答案1. 什么是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是一门管理学科,旨在研究和实践如何高效地组织、控制和管理生产过程,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它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生产计划、物料采购、生产调度、质量控制以及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协调等。
2. 生产运作管理的重要性生产运作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其次,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生产过程,加强对供应链的控制和协调,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最后,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卓越运营管理,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持续创新,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未来的发展需求。
3. 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生产运作管理涉及到一系列的原理和方法,用于指导和优化生产过程。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原理和方法:(1) 运营策略运营策略是指企业在生产运作管理中确定和实施的长期规划和目标。
它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竞争环境、资源限制等因素,以制定出适合企业的战略方向和重点。
(2) 生产计划与调度生产计划与调度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限制,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和资源的分配。
它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确保生产能力的充分利用,并满足客户需求。
(3)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和改进措施,确保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它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环节,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4)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协调和管理企业与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之间的物流、信息和金融流动,以实现全球供应链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灵活性。
它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供应链风险,并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5)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生产运作管理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强调不断寻求和实施改进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b358363aeaad1f347933f71.png)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2(第3~5章)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在计划年度内实际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称为(D )。
教材第58页A.设计生产能力B.规划生产能力C.查定生产能力D.计划生产能力2. 考虑采取各种技术组织措施,进行技术改造后,企业或主管部门确定的生产能力是(D )。
P. 58A.设计生产能力B.计划生产能力C.应变生产能力D.查定生产能力3. 价值工程的基本表达式为(C )。
教材第69页A.价值=成本/功能B.价值=成本×功能C.价值=功能/成本D.价值×功能=成本4. 劳动定额制定基本要求是多方面的,其关键是(B )。
教材第80页A.快B准C.全D.多5. 利用过去生产过的同类型产品或类似产品工序的实际工时消耗的资料,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制定定额的方法称(C )。
教材第79页A.经验估计法B.类推比较法C.统计分析法D.技术测定法6. 根据工人看管或操作设备的工作岗位数、工作量等到因素来进行定员称(C )。
教材第82页A.按设备定员B.按比例定员C.按岗位定员D.按工时定额计算7. 反映企业对社会需求的满足能力,还反映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企业管理水平的指标是(A )。
P.87A.产品品种指标B.产品质量指标C.产品产量指标D.产值指标8. 企业在报告期内规定生产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和种类是指(A )。
教材第87页A.产品品种指标B.产品质量指标C.产品产量指标D.产品产值指标9. 确定企业每一具体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应生产数量,它是综合生产计划分解和细化,其时间段一般定为一周,有时定为日、旬、月,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生产计划为(D )。
教材第88页A.产量计划B.生产作业计划C.物料需求计划D.主生产计划10. 建立正常生产与运作秩序,完成生产与运作任务,组织企业日常生产与运作活动依据的计划是(D )。
教材第93页A.综合生产计划B.主生产计划C.生产计划D.生产作业计划11. 进行培训是实施MRP11(C )阶段的工作。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6c61be510a6f524cdbf852c.png)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第一章基本概念1、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是什么?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有三项:生产运作、财务和营销。
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最基本的活动,财务就是为社会组织筹措资金并合理地运用资金,营销就是要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手中.三项基本职能是相互依存的.其中,发现需求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有了资金和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能力,如果该产品或服务没有市场,那将毫无意义;有了资金和市场,但却制造不出产品或提供不了服务,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市场被别人占领;有了市场和生产能力,但没有资金购买材料、支付工资,显然也不行。
所以三项职能都相互依赖于其它职能.2、说明订货型生产与备货型生产的特点答: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订货型生产与备货型生产两种.一般而言,备货型生产的加工对象的通用性强、标准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有广泛的用户,但对顾客的个性化要求的满足程度低;订货型生产的加工对象的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但对顾客的个性化要求的满足程度较高,产品的专用性强,大多是非标准的,有特定的用户。
3、CODP的含义是什么?答:为了兼顾顾客的个性化要求和生产过程的效率,可以将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组合成各种不同的生产方式,这种组合的关键是确定备货生产与订货生产的分离点,简称备货订货分离点。
(即customer order decoupling point,CODP)。
4、服务性生产与制造性生产有哪些不同?答:对产品而言:制造性产品有库存,而服务性产品没有库存;从资金上看:制造性产品是资本密集型,而服务性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从绩效来看:制造性产品可以从计量、成本、交货期、等指标考核,而服务性生产是以顾客的满意度为准,难以计量。
第四章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1、一个制造厂计划在某车间旁增加一个侧房,建一条新的生产线,可生产一种型号的产品:A、B、C、D、E。
生产与运作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
![生产与运作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a9014e4fccbff121dc368316.png)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1(第1~3章)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C )。
教材第13页A.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B.创新的原则C.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D.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 企业中支持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
它从属于(A )过程。
教材第26页A.基本生产B.生产技术准备C.辅助生产D.生产服务3. 在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要把(B )放在首位。
教材第26页A.综合性B.目标性C.连续性D.平行性4.B)。
教材第28页5. 由开始、结束、工作项目、决策支撑点等组成,加转接点,以各单位的职责为依据的流程图为(C )。
教材第29页A.基本流程图B.平面流程图C.跨功能作业互动图D.由上而下流程图6. (A )属于设备利用率高的生产类型。
教材第34页A.大批生产B.成批生产C.小批生产D.单件生产7. 根据市场预测为主制订生产计划的生产类型是(A )。
教材第36页A.大量生产B.小批生产C.单件生产D.订单生产8. 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C )。
教材第39页A.1miiT n t==∑ B.1(t)miiT t n t==+-∑∑∑较大较小C. 1(-1)tmiiT t n==+∑最长D. 1(-1)(t)miiT t n t==+-∑∑∑较大较小9. 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应采用(B )。
教材第41页A.平等移动方式B.顺序移动方式C.流水线生产D.平行顺序移动方式10. 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对企业内的各个部分的布置不要一下子就排得满满当当的,要留有余地属于(C )。
教材第47页A.综合的原则B.安全的原则C.弹性的原则D.单一流向的原则11. 将大致相同类型的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对产品进行相同和相似的加工。
这种设备布置称为(B )。
教材第49页A.产品导向布置形式B.工艺导向布置形式C.流水线布置形式D.混合式的设备布置形式二、多项选择题1. 生产与运作系统结构化要素主要有(CD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
一、判断题
1、产品开发与工艺选择是生产系统设计中的后期任务,对企业的经营效果影响很大,风险也很大。
(错误)
2、地址选择只是新建企业面临的决策,老企业不存在这个问题。
(错误)
3.在制造业中通常有两种基本生产单位组织形式,其中按产品专业划分生产单位成为对象原则。
(错误)
4.(s,S)策略是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s,补充一个固定的最大库存量Q。
(错误)5.BOM是物流清单,它记录了产品所有组件、父项-组件之间关系以及从技术和工艺设计中得出的组件用量数据。
(对)
二、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中长期决策的是( D )
A.产品的选择与设计 B.质量控制
C.设备与生产方式的选择 D.职务与作业设计
2、以下最强调库存的是( A )
A.MRP B.ERP C.TQC D.JIT
3、准备车间属于哪种生产单位类型( A )
A.基本生产单位 B.辅助生产单位
C.生产服务部门 D.生产技术准备部门
4.按照生产方法划分有四种生产类型,其中不包括( A )
A.混合型 B.分解型 C.调制型 D.提取型
5.运营战略认为企业的竞争之本在于( A )
A.生产系统 B.营销系统 C.财务系统 D.采购系统
三、概念解释题
运营战略:是指企业设计一套运用自已资源的政策和计划,建立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系统,以支持企业的长期竞争战略。
简言之,就是企业为自已建立一个有竞争力的
生产系统。
工艺专业化:亦称“工艺原则”;它是按照工艺性质的不同来设置生产单位的一种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基本形式。
将完全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放到一个厂房或一
个区域内,这样构成诸如铸造厂、锻造厂、热处理厂、铸造车间、锻造车间、机
械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车工工段、铣刨工段等生产单位。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
劳动定额是组织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总体计划:是生产制造活动的前期工作,它属于企业一级管理层的业务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计划期的总产量计划与进度计划。
生产提前期:是确定产品生产过程各工艺阶段的投入和产出日期的一个时间标准,它是保证各工艺阶段相互衔接和保证合同交货期的重要依据,所以它是成批生产作业计划
的重要期量标准。
四、简答题
1.请问用横道图(甘特图)排计划有什么不足之处?
答:1、横道图(甘特图)事实上仅仅部分地反映了项目管理的三重约束(时间、成本和范围),因为它主要关注进程管理(时间)
2、尽管能够通过项目管理软件描绘出项目活动的内在关系,但是如果关系过多,
纷繁芜杂的线图必将增加甘特图的阅读难度;
2.请问生产控制的分散特性主要有哪些?
答:1、组织结构的分散性。
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按管理职能分可得到纵向结构,主要有市场、财务、运营三个子系统,在水平方向可划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面。
2、控制职能的分散性。
组织结构的固定划分,规定了相应的管理职能,由于结构上的分
散性,在管理职能上也势必是分散的。
3、人员的分散性。
结构和职能的分散性引出了人员的分散性。
3.请问进度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1、投放进度控制;指对产成品(或零部件)投入生产的日期、数量,以及对原村料、毛坯、零部件投入提前的控制。
2、工序进度控制;指对产成品(或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在每道工序上的加工进
度的控制。
3、出产进度控制;指对产成品的出产日期、出产数量的控制。
4.请问库存费用有哪几项?
答:库存费用有以下几项:
1、存储费用。
这项费用主要用于维持库存活动,包括:仓库使用费、物资保管费用、
物资损坏变质损失、投资的机会成本等等,它一般和物资库存数量和时间成正比。
2、订货费。
向外采购物资的费用,包括两部分:一是订购费用,如手续费、差旅费
等,它与订货次数有关,而和订货数量无关;二是物资进货成本,如货款、运费
等,它与订货数量有关。
3、生产费。
企业自已制造库存物资的费用,也包括两类:一是装转置调整费用;二
是与生产材料、数量有关的费用。
4、缺货费。
因库存不能满足需求而造成的损失。
5.请问控制成本是不是财务部门一家的责任,为什么?
答:控制成本不是财务部门一家的责任。
原因如下: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全员全过程的控制。
成本与质量一样,它也是形成于产品的全过程,对它的控制也应该从产品开发到物料采购、加工制造,直到产品推销实行全过程控制。
与质量
控制不同的是,成本控制是从价值量上对其他各种控制活动的综合反映,所以,成本控制还必须与其他各项控制活动结合进行。
如果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则成本控制肯定搞不好。
6.请问MRP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MRP的基本功能是:
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
量和需求时间(相关需求);
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
7.请问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生产指令采用后工序拉动方式;
2、组织作业小组,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积极性;
3、在生产组织结构上,精益生产采用专业协作化形式;
4、管理简化;
8.请问产品开发的风险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答:1、首先,产品设计是一项技术很强的工作,产品开发本身存在技术上的风险,因实现产品功能的技术不成熟或加工技术不过关而导致失败。
技术发展具有不可预见性,如果产品研制完成时有更先进的替代技术出现,产品则无优势可言,也会导致开发失败。
2、其次,产品设计不仅仅是技术工作,也是一项经济活动,在经济上存在很大的风险,
风险大小可以用投入的价值来衡量,一件大的产品。
如果开发失败将会导致公司破产,所以提高产品开发的成功率应该引起决策者的重视。
但由于其技术性强往往由工程技术人员担负此任,很容易陷入片面追求完美的误区。
而忽视了产品开发的基本目的,很可能导致产品开发出来了,但无人问津,开发工作最终还是失败。
3、第三,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如果产品研制成功时市场已经萎缩,则失败已无法避免。
市场需求也与供应量有关,如果竞争对手也开发出相同的产品,市场供过于求,则其经济效益会大打折扣。
9.请简述人在运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答:1、控制目标的可变性。
如市场需求发生较大变动,不得不调整目标,因内部管理原因目标已无法达到,必须对目标作调整。
生产目标的调整涉及整个系统,调整的好坏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而此项工作无固定的决策程序与方法,主要取决于的经验和能力。
2、信息处理。
由于控制活动的分散性以及大量的手工作业,信息的传递速度很慢,
当天的生产现场信息从现场传送到厂级主管手中,一般要等待很长时间,这迟到
的信息,对于控制是很不利的。
3、判断的主观随意性。
企业系统是个开放系统,环境对系统的影响是随机的、多变
的,因此控制系统的特性参数需要灵活地调整,需调整活动几乎是完全凭借管理
人员的人为判断,这种判断与人的经验、知识等有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判断,
结果差异也非常大。
4、生产控制系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依运营系统的差异而变,当那此生产过程依
赖于人力控制的系统,控制活动中人的因素就显得特别重要,服务企业一般多具
有这个特点。
10.请问运营战略包括哪些内容?
答:运营战略包含的内容如下:
1、产品选择。
目标市场确定以后,需要考虑选择什么产品,怎样的产品才能占领市场。
2、生产能力需求计划。
它需要在战略计划期内,对生产能力数理、时间以及产品柔
性等方面计划。
3、工厂设施。
包括确定工厂规模,选厂址,确定专业化水平。
4、技术水平。
技术装备对竞争力的作用是第一位,选择技术合适的设备,确定自运
化程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5、协作水平。
确定自制与外购的比例,以及协作厂的数理,目前的趋势是组织供应
链,联合起来造产品。
6、劳动力计划。
确定所需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工资政策,稳定劳动力的措施。
7、质量管理。
不良品的预防,质量监督与控制。
8、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
资源利用政策,计划集中程度,计划方法。
9、生产组织。
确定生产系统结构,职务设计,职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