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治水措施(新版)
矿井防治水措施_1
![矿井防治水措施_1](https://img.taocdn.com/s3/m/fba26b4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6.png)
矿井防治水措施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
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
矿井防治水措施
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矿井防治水措施》正文如下:
一、地面防治水
1、根据地形,在井田范围内开挖排水沟,防止雨水、雪水渗入井下。
2、在风井所在自然沟内开挖排洪渠。
3、通过主井上部的水渠(牧民浇地用水)防渗处理,防止渗漏井下形成水患。
4、将井下水排至火烧区以外,防止其通过火烧区流入井下,杜绝循环排放。
二、井下防治水
1、650水平和580水平必须架设双管路、双电源,设备完好率必须达到100%。
2、回采标高必须控制在+630m,留足隔水煤柱20m(+630~+650m),不得开采或破坏。
3、定期对580、650水仓进行清理,保证其有效容量,(时间定为每年3月份)。
4、每采仓结束之后,必须砌筑密闭,其密闭必须满足防火、防水要求。
其厚度为2.5米(墙为2m,浆为0.5m)。
5、购进一台探水钻,对二采区45-2煤层进行探水,掌握水文地质情况,并界定火烧区底界标高。
6、所有开拓巷道必须开挖水沟,并保持畅通无阻。
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4篇)
![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ff691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f.png)
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一、引言矿井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开采方式,然而,由于矿井内部存在大量的地下水,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就会导致矿井内涌水严重,给矿井生产和工人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为了防止和控制矿井涌水,保障矿井的正常运营,制定一套完善的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确保矿井运营过程中没有发生涌水事故,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科学有效: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井进行全面细致的水文地质调查和水文地质分析,制定具体和针对性的防治水方案。
3.全员参与:矿井防治水管理是全体从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每个员工都应该参与到防治水工作中,共同维护矿井的安全稳定运营。
4.预防为主:通过对矿区水源、水体状况以及矿井运营情况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矿井涌水的发生。
三、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矿井涌水风险评估对每个矿井进行详尽的水文地质调查和水文地质分析,评估矿井涌水的可能性和风险程度。
根据涌水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2.矿井涌水监测系统建设在每个矿井内部建设完善的涌水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矿井的涌水情况,及时发现和掌握矿井涌水的动态变化,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矿井防治水措施根据涌水风险评估的结果和实时监测的数据,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包括加固矿井壁、设置防水层、注浆填缝、泵水降压等技术手段,以减少矿井涌水的发生和减轻涌水带来的影响。
4.矿井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矿井涌水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责任分工和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应对矿井涌水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培训与教育定期组织矿井从业人员进行涌水防治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治水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监督与检查建立矿井防治水管理的监督机制,定期对矿井涌水防治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不按规定执行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罚。
2024年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三篇)
![2024年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e251e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b.png)
2024年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地测防治水是煤矿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矿山建设、生产改造和编制长远规划等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
为了矿井生产的安全、为了地测工作标准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使地质、测量、防治水等专业更好地为煤矿服务,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机构设置及人员规定公司成立地测防治水领导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公司生产技术部设地质测量科,具体监督、执行、检查各生产矿井地测工作,负领导责任,并具体进行三量管理。
设科长一人,工作人员二人以上。
各生产矿井成立矿总工程师(或技术科长)领导下的地测科(组)。
二、地质测量防治水管理制度1、贯彻执行国家及公司相关地质测量防治水方面的决策、方针、制度,按时统计和报送相关资料、数据、图表。
2、根据需要制定有关业务细则,日常检查和指导下属矿井地测防治水业务内的工作,对其地测防治水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
3、定期组织地质测量及防治水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编写的相关资料及绘制图纸和为采掘服务的质量进行评比、鼓励,促进专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业务的提高。
4、检查、督促各矿井测量、贯通的准确性,对永久导线控制点的布设、管理规范到位,各种设计、通知单编制、发放及时。
5、随煤矿的采掘变化、延伸,在各生产阶段督促各矿井对其煤量赋存、地质构造进行探测,对探测揭露资料、数据收集、记录分析,针对性的编制各种规范、预报,做到真实性、有效性、及时性,指导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运行。
6、督促各矿井对各种水害的调查、分析、预计,编制相关的防治措施(包括地表建构筑物的保护)。
水文观测系统健全,排水系统规范。
对工作面提前半年掌握其采掘影响的地表情况,编制针对性防治措施。
7、监督各煤矿对采动影响区域定期调查,并有专门的整治方案,对影响的地表建筑、村庄、植被、水源、公路、线缆等要有防治措施。
8、健全、规范各种设计、预报、图纸、资料等,相关档案完善、齐全。
9、组织技术力量,为各矿井解决上报的地质、测量技术难题。
矿井防治水措施
![矿井防治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3d7b4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b.png)
矿井防治水措施矿井防治水措施煤矿企业、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股人)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一、煤矿企业或矿井必须建立健全防治水岗位责任制、防治水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同时应当编制本单位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煤矿企业或矿井的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的,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必须收集、调查、核对相邻煤矿废弃的老窑积水情况。
对防治水工作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探、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地面降水时必须修筑防洪水渠,河床铺底,填堵陷坑河流改道或取直,工业广场修筑堤坝,疏通水路。
三、煤矿企业、矿井必须根据本单位的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制定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应急预案内容应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处置方案理应包括发生不可预见性、不可抗拒的水害事故时,人员安全撤离的具体措施,每年都应当对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并进行一次救灾演练。
四、矿井必须设置两个以上安全出口,规定避水灾路线,设置贴有反光膜的清晰路标,并让全体职工熟知,以便一旦突水,能够安全撤离,避免意外伤亡事故。
五、矿井应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防范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情况,并纳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中,落实防范暴雨洪水威胁的矿井,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的物质,建立专业抢险救灾队伍。
六、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1、煤层发潮发暗;2、巷道壁或顶板挂汗3、煤层变凉;4、工作面顶板淋水加大或出现压力水滴;5、工作面温度降低;6、水叫;7、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8、煤壁或巷道壁挂红等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主要负责人,发现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人员。
七、井下排水的水泵必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
水管必须有工作和备用水管。
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以及检修水泵相适应,并能够同时开动工作和备用水泵。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5b893fb5ef7ba0d4a733b3a.png)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一、地面防排水措施1、成立“雨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雨季来临前后保证矿井24小时都有领导值班。
2、设置专门的防汛物资库,储备足够的防汛物资和防洪排水设备,并配备专人管理,不得挪作他用。
3、与气象、防汛等部门建立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防汛机制。
在矿井每次降大到暴雨前后,应当派专人在矿区内巡查防止淹井事故。
矿井应当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下及时撤出井下人员的制度,明确启动标准、指挥部门、联络人员、撤人程序等。
4、雨季前由三防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井口、工业广场附近的防洪设施(包括拦水坝、涵洞、护坡、导水渠等)、生产、生活建筑物和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清理。
5、雨季前由三防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地测、安监、通风等相关部门对井田范围内的地表裂缝进行全面调查,重点是上一年度开采的范围,并将裂缝的分布情况、规模、范围填绘在井上下对照图上。
对沟谷内可能向井下灌水的裂缝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充填。
6、及时清理所有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雨季前全面清理1次水仓。
7、坚持做好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
雨季前,全面检修1次,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1次联合排水试验,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雨季期间,对供电系统常进行检查、检修工作,自备发电机电瓶要随时检查。
一旦出现地面供电系统停电后,发电机能及时运行,保证供风和排水。
9、进一步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表沟谷汇水面积、汇水量、渗漏、疏水能力等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
二、井下防治水措施(一)防治措施1、各工作面顶板水害的探查与防治根据矿井各类地质报告及以往采掘活动情况,工作面顶板含水层埋藏较深且富水性弱,矿井基本不受顶板水威胁。
但由于煤矿开采多年,在采动区域上覆地表会形成地裂缝或地面塌陷,大气降水可经地表裂缝、塌陷补给顶板砂岩含水层,使得顶板含水层水量增加,从而可能形成顶板富水区。
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c9165d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e.png)
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矿井是矿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矿山的挖掘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大量的水,因此需要对矿井进行防治水处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矿井防治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防治水的必要性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地下水的渗入、涌入,特别是深部矿井会遇到压力很大、流量较大、水质浑浊的地下水。
如果不及时的采取措施,这些水会汇入到矿井底部,导致矿井内部水位上升,水压加大,不仅严重危及矿工的安全,而且也会对矿山的生产带来威胁。
二、防治水的技术措施(一)维护矿井周围水文环境在矿井的形成过程中,水文环境往往会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在矿井之前的水文环境和矿井开发后的水文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
为了防止矿井周围的地下水涌入矿井之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1、采用人工控制法,通过堆石、挡土、设立墙壁等措施来固定地下水位,防治地下水的溢出和流出。
2、增设地下横向通道,将涌入的地下水引入隔离水管,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其进行过滤、洁净和拦阻。
(二)采取加固措施在矿井的开发过程中,地下水流量不断增加,水压也会不断上升,这时就需要加固措施。
常用的加固措施有以下两个方面:1、加固矿井井筒,主要是要加强井筒的承重能力,以应对地下水的压力和井筒之间的力量传递。
2、加固井壁和井帮,通常是采用筏板和护壁形式。
在矿井开发的过程中,如果地下水量测得较高,在其底部地方布置筏板,用以承重压力,抗拒大量的地下水的压力;井帮加固则是使用钢宽带和钢丝网,分别在井帮中设置,同时也增大其稳定性。
(三)管道系统在矿井中运行的管道也是防治水的重要一环。
在矿井中运行的水管,一般分为地面管道和井下管道两种。
在设计地下管道系统时,必须考虑到地下水的流动性,采取隔离和防水措施。
在实际的设计中,常采用U形管道,通过脑袋的形式将管道连通。
而地面管道则是通过短路等技术手段来实现水的便捷流动。
(四)运用泵技术泵技术的运用也是防治水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矿井中经常使用的泵是斜达泵和自然放液泵。
煤矿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1
![煤矿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1](https://img.taocdn.com/s3/m/fb5ec92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6.png)
煤矿防治⽔安全技术措施1矿井防治⽔措施为了更好地贯彻执⾏《煤矿防治⽔规定》切实抓好矿井防治⽔⼯作。
确保安全⽣产,特根据我矿实际编制矿井防治⽔措施及⽔害预警程序。
⼀、建⽴健全防治⽔领导机构1、成⽴了矿井防治⽔⼯作领导组矿长 : 郭爱权总⼯ : 马锡友成员 : 闫志刚、黄明光、王占东、曹继伟、李清⾂、郝达来、刘学全、史永成、朱彩飞、赵强⼆、地形地貌井⽥内的地形特征为东北⾼,西南低,地形标⾼为1160m~1260m,⾼差为100m。
以风积沙漠地貌为主,呈波状起伏,微地貌形态有新⽉形沙丘、沙垄等,流⽔地貌分布在井⽥西部的乌兰⽊伦河,河流两侧可见Ⅰ、Ⅱ、Ⅲ级阶地,第四系萨拉乌素组湖积地层多为风蚀地貌。
三、地表⽔系区内地表⽔系较发育,主要河流为位于井⽥西部的乌兰⽊伦河及位于井⽥东南部的乌兰⽊伦河⽀流~考考赖沟,乌兰⽊伦河发源于鄂尔多斯市巴定沟,流径鄂尔多斯市、伊⾦霍洛旗,于陕西省神⽊县汇⼊黄河,全长228km,流域⾯积8706km2,内蒙古境内长117km,流域⾯积3041 km2,为常年径流,年平均流量为337mm3,其中净⽔304 mm3,年含砂量44Mt,据黄河⽔利委员会所设王道恒塔⽔⽂站历年观测成果,该河最⼤洪流量为9760m3/s(1976.8.2),贫⽔期流量⼀般为3.13m3/s。
最低侵蚀基准⾯为1228.23m,最⾼洪⽔位为1238.66m。
考考赖沟发源于⼯作区中北部,呈东北~西南⾛向,全长约6km,⾄⽯圪台井⽥东南⾓流⼊乌兰⽊伦河,该溪为常年性地表径流,流量⼀般为0.158m3/s,⾬季有所加⼤,是神东煤炭公司的供⽔⽔源地。
四、⽓象本区⽓候属于半⼲旱、半沙漠的⾼原⼤陆性⽓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春季多风,秋季凉爽,全年少⾬,昼夜温差⼤,⽆霜期短。
降⾬量多集中于每年7、8、9三个⽉,年降⾬量为100.8~593.5mm,年蒸发量为2297.4~2833.7 mm,是降⽔量的4~5倍。
⽓温最⾼为36.6℃ (1975年7⽉16⽇),最低为-30.1℃(1974年12⽉14⽇),年平均⽓温为6.2℃。
矿山防治水(最新)
![矿山防治水(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1329e5d1ec3a87c24028c47c.png)
二. 矿井水害的形成条件
2 矿井充水通道
2.1.断裂构造(断层)
断层是矿井充水的重要通道,地下水、地表水,甚至大气 降水都可能沿导水断层渗入或涌入矿井。
断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断层的导水和储水作用 (2) 断层缩短了煤层与对盘含水层的距离 (3) 断层降低岩层的强度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治理矿井水的重要原则。 矿井水的防治处理方法很多,总起来讲有地面防水、 井下防水等。
三、矿井水的综合治理及实例
(一)地面防治水 地面防水是指在地表修筑排水工程或采取其他
措施,以防止大气的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含水层或直 接渗入井下,从而减少了矿井涌水量,防止井下灾 害事故的发生。
三、矿井水的综合治理及实例
(二)井下防治水—1、地下水
疏放地下水是从消除水源威胁着手防治矿井水的积 极措施,包括老窑、采空水的探放;矿床顶板水的疏 放;矿床底板水的疏放。从而把地下水水位降低到安 全水位以下,或者予以疏干,达到矿井安全生产的目 地。
“有疑必探,先探后掘”与“有掘必探,先探后掘”
2、留设防水矿柱
在受水害威胁的地 段,预留一定宽度和 高度的矿层不采,使 工作面和水体保持一 定的距离,以防止地 下水溃人工作面,这 部分不采的矿层叫防 水矿柱。
三、矿井水的综合治理及实例
(一)地面防治水 3.挖沟排(截)洪
位于山麓或山前平原的 矿区,雨季常有山洪和潜 流进入矿区,淹没露天坑、 井口和工业广场,或大量 渗入造成矿井涌水。一般 应在矿区上方,垂直来水 方向修建大致沿地形等高 线布置的排洪沟,拦截泄 水和浅部地下水,并利用 地形的自然坡度将水引出 矿区。
流、湖泊、水池、水库等地表水.可通过一 定的通道进入矿井,成为矿井充水的水源。
矿井采掘工程防治水措施
![矿井采掘工程防治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440431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4.png)
矿井采掘工程防治水措施矿井采掘工程防治水措施主要是为了防止矿井水涌,确保矿井的安全和正常运营。
矿井水涌是指在采掘过程中,地下水以涌水的形式进入矿井,引发矿井事故,威胁矿井的安全。
下面将详细介绍矿井采掘工程防治水的一些措施。
其次,要采取适当的封闭措施。
在采掘过程中,对于各种水源,如地下水、尾矿水、降雨水等,需要进行有效的封闭处理,防止其进入矿井。
可以采用地下水的排涝井和井壁封堵、尾矿水的沉淀和过滤、排水管道的设置等方法,确保矿井的干燥和安全。
再次,要实施有效的排水措施。
在矿井运行过程中,需要及时有效地排出地面和地下积水,保持矿井的干燥。
可以采用地面井和井壁、地下水抽水井等排水设备,将积水顺利排到地面或者其他安全的地方。
此外,应注重矿井采掘过程中的地下水位、水压和水质监测。
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地下水位、水压和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处理。
特别是在水位和水压急剧升高时,需立即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矿井水涌引发事故。
同时,应加强矿井采掘过程中的巡查和管理。
对于矿井内的排水设施、检查井、排水管道等进行定期巡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矿井的防治水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最后,要加强矿井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认识到矿井水涌的危害性和重要性,以及矿井防治水措施的必要性。
培训矿工掌握相关的应对和处理技能,提高其应对矿井水涌事故的能力。
总之,矿井采掘工程防治水措施是确保矿井安全和正常运营的关键。
通过适当的封闭、排水、监测、巡查和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矿井水涌事故的发生,并确保矿井的安全和正常生产。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f4d55b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a.png)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一)地面防排水地面防排水是防止或减少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大量流人矿井的重要措施,是保证矿井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特别是对于以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为主要充水水源的矿井,地面防排水工作必须经常进行,尤其雨季到来之前,更要做好各项防排水工作。
地面防排水措施主要包括填塞通道、排除积水、挖排洪沟、筑堤防洪、整铺河底及河流改道等,必须根据地形、水文和气象条件加以合理选择,有时还可将几种措施综合使用,以求更好的效果。
(二)井下防治水1.查明水源地下水源是看不见的,只有通过勘测,掌握古井、采空区的积水以及主要含水层、充水断层和裂隙的分布,从而定出矿井的积水线、探水线与警戒线。
2.探放水1)探水(1)井下生产必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2)凡遇到下面情况都必须停止掘进,进行探水:①掘进工作面接近溶洞、含水层(流砂层、冲积层、各种承压水的含水层、含水断层或与地面大量积水区相通的断层);②掘进工作面接近被淹井巷或有积水的小窑、老空;③上层积水,在下层进行采掘工作,两层间垂直距离小于采煤工作面采高的40倍或小于掘进巷道高度的10倍;④在边探边掘区内掘进时,掘进长度达到允许掘进长度;⑤采掘工作面发现出水征兆;⑥当采掘工作面接近各类防水煤柱时;⑦接近可能同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⑧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灌浆区时;⑨接近其他可能出水地区时。
(3)探水前应注意如下问题:①加强靠近探水工作面的支护,以预防高压水冲垮煤壁及支架;②检查排水系统,应根据预计出水量确定是否加大排水能力,清理水沟、水仓使其畅通和起缓冲作用;③水压较大时,探水孔要设套管,以便安装水阀控制放水量,特别危险的地区还要选择坚固地点,砌筑水闸墙;④深水工作地点要安设电话,以便能及时与调度室和中央泵房联系。
(4)探水时注意事项:①探水地点要确保与相邻地区的工作地点的联系,一旦出水,要马上通知水害威胁地区的工作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详细版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daf1f387c24028905fc32d.png)
文件编号:GD/FS-3576(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矿井防治水的措施详细版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矿井防治水的措施详细版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地面防排水地面防排水是防止或减少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大量流人矿井的重要措施,是保证矿井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特别是对于以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为主要充水水源的矿井,地面防排水工作必须经常进行,尤其雨季到来之前,更要做好各项防排水工作。
地面防排水措施主要包括填塞通道、排除积水、挖排洪沟、筑堤防洪、整铺河底及河流改道等,必须根据地形、水文和气象条件加以合理选择,有时还可将几种措施综合使用,以求更好的效果。
(二)井下防治水1.查明水源地下水源是看不见的,只有通过勘测,掌握古井、采空区的积水以及主要含水层、充水断层和裂隙的分布,从而定出矿井的积水线、探水线与警戒线。
2.探放水1)探水(1)井下生产必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2)凡遇到下面情况都必须停止掘进,进行探水:①掘进工作面接近溶洞、含水层(流砂层、冲积层、各种承压水的含水层、含水断层或与地面大量积水区相通的断层);②掘进工作面接近被淹井巷或有积水的小窑、老空;③上层积水,在下层进行采掘工作,两层间垂直距离小于采煤工作面采高的40倍或小于掘进巷道高度的10倍;④在边探边掘区内掘进时,掘进长度达到允许掘进长度;⑤采掘工作面发现出水征兆;⑥当采掘工作面接近各类防水煤柱时;⑦接近可能同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⑧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灌浆区时;⑨接近其他可能出水地区时。
矿井防治水措施
![矿井防治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6bd2181bceb19e8b8f6ba77.png)
阳城县白沟煤矿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KUANGJINGFANFZHISHUEIANQUANJISHUCUOSHI阳城县白沟煤矿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一、矿井防治水措施(一)、矿井开拓、开采和其它安全保证措施1、矿井用一个水平开采3#煤层,在副斜井井底3#煤层设中央水泵房和主副水仓将井下涌水集中排至地。
主副水仓总容量共为800 m3,可以满足矿井8小时正常涌水量的要求。
2、每个掘进工作面必须配备有TXU—75型探水钻机,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井下各积水点均设置小水泵。
3、在生产过程中,要提前查清在井田周围现有开采的小煤窑和废弃的古窑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等情况。
4、开采采空区的积水区下方煤层时,应加强监测上方岩体的塌陷情况,密切注意掘进巷道围岩变化情况,预先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事先进行探放水工作。
5、主排水设备的台数,按工作、检修、备用配备齐全,并满足矿井排水能力。
6、主要水仓、沉淀地和水沟中的淤泥应定期处理。
7、定期清理水仓和水沟,维护好水泵和排水管路,保证井下水流畅通和排水设备完好。
8、井下采掘作业严格按设计操作,严禁开采矿井采空区及其它保护煤柱,以防发生突水事故。
(二)、防水安全煤柱留设根据《采矿设计手册》:1、各煤矿边界均留设20m的安全保护煤柱。
2、断层落差大,含水断层一侧留30—50m煤柱;落差较大的断层一侧留10—15m煤柱;采区内落差小的断层,通常不留煤柱。
3、工作面巷间煤柱留16m。
4、本矿井主大巷间即两侧留煤柱30m。
(三)、井下探放水措施1、探放水原则(1).矿井必须做好水灾分析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2).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①.接近水淹区或情况不明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②.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裂隙带和陷落柱等时;③.打进水体隔离煤柱前;④.接近可能与河流等水体相通的断层破碎带等;⑤.接近未封闭又可能突水钻孔时。
煤矿防治水细则新版
![煤矿防治水细则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5275e8826f1aff00bed51ec5.png)
煤矿防治水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等,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煤炭企业、煤矿和有关单位的防治水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探、防、堵、疏、排、截、监等综合防治措施。
煤矿必须落实防治水的主体责任,推进防治水工作由过程治理向源头预防、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井下治理向井上下结合治理、措施防范向工程治理、治水为主向治保结合的转变,构建理念先进、基础扎实、勘探清楚、科技攻关、综合治理、效果评价、应急处置的防治水工作体系。
第四条煤炭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下同)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五条煤矿应当根据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的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储备必要的水害抢险救灾设备和物资。
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煤矿,还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配备防治水副总工程师。
第六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探放水制度、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以及应急处置制度等。
煤矿主要负责人必须赋予调度员、安检员、井下带班人员、班组长等相关人员紧急撒人的权力,发现突水(透水、溃水,下同)征兆、极端天气可能导致淹井等重大险情,立即撒出所有受水患威胁地点的人员,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第七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编制本单位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年)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煤矿防治水应当做到“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确保安全技术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矿井防治水措施
![矿井防治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50c1be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c.png)
矿井防治水措施矿井防治水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以“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和先治后采”为原则,主要采取“防、堵、疏、排、截”五项措施,加强“预测预报、科技攻关和治理整改”的三个防治水环节;一、矿井开拓、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证措施根据矿井煤层赋存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开拓开采主要采取以下安全保证措施:1、针对煤层浅部小窑老空区较多的特点,在地质部门所做工作的基础上,矿井生产单位必须采用先进的手段,查清老空区分布范围,留设安全煤柱;2、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留设防水煤柱;对于断层,特别是造成煤系地层与含水层对盘或接近的断层,留设足够的断层防水煤柱,禁止巷道进入防水煤柱;3、配备足够数量的探放水及注浆堵水设备;4、留设井田边界煤柱和采区隔离煤柱;5、对可疑断层及因采动影响而可能导水的断层留设断层防水煤柱;6、井下设排水泵房、水仓、水沟、排水管路等排水系统;并保证足够的排水能力;7、对巷道开拓及回采所可能遇到的断层提前进行探放水,查明断层的水文地质要素,据此经技术经济比较采取留设防水煤柱、注浆堵水、疏放等措施;8、对未封闭好的钻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重封、留设防水煤柱、探放钻孔水等措施;9、矿井开拓开采巷道均布置在不含水或弱含水的隔水层中;10、必要时对主要含水层建立地下水动态观察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11、对于井筒需要穿过的含水层,施工中采取提前探放水或注浆赌水等措施;对于影响采掘的老空水采取探放的措施;12、对矿井采掘工程所影响到的各含水层、断层,必须作出水文地质评价,进行提前预报,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13、进行群孔抽水试验,掌握各含水层之间、断层与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14、巷道穿越断层时,应采取有效支护和防治水措施,避免断层出水或滞后出水;二、防水煤岩柱留设一防水安全煤岩柱的种类本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但井田内各含水层之间的垂直水力联系通道不清楚,含水层的裂隙发育情况以及含水层间的水力补给情况有待查明,含水层横向富水性及块段间的差异也不明,断层的含水性及与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有待进一步查明,因此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尤为重要,设计的防水煤岩柱主要有以下几种:1、断层两侧防水煤岩柱;2、井田边界安全防水煤岩柱;3、采区边界防水煤岩柱;二防水煤岩柱留设原则1、在有突水威胁但又不宜疏放或注浆堵水疏放或注浆很不经济时的地区采掘时,必须留设防水煤岩柱;2、防水煤柱一般不能再利用,故要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把煤柱的宽度或高度降低到最低限度,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了多采煤炭,充分利用资源,也可以用采后充填、疏水降压、改造含水层充填岩溶裂隙等方法,消除突水威胁,创造少留煤柱的条件;3、留设防水煤岩柱必须与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煤层的组合结构方式等自然因素密切结合,还要与采煤方法、开采强度、支护方式等人为因素相适应;4、一个井田或一个水文地质单元的防水煤岩柱应该在它的总体开采设计中确定;即开采方式和井巷布局必须与各种煤柱的留设相适应,否则会给以后煤柱的留设造成极大困难,甚至无法留设;5、在多煤层块段,各煤层的防水煤岩柱必须统一考虑确定,以免某一煤层的开采破坏另一煤层的煤岩柱,致使整个防水煤岩柱失效;6、在同一地点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留设煤岩柱的条件时,所留设的煤岩柱必须满足各个留设煤岩柱的条件;7、对防水煤岩柱的维护要特别严格,因为煤岩柱任何一处被破坏,必将造成整个煤岩柱无效;防水煤岩柱一经留设即不得破坏,巷道必须穿过煤柱时,必须采取加固巷道、修建防水闸门和其它防水措施,保护煤岩柱的完整性;8、留设防水煤岩柱所需要的数据必须在本地区取得;邻区或外地的数据只能参考,如果需要采用,应适当加大安全系数;9、防水岩柱中必须有一定厚度的粘土质隔水岩层或裂隙不发育、含水层极弱的岩层,否则防水岩柱将无隔水作用;三断层防水煤岩柱计算方法与计算结果1、断层导水性预测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数据,井田边界断层浅部有较强的导水性,深部导水性趋弱;应当指出,断层的导水性和富水性是很不均一的,即使是同一断层的不同部位或地段,也往往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生产矿井实践经验,回采引起岩层移动,导致局部应力重新分布,极易使断层的导水性增强;未探明的地质构造,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因此,施工及生产过程中还应从井下应力变化以及开采引起的冒落裂隙带的实际情况,分析断层两盘岩性,采取必要的防水安全措施;2、断层煤柱留设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附录八,断层上盘防水煤柱留设宽度按下式计算:式中:L—煤柱留设的宽度,m;K—安全系数,取5;M—煤层厚度或采高;P—水头压力,59~130kgf/cm2;Kp—煤的抗张强度,精查地质报告未给出,根据经验暂取4kgf/cm2;根据上式计算,断层煤柱留设如下:F1、F2及F23断层煤系地层与强含水层对盘,留设煤柱宽度100m;F3、F501、F16断层留设煤柱宽度50m,F4断层留设煤柱宽度30m;3、井田边界煤柱和采区边界煤柱井田边界为断层所围,均留有断层防水煤柱;本井田与小煤矿人为边界两侧各留设煤柱宽度30m;在小矿留设的边界煤柱不清的情况下,本矿井田边界煤柱宽度留设40m;采区边界煤柱:根据经验煤柱宽取20m;四防水煤岩柱的留设本井田无煤层出露地表;经计算,各煤层开采时,其导水裂隙带高度亦不会波及地表,故不留设防水煤岩柱;井田南部平桥河为矿区主要地表水体,但该河流河床均处于井田南部边界之外,因此,无需留设河流煤柱;井田内的几条溪沟,均为季节性溪流,一般流量很小,旱季无水;而且本井田煤层埋藏均有一定的深度,各煤层开采时,其导水裂隙带高度亦不会波及地表,故不留设防水煤岩柱;严禁在各种防隔水煤柱中采掘;三、疏水降压本矿井上部岩溶裂隙含水层远离煤层,均位于采煤裂隙带之上,且有隔水层和弱含水层阻隔,正常情况下对开采没有影响;煤层顶板富水性弱,补给条件差,以静储量为主,易于开采疏干;煤系地层中菱铁质灰岩局部富水性强,但该层厚度小,储量少,采动裂隙即可将其疏排掉;煤层底含水层与煤系地层相距很远,对开采无影响;本矿井无须疏水降压;四、井下探放水措施一探放水原则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作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1、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3、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4、接近可能与河流、溶洞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5、接近水文地质复杂区域,并有出水征兆时;6、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7、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灌浆区时;8、底板原始导水裂隙有透水危险时;9、接近其他可能出水地区时;本井田钻孔封孔质量未予评述,生产期间应特别注意,防止钻孔出水;因此要求矿井生产期间密切注意钻孔和采掘工作面的相对位置,当采掘工作面接近钻孔时,注意工作面涌水量变化,一旦发现钻孔有导水迹象,停止采掘,采取措施防治水患;二探水眼的布置和超前距离,应根据水头高低、煤岩层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在探放水设计中具体规定;一般可按以下确定:1超前距:式中:L—超前距,m;A—安全系数,取2~5;l—巷道跨度宽或高取其大者,m;P—水头压力,Pa;Kp—煤或岩体的抗张强度,Pa;2允许掘进距离:经探水后,证实无水害威胁,可以安全掘进的长度;3帮距:即扇形布置的最外侧探水孔所控制的范围外围线与巷道帮的距离,一般应与超前距相同,或小1~2m;4孔间距:允许掘进距离终点处探水钻孔之间的间距,一般不得超过3m,并按具体情况而定如应小于老空区的宽度等;三疏水降压本井田未采用疏水降压措施的主要理由如下:①本井田以大气降水和弱含水层为主要充水水源,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小于s·m,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至中等的矿床;②最上一层煤层2号煤层上距三岔河床140~318m;在自然条件下,三岔河水,冲积层水与宣威组水力联系差;且河流暂按留设煤柱考虑;③由于断层两盘均在粉砂岩、砂质泥岩、故断层透水性、富水性均弱;在正常情况下,对煤层开采无影响;④煤系地层距下部矛口灰岩含水层约160m,在自然条件下,对煤层开采无影响;四防钻孔水1、准确掌握各钻孔的位置、深度及与采掘工作面的关系;2、对未封钻孔重新启封;3、采掘工作面距钻孔30m前,必须打探放水钻防水;五探放水设备选择确定积水范围后,探水线应沿积水线外推60~150m,根据这一经验数据,确定探水钻机的钻进深度应达到150m;据此选择MAZ-200型探水钻机2台,最大钻进深度200m,用于工作面超前探放水;五、注浆堵水措施一注浆堵水地点的确定1、注浆堵水应符合以下原则:1减轻矿井排水负担,节省排水用电,从而降低吨煤成本;2有利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3加固井巷或工作面的薄弱地段,减少突水几率;4能使被淹矿井迅速恢复生产;2、可能注浆地点的确定1对井筒和巷道需穿过的导水断层在穿过前一定距离进行预注浆加固阻水;2对影响采煤、掘进安全,有可能突水的其它地点,如巷道距离可能突水断层距离较近,岩柱有可能不能抵抗水压;回采时由于采动影响,顶板垮落后可能造成突水等,进行预注浆;二注浆堵水设备选择由于地质报告说明断层导水性差,只有当井下遇强导水断层时,疏放水很不经济时,方可采取注浆措施;注浆堵水设备暂选用HFV—C型液压驱动注浆泵;六、避灾措施本矿井排水泵房设有管子道与回风大巷相连连接处高出泵房底板20m左右;铺设窄轨供设备运输及抢险用;泵房地坪高出井底车场巷道;矿井本矿分别在主、副、风井井口处设置了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井下盘区内,通过车场或联络巷道分别与各个大巷、斜井井筒相连;七、地表防治水措施1、防洪标准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矿井不应受洪水威胁;井口及工业场地的防洪设计标准如下:防洪标准重现期年注:当观测洪水高于上述标准时,应按观测洪水设计,当观测洪水低于防洪标准时,应按防洪标准设计该防洪标准是在原规范GB50215-94的基础上修订的,满足煤矿安全规程关于地表防治水的有关规定;2、地形及地表水系本井田位于贵州省安顺市以北14km;井田内最高点为灯笼山,海拔标高+,最低点为磨石河与右仲河的交汇处,河床海拔标高+1298m,相对高差200m~400m;属低中山地形;区内各河流均汇入乌江支流的三岔河,属于乌江水系;井田南部平桥河为矿区主要河流,源于安顺县蔡官屯附近;从井田东部进入井田后,大致沿F1断裂流向西南;到水洞附近潜入地下,以伏流形式排入白岩附近高羊河,流向转为正北;后又以伏流形式注入乌江支流三岔河;在大洞口村附近最大洪水位标高为+;洪水期流量s;井田北部主要有右仲河、磨石河、寨头河三条地表溪流,流量季节性差异较大,其主要补给水源为两侧地下水;乌江上游支流三岔河,从本煤田北部流过;距本井田约4km,自南西流向北东,河床标高+降至+,落差,坡降%;3、地表水防治措施工业场地竖向布置格局已基本形成,主、副斜井及回风斜井井口均已施工,其井口标高分别为:主、副井口标高均为+,回风斜井井口标高为+;场区最低标高为+;其标高均高于平桥河在大洞口村庄附近的最高洪水位+,故场地不受洪水威胁;结合地形,工业场地竖向采用台阶式布置,各平台标高如下:主、副斜井井口标高均为+,回风斜井井口标高为+;场前区场地标高为+和+~+;规划之选煤车间、机修材料场地以及机修车间西侧预留的瓦斯综合利用场地瓦斯发电站标高为+;储煤场场地标高为+;矿井水及生活污水处理站场地标高为+~+;瓦斯抽放站场地标高为+;风井场地标高为+~+;各台阶之间以边坡或挡墙连接,为满足运输和消防要求,台阶之间均有道路相通;为有利排水,各平台场地平整坡度均大于5‰;场地雨水采用分区多出口、明沟加盖板为主的排水系统,雨水汇集到盖板明沟宽、平均深,采用砖砌或浆砌片石结构后进入场地主排水沟,将雨水引入涵洞或经场地西端排出场外;雨水沟起点深,沟底纵坡大于3‰,长度560m;在场区中部、副斜井东侧已形成的排水涵洞孔径与场地北侧山坡设置的截水沟相结合,排除场地背后的山坡汇水,确保场地及井口免受山洪威胁;根据汇水面积大小、地形、地貌特点及溢流时的影响大小等,场外截水沟的洪水设计频率确定为1/20,截水沟断面×浆砌片石,满足泄洪及排水的需要;八、其它措施1、应根据新的勘探资料和本矿井建设期间对水文地质条件的进一步认识,及时调整防治水方案;2、配备专职水害防治人员,煤矿主要负责人是水害第一责任人;3、认真编制矿区水害防治规划、年度水害防治计划和水害应急预案,保证水害防治的资金、工程、设备、仪器落实到位;4、编制“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充水性图”等基础图纸,建立健全矿区地下水动态观测网,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水害隐患的排查;。
防治水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防治水综合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a327f7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0.png)
防治水综合安全技术措施煤矿水害是矿井五大灾害之一,往往造成突水淹井或淹没整个工作面的恶性事故。
依据矿井水的来源可分为地下水害、地表水害和老窑积水水害。
防治水是防止矿井水害事故发生,减小矿井正常涌水,降低煤炭生产成本,在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的安全前提下使国家的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回收。
为防止水害事故给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造成影响,特制定矿井防治水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一、水文地质状况我公司矿区位于沁水盆地南缘低山丘陵区,水文地质单元属延河泉域中北部。
依据含水层岩性和地下水赋存特征,本区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盐类裂隙水、碎屑夹碳酸岩类岩溶裂隙水、和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四种。
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区松散岩孔隙水含水岩组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地层,含水岩组一般厚为0-10米,富水性差,为透水而不含水层;碎屑岩类裂隙水、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富水性弱;碳酸盐岩岩溶水在本区埋深较深,据山西煤田地质勘探144队,1996年提交的本矿地质报告,区域水位标高为450-560米,高于本矿现开采3#煤层底板标高79-122米,3#煤为带压开采,但奥陶系灰岩顶界至3#煤层间距为120余米,可起一定的隔水作用,构成3#煤底板突水危险性小,但该含水层富水性强,具不均匀性,开采过程中,假设遇断层,在断裂连通导水的状况下,不排除有突水的可能,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应保持“猜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本区与煤层开采有关的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二叠系、石炭系碎屑及碳酸盐类岩溶水。
1〕主要含水层①石炭系、二叠系岩裂隙含水层含水层主要为山西组K7砂岩和下石盒子组底部的K8砂岩。
·m,水位标高567.12米,为弱富水含水层。
K8砂岩是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分界标志层,岩性以中细粒岩为主,局部地段为粗砂岩,裂隙较发育。
②奥陶系岩溶水含水层含水层主要有上、下马家沟组灰岩和峰峰组灰岩组成,上、下马家沟组灰岩溶发育,局部可见1-2米的溶洞,富水性强,单井最大涌水量为1900m3/d,介由于岩溶发育不均一,富水性也不均匀;峰峰组在覆盖层薄的地段内,岩溶发育极普遍,多为透水层,随埋深增加岩溶发育减弱。
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二篇)
![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dd4d9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9.png)
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井下水害来势凶猛,俗有“水老虎”之称。
矿井防治水可归纳为“查、探、放、排、堵、截”六个字。
一、做好矿井水文观测与水文地质工作1.做好水文观测工作。
2.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
二、井下探水“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是采掘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遇下列情况之一者时,必须探水:(1)接近水淹井巷、老空、老窑或小窑时;(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陷落柱时;(3)接近可能出水钻孔和各类防水煤柱时;(4)接近可能与地表水体相通的断裂破碎带或裂隙发育带时;(5)上层采空区积水,在两层间垂直距离小于采高40倍或巷高10倍的下层采掘工作以及采掘工作面有明显出水征兆时。
三、放水(疏干)有计划地将威胁性水源全部或部分地疏放掉,是消除水患的有效措施之一。
1.疏放老空水2.疏放含水层水四、截水截水是利用水闸墙、水闸门和防水煤(岩)柱等物体,临时或永久地截住涌水,将采掘区与水源隔离,使某一地点突水不致危及其它地区,减轻水灾危害的重要措施。
1.防水煤(岩)柱的留设2.水闸墙(防水墙)水闸墙是用不透水材料构成的永久性构筑物,用于隔绝有透水危险的区域。
3.防水闸门防水闸门一般设置于井下运输巷内,正常生产时防水闸门敞开着,当突然发生水患时,闸门关闭将水阻挡于闸门之外。
五、矿井注浆堵水注浆堵水就是将配制的浆液压入井下岩层空隙、裂隙或巷道中,使其扩散、凝固和硬化,使岩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密实性和不透水性而达到封堵截断补给水源和加固地层的作用,是矿井防治水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二)一、引言矿井是地下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而矿井防治水技术的运用对于矿井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
二、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的意义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在地下矿井中及时有效地防止和治理矿井水的涌入、渗漏或倒灌,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矿井防治水技术的运用对于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的主要方法及措施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辅预防是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的核心,主要包括:(1) 检查井下的排水系统:定期对井下的排水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矿井防治水措施
![矿井防治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27224c2aa00b52acfc7cac6.png)
矿井防治水措施一地面防治水措施1、为了防止或减少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矿井,首先控制降水水源和地表水是矿井防止水的第一道防线。
2、在任何情况下,不使井口和地面设施被洪水淹没,井口和工业广场主要建筑物的标高应设在最高洪水位以上。
3、井口、地面建筑物应按照地形修筑泄水沟和拦水堤坝,以防暴雨山洪从井口灌入井下造成灾害。
4、在矿区内的水流沿河床有可能渗入井下的沟底裂缝处,用黏土、料石或水泥铺垫河床,以防止或减少水流渗入矿井。
5、整铺河床的一般做法是:清理河床底后铺25cm以上黄土或灰土(石灰和黄土掺合而成)并压实座垫层,起隔水防漏作用,其上是伸缩层,铺设20cm沙石(沙、石比约3:7)以防止底层翻浆,上层用水泥砂浆及碎石构筑,厚度35cm以上,能抵御洪水冲刷。
6、对矿区的河流改道,在有可能进入矿区的上游地段筑水坝,将原河流截断,用人工或挖掘机掘新河道使洪水和水流远离矿区。
7、填堵通道,在矿区内因采掘活动而引起地面沉降、开裂、塌陷、矿区较大的溶洞或废弃的旧钻孔等形成的矿井进水通道,因用黏土或水泥予以填堵。
8、挖排(截)洪沟,可在井口上方垂直来水方向,布置排洪沟、渠拦截,9、排出积水,对大气降雨形成的大面积积水,要及时排放到矿区以外或引入西来峰大河槽。
10、加强雨季前的防汛工作,在雨季来临之前,检查和及时清理泄洪沟的淤泥杂物,加护防洪堤坝,确保雨季来临时万无一失。
二井下防止水措施井下综合防治水措施分为“探、防、堵、截、排”针对本矿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措施:1、做好水文观测工作⑴了解地面气象、降水量的有关资料。
⑵通过探水钻孔观测各种水源来压,水位和水量的变化规律,分析水质,查明矿井水源及其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关系。
⑶观测矿井涌水量及季节变化规律。
2、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⑴掌握断层和裂隙的位置、错动距离、延伸长度、破碎带范围及其含水和导水性能。
⑵掌握冲积层的厚度和组成和各分层的透水、含水性。
⑶掌握含水层数量、位置、厚度、岩性、以及含水层的涌水量、水压渗透性、补给排泄条件及其开采煤层的距离、勘探钻孔的填实情况及其透水性能。
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
![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7958a2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8.png)
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1.地表水治理措施(1)合理确定井口位置。
井口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或修筑坚实的高台,或在井口附近修筑可靠的排水沟和拦洪坝,防止地表水经井筒灌入井下。
(2)填堵通道。
为防雨雪水渗入井下,在矿区内采取填坑、补凹、整平地表或建不透水层等措施。
(3)整治河流。
①整铺河床。
河流的某一段经过矿区,而河床渗透性强,可导致大量河水渗入井下,在漏失地段用粘土、料石或水泥修筑不透水的人工河床,以制止或减少河水渗入井下。
②河流改道。
如河流流入矿区附近,可选择合适地点修筑水坝,将原河道截断,用人工河道将河水引出矿区以外。
(4)修筑排(截)水沟。
山区降水后以地表水或潜水的形式流入矿区,地表有塌陷裂缝时,会使矿区涌水量大大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可在井田外缘或漏水区的上方迎水流方向修筑排水沟,将水排至影响范围之外。
2.地下水的排水疏干在调查和探测到水源后,最安全的方法是预先将地下水源全部或部分疏放出来。
疏干方法有3种:地表疏干、井下疏干和井上下相结合疏干。
(1)地表疏干。
在地表向含水层内打钻,并用深井泵或潜水泵从相互沟通的孔中把水抽到地表,使开采地段处于疏干降落漏斗水面之上,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井下疏干。
当地下水源较深或水量较大时用井下疏干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根据不同类型的地下水,有疏放老孔积水和疏放含水层水等方法。
3.地下水探放(1)矿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水文地质工作是井下水害防治的基础,应查明地下水源及其水力联系。
(2)超前探放水。
在矿井生产过程当中,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明水源后制定措施防水。
防治井下突水、涌水安全措施(最新版)
![防治井下突水、涌水安全措施(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f1fc02195f312b3069a5c4.png)
防治井下突水、涌水安全措施(最新版)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504防治井下突水、涌水安全措施(最新版)一、水文地质分析1、凡采掘工作面受水害威胁的矿井,应开展水害因素分析和水害预测工作,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每年初,根据年采掘接续计划,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水害因素,提出水害分析预测报告。
2)、在采掘过程中,对预测报告要逐月进行检查、补充和修改,发现险情应发出水害通知单,报告生产矿长、总工程师并由调度室通知可能受水害威胁地点的撤到安全地点。
3)、水情水害预报应做到年有年报、月有月报,当水情严重时必须及时预报。
4)、对有可能造成突水的矿井,必须对矿井各分区充水情况,含水层或地表水体水量、水质、水位、水温与矿井的水力联系等情况,建立动态临测系统并定期进行观测,在有可能突水的地方应设置水患临测及通讯联络系统,以便及时发现有突水征兆和测定处理对策。
5)、对有可能受突水威胁的矿井,要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设置安全出口,规定避灾路线,设置路标,以便一旦发生突水危险时人员能安全撤离,避免意外的伤亡事故。
二、水害预防及防治措施1、老窑区水:1)查明积水老塘、老硐和废弃巷道,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防治水系统图上标明积水区及其最低点的具体位置和积水外缘标高,并外推60m用红色圈出积水老空区的警戒线。
2)用平面图、剖面图确切反映积水区与采掘工作而后关系以表明积水区的构造和形状,分析其主要的充水因素,预计可能的积水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矿井防治水措施(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矿井防治水措施(新版)
一、地面防治水
1、根据地形,在井田范围内开挖排水沟,防止雨水、雪水渗入井下。
2、在风井所在自然沟内开挖排洪渠。
3、通过主井上部的水渠(牧民浇地用水)防渗处理,防止渗漏井下形成水患。
4、将井下水排至火烧区以外,防止其通过火烧区流入井下,杜绝循环排放。
二、井下防治水
1、650水平和580水平必须架设双管路、双电源,设备完好率必须达到100%。
2、回采标高必须控制在+630m,留足隔水煤柱20m(+630~
+650m),不得开采或破坏。
3、定期对580、650水仓进行清理,保证其有效容量,(时间定为每年3月份)。
4、每采仓结束之后,必须砌筑密闭,其密闭必须满足防火、防水要求。
其厚度为2.5米(墙为2m,浆为0.5m)。
5、购进一台探水钻,对二采区45-2煤层进行探水,掌握水文地质情况,并界定火烧区底界标高。
6、所有开拓巷道必须开挖水沟,并保持畅通无阻。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