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读书有感

合集下载

读后感:《润泽生命》

读后感:《润泽生命》

读后感:《润泽生命》《润泽生命》读后感教学之余,我拜读了龙红老师的《润泽生命》,《润泽生命》读后感。

文章的内容质朴真情,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教育情怀和生命气韵,阅读的过程中我始终被一种温馨、自然的感受包围着,思绪万千。

一位知名教育家说得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

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需要家长与老师、与学校共同合作,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来。

我们教师同家长一样,期望学生做一个行为文明、心理健康、知识丰富、生活快乐的人。

所以,我们的教育方法是育才必须先育人、凡事都要求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对待任何事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对事情要有义务感。

首先,人的成长,应该是文明素质的成长。

每个老师都喜欢好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优秀的。

老师的严厉,辛苦教学那是对你的关心和爱护。

同时,教育学生凡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一定要自己动手,自己要去尝试和体验,包括洗衣服等等家务我都要求他尽可能自己去做。

2、人的成长,需要心理健康的成长。

现在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每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边受到任何伤害,所以说,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要教育孩子当同学中有人需要帮助时,你要伸出援助之手,男孩子要学会宽容别人,不要计较一些小事,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爱护,努力培养孩子的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读后感《《润泽生命》读后感》。

孩子总有这样的思想,他认为学习好的同学总是学习好的,刚开始这一直就是他的想法。

我们要给他举例子让他信服,鼓励他学习,让他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用积极的心态去思考问题。

对于孩子的问题免不了要批评,首先,要尊重孩子。

不要不分场合地批评,孩子大了,都有自尊心,批评尽量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可以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为孩子改正错误打好基础;其次,要心平气和,用语恰当。

犯了错误的孩子,一定要心平气和,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千万不要以气势压人,在语言的运用上要讲究技巧,不可过于苛刻,应严爱并重,不可罗嗦,应有针对性,符合孩子的实际,说得有理,精要,有新意;再次,要方法得当。

润泽生命读后感范文

润泽生命读后感范文

润泽生命读后感范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润泽生命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润泽生命读后感1自从毕业一直没有静下心好好去读一本书,但是来到铁三官庙小学,学校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午读时间,每天仅仅20分钟的午读时间,却让我重新感觉到看书的重要性。

最近,我用7个午读的时间看了一本孙明霞老师编著的《用生命润泽生命》。

心灵上不仅感受到明霞的精彩智慧,而且通过教育叙述手法领略到她的课堂策略,可谓匠心独运。

能把副科演绎的如此精彩,令学生如此喜爱,可见明霞老师在教学上煞费苦心。

明霞在课堂上焕发出学生的生命活力,彰显生命的色彩,交给学生不仅是活的知识,还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让我体验到生命原来在教育中可以这样演绎。

每一个新学期,明霞总是提前备好了迎接学生的课,她总是认真的做好准备,精心装扮自己,用真情,用爱心,用知识和智慧,去赴一场和学生美好的约会,就这样,一封写给初一新生的书信,让学生在第一节课堂上,在感情上赢得学生的芳心。

一个小小的笔记本“收买”了学生的心,尽管笔记本很廉价,但学生心甘情愿的听从明霞的指挥。

作为一名老师,在第一节课堂上就把师生关系拉扯的如此近,相比今后的课堂上定能让学生更加的听“党”指挥,至少学生在心中已经接纳这位老师,这就是明霞的聪明智慧,提前备好了学生,让学生的心贴近了老师的心房,更好的聆听,这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更值得我去学习和揣摩。

明霞曾说:“真正用心关爱每个学生,用生命润泽生命,用智慧启迪智慧,我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教育的成功,定然还有自身生命价值的提升。

”学生不仅学习书本知识,还要用知识去体验生命,她就是这样去做的。

面对生物中的性教育,许多老师采取自学处理,但明霞从被子植物的繁殖入手,以动物生殖为过渡,自然引入人的生殖这一课,轻松解决了困扰学生敏感的话题,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生命的诞生。

《生命润泽生命》读后感

《生命润泽生命》读后感

精雕细琢融情寓理润泽生命在张校长好读书的精神感召下,一向不爱教育专著的我拜读了孙明霞老师的《用生命润泽生命》,相形见拙之下,不禁感慨万千,我为她的勤奋、执着,坚守信念、不求回报的为师之道所影响、感动、折服……一、学习她“只为耕耘,不求收获”的价值观孙老师的教学观,用她的话说就是生命化的教育。

她对教育的执着和喜爱就是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为了学生,可以放弃教研员的职位;为了学生,可以自费到全国各地学习、奔波;为了学生可以一生笔耕不辍。

从个性张扬的生命化的课堂教学、异彩纷呈的学生作品展示、可以成为范文的师生来往书信、和谐融洽的同事关系,到蜚声教坛的论著、享誉一方的泰山名师、久负盛名的教育博客……这所有的荣誉和成果、所有的付出和耕耘,孙老师没有刻意地去追求结果和回报,但无心插柳的她,却收获了桃李满枝,达到了我梦想也难以企及的高度。

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境界,这就是“生命”的教育。

张校长很欣赏的一句话:只为攀登,不为登顶。

我很赞成,我想我们从事的教学工作实质上我们做人的真实体现。

实在一些,实际一些,把教育工作当做为人处事的一种态度,少一些虚伪,少一份浮躁,或许我们会很快乐。

我们改变不了现实,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可以改变态度。

我认为凡事从良知出发,我们问心无愧!师生高兴就好,就是最好的教学。

至于结果如何,收获多少,让别人去关心吧!二、学习她勤奋、勤勉,高度的责任感大凡有成就的人大都有读书的喜好,大多都勤奋,这可以说是成功的普遍规律。

孙老师也不例外:她买书读书的故事堪称经典;她坚持撰写博客已成为矢志不移的好习惯;积极研讨课堂教学悉心指导他人,无不体现她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执着奋斗的科学素养。

在我看来,孙老师这种开拓、实干、上进的工作状态就是有高度责任心的完美体现。

我认为:勤奋是实用的方法论。

在工作中我们都不乏热情、激情。

试想,如果我们能将这种热情持续燃烧下去,相信我们的教学效果会得到更多人的满意;进一步讲,如果我们对应该做的工作都能做到尽职尽责,那么我们的办事效率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高效。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所悟、所感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所悟、所感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所悟、所感《生命与教育》是一本富有哲理和启发性的书籍,读后让我对生命和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书中作者以自己精彩丰富的人生经历为线索,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在动荡年代所经历的各种困境和挑战,以及如何通过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慰。

这使我意识到生命并非只是简单地活着,而是要通过思考和行动去追寻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其次,书中对教育的思考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作者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能力。

他强调教育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和热情。

这使我深思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

最后,书中还讨论了人生的困境和挫折,以及如何应对和克服它们。

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中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态度和自主的行动来战胜它们。

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勇气,让我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通过阅读《生命与教育》,我对生命和教育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书中的智慧和启示将一直指导着我,让我在生活和教育中更有追求和意义。

我会将这些思考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成
为一个有思考能力、有责任感和有创造力的人。

同时,我也会将这些思考和心得分享给身边的人,希望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生命化教育培训感想

生命化教育培训感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旨在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生命化教育培训,收获颇丰,感触颇深。

首先,生命化教育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本质。

过去,我们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情感需求。

生命化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生命成长,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这次培训中,我认识到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其次,生命化教育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我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生命化教育让我意识到,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次,生命化教育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学生沟通。

在培训中,专家们强调了师生沟通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我认识到,作为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意见。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此外,生命化教育还让我认识到了教育评价的重要性。

过去,我们过于依赖考试成绩评价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生命化教育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生命化教育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践行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下是我对生命化教育的几点感悟:1. 生命化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情感需求,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2. 生命化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生命成长,使教育更加具有人性化。

3. 生命化教育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
《生命与教育》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通过讲述生命的奇妙之处以及教育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性,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思量。

首先,书中强调了生命的珍贵和独特性。

生命是一种奇迹,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这一点提醒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的存在,并努力发掘自己的潜力。

其次,教育在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塑造。

书中提到,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评思维和社会责任感,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这使我深思,我们应该如何改进教育体制,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全面而故意义的教育。

此外,书中还讨论了生命和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命是教育的基础,而教育则是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生命的奇迹和多样性为教育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而教育的力量则能够引导生命朝着更加夸姣的方向发展。

这种相互关系让我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为了个体的成长,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人类对生命的探索和尊重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保持对生命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

惟独通过不断学习和思量,我们才干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为人类的未来做出贡献。

总之,读完《生命与教育》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和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尊重他人,注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塑造的教育,同时保持对生命的探索和尊重的态度。

惟独这样,我们才干真正实现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读后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读后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iangxjy200907029.aspx
去。
性消费”的现象——你回答不清楚是
吗?请坐,我再叫一位。看上去此起彼 伏,发言踊跃,但实质并没有真正做到 “把课堂还给学生”。不妨让回答不清 楚的孩子慢慢再答。不焦急.老师要特 别有耐心、善解人意,循循善诱。这就 像陶行知所说.教师就是受到孩子的 触动,他触动孩子,孩子触动他,形成 一种极好的人性的互相成全、助长和 激扬。 三、转化差生慢一点。对于表现 差.屡教不改的学生有什么良方呢?实 际上.我们经常要等待一个儿童的成 长。因为即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 一个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 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 点也勉强不得。每个人,哪怕是那些屡 教不改的孩子,都有自尊心。都有他的
也是一种慢的艺术.它有认识——认 同——吸纳——实践的过程。生命化
教育课题也是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张文质等认为:“课题研究.也是慢的 艺术,主张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 地去做,不是立竿见影的。”在这种情 况下读到此言.让我想到了自己眼前 负责的市规划课题和研究课题中遇到 的困难。我从中深受鼓舞和启发,我们 该用慢的心态与足够的耐心来实践. 不能指望通过课题实践.快速使学校 成为当地教育的窗口学校。 教育是慢的艺术.还体现在教师 的生活应该是优雅而从容的.而不应 该是匆忙、仓促的:同样,培养一批名 师、骨干教师也是慢慢“浮”起来的。教 育是慢的艺术.也意味着新课程改革 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一个过程,需要 方方面面来成全的。“十年树木,百年 育人”,这也是教育慢的古训。 这本书确实对我们从教者的整个 心灵以及自身学习极具启迪性.字里 行间.你能够清楚地听到数颗强有力 的教育理想主义和实践者的心脏在搏 动。所以对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不同角 度来看.就是单从方法来寻找,你也可 以从中学到很多的招数。我希望《生命 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能够刺激教育 界.使有些问题能够进一步讨论下

生命化教育,我们共同的追求--读《用生命润泽生命》有感

生命化教育,我们共同的追求--读《用生命润泽生命》有感

生命化教育,我们共同的追求--读《用生命润泽生命》有感生命化教育,我们共同的追求--读《用生命润泽生命》有感提要:孙老师的教学有一个非常重要又很切合实际的思想平台——生命化教育思想作支撑。

用孙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自生命化教育,我们共同的追求--读《用生命润泽生命》有感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孙明霞老师的《用生命润泽生命》一书。

刚读几页就被书中内容吸引住了。

读着孙老师的生命化育人方式,亲切真实的课堂记录,优美流畅而朴实无华的语言文字,真的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

仿佛孙老师记录的就是自己的教育教学。

我也有十多年的从教生涯,可与孙老师比起来,真是汗颜!由于自己的惰性所至,竟是在碌碌无为中度过的,从孙老师的教学经历中我可以学的东西太多太多。

孙老师那份对教育的执着,热爱令人钦佩。

孙老师的求学经历是艰难的,坎坷的,甚至受过伤害、屈辱。

可这也挡不住孙老师的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对美好人生的憧憬。

正是这种信念促使了孙老师的努力、奋斗。

也正是在奋斗的过程中,孙老师遇到了多位影响自己人生的好老师,像高中班主任于东章老师,教语文的胡老师,教物理的孙老师等等。

是这些老师对孙老师的影响,才使得孙老师对教育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对自己的学生也充满了爱。

甘心做“追赶蝴蝶的人”。

孙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爱真的令我们所有的老师学习,真的是践行了用生命润泽生命的的誓言、理想和追求。

老师们似乎“天经地义”的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对学习差且调皮捣蛋的学生总是“横眉冷对”。

我们来看看孙老师是怎样教育“问题学生”的。

孙老师对每一个问题学生从不言放弃,竭尽所能的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教育他们。

尤其一个叫江的学生与孙老师的书信交往最令我感动。

江前前后后给孙老师写了七封信,信中向孙老师敞开心扉,倾吐了自己的烦恼忧愁、人生失意,寻求孙老师的帮助。

一个初中毕业几年的学生还记得自己的老师,向老师寻求帮助,愿意继续聆听老师的教导,何也?相比我们周围的初中生还没毕业就想着赶快离开学校,离开唠叨的老师,获得自由的情形来说,无疑孙老师的教育是成功的,是真正的教育,是真正为学生的成长奠基的教育。

《生命教育》读后感

《生命教育》读后感

《生命教育》读后感
《生命教育》这本书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现今的教育虽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事实上,孩子们仍被分数和各种学习班所束缚,从而缺少了对道德方面的教育。

而《生命教育》这本书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阐述,使我们认识到,学习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基本和核心部分,是儿童天性得以启动和发展的摇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自在的德性及其未来走向,并借此迎接社会对儿童道德成长的进一步要求。

所谓教育的生命机制,是指教育最终和基本上依靠教育对象的生命自身。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坚定了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信念。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我也希望能将这种对生命的理解传递给身边的人,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读《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有感范文

读《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有感范文

读《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有感范文读《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有感范文体会最初接触生命教育,是在几年前一次教师培训时,主讲老师给教师下了个新的定义:教师就是迷恋生命的成长,以研究生命成长为业的人。

当时给我有点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读了张文质先生的《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他所倡导的“以生命成全每一个健全的生命”的教育理念,让我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谛。

他用心发出的“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呼唤更是让我震撼。

特别是开篇《生命的礼赞——一次关于生命化教育的讲演》,让我深受触动。

文中指出:生命化教育就是对可能健全的生命的成全。

要培植人对生命的珍爱,要让所有的人都意识到生命比一切都更重要。

人活着本身就带给你希望。

哪怕有时候很屈辱、很难过、很无望。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对我们的教育而言,就是要让这么一种顽强地活着、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的理念成为我们课堂中最重要、最激动人心的内容。

要让每个个体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

引导学生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

要使学生对自己、对自己生命的价值、未来的发展的可能性更有信心。

回顾我们的现实,现在有一些学生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要不就走极端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者是他人的生命。

在这些悲剧的后面我们在讨论孩子的自身问题时,是不是更该思索是什么使我们的学生如此脆弱?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在某个点上出了问题?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大部份的老师依然还是被分数牵着鼻子走,我们的家长在和老师沟通时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孩子近段时间的成绩怎么样?唯有门门功课都优秀将来才有希望才能出人头地。

这种隐藏在我们大人内心的教育目标往往会导致教师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近乎完全的背离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可能对学生做出羞辱、嘲弄、讥笑、刁难、甚至是殴打。

也许一个学生上课特别会爱说话我们甩他两个耳光,他感到屈辱,明天就不说了。

这看似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这是我们教育能做的吗?我们剥夺了人的尊严,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他会考虑别人的尊严吗?只有让孩子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他才会希望身边的人也过有尊严的生活。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一)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一)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一)
今年来,中心小学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德育活动,看到“生命教育”这个词,我想到了以前看到过的一个报告: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冯建军作的《教育,为了生命的事业——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报告。

生命家庭教育的提出及推行:美国学者杰。

唐纳。

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在加州创立了“阿南达学校”,实践生命教育方法论。

我国的台湾、香港开设生命教育的课程,辽宁、上海2021文化教育年由教育厅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作。

生命教育的目标:认识生命之可贵;珍惜生命之存在;欣赏生命之美好;提升生命之意义;实现生命之价值。

生命教育中的教师,不仅仅是这种职业,教书已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应成为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也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生命存在的形式。

为此教师应努力成为自觉创造自身职业生命的主体,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自我主体,唤醒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成为“具有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发展自主成长型教师”。

教师只有在不断的自我生命成长的体察、反思中,才能善于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获得一种生命感受与满足,一种生命的建构和成长,感受与共同学生共同内生性的快乐,得到生命的一份满足用户和升华。

教师自身生命价值和也要在其中得以体现和延伸。

教师才能感受到在奉献必须中的欢笑。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四篇_2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四篇_2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四篇《生命教育》心得体会篇111月,林校长带领我们一行8人来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参加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研讨会。

本次活动由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张文质和大问题教学的倡导者实践者黄爱华老师共同组织,来自全国一千多名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我们徜徉在桂花的海洋中,沐浴着桂花的阵阵芳香;漫步在漓江的两岸边,欣赏着漓江的夜色风光,顿觉神清气爽,为此次学习增添了风采。

此次活动共聆听了9堂问题教学观摩课,7场学术报告。

其中有黄爱华老师的《较复杂的平均数》,还有他和美国老师詹妮弗.格里芬同课异构上《认识方程》,还有一些全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教学新秀如:关少清、王开杰、胡治国、郑熔虹等人上的课,让人耳目一新,深刻地领略到大师独特的教学魅力,感受到大问题教学的课堂吸引力。

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大问题教学的特点和步骤:一、大问题教学的特点是1、问题让学习发生,以问题为导向,从高到低落实。

2、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台前展示并主持,教师在后面适时引导点拨。

3、紧扣教学本质,思考并提出这节课的核心问题、基本问题,逐步细化、解决。

二、大问题教学的步骤是:第一、建立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

第二、通过多种形式,师生共同提出并整理出大问题,整体呈现。

第三、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本内容自主合作学习。

第四、展示研究成果,学生互动分享,师适时追问引发深层次的对话和碰撞。

第五、师生共同参与,梳理和提炼,得出结论。

第六、提出后续研究的问题,对知识技能进行巩固深化延伸。

我们觉得它和我校的四步主体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第一步建立关系可以归结为预习反馈,第二步提出问题和第三步尝试探究归为自学交流,第四步展示分享和第五步共同概括可以归结为展示点拨,第六步问题延伸可以归结为练习迁移。

它和我校的四步主体教学都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完全按照大问题教学模式来上课,我们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我校的四步主体教学和它大体一致,而且步骤上更精简些,但是一些本质上方法是值得学习的,表现在: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黄爱华老师在课堂上常对学生说,同学们要学会倾听,这是一种尊重和礼貌,也是课堂交流学习的前提,光听还不够,还要积极思考,才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

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 读后感

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     读后感

《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的读后感王剑时光飞逝,转眼间我走上教育行业己将近三年了,能在学海中学这样一个好的环境下工作生活,我很幸福,很幸运。

对生命化教育这个既熟悉又陌生,捧着《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开始仔细阅读,慢慢体会。

一教师的幸福定位刚走上教师岗位,经常思考:如何做一名好教师?在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下我找到了教师的立足点。

教师是运思和创意的原点,是知识和灵感的凝结中心,是成为能够以自己的灵思感动启悟学生的灵思的个性丰盈的个人。

张文质先生提出对传统观念的质疑:“不要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就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对教师来说,教育不仅仅是付出、给予,还应该有收获、回报。

教师也有自己的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我想这个说法让我看到了教师的幸福,教育好比是耕作,有付出必有收获,教师也是在不断成长的,为了自己的梦想,在不断的奋斗,而不是毫无追求的生活着,只有不断的实现自我,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

生命化教育要追求教师生命的幸福,同时也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张先生对中小学教师的新认识,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它的特殊在于教师的生命与儿童、少年、青年生命的共生与互动,而后者正是人的生命路程中最为纯真、最接近人的生命本原,最具有活力,也最具有多种可能性的一个阶段。

我们每天跟这些善良纯洁的孩子在一起,这是上天对我们的馈赠,再也找不到另外一种职业能够和这么多善良的人在一起了,这可以说是一种福利,也可以说是我们劳动付出后获得的回报。

很庆幸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让我从校园走出来又走进另外一个更加纯真、快乐的环境下生活,让我们永远保持着一个纯真的心。

书中还有两句对好教师的评价标准,我觉得非常有趣,“好教师一定是在课堂上要比平时显得更美的人,哪怕是相貌平凡,一到课堂上就有一种的精神气”。

“好教师肯定比他的实际年龄显得年轻,显得天真,显得还要质朴的这样的一种人”。

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作为教师,最自豪的就是在课堂上,那是我们生命价值的实现的重要场所。

《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读后感

《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读后感

《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读后感《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读后感《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读后感正文:读《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是一本与教育有关的书,张文质老师以犀利的笔触,真实地展现了自己教育经历,文中所写并非都是美的场景,确更能引起我们一线教师的共鸣。

看完《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应该说有很多震撼,我不知道能否用文字表达我内心的这种震撼,只是读着那些充满着温情的文字,我的生命的确就被滋润着,有一种很温暖很潮湿的感觉涌遍全身。

书中“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一重要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老师对此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说:“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苦,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

有时候我们简直就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保护和帮助他。

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

经常,我们要等待一个儿童的成长:他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进,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定;他需要你针对他这个具体的人给予的帮助,即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舞,恰当的提醒。

也许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同时要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行为能力(一种临场智慧)。

”——这是一段很让我感动的文字。

从中我感到的,是对教育的甘苦的深切体会和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

还谈到“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地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从容,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顺其自然,什么时候应该保持沉默,什么时候最好不介入,什么时候应该什么都没有看到。

”读到这些,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自己平时的教学实际。

真诚地反思自己身上的反教育现象,感慨颇多。

凭心而论,自认为是一个富有教育良知的教师。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800字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800字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800字近阶段,我读了《生命化教育》一书,作者是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

这本书让我明白教育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原点,当下,我们的教育实际上多数偏离“生命”这一基点和核心。

而衍变成“知识的教育”、“物的训练”和“工具的锻造”,而唯独不是人的教育,生命的教育。

生命化教育,直面人的生命,遵循生命的成长规律,润泽孩子的灵魂,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

我们现在的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多是一俊遮百丑,只要成绩好,一切就都好。

分数,似乎成了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偏重智力教育,事实上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倾向,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倾向。

永无止境的练习,压苦了无数的辛勤园丁和莘莘学子。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因生命而发生。

然而,这并非是抵触所有的练习和考试,学习本身就是辛苦的。

在学生阶段,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他们必须学会忍耐,学会放弃,没有经过无聊和辛苦的学习过程,就不可能有快乐的学习成绩,就难以感受生命成长的乐趣。

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时,耕耘得以收获时,学习的快乐才会真正感受到。

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我认为让孩子主动学习,让生命成长自觉很重要。

从被老师、家长强迫成长,变为我要学习,我要成长,我不再是应付老师的检查而去做练习,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学习不苦。

我认为成长应该是孩子自主的成长,是发自内心的需要。

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也在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实现目标,取得成功,一定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作为家长,影响孩子最有效的方式是与孩子一起成长,为孩子做榜样。

我们的教育应该滋养孩子的德行,强健孩子的体魄,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幸福、美好的人。

在学习中,让孩子既看到学习的实在价值,又感受到生活的快乐,生命的意义。

让孩子们懂得爱自己、爱生命,并能接受挑战,更好地生存。

一个家长,最大的修炼,是培养自己爱自己、爱生命的热情,以此影响和带动孩子,去激发和唤醒孩子的本能和希望。

建立共同体,老师、家长、孩子成为共同体,在班级里,在群内,一个影响一个,彼此互相学习,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二)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二)

生命化教育读后感(二)《生命教育》没有一般意义上用不会手写出来的文字,而是一本用身体实践出来儿童读物的好书。

这些文字,并无一句灰色的理论,在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真挚的荡漾教育情怀与理性思考,因为,不会没有对教育的纯粹悲悯之爱,便无法让教育成为自己的宗教,没有一种对师生的慈父般的情怀,便不可能有那种跨越时空的漫步和建设性的思考与策略。

怀着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教育的本真,引导教育的实践: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现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

生命:教育的原点。

教育的里沃利街是人的生命。

生命的特征是有限性、无限产业发展的可能性、独特性及超越性。

教育应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战略的原则,促进生命的成长,引导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与无限的人世间,引导生命从适应环境走向存在。

在这里,原点,即为“源”点,是出发点。

但又不仅仅如此。

它同时是核心,是过程,是方法,更是目的。

那么,教育的切线是什么呢?以“人”的方式来认识人、引领人。

教育,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这种方式。

这种存在,并不单纯在于“活着”,更在于如何实现灵魂生命的价值,回归生命的本真,实现生命的灵动。

因此,教育工作的一切都应为了人——为了人的生命的唤醒、激扬、涵养和完善,为了人的生命的强化、净化、优化和美化。

当然,教育不能拒绝适当的灌输、训练和惩罚,但绝不能野蛮,甚至感到痛苦与人性。

从生命意义上说,教育更应该像余晖,温暖心怀;像金色的河流,澄澈而明净。

因为——孩童的生命美丽如花,教育的作用就是让这些花朵绽放得更加绚烂,细细地倾听每花粉囊慢慢开放的声音!雨果曾说过:“花的公益事业是尊贵的,果皮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和蔼可亲的。

”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教育的生命将会因爱而动听!。

对生命化教育的感悟

对生命化教育的感悟

对生命化教育的一点浅显认识和感悟关键词:善待张文质老师说:“生命化教育”更适合于为人父母的人。

因为为人父母的人,有自己教育孩子的切身体验,有关爱孩子的仁慈的心,有这样的前提,教育行为才会更加的厚重。

对他的话我非常的赞同。

想一想,我们从有了孩子的那天起,哪个做父母的不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给孩子创设好的生长环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最优质的教育那?我当然也是如此,上小学的时候,给孩子找重点学校,初中的时候,给他找优秀的教师,高中的时候把他送进最好的班级。

但当现实和理想中的期待越来越远的时候,才感觉如果教育者不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所谓的名校、名师也许仅仅是一种徒有的虚名。

在内心也越来越向往一种理想的教育境界。

后来,我接触到了“生命化教育”,那些唯美的、理想化的有关生命教育的文字,那种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尊重、理解、包容和成全”,常常能深深的打动和感染我,也使我常常能静下心来反思以往走过的教育之路。

这些年来,从来都是信心满满站立在课堂上,站立在孩子们中间。

而现在回首,那些自信的背后,蕴含了多少苍白的真相?我是否也曾是那些灰色场景的主角?是否也在无意有意中伤害过孩子的心灵?在举手投足间是成全了一个孩子的发展还是抹杀了他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在不断的反思中,也督促自己能成为一个生命化教育的践行者。

而在这种的教育理念润泽下,内心也日渐变得温润、柔软起来。

也渐渐的学习着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善待学生教育不是简单的令行禁止,也不是简单的压制打击,而是等待与鼓励的漫长过程。

所以善待我们的孩子,允许他们犯错,体谅他们的过失,宽容他们的顽皮,体察他们的内心世界。

始终在欣赏和期待的目光中等待孩子自然生命的感悟和成长,并且在等待的过程中坚持不懈的实施自己美好的计划和愿望。

如果不能百分之百的落实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如果做不到象关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呵护我们的学生,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必须要时常的记在心里也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对别人的孩子的好,自己的孩子才会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
读书有感
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读书有感提要:特别是开篇《生命的礼赞——一次关于生命化教育的讲演》,让我深受触动。

文中指出:生命化教育就是对可能健全的生命的成全
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读书有感
最初接触生命教育,是在几年前一次教师培训时,主讲老师给教师下了个新的定义:教师就是迷恋生命的成长,以研究生命成长为业的人。

当时给我有点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读了张文质先生的《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他所倡导的“以生命成全每一个健全的生命”的教育理念,让我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谛。

他用心发出的“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呼唤更是让我震撼。

特别是开篇《生命的礼赞——一次关于生命化教育的讲演》,让我深受触动。

文中指出:生命化教育就是对可能健全的生命的成全。

要培植人对生命的珍爱,要让所有的人都意识到生命比一切都更重要。

人活着本身就带给你希望。

哪怕有时候很屈辱、很难过、很无望。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对我们的教育而言,就是要让这
么一种顽强地活着、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的理念成为我们课堂中最重要、最激动人心的内容。

要让每个个体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

引导学生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

要使学生对自己、对自己生命的价值、未来的发展的可能性更有信心。

回顾我们的现实,现在有一些学生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要不就走极端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者是他人的生命。

在这些悲剧的后面我们在讨论孩子的自身问题时,是不是更该思索是什么使我们的学生如此脆弱?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在某个点上出了问题?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大部份的老师依然还是被分数牵着鼻子走,我们的家长在和老师沟通时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孩子近段时间的成绩怎么样?唯有门门功课都优秀将来才有希望才能出人头地。

这种隐藏在我们大人内心的教育目标往往会导致教师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近乎完全的背离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可能对学生做出羞辱、嘲弄、讥笑、刁难、甚至是殴打。

也许一个学生上课特别会爱说话我们甩他两个耳光,他感到屈辱,明天就不说了。

这看似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这是我们教育能做的吗?我们剥夺了人的尊严,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他会考虑别人的尊严吗?只有让孩子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他才会希望身边的人也过有尊严的生活。

有些学校,每次考完试就排名,接着就按名次进入相应的班级。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有安全感吗?他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吗?他会信任自己的同学
吗?身边的每个人都是竞争对手啊。

我们想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在长大后能形成正直、光明和健全的人格吗?对我们的教育和教师而言,在做好传授好知识的同时,诚如张先生所说的就是要做这样的工作:鼓励孩子了解自身的环境、家庭的背景、面临的困难、自己的性情与期待,激励孩子不断鼓起生活的勇气,唤醒孩子内心的生命力量;克服种种阻力与困难去创造一个能够帮助孩子瞭望未来、渴望更好的生活环境。

让孩子相信自己的可能性与价值。

让我们教育工作者能理解:勤未必能补拙,扬才远胜于避短。

张文质先生把生命化的教育描绘成是“开启智慧,点化润泽生命”,让人感到一种虚灵中的真实同时,更让人感到教育的神圣与责任的重大。

因为它是站在生命的高度对教育的整体把握。

真正的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启迪、生命对生命的润泽。

因此,教师这个职业就直接意味着从业者人性、教养、专业能力的要达到一定的高度。

长久以来,我们把知识教育等同于智慧教育,所以培养出来的的高材生往往是考试的高手。

而在生活能力,接人待物,为人处世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欠缺。

在创造的能力上往往比不上一些西方的学生。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让人的生命更加完全而不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性的扭曲生命中的本真。

在教育中我们很少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品行的养成、对生活的态度。

我们的很多的孩子在初中到高中完全是在拼体力,睡眠达到8
个小时的是极少的。

与父母共进早餐,周末与孩子好好的聚聚都成了孩子和父母的奢望。

曾经听到一位教授讲过一件发生在他身边的事:他邻家的一个小男孩在进小学之前是一个充满灵气的孩子,每天他下班时,这个小男子会骑着童车从他身后出来吱得一声将车停下学着大人的问候“老陈你回来啦!”而自从上了小学后,慢慢的发现这个孩子越来越不爱说话了,碰见人就低头,不久鼻梁上也架起了眼镜。

由此可见我们教育问题的严重。

生命是需要点化和润泽才能长进的。

经过点化和润泽的生命应该是有生机的而不是死气沉沉,是积极向上的而不是颓废,是幸福的而不是痛苦。

我们的教育做到了吗?我觉得点化生命、润泽生命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意识,还应该是一种对待教育的态度。

面对每个不同的独具个性的孩子,我们能在何种程度上点化润泽生命?如何让孩子们活得轻松快乐又能承受起成长中的挫折?如何利用现成的有限教育资源给予每个孩子的生命形式以最大的成全?这些都是我们生命化教育要思索的问题。

“知识若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帅期间,那动人的智慧却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映照。

”所以,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

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会不断体会“点化生命润泽生命”这八个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