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重点环节质量监测指标
医疗质量和安全监测指标
医疗质量和安全监测指标医院名称:填报日期:表8-表20是在本次医院评审中,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三级医院进行监测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指标,所收集的数据仅作监测之用,不计分、不排名,且不公布医院名称。
本次数据采集的时间段为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的采集时间段为4月1日-6月30日)。
一、住院患者医疗质量指标(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二周与一月内再住院、平均住院日与平均费用表8 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二周与一月内再住院、平均住院日与平均费用* 这18种重点疾病的具体ICD-10编码请参照所下发的评审标准中相关章节。
** 两周和一月内再住院例数指那些出院后两周和一个月以内因相同诊断再次住院的病例。
(二)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的重返手术室再手术例数表9 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的重返手术室再手术例数(三)住院重点介入: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费用表10 住院重点介入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的重返手术室再手术例数(四)麻醉指标表11 麻醉指标(五)住院患者安全类指标表12 住院患者安全类指标相关说明。
二、单病种质量指标(一)急性心肌梗死(ICD-10 I21.0-I21.3,I21.4,I21.9)期内总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均次住院费用元表13 急性心肌梗死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内行PCI或在90分钟内未行PCI但行溶栓治疗者,视为符合该条要求;如未满足上述条件但注明了禁忌症者,也视为符合;其他为不符合。
这里的“符合例数”加上“不符合例数”应等于“有ST段抬高或左束支阻滞者”数,而不是等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数。
(二)心力衰竭(ICD-10 I50)期内总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均次住院费用:元表14 心力衰竭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三)肺炎-住院成人(ICD-10 J13-J15,J18)期内总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天均次住院费用:元表15 肺炎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 这里的“符合例数”加上“不符合例数”应等于初始治疗72小时无效者人数。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与监测计划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管理与监测计划一、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概念:重点环节:各种手术、注射、插管、内镜诊疗操作、血液透析等有创操作、无菌技术、医疗用品的清洗消毒与灭菌、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等。
重点人群:外科手术、导尿管、血管导管、血液透析、呼吸机使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严重营养不良、长期卧床、频繁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长等患者。
高危险因素:手术、侵入性操作、入住重症监护室、频繁使用抗菌药物、免疫力低下。
重点部门:手术室,麻醉科,隔离病房,发热门诊,腹泻门诊,内镜室,血透室,重症监护室,消毒供应中心,检验科,设备科,药剂科,总务科(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等。
二、医院感染常见的危险因素:1、病人自身因素:暴露人群的免疫功能差,住院时间长。
2、手术、侵入性操作为致病菌感染提供了侵入途径。
3、环境因素:基本卫生设施差、清洁卫生差,空气质量差,未认真执行终末消毒。
4、缺乏必要的设备:消毒设备等5、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不合格。
6、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用品来源不规范。
7、临床操作不规范。
8、血液来源不安全。
9、医疗用水不安全。
10、废弃物处理不规范。
11、不重视手部卫生。
12、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13、生物媒介引起虫媒性传染病发生。
14、对消毒隔离重视不够,对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的隔离力度不够。
15、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差。
16、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技术。
17、医院的建筑不合理,布局不当。
18、科室控制医院感染风险的执行力差。
19、未定期培训学习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
三、管理与监测计划(一)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做好以下监测管理工作1、提高病人的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
2、侵入性治疗时做好无菌操作。
3、完善卫生设施、做好清洁卫生的管理,做好虫媒的消杀工作。
4、做好通风换气与通风设备的清洁,保证空气质量。
5、增设必要的消毒设备。
医疗质量控制检查内容及质控指标
备注:每一项检查内容后的数字代表《2011综合医院评审细则对应的检查项目》第一节基础及环节医疗质量(公共部分)一、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科室建立质控体系:持续改进,院、科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分析、整改,体现持续改进,手术科室需要定期分析手术质量,有记录。
(组织体系中需注明医疗小组责任)—-—————————-4。
1.1。
32、有医疗关键环节(如危急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导管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等)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与措施——--—--—4。
2.1。
23、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3项目核心制度(其中疑难病例讨论体现多学科综合诊疗)---—-——4。
2.2.1;4。
2。
2。
24、有完善的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及及时更新记录.——-—4。
2.2。
35、医疗风险管理(目的是防范不良事件发生)—--—--—--预案、培训、八大防范措施,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加分项)—--——-—4.2。
4。
3(针对科室)6、患者安全目标:危急值、妥善处理不良事件,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持续改进管理(未完成者建议绑定职能部门和当事科室进行处理)———--—3.6。
1;3.9.3.1二、住院质量管理1、入院评估、住院期间评估、出院评估—-—-——-4。
5.1.12、开具检查有依据、检查有分析、有后续处理—-—————4.5.2。
23、科室医疗小组负责本组诊疗计划的实施及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诊疗方案由医疗组长审核--——-———4.5.3。
2,4。
5.3。
14、随访制度落实情况。
——-—————4。
5.6.1;4。
5。
6。
25、统计、分析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4.5.7。
46、对住院超过30天患者的住院管理有分析、持续改进.查看《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管理登记表》—-———--—4。
医院医务科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五篇
医院医务科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一、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2、病床使用率≥85-90%,病床周转次数≥48次/年(每月一个床位周转4次,12个月共周转48次)3、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4、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手术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5、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5%,治愈好转率≥90%6、麻醉死亡率≤0.02%,麻醉意外发生率≤0.5%7、活产新生儿死亡率≤0.5%,住院产妇死亡率≤0.02%8、2周内再入院发生率、1月内再入院发生率、非预期再手术发生率较前降低9、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100%,履行对患者各种知情同意的告知率100%10、术前病例讨论,疑难、死亡病例讨论率100%11、危急值报告率100%,手术部位的标识识别合格率100%12、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数≤3天,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0天13、手术安全核查率100%,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14、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率100%,对口支援任务完成率100%15、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全年无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16、急救药品齐全,急救器械完好率100%,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17、出诊医师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比例≥60%18、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60%二、护理质量管理指标1、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2、急救物品完好率100%3、手术安全核对率100%4、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05、住院期间患者压疮发生率06、住院期间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07、护理文书合格率≥95%三、医技质量管理指标共性质量目标(包括其他辅助科室)1、医技科室检查报告科学性和准确率≥95%2、检查报告误诊率≤3%3、报告及时性≥95%4、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5、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6、B超、内镜查完即发报告7、放射科平片出报告:急诊≤30分钟;平诊≤2小时8、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9、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使用时间≥50小时/周放射科:1、X光摄片甲片率≥90%2、废片率≤0.5%3、X线诊断报告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率(诊断符合率)≥95%4、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60%5、CT检查阳性率≥60%6、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放射科服务满意度≥90%检验科:1、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80)2、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2)3、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95%4、尿沉渣异常复检率达100%5、报告单审核率达100%6、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7、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0%病理科:1、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药剂科:1、处方复核率≥95%2、调配处方出门差错率≤1/100003、中药处方饮片误差≤±5%4、无假冒伪劣、过期药品5、药品供应满足率≥95%6、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30%7、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5%8、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0%9、每100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15%10、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90%四、药事质量管理指标1、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42%2、抗菌药物品种≤35种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40DDD以下6、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7、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小时8、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9、门诊患者注射剂药物处方比例≤20%五、院感质量管理指标1、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0.5%2、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3、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16 ‰4、留置导尿所致泌尿系感染率≤4 ‰5、血管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率≤4 ‰六、输血质量管理指标1、成分输血率≥95%2、临床用血审批合格率100%3、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4、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5、输血前四项检查率100%6、输血时效控制:血浆、血小板、红悬、全血7、输血室间质评达标合格(省级)七、病案质量管理指标1、申请单书写合格率≥95%2、报告单合格率≥95%3、处方合格率:≥95%4、病历归档时间≤7天5、甲级病历合格率90%,无丙级病历八、临床路径: 1、40种临床路径管理病种2、临床路径管理入组率>50%3、临床路径管理入组完成率>90%4、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平均住院日较前缩短或持平5、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死亡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率、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发生率、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前下降或持平6、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治愈及好转率较前升高或持平医院科室质量与安全目标一、综合目标1、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规范医疗行为,以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为主线,圆满完成签订的目标管理相关任务。
医院各重点科室质量控制指标
医院各重点科室质量控制指标医疗质量指标是衡量医院科室医疗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疗效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
其中,手术成功率衡量了医院开展手术治疗的效果,是一个重要的手术质量指标。
手术成功率高,代表着医院在手术技术、团队合作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疗效指标是衡量医院治疗效果的指标,比如癌症治疗的3年、5年生存率等。
不良事件发生率是指医疗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包括手术意外、药物不良反应、感染等。
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
服务质量指标是衡量医院服务工作质量的指标,包括患者满意度、就诊便捷度、医患沟通等。
患者满意度是衡量患者对医院服务满意程度的指标,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
就诊便捷度是指患者在医院就诊的便利程度,包括挂号、排队、检查等繁琐环节的简化。
医患沟通是指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包括医生的沟通技巧、信息的传递等。
安全质量指标是衡量医院安全管理水平的指标,包括医疗器械、药品使用安全、手术安全等方面。
医疗器械和药品使用安全是指医院在使用医疗器械和药品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存在泄漏、误用等情况。
手术安全是指医院开展手术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存在手术风险、术前术后管理等问题。
管理质量指标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指标,包括绩效评价、资源利用合理程度、人员流动率等。
绩效评价是对医院综合管理工作的考核,包括经济效益、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方面。
资源利用合理程度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是否合理利用资源,包括医疗设备、人员等。
人员流动率是指医院医生、护士等人员的流动情况,对医院管理水平有直接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科室的质量控制指标存在差异,这取决于科室的医疗特点和工作内容。
医院要根据各科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确保各科室的工作能够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同时,医院还应定期对各科室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提升医院整体的质量水平。
2023年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管理与监测控制措施
2023年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管理与监测控制措施一、重点环节管理1. 医疗安全: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立医疗安全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加强医疗缺陷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过程中的问题。
2. 感染控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的消毒工作。
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3. 设备管理: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建立设备档案,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加强设备的采购、使用和报废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重点人群管理1. 老年人: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监测和分级分类服务,做好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加强老年人的营养和康复指导,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2. 孕产妇:加强孕产妇的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和生育质量。
加强产后护理和康复指导,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3. 儿童:加强儿童的疫苗接种和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儿童的免疫水平。
加强儿童的营养和生长发育监测,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4. 基础病患者: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的随访和管理,控制病情发展。
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三、高危险因素管理1. 高风险科室:加强对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高风险科室的管理,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加强高风险科室的设备管理和人员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急诊急救:加强急诊急救工作的管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加强急诊急救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救治成功率。
3. 医疗纠纷:加强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纠纷并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四、重点部门管理与监测控制措施1. 医疗管理部门: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医疗行为和医疗效果符合规范和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主要医疗质量指标
二级综合医院主要医疗质量指标一、临床医疗管理主要指标1.法定传染病、意外伤害、慢性病、院感上报率100%2.应急预案与流程的员工知晓率达到100%3.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100%4.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95%5.“三基”考核合格率≥100%6.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完成率100%7.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目标的知晓率100%8.上级医师对诊疗方案考核标准100%9.医务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达≥90%10.设备操作与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100%11.每百张床年不良事件报告≥10件12.临床路径入组率≥80%,完成率≥70%13.医师资格分级授权与再授权制度执行率100%14.平均住院日≤10天15.病床使用率≤93%16.临床用血适应症合格率100%17.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18.住院患者疼痛评估率≥90%19.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20.手术核查、风险评估制度执行率100%21.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患者告知率100%22.手术标本病理送检率100%23.离体组织送检率100%24.术前(急诊手术除外)疑难、死亡病例讨论率100%25.纯母乳喂养率≥90%;纯母乳喂养告知率100%;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30%26.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案)二、急诊科主要指标1.急救物品完好率100%2.仪器设备完好率100%3.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4.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5.设备操作与技能考核合格率≥70%6.收治患者疼痛评估率≥90%三、重症医学科主要指标1.转入转出患者与标准的符合率≥80%2.入住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率100%3.入住患者疼痛评估率≥90%4.急救物品完好率100%5.器械、仪器完好率100%6.院感发生率≤10%7.病历书写合格率≥95%8.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95%四、门诊管理主要指标1.门诊处方合格率≥99%2.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100%3.门诊日志登记合格率100%4.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5.门诊预约率≥20%6.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7.收住患者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8.门诊各诊室“一人一诊室”就诊服务执行率100%9.危重患者实行三先三后执行率100%10.危重、行动不便患者实行全程陪诊执行率100%11.出院患者电话康复咨询服务100%五、院感管理主要指标1.医院感染发生率≤10%2.医院感染漏报率≤20%3.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1.5%4.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5.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100%6.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80%7.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80%8.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100%9.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监测100%10.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100%六、药物与药事管理主要指标1.处方复核率≥90%2.处方合格率≥99%3.调配室年出门差错率≤0.01%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每百人天≤40DDDS6.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7.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8.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60%;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40%9.一类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手术,预防性抗菌药使用比例≤50%10.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医嘱符合率≥85%11.抗菌药物品种≤35种七、护理管理主要指标1.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50%2.在岗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50%3.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占护理总数≥95%4.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5.基础护理合格率≥90%6.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7.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95%8.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达100%9.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10.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风险评估率≥90%11.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风险评估率≥90%12.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例1:0.4八、医技科室主要指标(一)超声科、电生理科:1.检查报告科学性和准确率≥95%2.检查报告误诊率≤3%3.报告及时性100%4.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5.B超、心电查完即发报告6.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设备运行完好率≥95%(二)放射科;1.CT检查阳性率≥60%2.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均≥50%3.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急诊≤30分钟;平诊≤24小时4.设备运行完好率≥95%5.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90%(三)检验科(含输血科):1.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2.急诊项目:临床项目≤30分钟出报告,生化、免疫项目≤2小时出报告3.临床化学室内质控各项CV值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达规定标准4.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5.检验报告合格率≥95%6.POCT项目比对100%7.仪器设备规范操作合格率100%8.输血科和临床医务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100%9.大量用血报批审核率100%10.用血适应证合格率100%11.输血前检测率100%12.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暑率100%13.血液出入库记录完整率100%14.血液有效期内使用率100%15.输血申请审核率100率(四)病理科·1.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准确率≥90%2.术中病理诊断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3.常规病理诊断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5天;细胞病理诊断≤2天4.常规切片优良率≥90%5.常规诊断报告准确率≥95%6.病理报告单签字与授权文件符合率100%7.标本交接程序知晓率≥95%全面质量控制流程图。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是衡量医疗机构或者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
通过制定和监测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可以评估医疗机构的绩效,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患者得到优质的医疗护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及其解释:1. 门诊就诊时间:衡量患者从预约到实际就诊的时间。
较短的门诊就诊时间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效率。
2. 住院平均住院日:表示患者在医院住院的平均天数。
较短的住院日可以减少医疗费用,缓解医院床位压力。
3. 术后感染率:衡量手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比例。
较低的术后感染率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4. 门诊复诊率:表示患者在就诊后需要再次就诊的比例。
较低的门诊复诊率可以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和医疗费用。
5. 医院感染率:衡量住院患者在医院内感染的比例。
较低的医院感染率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医疗质量。
6. 病死率:表示因疾病导致的患者死亡比例。
较低的病死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7. 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衡量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程度。
较高的满意度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患者体验。
8. 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衡量患者对住院服务的满意程度。
较高的满意度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患者体验。
9. 医疗错误率:衡量医疗机构在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发生错误的比例。
较低的医疗错误率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医疗质量。
10. 医疗设备故障率:衡量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比例。
较低的设备故障率可以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安全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指标,并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医院运行基本数据和医疗质量安全监测指标
上海市层面:行业内的为局级,全行业的为市级 国家层面:行业内的为部级,全行业的为国家级 区科委和教委的项目、基金和成果不列入局级
9、高等学校教材(教科书)
(1)要求是医学类的统编教材
10、人才培养
(1)国家级、市级、局级的界定
. 上海市医院综合评价(评审)中心 16
填写说明:急性心肌梗死
环节
符合例数
AMI-1 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
90
予氯吡格雷)
AMI-3 对有ST段抬高或左束支阻滞者,需尽快进行
48
再灌注治疗(有禁忌症者需注明)
不符合例数
10
2
AMI-1的环节质量符合率=符合例数/总例数=90/100=90% AMI-3的环节质量符合率=符合例数/总例数=48/50=96%
2、评审中心对数据严格保密,不擅自公开 . 上海市医院综合评价(评审)中心 10
大纲
一、概述 二、医院运行基本数据 三、医疗质量和安全监测指标
. 上海市医院综合评价(评审)中心 11
医院基本运行数据
1、监测医院基本运行情况 2、用于基本标准得分计算和核对
. 上海市医院综合评价(评审)中心 12
(一)统计口径界定
医院运行基本数据和 医疗质量安全监测指标
上海市医院综合评价(评审)中心
.
1
大纲
一、概述 二、医院运行基本数据 三、医疗质量和安全监测指标
. 上海市医院综合评价(评审)中心 2
(一)指标来源
1、主要来自《部标》要求,围绕“质量、安 全、绩效”,也体现公立医院改革的最新要 求
2、部分来自于上海市有关要求
监测指标: 1、急诊高危病人在绿色通道的平均停留时间=80 小时
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
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一、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概念:重点环节:各种手术、注射、插管、无菌技术、医疗用品的清洗消毒与灭菌、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等。
重点人群:外科手术、导尿管、气管插管、;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严重营养不良、长期卧床、频繁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长等患者。
高危险因素:侵入性操作、频繁使用抗菌药物、免疫力低下。
重点部门:隔离病房,发热诊室,腹泻门诊,供应室,检验科,设备科,药剂科,总务科(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等。
二、医院感染常见的危险因素:1、病人自身因素:暴露人群的免疫功能差,住院时间长。
2、侵入性操作为致病菌感染提供了侵入途径。
3、环境因素:基本卫生设施差、清洁卫生差,空气质量差,未认真执行终末消毒。
4、缺乏必要的设备:消毒设备等5、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不合格。
6、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用品来源不规范。
7、临床操作不规范。
8、医疗用水不安全。
9、废弃物处理不规范。
10、不重视手部卫生。
11、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12、生物媒介引起虫媒性传染病发生。
13、对消毒隔离重视不够,对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的隔离力度不够。
14、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差。
15、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技术。
16、医院的建筑不合理,布局不当。
17、科室控制医院感染风险的执行力差。
18、未定期培训学习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
三、管理与监测计划(一)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做好以下监测管理工作1、提高病人的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
2、侵入性治疗时做好无菌操作。
3、完善卫生设施、做好清洁卫生的管理,做好虫媒的消杀工作。
4、做好通风换气与通风设备的清洁,保证空气质量。
5、增设必要的消毒设备。
6、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消毒灭菌。
7、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用品来源规范。
8、医务人员认真执行临床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9、保证医疗用水安全。
监测指标
三级医院晋级必备的监测指标一、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1.资源配置:实际开放床位、员工构成(3)2.工作负荷:门急诊、入出院、手术(3)3.治疗质量:肿瘤诊断、手术、死亡、危重抢救、新生儿死亡(7)4.工作效率:住院日、工作日、使用率、周转次数(4)5.患者负担:门诊、住院人次费用、药品费用(2)6.资产运行: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率、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等(6)7.科研成果:论文、课题、基金/百床(3 )二、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1.住院重点疾病:18项病种,总例数、死亡数、2周与1月再住院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2.住院重点手术:18项手术,其中肿瘤15项3.麻醉:麻醉总例数、镇痛例数、心肺复苏、麻醉复苏管理、麻醉分级管理、麻醉非预期相关事件4.手术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住院压疮、跌倒/坠床、择期手术后并发症(9项)三、单病种质量指标1.急性心梗2.急性心衰3.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成人4.脑梗死5.髋关节置换术6.冠脉旁路移植术7.围手术期预防感染:PIP1-5,涉及12项手术8.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四、重症医学质量监测指标1.非预期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4.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性感染发病率5.留置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发病率6.重症患者死亡率7.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8.人工气道脱出例数五、合理用药监测指标1.抗生素处方数/每百张门诊处方(%)2.注射剂处方数/每百张门诊处方(%)3.药费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4.抗菌药占西药出库总金额比重(%)5.常用抗菌药物种类与可提供的药敏实验种类比例(%)六、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发病率2.留置导尿管所致泌尿系感染发病率3.血管导管所致血流感染率4.不同感染风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包括: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追踪方法追踪访查:个案追踪、系统追踪面谈了解: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其他人员查阅制度:Plans, Policies, Procedures追踪方法---访查对象✓住院统计前五项疾病;✓与院感或药物管理有关患者;✓需要随访或双向转诊患者;✓当日手术或检查的患者;✓当日或隔日出院的患者;✓专科的患者……追踪方法---追踪环节◆患者诊疗路径;◆医院间、跨部门、跨科室间的交接;◆重点部门、关键环节的诊疗服务;◆协调、协作成效;◆薄弱环节、存在问题……追踪方法---追踪地点☐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站--门急诊;☐最近的入院患者的科室--住院部;☐患者所在的地方--病房、手术室、医技科室;☐任何患者接受过服务的地方—临床、医技科室、保障服务科室;追踪方法---追踪内容检查病历;诊疗过程:宣教、评估、诊疗、护理、给药、院感预防、设备维护、人员资质、工作人员的安全职责……医务人员、工作人员会谈;患者与家属会谈;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依从性、风险预防与控制、安全药物管理:管理流程、风险管理、效果监测勃利县人民医院创建办………。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与监测计划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管理与监测计划一、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概念:重点环节:各种手术、注射、插管、内镜诊疗操作、血液透析等有创操作、无菌技术、医疗用品的清洗消毒与灭菌、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等。
重点人群:外科手术、导尿管、血管导管、血液透析、呼吸机使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严重营养不良、长期卧床、频繁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长等患者。
高危险因素:手术、侵入性操作、入住重症监护室、频繁使用抗菌药物、免疫力低下。
重点部门:手术室,麻醉科,隔离病房,发热门诊,腹泻门诊,内镜室,血透室,重症监护室,消毒供应中心,检验科,设备科,药剂科,总务科(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等。
二、医院感染常见的危险因素:1、病人自身因素:暴露人群的免疫功能差,住院时间长。
2、手术、侵入性操作为致病菌感染提供了侵入途径。
3、环境因素:基本卫生设施差、清洁卫生差,空气质量差,未认真执行终末消毒。
4、缺乏必要的设备:消毒设备等5、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不合格。
6、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用品来源不规范。
7、临床操作不规范。
8、血液来源不安全。
9、医疗用水不安全。
10、废弃物处理不规范。
11、不重视手部卫生。
12、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13、生物媒介引起虫媒性传染病发生。
14、对消毒隔离重视不够,对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的隔离力度不够。
15、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差。
16、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技术。
17、医院的建筑不合理,布局不当。
18、科室控制医院感染风险的执行力差。
19、未定期培训学习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
三、管理与监测计划(一)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做好以下监测管理工作1、提高病人的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
2、侵入性治疗时做好无菌操作。
3、完善卫生设施、做好清洁卫生的管理,做好虫媒的消杀工作。
4、做好通风换气与通风设备的清洁,保证空气质量。
5、增设必要的消毒设备。
(完整版)医疗质量控制检查内容及质控指标
备注:每一项检查内容后的数字代表《2011综合医院评审细则对应的检查项目》第一节基础及环节医疗质量(公共部分)一、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科室建立质控体系:持续改进,院、科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分析、整改,体现持续改进,手术科室需要定期分析手术质量,有记录。
(组织体系中需注明医疗小组责任)------------4.1.1.32、有医疗关键环节(如危急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导管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等)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与措施--------4.2.1.23、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3项目核心制度(其中疑难病例讨论体现多学科综合诊疗)-------4.2.2.1;4.2.2.24、有完善的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及及时更新记录。
----4.2.2.35、医疗风险管理(目的是防范不良事件发生)---------预案、培训、八大防范措施,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加分项)-------4.2.4.3(针对科室)6、患者安全目标:危急值、妥善处理不良事件,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持续改进管理(未完成者建议绑定职能部门和当事科室进行处理)------3.6.1;3.9.3.1二、住院质量管理1、入院评估、住院期间评估、出院评估-------4.5.1.12、开具检查有依据、检查有分析、有后续处理-------4.5.2.23、科室医疗小组负责本组诊疗计划的实施及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诊疗方案由医疗组长审核--------4.5.3.2,4.5.3.14、随访制度落实情况。
--------4.5.6.1;4.5.6.25、统计、分析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4.5.7.46、对住院超过30天患者的住院管理有分析、持续改进。
查看《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管理登记表》--------4.5.7.5三、手术医疗质量管理1、手术医师授权、执行情况------4.6.1.12、术前病情评估、术前讨论,制定手术计划。
医疗质量控制检查内容及质控指标
备注:每一项检查内容后的数字代表《2011综合医院评审细则对应的检查项目》第一节基础及环节医疗质量(公共部分)一、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科室建立质控体系:持续改进,院、科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分析、整改,体现持续改进,手术科室需要定期分析手术质量,有记录。
(组织体系中需注明医疗小组责任)------------.32、有医疗关键环节(如危急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导管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等)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与措施--------.23、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3项目核心制度(其中疑难病例讨论体现多学科综合诊疗)-------.1;4.2.2.24、有完善的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及及时更新记录。
----.35、医疗风险管理(目的是防范不良事件发生)---------预案、培训、八大防范措施,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加分项)-------.3(针对科室)6、患者安全目标:危急值、妥善处理不良事件,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持续改进管理(未完成者建议绑定职能部门和当事科室进行处理)------;3.9.3.1二、住院质量管理1、入院评估、住院期间评估、出院评估-------.12、开具检查有依据、检查有分析、有后续处理-------.23、科室医疗小组负责本组诊疗计划的实施及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诊疗方案由医疗组长审核--------.2,4.5.3.14、随访制度落实情况。
--------.1;4.5.6.25、统计、分析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46、对住院超过30天患者的住院管理有分析、持续改进。
查看《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管理登记表》--------.5三、手术医疗质量管理1、手术医师授权、执行情况------.12、术前病情评估、术前讨论,制定手术计划。
医疗质量控制检查内容及质控指标
备注:每一项检查内容后的数字代表《2011综合医院评审细则对应的检查项目》第一节基础及环节医疗质量(公共部分)一、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科室建立质控体系:持续改进,院、科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分析、整改,体现持续改进,手术科室需要定期分析手术质量,有记录。
(组织体系中需注明医疗小组责任)—-—————————-4。
1.1。
32、有医疗关键环节(如危急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导管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等)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与措施——--—--—4。
2.1。
23、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3项目核心制度(其中疑难病例讨论体现多学科综合诊疗)---—-——4。
2.2.1;4。
2。
2。
24、有完善的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及及时更新记录.——-—4。
2.2。
35、医疗风险管理(目的是防范不良事件发生)—--—--—--预案、培训、八大防范措施,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加分项)—--——-—4.2。
4。
3(针对科室)6、患者安全目标:危急值、妥善处理不良事件,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持续改进管理(未完成者建议绑定职能部门和当事科室进行处理)———--—3.6。
1;3.9.3.1二、住院质量管理1、入院评估、住院期间评估、出院评估—-—-——-4。
5.1.12、开具检查有依据、检查有分析、有后续处理—-—————4.5.2。
23、科室医疗小组负责本组诊疗计划的实施及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诊疗方案由医疗组长审核--——-———4.5.3。
2,4。
5.3。
14、随访制度落实情况。
——-—————4。
5.6.1;4。
5。
6。
25、统计、分析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4.5.7。
46、对住院超过30天患者的住院管理有分析、持续改进.查看《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管理登记表》—-———--—4。
医院重点环节、重点部门、岗位和重点人群管理办法
苍溪县第二人民医院重点环节、重点部门、岗位和重点人群管理办法临床各科室:为加强医院质量管理,确保医院医疗安全。
特对院内重点环节(危急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新开展的业务技术管理)、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急诊、手术室、麻醉科、内镜室、产房及新生儿病房)、重点人员(新上岗和新调入人员、实习进修人员以及平时责任性差、技术水平低、医疗缺陷多的人员)进行重点监督管理。
一、管理措施(一)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1、危急病人管理对危急重症患者施行《危重病人报告访视制度》,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各科室成立抢救小组,科室内合理配备抢救药械,保证抢救器械运转正常;加强对危急重症患者的巡视,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围手术期管理严格按照《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及时完成术前准备(病历书写、必须的检验、检查、术前讨论和手术审批等)加强对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做好医患沟通,做好术中监护和术后过程工作。
3、输血不良反应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认真落实临床用血申请及审批制度和查对制度,密切观察每一例输血患者,做好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治、抢救工作和认真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
4、药物不良反应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做好报告监测和患者的诊治。
5、有创诊疗操作对于在诊疗活动中的各种有创操作必须执行医院《有创操作准入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6、新开展的业务技术管理严格按照我院的《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规定》进行申报、审批和开展情况的评估工作。
(二)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1、急诊加强医务人员急诊急救工作能力培训,合理配置抢救药械,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实行24小时在岗制,认真做好院前、院内急救工作,认真按照急诊操作流程进行工作,保证危急病人得到及时、安全、便捷、有效的医疗服务。
2、手术室认真执行《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手术室管理制度》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做好手术安全管理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确保手术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格分:0
达标阈值(%)≥95%
监控指标计算
(被检查人数-不合格人数)/被检查总人数×100%
监控者
病区护理质控组,护理部护理质控组,护理质量管理监督
医院重点环节质量监测指标
项目编号:16
项目名称:正确执行医嘱
质量指标
分值
1、护士处理医嘱时应认真阅读并查对医嘱。
15
3、手术前做好常规准备工作(皮肤、血交叉、药敏试验、胃肠道、手术前晚、手术日晨的准备)。
15
4详细了解麻醉种类、手术方法、手术过程,术中输液、输血和用药等情况。
10
5、及时观察生命体征、神态,检查切口和引流管位置和固定情况。
10
6、根据手术大小、麻醉情况和常规监测生命体征、病情、切口和各种引流情况,并详细、及时、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医院重点环节质量监测指标
项目编号:12
项目名称:医用冰箱管理
质量指标
分值
1、医用冰箱设有温度检测表。
10
2、温度计放在正确位置,确保冰箱温度在2~8℃。
10
3、每日一次(8am)观察温度表度数并记录。
20
4、冰箱内药品应分类放置并有标识,不得放置食品等。
20
5、高危药品应有警示标识。
10
6、定期检查整理,药品无过期变质。
30
重点环节类别:高频率(√),高危险(√),有问题倾向(√),高成本()
监测方法:
1、自查(√),互查(),督查(√)
2、提问考核一名护士冰箱情况;
3、自查科室编制床位的≥20%;
4、现场查看冰箱药品存放情况。
监测工具:事件报告(),考核表(√),问卷调查表(),其它()
质控频率:护理部(1次/季)病区(1次/月)
合格分:100
达标阈值(%)≥95%
监控指标计算
(被检查人数-不合格人数)/被检查总人数×100%
监控者
病区护理质控组,护理部护理质控组,护理质量管理监督
20
7、根据病情和手术性质的需要,认真做好手术后护理及术后健康教育。
20
重点环节类别:高频率(√),高危险(√),有问题倾向(√),高成本()
监测方法:
1、自查(√),互查(√),督查(√)
2、抽查两名手术患者,通过询问及现场查看是否达到要求;
3、自查科室编制床位的≥20%
监测工具:事件报告(),考核表(√),问卷调查表(),其它()
15
2、执行者确认并按时执行医嘱执行单。
15
3、执行者对医嘱若有疑问必须查清后再执行。
15
4、抢救病人时,下达口头医嘱后护士需复诵二遍,由两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15
5、执行、更改和取消医嘱应签全名并记录处理时间。
10
6、手术、分娩病人护士应停止执行术前、产前医嘱。
15
7、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应交班清楚。
合格分:95
达标阈值(%)≥95%
监控指标计算
(被检查人数-不合格人数)/被检查总人数×100%
监控者
病区护理质控组,护理部护理质控组,护理质量管理监督
医院重点环节质量监测指标
项目编号:14
项目名称:围手术期护理
质量指标
分值
1、护士向患者作入科宣教全面了解患者身体、心理、社会等情况。
10
2、护士通过良好的语言交流对,对患者个体差异进行健康教育。
5
8、无医生医嘱,护士不得私自给病人用药。
10
重点环节类别:高频率(√),高危险(√),有问题倾向(√),高成本()
监测方法:
1、自查(√),互查(√),督查()
2、现场查看护士是否正确执行医嘱;
3、自查科室编制床位的≥20%
监测工具:事件报告(),考核表(√),问卷调查表(),其它()
质控频率:护理部(1次/季)病区(1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