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段目标与内容比较
新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

新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一学段(1~2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1、语文课标1-3学段目标与内容-对照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目标和内容(注:红色字是新课标与过去不同之处或新增之处,其后的括号内是于志强老师进行的简要说明。
)第一学段(1~2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新增“写字的”。
可见,新课标非常重视“写字”)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在老课标中,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新课标为什么降低识字、写字的数量?①减轻师生负担;②确保识写质量。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新增“努力养成”。
“努力养成”的目标更符合第一学段学生和教学实际。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老课标中“学习独立识字”是在这句的后面。
新课标中将“学习独立识字”的要求提前,表明重视程度。
)(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新增“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删去老课标中“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的要求,这一要求放在了第二学段里。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在老课标中是“童谣”,“儿童诗”相较“童谣”范围更大。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一、小学低年级(1-2年级)德育目标及内容1.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关爱同学。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具体内容:(1)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礼仪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地理、文化等基本知识,增强国家认同感。
(3)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小学中年级(3-4年级)德育目标及内容1. 巩固和提升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加强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具体内容:(1)开展法治教育,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观念。
(2)进行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3)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习惯。
三、小学高年级(5-6年级)德育目标及内容1. 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2. 深化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现状,增强国家使命感。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具体内容:(1)开展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进行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战略,激发学生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3)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德育教学方法与措施1. 结合学科教学,将德育内容融入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接受德育教育。
2. 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志愿服务等,激发学生参与德育实践的热情。
3. 加强家校合作,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活动,提高家长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五、德育评价与反馈1. 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从学生的道德行为、课堂表现、活动参与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新课标第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新课标第二学段目标与内容新课标第二学段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有深度的知识体验和学习机会,使其能够全面发展,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
新课标第二学段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语文:语文学科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新课标第二学段的语文目标是通过学习语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其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欣赏能力。
该学段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知识、写作技能的学习,经典文本的阅读,文学理论的学习等。
二、数学:数学学科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课标第二学段的数学目标是通过学习数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能,培养其数学思维、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该学段的内容包括数的认识与应用,运算与估算,几何和空间,数据与统计等。
三、英语:英语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标第二学段的英语目标是通过学习英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其英语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该学段的内容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等。
四、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科学学科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新课标第二学段的自然科学目标是通过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分析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该学段的内容包括物质的组成与变化、光学与电学、植物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等。
五、历史、地理:社会科学学科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思维和历史地理意识。
新课标第二学段的社会科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历史、地理等学科,培养学生的历史地理意识和社会思维能力,使其具备正确的历史观和地理观,并能够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参与社会实践。
该学段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现代史、地理与环境、区域文化等。
六、政治、经济:政治与经济学科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经济观念。
新课标第二学段的政治与经济目标是通过学习政治与经济学科,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使其理解和熟悉国家、社会、法律和政治经济系统,并能够参与社区和社会事务。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

附件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一、识字、写字目标第一学段( 1-2 年级)第二学段( 3-4 年级)第三学段( 5-6 年级)1.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学习兴情感态度愿望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认识常用汉字 1600— 1800。
其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其 2.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识字写字量中 800-1000 个会写。
中 2000 个左右会写。
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5.学会汉语拼音。
(略)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3.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 1.有较强独立识字能力。
识字能力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的独立识字能力。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写楷书,写字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汉字的形体美。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键盘输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入汉字。
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教学目标第一学段( 1-2 年级)兴趣、习惯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阅读方法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词句理解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把握内容,领悟方法各种文体的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阅读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标点6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积累9.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 篇(段) 。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

小学不同年级德育工作目标一、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目标: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内容:1、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教育;2、开展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3、开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教育;4、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5、开展“关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教育;6、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及法制、安全教育;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方法:1、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2、通过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爱国情感;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4、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遵守课堂纪律等活动,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5、通过传唱新儿歌新童谣、做游戏等文体活动,提高小学生基本素质。
四、分年段德育工作实施要点:由于小学生处于德育工作的基础时期,而低、中、高年段的学生又各具特点,因而制订了不同的德育实施要点。
低年级段德育总目标:懂礼貌,尊敬老师、孝敬父母、长辈,团结同学;喜欢班集体,愿意为集体服务;热爱校园环境,讲究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的教导;勤奋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一)一年级学生特点: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又不习惯;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习惯缺乏规范性。
特别信任老师。
思维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等特点。
(二)实施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实施内容:第一学期教导处、少先队工作:1、稳定一年级学生入学情绪,从各方面帮助家长及学生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与规定;2、适时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劳动教育;3、重点进行上课、课间休息等行为习惯的培养;4、组建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老师、家长的沟通;5、落实常规检查工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工作:1、通过观察、谈话、家访、查看学籍卡等方式全面了解新生情况;2、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进行热爱学校,爱护校园环境卫生,爱护公物的教育;3、耐心指导学生坐、立、走等姿势,特别训练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读写姿势要正确,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4、教育学生尊敬老师,讲礼貌;5、进行有针对性的班级活动,逐渐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6、民主竞争选举班干部。
学段目标与内容从

学段目标与内容从学段目标: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学段内容: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和交流方式,掌握写作技巧对于提高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非常关键。
在这个学段,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写作,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并掌握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首先,我们将学习记叙文的写作。
记叙文是通过叙述故事或经历来传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文体。
在写作记叙文时,我们需要注意故事结构的组织,包括起承转合和高潮返抑。
同时,还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词语和句子结构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通过学习一些优秀的记叙文范文,我们将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我们将学习说明文的写作。
说明文是通过陈述事物的特征、原理和方法来交流和传递信息的一种文体。
在写作说明文时,我们需要清晰地梳理事物的特点和原理,并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解释和说明。
此外,还需要运用一些具体的例子和数据来支持论点,使得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通过实践写作说明文,我们将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们将学习议论文的写作。
议论文是通过陈述立场和论据来论证某一观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一种文体。
在写作议论文时,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并给出一些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同时,还需要注意与不同观点的对话和反驳,使得文章更加全面和有说服力。
通过学习一些优秀的议论文范文,我们将能够提高写作逻辑和辩证的能力。
通过学习这些写作内容,我们将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写作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的体现。
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积累,我们才能够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风格,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小学各学段目标及课程内容

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3年级)知识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第二学段(4~6年级)知识技能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小学不同学段年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什么

小学不同学段年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什么小学阶段是每个人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学内容和目标因年级而异。
以下是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的分析:一年级:教学目标:1、掌握拼音和基本汉字书写能力;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了解并逐步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教学内容:1、学习拼音和简单的汉字书写;2、学习基本的数学知识,如加减乘除等;3、学习简单的英语单词和日常用语;4、学习基本的科学知识和自然常识。
二年级:教学目标:1、巩固拼音和汉字书写能力,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2、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巩固拼音和汉字书写能力;2、学习基本的数学知识,如分数、时间等;3、学习简单的英语句子和日常用语;4、学习基本的科学知识和自然常识。
三年级:教学目标:1、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初步培养文学素养;2、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学习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2、学习基本的数学知识,如面积、周长等;3、学习简单的英语句子和日常用语,学习英语阅读和写作技巧等;4、学习基本的科学知识和自然常识,学习生物、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
四年级:教学目标:1、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初步培养文学素养;2、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学习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2、学习基本的数学知识,如体积、比例等;3、学习简单的英语句子和日常用语,学习英语阅读和写作技巧等;4、学习基本的科学知识和自然常识,学习生物、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
五年级:教学目标:1、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初步培养文学素养;2、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

小学不同年级德育工作目标一、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目标: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内容:1、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教育;2、开展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3、开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教育;4、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5、开展“关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教育;6、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及法制、安全教育;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方法:1、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2、通过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爱国情感;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4、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遵守课堂纪律等活动,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5、通过传唱新儿歌新童谣、做游戏等文体活动,提高小学生基本素质.四、分年段德育工作实施要点:由于小学生处于德育工作的基础时期,而低、中、高年段的学生又各具特点,因而制订了不同的德育实施要点。
低年级段德育总目标:懂礼貌,尊敬老师、孝敬父母、长辈,团结同学;喜欢班集体,愿意为集体服务;热爱校园环境,讲究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的教导;勤奋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一)一年级学生特点: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又不习惯;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习惯缺乏规范性。
特别信任老师。
思维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等特点。
(二)实施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实施内容:第一学期教导处、少先队工作:1、稳定一年级学生入学情绪,从各方面帮助家长及学生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与规定;2、适时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劳动教育;3、重点进行上课、课间休息等行为习惯的培养;4、组建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老师、家长的沟通;5、落实常规检查工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工作:1、通过观察、谈话、家访、查看学籍卡等方式全面了解新生情况;2、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进行热爱学校,爱护校园环境卫生,爱护公物的教育;3、耐心指导学生坐、立、走等姿势,特别训练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读写姿势要正确,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4、教育学生尊敬老师,讲礼貌;5、进行有针对性的班级活动,逐渐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6、民主竞争选举班干部。
小学语文学段目标与内容

小学语文学段目标与内容小学语文学段目标与内容一、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1、识字与写字:1、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2、初步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笔顺和偏旁部首,能够使用拼音识字和查字典;3、学会使用铅笔、钢笔等书写工具,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阅读浅近的寓言、童话、民间故事、古诗等,初步感受其中丰富的内容和情感;3、学会朗读和默读,了解简单的阅读方法。
3、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2、结合日常生活,练习写简单的句子、电报稿、请假条、留言条等。
4、口语交际:1、能够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说话时态度自然,有礼貌;2、了解一般场合下的口语交际规范,能够进行简单的复述、讲述和转述。
二、学段内容第一学段(1-2年级):1、识字与写字:1、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2、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能够正确读写汉字;3、学习使用拼音字母和查字典的方法。
2、阅读:1、阅读寓言、童话、民间故事、古诗等,理解其中的人物、事件和情感;2、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学会默读和略读;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阅读材料的选取和阅读环境的创造。
3、写话:1、学习写简单的句子、电报稿、请假条、留言条等;2、能够用几句话描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简单的情境;3、写话中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1、学习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2、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注重表达的清晰度和准确性;3、能够进行简单的复述、讲述和转述,了解转述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小学语文四年级学段目标小学语文四年级学段目标是学生在本学年度需要掌握和达到的语言技能和知识水平的具体描述。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学段目标:1、识字和写字学生能够认读并正确书写常用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汉字的笔顺规则。
同时,学生应该能够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并尝试使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一、识字与写字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情感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态度的愿望动识字的习惯识字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写字其中800-100个会写 2000个左右会写 3000个,其中2500个量左右会写识字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立识字能力能力学习独立识字写字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2(硬笔书写楷书,行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摩正楷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字帖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受汉字的形体美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5(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入汉字优美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教学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兴趣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习惯趣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书资料阅读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课文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2(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不指读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每分钟不少于300字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出疑问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搜集信息大意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内容进行探究性阅读词句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理解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彩面的作用。
2023新课标语文学段目标和内容

2023新课标语文学段目标和内容一、学段目标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1. 识字与写字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2. 阅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3. 写作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4. 口语交际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5. 综合性学习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二、学习内容及要求(一)识字写字1. 识字要求学生能够巩固、拓展和加深对生字、词语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2. 写字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注意间架结构,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并有一定的速度。
同时,通过书写实践,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1. 课内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2. 课外阅读(1)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2)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小学语文学段目标与内容

学段目标与内容识字与写字第一学段(1-2年级)(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第二阶段(3-4年级)(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御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三学段(5-6年级)(1)有较强的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第一学段(1-2年级)(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想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境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文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

小学不同年级德育工作目标一、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目标: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内容:1、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教育;2、开展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3、开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教育;4、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5、开展“关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教育;6、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及法制、安全教育;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方法:1、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2、通过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爱国情感;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4、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遵守课堂纪律等活动,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5、通过传唱新儿歌新童谣、做游戏等文体活动,提高小学生基本素质。
四、分年段德育工作实施要点:由于小学生处于德育工作的基础时期,而低、中、高年段的学生又各具特点,因而制订了不同的德育实施要点。
低年级段德育总目标:懂礼貌,尊敬老师、孝敬父母、长辈,团结同学;喜欢班集体,愿意为集体服务;热爱校园环境,讲究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的教导;勤奋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一)一年级学生特点: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又不习惯;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习惯缺乏规范性。
特别信任老师。
思维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等特点。
(二)实施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实施内容:第一学期教导处、少先队工作:1、稳定一年级学生入学情绪,从各方面帮助家长及学生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与规定;2、适时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劳动教育;3、重点进行上课、课间休息等行为习惯的培养;4、组建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老师、家长的沟通;5、落实常规检查工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工作:1、通过观察、谈话、家访、查看学籍卡等方式全面了解新生情况;2、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进行热爱学校,爱护校园环境卫生,爱护公物的教育;3、耐心指导学生坐、立、走等姿势,特别训练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读写姿势要正确,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4、教育学生尊敬老师,讲礼貌;5、进行有针对性的班级活动,逐渐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6、民主竞争选举班干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 精品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内容与形式
1.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5.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摩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教学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达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词句运用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识字能力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写字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
一、识字与写字目标
语文新课标初中学段目标与内容

语文新课标初中学段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1.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五)
综
合
性
学
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5.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6.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一)
识
字
与
写
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பைடு நூலகம்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5.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8.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四)
口
语
交
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段目标与内容比较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二)
阅
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