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04
2. 设计图书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数据库结构,确定系 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
05
3. 开发图书管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包括前端界面和 后端服务,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
06
4. 对图书管理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和性能。
02 图书管理系统概述
图书管理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图书管理
04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
分层架构
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 层,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模块化设计
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功能,以提高系统的 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安全性考虑
确保系统能够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通过使用加密、身份 验证和授权机制来保护敏感数据。
读者管理
借阅管理
流通管理
图书管理系统是一种利 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 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手段 ,对图书馆的藏书、读 者、借阅、流通等业务 进行全面管理的信息系 统。
包括图书编目、分类、 典藏等环节的管理。
包括读者注册、信息维 护、借阅权限设置等。
包括图书借阅、归还、 续借等操作的管理。
包括图书的采购、上架 、下架、清点等操作的 管理。
图书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目 录
• 引言 • 图书管理系统概述 • 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 • 图书管理系统实现 • 图书管理系统评估与改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图书管理是图书馆的核心工作之一,随着图书馆藏书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手工管 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图书馆的需求。
图书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图书管理效率,减少人工错误,方便读者借阅和查询,提升 图书馆服务质量。
面向对象设计之3_基于UML的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基于UML的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摘要:本文对面向对象的概念、UML产生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在对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进行功能描述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软件工程和面向对象需求分析,设计了基于UML的用例图、包图和顺序图,状态图等语言机制的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模型。
关键词:UML;建模语言;面向对象;需求分析;图书管理系统1关于面向对象面向对象是一种的程序设计方法,或者说它是一种程序设计类型,其基本思想是使用对象,类,继承,封装,消息等基本概念来进行程序设计。
它是从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即对象)出发来构造软件系统,并在系统构造中尽可能运用人类的自然思维方式,强调直接以问题域(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为中心来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并根据这些事物的本质特点,把它们抽象地表示为系统中的对象,作为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而不是用一些与现实世界中的事物相关比较远,并且没有对应关系的其它概念来构造系统)。
这可以使系统直接地映射问题域,保持问题域中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本来面貌。
它可以有不同层次的理解:(1)从世界观的角度可以认为:面向对象的基本哲学是认为世界是由各种各样具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和内部状态的对象所组成的;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通讯构成了完整的现实世界。
因此,人们应当按照现实世界这个本来面貌来理解世界,直接通过对象及其相互关系来反映世界。
这样建立起来的系统才能符合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
(2)从方法学的角度可以认为:面向对象的方法是面向对象的世界观在开发方法中的直接运用。
它强调系统的结构应该直接与现实世界的结构相对应,应该围绕现实世界中的对象来构造系统,而不是围绕功能来构造系统。
(3)从程序设计的角度来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必须有描述对象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语言成分。
这些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系统中一切皆为对象;对象是属性及其操作的封装体;对象可按其性质划分为类,对象成为类的实例;实例关系和继承关系是对象之间的静态关系;消息传递是对象之间动态联系的唯一形式,也是计算的唯一形式;方法是消息的序列。
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确定参与者后,应当根据系统需求,找出全部的用例。从顶 层用例抽象,可以确定两个用例:“借书管理”和“信息管 理”。用例“借书管理”与2个参与者都存在交互,用例 “信息管理”与参与者“图书管理员”存在着交互,如图 10-1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系统的用例建模
顶层的用例模型只包含两个用例:“借书管理”和“信息管 理”。这两个用例需要进一步的细化为更小一些的用例,以 便深入分析系统的要求和目标。细化用例可以按照用例细化, 也可以按照参与者细化。在这里我们以不同的参与者来细化 用例,与“借阅者” 有关的用例有:“借书”、“还书”、 “预订书刊”、“取消预订”,“借阅者”是通过“图书管 理员”来使用系统的,“借书”与“取消预订”之间存在着 《use》关系,如图10-2所示。与“图书管理员”有关的 用例有“维护借阅者信息”,“维护书刊信息’,“维护物 理书刊信息”,“登录”,如图10-3所示。
第十章 综合实例:图书管理系统 的分析与设计
10.1系统需求描述 10.2系统的用例建模 10.3活动建模 10.4静态结构建模 10.5动态行为建模(交互建模) 10.6包设计 10.7协作的设计
下一页
10综合实例: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 与设计
10.8 建立物理模型 10.9用户界面设计 10.10数据库设计
(3).还书 在借阅者还书后,删除所还书刊的借阅记录。 2. 信息管理服务应提供的功能如下。 (1).维护借阅者帐户 当需要创建借阅者帐户时,图书管理员输入借阅者信息并提
交,系统根据所输入的信息查看数据库中是否已存在该借阅 者信息。若不存在,则为借阅者创建一个帐户,并存储借阅 者信息。当需要删除借阅者时,图书管理员输入借阅者ID,
因此,对于本图书管理系统要求提供两个方面的服务。 ●借书管理服务:负责为借阅者提供借书、预订书刊(包括
uml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合集)[修改版]
![uml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合集)[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4ff1335fbfc77da369b190.png)
第一篇:uml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一个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库在正常运转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
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着很多的信息数据。
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人工检查,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采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和丢失。
因此,建立一个智能化、系统化、信息化的图书资料库是十分重要的。
使用计算机软件对图书进行管理,是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
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功能,实现对读者管理、书籍管理等自动化控制,将会使图书资料库的工作强度大大减弱,可以实现图书检索迅速、可靠性高、存储量大、寿命长、成本低,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也是图书管理信息化、正规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二、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过程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主要通过两个步骤来实现:首先是基于系统功能的需求分析,其次是系统模型的设计和实现。
2.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一个主要任务是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并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即基于UML的可视化系统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目标就是建立需求模型,即从功能需求出发建立图形模型, UML的视图从用户的需求中提取,以图形的方式描述待开发的系统的功能需求。
每个图形都指定了客户的需求,即他们需要系统干什么。
用图形为设计活动不仅记录需求而且还提供了一种挖掘的信息, 它记录了需求到设计结果之间的映射关系,能够确保设计结果具有明确的根据或者说具有可维护性,基于UML的信息系统设计过程是以建模图形驱动的。
首先我们进行角色的认识,对于一所大学的图书管理系统,基本的功能是完成图书的借阅和相关信息的管理,服务的对象有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及其他学校的学生,还有社会人员,这些人可归结为一类即读者。
用UML进行图书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An lss& De ino h ir r n g me t se wi L ay i sg nt e Lb a y Ma a e n t m t UM Sy h
书馆信息 系统
L b a y I f y tm irr noS se
数字化信息 资源并且提供相关 的服务。
管理 员 ( 子系统)
M n g r sls s e a ae/ t ytm b
当前的数字 图书馆有着急速倍增的数字化 资源 ,数字化的 资源又是以文字、 图像 、 音频 、 视频 、 虚拟空间等多媒体形式不断
A src h nf dMo e n a g ae U ) sav u l beto etdm dl gln ae t s anyue r b t t eU ie d l gL nu g ( ML i i a ojc r ne o e n g g .I i m il sdf a T i i s —i i au o
J n S n J n iA h o gu n
( e igUnv rt f v n ier g n c i c r B in 1 0 4 ) B in ie i o iE gn ei dAr t t e j s y Ci l n a heu e ig 0 0 4 j
借 出 ( 系统) 子
L n y t m S bs s e edS se/u ytm
其图书资料数据量较大 , 传统图书馆管理工作繁琐 , 往往影 响了
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 开发信息化程度高 的图书管理系统 , 使传统 图书馆 向数字化图书馆过渡 , 使高校 图
高校图书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uml)

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样例)内容:1、需求分析(1)域描述(2)功能性需求——用例图(3)用例的事件流描述——用例文档2、静态模型(1)系统包图(2)类图3、动态模型(1)交互图——顺序图、协作图(2)状态机图(3)活动图4、物理模型(1)组件图(2)部署图1.某图书借阅管理系统需求说明如下:(1)管理员应建立图书书目,以提供图书检索之便利。
一条书目可有多本同ISBN号的图书,每一本图书只能对应于一个书目。
(2)图书可被读者借阅。
读者在办理图书借阅时,管理员应记录借书日期,并记录约定还书日期,以督促读者按时归还。
一个读者可借阅多本图书,一本图书每次只能被一个读者借阅。
(3)图书将由管理员办理入出库。
图书入出库时,应记录图书状态变更,如:存库、外借,并记录变更日期。
一个管理员可办理多本图书入出库,但一本图书的某次入出库办理,必须有确定的管理员经手。
试以上述说明为依据,对该问题做用例建模、活动建模、类分析建模。
✧需求分析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的域描述如下:在图书管理系统中,要为每个借阅者建立一个账户,并给借阅者发放借阅卡(借阅卡可以提供借阅卡号、借阅者名),账户中存储借阅者的个人信息、借阅信息以及预订信息。
持有借阅卡的借阅者可以借阅书刊、返还书刊、查询书刊信息、预订书刊并取消预订,但这些操作都是通过图书管理员进行的,也即借阅者不直接与系统交互,而是图书管理员充当借阅者的代理与系统交互。
在借阅书刊时,需要输入所借阅的书刊名、书刊的ISBN/ISSN号,然后输入借阅者的图书卡号和借阅者名,完成后提交所填表格,系统验证借阅者是否有效(在系统中存在账户),若有效,借阅请求被接受,系统查询数据库系统,看借阅者所借阅的书刊是否存在,若存在,则借阅者可借出书刊,建立并在系统中存储借阅记录。
借阅者还书后,删除关于所还书刊的借阅记录。
如果借阅者所借的书刊已被借出,借阅者还可预订该书刊,一旦借阅者预订的书刊可以获得,就将书刊直接寄给预订人(为了简化系统,预订书刊可获得时就不通知借阅者了)。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分析篇一:软件分析与设计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某高校欲开发一个成绩管理系统,记录并管理所有选修课程的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其主要功能描述如下:1.每门课程都有3到6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结束后会进行一次测试,其成绩作为这门课程的平时成绩。
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其成绩作为这门课程的考试成绩。
2.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均由每门课程的主讲教师上传给成绩管理系统。
3.在记录学生成绩之前,系统需要验证这些成绩是否有效。
首先,根据学生信息文件来确认该学生是否选修这门课程,若没有,那么这些成绩是无效的;如果他的确选修了这门课程,再根据课程信息文件和课程单元信息文件来验证平时成绩是否与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单元相对应,如果是,那么这些成绩是有效的,否则无效4.对于有效成绩,系统将其保存在课程成绩文件中。
对于无效成绩,系统会单独将其保存在无效成绩文件中,并将详细情况提交给教务处。
在教务处没有给出具体处理意见之前,系统不会处理这些成绩。
5.若一门课程的所有有效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都已经被系统记录,系统会发送课程完成通知给教务处,告知该门课程的成绩已经齐全。
教务处根据需要,请求系统生成相应的成绩列表,用来提交考试委员会审查。
6.在生成成绩列表之前,系统会生成一份成绩报告给主讲教师,以便核对是否存在错误。
主讲教师须将核对之后的成绩报告返还系统。
7.根据主讲教师核对后的成绩报告,系统生成相应的成绩列表,递交考试委员会进行审查。
考试委员会在审查之后,上交一份成绩审查结果给系统。
某汽车维修站拟开发一套小型汽车维修管理系统,对车辆的维修情况进行管理。
1.对于新客户及车辆,汽车维修管理系统首先登记客户信息,包括:客户编号、客户名称、客户性质(个人、单位)、折扣率、联系人、联系电话等信息;还要记录客户的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号、车型、颜色等信息。
一个客户至少有一台车。
客户及车辆信息如表2-1所示。
图书馆管理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

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1 概述1.1现行系统简介图书管理系统是图书馆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分为两大部分:流通系统和采购系统。
采购系统分为订单管理、图书入库、图书著录、图书上架、新书报道和书目审查、系统设置;流通系统分为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借阅证管理、图书借阅、图书归还、系统设置等模块。
其中,核心模块是采购系统:图书入库、图书上架;流通系统: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借阅证管理、图书借阅、图书归还等。
而对于当前手工处理系统流程大致为:读者将要借书和借阅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每本书附带描述书本信息卡和读者借阅证一起放到一个小格栏,并在借阅证和每本书上贴借阅信息。
这样借书过程就完成了。
还书时读者将要还图书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根据图书信息找到相应书卡和借阅证,并填写相应还书信息。
图书馆领导机构及组织机构如下图:1)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馆长负责制,学校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图书馆工作。
有关图书馆工作重大事项由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
图书馆设馆长一名,设副馆长两名,由学校聘任。
2)馆长主持全馆工作,领导制订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及经费预算,组织贯彻实施。
副馆长协助馆长工作。
3)图书馆从实际出发,以方便读者和有利于科学管理为原则,经学校批准,设立办公室、采编部、借阅部、期刊部、南馆借阅部、信息咨询部和情报技术部等七个部室,各部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至二名,由学校聘任。
4)学校设立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文献信息工作咨询和协调机构。
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成员以教师为主,吸收学生参加。
学校主管图书馆工作副校长担任主任委员,图书馆馆长担任副主任委员。
1.2 可行性分析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信息时代。
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环境。
计算机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
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其安全性。
尤其对于复杂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优越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1 系统需求
图书管理系统功能性需求
(1) 借阅者持有借阅卡;
(2) 图书管理员作为借阅者的代理借书;
(3) 图书管理员作为借阅者的代理预订书刊;
(4) 图书管理员作为借阅者的代理取消预订;
(5) 图书管理员作为借阅者的代理还书;
(6) 图书管理员可以创建新的借阅者帐户;
11.1.1 系统需求
11.2.1 定义系统对象
系统对象
(4) 借阅记录(Loan)
借阅记录有身份,如同一人借不同的书则记录不 同;借阅记录有相关行为,如可被预定或取消预 定等,所以它是系统中的一个对象。 (5) 预定记录(Reservation)
预定记录有身份,如同一书刊被不同人预定则记 录不同;预定记录有相关行为,如可被创建或删 除等,所以它是系统中的一个对象。
11.1.3 识别用例 11.1.4 用例的事件流描述
主编:汤文亮
11.1.1 系统需求
系统需求分类
(1) 功能性需求:描述系统的功能,即系统可以做
什么或被期望做什么;
(2) 非功能性需求:描述系统与更好地提供功能需
求相关的方面,如性能、安全性等;
(3) 可用性需求:描述特定用户在特定环境下有效
GUI包由界面类组成,Library包由实体类组成, DB包由数据库相关类组成。
主编:汤文亮
11.2.3 建立类图
系统包图
系统包图
GUI Library
DB
11.2.3 建立类图—用户界面类的类图
(4) Loan
描述借阅者从图书馆借阅物理书刊的借阅记录, 一个Loan对象对应一个物理书刊。 物理书刊被借阅/返还时,Loan对象被创建/删除。 Loan继承Persistent并实现数据库读/写操作。 详细说明(属性和行为)
11.2.1 定义系统对象
对象的属性和行为
(5) Reservation
软件开发实例 图书管理系统的 分析与设计
汤文亮 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 E-mial:twlecjtu@
目录
11.1 系统需求分析
11.2 静态结构模型 11.3 动态行为模型与物理模型
主编:汤文亮
11.1 系统需求分析
11.1.1 系统需求
11.1.2 识别参与者
11.2.1 定义系统对象
对象的属性和行为
(7) OID
实现了对象ID。OID的对象可用来引用系统中的 持久对象,使得从数据库中引用和检索对象容易。 由所引用的类的类名和唯一的idNumber组成。 将OID传递给Persistent的方法getObject,可读 取数据库对象返回给调用者。 详细说明(属性
主编:汤文亮
11.2.2 定义用户界面类
用户界面类
(7) ReturnDialog
还书操作对话框。操作步骤与BorrowDialog基 本相同。 (8) RsvDialog 进行操作“预定”、 “取消预定”。操作步骤 与BorrowDialog基本相同。
主编:汤文亮
11.2.2 定义用户界面类
(1) Borrower
描述物理借阅者的信息,包括姓名、地址、邮编区号、 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
它与BorrowerActor不同,BorrowerActor代表系统外的物 理借阅者,而Borrower代表系统中存储的物理借阅者的 信息。 Borrower继承Persistent并实现数据库读/写操作。
参与者描述
(2) Librarian
描述:图书管理员维护系统,可以创建、修改、
删除借阅者的信息,可以添加、编辑、删除书刊
信息,即维护目录,还可添加、编辑、删除物理 书刊信息。 示例:图书管理员
主编:汤文亮
11.1.3 识别用例
识别用例
(1) Borrow Book(借书):提供借阅物理书刊的功
图书管理系统功能性需求
(7) 图书管理员可以修改借阅者帐号;
(8) 图书管理员可以删除已存在的借阅者帐号;
(9) 图书管理员可以添加新书刊种类;
(10) 图书管理员可以修改书刊种类信息;
(11) 图书管理员可以删除系统中的书刊种类;
11.1.1 系统需求
图书管理系统功能性需求
(12) 图书管理员可以在系统中添加书刊信息(注意
11.2 静态结构模型
11.2.1 11.2.2 11.2.3
定义系统对象 定义用户界面类 建立类图
主编:汤文亮
11.2.1 定义系统对象
识别系统对象
根据系统需求识别出系统中存在的对象。
系统对象的识别可以通过寻找域描述和需求描述 中的名词来进行。
名词(候选对象)
借阅者(Borrower)、物理书刊(Book) 、
和行为)
11.2.1 定义系统对象
类图与时序图
(1) 绘制时序图 类图与时序图的建立相辅相成,时序图中出现的 消息基本上都将成为类中的方法。因此,在设计 阶段,应在设计类图的同时绘制时序图。 (2) 识别类的方法 绘制时序图时,尽量使用类中已识别出的方法来 描述消息,如无法使用这些方法来描述消息,则 应考虑该消息是否为类的一个待识别的方法。若 是,则加入到类的方法列表中。
11.2.1 定义系统对象
系统对象
(2) 书刊(Title)
书刊有身份,如ISBN/ISSN可表征其身份;书刊 有相关行为,如可被预定或取消预定等,所以它 是系统中的一个对象。 (3) 物理书刊(Book)
物理书刊有身份,如索引号可表征其身份;物理 书刊有相关行为,如可被借阅或返还等,所以它 是系统中的一个对象。
供创建、修改、取消借阅者帐号的功能。
(6) Maintain Title Info(维护书刊信息):提供添加、
修改、删除书刊信息的功能。
主编:汤文亮
11.1.3 识别用例
识别用例
(7) Maintain Book Info(维护物理书刊信息):提供
添加、修改、删除物理书刊信息的功能。
(8) Log In(登录):描述用户如何登录进入软件系
11.1.2 识别参与者
识别参与者
系统有两个参与者,BorrowerActor(借阅者)和 Librarian(图书管理员)。
参与者描述
(1) BorrowerActor
描述:借阅者可以借阅、预定、归还物理书刊, 还可取消预定。
示例:持有借阅卡的任何人或组织。
主编:汤文亮
11.1.2 识别参与者
能。
(2) Return Book(还书):提供返还物理书刊的功
能。
(3) Reserve Book(预定书刊):一般针对种类,而
非某个物理拷贝。
主编:汤文亮
11.1.3 识别用例
识别用例
(4) Cancel Reservation(取消预定):提供取消预
定功能。
(5) Maintain Borrower Info(维护借阅者信息):提
用户界面类
(3) FindBwrDialog
根据借阅者ID来查找借阅者的对话框。当主窗 口中执行“删除借阅者”和“修改借阅者”时, 该对话框弹出。 (4) TitleDialog
进行操作“添加书种”、 “修改书种” 、 “删 除书种”。调用FindTDialog查询ISBN/ISSN, 以调出此对话框。
主编:汤文亮
11.2.2 定义用户界面类
用户界面类
(5) FindTDialog
根据书刊种类的ISBN/ISSN信息查找书刊种类的 对话框。 (6) BorrowDialog 进行借阅操作时所需的对话框。主窗口中选择 借阅,弹出此对话框。图书管理员输入书刊名、 书刊ISBN/ISSN信息和借阅者信息,执行借阅操 作,系统保存借阅记录。
统。
主编:汤文亮
11.1.3 识别用例—系统用例图
Borrow Book <<uses>>
Cancel Reservation Librarian
Return Book
Reserve Title BorrowerActor
主编:汤文亮
11.1.3 识别用例—系统用例图
Log In
Maintain Borrower Info Librarian
Maintain Title Info
Maintain Book Info
主编:汤文亮
11.1.4 用例的事件流描述
用例的事件流描述
描述:事件流描述系统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应该
如何做,即用域语言描述,而非实验语言描述。
文档:事件流文档的建立主要在细化阶段进行。
细化步骤:常规流—细化流—例外流。
主编:汤文亮
详细说明(属性和行为)
11.2.1 定义系统对象
对象的属性和行为
(2) Title
描述书刊的种类信息,包括书刊名、作者、 ISBN/ISSN号等信息。 Title可以没有预定记录或有多个预定记录。 Title继承Persistent并实现数据库读/写操作。 详细说明(属性和行为)
11.2.1 定义系统对象
当无物理书刊在馆中,借阅者可以预定书刊,在 物理书刊返还图书馆时预定者可以优先借阅该物 理拷贝。 预定者借阅了书刊物理拷贝后,删除预定记录。 Title继承Persistent并实现数据库读/写操作。 详细说明(属性和行为)
11.2.1 定义系统对象
对象的属性和行为
(6) Persistent
支持对象的持久存储,可以将对象写入数据库和 从数据库中读取对象。 通过OID来检索对象,获得存储、删除、更新对 象的方法。 Persistent的子类继承并实现了对数据库的读/写 操作。 详细说明(属性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