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主体性

合集下载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摘要】主体性是一个涉及个人、群体和人类整体的重要概念。

在本文中,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主体性的意义和影响。

个人主体性是指个体在社会中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是个体意识和行为的核心。

群体主体性是指群体共同体验和价值观念的集体表现,是团体凝聚力的体现。

人类主体性则是历史和文化对人类自我认知和发展的影响。

主体性对社会影响巨大,不仅激发了创新和进步,也会引发分裂和冲突。

在心理层面,主体性的体验和表达对个体心理健康和个体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主体性在个人、群体和人类层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未来的影响和启示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主体性, 个人, 群体, 人类, 社会影响, 心理意义, 重要性, 发展,启示1. 引言1.1 引言介绍在人类社会中,个人、群体和人类作为主体性的存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个人作为最基本的主体,具有自我意识和独立行动的能力,可以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环境。

群体则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集合体,具有集体意识和行动能力,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影响和改变。

而人类作为整体,拥有共同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形成了人类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个体意识和行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个人的主体性体现在对自我意识和独立选择的追求,群体的主体性体现在集体意识和共同目标的追求,人类的主体性体现在文化认同和价值观的传承。

三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主体性。

本文将从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主体性的未来发展和启示。

通过对主体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1.2 主体性概念解释主体性概念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是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核心要素之一。

几乎所有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都离不开主体性的影响。

个体的主体性决定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群体的主体性决定了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人类的主体性则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方向。

人的主体性与人的本质

人的主体性与人的本质

人的主体性与人的本质一、人的主体性马克思关于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的论述,主要侧重于从起源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说明劳动创造人,社会环境改变人。

马克思在肯定人是劳动的产物、社会关系的产物的同时,又强调人是劳动的主体、社会关系的主体,从人的主体角度揭示人的本质。

主体性是指主体所具有的一切属性。

主体是人,因此主体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关于主体的规定性,主要指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

人的主体性首先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自觉性,也就是指人的自觉能动性。

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

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

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

主体能动性还包括主体的选择性和创造性。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对信息的接受、加工和记忆都是经过自己选择的,经过过滤和帅选的。

创造性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主体的活动要受到客体的制约和限制,但主体从不局限于既定的客体,总是在创造条件,改变环境,改造世界。

人的主体性其次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主要表现为主体的权利,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当中。

它不仅表现在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占有和支配上,还表现在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的占有和支配上。

劳动主体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占有必然带来对于自己的全面本质的占有。

马克思说,在自主劳动中,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这种占有的结果就是个人本身一定总和的才能的发挥。

最后,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为性。

人的活动客体不是自发地进入主体活动领域的,它不仅取决于客体,而且取决于主体,取决于主体的能力和需要。

在现实世界中,主体总是把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当作一个自明的前提,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事物,从自己出发去从事活动,把事物、活动及其结果看作是为我而存在的,这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

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主体性水平?

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主体性水平?

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主体性水平?一、心理角度主体性是指个体主观意识和自我认知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从心理角度来衡量一个人的主体性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个体自我意识的清晰度和稳定性一个具有较高主体性水平的人,通常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并且能够对自己的意识体验进行准确的描述。

他们对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人生目标有着清晰的认知,并且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自我认知。

2. 自主性和决策能力主体性高的人往往能够主动地思考问题,独立地做出决策,并对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责。

他们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从容面对挑战和困难,不依赖于他人的指导和批准。

3. 自我认同和自尊感一个人的主体性水平还与其自我认同和自尊感密切相关。

一个具有较高主体性水平的人通常对自己有着积极的认同感,能够接受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且享受自我实现的过程。

二、社会角度社会角度下的主体性水平包括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行为表现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几个衡量主体性水平的指标:1. 自我表达和自信一个主体性水平高的人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不畏惧他人的评价和批评。

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互动,并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

2. 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主体性强的人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独立地分析问题,做出独立的决策,并勇于面对和解决困难。

3. 社会责任感一个具有较高主体性水平的人通常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主动参与社会公益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他们关注社会问题,愿意为社会发展和他人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行为角度行为角度主要从个体行为表现来衡量一个人的主体性水平。

以下是几个衡量主体性水平的指标:1. 追求独立和自主的行为一个主体性水平较高的人通常能够追求独立和自主的生活方式。

他们不依赖他人的意见和决策,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着自己的节奏和风格。

2. 创造性和创新性的行为一个具有较高主体性水平的人通常具备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思维和行为。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及其意义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及其意义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及其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之一。

人与自然互为主客体,即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所创立的新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超越旧哲学的根本点。

马克思认为,人的完整性、自由性和全面性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里人的发展的愿景,关于人与自然的互主体性思想告诉我们,在今天的文明时代,这一愿景实现的重要思想前提在于确立对待自然界的科学世界观,必须将自然界当作主体来理解。

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

由此而来的是把他自己的历史作为过程来理解,把对自然界的认识(这也作为支配自然界的实践力量而存在着)当作对他自己的现实躯体的认识。

”自然不是外在于人类的存在,自然是人类“现实躯体”的一部分,唯有真正认识和尊重自然,才真正表明人完整地把握和全面地尊重自己。

完整意义上的真正自由的人,不可能仅将自然视为奴役的对象,因为被奴役者同时是剥夺人类自由的敌人。

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自然被视作为我所用的手段性、工具性存在,带来的只是虚幻的自由,塑造出的只是片面的和异化的人性,唯有把自然界视为人类的“现实躯体”,视为人类所有需要的源头和动力源,自觉地将自然界主体化,承认其目的性,人类才能真正实现其存在的完整性、发展的全面性和自由的现实性。

开掘和深入研究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有助于我们全面完整地理解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体系及其创新,特别是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对资本主义的哲学批判的意蕴。

新旧哲学的根本不同在于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超越以往旧哲学的突出表现在于,从长期被哲学家们所忽视的实践出发来阐释人类世界的本质,即实践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源泉,实践的水平决定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性质。

马克思克服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思维,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共生相成的内在规律。

马克思关于主体性的阐述

马克思关于主体性的阐述

主体马克思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的特殊本质表现,主要是指人对自身活动及其对象建立驾驭关系、为我关系、主宰关系,使之服从于自身内在价值尺度的固有本性。

所谓“主体”,有人类整体、人类整体之下的群体以及人类个体三个层次,它在哲学上根据语境的不同主要有三种含义:在本体论的意义上,主体就是本体,是一种实体范畴,表示事物属性的承担者,例如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所言:“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在认识论的意义上,主体和客体分别代表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和对象,是一种关系范畴,表示能动与受动的关系;在历史观的意义上,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本身具有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表示一种历史范畴。

此外,主体还在方法论和支配关系上使用。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的特殊本质表现,主要是指人对自身活动及其对象建立驾驭关系、为我关系、主宰关系,使之服从于自身内在价值尺度的固有本性.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理论是在前人的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他汲取了前人研究的合理因素,将人的主体性从认识层面提升到了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高度,最终使主体性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决,使这一理论达到了科学水平。

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主体是实践的生成的主体,主体性是实践的生成的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是人在历史中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在意识领域与实践活动领域中对对象的不尽探索和对意义、崇高的不懈追求。

它是绝对与相对、理想与现实、形上与形下的有机结合,是人在历史生存中所呈现出的一种开放性状态。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在人的主体性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问题上,主体性的真正形成,必然是在以往历史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的。

而这种实践的主体性一旦形成,便可以在遵循历史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体性所天然包含的能动性及创造性,从而对历史进程施加反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他要进行选择,他也总是必须在他的生活范围里面,在绝不由他的独自性所造成的一定的事物中间去进行选择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55页”概言之,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它构成主体选择性的前提和条件;社会发展的选择性是主体自觉把握和利用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式,第二位的,它构成历史发展的目的性之维。

为什么有些人缺乏主体性?

为什么有些人缺乏主体性?

为什么有些人缺乏主体性?一、教育环境的因素教育环境是影响一个人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许多教育机构过分强调应试教育,注重灌输知识而忽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

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往往缺乏真正的自主性,习惯于被动接受他人的指导和安排。

他们缺乏对自己的主观评价和主动参与的意识,更容易形成依赖他人思想和行为的习惯。

二、家庭教育的问题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对于培养个体的主体性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不少家庭过分关注竞争和功利,缺乏对孩子个体差异的认识和尊重。

父母常常过于控制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缺乏给予他们独立思考和决策的机会。

这种做法会使孩子形成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三、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社会文化背景对于一个人的主体性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在某些社会文化中,个体被压抑和束缚,缺乏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社会中对个体主动性的期望较低,更鼓励人们从众、随波逐流。

这种文化背景下,一些人养成了被动、顺从的习惯,缺乏对于自身价值的认同和追求。

四、个人心理原因个人心理原因也是造成某些人缺乏主体性的重要因素。

有些人天生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容易退缩和依赖他人。

他们害怕担当责任和面对挑战,更愿意将决策和选择的责任交给他人。

此外,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主体性发展。

自尊心不足的人往往缺乏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信任,不敢追求独立思考和行动。

五、缺乏成长环境的支持缺乏成长环境的支持也会导致个体的主体性缺失。

在一个激励和支持个体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更容易培养起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但是,如果个体长期处于一个压抑和扼杀个性的环境中,他们将难以发掘和发展自己的主体性。

综上所述,个体缺乏主体性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社会文化背景、个人心理原因以及缺乏成长环境的支持都影响着个体的主体性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改善教育环境,倡导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和能力。

人的价值的基本特征

人的价值的基本特征

人的价值的基本特征
人的价值的基本特征可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主体性:人的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这意
味着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同时,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

2.客观性: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
观意识而存在。

这意味着人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独立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

3.多维性: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样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主
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这表明人的价值具有多维度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

4.社会历史性: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特
点。

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变迁,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会发生变化。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人的价值的基本特征,它们强调了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指出了人的价值的客观性和多维度性,以及价值随着社会历史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人的主体性与人的本质

人的主体性与人的本质

人的主体性与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与人的本质一、人的主体性马克思关于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的论述,主要侧重于从起源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说明劳动创造人,社会环境改变人。

马克思在肯定人是劳动的产物、社会关系的产物的同时,又强调人是劳动的主体、社会关系的主体,从人的主体角度揭示人的本质。

主体性是指主体所具有的一切属性。

主体是人,因此主体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关于主体的规定性,主要指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

人的主体性首先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自觉性,也就是指人的自觉能动性。

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

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

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

主体能动性还包括主体的选择性和创造性。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对信息的接受、加工和记忆都是经过自己选择的,经过过滤和帅选的。

创造性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主体的活动要受到客体的制约和限制,但主体从不局限于既定的客体,总是在创造条件,改变环境,改造世界。

人的主体性其次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主要表现为主体的权利,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当中。

它不仅表现在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占有和支配上,还表现在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的占有和支配上。

劳动主体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占有必然带来对于自己的全面本质的占有。

马克思说,在自主劳动中,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这种占有的结果就是个人本身一定总和的才能的发挥。

最后,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为性。

人的活动客体不是自发地进入主体活动领域的,它不仅取决于客体,而且取决于主体,取决于主体的能力和需要。

在现实世界中,主体总是把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当作一个自明的前提,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事物,从自己出发去从事活动,把事物、活动及其结果看作是为我而存在的,这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

人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人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人的主体性与客体性人作为具有思维、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生命体,既拥有自主性的主体性,又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客体性。

主体性和客体性是构成人的存在的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塑造了人的个体和社会。

主体性是人的内在属性,是指人具有自我意识和自主决定的能力。

作为主体,人能够自主地思考、感知和行动,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世界。

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能力和思考方式来理解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然而,人的主体性并非是纯粹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决定的能力。

人在生活中不仅受到自身身体条件的局限,还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与他人建立交流和联系,通过社会学习塑造了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所以,人的主体性不能脱离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进行理解。

客体性则是相对于主体性而言的。

人不仅具有主体性,也受到客观条件和外部因素的制约。

人的生命和行为是在一定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下进行的。

人的生理结构、性别、年龄、环境是决定人行为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无论是个人的生理需求还是社会的现实条件,都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主体性和客体性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的个体和社会。

人创造和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和塑造。

人通过主体性的思考、反思和行动,主动去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

而客体性则给予人一定的框架,规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范围。

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不仅存在于个体层面,也存在于社会层面。

个体之间的交往和社会规范形成了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

在社会交往中,个体既是主动行为者,又是被动接受者。

个体的自主性和社会性通过互动结合形成了社会现象和社会制度。

对于每个个体而言,要发展和实现自己的主体性,需要在客体性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行动。

个体要在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和创新,通过自身努力和选择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摘要】本文探讨了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在我们对个人主体性、群体主体性和人类主体性进行了概念的介绍。

在详细讨论了个人主体性的特征、群体主体性的特征,以及人类主体性的共同特征。

同时分析了不同主体性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主体性在社会中的作用。

在强调了主体性的重要性,探讨了主体性的发展与变化,以及未来主体性的趋势。

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我们希望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个人、群体和人类在社会中的主体性,促使人们对主体性的理解产生新的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个人主体性、群体主体性、人类主体性、特征、关系、作用、重要性、发展、变化、未来趋势。

1. 引言1.1 个人主体性的概念个人主体性是指个体作为独立的自我存在和行为的能力,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具有自主意识和行为力的重要特征。

个人主体性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和特质。

个人主体性包括个体的思维、情感、意愿和行为,是个体与外部世界进行互动时所展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

1.2 群体主体性的概念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们对群体主体性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多种理论和观点。

一些学者认为,群体主体性是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和关联的结果,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群体主体性是群体成员共同认同和归属感的体现,是群体凝聚力和稳定性的表现。

无论是哪种观点,都强调了群体主体性在社会集体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通过深入研究群体主体性的概念和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群体行为和社会互动的规律,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1.3 人类主体性的概念在人类主体性中,个体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相互交融。

个体主体性是每个人在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独特性,是人类主体性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而群体主体性是指人类作为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人类主体性中的集体表现。

2. 正文2.1 个人主体性的特征个人主体性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具有独立意志、自主选择和行动能力的特征。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字体:大中小]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如同一组俄罗斯套娃,既可以相互独立,又可以相互包含。

如何看待和处理这几个层次的主体性的关系,这本身就标志着特定主体的主体性的实际发展水平。

一、个人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个人和群体都可以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

在由个人组成的群体中,个人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存在着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对立的关系。

德国人本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十分重视个人和群体的统一。

他说:“孤立的,个别的人,不管是作为道德实体或作为思维实体,都未具备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但是这个统一只是建立在‘自我’和‘你’的区别的实在性上面的。

”“真理和完善只是各个本质上相同的实体的结合和统一。

哲学最高和最后的原则,因此就是人与人的统一。

”1[1]他所说的“团体”可以理解为社会,人与团体的关系表明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存在。

就主体性而言,群体与个人的关系,可因其主导方面的不同而分成两种类型:(1)以群体为中心的群体和个人主体性的关系;(2)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和群体主体性的关系。

第一种类型:以群体为中心的群体和个人主体性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作为主导的观念而被强调的是: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在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群体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即集体的主体性取代了个人的主体性。

在强化的群体观念支配下,个人观念相对被弱化,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后果。

如果群体中的个人保持着足够的主体性,在群体整合个人的力量时,强化群体主体观念,以便实现这种力量的整合,会产生较好的群体效应,实现群体应有的功能。

如果由于过分强调群体,以致压抑甚至牺牲了个人的主体性,在这样的基础上是很难实现群体的力量整合的,因为群体力量的整合需要借助于个人主体性的努力。

在个人主体性被压抑或牺牲的条件下,即使勉强实现了群体的力量整合,也会是弱的整合,而不会是强的整合。

有时可能暂时形成看似强势的群体力量整合,但由于群体内部对个人主体性的压抑,不断削弱群体内在的力量,最终也会使之转化为弱势群体。

一人的主体性及异化理论

一人的主体性及异化理论

一人的主体性及异化理论适用相关理论介绍一(人的主体性:人性是人在与外物的关系中所显示的区别于动物的那些性质;主体性则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显现的区别于客体的那些主动性。

简言之~人之存在的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显示出来的自觉能动性~具体表现为人的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创造性等。

自主性既是人的一种内在要求~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感性显现。

有自主性的人~常常自觉地把自己视为主~把外物视为客;把自己视为主动者~把外物视为被动者.;进而~把人视为世界的主人~万物之灵长。

譬如~孟子有“万物皆备于我”的说法~普罗泰哥拉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康德有“人为自然立法”的观念~马克思恩格斯有要做世界的主人一一“自由的人”的思想。

尽管这些思想的内容不完全相同~科学性也不同~但在强调人是外物之主人一点上是相同的。

所谓自为性也就是活动着的主体的自觉性。

此种自觉性又可作两方面理解:一是对客体之规律性的自觉~一是对主体内在目的和使命的自觉。

主体活动的自为性又是相对于自在性而言的。

自在性也就是自发性或盲目性。

物只有自在性而无自为性。

人起初也只有自在性~只是在长期的社会文化陶冶和自身的实践中才渐渐生发出自为性来。

创造性常常最能显示人的现实的自由自觉性~创造活动本身对主体来说就是一种自由的活动~甚至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不仅艺术创造是如此~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发现和发明是如此~就连艰苦的创造性的体力劳动也是如此。

创造活动的成果则更能使主体实现自由~因为此种产品常常可以打破自然对人的活动的限制~使人冲破时间、空间的本来束缚~到更大的时空范围中去活动。

人正是依靠自己创造的东西不断跃升出动物界~不断超越出旧的自我的。

所以~要发挥人的主体性~归根到底就是要发挥人的创造性;发展自己的存在~显示自己的存在~也就是要使自己成为能够创造的主体存在。

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同时也就是其成员能够充分发挥创造性的社会;同样~一个杰出人物之所以超群出众~也是因为他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主体性的名词解释

主体性的名词解释

主体性的名词解释主体性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思想、行动和判断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它是个体或集体的独立性和自我决策能力的体现,也是个体或集体对自身行为负责并承担后果的能力。

主体性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主体性的觉醒和强化是个体能力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阶段。

一个具有强烈的主体性的人在面对各种情况和选择时能够做到理性思考、主动选择,并承担决策的结果。

主体性使得人能够根据自身的判断、价值观和目标来引导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外界的诱导、影响或压力所左右。

在个体层面上,主体性是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的基础。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具有自己的思维、感情和意愿。

主体性使得我们具备了认识和评价自身存在和价值的能力,并能够通过思考和决策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需要具备自信、自主、自律、自省等品质,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主体性在集体和社会层面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一个民主、公正和平等的社会中,每个公民都是独立的主体。

他们有权利和义务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以达到社会的良好运行和共同的利益。

主体性的觉醒使得每个公民都能够以自己的眼光审视社会问题,并主动参与公共事务,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而对于集体的组织和机构来说,主体性的提升意味着更好的团结和合作,更高效的管理和决策,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然而,要实现主体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往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影响,包括媒体、社交网络、商业广告等。

这些外部的干扰可能会迷惑人的判断和价值观,削弱主体性的力量。

此外,社会制度和文化环境也会对个体的主体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一些权威主义和集权化的社会中,个体的主体性往往受到限制,甚至被剥夺。

因此,保护和强化主体性,使每个人能够成为独立思考的主体,就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为了培养和加强主体性,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

首先,个体应该注重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培养自信心、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全面理解人的主体性--《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述评

全面理解人的主体性--《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述评

全面理解人的主体性--《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述评提纲:第一章:导论介绍人的主体性的概念,谈论主体性哲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人的主体性的内涵阐述“主体”与“客体”的概念辨析,探讨人的主体性的内涵和特征,包括人的思维、意识、自由意志、情感等方面。

第三章:人的主体性的意义探讨人的主体性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阐述主体性给人赋予了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人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分析人的主体性与人的社会实践之间的深刻联系,探讨人的主体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人的主体性如何推动社会变革。

第五章:主体性哲学的启示总结主体性哲学对于当代人类社会的启示和指引,展望未来人类的发展前景,探讨主体性哲学对于现代人类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结论: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指出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第一章:导论人的主体性是哲学领域内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人的意识、自主性和主观性等方面的特征。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主体性逐渐被多个哲学流派作为研究的重点,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称之为主体性哲学。

主体性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的主体性的本质、人的主体性的意义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等方面。

对人的主体性进行深入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反思人的价值观、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

因此,对主体性哲学的探究与研究具备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对主体性哲学的研究进行一定的梳理和总结,并探讨人的主体性的内涵、意义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第二章:人的主体性的内涵在主体性哲学中,“主体”和“客体”是比较核心的概念。

主体是指具有意识、自主性和主观性等方面特征的人或者其他有机体,也可以理解为能够感知、认识和主观表达的主体,因此主体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而客体则是指那些不能感知、不能表达的物质实体和自然规律等。

人的主体性包括了很多方面,以下对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思维与意识人的思维与意识是体现人的主体性的一种方式。

主体性与人的个性特点之间存在联系吗?

主体性与人的个性特点之间存在联系吗?

主体性与人的个性特点之间存在联系吗?一、主体性与个性特点的定义和理解1.1 主体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2 个性特点的定义与类型二、主体性对个性特点的塑造2.1 自主选择与主体性的关系主体性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具有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行动的能力。

个体通过自主选择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

主体性对个性特点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2.2 主体性与个人经历的关联个人经历是主体性的体现,主体性使个体在面对不同的环境和经历时能够从中主动学习、感悟,并形成个性特点。

2.3 主体性对外部社会环境的反应主体性使个体能够积极适应外部社会环境,主动转变和调整自身的个性特点,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同时,个体也能通过主体性的发挥,对外部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个性特点对主体性的影响3.1 个性特点对主体性培养的重要性个性特点是主体性的基础,不同的个性特点会对主体性的培养产生不同的影响。

个性特点积极向上的个体更容易培养出强烈的主体性。

3.2 主体性的可塑性与个性特点的关系主体性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而个性特点对主体性的可塑性具有重要作用。

个性特点积极向上的个体更有可能通过培养和发展主体性,进一步提升自身。

3.3 主体性对个性特点的修正个体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后,能主动对个性特点进行反思、调整和修正。

一旦个体意识到自身的个性特点存在不足或负面影响时,可以通过主体性的发挥,改进和修正自己的个性特点。

四、主体性与个性特点的互动作用4.1 主体性与个性特点的协同发展主体性与个性特点之间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特点的塑造相辅相成,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4.2 个性特点对主体性的动态调整个性特点在主体性的包容下,可以随着个体认知和现实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动态调整。

主体性使个体能够主动适应、调整和改进自身的个性特点。

4.3 主体性对个性特点的进一步提升主体性能够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实践,进一步推动个性特点的发展和提升。

人的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

郭湛(1987)“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

”认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九个阶段:第一,初级期人的主体性,包括四个阶段,即自在的主体性、自然的主体性、自知的主体性和自我的主体性;第二,转折期人的主体性,是一个阶段,即自失的主体性阶段;第三,高级期人的主体性,也包括四个阶段,即自觉的主体性、自强的主体性、自为的主体性和自由的主体性。

”郑杭生、杨敏(2006)考察在社会学中人的主体性,认为“人作为社会生活实践的主体,其行动过程体现出了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概括地说,人的主体性突出体现为自觉能动性,能够使自我内在的主观意识活动与外在的客观实践过程能动地形成联结、过渡和转化,以及预设性的意义赋予,即对自我和他人的行动动机、意图和意义给予解释,并对行动的目标、方式、环节等预先进行制定和设计。

在社会学中,“人的主体性意味着,人是对自己的实践过程具有主导能力的行动者。

”王振亚(2007)从人作为个体的政治人的自我实现,认为“要从根本上消除人对人的政治统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身依附性,使人真正成为政治上自主、自觉、自由、自为的人。

”张凤云(2012)“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在一切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王传玲(2010)考察人的主体性与科学发展观时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以人为中心突显人的价值、发挥人的创造性的内在规定性。

科学发展观的践行是以这种内在规定性为保障,以人为主体的全面、和谐、系统的发展理念,而这种发展理念在实施过程中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至少需要通过认识个体价值、追求个性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三个基本方面来体现。

”。

主体性对个人的身心健康有何影响?

主体性对个人的身心健康有何影响?

主体性对个人的身心健康有何影响?导语:身心健康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之一,而主体性即主观感觉的体验和意识形态与个人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本文将深入探讨主体性对个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并为读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建议。

一、主体性对身体健康的影响1.影响免疫系统主体性的积极情绪体验能够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加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研究表明,乐观的人更容易保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减少感染风险。

因此,保持良好的主体性体验,能有效提升个人身体健康水平。

2.改善心理健康主体性的体验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积极的主体性体验可以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有效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减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此外,理性的主体性体验还可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力,促进个人心智的成熟与健康。

二、主体性对心灵健康的影响1.提升生活满意度主体性的积极体验与个体对生活的满意度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积极的主体性体验可以改善个体对生活的评价,增强幸福感和满足感。

因此,重视主体性的体验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高整体生活品质。

2.促进人际关系良好的主体性体验对个体的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影响。

积极的主体性体验能增加个体的社交吸引力,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

此外,积极的主体性体验还能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有效解决冲突和促进合作,进一步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如何培养良好的主体性体验1.保持乐观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积极正面地面对,培养乐观的心态。

尽量将注意力集中在积极的方面,从中寻找快乐和满足感。

2.重视自我价值感要认识自己的价值和优点,关注个人的成就和进步。

在遭遇挫折时,要激励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难。

3.寻找身心平衡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关注身心的平衡。

通过运动、休闲娱乐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4.培养积极社交与他人保持良好的社交互动,增加积极的人际关系。

可以参加社团组织、志愿者活动等,扩展社交圈,促进个体的主体性体验。

主体性与人的自我发展之间有何关联?

主体性与人的自我发展之间有何关联?

主体性与人的自我发展之间有何关联?一、主体性对人的自我发展的重要性- 主体性是指个体主动、积极、自觉地参与和塑造自己的生活、意义和价值。

在人的自我发展过程中,主体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主体性使个体能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创造者,能够主动思考和实践,不断探索和发展自己。

其次,主体性使个体能够拥有更强的内在动力和自我激励,能够主动追求个人的成长和完善。

最后,主体性使个体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具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主体性对人的自我认同的影响- 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对自身身份和价值的认可和理解。

主体性对于人的自我认同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主体性使个体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

其次,主体性使个体能够拥有更强的自我决策和选择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塑造自己的身份和形象。

最后,主体性使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减少对外界评价和认同的依赖,提高自我认同的稳定性和内聚力。

三、主体性对人的自我实现的作用- 自我实现是指个体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和才华,追求个人价值和目标的过程。

主体性在人的自我实现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主体性使个体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和优势,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其次,主体性使个体能够拥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能够坚持自己的目标并付诸实践。

最后,主体性使个体能够更好地应对变化和挑战,具备适应和创新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总结起来,主体性对人的自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它不仅能够促进个体思考和实践的积极性,还能够塑造个体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和发展主体性,使其成为人的自我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

只有在主体性的引导下,个体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成为更加全面和成熟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人的主体性摘要: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重要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许多领域亟需发挥人的主体性。

本文在阐述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必要性及主体性内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增强人的主体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人的主体性;必要性;涵义;途径一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必要性人的主体性指主体对客体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客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的特性,主体意识如何,主体性发挥如何,直接影响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未来走向,影响着中国发展在世界发展中的命运。

随着社会的转型,计划经济下政治化、统一化的烙印被改变,市场经济要求人们破除一切依附观念和依附关系,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作为主体性经济,市场经济建立在主体行动基础上,它要求人们发挥主体性,具有参与经济竞争的积极性和面对优胜略汰的心理承受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激发了人的自主性,自主性也是发展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因素。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当今我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

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四对矛盾,在矛盾处理环节,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这就需要人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建立正确事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能和谐融入自然,社会,具有健全人格,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增强人民的主体性效应的发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二人的主体性的涵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指主体对客体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客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的特性,其根本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一)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从主体的属性说,它具有实践性和意识性。

主体之所以成为主体,首先在于它能够进行认识和实践。

因此,主体,简要地说,是指它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人之体。

换言之,凡是主体,都具有实践的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主体使客体对象化,发生主客体关系;同样,在实践活动中,主体也可以把自我对象化,区分出主体的自我与客体的我,形成待殊的主客体关系。

所以,实践性,便构成为主体的一个根本属性。

它是使人成为主体、使客体对象化的基础。

同时,通过实践,又促使形成主体意识,使主体具有意识性。

主体意识除了认知因素,还包括主体的情感和意志等因素。

(二)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从主体的价值、意义角度说,它具有创造性和平凡性。

创造性,是主体的一个本质属性。

人,作为主体,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创造性主体,是创造者。

主体,不但创造了人类社会历史、创造了人类物质的和精神文化。

同时,它在实践中,也创造了自身。

与主体创造相对应的,主体还具有平凡性—面:不断地进行重复的、平凡的日常实践,以维持社会历史的和人类的生存。

主体的创造性和平凡性的统一,表现为主体通过大量的、重复性的、平凡的活动,走向创造性的王国;同时,主体的创造性活动,经过推广、泛化,又使少数主体的创造性活动转化为多数主体的平凡性、重复性活动,由此而不断地推动主客体的发展。

没有平凡的、重复的历史实践活动,社会历史、主体便难以存在;没有主体的创新实践,社会历史、人类主体本身,便难以发展。

(三)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从主体的状态说,它具有能动性和受动性。

能动性,是主体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的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是主体的实践能动性;二是主体意识的能动性。

实践能动性的实质,在于促使主体改造世界,达到主体的目标,满足主体利益;意识能动性的实质,在于帮助主体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选择行动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方案等。

主体的受动性,是指主体在发挥能动性过程中,表现出的对客体、客观环境条件,以及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依存性。

主体的能动性和受动性,是主体活动过程中具有的两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方面。

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主体受动性的制约;主体在受各种环境条件制约的情况下,又要充分发挥能动性。

我们在承认主体能动性的同时,又承认其受动性,正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认为,人们在实践中,一方面必须按照客体的尺度: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运动规律办事;另方面,更重要的,总是从自己出发,按照自己的需要能力去理解和改造客体,处处把人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中去,使客体成为对人有用之物。

发挥人的主体性同时,人们也要注意,人的主体性和人的本质一样,也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抽象的主体性。

要考虑到具体的,历史的等一些现实客观因素。

人的主体性是和人的主体地位紧密相连的。

主体与客体虽然是对象性活动的两极,但二者不是平等、并列的关系,主体始终处在主导地位,对客体起着主导作用。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注重人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人的主体性。

三增强人的主体性的有效途径(一)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从人类历史发展角度看,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源泉之一,它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巨大变化,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使人类获得自主精神。

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渗透到人们的生产过程和经济活动中,引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推动社会和文明的进步。

作为人与自然交往中的主体是掌握了科学技术的具有高科技素质的劳动者。

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理性主义,把人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使人的主体性得到空前的张扬,通过科技革命,使人类对世界的改造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因素成为生产诸多要素中的决定性力量,是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人的创造力是当今新技术革命时代的核心要素,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主体性的主要表现。

尽管科技的巨大发展未能解决现代资本主义的困境,但我们还是要冷静理智的看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主体性解放的巨大作用。

要提倡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并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达到有机统一,不断增强人的主体意识,促使人们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在更高水平上的现代文明,而这个目标的实现,依靠科技进步和主体素质的提高。

(二)提高主体自身的素质,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各种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即人的各种属性,特征,在现实的人身上的具体体现,这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主体条件。

现实的人的素质是使人成为主体的基本条件,也是造成不同主体差异的重要原因。

人的素质是形成其主体能力的自然物质前提,既包括先天素质也包括后天获得的发展,是人的能力的生理的和心理的整个基础。

人虽然不可能自己选择自己的先天素质,却又可能在先天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上做出自己的某种选择,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显示出与先天有所不同的素质状态。

正因为如此,提高生活主体的素质才可能成为人们自觉努力的目标。

提高主体自身素质包括,提高自身的体力素质,智力素质,精神素质,劳动实践素质,社会交往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等。

其中首要任务提高主体自身的是想政治素质的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培养和早就亿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应当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

只有具备了高尚的思想道德,人们才能自觉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才能成为自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同样应当是其成果的享有者。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关键在提高人民的参与热情,而让广大人民享受发展的成果是提高其热情的基础性工程。

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加快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当前社会中依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应从传统硬性、单一的行政手段解决矛盾转变为综合运用经济、行政、舆论、科技等多层面的方法进行解决和处理。

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可以通过平等沟通、调解协商、规范引导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统筹兼顾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发挥人民主体地位,说到底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充分行使法定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和政治权利。

四结语人的主体性的发挥要遵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相关规律。

这一规律表明,主体对外部世界的有效掌握达到什么程度,外部事物就能在这个范围内成为对主体有意义的现实客体;反过来,外部事物在什么范围和程度上成为主体的现实客体,就在什么范围和程度上确证主体的本质力量和主体地位。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但是人们只能遵循客观规律去创造历史。

主体性的发挥不能随心所欲,主体与客体是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

我们在坚持主体性原则的同时必须坚持客体性原则,使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相互适应,共同生成。

坚持客体性原则同时也必须充分重视发挥主体性,促进主客体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1].武天林,《马克思主义人学导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08[2].王建华,封春晴,弘扬与培育人的主体性: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马金伟,人的主体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析. [郑州大学硕士论文]. 郑州: 郑州大学,2006[4].罗国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充分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J],传承,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