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与人的本质
人的主体性与人的本质
一、人的主体性
马克思关于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的论述,主要侧重于从起源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说明劳动创造人,社会环境改变人。马克思在肯定人是劳动的产物、社会关系的产物的同时,又强调人是劳动的主体、社会关系的主体,从人的主体角度揭示人的本质。主体性是指主体所具有的一切属性。主体是人,因此主体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关于主体的规定性,主要指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
人的主体性首先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自觉性,也就是指人的自觉能动性。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主体能动性还包括主体的选择性和创造性。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对信息的接受、加工和记忆都是经过自己选择的,经过过滤和帅选的。创造性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主体的活动要受到客体的制约和限制,但主体从不局限于既定的客体,总是在创造条件,改变环境,改造世界。人的主体性其次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主要表现为主体的权利,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当中。它不仅表现在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占有和支配上,还表现在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的占有和支配上。劳动主体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占有必然带来对于自己的全面本质的占有。马克思说,在自主劳动中,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种占有的结果就是个人本身一定总和的才能的发挥。最后,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为性。人的活动客体不是自发地进入主体活动领域的,它不仅取决于客体,而且取决于主体,取决于主体的能力和需要。在现实世界中,主体总是把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当作一个自明的前提,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事物,从自己出发去从事活动,把事物、活动及其结果看作是为我而存在的,这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马克思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人的活动都是追求某种预期目的,
康德的“主体构建”与福柯的“人死了”
康德的“主体构建”与福柯的“人死了”
(福柯图片)
后现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歇洛克.福柯,在《词与物》中宣布:“人必将像海滩上的一张脸,被彻底抹去......。”这就是说:“人死了”!
这里的“人死了”,不是说作为人的那个肉身---他的生理组织死亡,而是说:作为“主体性”的人死了。
什么是“人的主体性”?很通俗的说:就是人之成为人的那些“东西”。这个主体性原则是康德在“什么是启蒙”第一次明确表达出来的:
----“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他对人类启蒙的说法是:
------“敢于在公共空间运用你的理性.......”。
(康德)
这个意思主要是说:人的主体性,就是不依附于某个人或某个组织,他在人格上是独立的,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志,不看别人眼色行事.......。其实,做到这一点很难,人类生存是“共在”形态,形成一种主体间的缠绕;但另方面,依靠自己劳动谋生,自食其力,也是主体性生存。
这种人类主体性原则,主要是:人格独立,那么每个时代,都有一批“他者”的附庸,比如:奴才、太监、“门客”或“人云亦云者”。
以上,是哲学近代意义的“主体性”,现在,我们也是这样理解人类“主体性”原则的。但是,这个主体性原则被福柯解构了。他是这样看待主体性的:
从古希腊到康德哲学2300年时间里,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性并没有出现过,也就是说,这些年哲学里没有“人”的位置。为什么这样说呢?
古希腊的本体论哲学,虽然研究“始源”的存在,研究“形而上学”(理念、实体)存在,但是这个研究的“主体”是晦暗不明的,虽然苏格拉底提出“要认识你自己”,但当时只是提出来了,并没人有去“认识”,所以“人”的一切奥秘、价值并没有被揭示;
浅谈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2)
浅谈个⼈、群体和⼈类的主体性(2)
浅谈个⼈、群体和⼈类的主体性
认为⼈作为个体是可以独⽴存在的“实体”,这种观念也许可以追溯到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笛卡尔看来,⼈以及⼈的灵魂都是实体,⽽所谓实体乃是“⽆需其它存在者即能存在”的存在者。就这个意义⽽⾔,个⼈主义就是个体主义。
标志着现代社会的本质属性的“现代性”,在群体和个⼈关系上,意味着对⾃我的理解由群体主义向个⼈主义的重⼤转变。“现代性不是把社会或共同体看成⾸要的东西,……⽽是把社会理解为为达到某种⽬的⽽⾃愿地结合到⼀起的独⽴的个⼈的聚合体。”[6]⼈不可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绝对独⽴,但可以在不依附于他⼈的意义上成为⼀个相对独⽴的⼈。现代社会得以形成的⼈学前提,就是具有相对独⽴性的个⼈的⽣成。
近代以来个⼈和群体关系的历史变化表明,单纯的个⼈主义不能保证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有⼀定程度的群体主义来加以补充。也就是说,在个⼈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之间,需要⼀种相互补充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避免极端个⼈主义和极端群体主义的弊端。这不是思辨中逻辑的反复推演,⽽是现实社会⽣活的实际要求。
⼆、群体主体性和⼈类主体性
在群体主体性和⼈类主体性的关系中,需要着重讨论的是构成⼈类整体的⼤规模的⼈群共同体如国家、民族同⼈类的关系。包含在国家和民族之内的各类群体同整个⼈类的关系,总是要通过国家和民族或以国家和民族为中介才能建⽴起来,因⽽必然从属于国家、民族同⼈类的关系。⽽国家、民族同⼈类在主体性问题上的⽭盾,则集中在国家、民族本位与⼈类整体主义的关系上。
法国哲学家埃⾥克•维易给“国家”下了⼀个被⼈们看作是属于⾃由哲学的定义:“国家是历史共同体的组织,共同体组成国家后就能做出种种决定。”国家就是意味着导致共同意志和主体⾃由会合的东西,后者是在个⼈意识中作为对于⼀种特殊⽬标的追求⽽被体验到的。[7] 这个“定义”远不是精确的,但它道出了国家作为群体主体所具有的主体性:形成某种共同意志和做出种种决定。明确这⼀点,对于⽬前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是⼗分重要的。
人的主体性与人的本质
人的主体性与人的本质
一、人的主体性
马克思关于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的论述,主要侧重于从起源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说明劳动创造人,社会环境改变人。马克思在肯定人是劳动的产物、社会关系的产物的同时,又强调人是劳动的主体、社会关系的主体,从人的主体角度揭示人的本质。主体性是指主体所具有的一切属性。主体是人,因此主体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关于主体的规定性,主要指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
人的主体性首先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自觉性,也就是指人的自觉能动性。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主体能动性还包括主体的选择性和创造性。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对信息的接受、加工和记忆都是经过自己选择的,经过过滤和帅选的。创造性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主体的活动要受到客体的制约和限制,但主体从不局限于既定的客体,总是在创造条件,改变环境,改造世界。人的主体性其次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主要表现为主体的权利,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当中。它不仅表现在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占有和支配上,还表现在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的占有和支配上。劳动主体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占有必然带来对于自己的全面本质的占有。马克思说,在自主劳动中,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种占有的结果就是个人本身一定总和的才能的发挥。最后,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为性。人的活动客体不是自发地进入主体活动领域的,它不仅取决于客体,而且取决于主体,取决于主体的能力和需要。在现实世界中,主体总是把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当作一个自明的前提,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事物,从自己出发去从事活动,把事物、活动及其结果看作是为我而存在的,这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马克思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人的活动都是追求某种预期目的,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及其意义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及其意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与自然互为主客体,即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所创立的新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超越旧哲学的根本点。
马克思认为,人的完整性、自由性和全面性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里人的发展的愿景,关于人与自然的互主体性思想告诉我们,在今天的文明时代,这一愿景实现的重要思想前提在于确立对待自然界的科学世界观,必须将自然界当作主体来理解。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由此而来的是把他自己的历史作为过程来理解,把对自然界的认识(这也作为支配自然界的实践力量而存在着)当作对他自己的现实躯体的认识。”自然不是外在于人类的存在,自然是人类“现实躯体”的一部分,唯有真正认识和尊重自然,才真正表明人完整地把握和全面地尊重自己。完整意义上的真正自由的人,不可能仅将自然视为奴役的对象,因为被奴役者同时是剥夺人类自由的敌人。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自然被视作为我所用的手段性、工具性存在,带来的只是虚幻的自由,塑造出的只是片面的和异化的人性,唯有把自然界视为人类的“现实躯体”,视为人类所有需要的源头和动力源,自觉地将自然界主体化,承认其目的性,人类才能真正实现其存在的完整性、发展的全面性和自由的现实性。
开掘和深入研究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有助于我们
全面完整地理解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体系及其创新,特别是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对资本主义的哲学批判的意蕴。新旧哲学的根本不同在于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超越以往旧哲学的突出表现在于,从长期被哲学家们所忽视的实践出发来阐释人类世界的本质,即实践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源泉,实践的水平决定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性质。马克思克服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思维,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共生相成的内在规律。资本的贪婪遮蔽了对这一本真关系的认知,导致了人性的异化和人的自由的丧失。
人的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
本书并不是平铺直叙地展开,内在逻辑顺序经常颠倒,之所以不主动修正,是因为哲学创新写作基于颠覆性灵感而来,受旧认知局限自主克服过程上的偶然性制约,无固定章程可循。
也是为了鼓励人人都用类似的写作与思考实现思想自由,进而终极否定哲学的专业性,所以我才刻意保留这种创作痕迹,以彰显哲学思维体系建构的一种原始顺序——不同人进行专门哲学思考,有不同的起点,没必要拘泥一格。
本书的创作源头来自十年前我对人生困惑的主动求解,听说哲学有此功用,便本着“哲学是什么”和“哲学怎样化解人的内在焦虑”两个主题展开了深入学习。
现在明白了,我所探求的,是人人都缺的人之为人的主体性。面对人人都面临的现实困境,为什么我能如此执着于主动探索,不是因为天才,而是成长经历赋予我对人生潜在本质更富敏锐性而已,其他人不是不能,只是机缘不够,因而相对麻木得多,所以暂时不能被激发。我的哲学常识化写作便有服务于常识化激发这种敏锐性之意。
自以为有所心得之后,一贯懒得动笔的我却萌生了强烈的写日记想法,因为那些灵感太珍贵了。直到确定发现旧哲学的根本缺陷后,因为自信心的绝对膨胀,我才开始以哲学常识化与普及化为题,进行专门写作——我有了主体性,便要将赋予我主体性的哲学颠覆,这是哲学应有的报应,因为整个哲学史就是这样进步的,所以哲学需要人人都这样报应它,这样终极哲学才能实现,人类才能真正大同。
连续整理几个有内在联系的专题过后,以“闲言碎语”系列又写了半年,突然发现,基于体系建设的审慎,有必要对自己的整个心路进行全面统筹,以求自己的思想能够一以贯之地始终维持在一条稳定且足够准确的哲学求真路上,于是就有了整体梳理旧作品的新写作经历。结果不但确定了自己思路的一以贯之,还有幸趁机让自己的哲学认知进一步走向深入。
关于人的主体性研究述评
关于人的主体性研究述评
主体性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中常谈常新。从“人是万物的尺度,它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一包含主体性萌芽的哲学命题开始对主体性的探讨便一发不可收拾。普罗泰戈拉的这一命题把人的主体地位拿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客观世界依附于人的感知而存在,没有了人的感知,客观世界也就失去了它的样子,所以人是作为客观世界的中心而存在的。到了先贤苏格拉底这里,他则认为“思维着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以人代替自然,强调是理性的精神让人成为世界的中心,在苏格拉底这里主体性指人作为理性的存在物。那句“认识你自己”,被镌刻在德尔菲神庙上的铭文,将古希腊推向了新的时代,由促成了对自然的认识转到对人的认识这一伟大转向。第一个使用主体这一范畴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出现在他的《工具论》一书中,但他在此书中所言的主体并非专指人,而是任何实体都可以作为主体而存在;亚里士多德在另外一部著作《形而上学》中认为,从事物首要本质的实体里建立以实体为核心范畴的本体论,要从本体来理解主体,主体就是实体作为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表达了人的活动对客体变化的影响,他第一次用了主体这一范畴。总体来看,这个时代的对主体性的认识处在萌芽阶段。而就整个哲学史的发展脉络而言,到了近代西方哲学发生“认识论”转向之后,主体性哲学才真正意义上出现,但无论如何,没有之前先哲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索和研究,主体性问题也就难以走向新的发展道路。
在西方中世纪阶段,经过了宗教意识狂热和主体意识发展受压制之后,新的曙光又逐渐重新到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两大思潮极大地促进了思想解放,为主体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壤。其中开门红当属“我思故我在”这一简单的论断,却成为具有开拓和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哲学命题。当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一书提出这一命题时,其作为近代哲学真正的创始人地位已经奠定。只有作为怀疑的主体,“我”是存在的,“我”才能怀疑,“我”作为思维主体被确定,即人才是思维的主体。在《人类理智新论》一书中,莱布尼茨将人的主体性归结为一种先验主体。在《人类知识原理》一书中,大主教、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感觉,或者叫做观念,感觉之外的东西是感知不到的,人是感觉的主体。大哲学家康德把人归结为理性主体,“人为自然立法”,人的认知来源与主体本身的规定,
论人的主体性问题及意义(一)
论人的主体性问题及意义(一)
论人的主体性问题及意义(一)
论文关键词:主体;客体;主体性原则;普遍必然性
论文摘要:主体性问题是近代西方哲学的基本原则,对它的论证和研究,构成了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主体问题产生、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主体性原则的内在本质和基本特点的论述,对主体性问题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给我们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西方哲学自从古希腊哲学发端以来就确立了它的基本原则,这就是学以致知,以知识作为把握其对象的主要手段。因此,理性主义、科学主义以及认识论就构成了西方哲学的传统观念或基本学科。与此相应,主体性问题也就成了它的基本问题之一。但是,主体性问题真正的脱颖而出,并为哲学家所重视,却主要是近代哲学以后的事。因为古希腊哲学家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尚未脱离朴素性和直观性,他们还没有注意到主体性问题。随着近代科学的进步,人类的知识领域的迅速扩大,并且向更深层次扩展,认识论的问题成了科学和哲学的当务之急。相应于近代的启蒙主义,主体性原则终于成了哲学的基本原则。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主体性问题不仅仅是认识论的问题,也是伦理学、存在哲学、历史哲学等等学科的问题。我们在这里主要就认识论方面来探讨主体性问题。
一
什么是主体?什么是主体性问题或主体性原则?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探讨主体性问题产生的必然性。
如前所述,古代哲学中虽然已经蕴藏着主体性思想的萌芽,但主体性的正式确立,主体性问题的正式提出及研究却是近代哲学的事情。近代西方哲学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变,即所谓的“认识论转向”,正是这一转向才使主体性问题凸现出来。为什么?因为西方自近代以来,科学进人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并逐步走向成熟,为人们提供了确实可靠
人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人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人作为具有思维、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生命体,既拥有自主性的主体性,又受到
客观条件的制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客体性。主体性和客体性是构成人的存在的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塑造了人的个体和社会。
主体性是人的内在属性,是指人具有自我意识和自主决定的能力。作为主体,
人能够自主地思考、感知和行动,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世界。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能力和思考方式来理解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然而,人的主体性并非是纯粹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决定的能力。人在生活中不仅
受到自身身体条件的局限,还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与他人建立交流和联系,通过社会学习塑造了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社会环境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所以,人的主体性不能脱离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进行理解。
客体性则是相对于主体性而言的。人不仅具有主体性,也受到客观条件和外部
因素的制约。人的生命和行为是在一定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下进行的。人的生理结构、性别、年龄、环境是决定人行为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无论是个人的生理需求还是社会的现实条件,都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主体性和客体性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的个体和社会。人创造和改造
客观世界,同时也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和塑造。人通过主体性的思考、反思和行动,主动去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而客体性则给予人一定的框架,规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范围。
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不仅存在于个体层面,也存在于社会层面。个体之间的交
论人的主体性及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构建
摘要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认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人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如何正确发挥主体性,形成有利于时代特点的主体性道德人格,是当代认识论研究所面临的重大课题0本文采用联系实际、纵向比较、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上对“人的主体性”中的传统问题和新课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以下新的见解和研究方法。首先,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及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论证研究主体性问题的必要性。其次,系统考察主体性思想的由来和发展轨迹,重点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兼论西方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相关内容。再次,对主体性的含义进行新的理解和概括,在主体性的主要特征方面,能辩证地处理自主性、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为对主体性的反思提供了前提条件和理论基础。最后,围绕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概念及特征,提出教育应以“培养具有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人”为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构建措施。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性道德人格构建下
Abstract
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humancognitionhasmarkedsomenewcharacteristicswithmoreandmoreemphasesonhumanbeingsasthemainbody.ItbecomesabigissueformodemresearchersonepistemologytostudyhowproperexertionofmenasprincipalpartsCanformprineipalmoralpersonalityinfavorofthetimes.Inthispaper,theauthorhasmadeasystematicandin·depthdiscussionontheoldissuesandnewtasksofthesubjectof’humanasthemainbody’,fromtheperspectivesoftheoryandpracticebyadoptingtheresearchmethodsofapplyingtheorytopractice,makingportraitcomparisonsandreferringtohistoricalrecords,andputforwardsomenewviewpointsandresearchmethods.Researchproceduresareasfollows.Firstly,todemonstratethenecessityofstudyingtheproblemofsubjectsunderthecircumstanceoffreemarketeconomy,knowledge-basedeconomyanddevelopmentofthewestregions.Secondly'tomakeasystemicstudyofthehistoryanddevelopmentalorbitofsubjectideology,withmoretimeandenergyonthetheoryinMarxistPhilosophy,andwithsomereferencetorelatedcontentsinWesternPhilosophyandtraditionalChinesePhilosophy.Thirdly,tOmakesomenewperceptionandgeneralizationofthemeaningofsubjects,andtOdialecticallydealwiththeirmajortraitssuchasindependence,activityandpassivity,toprovidepreconditionsandtheoreticalbasesforthereflectionofsubjects.Fourthly,toputforwardaproposalthateducationshouldaimtotrainpeopletobemoral-judgematicandmoral-selective,andaseriesofmeasurestoimplementit,onthebasisoftheconceptsandfeaturesofsubjectmoralpersonality.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摘要】
本文探讨了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在我们对个人主体性、群体主体性和人类主体性进行了概念的介绍。在详细讨论了个人主体性的特征、群体主体性的特征,以及人类主体性的共同特征。同时分析了不同主体性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主体性在社会中的作用。在强调了主体性的重要性,探讨了主体性的发展与变化,以及未来主体性的趋势。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我们希望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个人、群体和人类在社会中的主体性,促使人们对主体性的理解产生新的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
个人主体性、群体主体性、人类主体性、特征、关系、作用、重要性、发展、变化、未来趋势。
1. 引言
1.1 个人主体性的概念
个人主体性是指个体作为独立的自我存在和行为的能力,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具有自主意识和行为力的重要特征。个人主体性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和特质。个人主体性包括个体的思维、情感、意愿和行为,是个体与外部世界进行互动时所展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
1.2 群体主体性的概念
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们对群体主体性的概念进行了深
入探讨,并提出了多种理论和观点。一些学者认为,群体主体性是群
体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和关联的结果,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群体主体性是群体成员共同认同和归属感的体现,是群体凝聚力和稳定性的表现。无论是哪种观点,都强调了群体主体
性在社会集体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通过深入研究群体主体性的概念
和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群体行为和社会互动的规律,为社会发展和
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例子
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例子
人是世界的中心,人的这种地位决定了,在人与万物的关系中,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而哲学作为探寻人的存在根据的学问,自然要从人作为主体的性质出发,来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主体和主体性的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但人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人的主体性的澄明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而对人作为主体以及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就因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在古代社会,人处在依赖性的社会关系之中,群体主体的活动方式使社会呈现为主体活动的无主体状态,人作为主体的地位以及人的主体性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这就使古希腊哲学得出了人、物同源同性的结论,在第一个使用主体范畴的亚里士多德那里,主体并不是专指人的,任何实体都可以作为主体而存在。正因为主体和人并不直接同一,所以,在古希腊哲学中,也就没有专门指谓人的能动创造性的主体性的概念,主体和主体性的关系被实体和属性的关系而涵盖。
古希腊哲学的这种状况首先表明了,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外在力量统治着人,所以,当人寻求自己存在的根据时,总是把目光投向外面的世界,而不能把自身看做是与世界不同的存在并以自身为根据来说明人与世界的关系。其次也说明了,人并不必然地就是主体,单纯从实体层面无法说明人作为主体的原因。因为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区别于其他自然物的特殊性只在于意识上,所以,只从实体和属性的视角来界定人,就抹杀了人的特殊性,就会把人作为物来处理。这就是古希腊人、物同源同性、人和其他自然物都是主体的由来。
其实,人作为主体并不在于他是一个实体性的人,而在于他在与世界的关系中处于一种能动性的地位,如果失去了能动性的地位和对世界的积极主动的关系,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字体:大中小]
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如同一组俄罗斯套娃,既可以相互独立,又可以
相互包含。如何看待和处理这几个层次的主体性的关系,这本身就标志着特定
主体的主体性的实际发展水平。
一、个人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
个人和群体都可以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在由个人组成的群体中,个人主
体性和群体主体性存在着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对立的关系。德国人本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十分重视个人和群体的统一。他说:“孤立的,个别的人,不管是作
为道德实体或作为思维实体,都未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但是这个统一只是建立在‘自我’和‘你’的
区别的实在性上面的。”“真理和完善只是各个本质上相同的实体的结合和统一。哲学最高和最后的原则,因此就是人与人的统一。”1[1]他所说的“团体”可以理解为社会,人与团体的关系表明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存在。
就主体性而言,群体与个人的关系,可因其主导方面的不同而分成两种类型:(1)以群体为中心的群体和个人主体性的关系;(2)以个人为中心的个
人和群体主体性的关系。
第一种类型:以群体为中心的群体和个人主体性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
作为主导的观念而被强调的是: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群体利益与个人利
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群体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即集体
的主体性取代了个人的主体性。
在强化的群体观念支配下,个人观念相对被弱化,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后果。如果群体中的个人保持着足够的主体性,在群体整合个人的力量时,强化
群体主体观念,以便实现这种力量的整合,会产生较好的群体效应,实现群体
费尔巴哈关于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的规定
作者: 王玉平
出版物刊名: 河北学刊
页码: 33-37页
主题词: 费尔巴哈;主体性;黑格尔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哲学;“人本主义”;哲学改造;哲学原理;
客体性;思维;唯物主义
摘要: <正>“人”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核心。在理论的阐述过程中,他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思维和存在统一说的批判,确立了其“人本主义”的特殊命题。在费尔巴哈看来,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正是这样的人构成了思维和存在相统一的唯一实在的基础。一、“人”——作为主体的规定 费尔巴哈在《未来哲学原理》及《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中,对人的主体性作出了多方面的规定和说明。
主体性的基本内涵
主体性的基本内涵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
主体间性即人对他人意图的推测与判定。主体间性有不同的级别,一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个人意图的判断与推测。二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人关于其他人意图的判断与推测的认知的认识。
主体性的特点:
从理性和自我意识的角度来理解主体。近代虽然把人作为了主体,但对人的理解却只囿于意识。因为主体意味的是人对世界的能动关系,而人作为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体,只有意识才是自由的能动的。
所以,人的主体性就被归于他的意识性,通过意识活动的形式抽象地表达着人的现实的创造活动。这就形成了哲学史上的认识论转向,与此相伴随,主体性理论的发展也进入到认知主体性的阶段。主客体的关系也就被局限在认识论的范围内。
认知主体性的理论是主体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不仅把主体和人统一了起来,而且通过意识活动的形式完成了“哥白尼式革命”,从而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和对世界的能动关系,奠定了人们对具有现代意蕴的主体性理解的基础。
但是,对人的理解不能只囿于人的存在层面,人是对象性活动的产物,由于缺少对象性活动的视角,意识的能动性就失去了根据,变成了抽象的能动性。作为认识的形式,意识至多也只能解释世界,而
不能成为革命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的主体性
郭湛(1987)“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认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九个阶段:第一,初级期人的主体性,包括四个阶段,即自在的主体性、自然的主体性、自知的主体性和自我的主体性;第二,转折期人的主体性,是一个阶段,即自失的主体性阶段;第三,高级期人的主体性,也包括四个阶段,即自觉的主体性、自强的主体性、自为的主体性和自由的主体性。”
郑杭生、杨敏(2006)考察在社会学中人的主体性,认为“人作为社会生活实践的主体,其行动过程体现出了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概括地说,人的主体性突出体现为自觉能动性,能够使自我内在的主观意识活动与外在的客观实践过程能动地形成联结、过渡和转化,以及预设性的意义赋予,即对自我和他人的行动动机、意图和意义给予解释,并对行动的目标、方式、环节等预先进行制定和设计。在社会学中,“人的主体性意味着,人是对自己的实践过程具有主导能力的行动者。”
王振亚(2007)从人作为个体的政治人的自我实现,认为“要从根本上消除人对人的政治统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身依附性,使人真正成为政治上自主、自觉、自由、自为的人。”
张凤云(2012)“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在一切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王传玲(2010)考察人的主体性与科学发展观时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以人为中心突显人的价值、发挥人的创造性的内在规定性。科学发展观的践行是以这种内在规定性为保障,以人为主体的全面、和谐、系统的发展理念,而这种发展理念在实施过程中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至少需要通过认识个体价值、追求个性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三个基本方面来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人的主体性
摘要: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重要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许多领域亟需发挥人的主体性。本文在阐述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必要性及主体性内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增强人的主体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人的主体性;必要性;涵义;途径
一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必要性
人的主体性指主体对客体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客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的特性,主体意识如何,主体性发挥如何,直接影响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未来走向,影响着中国发展在世界发展中的命运。
随着社会的转型,计划经济下政治化、统一化的烙印被改变,市场经济要求人们破除一切依附观念和依附关系,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作为主体性经济,市场经济建立在主体行动基础上,它要求人们发挥主体性,具有参与经济竞争的积极性和面对优胜略汰的心理承受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激发了人的自主性,自主性也是发展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因素。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当今我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四对矛盾,在矛盾处理环节,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这就需要人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建立正确事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能和谐融入自然,社会,具有健全人格,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人民的主体性效应的发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二人的主体性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指主体对客体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客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的特性,其根本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一)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从主体的属性说,它具有实践性和意识性。
主体之所以成为主体,首先在于它能够进行认识和实践。因此,主体,简要地说,是指它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人之体。换言之,凡是主体,都具有实践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主体使客体对象化,发生主客体关系;同样,在实践活动中,主
体也可以把自我对象化,区分出主体的自我与客体的我,形成待殊的主客体关系。所以,实践性,便构成为主体的一个根本属性。它是使人成为主体、使客体对象化的基础。同时,通过实践,又促使形成主体意识,使主体具有意识性。主体意识除了认知因素,还包括主体的情感和意志等因素。
(二)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从主体的价值、意义角度说,它具有创造性和平凡性。
创造性,是主体的一个本质属性。人,作为主体,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创造性主体,是创造者。主体,不但创造了人类社会历史、创造了人类物质的和精神文化。同时,它在实践中,也创造了自身。与主体创造相对应的,主体还具有平凡性—面:不断地进行重复的、平凡的日常实践,以维持社会历史的和人类的生存。主体的创造性和平凡性的统一,表现为主体通过大量的、重复性的、平凡的活动,走向创造性的王国;同时,主体的创造性活动,经过推广、泛化,又使少数主体的创造性活动转化为多数主体的平凡性、重复性活动,由此而不断地推动主客体的发展。没有平凡的、重复的历史实践活动,社会历史、主体便难以存在;没有主体的创新实践,社会历史、人类主体本身,便难以发展。
(三)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从主体的状态说,它具有能动性和受动性。
能动性,是主体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是主体的实践能动性;二是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实践能动性的实质,在于促使主体改造世界,达到主体的目标,满足主体利益;意识能动性的实质,在于帮助主体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选择行动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方案等。主体的受动性,是指主体在发挥能动性过程中,表现出的对客体、客观环境条件,以及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依存性。主体的能动性和受动性,是主体活动过程中具有的两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方面。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主体受动性的制约;主体在受各种环境条件制约的情况下,又要充分发挥能动性。我们在承认主体能动性的同时,又承认其受动性,正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认为,人们在实践中,一方面必须按照客体的尺度: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运动规律办事;另方面,更重要的,总是从自己出发,按照自己的需要能力去理解和改造客体,处处把人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中去,使客体成为对人有用之物。发挥人的主体性同时,人们也要注意,人的主体性和人的本质一样,
也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抽象的主体性。要考虑到具体的,历史的等一些现实客观因素。人的主体性是和人的主体地位紧密相连的。主体与客体虽然是对象性活动的两极,但二者不是平等、并列的关系,主体始终处在主导地位,对客体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注重人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人的主体性。
三增强人的主体性的有效途径
(一)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
从人类历史发展角度看,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源泉之一,它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巨大变化,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使人类获得自主精神。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渗透到人们的生产过程和经济活动中,引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推动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作为人与自然交往中的主体是掌握了科学技术的具有高科技素质的劳动者。
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理性主义,把人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使人的主体性得到空前的张扬,通过科技革命,使人类对世界的改造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因素成为生产诸多要素中的决定性力量,是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人的创造力是当今新技术革命时代的核心要素,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主体性的主要表现。尽管科技的巨大发展未能解决现代资本主义的困境,但我们还是要冷静理智的看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主体性解放的巨大作用。要提倡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并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达到有机统一,不断增强人的主体意识,促使人们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在更高水平上的现代文明,而这个目标的实现,依靠科技进步和主体素质的提高。
(二)提高主体自身的素质,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
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各种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即人的各种属性,特征,在现实的人身上的具体体现,这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主体条件。现实的人的素质是使人成为主体的基本条件,也是造成不同主体差异的重要原因。人的素质是形成其主体能力的自然物质前提,既包括先天素质也包括后天获得的发展,是人的能力的生理的和心理的整个基础。人虽然不可能自己选择自己的先天素质,却又可能在先天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上做出自己的某种选择,从而在以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