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精讲精练
浙江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以及对应测试
一、教学目的1.复习稳固第一章知识点2.第一章练习稳固二、上课内容1. 知识点理解与稳固2. 练习稳固,习题分析第一章知识点梳理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
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
符号的作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以防止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和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如:交通符号、电学符号、元素符号…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1.图2.表3.计算机图像4.公式5.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提醒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一.分子的定义与性质:1.分子的定义: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一样,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的。
保持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外,还有其他的粒子,如原子、离子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性质:〔1〕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2〕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如远处可闻到花香,樟脑球在衣柜中时间久了就不见了。
〔3〕分子间有空隙: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容易压缩〔如可向轮胎中打气〕,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
不同液体混合总体积小于两者的原体积和等现象。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一样,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此处的性质是指化学性质。
二、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与生命》复习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与生命》复习§1、空气、氧气与氧化知识要点1. O2的检验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药品选用、现象、结论)3.首先测得空气组成成分的人;空气成分;4.空气中几种成分的利用;5.气体观察与闻的方法;6.氧气物理性质;7. 碳、磷、硫、铁、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特征、化学方程式;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为什么要在瓶底铺少量细沙或水?为什么要把铁丝擦“光亮”?为什么绕成螺旋状?9.呼吸作用10.呼吸作用与燃烧的异同点;11.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的性质、氧化物;12.燃烧、自燃、燃烧条件、灭火条件13.简易酸碱灭火器原理(化学方程式);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A.空气B.CO2 C.O2 D.H2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一瓶无色气体中,木条复燃,说明这瓶气体是()A.CO B.CO2 C.O2 D.SO23.空气中的下列气体,常温下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A.N2B.O2 C.CO2 D.Ar4.下列没有利用空气的是()A.生物体呼吸B.食品包装时充氮气防腐、保鲜C.燃烧液化气煮饭D.工业上液化空气制氧5.组成空气中的成分含量最多的是()A.N2B.O2 C.CO2 D.稀有气体6.下列不属于氧化的是()A.呼吸作用B.燃烧木炭烤火C.饭菜腐烂D.水电解7.燃烧时不会污染空气的燃料是()A、煤气B、煤C、氢气D、木炭8. 7. 食用油在锅内着火,关掉火源后,火仍不熄灭。
这时灭火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A.浇水 B,盖严锅盖 C.把油倒入水槽 D.用灭火器9.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H2O B.H2SO4C、P2O5D、Fe3O410.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A B C D二、填空:1.首先测得空气组成成分的人是();空气成分中主要是()和(),还有()、()、()以及()。
2. 氧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常温下(填容易或不容易)()溶解在水里,密度比空气()。
八年级科学下册_第2章_生命与空气复习7.23
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 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试一试
2H2 + O2
4 : 32
===
:
点燃
2H2O
36
读作: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质: 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
反应条件是点燃。
量: 表示每
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
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36份质量的水。
1、呼吸系统由 呼吸道 和 肺 组成,其中 肺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食物和空气的
共同通道是 咽 。肺的功能是:进行 气体交换 的场所。 2、外界 肺泡
3、吸气时,胸廓 扩大 ,腔内气压 减小,气流______ 进入 肺部;呼气时,胸廓 缩小 ,腔内气压 增大 , 气流 离开 肺部。 4、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 舒张 和收缩 而引起的;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 外界与肺的气体交换 。
一、催化剂 我们把这样一类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 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 改变的物质称之为催化剂。 要点:一变二不变
注意:1、催化剂不一定加快反应速率
2、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在反应前后可以改变
3、催化剂在反应中可以参与反应而发生变化, 但反应结束时又能转化回原来的物质。 4、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最终产量 5、催化剂必须与某个具体的反应结合起来,否则无意义 6、催化剂不能决定反应的能否进行 7、同一反应可采用多种催化剂
四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 剧烈的氧化反应。 2、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里急速燃烧 3、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觉察的氧化反应 4、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燃烧 氧化反应 (放 热) 有限空间内进行 爆炸 自燃
八年级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 复习
第二章复习地球的“外衣”----大气复习目标:1.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及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2.掌握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3.物质比热的概念,季风的形成及对降水的影响。
4.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知识要点:27、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28、对流层的特点:1)在大气的最底层,在赤道和两极的厚度不同,赤道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为8—9千米。
2)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9、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刮风、下雨、雷电等都是天气现象。
30、空气的温度叫气温,描述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之一。
31、测量工具:温度计,单位:摄氏度(℃)。
32、为什么将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1)百叶箱内的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比较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33、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温度最高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4、马得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很大。
35、大气压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原因:大气的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6、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76厘米汞柱=760毫米汞柱=10.3米高水柱37、气体的压强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少,液体也与之相同。
38、大气压的特点: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2)在同一高度的不同区域,大气压的数值也不一定相同3)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大气压也会不同。
39、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高气压控制多晴燥天气;低气压控制多阴雨天气。
40、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
41、利用大气压工作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袋、吸尘器和离心式水泵。
材料:吸尘器工作原理(起尘、吸尘和滤尘)吸尘器靠电动机高速驱动风机叶轮旋转,使空气高速排出,而风机前端吸尘部分的空气不断地补充风机中的空气,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差。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课时练习(1-2节)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第一节空气一、选择题:1.空气的成分是: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和杂质。
按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空气成分后得出的结论是()A.空气是单一的物质 B.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C.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D.空气中有氦气、氖气、氩气等稀有气体3.2004年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图2-1是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与空气的成分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的大气中N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B.火星的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C.火星的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D.火星大气中有稀有气体,空气中没有稀有气体4.下列空气的成分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A.氧气可以帮助病人呼吸 B.稀有气体常用作冷冻剂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D.灯泡中充入氮气延长使用寿命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使灯泡耐用 B.氧气用于救助病人C.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 D.氮气用于制造化肥6.广场、体育场、飞机场用的照明灯(俗称“小太阳”)充填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7.在庆典活动中,人们常用氦气充灌气球,你认为其中利用了氦气的哪些性质? ( ) ①密度比空气小得多②在空气中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③是一种无色气体④不能供人类呼吸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8.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老师要求同学们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讨论。
下面是科代表收集到的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①燃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②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③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④氮气的性质不如氧气活泼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9.如果在宇宙飞船上划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A.氧气不够 B.宇宙飞船上温度很低C.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D.宇宙飞船中没有空气二、填空题:10.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百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填化学式),约占78%,其次是(填化学式),约占21%,另外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填化学式)、稀有气体如氦气氖气(填化学式)等和其它气体及杂质。
八年级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生物部分复习提纲
二.保护臭氧层
1. 臭氧的化学式:O3
2.来源:O2====2O O+O2=O3
3.臭氧主要集中在距地面20-30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里,称为臭氧层。
4.物理性质:蓝色,带有腥臭气味的气体,不溶于水
5.化学性质:臭氧有很强的氧化性,不定
6.作用:阻挡和削弱紫外线,对生物有保护作用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2.实质:1)物质转化:把简单的无机物制成了复杂的有机物。
2)能量转化:把太阳能(光能)变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
3.意义:1)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物质来源
2)是一切生物和人类所需的能量来源
3)是一切生物和人类获得氧气的重要来源
阳光(光能)
水
二氧化碳
4.活动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将原有的淀粉消耗光】第二天,用两张大小相等的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盖严,并用回形针固定,【设置对照试验,证明绿叶光合作用需要光】然后放到阳光下照射。
植物没有明显的呼吸过程,但也会呼吸
6.呼吸运动是生物体与空气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及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能量释放出来。
文字表达式: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5 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1. 概念: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肺泡中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毛细血管,同时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
4.呼吸运动:吸气与呼气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而产生的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练习题选
1、下面是同学们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氧气性质”的探究,请你回忆并回答下列探究内容: (1)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下图中的 ,如果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要选取图 为发生装置,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和 。
(2)收集氧气的方法可以选用图 所示的 法,这是由于氧气 ,此外,还可以用图 所示的 法,这是由于氧气 。
(3)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 后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以下步骤:A 、给试管加热B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C 、熄灭酒精灯D 、装高锰酸钾于试管E 、将导管移出水面F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G 、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且集气瓶注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正确的实验顺序是(填序号)请你介绍图中的仪器名称:① ② ③④ ⑤ ⑥⑦ 。
请你帮他指出图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错误(A )错误(B )错误(C )错误(D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收集一瓶C02进行性质实验,据图回答问题:(1)指出仪器名称:A. B. C. D. E.(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应进行的必要操作是(3)检验C0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若火焰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4)能否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原因:(5)长颈漏斗伸到液面以下是为了(6)为了避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
你认为上图的气体发生装置最好进行改进,其改进措施是将 改为用(7)检验生成物是CO 2的方法是,把CO 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现象是出现白色浑浊。
请问澄清石灰水的溶质为 ;白色浑浊物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右图 E 装置从a 、b 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集气瓶收集气体,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
现用来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进入端为______;若用来收集 氨气NH 3,则气体进入端为______。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知识要点导学练习案
八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知识要点班级姓名§2-1空气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参见书本P35页图2-3)(1)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物是体(固或液),反应结束后集气瓶内气压(减小或不变或增大)(2)等反应结束后,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水位最终约上升到剩下容积的。
(3)此实验说明:。
2.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按体积分数):___(占__)和___(占___)。
另外还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__以及其他杂质等。
法国化学家____最先通过实验推翻了“空气是一种单一物质”。
3.空气是一宝贵的资源。
氧气可供生物___,还具有____性,使燃料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用来切割或焊接金属。
氮气是一种__色、__味、性质____的气体,灯泡中充氮可_______,食品包装时充氮可以_____,氮气还是制造_____的重要原料,液态氮可用作___,冷冻麻醉或冷藏人体细胞组织。
二氧化碳是一种工业原料,可用于制_______,还可用于_____,固态二氧化碳又称___,是一种___,可用来保藏食品,也可用于_____。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____,常用作____,在焊接金属时用于隔绝空气,还可制成各种用途的电光源,以及技术、制造低温环境(___气)、医疗麻醉(气)等。
§2-2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物理性质主要有:①常温下色味态;②(易或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法收集氧气);③密度比空气(所以也可以采用法收集氧气);④液化时呈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有:(1)与硫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火焰,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发出火焰,生成一种具有的体。
(2)与铁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是,生成一种色体。
做此实验之前在瓶底铺一层细砂或装少量水的原因是。
由此可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
3.物质与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性。
《空气与生命》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解析
初中科学【八下】【第2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目录第i节空气一一1、空气的成分——2、空气的利用----第2节氧气和氧化一一1、氧气的性质——2、呼吸作用与氧化——3、氧化反应----4、燃烧一一5、灭火与火灾自救——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一一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一一2、利用分解反应制氧气——3、质量守恒定律----4、化学方程式一一5、化学方程式与计算一一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一一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2、动物的呼吸——3、植物的呼吸——第5节光合作用一一1、光合作用的过程一一2、二氧化碳——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 第6节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一-1、自然界中氧的循环一一2、保护臭氧3、自然界中碳的循环一一4、温室效应——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一一1、空气污染一一2、酸雨——3、保护空气一一【知识点总结】一、空气的成分1、空气的发现: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2、空气的成分: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按体积氮气占78%,氧气21 %,其它气体1 % (氦、氖、氩、氙等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水蒸气以及其它杂质0.03 %)。
3、检测空气实验名称实验现象实验原理二氧化碳检测「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OH+C0=CaC(3+HO氧气检测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O 点燃CO 2水蒸气检测能使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变监色C U SO4+5H2O=C U SO4.5H2O空气中氧气含量检测利用空气的各气体化学性质不同,选择仅与空气的氧气发生反应,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发生反应,且反应后不生成气体,利用反应时消耗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从而使气压减少的原理。
4P+5Q 点燃2P 2Q4、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检测1)目的: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2)原理: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3)器材:集气瓶、燃烧匙、橡皮塞、弹簧夹、乳胶管、玻璃导管、烧杯等;4)原料:红磷;6)实验步骤1. 检查装置气密性;2. 集气瓶中装入少量水,将集气瓶分为5等分;3•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4. 等红磷燃烧停止,温度降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7)实验现象1.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2. 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原空气体积的1/5;8)现象分析1. 红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2. 红磷燃烧时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集气瓶压强减少,所以水进入集气瓶;9)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1/5的体积10)实验原理理解:与氧气发生反应且不能与空气中其它成分发生反应;反应生成物不能生成气体;11)实验误差的偏少分析1. 装置漏气;2. 加入的药品的量不足;3. 反应时间短;4. 反应完毕后,没有恢复到常温;5. 插入燃烧匙的速度缓慢;6. 导管一端没有事先注满水; 12) 实验设计 1.实验前,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水? ( 3点)2•点燃红磷后,为什么要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2点)3. 放入燃烧匙的红磷,为什么要足够? ( 1点)4. 实验后,为什么瓶内有残余氧气? (1点)5•燃烧前,为什么要用弹簧夹住乳胶管? ( 1点) 6•燃烧后,为什么等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 1点) 空气的利用1、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 ________ 和 _____ 组成的;现代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发现, 空气中还有氦、氩、氙等这些 ____________ ,此外还有少量的 ________ 、 _______ ,以及其它杂质。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1-2节)导学案附答案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1-2节)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含量比为4:1是指()A、体积比B、质量比C、密度比D、质量分数比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盛放红磷的仪器名称是()A、药匙B、铁匙C、燃烧匙D、药勺3、判断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的主要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发出大量的热C、有黑色固体物质生成D、火星四射4、下列变化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B、铁生锈C、橡胶老化D、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A、红磷B、硫C、铁D、镁6、下列说法中,能准确表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液态氧呈淡兰色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具有可燃性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7、食用油在锅内不小心着火,将火熄灭的最好方法是()A、把油倒掉B、立即用大量水灭火C、迅速关掉火源D、盖严锅盖8、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不同,它是()A、蒸发B、氧化C、燃烧D、生锈9、石蜡燃烧、铁生锈都是化学反应,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需要达到着火点B、都有发光现象C、都需要在潮湿的空气中进行D、都是氧化反应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跟氧气发生反应时都能发生燃烧B、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都会放热发光C、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可能会燃烧D、轮胎爆炸是因为轮胎发生了剧烈的氧化反应11、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下列情况下能发生燃烧的是()A、白磷置于80℃的水中B、白磷置于1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C、白磷置于80℃的水中且通入空气D、白磷置于10℃的室内12、在200mL空气里,氮气大约为()A、15.6gB、156LC、156mLD、156kg13、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空气存在的是()A、风吹草动B、空烧杯倒立放入水中,水不能进入空烧杯中去C、向空瓶子灌水有气泡逸出D、太阳光洒在地球上14、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新陈代谢B、食物腐败C、有机肥的腐熟D、火柴的燃烧15、在漆黑的夜里荒野坟场上出现“鬼火”,实际上是人体骨骼中的磷生成磷化氢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引起的()A、自燃B、燃烧C、爆炸D、缓慢氧化16、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A、没有达到着火点B、无水酒精是液态C、没有与氧气接触D、无水酒精挥发得太快17、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较大贡献。
八年级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练习
学生:徐鑫洋科目:科学教师:马艳玲第2 阶段第1次课时间:2012年_3月_18_日8:00~10;00_段(1)可燃物燃烧条件:①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②跟氧气充分接触(2)灭火方法①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②跟氧气隔绝4、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爆炸、自然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检查碳、硫、铁、磷反应化学式,现象考点一:空气典型例题(2010.浙江湖州)34.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l: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
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
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
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
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34.(1)除去广口瓶内空气中的氧气(2分)(2)小于(2分)(3)2Mg+O2==2MgO 3Mg+N2==Mg3N2(3分,写一个方程式得2分)针对性练习(2010.浙江台州)35. 18世纪中期,为了解释燃烧现象,有人提出了“燃素说”,其主要观点有:①燃素是一种构成火的元素,火焰是自由的燃素,燃素能透过一切物体。
②一般条件下燃素被禁锢在可燃物中,是物体的一个成分。
③燃烧是可燃物中物体同燃素分解的过程。
(1)将汞装入密封容器中,置于火炉上加热,容器内形成丁质量增加的红色物质。
请以上述燃素说的主要观点来解释质量增加的原因。
空气与生命 综合练习(含解析)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
空气与生命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2020·浙江绍兴市·八年级期末)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A.B.C.D.2.(2020·浙江台州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测定空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
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含量远远超过五分之,以下选项可能造成这一结果的是()A.装置漏气B.燃烧匙中的红磷量过多C.点燃红磷后,燃烧匙伸入广口瓶过慢D.红磷熄灭后,广口瓶内气体未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3.(2020·浙江湖州市·八年级期末)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利用如图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当温度升高至60℃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高至260℃过程中,又仅③开始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可证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③④可知无烟煤的着火点比红磷的高C.对比①②可知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对比①③可知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2018·浙江杭州市·八年级期末)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 10~20 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B.图乙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C.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根据 a、c 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D.图丁 12 时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是因为气孔部分关闭5.(2020·浙江八年级期末)如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
关于电解水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此实验可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实际测得A试管中气体和B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大于2:1C.理论上若得到4g氢气,可同时得到2g氧气D.与电源正极连接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6.(2020·浙江台州市·八年级期末)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 氧气【核心知识】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认识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主要用途,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记住反应现象,知道氧气的化学性质认识氧化反应,知道氧气是一种最常见的氧化剂 【要点精讲】 1.空气(1)空气的成分: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 和氧气,其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氧气约占1/5;空气含有的各种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本实验可用多种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原理都是在一定量的空气中,完全消耗其中的氧气而又不产生其他气体,导致压强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因此在学习中应针对不同的实验,正确地观察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3)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同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不同的纯净物,如用O 2表示氧气,用NaOH 表示氢氧化钠等。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纯净物组成,没有固定的组成,也没有固定的性质,不能用化学符号表示。
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只是简单地混合在一起。
它们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种物质都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如空气、汽水等。
2.氧气(1)氧气的工业制法一一分离液态空气法 氮气 方法导引: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特别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的含量几乎不变,这主要是自然界各种变化相互方法导引:空气中其他气体和杂质指的是水蒸气、悬浮杂质(灰氧气空气降温 加压 蒸发 -196℃空气 液态空气氧气(液态)(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从药品、反应条件、反应原理、制取装置、收集装置、操作步骤、检验方法、验满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
①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二氧化锰②反应原理:2H2O2 2H2O+O2↑③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水溶性、气体的密度。
具体装置从略。
④操作步骤: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将药品装入试管(或锥形瓶或广口瓶)中;c.从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收集氧气。
⑤收集方法:a.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⑥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立即复燃,证明是氧气。
⑦验满方法:a.用排水法集气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证明瓶中没有水,即已集满。
b.用向上排空气法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注意:不能伸入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3)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反应物反应物在空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木炭(主要成分是碳)黑色固体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无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点燃CO2硫磺(硫)黄色粉末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无烟、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点燃SO2红磷暗红色固体黄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剧烈燃烧,耀眼白光,放热,生成大量白烟4P+5O2点燃2P2O5 MnO2铁银白色固体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用火柴引燃细铁丝,剧烈燃烧,放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Fe+2O 2点燃Fe 3O 4石蜡白色固体黄白色光,明亮火焰,放热,稍有黑烟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4)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 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 剂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例题解析:【例1】如图,在一耐温并绝热的容器底部放足量的白磷,用力迅速将活塞下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然后慢慢将手松开,活塞最终回到_____(填数字)处。
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理化综合题,首先要理解迅速将活塞下压过程中要做功,同时, 由于白磷着火点比较低,白磷将燃烧,同时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在容器内外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活塞向下移动至“4”处。
答案:白磷燃烧,容器内产生大量白烟;“4”;动能转化为化学能,白磷的着火点比较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五分之一。
【例2】某班级的探究小组在学习了催化剂的知识后,他们想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以下的对比实验和后续操作: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相同的试管,在其中一份中加入经精确称量的ng 氧化铜粉末。
②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正确加热,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放出气体的快慢。
③停止加热、冷却,将原先混有氧化铜的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小心过滤,得滤出物,洗涤并干燥。
④观察滤出物的状态和颜色。
方法导引:判断某物质是否作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把握催化剂的特点,即“一变二不变”。
5 4 3白磷⑤将滤出物和炭粉混合,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并观察实验现象。
(1)以上实验步骤,有一步不够严密,请指出是哪一步?______________(2)要达到实验目的,除改进不严密的实验步骤外,还必须增加一个实验步骤,这个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另一个实验装置和操作替换第⑤步实验,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请把图中仪器连接成一个符合实验目的的实验装置,这个实验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____接_______。
(气流的方向从左往右)【解析】对比实验是一项科研活动,要求控制变量,氧气产生的多少、快慢与很多量有关,如氯酸钾的质量、温度、是否有催化剂、加热的时间等。
控制变量就是保证两份氯酸钾的质量相等,相同的温度,同时加热,只有一个量是可变的,那就是有无CuO。
实验的目的是研究CuO在氯酸钾反应中的作用。
所以第①步任取两份氯酸钾进行加热,人为地增加了变量,当出现不同的效果后,很难找到与结果相关的变量,这是不科学的。
因为是研究CuO的催化作用,除了认真观察反应速率外,还要研究CuO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及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研究质量的变化,必须在反应结束后要精确称量滤出物质量;研究CuO化学性质的变化,必须通过实验⑤或(3)来验证。
答案:(1)第①步;(2)精确称量滤出物质量;(3)a f g d(或e) e(或d) b(或c)【技能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中稀有气体的性质最稳定B.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在焊接金属时常作保护气C.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由于人和动物的呼吸,若干年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将会相等2.集气瓶里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1:1),采用燃烧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的氮气时,最好采用的试剂是A.铁丝B.红磷C.木炭D.硫磺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新鲜空气B.矿泉水C.液氧D.澄清石灰水4.下列叙述不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A.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密度比空气略大C.没有颜色、没有气味D.不易溶于水5.氧气与人类的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下列变化(或过程)与氧气无关的是A.白磷的自燃B.烧碱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C.食物的腐败D.将生铁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6.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化为臭氧(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氧气和臭氧的分子结构相同D.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KClO3属于氧化物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D.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8.如下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
甲、乙两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木炭粉,a、b为弹簧夹,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a、b,则烧杯中的水可能进入A.甲瓶B.乙瓶C.同时进入甲、乙两瓶D.无法判断9.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A.通电使水分解:2H2O 通电2H2+O2↑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 2H2O+O2↑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2KMnO4△K2MnO4 +MnO2+O2↑D.氧化汞加热分解:2HgO △2Hg+O2↑MnO210.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一份中混有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a 线是过氧化氢曲线,b 线是混有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曲线)A B C D二、填空题11.右图是实验室收集氧气的装置图:这种收集氧气的方法称为_______集气法,可用此方法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还可以用________法收集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课上,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
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一种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改进,实验成功了,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13.1785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通过实验发现,把不含水蒸气、二氧化碳的空气除去氧气(用红热的铜与氧气反应)和氮气以后,仍有很少量的残余气体存在,但这个现象没有引起卡文迪许的重视。
100多年后,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发现:从氮的化合物中制取的氮气密度为1.250g/L ,而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密度为1.257g/L.他没有忽视这微小的差异,对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因此成功,雷利获得了190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卡文迪许除去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反应。
(2)雷利的实验中,两种方法得到的氮气的密度有微小差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对比两位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你从中获得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的有关内容,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城市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城市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abmtmtabm tababmt(1)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________;为减少城市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