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下册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案 鲁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下册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案鲁教版课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案序号 4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敢于运用法律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和途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掌握一些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技巧与方法。
知识: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掌握获得帮助的方式和途径难点: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方面的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甚至生命安全的种种行为的实例。
板书设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①非诉讼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②诉讼③法律援助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化设计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教师出示课件一:小测验:生活处处充满阳光,但也有时不免阴。
当生活的乌云甚至暴风雨向你袭来的时候,你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吗?假如发生以下的事情,你会怎样处理呢?做完以下八道题,便得知你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强弱。
1、一次数学测验你们全班都考的不好,老师让不及格的学生在烈日下跑3000米作为教训,你觉得:(1)老师也是为了大家好,跑一跑能让大家学习更用功一些。
(2)虽然不愿意去跑,但大家都去了也就跟着去。
(3)这样的处理方法不当,要对老师提出抗议。
(4)这是变相体罚,坚决不跑,并向学校领导汇报。
2、在上学的路上,有流氓截住了你向你勒索,并恐吓你若说出去将会把你打扁,你会:(1)流氓惹不起,按要求给他们钱。
(2)想方法避开流氓,不给他们钱,也不向别人说。
(3)向家长或老师说出来,请他们帮你想方法。
(4)向派出所报案。
3、假如在一次与父母激烈争吵后,爸爸一怒之下打了你一顿,你会怎样出理:(1)既然打我就是不爱我了,我会离家出走。
初中道德与法治_依法保护自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依法保护自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分析,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依法维权的勇气和信心。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未成年人依法维权的案例分析,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教学重难点“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是教学重点;“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是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体验法、分析讨论法、分析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青少年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那么,是不是有了法律的特殊保护,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呢?课前让大家搜集了“我们身边的伤害”,大家展示自己的收集成果。
学生汇报搜集成果,思考并回答:这些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受到伤害的原因是多样的,仅仅依靠外部保护是不够的,还需要青少年的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思,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二、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课本,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教师巡视,视情况决定是否统一展示。
三、讲授新课(一)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1、出示漫画,观察并思考:漫画中的未成年人遇到什么问题? 他们应怎么办?组织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出此情况下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特别提醒学生这是在伤害程度较轻的情况下采取的措施2、呈现小华的案例,对小华的行为进行评价。
(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不冷静的做法,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伤害)3、呈现11岁女孩毛毛案例,思考:毛毛与小华相比,给我们什么启示?(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要慌张,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
)交流:对比小华与毛毛的不同做法,为小华脱险出谋划策。
总结出:呼救法、周旋法、报警等方法,强调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
4、小结5、相关链接: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二)自我保护的方式与途径1、出示“谭某维权不成反成被告”,思考对我们的启示。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我们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初中自我保护安全教案

初中自我保护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面对危险时冷静应对、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珍爱生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内容:1.自我保护的基本原则:避免危险、求助他人、保护自己。
2.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紧急避险、自我防护、逃生自救。
3.自我保护的实际操作:火灾逃生、地震逃生、溺水自救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常见的危险案例,引发学生对自我保护的重视。
2.新课导入:介绍自我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危险情况。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提高应对危险的能力。
5.实际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火灾逃生、地震逃生、溺水自救等实际操作演练。
6.总结提升:总结课堂教学,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自我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危险情况。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
4.实际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实际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演练中的表现,检验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和改进意见。
六、教学资源:1.教材:采用有关自我保护的教材或教学资源。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案例和实际操作演练。
3.安全器材:火灾逃生器材、地震逃生器材等,用于实际操作演练。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遇到危险时能够冷静应对,确保自身安全。
初中道德与法治_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播放视频:最近发生的养父母虐童案设问:视频中的养父母违反哪方面的法律规定?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2、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法律保护只提供外部保护条件,要起到真正的良好效果,关键还是靠自我保护。
从而导入课题。
(一)合作探究,学习新课:环节一: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1、情景研讨:假如你就是漫画中的主人公,你将会如何应对?小组讨论回答,并依据课本内容总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在受侵害程度较轻的时候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2、出示案例警示。
交流讨论:(1)面对歹徒行凶,小伟如果不装死,会出现什么后果?怎么评价他装死的做法?(2)设想一下,在行凶男子离开之后,小伟会采取什么行动?(3)小伟的做法启示我们,未成年人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凶残的歹徒时应如何做?小组讨论回答,并依据课本内容总结。
出示案例直击,让学生学会怎样实施正当防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受侵害程度严重时)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通过自救智多星和考考你活动,让学生巩固学到的方法和技能。
3、经验交流: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灾害、意外事故,应该怎样保护自己?设计意图:集思广益,让学生说出好的自我保护的方法,让更多的人借鉴。
环节二: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1、出示生活场景1,讨论回答:(1)如果小伟找人将父母打了,能解决问题吗?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当小伟需要依法维权时,能给予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3)小伟找到父母的单位,是通过哪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法律服务和帮助机构与非诉讼途径的法律帮助方式。
2、出示生活场景2,(1)此时小伟又是通过哪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2)没钱打官司的小伟应该怎么办?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诉讼途径与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帮助方式。
3、总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让学生更明确。
鲁教版初中政治七年级下册16.2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word教案(9)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学目标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探究,能够从感情态度上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在行动中自觉树立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知识与技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并掌握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并掌握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过程与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难点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教法与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绩优学案》p37(1——3);制作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境引入:(分钟)二:(分钟)三:(分钟)四.(分钟)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要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必须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情景活动一:(见教材P68页)(按教材P69页第一段教材讲述)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69页材料)(2)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可采取机制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要用智慧保护自己(3)自我保护的其他方法由于生活的复杂性,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伤害。
只有了解和掌握各种情况下自我保护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70页材料)2、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1)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情境活动四:(见教材P71—72页材料)(2)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部援助等。
(板书)诉讼途径即打官司,细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列举: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能受到哪些侵害?讨论:我们该如何应对?(一是寻求法律保护;二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掌握常见的自我保护技巧,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引入(10分钟)1.讲述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小镇上,小明走路回家的时候被一个陌生人搭讪,陌生人说要送他一些糖果。
小明感到不对劲,压力剧增。
小明果断地拒绝了陌生人并迅速离开了,最终安全回到了家。
2.提问:你觉得小明是不是正确的做法?为什么?3.引出主题: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做到安全。
那么,你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吗?二、讲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10分钟)1.通过讲述新闻或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保护自己的安全,防止受到伤害,增加生活质量等等。
三、掌握常见的自我保护技巧(30分钟)1.防止被拐卖:a.讲解常见的拐卖手段和拐卖场景,引导学生了解拐卖的危害。
b.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多提醒他们观察周围环境,尽量避免走在无人熟悉的地方。
c.教授学生如何寻找帮助并大声呼救。
2.防止校园欺凌:a.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如何识别欺凌行为。
b.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老师、家长或者朋友沟通交流。
c.告诉学生保持冷静,不要以暴制暴,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
3.社交网络安全:a.告诉学生要注意个人隐私保护,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b.提醒学生要警惕网络陌生人,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c.强调不要相信网络谣言,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
四、总结与小结(10分钟)1.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回答以下问题:你觉得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自我保护对你的意义是什么?2.提醒学生要将学到的自我保护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保证自己的安全。
五、课后拓展(10分钟)鼓励学生可以自主参加一些自我保护的培训班或者活动,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
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并且学会一些常见的自我保护技巧。
思品市优质课教学设计《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思品市优质课教学设计《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第一篇:思品市优质课教学设计《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思品市优质课教学设计《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一、内容标准一3.5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依法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促进自身健康成长,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能力: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掌握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知识: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三、教学内容分析“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是山东人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个项目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敢于和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敢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本项目由引言和两个层次的内容组成。
教材安排的两个层次从不同角度向学生介绍自我保护的方法。
第一层次讲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或意外的伤害时,如何运用有效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保护自己免受不法侵害;第二层次是讲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后,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受到伤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未成年人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差,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所以一方面要靠智慧,另一方面要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项目在内容结构上分为紧密相联的两部分,其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是教学重点,“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活动【导入新课】我邀请大家一起,打开青春的相册。
播放幻灯片、老师解说:青春的相册通过一幅幅画面和教师的解说,表达出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希望,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还离不开自身的保护。
出示课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生活警示】通过选取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启发学生思考,掌握自我保护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案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课程标准一3.5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法律、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树立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敢于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和途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技巧与方法。
3.知识: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内容分析“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是第七单元“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第十六课“撑起法律保护伞”的第二个项目,主要引导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敢于并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这也是本单元的归宿和落脚点。
正值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处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法律意识淡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私自报复,使自己的合法权益难以维护。
因而通过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学会自我保护,从而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本项目内容由引言和两个层次的内容组成。
教材安排的两个层次虽然都是给学生介绍自我保护的方法,但角度不同。
第一层次是讲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或意外的伤害,如何运用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保护自己免受不法侵害;第二层次是讲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后,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加强防范意识,遵纪守法,预防违法犯罪。
初中保护自己教案

初中保护自己教案年级学科:初中一年级社会·思品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培养学生面对突发事件和危险时的冷静思考和应对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重点:1. 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应对突发事件和危险的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自我保护知识和技巧。
2. 如何培养学生面对危险时的冷静思考和应对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人生权利有哪些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等。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情景模拟(15分钟)1. 教师设计模拟情景,让学生参与表演。
2. 学生运用所学的自我保护知识和技巧,应对模拟情景中的危险。
3.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应对危险。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应对突发事件和危险的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应对校园暴力?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的自我保护知识和技巧。
2. 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指导并纠正不当做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教案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教案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
教案目标:
1. 了解未成年人面临的各种危险和威胁
2. 掌握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案内容:
1. 引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未成年人面临的各种危险和威胁,包括网络欺凌、性侵犯、校园暴力等。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包括建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寻求帮助等。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比如模拟遇到陌生人搭讪或遭遇校园暴力情境,让学生实践应对的方法和技巧。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强调事先预防和及时求助的重要性。
教案实施:
1. 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案例,向学生讲解未成年人需面对的各种威胁和危险,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
2.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自由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看法,为未成年人保护提供多角度的思考和建议。
3. 实践环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情境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保护未成年人的紧急情况和反应方式。
4. 在总结环节,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心得,加深对保护未成年人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强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的重要性。
教案评估:
通过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和总结环节的分享,教师可以对学生对保护未成年人的理解、认识和应对能力进行评估,发现并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一、引言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健康成长是必不可少且不可推卸的义务。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本教案将围绕着如何通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来增强学生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认识,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意识。
二、了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性1. 什么是未成年人权益?从法律角度来说,未成年人权益指的是由于其身份尚未达到成年标准而受到特殊保护和关爱的各项权利。
这包括但不限于受教育权、健康权、生存与发展权等。
2. 为什么要保护未成年人权益?(1)主体性原则: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群体之一,享有与其他群体一样的基本权利。
(2)脆弱性原则:由于年龄限制,未成年人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恶意行为的伤害。
(3)未来性原则:未成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有权受到保护与关注。
三、法律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主要措施1. 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法规:了解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其他相关法规对于学生加强对这些法律文本的学习与理解非常重要。
例如,深入了解各个年龄段的特殊需求,以及父母、学校、司法机关在维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的责任与义务。
2. 建立完善的机构和制度:高效运作且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学校、监管严密的娱乐场所、健全的养老院等社会机构对于提供安全平台和环境十分重要。
通过学习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关注并参与建设这些机构和制度是每个公民都应负担起的责任。
四、培养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1. 提高自身风险意识:通过教育活动,让初中生明确个人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学会识别危险信号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 学习自我防御技巧:教授青少年遭遇欺凌、虐待等不法行为时的正确回应方式,并学习自我保护技能,如拒绝陌生人接触、报备可疑情况等。
3.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在信息化时代,未成年人容易受到网上欺凌和不良信息的侵害。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学会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初中道德与法治_《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学课件设计

6、(1)肖飞的想法是错误的;未成年人在同违法犯 罪作斗争时,要注意自我保护,尽量减少不必要 的伤亡,力求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同违法犯罪作 斗争。
(2)周晓的想法不对;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 公民的义务。
(3)小宇的想法是对的;未成年人在同违法犯罪 作斗争时,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作出 判断,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
环节六:畅谈收获
❖1.通过学习,我知道当自己的 合法权益受侵害时,我会……
❖2.在自我保护方面我还需加强 的地方有……
环节七:升华情感,加深认识
自我保护歌谣: 义正辞严,当场制止。 处于险情,紧急求援。 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机智避开,脱离危险。 诉诸法律,报告警察。 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不贪不占,防止受骗。 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环节三:
法律大讲堂
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 包括: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 务和法律部援助等。
诉讼途径即打官司,细分为刑事 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不同 类型的案件适用不同的诉讼程序。
人民法院是我们国家的审判机关, 打官司要到法院 。
环节四:归纳总结
环节五:评测练习答案
未成年人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时要注意自我保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 识; 2、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 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 的自我保护能力。 3、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保护的必要性,认识一些不法侵害 的情形,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知道呼救法、周旋法及正当 防卫都是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
初中政治自主教案

初中政治自主教案年级: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提高法律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爱他人,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1. 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2. 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接受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事实。
2. 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相关知识,引发学生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认识,探讨原因。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具体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这种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哪些意义?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情况。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提出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认识,探讨如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视频:最近发生的养父母虐童案
设问:视频中的养父母违反哪方面的法律规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2、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法律保护只提供外部保护条件,要起到真正的良好效果,关键还是靠自我保护。
从而导入课题。
(壱)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环节一: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1、情景研讨:假如你就是漫画中的主人公,你将会如何应对?
小组讨论回答,并依据课本内容总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在受侵害程度较轻的时候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2、出示案例警示。
交流讨论:
(1)面对歹徒行凶,小伟如果不装死,会出现什么后果?怎么评价他装死的做法?
(2)设想一下,在行凶男子离开之后,小伟会采取什么行动?
(3)小伟的做法启示我们,未成年人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凶残的歹徒时应如何做?
小组讨论回答,并依据课本内容总结。
出示案例直ft,让学生学会怎样实施正当防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受侵害程度严重时)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通过自救智多星和考考你活动,让学生巩固学到的方法和技能。
3、经验交流: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灾害、意外事故,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设计意图:集思广益,让学生说出好的自我保护的方法,让更多的人借鉴。
环节二: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1、出示生活场景1,
讨论回答:(1)如果小伟找人将父母打了,能解决问题吗?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当小伟需要依法维权时,能给予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3)小伟找到父母的单位,是通过哪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法律服务和帮助机构与非诉讼途径的法律帮助方式。
2、出示生活场景2,
(1)此时小伟又是通过哪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2)没钱打官司的小伟应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诉讼途径与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帮助方式。
3、总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让学生更明确。
环节三:谈收获
让学生总结要点
环节四:评测练习
1.(2014·泰安中考)放学后,小明和小刚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突然,他们发现前面拐弯处有一歹徒手拿凶器强行向一位同学索要钱物。
你认为此时他们最好的做法应该是( ) A.冲上去与歹徒搏斗B.拨打“110”报警
C.假装没看见,一走了事
D.跑回学校告诉老师
2、青少年在遇到不法侵害时()
①需要冷静,及时报警②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③要判断自己有没有能力将不法分子制服,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应对策略④不仅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勇气,而且要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和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 未成年人如果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等较轻的民事侵害,一般采取的办法是()A.民事诉讼B.行政调解或司法调解
C.法律援助D.宣传法律知识、协商调解
4. 价值判断:(2014·东营中考)初中学生小东放学路上遭到几个社会青年恐吓,被敲诈一百元钱,他因害怕不敢告诉家长和老师。
判断:( 错误)
理由: 因害怕不敢告诉家长和老师是小东缺乏自我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
小东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环节五: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