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1单元工具和机械 单元测试教科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题附答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填空。(20分)

1、像汽车的方向盘那样,由一个较大的与一个较小的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做。

2、螺丝钉的螺纹越密,延长了距离,拧起来就越。

3、在高度一样时,斜面越长,斜面的坡度就越小,就越。

4、滑轮组的作用是,既能,又能。

5、在生产中和生活中常使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工具有

着的用途,科学地运用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地解决很多问题。

6、杠杆都有三个点。杠杆上用力的点叫。承受重物的点叫。起支撑作用的点叫。

7、使用杠杆时,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时,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时。

8、使用轮轴时,把力用在轮上,轮越大越。

9、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但不能,动滑轮不改变用力的,但可以。

二、判断题。(20分)

1.使用杠杆,一定能省力。()2.螺丝刀属于轮轴类机械。()

3、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只使用省力杠杆。()

4、滑轮组的组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在一起为一组)越多,就越省力。()

5、自行车只运用了一种机械的原理。()

6、不等臂杠杆时,用力的大小不等于阻力的大小,离支点远的一方省力。()

7.螺丝刀刀柄上的凹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8、使用简单机械都能够省力。()

9、我们的手臂一抬就能拿起东西,所以手臂也是杠杆。()

10、古代的秤应用了杠杆的原理,现代的秤由于科技发达了,不再应用杠杆的原理了。()

三、选择题。(20分)

1.下列工具中,使用费力的是()。

A钳子B剪刀C镊子

2.下列简单机械中,不能省力的是()。

A定滑轮B动滑轮C轮轴

3、下列机械属于轮轴的是()。

A、羊角锤

B、门锁手柄

C、螺丝钉

4、旗杆顶部、窗帘顶部安装的滑轮属于()。

A、定滑轮

B、动滑轮C滑轮组

5、使用简单机械,为了使用的方便,应该是()。

A、汽车方向盘

B、螺丝刀

C、铁皮铲子

6、盘山公路,利用了()的原理。

A、轮轴

B、斜面

C、杠杆

7、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小齿轮的转动速度()。

A、变慢

B、变快

C、不变

8、下列机械中属于杠杆的是()。

A、剪刀

B、螺丝刀

C、方向盘

9、“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是()说的。

A、牛顿

B、亚里士多德

C、阿基米德

10、工具()利用了斜面原理。

A、钳子

B、小刀

C、钓鱼杆

四、说说下面物品的应用原理。(4分)

盘山公路:车方向盘:起重机:起钉锤:五、名词解释:(8分)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轮轴:六、问答题(10分)

1、盘山公路为什么修成S形状?

2、要将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从木头里起出来,选择什么工具会更加方便省力?

3、为什么塔式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4.举例说明自行车的这些部位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

车把手:脚踏板:

车轮:刹车:

七、实践操作题(8分)

1、请分别标出图1中“杠杆”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3分)

图1

图2

2、请在图2中连线,把它组装

成一个滑轮组,并填空。(5

分)

这个滑轮组是由一个和

一个组成,它所起的作用是。

八、观察与实验(10分)

要证明斜面不同坡度的省力情况,你会怎样设计实验呢?

实验名称: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省力的大小

猜测:

实验材

料:

实验过程

看到的现

象:

得到的结

论:

答案

一、填空:1.轮,轴,轮轴。2.省力。3.省力。4.改变力的方向,省力。

5.不同,省力、方便。

6.用力点,阻力点,支点。

7.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

8.省力。

9.方向,省力,方向,省力。

二、判断题。

1.× √×√×√√×√×三、选择题。C A B A C B B A C B

四、略

五、名词解释:

定滑轮: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动滑轮: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够成了滑轮组。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六、1答:“S”形盘山公路由于路程的延长而使坡度变小,比较省力。这是利用了斜面原理。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答:用羊角锤起铁钉方便省力。用螺丝刀起螺丝钉方便省力。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3、为什么塔式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

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

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答:塔式起重机上有由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装的一个滑轮组,滑轮组中的滑轮数量越多越省力,所以塔式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4.车把:轮轴脚踏板:轮轴

车轮:轮轴刹车:杠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