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赫梯战争中缔结的银板和约 世界一个和平条约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知识点:世界史重要的国际条约

高二历史知识点:世界史重要的国际条约

高二历史知识点:世界史重要的国际条约《江华条约》——时间、签字国、内容和影响。

《朴茨茅斯和约》——时间、签字国、内容、影响。

《日韩合并条约》——时间、签字国、影响。

《色佛尔条约》——时间、签字国、影响。

德奥同盟条约、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分别签订于1879、1882年,共同对付俄国,三国同盟形成。

法俄协定、英法协约、英俄协约——分别签订于1892、1904、1907年,共同对付德奥,三国协约形成。

《布列斯特和约》——1918年春,苏俄与德国签订,苏俄退出世界大战。

《洛桑和约》——1923年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协约国承认土耳其本土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废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对土耳其的财政监督等特权,并规定海峡地区实现中立化。

使土耳其取得了民族独立。

《凡尔赛和约》——▲时间:1919年6月28日在凡尔赛宫签订。

▲内容:①重划德国疆界:A。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B。

萨尔区由国联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C.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德国不得设防;D.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不得同它合并;E.承认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上归还波兰。

②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A。

形式:“委任统治”。

B。

概况:非洲和中东部分归英法等国,太平洋上的岛屿大多被日本占有。

③军备:德国要接受严格的限制。

④赔款: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四国条约》——在华盛顿会议上由美、英、法、日四国签订,使1902年以来的英日同盟解体。

《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在华盛顿会议上由美、英、法、日、意五国签订,规定五国各自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

《日中协定》——在华盛顿会议期间签订,规定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归还中国。

《九国公约》——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使中国又回复到受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洛迦诺公约》——▲签订:1925年,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会议,讨论欧洲安全问题。

世界古代重大历史事件

世界古代重大历史事件

世界古代重大历史事件大家平时会关注世界古代重大历史事件吗?关于世界古代重大历史事件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古代重大历史事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世界古代重大历史事件(一)1、有史以来第一场缔结和约结束的战争——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人的战争: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人之间的战争,发生于公元前1312年,是人类历史上记载的第一场重要战争,双方在漫长的岁月中,展开了拉锯战,你攻我守、我打你防、互有胜负,又都不肯罢休,连年战火,使赫梯大伤元气,埃及也被战争拖累得疲惫不堪,就这样过了16年,到公元前1294年,老态龙钟的赫梯国王穆瓦塔利斯一病不起,一年后,他的弟弟哈图西里斯继位,新国王派使者带着一块银制的字板去了埃及,这块刻在银板上的条约使两国之间的和平保持了好几百年,也为以后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战争找到了一种和平解决的形式,那就是缔结和约,这使得人们免于遭受无休止的战争,避免了更大的杀戮和破坏,更多地享受和平的生活,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2、刻在石柱上的法律——汉谟拉比法典:人类最早的一部法典是产生于公元前3800年的《汉谟拉比法典》,它完成于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之手,该书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共3500行,8000个左右的楔形文字,法典的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繁杂,包括诉讼手续、盗窃处理、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和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地位等条文,该法典刻在一个石柱上,于1901年12月,在考古时被发现,其内容保存是相当完整的。

3、木马计的胜利——特洛伊战争:特洛伊和斯巴达都是一个小王国,有一次,特洛伊国王的儿子帕里斯情不自禁地爱上了斯巴达王美貌的妻子海伦,当晚把她带回了特洛伊城,斯巴达王大怒,发誓要夺回海伦,于是,他便求助于希腊各城邦,要求组织联军,渡海远征特洛伊,希腊十万大军横渡爱琴海,包围了特洛伊城,但战争持续到第十年,特洛伊城仍未被攻破,希腊人走了,但他们却在海滩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好奇地围着这只木马转来转去,突然发现里面竟躲着一个希腊人,这个希腊人对特洛伊人说:“这匹木马是希腊人献给雅典娜女神的礼物,它能使希腊坚不可摧,希腊人故意留下这匹木马,估计你们会毁掉它。

高中历史 第二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2.2《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6月28日) (节录

高中历史 第二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2.2《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6月28日) (节录

《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6月28日) (节录) (《国际联盟盟约》是《凡尔赛和约》的第一部分,与《凡尔赛和约》同时生效) 第十条联盟会员国有尊重并保持所有联盟各会员国领土之完整及现有政治上之**,以防御外来侵犯之义务,如遇此种侵犯或有任何威胁或危险之虞时,行政院应筹划履行此项义务之方法。

第十一条 (一)兹特声明: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如遇联盟任何会员国之请求,秘书长应即召集行政院会议。

(二)又声明:凡涉及国际关系上任何足以扰乱国际和平或危及国际和平所依赖之良好谅解之情势,联盟任何会员国有权以友谊名义提请大会或行政院注意。

第十二条 (一)联盟会员国约定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端,势将决裂者,应将此事提交仲裁,或法律裁判,或交行政院审查,并约定无论如何非俟仲裁员之裁决或法律判决,或行政院报告三个月以后不得从事于战争。

…………第十六条 (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第十二条、第十三条或第十五条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

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不论其为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二)如遇此情形,行政院有向各有关政府建议之责任,俾使联盟会员国严格地派遣陆海空**,组织**队以维护联盟盟约。

(三)又联盟会员国约定,如按照本条规定采取财政上及经济上之措施时,应彼此互相援助,使因此所受到之损失与困难减至最低限度。

如破坏盟约国对于联盟中之一会员国施行任何特殊措施,亦应互相援助以制止之。

其协同维护联盟盟约之任何联盟会员国之**队,经过他国国境时,该国应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假道之便利。

(四)联盟任何会员国,如违反联盟盟约中之一项,经出席行政院所有其他联盟会员国之代表投票表决,即可宣告将其开除出盟。

世界史03:新王国时期的埃及

世界史03:新王国时期的埃及

世界史03:新王国时期的埃及首先我说一下,我们第一遍按照地区国别史的划分来讲,因为第一二遍在理解记忆的阶段,如果不按照地区国别来看的话,你会很混乱,如:罗塞塔石碑到底是早期埃及啊还是早期西亚?卧槽“罗塞塔石碑”是个什么鬼,没听过啊。

但是到了第三遍融会贯通的阶段就需要抛开地区国别,以整体史的眼光看课本,比如世界各地封建制度有哪些?你需要去公元前后的中国找;9世纪以后的日本找,欧洲的封君封臣、骑士制度;阿拉伯的伊克塔等等等。

懂了不?今天我们讲古代史上卷75—91页的“新王国时期的埃及”,讲完这部分古代史上卷中关于埃及的内容就完了(罗马扩张还有一点点,后边说)。

1、“反喜克索斯人斗争与再统一”,《卡尔纳尔书版》要有印象,这个算古代埃及的文化。

雅赫摩斯要有印象,特别是统考生,统考名词解释和选择最喜欢考这种题。

2、“帝国的形成和统治”,图特摩斯三世考过多次名解。

涅木虎是埃及新王国时期的军功集团,属于下层,在古代史中,上层绝对是祭祀宗教阶层,军事阶层属于中产。

涅木虎和上期中的涅杰斯别混了,最大的区别是时间不一样。

3、“社会经济状况”,做一个简答题,“简述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可以自己总结,也可以买我资料看啊(对,这是广告植入)。

这个简答不需要记太多,分类好了就行,考试中这个题不太容易考。

4、“王权与神权的关系”,这部分最重要的就是埃赫那吞改革,也是古代埃及最重要的部分,埃赫那吞改革什么题型都可能考,所以记得越全越好。

下文有总结。

5、“埃及与赫梯的争霸”,这是将埃及的对外关系,之前是因为不统一,对外关系就是去统一,统一了就要对外扩张了。

拉美西斯二世、卡迭失战役、银板和约是一套内容,做名词解释来记。

6、“新王国的衰落”,简单看。

7、“埃及的文化、宗教”这两节合起来看,大题“简述古代埃及的宗教与文化”,名词解释“阿蒙神”“象形文字”“金字塔”和容易考。

一定要注意,这是古代埃及排在第二重要。

我记得古代史中还有个地方提过埃及,是讲述“波克霍利斯改革的”,一下子没找到,大家注意一下。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个重要事件(一)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个重要事件(一)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个重要事件(一)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个重要事1、有史以第一场缔结和约结束的战争——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人的战争: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人之间的战争,发生于公元前1312年,是人类历史上记载的第一场重要战争,双方在漫长的岁月中,展开了拉锯战,你攻我守、我打你防、互有胜负,又都不肯罢休,连年战火,使赫梯大伤元气,埃及也被战争拖累得疲惫不堪,就这样过了16年,到公元前1294年,老态龙钟的赫梯国王穆瓦塔利斯一病不起,一年后,他的弟弟哈图西里斯继位,新国王派使者带着一块银制的字板去了埃及,这块刻在银板上的条约使两国之间的和平保持了好几百年,也为以后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战争找到了一种和平解决的形式,那就是缔结和约,这使得人们免于遭受无休止的战争,避免了更大的杀戮和破坏,更多地享受和平的生活,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2、刻在石柱上的法律——汉谟拉比法典:人类最早的一部法典是产生于公元前3800年的《汉谟拉比法典》,它完成于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之手,该书由前言、正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共300行,8000个左右的楔形字,法典的正共有282条,内容十分繁杂,包括诉讼手续、盗窃处理、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和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地位等条,该法典刻在一个石柱上,于1901年12月,在考古时被发现,其内容保存是相当完整的。

3、木马计的胜利——特洛伊战争:特洛伊和斯巴达都是一个小王国,有一次,特洛伊国王的儿子帕里斯情不自禁地爱上了斯巴达王美貌的妻子海伦,当晚把她带回了特洛伊城,斯巴达王大怒,发誓要夺回海伦,于是,他便求助于希腊各城邦,要求组织联军,渡海远征特洛伊,希腊十万大军横渡爱琴海,包围了特洛伊城,但战争持续到第十年,特洛伊城仍未被攻破,希腊人走了,但他们却在海滩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好奇地围着这只木马转转去,突然发现里面竟躲着一个希腊人,这个希腊人对特洛伊人说:“这匹木马是希腊人献给雅典娜女神的礼物,它能使希腊坚不可摧,希腊人故意留下这匹木马,估计你们会毁掉它。

世界历史4

世界历史4

巴达里文化;古埃及铜石并用文化。

巴达里文化(约公元前4500~前4000年)最初发现于上埃及的巴达里村落。

八达里文化居民经营农业、畜牧业,渔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畜类有绵羊、山羊等。

当有,普遍使用的生活工具是石器,木器和骨器,也出现了铜器。

在巴达里文化遗址上曾发现一些裸体妇女的小雕像,用象牙和陶土制作而成。

同时,妇女的墓一般比男子的墓大一些。

由此推断,巴达里文化时期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涅杰斯:中王国时期埃及社会出现了一个中小奴隶主阶层。

涅杰斯原意为‘小人’。

他们原是下层自由民,是非贵族门第的人,与贵族和大人物相对而立的人。

在第一中时期,他们成为一个私有者阶层,是当时各诺姆军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王国时期,涅杰斯中的一些人占有了土地和奴隶,还有人担任了高级官吏,或成为高级祭司。

涅杰斯在政治上的发展与王权的加强息息相关,他们是中王国时期王权同地方贵族进行都的主要社会支柱。

图特摩斯三世:古埃及新王国第18王朝法老。

图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504~前1450年在位)一生征战,击溃了由米坦尼支持的、才卡迭什为首的叙利亚联军,进而打败了米坦尼王国,使其不再与埃及为敌,转而成为埃及的盟友,从而工具了埃及在叙利亚的通知,图特摩斯三世在叙利亚的胜利震撼了整个西亚,使亚述和巴比伦你丫也纷纷与埃及建立友好关系,在南方图特摩斯三世将埃及边境推进到尼罗河第四瀑布以外。

埃赫那吞改革:古埃及第18王朝国王阿蒙霍特普四世推行的宗教改革。

主要内容:废除阿蒙神崇拜,以阿吞神为唯一神,没收阿蒙神庙财产,迁都阿马尔那并改称埃赫塔吞,国王名字也改为埃赫塔吞。

阿和蒙特图谱四世死后,法老土坦哈蒙放弃改革,恢复对阿蒙神的信仰,首都迁回底比斯。

埃赫那吞改革彻底失败。

改革提出的一神信仰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卡迭什战役:公元前14世纪,古埃及与赫梯为争夺叙利亚地区而发生的重大战役。

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为恢复埃及在叙利亚地区的霸权,于公元前1300年亲率大军征讨赫梯。

(完整版)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试题剖析

(完整版)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试题剖析

世界史之古代史一、名词解释(一)古代埃及1、《莱登草纸》古埃及的一部纸草文献,原名《伊浦味箴言》(《一个埃及贤人的训诫》),在埃及萨卡拉墓地出土。

因该文献原件藏于荷兰莱登博物馆,故名。

该文献记载了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

一般认为,这此起义发生在古埃及第一中间期(或第二中间期)。

《箴言》内容多重复,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记国中的灾难》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记述了一次大起义的详情。

它所记载的起义是我们所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反对统治。

2、埃及学埃及学是以古代埃及的相形文字为基础来研究埃及历史和文化的学科。

它是由法国学者商博良于1822年9月29日创立的。

3、卡叠什之战(卡跌什之战)公元前1288年(或公元前1296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国王牟瓦塔尔为了争夺对叙利亚的统治权及树立在西亚的霸权发生战争。

是年,埃及军队在法老率领下进攻叙利亚,在叙利亚的奥仑特河畔卡叠什中赫梯军队埋伏。

埃及军队惨败。

公元前1283年,赫梯新王哈吐什尔同拉美西斯二世缔结和约(即银板合约),从而结束了两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4、阿蒙霍特普四世改革BC1329—1362年,因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激烈的法老与阿蒙祭司集团存在的矛盾,新兴军事贵族与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地方实习贵族和以法老为主的中央政权存在的矛盾,法老靠以中小奴隶主为核心的新兴军事贵族的支持,进行了阿蒙霍特普四世宗教改革。

改革取消了对阿蒙神的信任,并且法老将其名字改为“阿顿霍特普四世”。

改革提出的一神信仰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5、纳尔迈调色板纳尔迈调色板发现于希拉康波里。

纳尔迈是希拉康波里的国王,他在正反两面两次出现,分别戴上下埃及的王冠,反映了那尔迈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服活动。

根据考古学研究,一般把那尔迈称为第一王朝的第一位国王。

纳尔迈的活动开创了埃及统一的局面。

6、吐特摩斯三世古埃及十八王朝的法老,曾17次出兵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最远到达幼发拉底河西岸,还出兵利比亚和努比亚,大肆掳掠土地、奴隶和财富。

历史趣谈世界历史上十大“并世双雄” 历史上的十大对手

历史趣谈世界历史上十大“并世双雄” 历史上的十大对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世界历史上十大“并世双雄”历史上的十大对手
导语:1 拉美西斯二世(埃及) VS 穆瓦塔尔(赫梯) 历史背景:公元前14世纪末叶的西方世界,在经历持续不断的兼并战争后,形成了埃及、赫梯和亚述
1.拉美西斯二世(埃及) VS 穆瓦塔尔(赫梯)
历史背景:
公元前14世纪末叶的西方世界,在经历持续不断的兼并战争后,形成了埃及、赫梯和亚述三足鼎立的局面。

当埃及走出了十八王朝时代。

“帝国时期”的浮华后,强国的迷梦也跟着图特摩斯三世的灵柩被安葬进了帝王谷中。

虽然在他以后,十八王朝和十九王朝的历代法老都尽力试图巩固这个日益衰落的军事帝国,但都没有多大的成就,从十九王朝开始,埃及国内就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对外也逐渐转攻为守,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拉美西斯二世即位以后,埃及才又恢复了以前的强大势力。

从公元前15世纪中叶开始,一直向图特摩斯三世的大帝国俯首称臣的赫梯人渐渐崛起,手持铁质武器的他们趁着埃及国内因为埃赫纳顿的宗教改革而陷入混乱的天赐良机,击溃了强盛的米丹尼王国,并形成了统一的强大帝国。

与此同时,一直臣服于米丹尼王国的亚述人也趁机取得了独立,并严重威胁着赫梯的南部国境。

但在叙利亚地区,赫梯人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埃及,而对埃及人来说,赫梯的势力也严重威胁着他们的利益。

于是,两大强权的军队剑拔弩张的对峙着,为了争夺叙利亚地区以及整个西亚的霸权,大战不可避免。

焦点战争:卡叠什战争
公元前1312年,奥伦特河畔的卡叠什要塞,埃及与赫梯的战争爆
生活常识分享。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练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练习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o二战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o二战的主要战场:东方主战场: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欧洲西线战场:1940年德国进攻北欧国家。

5月,进攻法国,意大利趁火打劫。

欧洲东线战场: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进攻。

10月苏联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的转折o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意日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o《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意义:《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o二战的转折: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胜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3年9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1944年6月,美英盟军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o雅尔塔会议:时间地点:1945年2月,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参加国及代表: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会议主要内容: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参加对日作战。

o波斯坦会晤:时间:1945年7月会晤国:美、英、苏主要内容: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斯坦公告》,重申了《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o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o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同步训练(含答案)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同步训练(含答案)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两次鸦片战争一、选择题1.美国驻华公使瑞德·威廉在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从外交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中国同意打开门户……绝对和彻底地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

她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

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

”这封信最早当写于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以后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2.“当默深(魏源)先生之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这里所说的“实倡先声”是指A.组织编著《四洲志》,引导国人了解世界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起洋务运动C.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D.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3.徐继畲曾说:“逆夷以商贩为生,以利为命,并无攻城掠地、割据疆土之意,所欲得者中国著名之马(码)头,以便售卖其货物耳。

”他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A.掠夺工业原料B.割占中国领土C.进行资本输出D.抢占商品市场4.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

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贫富不均B.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D.吏治败坏5.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名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这个观点的本质是想通过战争使英国A.鸦片贸易合法化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6.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如下表。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D.清军装备落后且训练不足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高一历史必修1_原始资料:《和平法令》

高一历史必修1_原始资料:《和平法令》

原始资料:《和平法令》
10月24~25日的革命所建立的、依靠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缔结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

本政府认为,一切交战国中因战争而精疲力竭、困顿不堪、痛苦万状的工人和劳动阶级的绝大多数所渴望的公正的或民主的和约,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的没有兼并(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制归并别的民族)没有赔款的和约。

俄国政府向一切交战国人民建议立即缔结这种和约,并且决心不等到各国和各民族的享有全权的人民代表会议最后批准这种和约的全部条件,就立即毫不迟延地采取一切果断步骤。

……
──《列宁选集》第三卷
1/ 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素材岳麓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素材岳麓版选修3

被二战掩盖之下具有真正战争实力的日本成立吗本文是通过对事物的组成范围以及影响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以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结合做为理论逻辑基础,融入当时国际环境里的政治走向特点而做出的理性逻辑阐述。

在于更多的普通中国人拥有更大视角看当年日本为之的强大目的性,以及日本在当时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的危险影响力。

面对今天日本国内政治越演越烈的国民参拜靖国神社活动所带来了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抬头、继而影响扩大蔓延至国际社会含沙现代之中国人,做为今天我们普通的中国人除了鄙视,是否需要知道它如何到今的由来。

那个曾经的日本它的另一张日本面孔?和今天我们普通中国人所应知想象的是否一样?我们可以去深入研究《德国人为什么要二战》;为什么就不能思考“被二战掩盖之下具有真正战争实力的日本成立吗”“日本二战真实的战略目的对当下之日本还有延伸影响吗?”的命题。

公元1931年9月18日发生在中国东北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是日本军国主义者蓄谋已久强加给中国人的国耻。

早在“九一八事件”之前的中国,日本1904年与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河北、山东地区,渤海、黄海、台湾的对马海峡广大中国海域,爆发了著名的远东地区“日俄战争”。

这场当时在中国看来是国际列强在旧中国的利益占有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相互大打出手公开强抢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掠夺战争。

如果从当时的国际政治军事关系考虑。

这场发生在远东地区的“日俄战争”却对当时世界上发达的国家带来了社会进步,产生了政治需要的国家意识变革。

演变为世界列强在地缘政治的利益上迈向有序扩张,引发了对政治圈地运动的再要求,直接影响并促使爆发了1914年6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所以“日俄战争”对当时的国际政治势力产生了意义深远的政治影响。

日本1900年加入到八国联军对大清国展开的侵略战争。

在世界八个列强瓜分中国利益的圆桌会议上。

沙皇俄国可能连同日本分的都被其有预谋的给霸占了。

说明了当时在国际列强队伍里,沙皇俄国并不认同岛国日本具备的实力真正属于该范围。

卡迭石战役

卡迭石战役

埃及部队(2—3万人,战车多辆)分4个独立支队 均按神的名字命名,即 万人,战车多辆 分 个独立支队 均按神的名字命名, 个独立支队(均按神的名字命名 埃及部队 万人 太阳神支队,拉神支队,普塔赫神支队和苏泰赫神支队)从巴勒斯坦出发 从巴勒斯坦出发, 太阳神支队,拉神支队,普塔赫神支队和苏泰赫神支队 从巴勒斯坦出发, 经过13昼夜的行军到达卡迭石地区 由于横渡奥龙特河(卡迭石以南 昼夜的行军到达卡迭石地区. 卡迭石以南10公 经过 昼夜的行军到达卡迭石地区.由于横渡奥龙特河 卡迭石以南 公 组织不善, 太阳神" 在法老的率领下, 里)组织不善,埃军纵队行动脱节:第一支队 太阳神")在法老的率领下, 组织不善 埃军纵队行动脱节:第一支队("太阳神 在法老的率领下 已于午前进抵卡迭石,在该城西北扎营;第二支队("拉神 渡河后尚在 拉神" 已于午前进抵卡迭石,在该城西北扎营;第二支队 拉神")渡河后尚在 行军,其他支队仍在半渡之中.各支队间失去联系. 行军,其他支队仍在半渡之中.各支队间失去联系. 赫梯主力及其盟军主力(共计 万多士兵, 共计2万多士兵 辆战车)隐蔽配置在卡迭 赫梯主力及其盟军主力 共计 万多士兵,2500辆战车 隐蔽配置在卡迭 辆战车 石以北.当赫梯国王穆瓦塔卢侦知埃及军开进后, 石以北.当赫梯国王穆瓦塔卢侦知埃及军开进后,即令部队渡到奥龙特河 右岸,完成了卡迭石以东的翼侧行军, 右岸,完成了卡迭石以东的翼侧行军,在卡迭石以南用战车出其不意地袭 击埃及军,并击溃正在行军中的"拉神"支队.随后,赫梯军又从南面和 击埃及军,并击溃正在行军中的"拉神"支队.随后, 西面进攻"太阳神"支队的营地.赫梯战车的攻击与埃及军的反击, 西面进攻"太阳神"支队的营地.赫梯战车的攻击与埃及军的反击,彼此 交替进行.赶到战场的"普塔赫神"支队决定了战斗的结局. 交替进行.赶到战场的"普塔赫神"支队决定了战斗的结局.它以严整的 战斗队形(呈三线配置:一线位战车并有轻步兵掩护;二线为步兵; 战斗队形(呈三线配置:一线位战车并有轻步兵掩护;二线为步兵;三线 为步兵和战车各半)攻击对方翼侧. 为步兵和战车各半)攻击对方翼侧.它对赫梯军后方的突击迫使赫梯人撤 回要塞.次日,双方再次开战.穆瓦塔尔也投入步兵和战车,猛冲埃及中 回要塞.次日,双方再次开战.穆瓦塔尔也投入步兵和战车, 并令要塞守军8000人出击配合,战斗十分激烈,但各方均未取得决 人出击配合, 军,并令要塞守军 人出击配合 战斗十分激烈, 定性胜利.赫梯军退守要塞,拉美西斯二世亦无力夺取要塞, 定性胜利.赫梯军退守要塞,拉美西斯二世亦无力夺取要塞,决定返回埃 及.

古埃及与赫梯战争

古埃及与赫梯战争

古埃及与赫梯战争【战争时间】公元前14世纪末~前13世纪中叶【战争地点】叙利亚卡迭石【交战双方】古埃及VS赫梯王国【关键人物】拉美西斯二世【战争背景】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其疆域起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谷地,并一直扩展到西亚的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一带。

当时埃及的法老时代已经历了1500多年,正处于第十九王朝统治之下。

赫梯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小亚细亚出现的印欧语系民族,大概来自黑海以北地区。

这是一个以强悍善战闻名的古代民族,他们最先发明了铁制的武器,常常攻掠周边的国家和民族。

公元前16世纪,他们打垮了强大的巴比伦帝国,攻陷了其首都巴比伦。

公元前15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占领了腓尼基并侵入叙利亚、巴勒斯坦。

为了树立在西亚的霸权地位,赫梯人步步逼近,与驻扎在西亚的埃及军队关系极为紧张,已到了剑拔驽张的地步。

【战争经过】公元前1317年即位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王。

他认为赫梯的势力严重地威胁着埃及的利益,双方迟早必有一战。

经过5年的整顿内政,积蓄财力、军力,他集结了4万铁骑,准备攻打赫梯。

拉美西斯二世这消息被赫梯安插在埃及的谍报人员得知后十分吃惊,连夜用木棒在泥板上以楔形文字刻下秘密情报,派人带回赫梯帝国的都城哈特什,呈给国王穆瓦塔利斯。

国王连忙召集部下商议。

他们赶到赫梯帝国南部的要隘卡叠什城,只见山脚下左边是一条通向大海的大道,右边是深不可测的茫茫山谷,其中有条水势湍急的河流,名叫奥伦特河。

国王仔细观察了一番地形,当即下令手下将领分头准备。

此时,埃及法老拉美西斯正率领着他的阿蒙神军团、拉神军团、普塔军团、苏太哈军团,向北挺进。

大军接近卡叠什高地,法老见前方山路曲折,便下令部队暂停前进,布下岗哨,就地安歇。

半夜,埃及哨兵发现灌木丛里有两个人影在探头探脑,便立即冲上前去,把这两人抓了起来。

法老亲自审问,得知是没来得及撤退的'赫梯士兵。

他们招供道:“赫梯国王为了躲避贵国的军队,已命令卡叠什驻军撤退到远处去了。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8《非战公约》课件岳麓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8《非战公约》课件岳麓版选修3
第二十页,共25页。
12345
2.《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是因为( ) A.德国取得国联(Guólián)行政院常任理事席位 B.德国以平等地位参与国际活动 C.公约允许德国进入莱茵不设防区 D.公约不再限制德国的军事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洛迦诺公约》使德国取得了与其他国家平 起平坐的地位,改变了战败国形象,政治地位大大提高。A项是洛迦诺会议后的 事情;C、D两项与公约内容不相符。 答案:B
第三页,共25页。
知识点一知识ຫໍສະໝຸດ 二知识点三2.道威斯计划 (1)背景:鲁尔危机后,赔款问题的主导权落入美、英两国手中。 (2)提出:1924年,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任主席的第一专家委员会提出了解 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 (3)内容: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贷款,协助德国复兴经济以及 德国赔 款等内容。 (4)实质:对《凡尔赛和约》的一次重大调整,由用赔款削弱德国的政策 转变为复兴德国经济再取得赔款的方针。 (5)影响:德国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法国(fǎ ɡuó)削弱德国的计划 受挫,美国依靠美元的威力迅速渗透进欧洲。 拓展延伸道威斯计划以尽快结束鲁尔危机为目的,以解决德国赔款问题 为核心,但没有规定德国的赔款总数,具有贷款与赔款相结合等特点,使美 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第十五页,共25页。
探究(tànjiū) 探究(tànjiū)
点一
点二
提示:(1)背景(bèijǐng):一战后和平主义盛行;欧美政治需要。 (2)原因: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成 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
第十六页,共25页。
探究(tànjiū) 点一
探究 (tànjiū)点
第二页,共25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4章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4节 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4章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4节 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

第四节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知识点一联合国的成立1.酝酿与筹划(1)1941年6月,英、法、加、澳等国签署《联盟国宣言》,开始了反法西斯的合作。

(2)1941年8月,美、英两国首脑举行会晤,签署《大西洋宪章》,提出建立一个“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

(3)1942年1月,美、苏、英、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第一次采用“联合国家”名称。

(4)1943年10月,美、苏、英、中四国代表签署《莫斯科普遍安全宣言》,提出建立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5)1945年8-10月,美、苏、英、中四国代表讨论并签署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建议未来的国际组织定名为“联合国”,提出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规定建立安全理事会,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

(6)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邀请《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在旧金山举行会议,制定联合国宪章。

2.成立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在旧金山开幕,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标志着联合国宣告正式成立。

3.宗旨(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发展各国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和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加普遍和平。

(3)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

(4)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达到上述目的。

4.机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秘书处等六大机构,其中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知识点二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活动1.成立初期成为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工具,最突出的事件是组成所谓“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2.20世纪60年代成为美苏进行政治交易的场所。

3.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活动(1)解决国际争端。

(2)实施维持和平行动。

(3)推动军备控制。

联合国诞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1.诞生原因(1)国联的教训。

一战后建立的国联,对法西斯的侵略没有起到抑制作用,没有成为维护和平的武器,反而成为资本主义列强推行霸权的工具。

战争与和平世界历史上重要的和约与协议

战争与和平世界历史上重要的和约与协议

战争与和平世界历史上重要的和约与协议战争与和平:世界历史上重要的和约与协议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战争与和平交织,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和约与协议。

这些重要的和约与协议不仅直接影响了各国的命运与发展,也对整个世界的格局与平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回顾世界历史上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和约与协议,并探讨其对于战争与和平的影响。

1. 《西班牙(乌特勒支)和约》(1713年)《西班牙和约》是欧洲历史上标志性的一份条约,它结束了十三年战争并确立了欧洲的权力平衡。

根据这个条约,法国与西班牙王位不得继承于同一人,确保了欧洲的地缘政治稳定。

这个和约还将殖民地的转移纳入了条约范畴,为今后殖民帝国主义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 《维也纳会议决议》(1815年)《维也纳会议决议》标志着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的重建和和平的恢复。

该决议确立了由五个大国组成的欧洲五国联盟,并通过重新划定边界、恢复王朝统治等方式来维护欧洲政治秩序。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为近一个世纪的欧洲和平奠定了基础,但也因为它的保守主义倾向而催生了大量的反动势力。

3. 《凡尔赛和约》(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盟国为主导的《凡尔赛和约》被制定出来,对战败国德国予以了严厉的制裁。

这个和约导致了德国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动荡,为纳粹党的兴起埋下了伏笔,甚至可以说直接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同时,《凡尔赛和约》还给亚洲及其他被殖民地统治的地区揭示了殖民地独立的道路,对全球民族解放运动起到了影响作用。

4. 《联合国宪章》(1945年)《联合国宪章》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制定,旨在建立一个国际组织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它确立了联合国的使命以及各会员国的责任和权力范围,并提出维护国际法和尊重国家主权的原则。

联合国成为了国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的平台,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推动合作与发展,为建立和平世界贡献了力量。

5. 《巴黎协定》(1973年)《巴黎协定》结束了越南战争,恢复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

根据协议,美军撤离越南,战争双方停火,越南分为南北两个政权,同时允许越南人民自主决定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

古代埃及与赫梯战争后续影响大全

古代埃及与赫梯战争后续影响大全

古代埃及与赫梯战争后续影响大全古代埃及与赫梯战争后续影响无论是拉美西斯二世,这位古代埃及军事帝国最后一个强有力的法老,还是处于其鼎盛时期的赫梯帝国,为了掠夺奴隶与财物,控制国际商道等和军事的目的,双方经过长达数十年的军事较量后,军事实力都受到严重削弱。

埃及并未达到恢复亚洲属土的目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后继者也日益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与此同时,从爱琴海的小亚细亚一带席卷而来的“海上民族”的迁徙浪潮,与利比亚部落的入侵相呼应,日益动摇着埃及法老的统治,曾经一度强盛的新王国逐步陷入瓦解之中。

赫梯虽然占有叙利亚大部分,一度雄视西亚,但与埃及战争后,本来就不甚稳固的经济基础进一步的动摇,不久即开始走向衰落。

到公元前13世纪末,印欧人的一支伊里利安人从博斯普鲁斯海峡侵入赫梯,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各臣属国家纷起反抗,赫梯国家迅即崩溃,至公元前8世纪,完全为亚述所灭。

埃及在拉美西斯三世时期,虽然顶住了“海上民族”的冲击,但其国势也已日薄西山了。

古代埃及与赫梯战争基本内容迄今有和约传世的最古老的战争公元前14世纪末叶至前13世纪中叶,古代埃及与赫梯为争夺叙利亚地区的控制权展开了延续数十年的战争。

这场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卡迭石之战是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战后缔结的和约是历史上保留至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国际军事条约文书。

古代叙利亚地区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结,扼古“锡道”要冲,是古代海陆商队贸易枢纽,历来为列强必争之地。

早在公元前第3000纪,埃及就多次发动过对叙利亚地区的征服战争,力图建立和巩固在叙利亚地区的霸权。

但埃及建立霸权的努力遇到了埃及强邻赫梯的有力挑战。

约公元前14世纪,当埃及忙于宗教改革无暇他顾时,赫梯迅速崛起,在其雄才大略的国王苏皮卢利乌马斯的率领下,积极向叙利亚推进,逐步控制了南至大马士革的整个叙利亚地区,沉重打击了埃及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

约前1290年,埃及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即位(约前1290—前1224年在位),决心重整旗鼓,与赫梯一争高低,恢复埃及在叙利亚地区的统治地位。

古代埃及与赫梯战争

古代埃及与赫梯战争

古代埃及与赫梯战争埃及和赫梯之间相互为了力图建立和巩固在叙利亚地区的霸权展开的延续数十年的战争。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古代埃及与赫梯战争,希望你喜欢!争夺叙利亚拉美西斯二世幼年就随父出征利比亚和巴勒斯坦,22岁时便独自在利比亚地区作战。

即位前,拉美西斯二世曾担任过突击部队和车兵首领,因作战勇猛在军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即位后,他继承了其父亲的军事扩张政策。

穆瓦塔利斯是穆西里二世的次子,因长兄早逝,所以才继承了赫梯的王位。

他从小在尚武的环境中长大。

即位后,穆瓦塔利斯任命他的弟弟哈吐西里为伊丝达女神的祭司,同时兼任安纳托利亚中部地区军事长官,他本人则把都城从哈吐什迁到离叙利亚较近的达塔萨,致力于利凡特地区的战争事务。

拉美西斯二世厉兵秣马,扩军备战,组建了普塔赫军团,连同原有的阿蒙军团、赖军团和塞特军团,加上努比亚人、沙尔丹人等组成的雇佣军,共拥有4个军团,2万余人的兵力。

拉美西斯二世在当政的前两年内,主要致力于国内工程建设。

到第三年,阿穆路在其国王本特西纳率领下发动叛乱,脱离赫梯,投靠了埃及。

拉美西斯二世闻知此事后,于当年5月立刻率军越过边界,深入西亚,收复了阿穆路。

穆瓦塔利斯把埃及出兵西亚看成是一次挑衅,因此,他于同年冬天征集了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以准备和埃及法老随时进行决战。

古埃及石刻公元前1286年,埃及首先出兵占领了南叙利亚的别里特(今贝鲁特)和比布鲁斯。

次年4月底,拉美西斯二世亲征,率4个军团从三角洲东部的嘉鲁要塞出发,沿里达尼河谷和奥伦特河谷挥师北上,在阿穆路的南部海岸某地,拉美西斯二世在那里留下了一支特种部队,大概是为了保护海港西密拉,后来这支部队折向东边的卡迭石,与主力部队汇合后起到援助作用。

然后,拉美西斯二世率领主力部队,沿内陆的里达尼河谷北上,到达奥伦特河谷,又沿东岸继续北进,经过近一个月的行军,到达卡迭石地区,在卡迭石以南约15英里处的高地宿营,位于奥伦特河上游西岸的卡迭石,河水湍急,峭壁耸立,地势险要,是联结南北叙利亚的咽喉要道,也是赫梯军队的军事重镇和战略要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赫梯战争中缔结的银板和约世界一个和平条约
导语:公元前1283年,赫梯国王哈吐什尔三世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为中止战争而缔结的和平条约。

穆瓦塔尔把写在银板上的和议草案寄送埃及。

拉美西
公元前1283年,赫梯国王哈吐什尔三世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为中止战争而缔结的和平条约。

穆瓦塔尔把写在银板上的和议草案寄送埃及。

拉美西斯二世以此为基础拟定了自己的草案,寄给穆瓦塔尔。

条约规定:双方实现永久和平,“永远不再发生敌对”,永远保持“美好的和平和美好的兄弟关系”;双方实行军事互助,共同防御任何入侵之敌;双方承诺不得接纳对方的逃亡者,并有引渡逃亡者的义务。

叙利亚及巴勒斯坦地区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000年起,这里便有文明迹象。

埃及第18王朝初期,埃及的法老们曾在这里与当时的西亚大国米坦尼发生激烈的冲突,赫梯击败米坦尼后,与埃及直接在叙利亚地区进行对峙。

埃赫那吞改革时期,西亚的埃及属地受到赫梯攻击,向埃赫那吞求助遭拒。

图坦卡蒙时期,情况好转,但其死后,其王后向赫梯求取一位王子为丈夫,该王子抵达埃及时旋即遭到谋杀,赫梯与埃及的战争由此开始。

第一次埃及和赫梯的战争因为传染病的流行而作罢。

第19王朝时期,霍连赫姆布、拉美西斯一世、谢提一世相继与赫梯发生激烈的战斗。

拉美西斯二世时期,双方战争达到白热化。

在其统治第五年,拉美西斯二世率领军队开进叙利亚,与赫梯国王穆瓦塔鲁的军队在卡叠什地区发生激烈战斗。

是役被称作卡叠什战役,此后双方无力再战,于前1283年,由赫梯国王哈什吐尔三世向拉美西斯二世递交《银板和约》,拉美西斯同意缔结和约,双方长达一个世纪的争霸战结束。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