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综述
热能动力机械基础知识点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⑵《热能动力机械基础》1.何谓能量?它通常有哪六种形式?所谓能量就是产生某种效果或变化的一种能力,它是为能源所拥有的。
机械能,热能,电能,核能,化学能,辐射能。
2.各种能量形式之间能否转换?最基本的能量形式是哪种?为什么?热能是最基本的能量形式,所有其他能量形式都能转化为热能3.解释: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
凡自然界存在的,并可直接取得热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量称一次能源。
由一次能源经加工或转换而形成的另一种形态的能源产品称为二次能源。
可再生能源。
即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的得到补充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非可再生能源,经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再生的能源。
利用技术比较成熟且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故称常规能源。
尚未被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称新能源。
5热能产生的途径是什么?热能能转换为机械能和电能吗?途径是什么?产生途径1.直接产生如地热能,海洋热能。
2.通过转换产生。
转换成机械能:如推动内燃机,汽轮机转换成电能:如热电发电6在热能利用方面,需要关注哪两大问题?1提高能源利用率。
2减少环境污染7何谓热力循环?何谓正循环,何谓逆循环?所谓热力循环:就是工质从某一热力状态起始,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原来初始状态的热力过程。
8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什么?试列出其数学表达式。
(普遍式、闭口系、开口系)热力过程中能量可以想换转换和转移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普通式:Q=ΔE+W 闭口系:Q=ΔU+W开口系:Q=ΔU+ +qgΔz +W+ΔPV9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热力学第一定律有什么不同?试举例说明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传递和转移时,其数量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阐述能量传递和转移的方向。
常温冰融化成水。
10试述能源有效利用的途径。
能源有效利用常用评价指标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①减少转换次数和传递距离。
②按能量品位合理利用,尽可能防止高品位降级使用。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研究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研究摘要:将热能转换为设备的动力,是热能动力机械的主要工作原理。
将这一工作方式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时也促进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与使用空间,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热能动力机械也需要不断提升其性能,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基本需求。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机械中图分类号:X322 文献标志码:A1、引言能与动力工程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在资源的合理运用下变得更稳定,同时热能与动力工程也可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减少资源浪费,因此合理的应用热能与动力工程,不仅能够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还能使我国的社会经济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2、常用的热能动力机械动力机械是把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而做功的机械装置。
其中,由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称为热能动力机械。
常用的热能动力机械有三种。
一是燃气轮机。
燃气轮机的工质是燃气和空气。
这种机械的主要特点是运行平稳机动性好,噪音污染小。
所以应用广泛。
未来燃气轮机会向提高效率、利用核能作为动力技术的方向发展。
二是蒸汽机。
说到动力机械就不得不说蒸汽机。
蒸汽机的工质是蒸汽,它是将内能转化为功的装置。
蒸汽机的产生曾引起了世界上重要的“工业革命”。
跨入21世纪之后,才渐渐被内燃机和汽轮机取代了领先地位。
蒸汽机的使用之所以持续了两个多世纪归功于它对所有燃料都可以由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但是蒸汽机的运作依赖于笨重庞大的锅炉,因此最终被轻巧灵活的内燃机所取代。
三是内燃机。
内燃机是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因为燃料在机械内部直接燃烧所以称为内燃机。
内燃机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热机器,以汽油或轻柴油作燃料,虽然热效率高但燃料消耗率高而且内燃机噪声是动力设备噪声的主要来源。
因此,未来内燃机的发展将注重于提高机械效率,减少噪声,降低排放量来严格要求燃料的清洁度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绪论62页PPT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绪论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绪论
1908年,福特研制成功了第一辆汽车。此后,汽车、 飞机、柴油机轮船、内燃机车、石油发电等,将人类飞速 推进到现代文明时代。
到20世纪60年代,全球石油的消费量超过煤炭,成 为第三代主体能源。
PPT文档演模板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绪论
光射线、红外线等。 辐射强度与物质温度有关,并产生热效应——叫热辐射。
PPT文档演模板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绪论
5.化学能:仅以贮存形式存在的能量形式。如燃料的化学能。 特点:与其它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相结合时释放出来。
如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而释放。
6.核能:蕴藏在原子核内部的能量,仅以贮存形式存在。如原 子能等。 特点:在原子核中的粒子相互作用——原子核反应时释放 出来; 原子核反应,有放射性衰变、核裂变、核聚变三种,核裂变、 聚变反应时释放大量能量。
PPT文档演模板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绪论
3.电能:与电子的流动和积累有关的能。 特点:以静电场能或感应电场能的形式储存;以电流形传递
电能;能有效地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 4.辐射能(电磁能):物体以电磁波形式发射的能。
特点:以电磁射线形式表现;
根据电磁波的波长分为 γ 射线、x射线、热辐射、微波、毫
米射线、无线电波等。 热辐射——是原子振动而产生的电磁能,包括紫外线、可见
4、第四代绿色能源——?探索中
60年代以来,“能源革命”的呼声日渐高涨。“能 源革命”的目的,是以绿色能源,(包括如核能和可再 生能源,如水电能、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海洋能和氢能等)逐步代替矿物能源。绿色能源将有望 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PPT文档演模板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1. 热能的定义和特性热能是指物体内部分子和分子之间的运动能量,是一种形式的能量。
热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热能转化的过程中,热能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这是热能的一个重要特性,被称为热传导。
热能的单位有多种,常见的单位有焦耳(J)和卡(Cal),其中1卡等于4184焦耳。
2. 热能的传导热能的传导是指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热能的传导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热传导、对流和辐射。
2.1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和分子之间的碰撞传递的过程。
热传导的速度取决于物体的导热性能和温度差。
导热性能差的物体传热速度较快,而温度差较大的物体传热速度也较快。
2.2 对流对流是指热量通过物体表面的流体传递的过程。
在自然对流中,热能通过气体或液体的运动传递。
在强制对流中,通过外部的力使流体产生对流运动,例如风扇吹过物体表面。
2.3 辐射辐射是指热能通过电磁波的传播传递的过程。
辐射可以通过真空中传递,不需要传导介质,因此辐射是所有传热方式中传热速度最快的一种方式。
太阳光的传播就是一种辐射传热的例子。
3. 热力学基础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的科学。
它可以分为宏观热力学和微观热力学两个层面。
3.1 宏观热力学宏观热力学研究的是大量物质的平均性质。
它通过物质的温度、压力、体积等宏观性质来描述物质的状态,并通过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过程来描述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的规律。
3.2 微观热力学微观热力学研究的是分子和分子之间的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
它通过统计物质内部的粒子的状态来描述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并通过统计力学的原理来推导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过程。
4. 动力机械基础动力机械是使用能量转化装置实现能量转换的机械装置。
动力机械的基础是能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转换原理。
4.1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指能量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总是保持不变。
也就是说,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会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第四章 热力发电与核电
图4-2 具有一次抽汽的回热循环装置示意图 a)系统简图 b)回热循环图 1-给水泵;2-锅炉;3-过热器;4-汽轮机;5-发电机;6-冷凝器; 7-凝结水泵;8-加热器。
式中,α为抽汽份额,可由下式求得
(4-2) 回热循环的热效率必大于朗肯循环,抽汽回热的 级数常用的是2-4级。 二、再热循环 再热循环及其装置表示在图4-3。通过分析,可求 得理想的再热循环的热效率为
13.5
17.0 >22.0 >32.0
540
540 545 >600
535
535 540 >600
10-200MW的中小型电厂 (6-50MW机组) 100-600MW的大中型电厂 (25-100MW机组) 250MW以上的大型电厂 (125-200MW机组) 600MW以上的大型电厂 (300,600MW机组) 1000MW以上的大型电厂 (300,600,800MW机组) 1000MW以上的大型电厂 (1000MW机组)
图4-5 抽汽式热电厂汽水系统简图 1-锅炉;2-过热器;3-抽汽式汽轮机;4-发电机;5-冷凝器; 6-凝结水泵;7-热用户;8-加热器;9-给水泵
Qh W 3600 100% B qnet
(4-4)
(2)热电比ω (4-5) 热电厂的燃料利用系数年平均应大于45%;单机容 量5-20万千瓦以下热电机组,热电比平均应大于50%。 插图4-3及插图4-4分别是在燃气轮机发电的条件 下,进行热电联供和热电/冷联供系统图。
第四章 热力发电与核电
概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一节 热力发电常用循环 第二节 热力系统 第三节 热经济性指标 第四节 新型热力循环/能源系统 第五节 核能发电原理及系统 第六节 核电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可靠性
热能与动力工程综述
热能与动力工程综述热能与动力工程11-4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各国的能源相继的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危机,因此能源与动力工业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涉及多个领域高新技术的集成产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一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热能与动力工程正是为了解决能源与动力方面的问题而诞生的一门学科,我国能源动力形成于本世纪五十年代,能源动力学科中的专业先后包括有锅炉、涡轮机、电厂热能、风机、压缩机、制冷、低温、内燃机、工程热物理,水力机械以及核能工程等11个专业,形成了明显的以产品带教学的基本格局。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包含的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的前身为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
该专业也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后,该专业更名为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
1984年该专业更名为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涵盖了原水能动力工程、水电站动力装置、水电站动力设备、水能动力及其自动化、机电排灌工程、水能动力与提水工程等专业。
1998年,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的专业目录,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新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包含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等9个专业。
其实众所周知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很大程度上是热能的开发和利用。
涉及能源利用的各种热力装置和热工设备不但在动力工业中,而是几乎在所有的工业中都有,形式多样,五花八门。
而热能与动力工程也是研究热能及其利用的学科。
那么究竟热能与动力工程主要是研究什么的呢?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以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主要的理论学科,以内燃机和正在发展中的其它新型动力机械及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学、自动控制、计算机、环境科学、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内容,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学能和液体的动能安全、高效、低(或无)污染地转换成动力的基本规律和过程,研究转换过程中的系统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
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
熵增原理,表述为自发过程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热力学第三定律
绝对零度不能达到原理,表述为不可能通过有限步骤将系统冷却 到绝对零度。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流体静力学
研究流体静止时的平衡状态及对固体作用力的流体动力学分支。
流体动力学
研究流体运动规律以及流体与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
流体阻力
控制系统基础知识
开环控制系统
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部分没有反馈,控制部 分只根据设定值进行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
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部分有反馈,控制部分 根据设定值和反馈信号进行控制。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在受到扰动后能够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能力。
03
热能测试技术
温度测量技术
热电偶测量法
利用热电偶的温差电动 势与温度的对应关系,
测试技术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设备效率
通过测试,可以了解设备 的性能参数,优化设备运 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保障设备安全
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 预防事故发生,确保设备 安全稳定运行。
促进技术创新
测试技术的发展可以推动 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创 新。
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
初期阶段
01
早期的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主要依靠手工测量和经验判断。
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红外线测量法
通过测量物体发射的红 外线能量,推算出物体
的表面温度。
热电阻测量法
利用导体电阻随温度变 化的特性,测量物体的
温度。
热辐射测量法
通过测量物体发射的热 辐射能量,推算出物体
的温度。
压力测量技术
01
02
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PPT课件
加强基础研究
进一步深入开展热能与动力机械 测试技术的基础研究,探索新的 测试原理和方法,提高测试技术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推广智能化测试技
术
加强智能化测试技术的研发和应 用,提高测试技术的自动化和智 能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和误差。
跨界融合创新
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和创 新,将其他领域的技术和方法引 入到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中, 推动测试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机器视觉技术在热能与动力机械 测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图像处理和识别技术,实现 对机械部件的自动检测和识别。
未来测试技术的趋势
智能化测试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未来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将更 加智能化,能够实现自动化测试、智能诊断和预测性维护。
集成化测试
未来测试技术将更加注重集成化,通过整合各种测试资源和技术, 实现测试系统的整体优化和协同工作。
以分为机械测试、电子测试、化学测试等;按照测试方法可以分为直接
测量和间接测量。
测试技术的分类
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是通过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来获取测量值的方法,如温度计、压力表等;间接测 量是通过测量与被测对象相关的其他参数来推算出被测值的方法,如通过测量物体的振动 速度和振幅来推算出物体的质量。
新兴测试技术的发展
传感器技术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新 型传感器在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 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光纤传感器、 MEMS传感器等,能够实现高精
度、高效率的测试。
无线测试技术
无线测试技术以其无需布线、灵 活性高等优点,在热能与动力机 械测试中逐渐崭露头角,为远程
测试和实时监测提供了可能。
机器视觉技术
THANKS
感谢观看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复习总结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复习总结第一章1能量的类型?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电能,辐射能,核能。
2能源按其形成和来源分类?来自太阳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来自太阳和月球等天体对地球引力所产生的能量。
3一次能源:自然界现已存在的,并可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
二次能源;有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而成的另一种形态的能源产品。
可再生能源: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得到补充的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短期能无法再生的能源。
4能源利用需要关注两大问题?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5拥的概念?处于某一状态下的热力系,可逆的变化到与周围环境相平衡时,可以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
6热量储存的方式?显热储存,半潜热储存,潜热储存第二章1.名词解释:气缸工作容积、排量、压缩比、充气效率、爆燃、配气相位?气缸工作容积:一个气缸中活塞运动一个行程所扫过的容积。
排量:一台发动机全部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
压缩比:压缩前汽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
充气效率:发动机每一工作循环进入气缸的实际充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理论充量的比值。
爆燃:由于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远处的末端可燃混合气自燃而造成的一种不正常燃烧。
配气相位:就是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通常用相对于上、下曲拐位置的曲轴转角的环形图来表示。
2.四冲程内燃机主要机构及系统?各有何功用?机体与气缸盖:机体是内燃机的骨架,各个零部件及系统都安装在机体上。
汽缸盖与活塞共同组成燃烧室。
曲柄连杆机构:活塞承受燃烧气体的压力,在气缸内作直线运动,通过连杆和曲轴转化为旋转运动,并将动力输出。
配气机构: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排气门。
供给系统:将燃油和空气及时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及时排出。
点火系统:在发动机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在气缸内适时、准确、可靠地产生电火花,一点燃混合气,使汽油发动机实现做功。
冷却系统: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
热能与动力机械制造工艺学绪论
枞树形叶根
枞 树 形 叶 根
缺点
但是这种叶根外形复杂,装配面多, 要求有很高的加工精度和良好的材料 性能,而且齿端易出现较大的应力集 中,所以一般只有大功率汽轮机的调 节剂级和末级叶片使用。
2. 工作部分(或称叶身、叶型部 分)
叶型部分是叶片 的基本部分,它构 成汽流通道。叶型 部分的横截面形状 称为叶型,其周线 称为型线。
5.1.1 叶片的分类
(1)按工作原理分:冲 动式;反动式。 (2)按制造工艺分:铣 制;轧制;模锻;精密铸 造。 (3)按叶片截面形状分: 等截面;变截面。
铣制叶片
扭曲叶片
变截面(扭曲) 叶片的断面型 线沿叶片高度 的变化。
静叶片
动叶片
国产
1000M W汽轮 机马刀 形扭曲
叶片
全三元设计系统
(1)倒T型叶根
倒T型叶根结构简单,加工装配 方便,工作可靠。但由于叶根承 载面积小,轮缘弯曲应力较大, 使轮缘有张开的趋势,故常用于 受力不大的短叶片,如高中压级 叶片。
带凸肩的单倒T型叶根,其凸肩 能阻止轮缘张开,减小轮缘两侧 截面上的应力。叶轮间距小的整 锻转子常采用此种叶根。
双T形叶根
(2)带凸肩的双T型叶根
第二篇 汽轮机制造工艺 第5章 汽轮机叶片制造工艺
本章讲述以下几个问题:
5.1 叶片的结构和分类 5.2 叶片的工作条件及材料要求 5.3 叶片的毛坯制造 5.4 叶片汽道型面的加工工艺 5.5 叶根的机械加工工艺 5.6 叶片叶型测量
5.1 叶片的结构和分类
叶片是汽轮机中数量最多的零件,也是最重 要的零件之一。在汽轮机工作时,叶片将蒸汽 的动能转变成转子的旋转机械能。动叶片的型 线设计和工作状态直接影响汽轮机的工作效率, 也直接影响汽轮机的经济性。
天津市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复习资料全面解析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
天津市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复习资料全面解析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天津市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是一个重要的学科,涉及到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等领域。
复习这门学科时,我们需要全面地了解相关知识和概念。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的重点知识点和复习资料。
一、热能工程1. 热力学基础知识热力学是研究热能转换与传递的一门学科。
在热能工程中,热力学是基础和核心。
掌握热力学基础知识是理解和应用热能工程的重要前提。
2. 热能转换技术热能转换技术是利用热能将原始能源转换为其他形式能源的技术。
常见的热能转换技术有燃烧、蒸汽动力、内燃机、热电联产等。
在复习中,需要了解各种热能转换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3. 热能工程设备热能工程设备是实现热能转换的重要工具。
例如,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都是热能工程设备的代表。
复习时,要了解各种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
二、动力机械1. 基础力学知识动力机械涉及力学的基础知识,如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等。
在复习时,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以便理解和分析动力机械的运动和力学特性。
2. 动力机械元件动力机械是由各种不同的元件组成的。
了解各种元件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是深入理解动力机械的重要途径。
例如,齿轮、轴承、联轴器等都是常见的动力机械元件。
3. 动力机械运动和控制动力机械的运动和控制是动力机械工程的重要内容。
在复习中,需要了解各种运动形式(如回转、往复运动等)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以便应对实际工程问题。
三、复习资料推荐1. 教材和参考书籍复习资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推荐几本经典教材和参考书籍:《热能工程基础》、《热能工程》、《动力学》等。
这些书籍内容丰富,涵盖了热能工程和动力机械的关键知识点。
2. 真题和模拟题通过解析真题和模拟题,可以了解考试的趋势和考点。
可以参考历年的考研真题和各种辅导资料,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和复习。
3. 课堂笔记和复习提纲复习时,可以回顾自己的课堂笔记,将重点知识整理成复习提纲。
机械设计中的热力学基础
机械设计中的热力学基础热力学是机械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理论。
它描述了热能和力学能之间的转化关系,为机械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理。
本文将讨论热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并介绍几个与热力学相关的基本概念。
一、热力学的基本概念1. 系统与环境:在热力学中,将要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而系统周围的一切称为“环境”。
系统与环境之间可以通过热传递、功交换和物质交换等方式进行能量和物质的传递。
2. 热平衡:当系统与环境处于热平衡时,二者之间不存在温度、压力或其他热力学参数的差异。
在热平衡状态下,能量和物质不再发生传递。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4.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自然界中各种过程的方向性,即自发进行的过程必然是使系统和环境总熵增加的过程。
二、热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1. 热力学分析:机械工程师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许多与能量转化和损耗相关的因素,例如热效率和能量消耗等。
通过热力学分析,可以优化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
2. 热力学循环:在热力学循环中,燃料的热能被转化为机械功或电能。
了解不同热力学循环的性质和特点,对于选择合适的循环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3. 热力学性能参数: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些重要性能参数,如效率、功率和热量传递等,都与热力学密切相关。
通过对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4. 热传导与散热设计:热传导和散热是机械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热传导过程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设计出更有效的散热结构和系统,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结语热力学是机械设计不可或缺的基础理论,它为机械工程师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和分析工具。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合理应用热力学知识,可以提高设计的可靠性、经济性和效率性。
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热力学基础,我们可以为各种机械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推动机械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
机械设计中的热力学基础
机械设计中的热力学基础热力学是研究热量与能量转化的科学,它在机械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机械设计中的热力学基础,并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热力学基本理论热力学基本理论是研究热力学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其中最基本的概念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在系统中的转化是不可破坏的。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mCΔT = Q + W,其中m是质量,C是比热容,ΔT是温度变化,Q是吸收或释放的热量,W是系统对外做功。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方向,即热量不会自己从低温物体传递回高温物体。
热力学第二定律还引入了熵的概念,熵是系统的无序性度量。
二、热力学应用于机械设计中的重要性热力学在机械设计中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下面介绍其中几个方面。
1. 热传导分析热传导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特别是在涉及到热交换、散热等方面。
通过热力学分析,可以计算材料之间的热传导率,并设计出适当的冷却系统,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2. 热力学循环在热机设计中,研究热力学循环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研究不同热力学循环,如卡诺循环、布雷顿循环等,可以确定热机的效率,以及如何提高热机的效率。
3. 温度控制热力学还可以应用于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通过热力学分析,可以计算出合适的温度控制策略,以确保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4. 能量利用热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能量的利用。
通过对系统能量流动的分析,可以设计能效更高的机械设备,有效利用能量资源。
三、热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热力学在机械设计中有各种实际应用案例,下面介绍其中两个典型案例。
1. 发动机设计发动机是机械设计中的典型热力学应用。
通过热力学循环的研究,可以优化发动机的性能,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量损失,并减少有害废气的排放。
2. 热交换器设计热交换器在机械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械设计基础中的热力学原理
机械设计基础中的热力学原理热力学是机械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了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规律以及与系统的热平衡相关的现象。
在机械设计中,热力学原理的应用十分广泛,能够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系统的运行行为。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基础中的热力学原理,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到热平衡、热力学状态、能量守恒、热力学过程等基本概念。
在机械设计中,热力学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热机、制冷设备、燃烧系统等领域,帮助工程师们优化设计,提高效率。
二、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基本定律是热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在系统中是可以转化和传递的,但总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性质的基本规律,包括熵增原理和热力学温标等。
热力学第三定律则研究了低温下熵的行为,是热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热力学循环和热力学效率热力学循环是在热力学原理指导下进行的能量转化过程。
常见的热力学循环包括卡诺循环、朗肯循环等,它们在机械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热力学效率是评价热力学循环性能的指标,它表示在热力学循环中能够转化为有用功的比例。
在机械设计中,工程师们经常通过优化热力学循环以提高系统的热力学效率。
四、热力学原理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1. 热力学原理在热机设计中的应用热机是热力学中研究能量转化为机械功的装置。
热力学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们确定热机的工作原理、优化其循环过程以及提高热机的效率。
例如,在内燃机的设计中,热力学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们优化燃烧室的结构,提高燃烧效率,从而提高内燃机的输出功率。
2. 热力学原理在制冷设备设计中的应用制冷设备是将热量从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的热力学循环装置。
通过热力学原理,工程师们可以优化制冷循环的参数选择,提高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
例如,在制冷设备设计中,压缩机的选择和循环的参数配置都是基于热力学原理进行优化的。
机械设计基础掌握机械设计中的热力学原理
机械设计基础掌握机械设计中的热力学原理机械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涉及到许多原理和理论,其中热力学原理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机械设计中,热力学原理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能量转化和工作原理相关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机械设计中的热力学原理,并深入了解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一、热力学基础概念在机械设计中,热力学是研究热能转化和热力效应的科学。
在热力学中,有一些基本的概念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能量的度量。
而热量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通过温度差的差异来传递。
在机械设计中,我们经常涉及到能量的传递和转化,因此了解温度和热量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指出了能量的总量在一个系统中是不变的。
在机械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来计算和分析系统的能量转换过程,确保能量的平衡和稳定。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了热量在两个系统间传递的方向性,即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在机械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来设计和优化热能转换设备,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二、机械设计中的热力学应用在机械设计中,热力学原理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热传导和传热热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内部通过分子传递的过程,而传热则是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在机械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热传导和传热原理来设计散热系统、导热材料和热交换设备,确保机械系统的稳定工作。
2.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是指能量转换过程形成的一个闭合循环。
例如,内燃机和蒸汽轮机都是使用热力学循环原理来实现能量转换的机械装置。
在机械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热力学循环原理来优化循环系统的效率,提高能量转化的效果。
3. 热力学效率热力学效率是指能量转换过程中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之间的比值。
在机械设计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热力学效率来评估和比较不同机械装置的能量转换效果,以选择最优设计方案。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解读
制冷和空调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两个领域。
制冷是一种冷却过程,除用于食品冷冻加工、化工和机械加工等工业制冷外,其最主要的应用是空调。
空调中既有冷却,也包括括供暖、加湿、去湿以及流速、热辐射和空气质量的调节等。
本章将以制冷循环或逆向循为核心,重点阐述制冷与空调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关系和性能评价等内容。
第一节概述一、制冷的定义与分类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物体冷却,使其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以下,保持并利用这个温度。
按照所获得的温度,通常将制冷的温度范围划分为以下几个领域:120K以上,普冷;120N0.3K,深冷(又称低温);0.3K以下,极低温。
由于温度范围不同,所采用的降温方式,使用的工质、机器设备以及依据的具体原理有很大差别。
工程应用上有多种人工制冷方法,如适用于普通制冷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气喷射式制冷,适用于深度制冷(制冷温度为20~160K)的气体膨胀制冷、半导体体制冷、磁制冷等。
空气调节系统中所用的人工制冷方法主要是蒸气压缩式、吸收式制冷。
二、制冷研究的内容制冷研究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方法、机理以及与此对应的循环,并对循环进行热力学的分析和计算。
2)研究循环中使用的工质的性质,从而为制冷机提供合适的工作介质。
3)研究气体的液化和分离技术。
例如液化氧、氮、氢、氦等气体,将空气或天然气液化、分离,均涉及一系列的制冷技术。
4)研究所需的各种机械和设备,包括它们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结构设计。
三、制冷技术的应用制冷技术的应用几乎渗透到各个生产技术、科学研究领域,并在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1.商业及人民生活食品冷冻冷藏和舒适性空气调节是制冷技术应用最为量大、面广的领域。
商业制冷主要用于各类食品冷加工、冷藏储存和冷藏运输,使之保质保鲜。
现代的食品工业,从生产、储运到销售,有一条完整的“冷链”。
所使用的制冷装置有:各种食品冷加工装置、大型冷库、冷藏汽车、冷藏船等,直至家庭用的电冰箱。
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是指利用能量转换装置将热能、化学能、核能、水能等能源转化为机械能,为各种工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机器设备。
工程热物理是研究热力学基本理论和热工过程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从动力机械和工程热物理的角度介绍相关的知识和应用。
一、动力机械的分类动力机械按照能源类型可以分为热力机械、电力机械和液力机械三大类。
热力机械是利用热能进行工作的机械设备,如蒸汽机、内燃机等。
电力机械是利用电能进行工作的机械设备,如电动机、发电机等。
液力机械是利用流体压力和流体动能进行工作的机械设备,如水轮机、泵等。
二、动力机械的工作原理热力机械的工作原理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以蒸汽机为例,蒸汽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蒸汽通过进气阀进入气缸,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实现能量转换。
内燃机则是通过在气缸内燃烧混合气体,使气体膨胀推动活塞运动,从而驱动机械设备工作。
电力机械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和电磁力产生机械运动或电能转换。
液力机械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流体的压力和动能转化为机械能。
三、工程热物理的基本概念工程热物理是热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主要研究热力学基本理论和热工过程。
其中,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换和能量传递规律的学科,热工过程是指热能转换的过程。
工程热物理的研究内容包括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工系统的性能和效率、热工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传递等。
四、动力机械与工程热物理的应用动力机械和工程热物理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热力机械如蒸汽机、内燃机被广泛应用于发电、输送和驱动等方面。
电力机械如电动机、发电机则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液力机械如水轮机、泵在水利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交通运输领域,热力机械和电力机械也有广泛应用。
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都采用了热力机械和电力机械作为动力装置。
热力机械如内燃机驱动汽车、火车运行,电力机械如电动机驱动电动车、电车等。
动力机械和工程热物理还广泛应用于建筑、冶金、化工、农业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石油——内燃机现代文明
公元前250年,中国人首先发现石油是一种可燃的液 体。
185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口油 井,石油工业由此发展。
19世纪末,人们发明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奥托 内燃机和狄塞尔内燃机。
第一章 绪论
一、三代能源文明 人类文明的每一步,都和能源的利用息息相关。人类
进化发展的过程,是一部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能源的历史。 人类发现用火以来经历了三代能源文明:
1、柴薪——马车农业文明
人类第一代主体能源是柴薪。用树枝、杂草等作为燃 料,用于燃烧煮食和取暖,用草饲养牲畜,靠人力、畜力 并利用一些简单机械作动力,从事手工生产和交通运输活 动。
二、热能及动力机械概述 热能:与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热运动有关的能量,
是能量利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能量形式, 宏观现象:温差。
;
动力机械: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机械能的动力装置、设备。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可分割的关系,各行各业 离不开能源
热能与动力机械的关系:热能是动力机械的一种能源; 而动力机械是能源利用的具体体现。
电能 风能:将空气的流动能量→机械能→电能 电能:可直接转化为机械能
2 热能的重要性: 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热能是利用能源的最基
本和最主要的能量形式。 在能源利用中,我国90%以上是通过“热”的
环节而利用;世界各国平均85%以上都是通过热 而利用能源。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热能利用装置和动力机械的本质:
如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而释放。
6.核能:蕴藏在原子核内部的能量,仅以贮存形式存在。如原 子能等。 特点:在原子核中的粒子相互作用——原子核反应时释放 出来; 原子核反应,有放射性衰变、核裂变、核聚变三种,核裂变、 聚变反应时释放大量能量。
二、能源及其分类
能源?:直接或经过转换而获取某种能量的资源。 1.按能源形式和来源分类为:三种 1)来自太阳的能量:太阳辐射能、煤炭、石油、天然气、
根据电磁波的波长分为 γ 射线、x射线、热辐射、微波、毫
米射线、无线电波等。 热辐射——是原子振动而产生的电磁能,包括紫外线、可见
光射线、红外线等。 辐射强度与物质温度有关,并产生热效应——叫热辐射。
5.化学能:仅以贮存形式存在的能量形式。如燃料的化学能。 特点:与其它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相结合时释放出来。
热能和动力机械基础综述
Thermal Ens
一、本课程的设置:专业调整后新开设的课,是社会市场发 展的需要;不仅限于现代动力设备的能量转换特点;能源 结构的变化、能源利用方式的更新。 21世纪的特点:信息化。问题:能源问题、污染问题。 70年代的“多、快、好、省” 过去:从内燃机角度,如何有效应用?专业化 现在: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如何更有效利用,并节省 能源;
按现在的能源消耗,世界上石油、天然气和煤等生 物化石能源,将在几十年至200年内逐渐耗尽。
另外,大量矿物能源的燃烧,是造成大气污染、“酸雨”和 “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4、第四代绿色能源——?探索中
60年代以来,“能源革命”的呼声日渐高涨。“能源革 命”的目的,是以绿色能源,(包括如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如水电能、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 和氢能等)逐步代替矿物能源。绿色能源将有望为21世 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二、学本课的目的意义 了解和掌握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和节能途径,不同能
源的特点、利用方法及其评价。 三、主要内容
典型的几种动力设备装置中热能的转换与利用。如 1.内燃机中的热功转换 2.涡轮机及喷气发动机中的热功转换 3.锅炉及换热器中的热能的利用 4.热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5. 制冷与空调设备中热能的利用等 6. 新能源及其利用
1.自然界能源的存在形式: 燃料类: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材、核燃料
——以热能形式利用; 水力:水的流动动能或位能转换为机械能; 太阳能:光能转换成热能;洗浴、供暖、制冷; 地热能:直接利用地热水(地热蒸汽)的热能,转换为供热,
或间接地用于地热发电。 潮汐能:利用海水涨落时的能量,使之转换为其它能。 海 洋 能 的 利 用 : 海 水 温 差 发 电 —— 通 过 热 能 → 机 械 能 →
1908年,福特研制成功了第一辆汽车。此后,汽车、 飞机、柴油机轮船、内燃机车、石油发电等,将人类飞速 推进到现代文明时代。
到20世纪60年代,全球石油的消费量超过煤炭,成 为第三代主体能源。
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膨胀,能源消费大幅度增长。
煤炭、石油均为矿物能源,是古生物在地下历经数 亿年沉积变迁而形成的,不可再生,其储量极为有限。
都属于能量的传递、转换和利用的设备。 在能量的传递、转换和利用过程中必有共同的规律 和共同的内容。
主要内容:介绍这种能量传递及转换利用过程中的 基本概念
要求:了解能量转换原理和特点、方式
第一节 热能及其利用
一、能量的存在形式 能量?
产生某种效果或变化的能力。产生某种效果或变化过程中伴 随能量的消耗和转换。 能量的类型:6种 1.机械能:包括动能、位能(势能)、弹性能、表面张力能 特点:以功的形式表现,有效地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从远古时代直至中世纪——农业文明时代。
2、煤炭——蒸汽机工业文明
18世纪西欧产业革命开创的工业文明,逐步扩大了 煤炭的利用。
蒸汽机的发明,使煤炭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
以煤炭作燃料的蒸汽机,主要应用于使纺织、冶金、采 矿、机械加工等工业,使之获得迅速发展。
同时,蒸汽机车、轮船的出现,使交通运输业得到 巨大进步。
2.热能:与原子和分子的运动有关的能量 特点:宏观上以温度的高低表现;是基本的能量形式—其它 形式的能都能完全转换为热能
3.电能:与电子的流动和积累有关的能。 特点:以静电场能或感应电场能的形式储存;以电流形传递
电能;能有效地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 4.辐射能(电磁能):物体以电磁波形式发射的能。
特点:以电磁射线形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