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地理测试题(必修3)二

合集下载

高中二年级地理必修3测试题和答案

高中二年级地理必修3测试题和答案

高二地理必修3测试题一、选择题:共50分。

请考生将答案填入题后的答题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B.区域划分的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某一方面,也有综合性的C.按照指标的不同,区域可分为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D.区域部地理环境完全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省市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3.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①热量带②干湿区③我国三大自然区④文化区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我国的下列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的是①市②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中下游平原④东北工业基地⑤亚寒带针叶林⑥鼎湖山旅游区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③⑤⑥“我国四个不同区域(岛、黄淮地区、东北平原和西北陆)某地的部分月份气温和降水统5.判断A、B、C、D四地所属的区域A.岛、西北陆、黄淮地区、东北平原B.西北陆、岛、东北平原、黄淮地区C.东北平原、岛、黄淮地区、西北陆D.西北陆、黄淮地区、东北平原、岛6.从气候条件角度,分析A区域发展旅游业的优势A.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B.长冬无夏,风雪景观C.四季如春 D.全年四季分明7.形成B区域降水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A.靠近海洋 B.远离海洋,高大山地对水汽的阻隔C.季风影响强烈 D.高压控制8.D区域发展种植业的突出优势资源A.热量 B.水分 C.土地 D.技术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暴雨分布示意图。

根据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9~12题。

9.该地区属于:A 华北地区B 东北地区C 东南地区D 西南地区10.该地区常出现暴雨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11.暴雨过后易产生A 区域水土保持B 区域洪涝灾害C 水资源过剩导致的区域间的调配D 水库蓄水的大好时机12.防止暴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A 大力发展渔业部门建设B 大力发展气候检测,控制暴雨的产生C 大力发展农业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D大力发展水利设施的建设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B 卷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B 卷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B 卷)考试时间:90分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资源诅咒”是指丰富的自然资源反而拖累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

陕北地区是我国能源富集区,但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

下图示意新常态下“资源诅咒”的规避与城镇化水平变化的关系。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的原因可能是()A.当前煤炭等能源价格低B.能源的开采量未达到最大值C.工业结构单一D.距能源消费主市场较远2.新常态下,转型期内的陕北地区为规避“资源诅咒”,提高城镇化水平,应该()A.加大能源开采B.大力发展第三产业C.延长能源工业产业链D.改变当地能源消费结构下图为我国某岛西部沙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该岛西部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稀树草原沙漠化地区,该地区曾经广布的植被下埋藏了大量地质时期形成的泥沙。

目前,该地区沙漠化已得到一定的改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西部地区沙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海浪携带大量的泥沙堆积B.气候异常,风蚀作用强烈C.水土流失,河床泥沙出露D.过度耕作,原有泥沙出露4.图示西部地区防治沙漠化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B.设置草方格沙障工程C.种植适应环境的树种D.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罗讷河流域是法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该河流航运繁忙,水电站建设采用“支流高坝、干流低坝”的开发方案。

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罗讷河通航价值最高的河段是()A.上罗讷河B.下罗讷河C.索恩河D.迪朗斯河6.“干流低坝”方案的主要优点有()①水能资源利用率高②库区的淹没成本低③防灾减灾效益突出④船舶的过坝时间短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桑蚕是以桑叶为食、吐丝结茧的一种经济昆虫,其吐出的蚕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

江浙两省级行政区曾为我国重要的桑蚕生产中心。

随着“东蚕西移”工程的不断推进,广西成为我国桑蚕生产较大的省级行政区,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形成了中西部“种桑养蚕”、东部“襟丝织绸”的局面。

必修3地理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3地理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必修 3 地理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高中地理必修 3 第二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座号总分一、单项选择题 ( 共 50 分,以下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项选择、多项选择、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 2 分) 1、西北地域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色的形成原由是 ( )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间隔作用④纬度地点偏高 A. 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域沙漠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由 B. 过分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沙漠化的主要原由 C. 实行跨流域调水是治理沙漠化的主要门路 D. 建国此后,该地域的沙漠化获得了有效的控制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域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纤弱的地域,读以下图,回答 3―4题 3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域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沙漠草原―沙漠变化的原由主若是因为 ( ) A. 水分差异造成的 B. 热量差异造成的 C. 地形差异造成的 D. 人类耕作方式不一样造成的 4 、西部大开发第一要 ( ) A. 发展高新家产,加速城市化进度 B. 人口外迁,减少环境压力 C. 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 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 5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域的沙漠化日益严重,其要点是缺水,为认识决水资源问题,卓有收效的是 ( ) A. 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 x 疆 B. 利用科技手段,增添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 C. 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获得生息和恢复 D. 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纳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绿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完整与水源有关。

有水是绿洲,无水变沙漠。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6 、以下有关绿洲形成条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绿洲水源只有坎儿井和水窖两种形式 B. 绿洲多分布在山前洪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上 C. 绿洲的土壤积水、保肥能力较差 D. 绿洲地域有丰富的降水,完整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7 、以下能充足有效利用土地,实现资源可连续利用的做法是( ) A. 开垦草原,尽可能扩大耕地,多种粮食 B. 在草原地域退耕还牧且适当放牧 C. 樵采天然植被,解决燃料不足问题 D. 在内流河中,上游截流引水,修筑水库,扩大流域的灌溉 8 、亚马孙地域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由有(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益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暖流的影响大③受寒流的影响大④纬度低,热量充足⑤陆地面积宽广 A. ①③④ B. ①②④C.②④⑤D. ①②⑤ 9 、有关沙漠和沙漠化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 全世界的沙漠都属于沙漠化土地 B. 我国沙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地地区 C. 沙漠都是由自然原由形成的 D. 沙漠化不不过表现为沙漠 10 、以致西北地域自然景观东西方向差其他主要要素是 ( ) A.水分条件向东向西逐渐变干 B. 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C. 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D. 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加 11 、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功能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 每年开释的氧气占全世界氧气总量的 1/3 B. 每年固定下来的碳的总量约几亿吨 C. 涵养的水量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23% D.供给了亚马孙流域大体 1/3 的降水 12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以致的结果是 ( ) A. 海平面上涨,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域 B. 全世界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均衡遇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涨 C. 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祸 D. 中纬度地域降水增添,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 13 、以下行动有益于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是 ( ) A. 修筑贯穿亚马孙雨林的公路 B. 移民亚马孙平原 C. 吸引外国投资在此开拓肉牛牧场 D. 建立自然保护区 14 、有关热带雨林分布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 中纬度近海地域 B. 中高纬度的大陆内部 C. 赤道周边的低纬度地域 D. 两极地域 15 、对不一样程度沙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选项是 ( ) A. 半干旱农牧过分区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范林系统B. 对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想法扭转 C. 对已经发生沙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 D. 防治沙漠化的中心问题是植树造林 16 、人类经济活动对沙漠化形成的影响,正确的选项是( ) A. 在低湿地发展立体农业 B. 黄土高原上多开垦土地 C. 降水多的年份利于克制风沙的活动 D. 过分开垦草原读世界某地域水均衡 ( 年降水量减蒸发量 ) 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7―19 题 17 、从图中可以判断 ( )A. 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由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B. 气温越高,水均衡数值就越小C. 降水越少,水均衡数值就越小D. 热带草原天气地域的水均衡数值都为正当 18 、最近几年来,图中某地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速的现象,“南扩”的自然原由主若是 ( ) A. 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 B. 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目增添 C. 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简单向西南挪动 D. 气温高升,暴雨增加,水土流失严重 19 、从 20 世纪 70 年月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 ) A. 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B. 开采石油以致土壤污染 C. 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D. 尼罗河水被过分引灌,水源不足 20 、长江中上游防范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繁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 C. 调理天气、稳固大气成分 D.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21 、关于我国西北地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 B.准噶尔盆地内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C.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 D. 有名的伊犁马、三河牛生长在内蒙古高原东部22 、对亚马孙流域这片全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的远景,正确的说法是() A.面对雨林正在遭到毁来性破坏的严重形势,应当把保护放在首位 B.要大规模开发这片丛林,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 C. 从全世界经济发展角度考虑。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卷及答案20.为监测并分析城市化过程发展变化趋势,应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①“北斗”系统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④雷达系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1.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2.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D.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23.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C.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24.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A.水分差异造成的B.热量差异造成的C.地形差异造成的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25.下列有关绿洲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绿洲水源只有坎儿井和水窖两种形式B.绿洲多分布在山前洪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上C.绿洲的土壤积水、保肥能力较差D.绿洲地区有丰富的降水,完全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26.西部大开发首先要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D.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绿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完全与水源有关。

有水是绿洲,无水变沙漠。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7.下列能充分有效利用土地,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做法是A.开垦草原,尽可能扩大耕地,多种粮食B.在草原地区退耕还牧且适量放牧C.樵采天然植被,解决燃料不足问题D.在内流河中,上游截流引水,修建水库,扩大流域的灌溉下图左半部分是某地贫困和生态环境恶化循环示意图,右半部分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示意图。

地理必修3测试题及答案

地理必修3测试题及答案

地理必修3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南美洲D. 北美洲答案:A2.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留申海沟C. 菲律宾海沟D. 秘鲁海沟答案:A3.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金砖国家?A. 中国B. 巴西C. 印度D. 加拿大答案:D4.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A. 沙特阿拉伯B. 俄罗斯C. 美国D. 伊朗答案:A5.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答案:A6.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A. 五大湖B. 贝加尔湖C. 维多利亚湖D. 里海答案:A7.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集团?A. 美国B. 英国C. 中国D. 法国答案:C8.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A. 格陵兰岛B. 马达加斯加岛C. 巴芬岛D. 新几内亚岛答案:A9.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答案:B1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澳大利亚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________。

答案:太平洋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

答案:珠穆朗玛峰3.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

答案:苏必利尔湖4.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________。

答案:阿拉伯半岛5.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是________。

答案:里海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洪水、干旱和飓风等。

它还可能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农业和水资源的分布变化。

2. 描述人口增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人口增长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如土地、水资源和能源。

此外,它还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城市拥挤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高二地理必修三试题(含答案)

高二地理必修三试题(含答案)

高二地理必修三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区域的特征有()①整体性②差异性③独立性④开放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④2.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①热量带②干湿地区③我国三大自然区④文化区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③3.下列区域中,描述区域特点最具体、最详细的是()A.东部沿海经济地带B.长江三角洲地区C.长江沿岸经济地带D.浦东新区4.下面各项中,适宜应用遥感技术的是()A.人口普查B.交通定位导航C.森林普查D.确定某点高程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D.人口增长过快6.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A.退耕还林B.退耕还牧C.退耕还湖D.修建水库读下图,回答7-8题:P7.有关P所处地形区内自然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气候资源优越,区域组合好B.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C.金属矿产资源丰富D.水能资源丰富8.下列四项属于X地特色景观的是()A.都江堰B.坎儿井C.红壤D.喀斯特地貌9.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盐渍化B.水土流失C.过度樵采D.气候异常10.“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11.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12.热带雨林遭破坏后,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海平面上升B.物种灭绝的速率加快C.出现臭氧层洞D.水旱灾害频发13.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14.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A.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读图,回答15——17小题。

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同步检测2-2

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同步检测2-2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A【解析】一般“绿色沙漠”多指树种单一、林层单一的人工林,多层、茂密的雨林并不符合这些特点,但雨林和沙漠都有由于不同原因而形成的共性特点,即土壤贫瘠、生态脆弱。

读下面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2~3题。

2.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答案】 B【解析】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动植物的遗体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都能释放出大量的CO2,但真正破坏自然界中碳元素循环的是燃烧化石燃料。

3.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D【解析】根据森林的生态作用可做出判断。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遭到严重破坏。

读下图回答4~6题。

4.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答案】 B【解析】在光合作用下,热带雨林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被形象地称为“地球之肺”。

5.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B.大量水汽被带离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答案】 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雨林地区降水的50%水汽来源于雨林的蒸腾。

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必修3全册综合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2012•山东实验中学高二)2011年5月中旬,我国南方大部分省份遭受暴雨侵袭,在抗洪救灾中,3S技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据此完成1~2题。

1.国家气象台工作人员通过卫星云图等技术手段对本次暴雨天气进行了准确预报。

卫星云图主要依靠什么技术获得的( ) A.RS B.GIS C.GPS D.PTS 2.在暴风雨中,救援司机要准确判断自己的所处位置和前进方向,主要借助于( ) A.全球定位系B.遥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读“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路线示意图”,完成3~5题。

3.西线工程建设的最大困难是修输水干渠需要穿越( ) A.祁连山脉 B.阿尔金山脉 C.巴颜喀拉山脉 D.横断山脉 4.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为( ) A.绿洲农业 B.粗放畜牧业 C.水稻种植业 D.基塘农业 5.图示地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 A.冻土广布 B.水源短缺 C.光照不足 D.热量不足(2011•北京市西城区模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6~7题。

6.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的分的方法是( ) A.利用单一指标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7.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2012•北京西城高二质检)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8~9题。

8.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地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 B.a地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C.b地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b地带是多民族聚居区 9.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②压缩农业用地③轮作套种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值线图,完成10~11题。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单元检测试卷(二)(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单元检测试卷(二)(含答案解析)

单元检测(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

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河西走廊——石漠化B.黄土高原——盐渍化C.云贵高原——沙漠化 D.江南丘陵——红漠化2.我国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防治风蚀荒漠化 B.防治水蚀荒漠化C.防治冻融荒漠化 D.防治土地盐渍化1~2.解析第1题,石漠化主要发生在云贵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主要是沙漠化,江南丘陵地区红壤广布,由于乱砍滥伐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表层熟化土层流失后,底层缺乏有机质,肥力低,不利于植物生长,形成荒漠化(也称“红漠化”)。

第2题,“三北”防护林建设,主要目的是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该地区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 1.D 2.A图①是某著名湖泊,图②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3~5题。

3.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过度放牧B.过度樵采C.地形起伏D.气温变化4.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5.该区域不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次生盐碱化C.沙尘暴D.酸雨3~5.解析图中湖泊位于内陆沙漠地区,其湖水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通过内流河注入湖泊。

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图中河流注入湖泊径流量也大,故第3题选D。

第4题,②线向①线靠近,说明该湖泊丰水期的水量减少,这反映出了内陆湖的萎缩现象,是由于大量引河水灌溉所致。

第5题,该区域位于干旱少雨地区,不易形成酸雨。

答案 3.D 4.D 5.D读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回答6~8题。

6.在下面①—④图中可以看到上图中甲地同类生态系统的是( )A.①B.②C.③D.④7.该类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烈②生物循环旺盛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8.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该类生态系统有助于( )A.减轻酸雨现象B.保护臭氧层C.保护众多的生物物种D.减少全球洪涝灾害6~8.解析根据经纬图及轮廓特征认读出甲在亚马孙平原,②在马六甲海峡,两地均有热带雨林的分布,根据分析可知正确选项。

地理必修三模块期末复习自测(二)

地理必修三模块期末复习自测(二)

高二地理必修三模块期末复习自测(二)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边界有实有虚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3.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现代技术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技术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技术D.数字地球中国海军两艘驱逐舰和一艘大型补给舰组成的舰队,于2008年12月26日从三亚出发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执行维护国际海运安全的任务。

2009年1月6日开始第一次护航,到2月6日为止,已护航15批次,共对33艘船舶实施了护航。

下图为中国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护航路线图,完成4~5题。

4.当护航舰接到远处货轮求救信号时,应()A.迅速通过RS对货轮准确定位B.通过雷达了解海盗船的数量和装备C.利用GIS分析货轮所在海域的天气D.利用GPS获得货轮的三维坐标和速度5.中国军舰若要去解救一艘被海盗追踪的船只,还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 GISC.GPSD.SOS下图为某灾区学生拍摄的“天灾”照片,但有学者认为这也是“人祸”。

回答6~7题。

6.此灾害的名称应是()A.荒漠化B.滑坡C.石漠化D.洪涝7.若要对此灾害做最迅速、最准确的了解,应该调阅()A.政区图B.遥感照片C.电子地图D.地形图中新社北京2009年6月27日电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务院副秘书长安成信今天在此间说,中国荒漠化面积已经占到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七以上,而且每年还在扩大。

据此完成8~9题。

8.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分布最广的荒漠化类型是()A风蚀荒漠化 B.冰蚀荒漠化 C.水蚀荒漠化 D.盐渍荒漠化9.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也存在着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包括()①风力侵蚀②流水侵蚀③气候干旱④毁林开荒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读七省区某种自然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完成10~11题。

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同步检测4-2

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同步检测4-2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表现在()A.郊区城市化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答案】 C【解析】城市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表现之一。

读下面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回答2~5题。

2.图中数码表示的城市中,属于我国经济特区的()A.①B.③C.④D.⑤3.图中数码表示的城市中,属于我国特别行政区的是()A.①B.②C.④D.⑤4.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我国著名的出口农产品基地B.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工业生产基地C.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生产基地D.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工业基地【答案】 2.C 3.D 4.A【解析】我国一共有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①—⑤中④是深圳,⑤是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基地。

5.我国将经济特区设在该地区的原因是()A.经济特区设在该地区是因为该地经济较发达B.邻近港澳地区,有利于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式C.地处沿海,交通便利D.两地均有深水港,不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答案】 B【解析】我国将深圳设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因为其毗邻港澳地区,可以就近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6.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相比,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答案】 B【解析】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力量较弱,受南岭的阻挡,珠三角的腹地狭小,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城市数量的变化过程。

据图回答7~8题。

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同步检测1-2

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同步检测1-2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的研究,可以起到指导作用。

据此完成1~2题。

1.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①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进行监控②对生态环境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控,及时对西部大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③对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④可以直接对西南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A【解析】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遥感能够在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但不能对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直接的治理。

2.在对西部进行科考时,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其优点主要是()A.能为科学家提供准确精密的三维坐标数据信息B.可以对陆地、天空和地下提供直接拍摄图片C.服务过程有定时、间断性特点D.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随时读取各种信息资料【答案】 A【解析】全球定位系统能够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并且具有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信息,保存绘制各种地图,综合分析比较各种地图数据,并进行空间分析。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据此完成3~4题。

3.下图中的甲、乙两区域是两颗卫星在某一时刻分别所覆盖的区域,其服务范围大小是()A.甲等于乙B.甲大于乙C.甲小于乙D.无法确定【答案】 C【解析】由经纬网的性质可知,低纬地区的经线距离大于高纬地区;甲图跨经纬度为5°,而乙图跨经纬度10°。

4.下面关于甲、乙两区域卫星图像的解析正确的是()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B.甲区域为温暖广阔的浅海,渔业和石油资源丰富C.乙区域分布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但破坏较为严重D.甲、乙两区域为热带草原、牧场广阔,牛羊成群【答案】 C【解析】由经纬网定位可知,乙区域应在南美洲的亚马孙地区。

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同步检测3-2

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同步检测3-2

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据有关田纳西河的知识,回答1~2题。

1.田纳西河是俄亥俄河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其注入俄亥俄河的地点是()A.肯塔基B.诺克斯维尔C.路易斯维尔D.纳什维尔2.田纳西河航运的起点是()A.肯塔基B.诺克斯维尔C.路易斯维尔D.纳什维尔【答案】 1.A 2.B【解析】田纳西河在肯塔基附近注入俄亥俄河,田纳西河的航运从诺克斯维尔开始。

3.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B.田纳西河和密西西比河的流向相同,都是自北向南流C.田纳西河流域在20世纪曾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是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促进其经济的发展D.田纳西河流域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答案】 C【解析】田纳西河流域在20世纪因为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地利用,曾是美国最贫穷的地方。

4.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 C【解析】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类型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这四幅图中①是地中海气候,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③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④为具有海洋性特征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如日本南部。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5~7题。

5.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答案】 D【解析】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上游以山地为主,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春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少。

6.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答案】 B【解析】河流的梯级开发是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该流域大力发展水电、火电和核电,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高二地理必修三自主检测含答案

高二地理必修三自主检测含答案

高二地理必修三自主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某温带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回答1~3题。

1.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耕地面积:农牧结合区>草甸草原区>荒漠草原区B .该地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C .荒漠草原区人口总数少,对环境破坏小,环境质量好D .草甸草原区植被覆盖率高,不会出现扬沙、沙尘天气 2.有关该地自然环境的推测不可信的是( )A .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B .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C .河流众多,含沙量小D .该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A .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发展马铃薯等无公害蔬菜种植B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油料作物产量C .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D .适度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 ²,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构成。

表1 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4.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保护高山灌丛 B.防止水土流失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D.扩大梯田面积5.节能减排中,公众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电力生产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读“2008年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发电量所占比例统计表”,完成6-7题。

地区 水电 火电 核电 占全国的比重① 1.5% 20.5% 17% ② 3.3% 11.7% 10% ③ 14.2% 34.6% 12.2% 30.7% ④ 35.1% 20.9% 87.8% 24.3% ⑤29.6%5.8%9.9%6.表中⑤地区为A .华北地区B .东北地区C .华东地区D .西南地区 7.我国核电集中在③④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 B .核能资源丰富C .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D .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读右图,完成8—9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测试题(必修3) 二一、单项选择题(共45道小题,每题1分,共45分) 1.区域A.都有明确的界限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2.区域的特征有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④开放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④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1回答3~6题。

3.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B.热量C.水分D.土壤4.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 5.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 河流流向B.海陆位置C. 纬度位置D.盛行风向6.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7.图2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图2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8.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①劳动力因素 ②国际援助 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 ④市场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④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40°30° 110°乙甲图1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9~11题。

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1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11.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

据此回答12~13题。

12. 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气候变暖13. 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B. 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D.干旱和大风现象14. 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建设巨大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读图3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15~17题。

15.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农牧活动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6.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7.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18.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A.伐木难度大,成本高B.开发特色森林旅游C.进口木材,成本低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读图4,回答19~22题。

图3乙丙①②19.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A.水源 B.地形C.光照 D.土壤20.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B.海陆位置C.地形 D.土壤21.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A.太阳能、水能 B.风能、石油C.太阳能、石油 D.水能、天然气22.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回答23~25题。

23.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A.北部地区B.南部地区C.中部地区D.北部和中部地区24.图 5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A.B.C.D.图525.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

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丰富的矿产资源 B.较高的科技水平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26. 汶川地震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技术C.全球定位技术D.计算机技术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

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

回答27~28题。

27.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 计算城市水域面积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 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D. 为商业网点选址28.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29.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A.自己所在的季节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30.“数字地球”是A.指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B.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C.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D.用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31.下列关于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基础上进行划分的B.区域是人们根据区域间的相互联系,在其开放性的基础上进行划分的C.区域是由人们进行划分的,主观性很强,无论按什么指标划分,其结果大致相同D.人们划分区域是为了了解各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32.有关海洋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没有阶段性B.在航海技术落后的阶段,人们重视海洋资源的利用C.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洋成为人们交往的通道,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内陆D.随着技术的进步,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大为扩展,但深海锰矿还没有开始采掘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回答15~16题。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回答15~16题。

33.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①甲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②甲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灌溉农业需水量大③甲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④甲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4.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回答35~38题。

35.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地形类型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D.交通线路36.西气东输管道经过煤炭丰富的陕晋,其主要目的是( ) 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B.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C.该地区煤气产量大,气源多D.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37.西气东输管道跨越黄河、长江各几次( )A.3次、1次B.2次、1次C.2次、2次D.1次、1次38.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积极地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C.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D.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沿管线各自然带大致呈垂直地带性分布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

读图,回答39~40题。

39.根据图示信息,正确的叙述有( )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少趋势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40.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甲国——乙国——丙国B.该产业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该产业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41、区域的特征有()①整体性②差异性③独立性④开放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④4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A.1月均温0℃等温线B.降水量400毫米的划分线C.以北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南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划分的是我国东部地区,中西部内地不能用此线划分读图,回答43~45题。

43.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44.图示I、Ⅱ、Ⅲ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A.土壤和植被 B.水文与植被 C.地貌与气候 D.地貌与水文45.有关I、Ⅱ、Ⅲ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A.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少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C.Ⅲ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Ⅱ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与I区北部为界二、综合题(共5道大题,)46.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0分)资料一: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

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二:表1 德国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1957年2005年煤矿(座)1407钢铁厂(个)264煤矿工人(万人)474钢铁工人(万人)30约5资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不断所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对钢铁需求量减少。

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2040608010012014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0年2000年图6 鲁尔区产业人数变化人数(万)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依托的地理环境是什么?(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2)图6表现出的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试从地理环境变化角度分析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

47.读图7“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0分)图9煤炭天然气优点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缺点使用不方便、燃烧效率低、废气、废渣排放量大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7资料: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西气东输工程是从塔里木盆地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如图所示)。

新疆的天然气非常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相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天然气得不到充分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