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园林的设计及对徽派园林的影响
黄山古文化之五:园林水口
【多景园】庭园名。位于歙县城南练江之滨。占地0.41公顷,集徽派园林和徽派盆景于一处。人口为门楼,台阶两侧有伏狮,正对门楼有巨型照壁,壁座为红石须弥座。园内有盆景和梅溪两景区。盆景区中为池,西南有塔影亭,引借对岸长庆寺塔景入园,为园林中借景佳作。这里的徽派盆景铁干虬枝,盘根错节,蟋龙腾跃,游龙探海,千姿百态,点缀在花窗回廊之中,曲桥池塘之侧。梅溪景区北为假山,上广植梅树数十株,绕以小溪;山南临池,人工瀑布直泻而下。过假山,豁然开朗,迎面为报春堂,歇山顶屋面。西南环绕挹秀廊,廊中有玉照亭,从廊上可远眺西干山风景区。
【戴震公园】园林名。坐落于屯溪区华山岭上,依山而建。占地330亩,周长2.5公里。西起"镇海桥",东连珠塘,山径曲折,浓荫蔽日,水深幽静。公园东大门有戴震塑像,高4.9米,用暗红色麻石雕成。塑像为坐姿,戴震手捧书卷、凝神静思。园内没有戴震陈列馆。珠塘保存了原由戴震设计的塘坝等级闸。该园充分发挥徽派盆景及徽派建筑的特长,兼蓄江南园林之胜,布局错落有致。分为梅竹双清、珠溪夜月、齐云远望、金粟迎秋和松云亭、万花谷等六大景区。金粟迎秋景区建有墨乡亭,栽植桂花百余株,枫香、紫蔽千余株;珠溪夜月景区建有珠塘码头和东源桥,沿塘驳岸150米,环塘山径600米,备有游艇供游人乘览;齐云远望景区建有小型动物园;梅竹双清景区辟建徽派盆景园,有花墙、花架廊、温室、门厅等建筑,形成园中园。
水口园林的设计及对徽派园林的影响
它 的建 筑含 有非 常丰 富 的徽 州文化 内涵 。从 园林 结构 到 园 名构思 ,从 景点 名 称到 景物 布置 ,无 不体 现徽 州 文化 的 底 蕴 。第 三 ,以徽 州地 理 山水 为背 景 。徽 州山 水迤 逦 ,丘 陵 起 伏 ,地 少形狭 ,山高 水长 ,这样 的地理 状况 制 约 着徽 州 园林 f 范 围 、格局 、体式 。因 此 ,靠 山 采形 ,傍 水 取 势 , j ,
与 自然 一山 林 . 机结 合 的最佳 位 置 。空 间 开 敞 。 “ 口 有 水 园林 ”虽 多 为私 人 出资 ,但它 却 无 墙无 篱 笆 ,视 线开 阔 , 空 间通透 。内涵 丰富 。 “ 口园林 ”选 址 布局 上遵 循 风 水 水
理 念 ,构筑 沿袭 徽派 建筑 ,更 有儒 家思 想 、封 建 形 制 、徽 洞 及墙 上长 方形 漏窗 相隔 ,形 成 了感觉 上 的前 园 、中园 与 州文 化 、新 安画派 等 多种 底蕴 。 后 园 。如此 处理 ,使 得整 个庭 院处 于 一种 “ 与 不隔 ,界 隔 与 未界 ”之 间 ,给庭 院增 添 了幽深 之美 。再 加 上庭 院 中所 参 考文献 : 置 的石 几 、石鱼 盆 和假 山 、盆 景 与花 卉 ,更是 给人 移 步换 【] 1 陈刑, 云, 马道 姚光钰 . 州水 口N+ : 徽 fE术浅析U安徽建筑, 9 8(6 . - 】 19 , ) 0 水 】 2 0 , ). 0 景 ,美不 胜 收 的感 觉 。另有 一 类是 官 府 享用 的 衙 署 园林 。 [] 于 勤 . “ 口 园林 ” 与 风 水 理 念 U 安 徽 建 筑 , 0 2(5 2吴 这 类园 林是官 家 自建 自用的 。 中国传统 社会讲 求 “ 而优 学 则 仕” ,封建 官吏 大多是文 人 ,其 审美情 趣 ,文 人心 态在衙 署园林 构 筑 中均能 得到 较好 的体 现 。如徽 州府 衙 的环 境就 是 “ 山水掩映 ,清幽雅 致 ,绮 丽豪华 的佳境 。 ”再有 一类 是
水口园林参考资料
水口园林的内涵、特点及作用与意义中国自古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自然的生态规律,总结出了顺应自然、符合自然变化规律的风水理论,并将风水理论运用到从选址到建造的整个人居环境的营建过程。
水口是风水学三纲(气脉、明堂、水口)五常(龙要真、穴要好、砂要秀、水要抱、向要吉)的纲要之一,是“一方众水所总出处也”(亦即两山夹峙、左环右绕的水流出口)。
国人常常通过风水手法的运用以及长时间的苦心经营,将该地带营建成为山石犬牙交错、清流左环右绕、建筑各抱地势、树木郁郁葱葱的风景之地,形成了“水口园林”。
水口对择地的独特要求使水口园林与一般意义上的园林不同,为求得开天门、闭地户的优秀风水环境,水口处理时须建筑桥台、楼塔等物,增加水口的锁钥之势。
最普遍的作法是以桥作关锁,辅以树、亭、塘;人文层次较高的地区则以文昌阁、奎星楼、文笔塔等高大建筑为主,辅以庙、亭、堤、桥、树等。
平原地区的水口则常在水中央立洲(称为“罗星洲”)或作土墩,并在洲或墩上建庙或阁,如浙江乌青镇的分水墩上即建有阁。
因此水口园林具有如下特点:以水口关锁缠绕、变化多端的真山真水为基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筑质朴、山水天然。
如歙县唐模村的徽州水口园林“檀干园”、棠樾的“西畴”以及黟县宏村的“南湖”。
水口园林的营造方法常用“掩、静”,“掩”即用山石、树木、建筑、堤桥等掩蔽水口、水源,产生深藏不露、不尽尽之的感觉。
风水认为“源宜朝抱有情,不宜直射关闭,去口宜关闭紧密,最怕直去无收”(叶泰《地理大成·山法全书》),“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户闭则财用不竭”(《人地眼图说》卷七“水口”)。
“静”即水体以静赏为主,即使是溪流也仅清漪微涟。
水口的建造关注空间尺度关系,追求山水相依、刚柔相济、天人合一的均衡和谐的效果,使水口景观要素(桥、树、亭、塘等)在空间序列中能较好地获得回转曲折、顾盼有情的蜿蜒的动态美感。
水口的桥梁建造是改善人居环境交通状况的重要手段,它的择址在可以形成关锁之处,而关锁之处也往往是河流最小跨度的地方,在此修建桥梁实际上是最经济实用的选择。
徽州水口园林的建筑特色——兼与苏州园林比较
徽 州 各 地 的水 口园 林 , 致 的特 点 是 : 山 采 大 随 势 . 水取形 , 就 自然 景 观 为 主 , 以人 工 建 筑 ( 牌 辅 如 坊 、 榭 、 阁 、 桥 、 楼 、 院 等 ) 植 物 , 山 亭 楼 路 塔 书 和 使 川 、田野和 人 工建 筑 融合 成 自然和 谐 的有机 整 体 , 具 有导 向 、 观赏 、 界定 、 卫等功能 。 防 如唐 模水 口园 林 ,沿着 一 条石 板 小路 进 村 , 村 口有 小 桥 、 角 亭 、 同胞 翰 林 ” 坊 、 树 、 檀 干 八 “ 牌 古 “ 园 ” 往后 是 “ 星 楼 ” 文 昌阁 ( , 魁 、 以求 本村 兴 文运 , 发 科 甲) “ 氏宗 祠” 再 往后是 水街 、 、许 , 村庄 。
于 居 住空 间狭 小 , 般 没 有 大 的 聚 集 广场 , 是村 一 于 外水 口不仅 是 “ 父老 兄 弟 出作 入息 , 会 于斯 ” 目 成 的
作 者简 介 : 陈
晖 (97 。 16 一) 安徽 黄 山人 , 安徽 华 晖 工程 咨 询 有 限 公 司工 程 师 , 家 注册 监 理 工 程 师 。 国
七层 , 有旋 式梯 道拾 级 而 上 。 由 乡里 人 郑 佐倡议 修 建 , 为提高 文 风 , 为镇河 妖 。凤 山台 早于 文峰 塔 既 又
6年建 造 ,9 8年 叶挺 、项 英 率领 的南方 八 省红 军 13
游击 队 在此整 编 成新 四 军 ,为阅 兵和 训练 的地方 。
徽派民居水园之理与趣
一、水地相宜 因水成园 二、得水之利 园尽其用 三、与水相伴 理趣互现
一、水地相宜 因水成园
徽州人和水亲密无间过着‘水做的日子‚水园便成为徽州民居的重要元素具有鲜明的可识 别性‛与‘可意象性‚增强了民居的视觉‚意象”。
水体是园林的血脉更是徽州园林的灵魂,徽州园林的兴盛与其城镇村落水系营建的成就交 相辉映。徽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徽州人却靠‚一分水‚做出了十分文章‚实属难能 可贵。尤其是他们善于因地制宜,巧借水体。营造了数量众多、形态各异、品位儒雅、与日常 生活密不可分的民居水园实现了人居环境的精致发展。徽州民居水园理趣交融、别具特色,是 乡土园林的奇葩。探讨其节地精神和造园技艺,钩沉其文化底蕴,剖其理、识其趣对于充实华 夏园林艺术宝库提升当今城乡居住区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建设水平尤有裨益。 触目所至村是一座园.集园成巨村无处不园.而园莫不因水成趣.恰如身临耶律楚材描述的富庶 的西域河中府,‚环郭数十里皆园林也.家必有园.园必成趣率飞渠走泉方池圆沼.柏柳相接,桃 李连延亦一时之胜概也。
第四,以徽州动植物和本土建材为建园素材。虽然它有少量有外来饰物作点缀,但绝大部分基本 上都是以徽州本土的动植物为素材进行装点的,尤其是以徽州的梅、竹、松、石为基本素材建园, 一方面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求得园内构建与园外大环境的和谐与统一。 第五,以徽派建筑风格为基调。有的园林坐落在庭院之中,与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浑然一体。有 的园林虽然建筑不多,但点睛之处无不彰显着徽派建筑的风韵。
中国风景园林的营造
——徽州059208
目录
徽 派 园 林 简 述 文 献 内 容 综 述 文 献 内 容 小 结
徽派园林
简介: 徽派园林是园林建筑的一个流派。古典园林是指依据地形、地貌、水体等自然因素巧妙地布置建筑物、构 筑物、动植物等所构成的完整统一的整体风景组合。它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人们游赏憩息场所。 徽派古园林是中国江南园林的一个派生体系。它涵盖范围较广,既包括存在于徽州土地上的园林,同时也包括 存在于徽州地域之外、以徽州文化理念为指导、供客居他乡的徽州人聚会或赏玩之用的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园 林。 提起徽州园林不可不说的就是其浓厚的风水特点,风水,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徽州的水口园林就 是这种风水思想在徽州传统园林中的具体体现。水口被视为村落的门户与灵魂。讲究聚族而居的徽人特别重视 水口地带景观的建构,在村落的出入口即‚水口‛地带建造园林,供村人游玩憩闲,所以称之为水口园林。徽 州水口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中风景构筑与风水理论结合的最好的一种园林形徽州园林的特色与艺术设计 起源: 徽派古园林始于南宋。此时中国的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已经南迁至临安(即今杭州),徽 州成了南宋的大后方。随着徽州与当时京城各种 交往的日渐频繁,园林意识也渐渐由西而入。所 以徽派古园林在开始时有着较为明显的杭州园林 的痕迹
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树木景观的研究
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树木景观的研究刘 亮 黄成林3(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摘 要:本文挖掘了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形成的主要要素,阐述了水口林树木配置的种类和形式,概括了水口林景观与环境的相融性、造景树种的乡土性和群落景观的朴素性等特点,总结出水口园林树木造景树种选择的地方文化渊源,旨在通过徽州古村落水口林树木造景特点的研究,使读者更好地认识徽州文化,对现代园林造园和徽州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绿化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水口林中图分类号 S7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08)23-97-03Study about Trees Scenes of Shu i Kou Garden I n Hu i Zhou Anc i en t V ill agesL i u L i a ng et a l1 (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 rchitecture,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d about the main ele ments of the for m of the shuikou garden in Huizhou ancient villages,elab2 orated the type and f or m on the configurati on of trees in shuikou woods,su mmarized the fusi on feature of the landscape in shuikou woods and the envir on ment,the native feature of the trees on choosing,as well as the si m p licity of the landscape in the shuikou woods,and su mmed up the s ource of l ocal culture on choosing the s pecies of trees in shuikou garden1Thr ough the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cape of trees in Huizhou ancient villages,s o that reader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Huizhou culture,p r ovided s ome theory f or the modern landscape on trees and building ne w rural areas in Huizhou1 Key words:HuiZhou;The Ancient V illages;ShuiKou garden;The ShuiKou trees 徽州古村落是以现存的清末以前徽州府地域及周边地区的村落形态为主要代表的皖南山区村落群体,也称皖南古村落。
婺源、西递宏村古村落的古典美学:水口与风水
婺源、西递宏村古村落的古典美学:水口与风水家家地盘上有个门户,它叫“水口”古典时代的中国,每一个聚落:村、镇、城、都,无论大小,都要有一个有水流经的门户,在风水上称为“水口”。
我们今天的高塔、高楼、CBD,几乎都位于一个城市的门户,也就是城市的水口附近。
如何简单粗暴地理解这个叫“水口”的区域呢?我们的先祖定居选址,都要画一个圈,这个圈最好是个半封闭的盆地,而且要有进出的水流,水进入和流出这个圈子的口,就叫水口。
这两种水口,下游的出口往往比较重要。
▲古代聚落盆地及水口位置图绘图 |@ 付大伟水口来自风水。
对于风水本身内涵褒贬,我们不做争论。
作为一种影响了中国人至少两千年的学说,有人称它“中国古代地理”,有人视其“封建迷信”——不管哪种结论,其实是取舍或目的不同,造成的评判。
抛去那些所谓争议,风水的选址、规划、设计理念,都跟今天的山水城市营造有着天然的契合。
这“水口”,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从摩天大厦的霓虹世界,穿越到山环水抱的古典中国。
“入山寻水口,登局定名堂。
”唐代风水师卜应天在《雪心赋》中留下的名言。
需要说明的是:像晋代郭璞、唐代卜应天、明代刘伯温,这些风水师都是有节操的高士,而不是今天那些神神道道、故弄玄虚的“风水先生”——作为一种学问,风水本身从没有正邪之分,它之所以与迷信、骗子挂钩,是心术不正之人所为。
定居的华夏文明,诞生在盆地中。
山西的汾河盆地、陕西的关中盆地、河南的河洛盆地,是三个代表。
背靠大山、两侧屏障、水从上到下,从盆地先进后出——这样的环境有山做屏,有水滋养,是文明孕育的摇篮。
▲风水龙脉与聚落分形图资料来源: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绘图 @ 朱胜昔中国大地上,“大盆地套小盆地”的地形格局,是形成风水分形理论的基础。
所谓分形,就是部分与整体存在着相似的图形。
分水的层级关系,与分形理论惊人吻合。
风水师认为,中国龙脉祖庭为昆仑山,由此向大陆发出南、北、中三大干龙,又分出支脉,一个个聚落就像结在树枝上的果实。
徽州水口与新农村水景观的生态应用
通 常没 有大的公共 空 间。受 传统 风水 “ 水为 财 源” 观念 的
水体与周 围环境生态应用 提供借鉴意义 。充分 吸取徽 州古
村落水 口园林 的精华 , 发挥生态水景 观的作用 , 营造新农 村 舒适 、 美的居住环境 , 优 实现功能与审美的统一 。
一
影响, 世代从商 的徽州先 民尤其重视水 口的环境 的营造 , 建
达到 留住财 富之 气 、 文运 之气 的 目的 , 口建筑 桥梁 作 为 水 “ 锁” 上辅 以亭 、 塘 、 等 镇物 以此 来增 加水 口的锁 关 , 堤、 树 钥之势 … 。同时“ 口”作为村落福祉所在往往被神圣 化 , 水 承载着村 民对于宗族 兴旺发达 、 家族财 富繁茂 的美 好寄托 , 使得聚族 而居的村民有了心理归属感和精神寄托 。
二 、 口 的构 成 要 素 水 1 水 口砂 .
在保持家族聚居 的状态 下 , 水 口” “ 是进 村 的起 点 , 是聚 落
的边界标志 , 到了水 口, 就意 味着 已经 到达 了村 落 的领地 。 水 口具有边界效应又 具有 了防卫 方面 的设 计 , 一定意 义 在
上 形成 了徽州古村 落 “ 防盗 门 ” 的独 特 个性 。古 村 落大 多
1 边 界 防 卫 .
的思想使得 他们尤为重视 家乡 的风水事 业 , 而 有力 的推 从
动 了徽 州水 口的建设 。在风水 中“ ” 水 是财 富的象 征 , 为了
徽州地 区 自古 以来 土地 资源就 处 于严重 匮乏 的状态 , 为了“ 生存空 间” “ 和 捍卫 领 土” 的需 要 , 徽人 是寸 土必争 。
第3 2卷 第 7期
20 12年 7 月
咸
宁
学
徽州古村落水口景观及现状
图 4 灵山水口小巧精致
种也是精挑细选,力求做到所选择的树种能够充分表
达传统理念并完美体现周边环境。在走访的多处村落
中,笔者发现大多数水口林中表达水口林概念的乔木
多是由两三种树配合种植(见表 1)。从表一中可以看到
有些村落就用一种树形成水口林。相对于水口林中
“林”的概念,还有一种孤植水口当中,称为水口树。这
Historical &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
徽州古村落水口景观及现状
阚陈劲 吴泽民
摘 要 : 水 口 设 计 是 徽 州 古 村 落 中 村 落 布 局 的 一 讨论村庄大事的场所。
个重要内容,其内部所衍生出的水口园林则是一种未
徽州古村落大都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为
采势, 就水取形, 自然景观为主, 辅以人工建筑(如牌坊、 远山,村落近处都是坡岗地,并没有处于崇山峻岭的感
亭榭、楼阁、路桥、塔楼、书院等)和植物, 使山川、田野和 觉(见图 2)。而西递水口则截然相反,虽然西递水口与
人工建筑融合成自然和谐的有机整体。使得水口看上去 西递村距离遥远,但与西递村环境相似,四面群山紧逼
另一方面,水口区域经过这一次的改造后,形成一 种较为稳定的模式。此后也形成了一定的传统,即:入村 的标志从这里就是真正进入了村庄。村与村之间重大的
的长河中,水口本身的意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和传承。这 议事、纠纷都是在水口区域商讨解决。如果村与村之间
种渐渐演变的过程发展至今,更多的赋予了水口功能 发生冲突和摩擦,外村进入水口则视为入侵。因此水口
式石坊(有文献记载西递水口曾建坊 12 座)。
西递水口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从水口图中可以看
图 10 南湖
传统水口园林在徽州地区新建公园中的营造运用——以黟县六都溏公园为例
ECOLOGY区域治理传统水口园林在徽州地区新建公园中的营造运用——以黟县六都溏公园为例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叶慧摘要:徽州传统水口园林由水口水、山、林及人工构筑物、建筑物构成,在营造过程中注重自然与人工的有机结合,使得山、水、植物、建筑呈现和谐的状态。
传统水口园林在选址、文化传承方面对当前徽州地区公共开放空间的营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以黟县六都溏公园为例,通过对公园周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延续,在利用现状地形和水资源的基础上,借鉴传统水口园林的营造手法,对公园入口、地势关系进行优化处理,植物配置进一步更新提升,并通过构筑物和建筑物的布局构建公园骨架,形成具有一定徽州特色的城市小型开放空间。
关键词:徽州地区;水口园林;山水环境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9-0156-0002一、水口园林“水口”来源于风水术语,一般坐落在离村1-2公里左右的村口处,风水学说《宅谱指要》中曾说:“坐下龙脉,有形式,有堂居,有上砂,有结构,有明堂,有水口”。
古徽州人通过气候、地理、风土、人文、氏族血缘等多因素的分析,遵循“枕山、环水、面屏”的村庄选址原则,期许村庄的空间模式呈现“两山对峙,涧水环匝村境”的理想境界。
而徽州地区山水环绕的地貌特征,为徽州先民在村庄选址规划和布局中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条件,“水口”自然而然成为徽州村落的门户区域和徽州先民尤为重视的部分。
“水口园林”因此而诞生,它是古徽州人民在一定地域环境下综合考虑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最早的为公共而建设的园林,也可能是最早的具有公园属性的园林。
二、徽州传统水口园林的构成要素(1)精巧的选址布局。
古徽州传统村落注重山水、住宅的关系,通常选址在山水环绕、山明水秀的峡谷开阔区域,村落的选址大多严格遵循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中“龙、穴、砂、水、向”这“地理五诀”。
“龙”指地脉的行止起伏,“砂”指主龙四周的小山,“水”包括水口、水城、水的形态及流向等方面的内容,“穴”即确定村落阳基的范围,“向”即确定村落整体布局的方向。
徽州古村落水口空间的解读
徽州古村落水口空间的解读发表时间:2016-05-31T14:58:23.4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期作者:陈子豪[导读]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一生痴绝处,无梦在徽州”,这句千古名句,诉说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徽州古村落的独特魅力。
陈子豪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合肥摘要:徽州古村落的水口是徽州古村落的空间序列的开始,是古代先民对山水美的热爱与向往,水口的营造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文章对水口空间进行了详细解析,探索了水口景观环境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关键词:水口;天人合一;生态;水景观1 徽州村落的形成及其空间组织1.1徽州村落的形成“一生痴绝处,无梦在徽州”,这句千古名句,诉说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徽州古村落的独特魅力。
村落,从人类最初的“居无定所”,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出现了人类聚居地的最早形态——村落,而徽州古村落是村落的文化历史中的华丽篇章。
徽州古村落最初为古越人的聚居之地,随着历史上中原人不断迁入,以至反客为主,成为徽州村落的主要建设者。
徽州村落的形成主要是在东晋、唐末、南宋时期。
南宋经元到明初三百多年,是徽州村落稳定发展时期。
徽州村落的主要形式是在耕读文化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淳朴田园式村落。
于明成化、弘治之际,徽州村落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徽商开始形成。
随着徽商的蓬勃发展,这一大族聚居的村落开始脱离了对传统农业的依赖。
伴随着徽商的日渐显赫,徽州古村落进入了它的勃兴鼎盛期。
成于徽商的发展,衰于徽商的失势,徽商的衰落和太平天国时期战争的重创,使得徽州村落陷入衰落、萧条之境。
直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徽州传统村落再次受到世人注日。
1.2徽州村落的空间组织序列徽州古村落的独特魅力在于她丰富而完整的空间序列,用与建筑异曲同工的绘画、文学语言的“起”、“承”、“转”、“合”贴切地说明了徽州村落空间结构的艺术性特征。
这里的“起”是指徽州村落的序列的开端——“水口”。
园林设计-徽派园林的指导思想
园林设计-徽派园林的指导思想徽派建筑的形成徽派建筑的形成过程,受到了徽州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
这里原来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其居住形式为适应山区生活的“干栏式”建筑。
中原士族的大规模迁入,不仅改变了徽州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
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的交流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上。
早期徽派建筑中典型的“楼上厅”形式,楼上厅室特别轩敞,是人们日常活动休憩之处。
这是因为山区潮湿,为了防止瘴疠之气,而保留了越人“干栏式”建筑的格局。
同时,由于大量移民的涌人,人稠地狭,构建楼房也成为最佳选择,但多依山就势,局促一方,为解决通风光照问题,中原的“四合院”形式又演变成为适应险恶的山区环境,既封闭又通畅的徽州“天井”。
而山区木结构的房屋又易于遭受火灾,为了避免火势的蔓延,便又产生了马头墙。
早期的徽派建筑形式,正是外来移民与原住民文化交融的产物。
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崛起,雄据中国商界。
致富后的徽州商人,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的投入。
他们修祠堂,建宅第,造园林,竖牌坊,架桥梁,盖路亭,给徽州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
由于“贾而好儒”的特点,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徽商们在建筑中注入了自己对住宅布局、结构、内部装饰、厅堂布置的看法,促使徽派建筑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使徽派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徽派建筑的特色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
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
徽州村落的选址大多严格遵循中国传统风水规则进行,山水环抱,山明水秀,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和山水意境,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受传统风水“水为财源”观念的影响,寄命于商的徽州人尤其重视村落的“水口”,建构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水口园林。
徽式宅第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合形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体现了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特点。
徽派园林_精品文档
徽派园林徽派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一种重要流派,起源于安徽省。
徽派园林以其独特的布局和细致的设计而闻名,被称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在徽派园林中,人工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营造出韵味深厚的宜人环境。
这种特殊的风格使徽派园林成为中华园林文化的瑰宝之一。
徽派园林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水景的布局。
水景在徽派园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提供了美丽的景观,也有助于调节气温并提高空气湿度。
在徽派园林中,常见的水景包括池塘、湖泊和溪流。
这些水体的形状和布局都非常精心设计,既追求自然的美感,又能够与周围的建筑物和植物融为一体。
水景不仅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还可以为游客带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徽派园林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独特的石雕艺术。
徽派园林中的石雕作品常常以自然景物为主题,如山、石、水等。
这些石雕作品通过雕刻的方式将自然界的美与人工园林融为一体。
石雕作品的形状和材质有很大的变化,有的是巨大的山石,有的是小巧的花鸟石。
石雕作品不仅为园林增添了艺术气息,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自然界的崇拜和尊重。
另外,徽派园林还注重建筑的布局和风格。
徽派园林中的建筑物通常是以传统的汉族建筑风格为基础,融入了安徽地方风俗和文化元素。
这些建筑物常常由精心雕刻的木材和砖瓦组成,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建筑物的布局也非常注重对称和平衡,追求整体上的和谐。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徽派园林还注重植物的选择和摆放。
徽派园林中的植物种类繁多,包括花卉、树木和草坪等。
这些植物不仅起到了装饰作用,还提供了遮荫和空气净化的功能。
在徽派园林中,植物的选择和摆放都非常有讲究,追求自然、雅致的美感。
徽派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一种重要流派,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和细致的布局,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徽派园林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它以其独特的美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研究者前来欣赏和探索。
在现代社会中,徽派园林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逃离喧嚣的绿洲,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放松。
水口园林名词解释
水口园林名词解释
水口园林是指在园林设计中,以水口为主题或特色的园林景观。
水口是指水流从一条河流、湖泊或水池中流出的地方,常常用喷泉、瀑布或人工水景的形式展现。
水口园林通常利用水的流动和声音来营造宁静、舒适的环境,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愉悦。
水口园林的设计可以利用不同的水口形式和水流方式,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加园林的观赏价值。
同时,水口园林也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气候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水口园林在园林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常常作为一个独特的景点或特色元素,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欣赏和思考的空间。
徽州许村水口景观空间营造研究
徽州许村水口景观空间营造研究徽州许村水口景观空间营造研究引言:徽州许村位于安徽黄山市徽州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古村落。
水口作为许村的重要地标之一,不仅代表着村落的水文化,也是村民生活的重要源泉。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近年来快速的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及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导致徽州许村水口景观空间出现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营造和保护。
一、水口景观空间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水口作为徽州许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被视为生命之源,而水口就是水与人文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水口既是村民生产生活的基地,也是聚会和交流的场所,更是传承和弘扬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
因此,对水口景观空间的营造与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二、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1. 污染严重:由于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田化、工业化程度上升,导致水口水源受到污染的危机,严重影响了景观空间的美观度和生态环境。
2. 河道淤积:由于水流的不畅,水口处的河道出现严重淤积情况,使得水口的美观度和可持续性受到影响。
3. 城市化压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水口周边土地开发的压力日益增大,导致景观空间的破坏和失去原有特色。
三、营造与保护措施1. 水口污染治理:加大水源保护力度,加强污染源治理和水环境监测工作,做到源头控制,确保水质的改善和景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2. 河道疏浚工程:对水口周边的河道进行疏浚和清淤,保持水流的通畅和河道的清爽,使水口的景观空间更加美观和舒适。
3. 保护文化遗产:加强对徽州许村水口的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和制度,在保护中弘扬徽州文化的精髓,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使其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该地的历史和文化。
4. 合理土地利用:在城市化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要合理规划和利用水口周边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景观空间,保持徽州许村水口的原始风貌和特色。
结论:徽州许村水口景观空间的营造与保护是一项具有重要历史与文化价值的任务,也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保持传统文化独特性的重要途径。
徽州水口文化
徽州水口文化古徽州是指安徽的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江西的婺源。
在青山秀水小道上转悠,在民风淳朴的古街里坊行走,你会顿然感到与现代都市的嘈杂与浮燥迥然不同,一种久违了的乡野清新与人文古韵迎风扑面而来。
那些蕴藏着大量明清历史信息的徽派建筑,那些充满着辉煌过去的古祠旧坊,会让你怦然心动,陷入久久的深思。
桃花掩映,粉墙黛瓦,梯田似画,好一派田野风光。
最为称奇的是,在徽州几乎所有的古老村庄入口处,都留下了揉自然风光与人工补缺于一体的乡村园林——徽州水口。
这就是徽州古村落的门户,被后人称之为“中国乡村最古老的公共花园”。
徽文化熏陶下的这种古老园林,在现代人看来,充满了独特的乡土审美韵味,令人耳目一新。
这是徽州人对人居环境整合保护最原始的范例。
历史上的徽州,地处穷僻,曾经历了晋、永嘉之乱、南宋三次大的移民迁徙,各种人文流派充斥,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
据徽学研究者考证,水口是中原汉文化与徽州土著文化交融的产物。
当饱尝了战乱之苦的中原人,来到小桥流水的徽州时,如同走进了世外桃园。
经受迁徙剧烈动荡的徽州先人,期望有一个稳定的美丽家园。
另一方面,为保日后宗族人丁旺盛,择地选址,尤其看重“风水”。
“风水”的讲究和这种民间理念的盛行,成了水口文化发达的内在动力。
按照徽州民间说法,水口是地之门户,故有“入山寻水口,登局定明堂”的说法。
每个村落水口布局设计,再现了朴素的美学元素,讲究天人合一,融入徽俗民情,荟萃生活情趣,使山水和谐,情理相称,形神合拍,充满了无穷的活力。
民间工匠的这种随手牵来的造园工艺,传神入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水口,不仅担负着村落入口、界定、防卫、休闲、绿化等功能,也是村民命运前程的一种精神象征。
因此,徽州人视建水口为创基业,不惜一切辛劳代价,以寄托美好的愿望,为弥补自然环境不合风水家所设计的理想模式,“障空补缺”,“引水补基”,用人工造景来加以调整,使景观趋于平衡和谐,以满足世俗心理的需要。
庭院流水景观的设计理念
庭院流水景观的设计理念庭院流水景观是一种以水景设计为主导的庭院景观形式,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将水流自然地融入庭院环境之中,创造出一个具有流动和变化的景观效果。
庭院流水景观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融合:庭院流水景观的设计目标是创造出一个自然、舒适的环境,让人们感受到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
设计师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植被选择,使水景与周围的绿植、花草相互融合,达到环境一体化的效果。
2. 流动变化:流水是庭院流水景观的核心设计元素,它能够给庭院带来生命力和动感。
设计师通过合适的流水形式,如水池、喷泉、小溪等,将水景与庭院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流动、变化的景观效果。
水的流动不仅可以增加景观层次感,也能够产生水雾、声音等多种感官的体验。
3. 空间层次:庭院流水景观的设计强调空间层次的处理,通过高低错落的水景、石块、植物等元素的组合,创造出丰富的景观层次感。
设计师会合理规划景观视线和空间布局,使庭院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出多样的景色和景观,给人以开阔的感受。
4. 绿色生态:庭院流水景观的设计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提升。
设计师会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种植在水景中,提高庭院的生态价值。
同时,在设计中也会考虑节水、节能等环保因素,采用合适的设施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功能综合:庭院流水景观的设计既注重美观,也注重功能的综合。
设计师会充分考虑庭院主人的需求和使用习惯,合理规划庭院的功能区域,如休息区、娱乐区、观赏区等,使庭院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也能够实现生活的便利与舒适。
总之,庭院流水景观的设计理念是以自然、流动、变化为核心,注重空间层次和绿色生态的处理,同时兼顾美观与功能的综合。
它旨在为庭院创造一个舒适、自然的环境,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与自然的和谐与快乐。
徽州村落中的水口园林
但是它作为村落 的空 间序列和景观序列的序曲 , 与村落是融于
一
徽州古村落 中的园林是中 国古典园林 中独特 而又重要 , 在 造 园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水准。 其中的水 口园林又 因为关联 了古 村落的营造与水系的布局而显得尤为灵动 ,具备特殊 的品质 ,
村 同在画 中居” 。水 口园林将 山水 、 村舍 、 田野及 必要 的点景建
“ 口” 水 的本来 意思是一村之水 流入和流出的地方 , 水” 而“ 在 中国传统文化 中象征着 “ 财源 ” ,在徽州文化 中这种观念尤 甚 。徽州 民居天井 中的“ 四水 归堂” 即有财 不外 流之意 , 因此关 系到全村全宗族 的财源 的水 口, 其形势就十分重要 。
建
筑 与 规 划 设
计
1 何 谓 水 口 园林
“ 口者, 水 一方众水 出口处 ” 。徽州人将 聚落水流 出 口处称
之为“ 口” 水 。
塔等 。 同时徽州的水 口园林还表达 出一定的 田园诗画的意境 。 这
一
点从歙 县唐模 檀干 园的镜 亭 中的一副长 联 中可 以看 出来 , “ 看紫霞西耸 , 飞布东横 , 天马南驰 , 灵金北倚 , 山深人不觉 , 全
安
徽
建
筑
2 1 年第 3期( 18 J 01 总 7期
! ! 挝落生
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旦国
G ar den Noz l o Hui ou ze f zh Viag l es l
王 磐 ( 汉 工 学 夏 院, 北 武 4 2 ) 武 理 大 华 学 湖 汉 3 2 03
要: 文章阐释 了水 口园 的概念 , 林 分析 了 口园林 所具有的 因借 自 融入村 落的美学价值 , 水 然、 遮风蓄水、 改善环境的生态价值 , 组织空间、 构建
徽州传统村落水口营造理念在景区入口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花山谜窟风景区西入口为例
徽州传统村落水口营造理念在景区入口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花山谜窟风景区西入口为例黄炜;方梅;杨阳【摘要】徽州传统村落水口营造追求实现界定村落边界、调节微气候、提供交往场所、满足精神需求等功能,在营建方法上注重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相结合,以自然山水为基础,通过人工改造与提升,形成山、水、树、建筑的和谐状态.安徽省黄山市花山谜窟风景区西入口设计正是借鉴了徽州传统村落水口营造的有关理念,选择恰当的入口位置及规模,合理利用与改造山水环境,精心布局构筑物与建筑物,提升绿化景观品位,实现了功能与审美的统一.【期刊名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27)005【总页数】4页(P100-103)【关键词】徽州;传统村落;水口空间;景区入口;空间设计【作者】黄炜;方梅;杨阳【作者单位】黄山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徽黄山245041;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黄山245041;黄山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徽黄山24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80 引言徽州传统村落的建造融入了徽州人独特的文化观念,也表现了徽州人独特的精神追求。
其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依山就势的村落形态,聚族而居的人文意蕴,不仅满足了农耕社会生产的需要,而且营造出了桃花源般的生活意境,备受世人瞩目。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徽州传统村落的建造山水兼得。
特别是其以自然山水为基础,通过人工改造提升而成的水口空间,是徽州传统村落的入口和空间序列的开始,成为了徽州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景区的入口空间与传统村落水口空间有着相同的空间位置和功能审美需求。
徽州传统村落水口营造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善,使得山、水、树木及建筑呈现出和谐的状态,这为现代风景区入口空间的营造提供了借鉴意义。
安徽省黄山市东郊的花山谜窟风景区西入口的规划设计就充分地吸取了徽州传统村落水口营造理念的精华,营造出了优美的风景区入口环境,实现了功能与审美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口园林的设计及对徽派园林的影响作者:吴明红等时间:2011年12月29日摘要:水口,概指水流出入处。
安徽徽州地区古民居常在水口区域结合地形、地貌种植风水林,筑亭、台、楼、阁桥等,形成水口园林。
水口在皖南古村落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而又特殊的角色,是徽州园林审美的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水口园林;徽州;徽派园林一、水口园林简介园林是指依据地形、地貌、水体等自然因素巧妙地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动植物等所构成的完整统一的整体风景组合。
它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人们游赏憩息场所。
徽派古园林是我国江南园林的一个派生体系。
它涵盖范围较广,既包括存在于徽州土地上的园林,同时也包括存在于徽州地域之外、以徽州文化理念为指导、供客居他乡的徽州人聚会或赏玩之用的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园林。
所谓水口乃是“一方众水所总出处”。
“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水来不见其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
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则财用不竭”,因而要留住财气,其去口宜关闭紧密。
为此,除选好水口位置多选于山脉转折、犬牙交错或两山夹峙、清流环绕之处以外,还须建筑桥台、楼塔等物,增加水口的锁钥之势。
最普遍的作法是以桥作关锁,辅以树、亭、塘;在人文层次较高的地区则以文昌阁、奎星楼、文笔塔等高大建筑为主,辅以庙、亭、堤、桥、树等。
平原地区的水口,则常在水中央立洲或作土墩,并在洲或墩上建庙或阁,如浙江乌青镇的分水墩上即建有阁。
通过上述手法的运用以及长时间的苦心经营,风水水口地带往往成为山石犬牙交错、清流左环左绕、建筑各抱地势、树木郁郁葱葱的风景之地,人称“水口园林”。
这种园林与一般意义的园林有所不同,它以其关锁缠绕、变化多端的真山真水为基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筑质朴,山水天然,成为我国古代园林体系中一种独特的类型。
在我国,要数徽州水口园林最为出色。
由于“徵州各姓聚族而居”、“士夫巨室,多处于乡”,其根深蒂固的封建宗族观使他们乐意资助家乡的风水事业,从而有力推动了徽州的水口园林建设,形成了诸如歙县唐模村的“檀干园”、棠樾的“西畴”以及黟县宏村的“南湖”等一大批著名水口园林,成为我国最富有生命力的地方园林之一。
二、水口园林的设计特点皖南一带的居民,大多是魏晋南北朝及南宋期间,为避战乱由北方特别是中原一带迁徙而来的移民。
这些移民多来自士大夫和名门望族,他们大多有崇儒兴文的传统。
到了宋代,儒家文化中的程朱理学的主要代表人又都出于此地区,因此,徽州又有“东南邹鲁”之说。
徽州人崇尚教育,儒风盛行,中国传统的人文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深入人心。
顺应自然和师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自然成为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居建筑的目的是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因此,在有限的生存环境中,民居建筑应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要使民居建筑和自然环境达到和谐的统一,并在精神层面上给人愉悦的感觉,这就要求民居建筑要力求达到安全舒适、赏心悦目的境界。
强调人居环境的“天人合一”理念也是徽派民居建筑的追求。
在居住环境中,住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庭院、周边的园林、山水等才是环境更为重要、更为广阔的部分。
所以,注重环境的徽州人往往不惜代价寻找风水宝地,刻意营造理想家园,表现出强烈的环境生态意识。
在风水的选择中,他们特别强调背山面水,符合“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环抱作环形”之说,呈枕山、环水、面屏之理想模式,具体地说来,即要前有桌案之山,后倚来龙山脉;水口两侧有山岭夹峙护卫,村基前方有河流或溪水作带环抱,中间地形开阔平坦。
这种三面有山体把守、正面相对敞开的地形环境,加上良好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和合适的土壤、生物,就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统一协调的生活环境。
水口园林的建设,不同于其他的园林,它是以改善生态、服务公众为取向,意在创造一个有利于宗族发展的生态平衡的生活境遇,营造一个有利于村民共享和美生活的公共场所。
这种园林一般都建在村首,作为村人聚玩憩闲之地,是一种公众园林(参见王海鹏、王延元《徽商研究》)。
皖南古村落的水口,首先在风水学的指导下选址,找出村落的“门户”;其次,通过人力修补,目的在于改善村落的“气”,使之起到“聚气”的作用。
其修补的方论文联盟式,一般是在水口广植风水林,以林木为屏障,阻止风吹“气”散。
这样,风水林常常被视为村落的命脉,是严禁砍伐的。
葱郁的百年老树林,成为古村落水口的重要标志。
徽州几乎村村有水口,如被誉为凤山灵境的岩寺镇水口,建有七层明塔,登塔可俯览全镇、遥望天都、莲花二峰。
塔下筑有凤山台,台上建三元阁,供村民、路人休息观景。
其间遍植水竹,一片翠绿。
又有枫树成林,深秋之际,红绿相映,无上景致。
跨溪水有余公桥与北岸相连,有一寺名“芥庵”。
傍水有小亭一座,坐亭中,观宝塔,则塔影桥虹,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
古村落中多有各类池塘,它们或被围于村落之中,或临于村边,与周边的建筑、环境形成了宁静清澈的景观。
其中风水塘是徽州地区村落景观中特有的,典型的形态为堰月形。
如宏村风水塘就名为月沼池,就是典型的堰月形状。
它地处宏村中心,由于周边建筑物高低不同、坐落方向不同,形成了极其丰富多变的特色。
水口园林融山水、古树、田野及必要的点景建筑为一体,成为村民游玩的理想之所,是一村的精神象征,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区和谐相处的景观意象。
三、水口园林对徽派园林的影响徽派古园林始于南宋。
此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南迁至临安,徽州成了南宋的大后方。
随着徽州与当时京城各种交往的日渐频繁,园林意识也渐渐由西而入。
所以徽派古园林在开始时有着较为明显的杭州园林的痕迹。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才逐渐显现出自己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天人合一”为主导思想。
由于受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它注重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环境的统一。
第二,以徽州文化内涵为基本内容。
它的建筑含有非常丰富的徽州文化内涵。
从园林结构到园名构思,从景点名称到景物布置,无不体现徽州文化的底蕴。
第三,以徽州地理山水为背景。
徽州山水迤逦,丘陵起伏,地少形狭,山高水长,这样的地理状况制约着徽州园林的范围、格局、体式。
因此,靠山采形,傍水取势,顺其自然就成了其一大特色。
其实质就是师法自然。
第四,以徽州动植物和本土建材为建园素材。
虽然它有少量有外来饰物作点缀,但绝大部分基本上都是以徽州本土的动植物为素材进行装点的,尤其是以徽州的梅、竹、松、石为基本素材建园。
第五,以徽派建筑风格为基调。
有的园林坐落在庭院之中,与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浑然一体。
有的园林虽然建筑不多,但点睛之处无不彰显着徽派建筑的风韵。
第六,以幽静怡人为目的。
它虽然具有游玩、观赏、修身、养性、聚会等多种功能,但幽静是第一要义。
因为修建园林,主要是达官巨贾们退隐后而享用的,或者是为退隐而做准备的。
只有幽静,方能修身养性,只有幽静才能使人身心放松,延年益寿。
也有一类是寓情于景,小中见大的庭院园林。
造园于庭院之中,是徽州园林的常见手法,利用宅院有限的面积,依照地形,运用山池、园艺、雕刻、书画等多种手法,置山林于庭前,引流水于院后,叠山理水,巧妙布局。
真正是庭院深深,诗情画意,幽静怡人,妙趣无限。
庭院园林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西递的西园。
此园建造于清道光年间,砖砌的八字形门楼为入口,3幢楼房一字形排开,以一个狭长的庭院,将其连成一体,庭院之中又以砖墙、拱形门洞及墙上长方形漏窗相隔,形成了感觉上的前园、中园与后园。
如此处理,使得整个庭院处于一种“隔与不隔,界与未界”之间,给庭院增添了幽深之美。
再加上庭院中所置的石几、石鱼盆和假山、盆景与花卉,更是给人移步换景,美不胜收的感觉。
另有一类是官府享用的衙署园林。
这类园林是官家自建自用的。
中国传统社会讲求“学而优则仕”,封建官吏大多是文人,其审美情趣,文人心态在衙署园林构筑中均能得到较好的体现。
如论文联盟w 徽州府衙的环境就是“山水掩映,清幽雅致,绮丽豪华的佳境。
”再有一类是古刹鹤轩亦通幽的寺观园林。
古徽州儒、释、道并存,寺、观、庵兼备。
寺、观、庵选址通常为青山绿水之间,其院内受世俗和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作园林式地布置。
水口是古徽州人在自己村口刻意营建的以树木、塔亭、庙宇为主要内容的成为村庄突出标志的景观区域。
它是徽州村落整体建筑中的“门户”与“灵魂”。
水口的树木建筑是村中大族族规中明确保护的,任何人不得随意毁损。
所以,水口园林虽然没有围墙保护,但所有村民为了自身的平安与丰成,也都能自觉尽力地去对其加以维护。
它之所以量大势宏,极尽精雕细刻,极尽曲径通幽之妙,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徽州山水美,为它师法自然提供了可能;其二是徽州文化底蕴厚,为徽派园林的构建提供了奇思妙想;其三、徽商经济势力强大,为徽派园林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
这样,就让我们今天还能享有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而且这一遗产受到世界的瞩目,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歙县的一家古典建筑公司就应德国歌德故乡的邀请,为其建造了徽派古园林式的春华园。
由此可见,幽静怡人的徽州古园林不仅是徽州的,它也是中华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四、结论“水口园林”有着与众不同的成因,它的艺术特色、环境布局、空间组织、建造管理都与中国古代各种传统流派的园林有较大的差别,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真山真水。
中国传统园林盛行两大流派,“江南私家园林”以其小巧精致而闻名遐迩,但它多为假山假水;“北方皇家园林”虽气势恢弘,但其山水也多为人工开凿;而“水口园林”地处村头,靠山傍水,其地形地势绝大多数为真山真水,少有雕琢,所谓“天成为上”。
此处也正是人- 村落. 与自然- 山林. 有机结合的最佳位置。
空间开敞。
“水口园林”虽多为私人出资,但它却无墙无篱笆,视线开阔,空间通透。
内涵丰富。
“水口园林”选址布局上遵循风水理念,构筑沿袭徽派建筑,更有儒家思想、封建形制、徽州文化、新安画派等多种底蕴。
参考文献:[1]陈琍,马道云,姚光钰. 徽州水口园林艺术浅析[J]安徽建筑, 1998,(06) .[2]吴于勤. “水口园林”与风水理念[J]安徽建筑, 2002,(05) .[3]刘亮,黄成林. 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树木景观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8,(23) .[4]刘阳. 徽州传统村落水口空间的现代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5]王明居,王木林. 徽州园林艺术初论[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2) .[6]殷永达. 论徽州传统村落水口模式及文化内涵[J]东南文化, 1991,(02) .[7]姚光钰,陈王利. 徽州古村落风水表征[J]古建园林技术, 2000,(02) .[8]余晓川. 中国园林艺术浅说[J]东方艺术, 1997,(04) .[9]江琦,张浪. 析徽州水口园林的现代特征[J]黄山学院学报, 2007,(01) .[10]陈晖. 徽州水口园林的建筑特色——兼与苏州园林比较[J]黄山学院学报, 2007,(06) . /nonglinxuelunwen/201112/6255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