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的参考影响因素-中国青少年部分身高标准资料
儿童身高影响的因素
儿童身高影响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身高越来越重视了。
个子矮小不仅使人苦恼,易产生自卑心理,还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及智力发育。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儿童身高影响的因素,希望大家喜欢!儿童身高影响的因素一遗传:遗传因素很重要,儿童身高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等都受到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
孩子的身高与父母亲的身高密切相关,按照父母的身高通用公式可推算出子女成年后身高的大致范围。
性别:男孩、女孩生长发育各有其规律与特点。
一般说男孩身高高于女孩,但在特定年龄段可能女孩高于男孩。
如11-13岁左右,因为女孩较男孩青春发育早2年。
营养:儿童身高的发育必须有完善的营养素供给,营养需要均衡,在保证必需的热量的基础上,需要提供优质蛋白质类食品,如鱼、肉、蛋、奶等,同时还需要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等。
营养均衡可使生长潜力得到发挥。
疾病: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干扰作用十分明显,慢性感染常使体重减轻;长期慢性疾病则影响体重和身高的发育;内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先天性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
母孕情况: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受孕母的生活环境、营养、情绪和疾病等各种因素影响,胎儿在宫内发育迟缓,可影响孩子生后生长缓慢,直至影响最终身高。
生活环境:生活环境对儿童健康起重要作用。
良好的居住环境及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护理、正确的教养、体育锻炼、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等都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达到状况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哪些食物有助于增长儿童身高二1.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各种组织器官都由蛋白质构成,例如肌肉组织、内脏、大脑组织以及许多重要的生命物质,如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凝血蛋白、支持抵抗力的抗体等等,因此选择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鱼类、牛奶、大豆、鸡蛋等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2.适当补充矿物质对骨骼拉长非常重要钙、磷、镁等矿物质是构成骨骼架构的最基础元素,有资料表明,骨骼中三分之二的矿物质中99%是由以上三种矿物质构成的,因此充足且适当的矿物质的补充对骨骼的拉长非常重要,含钙丰富的牛奶、鱼类是孩子饮食的首选。
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参照标准一、介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情况,对其进行科学评估和监测,我国专家和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制定了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二、背景1. 我国特殊的人口结构我国拥有13亿以上的人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 国际参照标准的局限性虽然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国际参照标准,但这些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儿童青少年,因为不同地区、不同人种的生长发育特点存在差异。
3. 制定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参照标准的必要性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情况,我国专家和学者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基于我国国情制定了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三、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参照标准的制定1. 调查研究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参照标准的制定,是在对全国范围内的大量儿童青少年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
这些调查和研究包括了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生长速度、性别差异等方面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2. 参考国际标准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参照标准的制定,也参考了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尤其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生长发育标准。
在充分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3. 考虑人口差异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参照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我国庞大的人口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来源于地域、民族、生活习惯等方面,还包括了经济水平、饮食结构等因素。
四、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参照标准的意义1. 为个体提供参照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参照标准的制定,为每个个体的生长发育提供了科学准确的参照。
家长和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标准,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干预。
身高的参考影响因素(中国青少年部分身高标准)
能够影响孩子身高十大因素我的孩子能长多高?每个妈妈心里都藏着这样一个问题。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是哪些关键因素决定着孩子未来的身高!做为父母又该做些什么呢?如何预知孩子的成年身高男孩:把母亲的身高加上12厘米,父亲的身高保持不变,例如,一个男孩的妈妈身高160厘米,父亲身高188厘米,那么他将来的身高比较可能在172厘米到188厘米之间。
女孩:从父亲的身高中减去12厘米,母亲的身高不变。
还是上面的例子,假如是个女孩,她的身高很可能在160厘米到175厘米之间。
医学研究表明,80%的生长激素是在睡眠中产生的。
到三岁时,通常情况下,你的孩子的身高应该已经达到他成年后最终身高的一半了。
孩子是怎样长高的人体从出生时50厘米左右生长到180厘米,其实是一个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和营养物质代谢的过程。
人体长高,是骨骼长长的结果。
骨细胞由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不停地分裂生长,从而带来骨骼的生长。
这一过程,医学上称为细胞增殖。
人体生长的速度取决于细胞增殖的速度。
我们都知道,人体生长在不同时期速度是不同的。
孩子5岁前生长速度最快,每年能长20厘米,到5岁时则稳定在每年6厘米左右。
进入青春期则又加快到每年10厘米,其后增加就基本停止。
这又是为什么呢?科学家发现,细胞增殖的速度与生长介素密切相关。
脑垂体分泌的生长介素越多,细胞增殖速度越快。
人体在不同时期分泌的生长介素不同,生长速度不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哪些?关键因素1、核心营养缺乏影响孩子身高如果说,中国的孩子比日本的孩子个子长得矮,大概人们不会相信,然而,研究人员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7岁男女儿童的平均身高分别比日本同龄儿童矮0.6厘米和0.5厘米,15~18岁男女青少年分别平均比日本同龄者矮l.4厘米和0.6厘米。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呢?决定身高的因素中遗传基因只占三分之一,后天的环境条件占三分之二。
而在后天的条件中,赖氨酸、锌、钙等核心营养又是最关键的。
2019中国学生身高体质 -回复
2019中国学生身高体质-回复摘要:一、引言二、2019年中国学生身高体质调查结果概述三、影响学生身高的主要因素四、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挑战与对策五、结论正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根据2019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学生的身高体质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2019年中国学生身高体质调查结果概述2019年,我国对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小学生进行了身高体质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平均身高逐年上升,男女生身高均有所增长。
其中,男生平均身高为174.3厘米,女生平均身高为162.7厘米。
此外,学生的体质指数(BMI)也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我国学生的整体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三、影响学生身高的主要因素学生身高的增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遗传、营养、锻炼和睡眠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对子女的养育投入不断增加,学生饮食结构得到改善,为身高的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支持。
此外,国家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锻炼对身高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四、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挑战与对策尽管我国学生的身高体质状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如部分学生的体重超标、近视率居高不下等。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校应加强体育课程设置,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每天有不少于1小时的锻炼时间。
家庭要关注孩子的饮食结构,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障充足的睡眠。
社会也要营造良好的健康氛围,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锻炼和健康成长的场所。
五、结论总体来看,我国学生的身高体质状况在不断改善,但仍需关注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
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的制定及应用
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的制定及应用篇一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的制定及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的制定过程和应用。
通过收集大量数据,采用现代统计方法,制定了适合中国儿童的生长参照标准,并绘制了相应的生长曲线。
这些标准和曲线可用于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指导家长和医生对儿童的健康进行监测和干预。
一、引言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类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评估和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制定适合中国儿童的生长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制定过程及应用。
二、数据收集和处理为了制定适合中国儿童的生长参照标准,我们采用了大样本、多中心、长期追踪的研究设计,收集了大量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数据。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伦理规范,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后,我们采用了现代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制定生长参照标准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我们采用了百分位数法制定了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等生长参照标准。
同时,我们还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了分段式的参照标准,以更准确地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这些标准可为家长、医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帮助他们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四、绘制生长曲线基于生长参照标准,我们绘制了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的生长曲线。
这些曲线直观地展示了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生长发育轨迹,有助于家长和医生及时发现儿童的生长发育问题。
同时,生长曲线还可用于监测儿童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趋势,为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提供依据。
五、应用及意义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这些标准和曲线可用于儿童保健工作,指导家长和医生对儿童进行定期的生长发育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健康问题。
影响青少年身高生长因素分析
指标 拿来衡 量各 国 的发展 状 况 。专 家认 为 , 高 身
指数甚 至 比传统 的人均收 入更能反 映一个 国家人 民
的生活水 平 。 日本 等身材 矮小 的国家青少 年身高增
长 很快 , 有超越 中国之势 。那么 , 响身 高增 长有 大 影
哪些 因素 , 如何科学 利 用这 些 因素 就 成 为大 家关 心 的话 题 。 身高是头 、 脊柱和 下肢 的总和 , 中以下肢长 骨 其
F b.201 e 1 Vo . 4 No. 1 1 1
影 响 青少 年 身高 生长 因素 分析
张 飞 鹏
( 西安 文理 学 院 体 育 系, 西 西 安 陕 70 6 ) 105
摘
要; 目前社会上流行各种各样的增高方法 , 其中很 多是毫无科学道理 的, 存在严重 的误导消费行为 。影响
收稿 日期 :00—1 0 21 0—1
作者 简 介 : 飞鹏 ( 95 ) 男 , 西 西安 人 , 张 16 一 , 陕 西安 文 理 学 院体 育 系讲 师 。
・
9 ・ 2
项计 划配 送按 国家 统 一标 准生 产 的学 生 饮 用奶 , 组 织学 生饮用 , 善 和提 高 学 生 营养 健 康 水 平 已是 世 改 界上许 多 国家 的经验 和通行 的做 法 。
是很快 的 。以后 逐 年减 慢 并保 持相 对 稳定 的增 长 。 到青春 期开始 ( 约 男 l 大 3岁 、 1 女 1岁 ) , 出 现 后 又
第二次 生长突增 。这时年增 长一般 为 6~ 8厘 米 , 甚 至 l 0几 厘米 , 约持 续 3年后 生 长速 度 又复减 慢 , 大
先 天因素 : 高 增 长 的 幅度 里 , 身 遗传 占 比例 大 约 为 7 % ~7 % 甚 至更 多 。一个 民族 或 家族 的成 5 9 员, 其身高 相近 。如 自种 人普遍较 黄种人 身材高大 。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指标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指标
摘要:
一、身高发育指标的重要性
二、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的标准
三、影响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的因素
四、如何促进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
五、结论
正文:
身高发育指标是衡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发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仍然有部分孩子的身高发育不符合标准,需要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的标准是按照年龄段来划分的。
一般来说,身高发育正常的儿童青少年,其身高应该在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的正常范围内。
如果身高低于正常范围,就可能存在身高发育迟缓的问题。
影响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环境因素等。
其中,遗传因素占到了70%以上的比重,是影响孩子身高的最主要因素。
而营养因素则包括饮食和运动等方面,如果孩子营养不良或者缺乏运动,就会影响其身高发育。
为了促进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家长和社会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
首先,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其饮食均衡,同时鼓励孩子参加适量的运动,如篮球、游泳等。
其次,社会应该加强对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的监测和
评估,及时发现和干预身高发育迟缓的问题。
总的来说,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青少年身高标准
青少年身高标准青少年身高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指标,对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和整体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什么样的身高才算是符合标准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青少年身高的发育规律。
一般来说,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前后会有不同的生长速度。
男孩通常在13-15岁进入青春期,而女孩则在11-13岁左右。
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高增长速度会明显加快,通常在短短几年内就会有较大的变化。
因此,青少年身高的标准也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来进行评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青少年身高的标准是以年龄和性别为依据的。
在13-17岁的男孩中,身高在155-180厘米之间是比较正常的范围,而在同龄的女孩中,身高在145-170厘米之间则是比较正常的范围。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具体的标准还需要根据个体的生长情况来进行评定。
除了年龄和性别外,遗传因素也是影响青少年身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父母身高较高,那么孩子的身高可能会偏向于较高的一方;反之亦然。
因此,在评定青少年身高标准时,也需要考虑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此外,青少年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也会对身高的发育产生影响。
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生长,有利于身高的增长。
因此,家长和学校都应该关注青少年的饮食和运动情况,保证他们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和运动量,有利于身高的健康发育。
总的来说,青少年身高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定,需要考虑年龄、性别、遗传因素、饮食和运动等多方面的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准确评定青少年的身高是否符合标准。
因此,家长和学校都应该关注青少年的身高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保证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在评定青少年身高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年龄、性别、遗传因素、饮食和运动等多方面的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准确评定青少年的身高是否符合标准。
因此,家长和学校都应该关注青少年的身高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保证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青少年成年身高的长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长期变化高峰阶段的作用很大。欧美等国和日本所以能长 期维持大幅度体格增长, 与膳食中优良蛋白质比例从 ##B
[ !- ] 上升至 (-B 有关 。长期趋势出现一段时间后, 成年身高
增长成为主要表现。此时应特别注意营养素平衡, 科学安排 膳食结构, 摄入热量持续超过消耗, 将打破体内能量代谢平
[$] 。 在着生长长期趋势的潜力
多数发达国家已趋停滞, 有学者断言长期趋势已进入 “平
[>] 台” 。实际上在多数有此类报道的国家里, 成年人身高增
幅仍在缓慢、 稳定增长, 特点是比其他变化发生晚, 受短期不 良环境影响小, 既和儿童期生长加速、 青春期突增幅度密切 相关, 也伴随着身体充实度等方面的变化。成年人身高变化 最能反映人的遗传生长潜力, 与成年后的体质、 健康密切相
[*] 径, 以间接方式对生长的加速或倒退起 “ 允许” 作用 。以
年间 !+ 岁成人的身高性差, 不同群体的扩大程度不同, 依次 表现为北京、 上海 . 其他省会城市 . 中小城市 . 较富裕乡村 . 中下水平乡村。生长水平最高的北京和上海, 目前的身高 性差距荷兰、 日本等国仍有很大距离, 说明我国的生长长期 趋势正方 兴 未 艾, 青少年成年身高的增长还将持续几十
[ !, ] 万方数据 有序生长长期变化, 同时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种族繁衍 。 [(]
往研究采用国民生产总值、 人均收入、 期望寿命、 婴儿死亡 率、 恩格尔系数 ( 人均膳食开支占收入之比) 等指标, 宏观反 映群体的社会经济背景。如 !+’* 至 !)"- 年期间, 意大利成 年身高从 !"# %& 增至 !’# %&, 伴随的是人均收入实质增加 # 倍, 儿童生活质量满意指数从 (-B 增至 )-B , 动物蛋白摄
中国青少年身高标准身高
中国青少年身高标准身高
中国青少年身高标准身高一般来说男生身高中位值应在165.6-171.4厘米之间,女生身高中位值应在157.7-160.2厘米之间。
青少年时期一般指14岁到18岁阶段,也是身高发育的关键阶段,会存在一个身高发育的高峰期,身高的标准会有存在男生和女生的区别。
根据我国9省市儿童发育调查2021年数据研究显示:
1.男生:14岁身高中位值一般为165.6cm,15岁为168.1cm,16岁为170.5cm,17岁为171.3cm,18岁为171.4cm。
2.女生:14岁身高中位值一般为157.7cm,15岁为158.4cm,16岁为158.9cm,17岁为159.1cm,18岁为160.2cm。
对应不同的性别和年纪,如果低于该数值,则表示身高偏矮小,高于该数值,说明身高发育偏上。
出现身高偏矮小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相关检查和评估,明确原因再针对改善。
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
我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的研究,对于儿童健康成长、营养和生长发育评估以及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国家公共卫生和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我国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调查研究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儿童数量众多。
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调查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国卫生部曾对全国各地的儿童进行了身高、体重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地域、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化曲线。
二、我国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曲线意义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化曲线主要是以美国、丹麦等国家的儿童为代表,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化曲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我国特色的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化曲线,可以更好地反映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对于科学地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制定合理的膳食、运动和保健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曲线研究现状目前,我国针对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曲线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关学者和机构基于我国范围内的大型儿童健康队列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和生长学原理,建立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标准化曲线,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评估和营养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未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研究方向然而,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曲线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待解决的方面。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加大研究力度,扩大样本规模,进一步完善我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
2.建立考虑家庭、社会、文化因素的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化曲线。
初中孩子的标准身高
初中孩子的标准身高一、初中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身体开始迅速发展壮大。
在这个阶段,男女孩子的生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男孩子的骨骼逐渐增厚、骨骺增生,肌肉、脂肪、骨骼和身体器官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体重、身高和骨骼密度明显提高。
而女孩子此时进入了青春期,胸部和臀部发育、生殖器官成熟,同时体重和身高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根据WHO标准制定的中国12-18岁男女青少年体格发育标准,初中生的标准身高如下:男生:12岁:144.6-154.4厘米,13岁:152.4-162.1厘米,14岁:160-169.3厘米,15岁:165.5-174.3厘米,16岁:168.5-178.5厘米,17岁:169.5-180.5厘米,18岁:170.7-181.9厘米。
女生:12岁:143.7-153.3厘米,13岁:150.7-159.9厘米,14岁:155.8-164.9厘米,15岁:158.8-167.7厘米,16岁:159.9-169.1厘米,17岁:160.2-169.8厘米,18岁:160.4-170.1厘米。
三、影响初中生身高的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是影响身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孩子的身高往往取决于父母的身高。
如果父母都很高大,那么孩子也有可能遗传到良好的基因。
但如果父母矮小,那么孩子也有可能矮小。
2、营养因素孩子的身高也受到营养因素的影响。
如果孩子在生长期缺乏营养,那么他们的身高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均衡的饮食,保障孩子各种营养的需要。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会对孩子身高产生影响。
如果生活环境不规律,缺乏锻炼,休息不充足,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四、如何帮助孩子增高1、科学饮食保证孩子的饮食均衡、营养丰富,让孩子每天的饮食中包含蔬菜、水果、谷物、肉类、蛋白质等多种营养,如钙、铁、锌等。
2、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能够帮助孩子增加骨量和肌肉,增强骨骼的韧性,提升身体素质。
但注意不要过度运动,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中国汉族7~18岁儿童青少年分区域身高标准的制定及与全国标准的比较
中国汉族7~18岁儿童青少年分区域身高标准的制定
及与全国标准的比较
制定全国汉族7-18岁儿童青少年分区域身高标准,并采用此标
准与全国标准及WHO标准筛查的结果进行比较。
方法使用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汉族儿童青少年的身高数据,采用LMS法进行身高标准曲线的拟合,并以此对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对象进行生长迟缓筛查。
结果全国各分区域( I ~ IV)身高水平差异明显,第I分区18岁年龄组身高水平最高,第I分区身高水平最低。
男生相差3.18 cm,女生相差2.92 cm;全国男生身高标准与WHO标准差值为0.31 ~ 5.07 cm,女生差值为0.98 ~ 4.22 cm;在分区域标准。
全国标准及WHO标准下.中国7~ 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平均发生率分别为2.22% .2.29% .5.25%,分区域标准下生长迟缓发生率与社会经济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性最强。
结论全国统一的身高标准不适于区分地理、遗传等不可变因素与社会经济水平等可变因素造成的身高差异,因此应制定分区域身高标准来客观评价中国儿童身高发育水平。
全国青少年标准身高
全国青少年标准身高全国青少年标准身高是指根据中国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国内青少年身高发育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科学的身高标准。
青少年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高的发育情况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和成长。
因此,了解全国青少年标准身高对于家长、学校和医疗机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全国青少年标准身高的制定依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中国制定了适合本国青少年的身高标准。
这些标准是根据中国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情况和营养状况进行科学测定和分析得出的。
因此,全国青少年标准身高是符合中国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科学依据。
其次,全国青少年标准身高的制定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青少年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高的发育情况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状况。
了解全国青少年标准身高,可以帮助家长和学校及时发现青少年的生长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另外,全国青少年标准身高的了解对于学校的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也具有指导意义。
学校可以根据全国青少年标准身高,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此外,全国青少年标准身高的了解对于医疗机构也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全国青少年标准身高,对青少年进行生长发育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干预青少年的生长异常情况,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总的来说,全国青少年标准身高的了解对于家长、学校和医疗机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了解全国青少年标准身高,才能更好地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全国青少年标准身高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初二女生的标准身高
初二女生的标准身高初二女生的身高标准一直是家长和孩子们关注的话题。
在这个年龄段,身高不仅关乎外貌形象,更与孩子的健康发育息息相关。
那么,初二女生的标准身高应该是多少呢?根据国内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参考标准》,初二女生的身高标准应该在150cm左右。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数值,实际的身高标准还需要结合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在初二女生的青春期,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因此家长和孩子们都非常关心孩子的身高发育情况。
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孩子达到标准身高呢?首先,合理的饮食是保证孩子身高发育的基础。
在饮食方面,应该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钙质的摄入对于骨骼生长至关重要。
此外,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助于促进钙质的吸收和利用,对于身高的发育也有积极的作用。
其次,适当的运动也是增加身高的重要手段。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素质。
常见的增高运动包括篮球、跳绳、游泳等,这些运动不仅可以增加身高,还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除了饮食和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身高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8-10小时的睡眠对于身体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此外,要避免长时间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保护视力和保持良好的坐姿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家长的关爱和支持也是孩子身高发育的重要因素。
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鼓励,不要过分苛责孩子的身高问题,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信和支持,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
综上所述,初二女生的标准身高应该在150cm左右,而要想达到这一标准,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家长的关爱和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每一个初二女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拥有一个标准的身高。
中国青少年身高标准
中国青少年身高标准中国青少年身高标准是根据国内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全球身高标准进行制定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身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身高标准更是备受关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国青少年身高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中国青少年身高标准是根据国内大规模调查和统计数据得出的,结合了全球青少年身高标准和国内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情况,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和讨论,最终确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身高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身高范围和生长曲线,可以为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中国青少年身高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而身高作为一个重要的生长指标,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和发育。
科学合理的身高标准可以帮助家长和学校及时发现青少年的生长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同时,对于青少年自身来说,了解自己的身高发育情况,可以更好地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
再者,中国青少年身高标准的实施也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家庭、学校、社会等都应该共同关注青少年的身高发育情况,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科学的营养指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同时,医疗机构也应该加强对青少年身高发育的监测和指导,及时发现和处理身高发育异常的情况,为青少年的健康保驾护航。
总的来说,中国青少年身高标准是一个重要的科学指标,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重视青少年的身高发育情况,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关爱,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国青少年的身高标准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
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青少年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身高体重的发育状况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因此,了解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对于家长和青少年本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及其相关知识。
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是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而制定的,主要是通过身高和体重的对比来评估一个人的生长发育情况。
一般来说,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但具体的标准是有一定范围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标准是以年龄、性别和身高为基础来确定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青少年身高的标准。
在青少年时期,男女生的身高增长速度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男生在13-15岁的时候会经历一个快速增长期,而女生则在11-13岁之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同龄的男生和女生的身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在不同年龄段也有相应的标准范围。
比如,12岁男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15岁女生的身高应该在多少范围内?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青少年体重的标准。
青少年的体重标准也是根据年龄、性别和身高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青少年的体重会随着身高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具体的体重标准是有一定的范围的。
比如,同龄的男生和女生的体重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在不同年龄段也有相应的标准范围。
了解青少年的体重标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
最后,我们需要强调的是,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只是一个参考值,每个人的生长发育情况都是有差异的。
因此,在评估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情况时,不仅要参考标准值,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评估。
同时,家长和青少年本人都要保持科学的心态,不要盲目追求标准值而忽视个体差异。
综上所述,了解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育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评估和合理的调整,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指标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指标【实用版】目录1.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指标的重要性2.身高和体重的测量方法3.影响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的因素4.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达到理想的身高和体重5.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的标准和建议正文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指标是衡量儿童健康和发育状况的重要工具。
身高和体重是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最显而易见的指标,它们可以反映出儿童的营养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
因此,家长和医生需要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和体重,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方面的问题。
身高和体重的测量方法通常包括身高计和体重秤。
身高计可以准确测量孩子的身高,而体重秤可以准确测量孩子的体重。
在测量时,需要确保孩子站立端正,背部挺直,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
此外,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定期校准测量工具,并确保测量环境稳定。
影响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营养、运动、睡眠和环境等。
遗传因素是影响儿童身高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父母的身高通常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营养因素也是影响儿童身高发育的重要因素。
充足的营养可以提供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和物质。
运动可以促进儿童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身高的发育。
睡眠和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儿童的身高发育。
良好的睡眠环境和充足的睡眠时间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达到理想的身高和体重?首先,家长需要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并及时发现和解决身体发育方面的问题。
其次,家长需要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包括主食、蛋白质、蔬菜和水果等。
此外,家长还需要鼓励孩子参加适量的运动,包括跑步、跳跃、静止悬吊和拉伸等。
最后,家长需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环境。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的标准和建议是基于年龄和性别的。
根据身高和体重的标准值,家长和医生可以评估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男童标准身高
男童标准身高男童的身高发育一直是家长和医生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身高的发育不仅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和遗传、营养、生活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
那么,什么样的身高才算是男童的标准身高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男童身高的发育规律。
一般来说,男童的身高发育呈现出一个逐渐增长的趋势。
在出生后的头几年里,身高的增长速度较快,接着进入学龄前期,身高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最后在青春期迎来了一个增长的高峰期。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男童来确定标准身高。
0-3岁是男童身高发育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身高增长速度非常快。
根据《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参考标准》,男童在出生时的平均身长为50cm左右,到3岁时,平均身高应该在90-100cm之间。
在这个阶段,家长们需要注意给予孩子充足的营养,保证他们的饮食均衡,以促进身高的健康增长。
3-6岁是男童身高增长的稳定期,这个阶段的身高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根据《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参考标准》,男童在6岁时的平均身高应该在110-120cm之间。
在这个阶段,家长们需要注意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运动锻炼,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高的稳定增长。
6-18岁是男童身高发育的高峰期,这个阶段的身高增长速度再次加快。
根据《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参考标准》,男童在18岁时的平均身高应该在165-175cm之间。
在这个阶段,家长们需要注意孩子的饮食搭配和睡眠质量,以及适当的体育锻炼,帮助他们度过身高增长的关键时期。
除了年龄因素外,男童的身高还受到遗传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孩子的身高潜力,而生活环境则决定了这个潜力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家长们需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总的来说,男童的标准身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需要根据年龄、遗传和生活环境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估。
家长们应该关注孩子的身高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青少年标准身高体重
青少年标准身高体重青少年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身高体重是评估一个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
合理的身高体重比例对青少年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青少年的标准身高体重,希望能够帮助家长和青少年本人更好地了解和关注自身的健康。
首先,我们来说说青少年的标准身高。
青少年的身高发育与遗传、营养、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男女青少年的身高发育规律略有不同。
男孩在13-15岁达到生长高峰,而女孩则在11-13岁达到生长高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青少年身高的评价主要依据身高百分位曲线来确定。
一般来说,身高百分位曲线在50%左右的范围内属于正常范围,而低于5%或高于95%则可能存在生长发育异常,需要引起重视。
其次,我们来说说青少年的标准体重。
青少年的体重与身高、年龄、性别等因素密切相关。
合理的体重对于青少年的健康至关重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青少年的体重评价主要依据体重指数(BMI)来确定。
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一般来说,BMI在18.5-23.9之间属于正常范围,低于18.5为偏瘦,高于23.9为偏重。
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的体重增长应该与身高增长相匹配,不能过度偏重或偏瘦,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最后,我们来说说如何保持青少年的标准身高体重。
首先,合理的饮食是保持身高体重的关键。
青少年应该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其次,适量的运动也是保持身高体重的关键。
青少年应该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
最后,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保持身高体重的关键。
青少年应该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对身体的伤害。
总之,青少年的标准身高体重是评估其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
家长和青少年本人应该重视身高体重的健康,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生活习惯是保持标准身高体重的关键。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关注青少年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够影响孩子身高十大因素我的孩子能长多高?每个妈妈心里都藏着这样一个问题。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是哪些关键因素决定着孩子未来的身高!做为父母又该做些什么呢?如何预知孩子的成年身高男孩:把母亲的身高加上12厘米,父亲的身高保持不变,例如,一个男孩的妈妈身高160厘米,父亲身高188厘米,那么他将来的身高比较可能在172厘米到188厘米之间。
女孩:从父亲的身高中减去12厘米,母亲的身高不变。
还是上面的例子,假如是个女孩,她的身高很可能在160厘米到175厘米之间。
医学研究表明,80%的生长激素是在睡眠中产生的。
到三岁时,通常情况下,你的孩子的身高应该已经达到他成年后最终身高的一半了。
孩子是怎样长高的人体从出生时50厘米左右生长到180厘米,其实是一个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和营养物质代谢的过程。
人体长高,是骨骼长长的结果。
骨细胞由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不停地分裂生长,从而带来骨骼的生长。
这一过程,医学上称为细胞增殖。
人体生长的速度取决于细胞增殖的速度。
我们都知道,人体生长在不同时期速度是不同的。
孩子5岁前生长速度最快,每年能长20厘米,到5岁时则稳定在每年6厘米左右。
进入青春期则又加快到每年10厘米,其后增加就基本停止。
这又是为什么呢?科学家发现,细胞增殖的速度与生长介素密切相关。
脑垂体分泌的生长介素越多,细胞增殖速度越快。
人体在不同时期分泌的生长介素不同,生长速度不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哪些?关键因素1、核心营养缺乏影响孩子身高如果说,中国的孩子比日本的孩子个子长得矮,大概人们不会相信,然而,研究人员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7岁男女儿童的平均身高分别比日本同龄儿童矮0.6厘米和0.5厘米,15~18岁男女青少年分别平均比日本同龄者矮l.4厘米和0.6厘米。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呢?决定身高的因素中遗传基因只占三分之一,后天的环境条件占三分之二。
而在后天的条件中,赖氨酸、锌、钙等核心营养又是最关键的。
据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的《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报告》,我国40岁以上男子比日本同龄男子的身高平均高1.2厘米,39岁以下的男子则低于日本同龄男子0.68厘米,中国人40岁以上的身高优势已成过去式。
全国第四次营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赖氨酸、锌、钙等核心营养摄取严重不足。
2004年,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营养学调查结果显示,国人平均每日从食物中得到的钙只有每日需要量的41%,还缺59%,儿童更低于这个数字。
国内较大数量儿童缺锌调查报告显示;1岁内婴儿缺锌率高达93.90%,1-2岁为86.70%,2-4岁72.90%,4-7岁34.60%。
赖氨酸是第一缺乏性氨基酸,人体共有22种氨基酸,其中8种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成为缺乏性氨基酸,而在这8种缺乏性氨基酸中,赖氨酸在食物中又是含量最少的,所以是第一缺乏性氨基酸。
给孩子补充核心营养,迫在眉睫!关键因素2、核心营养参与孩子生长赖氨酸是生长介素分泌很有效的促进剂。
国内外大量实验证明,人体补充足够的赖氨酸可以刺激脑垂体增加生长介素的分泌。
这些研究还测定了骨生长相关的生物分子指标,如ALP(骨碱性磷酸酶)、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TGF-b(转移生长因子)、OC(osteocalin骨钙素)、NO(nitricoxide氧化一氮)等,这些由骨细胞制造分泌的活性因子在赖氨酸的作用下都明显增加。
说明赖氨酸有激活骨细胞增生和刺激其功能活性的作用。
关键因素3、锌直接参与DNA复制锌参与DNA复制的研究显示;在缺锌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DNA的复制速率显著减慢,DNA合成量也明显减少,从而使细胞的分裂速度减慢或停滞。
锌的这一细胞分子机制的阐明最终揭示了为什么锌缺乏会导致生长发育停顿的秘密。
人体内的有钙约1300g,这些钙中的99%存在与骨骼和牙齿内。
所以,钙不但是骨骼牙齿的主要功能成分,也是人体内钙的储藏库。
骨骼能够坚硬挺拔,不能离开钙的生物矿化作用。
可以想象,缺钙的骨骼变软变形,孩子生长就无从谈起了。
关键因素4、父母生育年龄影响孩子身高研究指出人的高矮由多方面因素决定。
例如家庭中孩子的数量,以及孩子出生的先后顺序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
父母的教育水平和从事的工作也影响孩子的身高,例如从事强脑力劳动的父母生育的孩子平均身高高于体力劳动者的后代;城市化进程也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高,例如城市中的孩子成熟期早,且体格上优于农村的孩子,营养环境改善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父母生育孩子时的年龄也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关键因素5、熬夜会影响孩子的身高近几年来,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证实:个子矮的少儿所分泌的生长素量远较正常儿少,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孩子是由于夜间睡眠不足所致。
由于孩子从儿童时期到青春前期,在睡眠时分泌旺盛,晚上9时至次日上午9时所分泌的生长素数量是白天12个小时的3倍,特别是在晚上9时入睡后的70分钟,可出现一个分泌高峰。
有鉴于此,少儿不要熬夜。
关键因素6、孩子缺乏母爱影响身高一些专家研究发现,情绪障碍同样也能影响身高。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生长在缺乏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得不到充分的母爱,那么他的身高常比同年龄儿童矮小,国外称这类矮小者为情感遮断性身材过矮症,也有的资料称之为“爱情遮断综合症”。
情感遮断性身材过矮症的发生原因,主要是下丘脑、垂体系统机能受情绪抑制,进而引起垂体的生长激素分泌减少。
这样的孩子除身高较矮外,尚有智力发育较迟、多饮、多食、独语、多动、人际关系不协调等异常行为。
情感遮断性的小儿一般睡眠不踏实,缺乏安全感,有时在梦中喊醒、哭醒等,这些情况会影响到睡眠质量。
而儿童的生长激素——荷尔蒙只有在深睡期和熟睡期才分泌旺盛,因此说,睡眠不安,易惊醒的孩子,这种生长激素的分泌就有可能受到很大的抑制,这也是孩子长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因素7、孩子早熟影响身高孩子性早熟,父母应早发现,及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专科治疗。
时值暑假,瑞金医院青少年生长发育中心门诊病人的数量,达到了平时的3倍以上。
中心主任王德芬教授称,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儿童发育年龄不断提早,如果骨龄太超前,会影响孩子最终身高,提醒家长关注。
据悉,瑞金医院青少年生长发育中心门诊中性早熟病人占了大半。
记者在中心采访时,有一位母亲带着9岁女儿就诊,母亲称女儿在8岁时,乳房开始发育,一年以后,女儿月经初潮,才到瑞金医院就诊。
结果,医生发现这名女孩骨龄已有13岁。
医生分析说,因就诊的时间拖延了一年,而骨龄在这一年时间里长了远远不止一岁,女孩再长高的幅度不会超过10厘米,因此,9岁的孩子现在是140厘米,最终身高超过150厘米的可能性不大。
关键因素8、遗传具有影响身高的绝对权利虽然人类至今还不能明白遗传的秘密,但在身高这一点上,遗传具有“绝对权利”。
孩子的家族遗传史是影响他成年身高要素中的NO.1。
看一看父母的身高、体型,评估一下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大概就能够知道他成年后的身高了。
关键因素9、饮食营养影响身高关键两个要素:健康和全面营养的重要性勿庸质疑,如果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得不到全面均衡的营养供给,换句话说,如果他的食物摄取不是健康的、全面的,那他就不会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困难,因为父母们们不可能像一个营养师那样为孩子制定标准的营养食谱,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为孩子提供的食物上,至少应该是健康的。
通常暴露出的问题是,父母为了阻止孩子变成“胖墩儿”而限制他的食量(婴儿不管多胖,都不应该采用限制级食谱)。
还有,过多的果汁或者碳酸饮料也会干扰孩子的食欲,从而减少他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因素10、生理条件:同时还要当心药物的副作用有些孩子出生时即伴有某种严重的生理疾病,假如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阻碍生长发育。
最常见的有:肠胃系统失调,如腹腔疾病;食物过敏;甲状腺问题;激素分泌缺乏;心脏、肾或肝脏疾病;或者某种染色体异常等。
另外,还要警惕的一点是某些药物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副作用,也会阻碍发育,如利他林和其他刺激性药物在治疗ADHD的过程中,已经被发现对发育的影响。
所以,如果需要服用某种特殊药物,一定要谨慎选择药方和药量。
另外1:孩子个子的高矮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因素也会对身高产生一定影响。
要想使孩子长得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营养:在各种影响身高的环境因素中,营养很重要因素。
为了促进孩子长高,首先要保证供给孩子充足的、合理的营养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要给孩子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D及钙、磷等物质的食物,如奶类、豆制品、鱼虾、瘦肉、禽蛋、蔬菜、水果等。
给孩子适时地添加适量的鱼肝油及钙质,对长个子是有好处的。
2. 运动:运动也是促进孩子长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孩子在加体育活动,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给骺软骨输送更多的营养物质、使骨骺生长旺盛,使身高增长。
为此,应该选择一些轻松活泼的活动项目,如游泳、舞蹈、体操、羽毛球、排球、蓝球等。
不宜做过量的做消耗体力较大的项目,如举重、摔跤、长跑等。
3. 睡眠:充足的睡眠,是促进孩子长高的又一重要因素。
据研究,孩子在睡眠时,生长激素出现分泌高峰,而且持续时间较长。
民间也有孩子“睡得好,长得高”的说法,为此,必须养成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得香甜,才能长得高。
4. 阳光:日照长短,对孩子身高发育也有一定影响,比如四川成都青少年平均身高较矮,这个地区每年日照时间只有1239.2小时,日照率只有28%。
日照短,可利用紫外线太少,会影响骨化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婴幼儿的佝偻病也较多。
因此,尤其在冬春季节要给孩子适当地晒晒太阳。
5. 温度:生活在寒带的人个子高,生活在热带的人个子矮,这是因为矮个子的人与体重相对应的体表面积较大,容易散热,同样道理,高个子的人则与其相反。
在我国,北方的人个子比南方人高。
因此,注意为孩子选用适合的衣着与被褥,不能让其受冷,但也不能使其过热。
6.情绪:情绪也会影响孩子长高。
如果父母经常打骂、训斥或吓唬孩子,会使孩子精神受到挫伤,造成内分泌失调,生长激素减少,导致生长发育不良。
因此,家长必须注意保持孩子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使孩子长得高些,快些。
另外2:关于骨龄,专家指出:孩子在发育前或发育前期的调整空间和效果都比发育后要显著得多。
骨龄越小,身高的潜力和调整空间就越大。
身高的增长过程主要受到内分泌系统所分泌的激素调节和控制。
孩子从3岁直到青春期开始前(女孩约10岁,男孩约12岁),此期间每年身高增长5-6厘米。
由于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儿童进入青春期后生长再次加快。
生长激素对人体的生长起着主导作用,如果生长激素缺乏则会引起身材矮小。
人体共有两个突增期,第一个突增期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年增幅达20-25厘米,第二个突增期在发育前,年增幅达8-10厘米,此时也是对身高调整的最佳时段(尤其是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