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给药系统
药剂学4 靶向制剂概述
(5)具有运转足够量药物能力,而且有一 定的机械强度和生物降解速度。 释药速度适宜,保证在靶区释放出大量 药物。
免疫磁性微球靶向原理示意图
二、栓塞靶向制剂
栓塞靶向制剂:动脉栓塞是通过插入动脉的导管将栓塞 物输送到靶组织或靶器官的医疗技术。 栓塞的目的是阻断对靶区的血液供应和营养,使靶区 的肿瘤细胞缺血坏死,起到栓塞和靶向化疗的双重作 用。
迄今,研究最多的被动靶向给药制剂是
Liposomes
Micro-
emulsions
Microspheres Nanoparticles
Microparticles drug delievey systems
微粒给药系统为分子组装体,药物分子包裹在载体内, 通常在微粒核心。 微粒给药系统可使药物与周围环境分离,保护药物避 免酶的降解。 由于不需共价连接,因此一种药物载体可装载不同种 类的药物,并且较大分子连接物有更高的载药量。
脂质体
脂质体(liposomes)
是将药物包封于
类脂质双分子层内
形成的微型泡囊。
聚合物纳米粒
聚合物纳米粒(polymeric nanoparticle)
由各种生物相容性聚合物(biocompatible polymers)制成,
粒径在10-1000 nm。
药物被包裹在载体膜内称为纳米囊, 药物分散在载体基质中称为纳米球。
1.相对摄取率(re) re=(AUCi)p/(AUCi)s
不同制剂同一组 织或器官比较
式中:AUCi是由浓度-时间曲线求得的第i个器官或
组织的药时曲线下面积,脚标p和s分别表示药物制
剂及药物溶液。
re大于1表示药物制剂在该器官或组织有靶向性,
re愈大靶向效果愈好,等于或小于1表示无靶向性。
9014 微粒制剂指导原则 微粒制剂,也称微粒给药系统
9014 微粒制剂指导原则 微粒制剂,也称微粒给药系统(microparticle drug delivery system,MDDS) , 系指药物或与适宜载体(一般为生物可降解材料) ,经过一定的分散包埋技术制 得具有一定粒径(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微粒组成的固态、液态或气态药物制剂, 具有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与口味、液态药物固态化、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 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或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或改善药物的稳定性,或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或延缓药物释放、提高药物靶向性等作用的一大类新型药物 制剂。
根据药剂学分散系统分类原则,将直径在 10-4~10-9m 范围的分散相构成的 分散体系统称为微粒分散体系,其中,分散相粒径在 1~500μm 范围内统称为粗 (微米)分散体系的 MDDS,主要包括微囊、微球亚微乳等;粒径小于 1000 nm 属于纳米分散体系的 MDDS,主要包括脂质体、纳米乳、纳米粒、聚合物胶束 等。
微囊、微球、亚微乳、脂质体、纳米乳、纳米粒、聚合物胶束等均可作为药 物载体。
随着现代制剂技术的发展,微粒载体制剂已逐渐用于临床,其给药途径包括 外用、口服与注射。
外用和口服微粒载体制剂一般将有利于药物对皮肤、粘膜等 生物膜的渗透性,注射用微粒载体制剂一般具有缓释、控释或靶向作用。
其中具 有靶向性药物载体的制剂通常称为靶向制剂。
靶向制剂系指采用载体将药物通过循环系统浓集于或接近靶器官、靶组织、 靶细胞和细胞内结构的一类新制剂,具有提高疗效并显著降低对其他组织、器官 及全身的毒副作用。
靶向制剂可分为三类:①一级靶向制剂,系指进入靶部位的 毛细血管床释药;②二级靶向制剂,系指药物进入靶部位的特殊细胞(如肿瘤细 胞)释药,而不作用于正常细胞;③三级靶向制剂,系指药物作用于细胞内的一 定部位。
一、药物载体的类型 (1)微囊系指固态或液态药物被载体辅料包封成的微小胶囊。
通常粒径在 1~ 250μm 之间的称微囊, 而粒径在 0.1~1μm 之间的称亚微囊, 粒径在 10~100nm 之间的称纳米囊。
口服微粒给药系统的研究
远程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口服微粒给药系统的研究姓名与学号年级与专业学习中心指导教师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1.本人郑重地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有关规定完成的。
2.本人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加以注释和说明。
3. 本人承诺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和研究内容过程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相关数据等行为。
4. 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年月日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可以将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年月日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要摘要生物利用度低是大分子药物尤其是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口服给药的最大障碍。
采用脂质体、微囊、微球等微粒载体系统能有效提高载药能力,避免大分子药物在胃肠道内失活,增加口服药物的吸收,而且在高分子材料的选择、修饰、改性的基础上,再佐以酶抑制剂、促进吸收剂,可以更有效的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现着重从微粒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机制、吸收所遇到的主要障碍、影响吸收的因素、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策略、常用生物技术药物口服微粒给药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给药系统;口服;微粒I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目录目录摘要 (I)引言 (1)一、微粒给药系统国内外研究综述 (2)(一)口服微粒给药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2)(二)口服微粒给药可以避免多肽类药物胃肠道失活 (3)二、胃肠道系统中的吸收机制 (4)三、胃肠道吸收的主要障碍 (5)四、影响吸收的因素 (6)(一)粒径的大小 (6)(二)疏水作用力的影响 (6)(三)药物的MW (6)(四)释药环境 (6)五、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8)(一)靶向给药 (8)(二)黏膜黏附给药 (8)(三)包衣防降解 (9)(四)加入吸收促进剂 (9)(五)加入酶抑制剂 (9)六、常用的生物技术药物口服给药系统 (11)(一)聚合物微粒 (11)(二)脂质微粒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I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引言引言大多数生物技术药物的临床常用给药途径为注射溶液剂和冻干粉针剂,给药途径比较单一,且频繁给药,患者顺应性差。
9014微粒制剂指导原则
9014 微粒制剂指导原则微粒制剂,也称微粒给药系统(microparticle drug delivery system, MDDS), 系指药物或与适宜载体(一般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经过一定的分散包埋技术制得具有一定粒度 (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微粒组成的固态、液态、半固态或气态药物制剂具有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与口味、液态药物固态化、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或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或改善药物的稳定性,或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或延缓药物释放、提高药物靶向性等作用的一大类型药物制剂。
根据药剂学分散系统分类原则,将直径在10-4〜10-9范围的分散相构成的分散体系统称为微粒分散体系,其中分散相粒径在 1~500μm范围内统称为粗(微米)分散体系MDDS ,主要包括微囊、微球、亚微乳等;粒径小于1000nm属于纳米分散体系的MDDS,主要包括脂质体、纳米乳、纳米粒、聚合物胶束等。
微囊、微球、亚微乳、脂质体、纳米乳、纳米粒、聚合物胶束等均可作为药物载体。
随着现代制剂技术的发展,微粒载体制剂已逐渐用于临床,其给药途径包括外用、口服与注射。
外用和口服微粒剂一般将有利于药物对皮肤、黏膜等生物膜的渗透性,注射用微粒制剂一般具有缓释、控释或靶向作用。
其中具有靶向作用的药物制剂通常称为靶向制剂。
靶向制剂系指采用载体将药物通过循环系统浓集于或靠近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和细胞内结构的一类新制剂,有提髙疗效并显著降低对其他组织、器官及全身的毒副作用。
靶向制剂可分为三类:①一级靶向制剂,系指进人靶部位的毛细血管床释药;②二级靶向制剂,系指药物进人靶部位的特殊细胞(如肿瘤细胞)释药,而不作用于正常细胞③三级靶向制剂,系指药物作用于细胞内的一定部位。
一、药物载体的类型(1)微囊系指固态或液态药物被载体辅料包封成的小胶囊。
通常粒径在1~250μm之间的称微囊,而粒径0.1~1μm之间的称亚微囊,粒径在10~l00nm之间的称纳米囊。
11-药剂学-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
2.高分子聚合物在固体微粒表面上的吸附构型 高分子在溶液中具有一定的挠曲性和一定数量 的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能吸附在固体微粒 表面上而使吸附的高分子具有一定形状。 其吸附的高分子构型取决于固体微粒和高分子 聚合物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固 体微粒表面吸附点的数目、高分子聚合物的链 长与活性基团的数目和位置、高分子聚合物在 溶剂中的溶解度等都是影响其吸附构型的重要 因素。 这样可将吸附高分子聚合物的构型分成六种形 式。
当微粒的半径大于1μm后,微粒的平均 位移只有0.656μm/s,已不显著,在分散 介质中受重力场作用而匀速运动,此时 应按Stoke′s定律,其沉降或上浮的速 度u以下式表示:
2a (ρ − ρ ) g u= 9η
2 0
式中,a——微粒的半径;g——重力加 速度;η——分散介质的粘度;ρ和 ρ0——微粒和分散介质的密度。
吸附高分子的构型
(二)高分子化合物的稳定作用 高分子化合物对微粒分散系的稳定作用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方面:高分子吸附层存在,产生一 种 新 的 斥 力 势 能 ─ 空 间 斥 力 势 能 (Steric Repulsive Energy);高分子的存在减小微粒 间的Hamaker常数,因而也就减少了范德华引 力势能;带电高分子被吸附会增加微粒间的静 电斥力势能。 总的势能VT: VT= VA + VR + VS 中, VA—— 吸 引 势 能 , VR—— 静 电 斥 力 势 能 , VS——空间斥力势能。
当微粒半径a>1μm后,则微粒就要沉降 或上浮,动力稳定性较差。因此为了减 小微粒沉降或上浮的速度,则通过增加 分散介质的粘度,加入增稠剂,调节微 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使ρ≈ρ0。这 样可提高此微粒分散制剂的稳定性。 但最主要的是减小微粒的半径,当微粒 半径a从 10μm减小为 1μm时,其沉降 速度从4.36×102μm/s降低为 4.36μm/s,相差100倍。
微粒和纳米粒眼部给药系统
[5]Riz os I.Three 2year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caused by dilat 2ed cardiomy opathy and L 2carnitine adm inistration [J ].Am Heart J ,2000,139(2Pt3):s120.[6]Sethi R ,Dhalla K S ,G anguly PK,et al .Beneficial effects of propionylL 2carnitine on sarcolemmal changes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due to my 2ocardial in farction[J ].Cardiovasc Res ,1999,42(3):607.[7]Eskandari G H ,K andem ir O ,P olat G,et al .Serum L 2carnitine levelsand lipoprotein com positions in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patients[J ].Clin Biochem ,2001,34(5):431.[8]Neri S ,Pistone G,Saraceno B ,et al .L 2carnitine decreases severityand type of fatigue induced by interferon 2alpha in the treatment of pa 2tients with hepatitis C[J ].Neuro Psychobiology ,2003,47(2):94.[9]杨金龙,夏子禹,游龙英,等.复方卡尼汀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1,20(2):125.[11]M alaguarnera M ,Pistone G,Astuto M ,et al .L 2carnitine in the treat 2ment of m ild or m oderate hepatic encephalopathy[J ].Dig Dis ,2003,21(3):271.[12]林修,叶榕,王耀新.卡尼汀治疗急性脑梗死[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1,20(2):121.[13]M ontg omery S A ,Thal LJ ,Amrein R ,et al .M eta 2analysis of doubleblind random 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of acetyl 2L 2carnitine versus placebo in the treatment of m ild cognitive im pairment and m ild Alzheimer ’s disease [J ].Int Clin Psychopharmacol ,2003,18(2):61.[14]Benvenga S ,Ruggeri RM ,Russ o A ,et al .Usefulness of L 2carnitine ,a naturally accurally peripheral antag onist of thyroid horm one action in iatrogenic hyperthyroidism :a random ized ,double 2blind ,placebo 2con 2trolled clinical trial[J ].J Clin Endocrinol M etab ,2001,86(8):3579.[15]Benvenga S ,Lapa D ,Canav o S ,et al .Successive thyroid storms treat 2ed with L 2carnitine and low doses of methimaz ole [J ].Am J M ed ,2003,115(5):417.[16]M alone J I ,Schocken DD ,M orris on AD ,et al .Diabetic cardiomy opa 2thy and carnitine deficiency[J ].J Diabetes C om plications ,1999,13(2):86.[17]王咏梅,殷仁富,杜荣增,等.左旋卡尼汀对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血浆肉碱浓度及血糖的影响[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4):425.[18]Vestla E ,Racek J ,Irefil L ,et al .E ffect of L 2carnitine supplementa 2tion in hem odialysis patients[J ].Nephron ,2001,88(1):218.[19]M atsumura M ,Hatakeyama S ,K oni I ,et al .C orrelation betweenserum carnitine levels and erythrocyte osm otic fragility in hem odialysis patients[J ].Nephron ,1996,72(4):574.[20]Labonia W D.L 2carnitine effects on anem ia in hem odialyzed patientstreated with erythropoietin[J ].Am J K idney Dis ,1995,26(5):757.[21]Boran M ,Dalva I ,G onenc F ,et al .Response to recombinant humanerythropoietin (r 2HuEPO )and L 2carnitine comb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anem ia of end 2stage renal disease[J ].Nephron ,1996,73(2):314.(2004201202收稿)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100204)【作者简介】 胡 (1981-),男,在读硕士研究生。
微粒给药系统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进展
2019.24科学技术创新微粒给药系统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进展杨硕(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微粒给药系统(Microparticle Drug Delivery Systems ,MDDS )作为国内外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备受关注。
MDDS 具有诸多优势:如载药量高;生物利用度高;局部和全身副作用少;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提高疗效和患者依从性;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微粒在介质中的稳定性;有缓释作用和靶向性[1]。
本文就MDDS 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进展作以综述,为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1MDDS 在制剂中的应用1.1长效制剂、缓释制剂中的应用通过将药物包封在聚合物基质中,降低药物的溶出速率,达到长效或缓释效果。
MDDS 将药物的血液浓度长时间保持在治疗窗内,可以降低给药频率,从而改善毒副作用。
Muhammad Hanif [2]制备的奈必洛尔脂质体,能达到24h 的缓释效果,改善奈必洛尔口服生物利用度。
1.2控释制剂中的应用控释制剂指在规定介质中,药物缓慢恒速的于局部或全身释放,具有零级释药的动力学特征[3]。
Nagendra R [4]制备奥昔布宁氯化物微粒,体外释放行为达到控释效果,制剂中药物的稳定性良好。
1.3局部给药中的应用通过局部给药,在一定的时间内,微粒可在作用部位维持有效治疗浓度。
局部给药不仅可以在患处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还可以减少药物对全身的毒副作用。
Flexion Therapeutics [5]以PLGA 为载体包封曲安奈德制备的FX-006微粒可通过关节腔内注射给药治疗关节炎,使FX-006在关节炎治疗方面的统计学上得到显著改善。
1.4脉冲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脉冲给药系统指在给药后不立即释药,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一次或多次突然释放药物的制剂。
在脉冲给药系统中,MDDS 可应用于抗生素和疫苗的制剂。
抗生素的脉冲制剂可避免缓、控释制剂给药时,抗生素在体内维持较长时间的低血药浓度,从而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微粒给药系统不同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微粒给药系统不同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微粒给药系统是一种将药物包裹在微粒中,并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将药物直接送达到靶组织或器官的药物传递系统。
由于微粒的微小尺寸、高表面积和药物包裹可控性等特点,微粒给药系统已经被广泛研究应用于医药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微粒给药系统在口服、皮肤贴剂和局部给药等不同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首先,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之一、传统的口服药物往往因为药物的低生物利用度、剂量波动和副作用等问题而受到限制。
微粒给药系统通过包裹药物在微粒中,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近年来,针对口服给药的微粒给药系统已经有了很多研究进展。
例如,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微粒被广泛用于口服给药,其可以稳定药物并延缓药物的释放,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此外,纳米微粒给药系统也被用于口腔给药,通过调控微粒的尺寸和表面性质,可以提高药物在口腔黏膜的吸收率。
其次,皮肤贴剂是一种将药物直接施加在皮肤上,通过皮肤渗透将药物传递到体内的给药方法。
传统的皮肤贴剂往往因为药物的渗透性差和缓慢吸收等问题而受到限制。
微粒给药系统通过调控微粒的尺寸和表面性质,可以提高药物在皮肤上的渗透性和吸收率,增加药物的疗效。
例如,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微粒被广泛用于皮肤贴剂,通过调控微粒的大小和形态,可以改变微粒在皮肤上的渗透性,提高药物的吸收率。
此外,纳米微粒给药系统也被用于皮肤贴剂,通过调控纳米粒子的尺寸和表面性质,可以提高药物在皮肤上的渗透性和吸收率。
最后,局部给药是一种将药物直接施加在目标组织或器官上,通过局部作用将药物传递到目标组织或器官的给药方法。
微粒给药系统可以通过调控微粒的尺寸和表面性质,将药物直接传递到目标组织或器官上,提高药物的疗效。
例如,纳米粒子给药系统已经被广泛用于乳腺癌的局部给药,通过调控纳米粒子的尺寸和表面性质,可以提高药物在乳腺组织中的渗透性和吸收率,增加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此外,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微粒也被用于骨组织的局部给药,通过调控微粒的形态和表面性质,可以增强微粒在骨组织中的附着力并延缓药物的释放,提高药物的疗效。
药物微粒分散体系的基础理论
注:溶胶粒子表面电荷旳起源
电离作用:胶粒旳基团解离;硅胶粒子表面旳SiO2分子与 水生成H2SiO3,若解离生成SiO32-,使硅溶胶带负电,介质 具有H+离子而带正电。
吸附作用:胶粒优先吸附与本身有相同成份旳离子。如 AgNO3与KI→AgI,可吸附Ag+或I-带电。
¨ 当一束光线在暗室经过胶粒分散系,在其侧面可 看到明显旳乳光,即Tyndall现象。丁铎尔现象是 (胶体)微粒散射光旳宏观体现。
¨ 低分子溶液—透射光;粗分散体系—反射光; ¨ 胶体分散系—散射光。
丁达尔现象
• 丁达尔现象(Tyndall phenomena)
• 在暗室中,将一束光经过溶胶时,在侧面 可看到一种发亮旳光柱,称为乳光,即丁 达尔(Tyndall)现象。
又是布朗运动旳宏观体现。
• 布朗运动使很小旳微粒具有了动力学稳定性。 • 微粒运动旳平均位移Δ可用布朗运动方程表达:
RTt
3rN A
(4-1)
t-时间;T-热力学温度;η-介质粘度;r-微粒半径;NA-介质微粒数目
★ r愈小,介质粘度愈小,温度愈高,粒子旳平均位
移愈大,布朗运动愈明显。
布朗运动:粒子永不断息旳无规则旳直线运动
布朗运动是粒子在每一瞬间受介质分子碰撞旳 合力方向不断变化旳成果。因为胶粒不断运动, 从其周围分子不断取得动能,从而可抗衡重力 作用而不发生聚沉。
(二)沉降——Stokes’定律
• 粒径较大旳微粒受重力作 用,静置时会自然沉降, 其沉降速度服从Stokes’ 定律: (4-11)
V 2r2(1 2)g 9
摩擦带电:非导体构成旳体系中,介电常数较大旳一相易带 正电,另一相带负电。如玻璃(15)在水中(81)带负电,苯中 (2)带正电。
微粒给药系统不同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微粒给药系统不同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微粒给药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药物给药系统,通过制备微粒来载药,
并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进行药物的释放和传递。
本文将对微粒给药系
统在不同给药途径上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包括口服给药、局部给药
和注射给药。
1. 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之一,通过口腔将药物引入到胃肠道中,被吸收到血液中发挥药效。
微粒给药系统在口服给药中具有良好
的应用潜力,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的稳定性。
例如,聚
乙二醇微粒给药系统可以提高水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逐渐释放药物,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2. 局部给药
局部给药是直接将药物应用于皮肤、眼部、鼻腔等部位,常用于治
疗局部疾病。
微粒给药系统在局部给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纳米颗粒给药系统可以通过改变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来调节药物的渗透性,提高药物在局部的疗效。
3. 注射给药
注射给药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体内,进入血液循环,常用于治疗严
重的疾病或需要快速起效的情况。
微粒给药系统在注射给药中也具有
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粒给药系统可以提供长效
的药物释放,减少药物的频繁注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除了以上三种给药途径外,微粒给药系统还可以在其他给药途径上进行应用,如肺部给药、皮下给药等,以满足不同疾病治疗的需求。
总之,微粒给药系统在不同给药途径上的研究进展为药物的传递和释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探索微粒给药系统的制备技术、药物材料选择以及给药途径的优化,以提高微粒给药系统的应用效果和临床转化的成功率。
(整理集锦)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是基于药物的溶解度及膜通透性对所有药物进行科学分类的系统,共分成4类: 高溶解性和高透膜性( Ⅰ类) 、低溶解性和高透膜性( Ⅱ类) 、高溶解性和低透膜性( Ⅲ类)和低溶解性和低透膜性( Ⅳ类) 。
高溶解性和低透膜性( Ⅲ类)药物主要包括蛋白质、多肽、核酸、多糖、皂苷类药物等,多为基因工程药物或传统中药中水溶性活性成分。
某些水溶性的药物,药物极性太强,油水分配系数太低,反而导致药物不利于吸收,而且药物肠道不稳定,因此在提高该类药物生物利用度方法:1. 极性或亲水性药物由于油水分配系数低或跨膜扩散能力差而不能有效地分配到小肠壁细胞膜,吸收差,可加入过量反离子与该药物合用,从而可以形成亲脂性较强的离子对而促进吸收;2. 如果由于药物分子结构中氢键数目较多导致透膜速率下降时,可加入促渗剂改善膜渗透性;3. 制备磷脂复合物解决某些药物生物度差的方法之一。
可改变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亲水药物制成复合物后大都亲脂性增强,且磷脂复合物在水中可分散成极小的囊泡结构利于透过生物膜。
例如苦参素4. 制备脂质体,利用脂质体也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的降解。
5. 制备自乳化给药系统,例如山地明口服自乳化给药系统,药剂微乳史上的成功案例。
6. 制备口服纳米粒给药系统,利用纳米粒子的效应,直接被细胞膜胞饮或吞噬,通过生物膜而被吸收。
一些大分子多肽类物同样存在生物利用度低和易失活降解的情况例如胰岛素,有将其制成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报道,可以借鉴一下。
7. 制剂学方法:将该类药物做成片剂后包裹肠溶衣,避免或大大降低肠道菌群或酶对主要的水解破坏。
8. 化学修饰,如制备前体药物参考文献吴诚,王玲,刘丽宏.提高难透膜水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研究进展,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2.39(4):298贺然,刘国琴,李琳.玻璃微球法制备胰岛素脂质体的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提高难透膜水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研究进展吴诚,王玲,刘丽宏[摘要]难透膜水溶性药物多为基因工程药物或传统中药中水溶性活性成分,近年来该类药物发展迅速,但由于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在临床上往往需要注射给药,开发此类药物的口服制剂是近年来药剂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微粒给药系统在体内分布的特点及制剂研究分析
微粒给药系统在体内分布的特点及制剂研究分析发表时间:2016-08-05T16:33:58.7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2期作者:云月[导读] 其被动靶向性、主动靶向性、长循环性以及阳离子脂质体,均对药物的治疗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云月(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海口 570311)【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粒给药系统在体内分布的特点以及制剂设计的研究。
方法:利用微粒给药系统在体内具有的不同分布特点,分析制剂的研究设计。
结果:制剂设计得到的被动靶向性、表面抗体或配基修饰的主动靶向性以及表面修饰技术的长循环性,其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作用时间以及体内靶向定位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改变微粒所带电荷的阳离子脂质体还提高了对晚期癌症的治疗效果。
结论:利用微粒给药系统在体内不同分布特点进行的制剂设计,其被动靶向性、主动靶向性、长循环性以及阳离子脂质体,均对药物的治疗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粒给药系统;体内分布;制剂;靶向【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2-0370-02微粒给药系统(microparticle drug delivery systems,MDDS)是一种分散系统,主要指的是将药物分散或者包埋于粒径范围在10-9~10-4m的高分子聚合物中,通过过程中的毛细血管将其机械滞留,或者是肝脾以及骨髓中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导致其在某组织或者血管中浓集起到的靶向作用。
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系统发展比较迅速,且研究表明该系统可以对使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以及生物利用度得到明显的提高,稳定性得到改善,缓释作用非常明显。
本次研究主要是从微粒给药系统在体内的分布特点以及制剂的设计方面进行的分析,具体如下。
1.微粒粒径对体内分布以及制剂设计的影响不同的微粒粒径大小,导致微粒给药系统在体内的分布也不尽相同,且选择性不同使其具有了一定的靶向性[1]。
生物药剂学第四章 药物分布
二、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对分布的影响
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 ❖ 转运速度取决于血液中游离型药物浓度 ❖ 蛋白结合的可逆性、饱和性、竞争性 ❖ 蛋白结合可作为药物贮库 ❖ 置换现象
二、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对分布的影响
蛋白结合与药效 • 可降低药物的分布与消除速度,延长作用时间 • 有减毒和保护机体的作用 • 血浆游离药物浓度和药物疗效
第四节 脑内分布
一、血脑屏障概念: 脑组织对外来物质有选择的摄取的能力称为血脑
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其功能在于保护中 枢神经系统使其具有稳定的化学环境。
一、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的生理基础: -神经胶质细 -无膜孔的毛细血管壁 - 脂质屏障
血脑屏障的生理基础 - 血液-脑组织屏障 - 血液-脑脊液屏障 - 脑脊液-脑屏障
➢ 蓄积(accumulation) :长期连续用药时,机体 某些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 主要原因:药物对组织有特殊的亲和性 ➢ 结合物不易透过细胞膜,使药物蓄积在组织中 ➢ 例如:地高辛、四环素
四、药物的体内分布与生物膜
➢ 生物膜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重要部位; ➢ 与药物转运相关的受体、转运体的影响; ➢ 某些受体、转运体在多数肿瘤细胞高表达;
• 脂质体、微球、毫微粒、复合乳剂等载体制剂淋巴分布 的倾向性高,不同乳剂给药的淋巴浓度以W/O/W型> W/O型>O/W型为序。
四、从消化管向淋巴液的转运
➢ 大分子脂溶性药物以淋巴管转运为主; ➢ 药物通过甘油硬脂酸通路进入肠系膜淋巴管中; ➢ 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以乳糜微粒靶向淋巴。
第四节 脑内分布
➢ 药物的脂溶性影响分布;
❖ 亲脂性越大越易透过血脑屏障 ❖ 5位无取代,无活性; ❖ 5位取代基碳原子总数大于4,开始显效
第十一章 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
二、微粒大小与体内分布
小于 50nm的微粒能够穿透肝脏内皮,通过毛细血
管末梢或通过淋巴传递进入骨髓组织。
静脉注射、腹腔注射0.1~3.0m的微粒分散体系能
很快被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的巨噬细胞所吞噬,最 终多数药物微粒浓集于巨噬细胞丰富的 肝脏和脾 脏等部位,血液中的微粒逐渐被清除。
人肺毛细血管直径为2m,大于肺毛细血管直径的
第二节
微粒分散系的主要性质和特点
一、微粒大小与测定方法
微粒大小是微粒分散体系的重要参数,对其体内
外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微粒大小完全均一的体 系称为单分散体系;微粒大小不均一的体系称为 多分散体系。绝大多数微粒分散体系为多分散体 系。常用平均粒径来描述粒子大小。 常用的粒径表示方法:几何学粒径、比表面粒径、 有效粒径等。 微粒大小的测定方法有光学显微镜法、电子显微 镜法 、 激光散射法 、 库尔特计数法 、Stokes 沉降 法、吸附法等。
第三节
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
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直接关系到
微粒给药系统的应用。在宏观上, 微粒 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 可表现为 微粒粒 径的变化 , 微粒的絮凝 、 聚结 、 沉降 、 乳析和分层等等。 一、热力学稳定性 二、动力学稳定性 三、絮凝与反絮凝
一、热力学稳定性
微粒分散体系是多相分散体系,存在大
第十一章 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概述
分散体系(disperse system)是一种或几种物质
高度分散在某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被分 散的物质称为 分散相 (disperse phase),而连 粗分散体系的微粒给药系统包括混悬 续的介质称为分散介质(disperse medium)。 剂、乳剂、微囊、微球等。它们的粒 分散体系按分散相粒子的直径大小可分为小 径在500nm~100m范围内。 分子真溶液(直径<10-9m)、胶体分散体系(直 径在10-7 ~10-9m范围)和 粗分散体系 (直径 >10-7m)。 胶体分散体系的微粒给药系统包 括纳米微乳、脂质体、纳米粒、 将微粒直径在10-9~10-4m范围的分散相统称 纳米囊、纳米胶束等。它们的粒 为微粒,由微粒构成的分散体系则统称为微 径全都小于1000nm。 粒分散体系。
微粒给药系统不同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微粒给药系统不同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微粒给药系统是一种能够将药物包裹在微粒中,并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将药物传递到特定的部位或系统的药物控释系统。
近年来,微粒给药系统在药物传递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微粒给药系统不同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一、口服给药途径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之一,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来说,尤其具有便利性和良好的患者依从性。
传统的口服给药方式存在药物稳定性差、肝脏首过效应和口服吸收不可控等问题。
而采用微粒给药系统可以克服这些问题,通过包裹药物在微粒中,以膜控释或内聚控释的形式缓慢释放药物,提高生物利用度和药效,减少肝脏首过效应。
二、皮肤贴膜给药途径皮肤贴膜给药是一种通过贴膜将药物逐渐释放到皮肤表面,通过皮肤吸收的给药方式。
然而,传统的皮肤贴膜给药存在粘附性不佳、药物释放不均匀等问题。
微粒给药系统通过将药物包裹在微粒中,并将其加入到贴膜中,可以大大提高贴膜的粘附性和药物释放的均匀性,增强其吸收效果。
三、肌肉注射给药途径肌肉注射给药是通过注射器将药物注射到肌肉层进行吸收和传递的给药方式。
然而,传统的肌肉注射给药方式存在注射不便、注射位置不准确等问题。
微粒给药系统可以通过将药物微粒化并与载体结合,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和定向输送,从而提高药效并减少剂量。
四、鼻腔给药途径鼻腔给药是通过鼻腔黏膜吸收药物的一种给药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给药途径,鼻腔给药具有吸收迅速、绕过肝脏首过效应、便利性良好等优点。
而采用微粒给药系统可以有效控制药物在鼻腔内的停留时间,并将药物通过微粒的方式定向输送到特定部位,提高药物吸收效果。
总结起来,微粒给药系统在不同的给药途径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通过微粒化并将药物包裹在微粒中,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减少不良反应并提高治疗效果。
微粒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为临床药物传递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有望推动药物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微粒操控技术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微粒操控技术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药物递送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医学技术,它旨在提高药物的疗效并降低副作用。
随着微粒操控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微粒操控技术,包括微粒制备、微粒表面修饰、微粒药物封装等,通过控制微粒的尺寸、表面特性、药物释放模式等参数,实现药物的精确递送。
这种技术可以克服传统药物递送系统的局限性,如药物的释放速度和稳定性等。
首先,微粒操控技术可以实现药物的定时、定位和定量递送。
通过控制微粒的尺寸和表面特性,可以将其导向特定的组织或细胞类型,从而实现药物的靶向递送。
此外,微粒还可以携带药物在特定时间内缓慢释放,提高药物的疗效并降低副作用。
其次,微粒操控技术可以克服传统药物递送系统的一些挑战,如生物屏障和药物浓度的波动。
由于微粒可以被人体内吞或与细胞结合,因此它们可以克服生物屏障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此外,由于微粒可以在体内长时间存在并缓慢释放药物,因此可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减少药物浓度的波动。
在某些情况下,微粒操控技术还可以实现药物的缓释和药物的联合治疗。
例如,通过将不同的药物封装在同一种微粒中,可以实现药物的联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此外,微粒还可以携带基因药物和细胞药物等新兴药物类型,为未来的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尽管微粒操控技术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潜在的优点和潜力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随着这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创新药物递送系统的出现,这将为医疗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
总之,微粒操控技术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新兴技术。
它通过控制微粒的尺寸、表面特性、药物释放模式等参数,实现药物的精确递送,克服传统药物递送系统的局限性。
随着这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期待它在未来的医疗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两亲嵌段聚合物载药胶束研究进展构成亲水链段的材料:PEG、聚( 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 ( PMPC)构成憎水链段的材料:聚酯、聚氨基酸以及聚酰胺、聚乳酸( PLA )]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PLGA)、聚己内酯( PCL)、聚天冬氨酸( PAsp)、聚组氨酸( PHis)] 以及聚谷氨酸苄酯( PBLG)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氮氧自由基调介聚合( NMP),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两亲嵌段聚合物载药胶束的制备:有机溶剂挥发法和透析法有机溶剂挥发法将药物和两亲嵌段聚合物一同溶于丙酮、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后加入去离子水, 在敞口条件下用剧烈搅动或旋转蒸发等方法使有机溶剂挥发。
溶剂挥发完后, 将溶液离心、过滤以除去未被聚合物包裹的药物, 最后, 通过冷冻干燥得到聚合物的载药粒子或用去离子水将其配制成一定浓度后使用。
该方法的问题在于有机溶剂无法完全除净, 同时制备过程中将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透析法药物和聚合物一同溶于丙酮、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后将溶液装入截留分子量小于药物和聚合物但大于溶剂的透析袋中, 将该透析袋浸入去离子水中进行透析, 期间, 新鲜的去离子水不断替换原有的水,至溶剂除净后, 将溶液离心、过滤以除去未被聚合物包裹的药物, 最后, 用冷冻干燥法得到聚合物的载药粒子或用去离子水将其配制成一定浓度后使用。
该方法的缺陷是制备过程往往耗时数天, 同时, 透析过程将产生大量废水。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将药物溶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后, 加入两亲嵌段聚合物的水溶液中, 经充分搅拌后释压放出二氧化碳而制得胶束。
具有靶向性的载药胶束:pH 敏感型胶束肿瘤细胞的pH 值较正常细胞低,因此在中性条件下稳定而在弱酸性条件下分解的载药胶束可以实现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靶向性释放。
2.姜黄素PLGA-PEG-PLGA载药胶束的研究【摘要】姜黄素(Curcumin, CUR)为黄色双酚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但其水溶性差,性质不稳定,体内代谢迅速,生物利用度低,严重制约了其开发与应用。
如何改善CUR的各方面缺点,制备生物利用度高、用药量低的CUR制剂已经成为近年来药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由疏水-亲水链段组成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可以在水溶液中自发组装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超分子有序聚集体胶束,处于壳层的亲水链段可避免药物与水环境的接触,稳定聚合物胶束,避免体内网状内皮系统识别;疏水链段组成的内核提供了疏水微环境,可增加难溶性物质在水环境中的溶解度。
该类胶束可提高脂溶性药物的水溶性,改善药物释放特性,实现药物靶向控制释放。
本文首先进行了PLGA-PEG-PLG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结构表征等研究。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LGA-PEG-PLGA包载CUR胶束的制备工艺、含量测定方法等,并测定了该嵌段共聚物的临界胶束浓度、空白和载药胶束的粒径分布、载药胶束的zeta电位和微观形态以及体外释药行为。
同时,建立了血浆及各组织中CUR提取与定量分析的HPLC方法,研究了CUR载药胶束体内药动学性质及组织分布。
研究发现,采用水透析方法制备CUR的PLGA-PEG-PLGA胶束,其包封率平均值为70.03±0.34%,载药量平均值为6.4±0.02%,平均粒径为26.29nm,计算药物的溶解度为1.47mg/ml, zeta电位为-0.7lmV。
体外释放研究表明,CUR胶束的体外释放呈现先突释后缓释的特性,符合双相双指数动力学模型。
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CUR胶束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平均滞留时间、清除半衰期和分布半衰期均高于对照制剂,分别为对照制剂的1.31倍、2.67倍、2.48倍和4.54倍。
同时,也降低了CUR血浆总清除率和峰浓度。
半衰期、平均滞留时间的延长以及总清除率的降低,提示该胶束可延长CUR体内作用时间。
组织分布研究发现,与CUR对照制剂相比,CUR胶束在脑、肺的Ce值分别为2.00和1.02;相对摄取率(Relative uptake efficiency,RUE)分别为14.31、5.56;相对靶向率(Relative targeting efficiency,RTE)分别为247.22%和34.72%,表明该胶束可明显促进CUR在脑和肺部的分布和富集3.生物可吸收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纳米胶束药物控释体系研究【作者】杨柳;【作者基本信息】复旦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2010,博士【摘要】近二十年来,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纳米胶束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控释体系得到了大量的研究。
该胶束具有核-壳结构,其中疏水性的PLA链段组成胶束的内核,能够在其中包埋疏水型药物分子,而亲水性的PEG链段则组成了胶束的外壳,能够保持胶束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但一般文献中采用的制备胶束的方法多为溶剂挥发法或透析法等,其中都涉及到二氯甲烷、乙腈、丙酮等有机溶剂的使用,残留的有机溶剂对人体具有很大危害,容易导致副作用的发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制备纳米胶束的方法-直接溶解法。
该方法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且操作简单,在药物控释体系研究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同时,还通过混合等摩尔的左旋PLLA-PEG和右旋PDLA-PEG共聚物制备得到了L/D混合型纳米胶束,考查了PLLA和PDLA链段间的立体复合作用对胶束体系的影响。
主要内容如下:(1)在乳酸锌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由单羟基或双羟基PEG引发L或D型丙交酯进行开环聚合得到了一系列PLA-PEG两嵌段和三嵌段共聚物,并对其分子量及其分布、化学组成、结晶行为和热学性质等进行了全面的表征。
采用直接溶解法制备得到了PLA-PEG共聚物胶束溶液,并利用表面张力测试方法考查了各种因素对其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由于PLLA和PDLA链段间较强的立体复合作用,L/D 混合型胶束体系比单一型胶束更加稳定。
聚合物胶束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共聚物的链结构和化学组成。
在加入电解质和37℃下的CMC数据表明胶束在模拟生物体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由CMC对温度的依赖关系计算得到胶束化过程中的各热力学参数,结果显示胶束的形成是自发的过程,且受体系熵增推动力的影响。
另外,采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得到了胶束的粒径大小和结构形态。
(2)研究了一系列PLA-PEG嵌段共聚物胶束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L/D混合型胶束的水力学半径(Rh)低于PLLA-PEG单一型胶束,同时胶束粒径随着温度和疏水性链段长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在加入电解质盐后有所下降。
首次采用水相凝胶渗透色谱测试得到了胶束的分子量及聚集数,并与静态光散射方法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显示,混合型胶束的聚集数低于单一型胶束,且聚集数随着疏水性链段的增长和电解质盐的加入而降低,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实验得到了胶束的均方回旋半径(Rg)和其与水力学半径之比(Rg/Rh),两者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当温度由15℃升高到35℃时,胶束溶液的第二维利系数从负值变为正值,显示出水从共聚物不良溶剂向良溶剂的转变。
胶束的平均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证明了由于水分子膨胀效应的影响,胶束结构在较高温度下更为疏松。
(3)采用直接溶解法和透析法制备得到了一系列PLA-PEG嵌段共聚物胶束,并分别对其水解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降解时间内,透析法得到的胶束粒径变化不大,而直接溶解法所得胶束的粒径出现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这是由于不同的胶束形成机理使得前者结构更加紧密的缘故。
含有较长疏水性PLA链段的胶束结构更加稳定,粒径变化较小。
另外,L/D混合型胶束能够比单一型胶束保持更长时间的结构完整性。
随着降解的进行,共聚物的平均分子量逐渐降低,分子量分布变宽,尤其是对于结构较致密的透析法胶束和L/D混合型胶束,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这主要归因于降解产生的大量乳酸低聚物很难扩散出去,导致胶束内部羧端基浓度升高,从而加速了剩余酯键的断裂。
降解过程中共聚物分子链上PEG含量升高,使得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和结晶温度降低。
然而,降解产生的大量乳酸低聚物对PEG链段的结晶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共聚物熔点和熔融焓的降低。
(4)采用疏水型抗癌药物紫杉醇作为模型药物,由直接溶解法制备得到了PLA-PEG嵌段共聚物载药胶束,并与透析法载药胶束在体外释药行为和体内抗癌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
结果显示直接溶解法所得胶束具有与传统透析法胶束相当的药物包封率和载药量。
另外,由于立体复合作用使得L/D混合型胶束的药物包封能力远大于单一型胶束。
DLS结果显示胶束在包药之后粒径有所增大。
载药胶束的体外释药性质受到制备方法和共聚物组成的影响,直接溶解法胶束表现出较快的释放速率。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在注射载药胶束治疗之后,紫杉醇在体内广泛分布且能够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
与临床紫杉醇针剂和透析法载药胶束相比,直接溶解法所得载药胶束具有更高的抗肿瘤效率4.一种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胶束纳米载药系统及制备方法一种两亲性聚合物胶束纳米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亲性聚合物作为载体材料、添加疏水性分子并包埋疏水性或水溶性低的抗肿瘤药物制成,平均粒径为在10nm-100nm范围内。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疏水性分子增加聚合物胶束对抗肿瘤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方法,所述的聚合物胶束由两亲性聚合物如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PEG-DSPE)通过膜水化法制备而成,胶束可用于包载难溶性或低水溶性的抗肿瘤药物,用于肿瘤的化学治疗。
在利用膜水化法制备聚合物胶束的过程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具有较长脂肪链(10-20个碳原子)的疏水性分子如磷脂分子得到的聚合物胶束,与未添加疏水性分子制得的聚合物胶束相比,前者对抗肿瘤药物原料药的包封率及载药量明显增加。
聚合物胶束对原料药包封率的增加也就提高了对原料药的利用率,聚合物胶束的载药量增加则使其在用于肿瘤治疗时药物传输的效率提高,也就为进一步增加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建立了基础。
.5.载药聚合物胶束得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百度文库物理包埋:溶剂挥发紫杉醇载入聚乙二醇-b-聚(DL-丙交酯)冻干法紫杉醇+PVP-b-PDLLA溶于叔丁醇6. 作为载药系统的聚合物胶束和泡囊的研究7. 5-氟尿嘧啶的聚乙二醇-聚乳酸的胶束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通过化学结合法,研究将药物5-氟尿嘧啶(5-FU)与聚合物mPEG-PLA相连接,制备mPEG-PLA-5-FUA含药聚合物胶束,考察其体外释放性能。
方法在5-FU的N-1位引入乙酸基,通过DCC 缩合法,使5-氟尿嘧啶-1-基乙酸(5-FUA)与mPEG-PLA反应,制得含药聚合物mPEG-PLA-5-FUA,用红外吸收光谱(IR)、差示热分析法(DTA)验证其结构;采用透析法制备聚合物胶束,分别用透射电镜观察聚合物胶束的形态,激光散射法测定聚合物胶束的粒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计算胶束载药量,芘探针荧光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MC)值,转篮法测定胶束释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