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构建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体系构建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体系构建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许多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如学习压力过大、情感困扰、人际关系冲突等,这些问题导致学生的精神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发生自残或自杀等极端事件,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
因此,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体系的构建十分必要。
一、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机制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机制,完善相关的服务体系。
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学校应制定具体的心理辅导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举办心理辅导讲座、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设立专业的心理诊疗机构等。
二、加强导师制度的建设导师作为学生的成长引领者,应在学习之外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学校应加强导师的心理健康加固能力,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和指导,并让导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和支持,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
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作为心理问题最为容易发生的人群,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识别心理问题的能力,掌握相应的心理咨询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及时发现自身的内心问题,避免不必要的心理困扰和危机。
四、建立有效的网络防范机制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暴力和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普遍,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高校应该建立网络监测机制,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制定相应的网络安全教育计划,加强对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学会利用网络来获取知识和信息,培养健康的心理实现。
五、严格管理和教育高校应该增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管控。
从教育角度出发,学校应严格落实学生管理制度,规范学生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产生健康的社交行为,逐步推动学生建立积极阳光、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学校也应对违规行为有严格制度,严厉打击违法和违纪行为。
总之,构建高校心理危机防范体系是无可厚非的。
浅谈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浅谈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
在南开大学的这次学习十分的重要,听了樊教授的讲课让我更清楚的认识到了大力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当前摆在高等学校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通过这次的学习我觉得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还要还要构建一个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这是成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保障。
一.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原因。
首先,引起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因素很多,心理问题也是千变万化、多种多样,因此,解决大学生心理疾病和问题的方法、手段与渠道也必须要有一个立体的支持系统。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必须通过系统全面、直接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多手段地进行。
其次,关心大学生的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
学校与社会是紧密相联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潮流都会在学校得到反映。
社会任何变化,尤其是时尚、文化性的东西,在青年学生中都能很快找到根基与生命的土壤。
从某种程序上说,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
从长远看,学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走入社会,学校的学生就是社会的学生。
目前学校要解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面临的心理学难题。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方法。
第一,多渠道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学校,有针对性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学校的义务与责任。
班级集体,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组合在不同的某一个班级内,班内同学彼此熟悉,没有较大的距离感。
因此,加强班主任、辅导员的责任,让班干部发挥应有的心理辅导、引导作用,在班内建立一些爱心小组,同学间互帮互助,这种对心理的关爱往往能落到心坎上,并能让人动情、感触深,甚至终生难忘。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体系的构建
预 防危机致 力于从根本上 防止危机 的形成 、 爆发 , 是一种超 前的管理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在常 态化预 防 , 而预 防的关键是早发现 、 早研判 、 早报告 、 早 控制 。 1 . 加 强心 理 健康 教 育 , 普及 心 理危 机基 本 知识 。 据 了解 , 绝大 多数大学生 心理危机 的产 生是 由于其 心 理健康 水平低 , 承受挫折 的能力差 , 或 因某种突发 、 持 续压力所致 。因此 ,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是 预防 大学 生心 理危 机 的有效 途径 。通过 普及 心理 健康知 识, 引导大学生树立防范心理危机的保健意识 , 帮助 大 学生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 , 学会 自我调适 , 增强 自 身承受 和克服挫折 的能力 , 进 一步提 高他 们的心理健 康水平 , 培养 大学生健全 良好的人格 、 品格 、 性格 。 2 . 开展心 理健康 普查 , 建立 心理健康 档案 。这项 工作不仅 有利于学校 了解学生 的总体心理状况 , 以便 有针对性地 开展工作 , 而且有利 于及时发现心 理问题 比较严 重的学 生。所 以高校相关部 门应对大学生定期 进行 心理健康 水平测试 , 建立 心理健康档案 , 通过不 同 阶段测试结果 的比较分析来 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的变化情况 , 对普查 中发现有心理 问题 的学生 , 应追踪 观察 , 以便及 时发现 问题 3 . 创新 心理 咨询载体 。除了传统 的面对 面咨询 、 电话 咨 询外 , 还可 以通过 电子 邮件 、 网上 Q Q聊天 、 微 博、 微信等 网络平 台加强与学生 的沟通交流 , 多渠道了 解学生 的情绪情感 的变化 , 及 时发现大 学生 中存在 的 心理危机信息 , 快速锁定异常 目标 , 及时跟进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的构建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的构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心理问题也愈加突出,大学生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
心理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如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心理危机问题。
由于大学生心理危机救治不及时、有效,导致心理健康状况严重下降,甚至出现极端情况。
因此,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1)学业压力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的重要时期,主要是在学习上付出努力,有更高的学习要求和期望,出现学业困扰,进而导致心理危机。
2)人际问题在大学期间,学生会遇到不少人际问题,如与教授、同学、室友等人的交往,但由于不了解和不适应对方性格和习惯等问题,故此导致矛盾。
3)家庭问题在大学阶段,家庭问题不可避免。
与父母、兄弟姐妹甚至配偶的关系,可能由于习惯性、文化差异等问题而造成矛盾。
4)就业问题大学生即将毕业后,就会面临就业问题,但由于就业压力大,对未来得不到明确的规划和预期下,会进一步未面对就业形势所造成的心理危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心理危机在未得到及时、适当的干预与治疗下,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对身体和心智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因此,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十分必要。
下面是建立系统的必要性:1)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派遣专业心理医生对学生的心态进行监测。
2)系统化管理学生心态建设完备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可以将学生的心态管理变得系统化、定量化,从而有效的防止与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
3)设立应急机制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机构,建立紧急应急机制,定期举行心理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4)对学生实行多管齐下管理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需要全校多部门共同协作,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加细致、全面的心理帮助,克服心理危机的影响,以共同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课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制的构建
三、建立全面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 体制
1.成立心理社团 2.多与他人进行沟通 3.进行自我暗示,树立自信
一位阿拉伯哲人说过:“一个没 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 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人生的大 海中去的。”缺乏沟通的人的 内心一定是空虚的,长期的心里 空虚必然会引起个人价值观的 不同,个人的价值取向是和心理 需求息息相关的,一个人一旦陷 入无欲无求的状态,就会变得没 有斗志,变得安于现状。
大学生心理危机 & 干预体制的构建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 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 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 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今年初发生的刘 海洋硫酸伤熊事件,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 康的关注达到高潮。人们不禁要问——现 在的大学生怎么了!?
随着社会在科技、 政治文化方面的迅速 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人 们的物质生活,价值观 念、心理状况等都发 生了巨大的改变。这 样,在一定的社会文化 背景、社会环境、社 会风气和生活学习环 境下,当代大学生的心 理问题也凸现出来。
二、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 制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体 质现状还不完善,许多高校设立了心 理咨询室,配备了心理咨询老师,可是 去咨询的学生寥寥无几,是学生没有 想咨询的愿望吗,答案是否定的。学 生都是有自尊心的,其实他们也想让 别人来为自己答疑解惑,但是碍于面 子,难于向心理咨询室伸出援助之手。
与人沟通能够使人愉 悦,能够建立良好的友谊和 师生关系,一件不愉快的事 和别人倾诉后,内心的沉重 就会减少一半。从某种程 度上说,与社会交往、沟通 是我们健康的屏障,逃避与 人交往,只能意味着放弃最 温暖的支持。同时,与人沟 通还能结交更多的朋友,消 除对他人的猜忌和怀疑,使 自己的人生沿着正常的轨 道前进。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的构建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的构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在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繁重的学业压力时,心理问题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套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已经成为了一个必要的任务。
本文就此话题进行了探讨。
一、心理危机的定义和分类心理危机是说当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所面临的问题超过了他理解、应对的范畴时,便会出现一种情绪和认知上的突然崩溃。
心理危机一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 学习型心理危机:主要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学习方法错误、学习态度不端正以及课业负担过重等造成的心理问题,如考试焦虑等。
2. 生活型心理危机:这种危机多与童年经历、家庭、人际关系等非学习因素有关,如家庭不和谐、失恋等。
3. 职业型心理危机:主要是职场因素引发的心理问题,如职业迷茫、职场竞争压力太大等。
4. 创伤型心理危机:这种心理危机多与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意外性、灾难性事件有关。
二、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体系的构建2.1 心理咨询员团队建立为了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化解心理问题,大学校园中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团队。
这个团队需要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如心理学教师、临床心理医生等)共同构成,同时也要注重团队建设和提高参谋队伍的综合素质。
团队可以负责开展专业的心理咨询与干预活动,建议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一些心理讲座等活动。
2.2 心理服务专区建立在学校内建立心理服务专区,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内的大学生群体。
这个专区可以包括心理服务和心理咨询板块、主播直播间等。
心理服务板块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如定期推送心理资讯、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心理咨询板块则是为学生提供线上咨询服务。
而主播直播间可以在平台内开设,为大学生营造一个互动、支持的空间,通过主播的形式陪伴大学生度过低谷期。
2.3 心理危机救助机制建立当大学生遇到心理危机时,一定要及时帮助和支持。
这时,学校应该建立一套心理危机救助机制,让大学生感到被关注、被爱护。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的构建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的构建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压力承受越来越大,心理危机事件不断增加。
心理危机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特定环境或情境下心理状况的突变,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和预计性。
在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危机更加普遍,因此建立一个健全有效的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是大学生们特别需要的。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1、主要原因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有多种,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恋爱烦恼、家庭问题、心理问题等。
在大学生群体中,主要原因是学业和就业方面的压力。
此外,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也是导致心理危机的重要原因。
2、表现形式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有些人表现为焦虑、紧张、抑郁、失眠等身体症状;有些人表现为情绪波动、易怒、自闭等心理症状;还有些人可能存在自杀、自伤等极端行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的构建1、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从入学前的心理测试开始,引导学生正确策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和生活规划。
此外,通过课程教学、心理咨询服务、心理支持小组等形式,向学生传递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2、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服务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应该是学校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向学生提供个体咨询、家庭咨询、情感咨询等全方位服务。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教师和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和培训,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帮助学生。
3、心理支持小组基于同病相怜的心理学原理,心理支持小组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支持小组不仅可以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更可以通过分享故事、经验、情感等方式帮助学生减轻压力,缓解心理负担。
4、应急危机干预在日常的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工作中,做好应急危机干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发生心理危机事件,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并对不同类型的心理危机事件制定具体的应急预案。
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机制的建构策略
103当代思潮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机制的建构策略大学生这个群体面临着较多的压力,因此当冲突叠加时,靠自身的心理素质无法化解,对生活感觉到迷茫,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当信念出现偏差时就会出现反社会行为,严重的会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但是这种心理问题可以通过预防和干预的形式进行有效解决。
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机制策略建立心理问题预防指标体系。
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干预的前提是具有可靠的预警指标体系,能够及时的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判断,才能做出科学准确的心理指导。
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相关指标衡量需要考虑五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负面情绪指标,这类指标包括情绪类型以及持续时间,主要指的是抑郁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
二是人格缺陷指标,同样考察类型以及症状程度,主要指的是普遍的人格缺陷,即偏执、以自我为中心、自卑、狭隘以及怯弱等。
三是学习问题,一般大学生的学习问题主要包括学习动机的程度,学习焦虑、思维混乱或者记忆力弱化等。
四是身体的不适,常见的有心痛、睡眠质量差、无食欲、头晕等。
五是环境影响,即大学生与教师、父母、朋友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类感情中可能出现的矛盾,还有学校环境和住宿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外在因素都是可能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
建立心理问题预防的对象和范围。
一般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数量过于庞大,因此确定心理问题的预防对象以及范围很有必要,首先可以通过心理普查方式进行范围缩小,比如在高校新生入学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可以运用心理临床症状自评表或者UPI量表进行测试,及时发现疑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重点关注心理预防预警库。
另外还可以在各个年级或者班级中设立心理辅导员,通过融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及时了解大学生出现的异常心理状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干预处理。
各大高校需要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师,用来帮助有需要开导的学生,并且可以构建咨询师值班制度,确保学生能够及时找到专业的人员进行心理问题咨询,避免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1]。
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
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心理危机,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
一、需求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首先要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需求分析。
大学生压力大、心理稳定性差,存在自尊心脆弱、社交压力大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等问题。
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个性化:不同的大学生在心理上承受能力不同,因而需个性化的心理危机预警。
2.全面性:系统需要考虑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来源,如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就业前景等。
3.及时性: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测并预警心理危机,并及时在危机出现时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
二、系统架构基于以上需求分析,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可以实现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模块:1.信息收集模块:该模块收集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信息,包括学生在网上公开发布或私下沟通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情感分析技术,可以评估发布者的情绪状态并发现有可能是心理危机征兆的信息。
2.数据挖掘模块:该模块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规律,建立心理危机预测模型,即根据历史数据和特定算法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
3.实时监测模块:该模块实时监控大学生的在线状态,并通过算法分析其心理状态变化。
在情况紧急时系统将自动发送警报信息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干预。
4.应对方案模块:系统将根据收集信息和分析结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干预方案。
三、技术支持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离线和在线监测技术、分析技术和挖掘技术为系统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此外,系统还可以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真实的心理干预体验,提高干预效果。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构建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构建作者:徐瑛李俊瑶来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03期一、引言武汉大学BBS上普有一则名为《我现在终于被逼得变态了》的帖子写道:“大概是前天吧,听说摔了一架飞机,死了五十多人。
知道消息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又多了五十个职位。
真的,没有惊讶,没有痛惜,就是长吸一口气,心头一爽,又多了五十个职位。
真想查一下,那些倒霉的人都是那个公司的,我好去投份简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里面有类似情节,当流浪汉发现一家商场的看门人摔断腿后的第一反应是冲进去应聘看门人。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业难堪比高考压力,加之应试教育、家庭教养方式引发并积攒的诸多不良思维习惯、学习与生活习惯,致使大学生心理危机日趋显现,危机事件频频出现。
二、心理危机早期发现与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尽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深入展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方压力的激增,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及伤人的惨剧仍屡见不鲜,仅湖北地区高校2011年因心理问题引发的非正常死亡事件就高达20余起。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现已更名为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下同)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与班级心理健康月报的综合分析与筛查,筛查结果显示,随着学院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与投入力度的增大,心理健康理念和相关知识普及的方式方法的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逐渐萌醒,心理健康阳性症状检出率逐年递减,轻中度心理困扰能够得到了即时发现和排解,但心理危机状况却不容乐观。
表1所示为连续四年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新生入校时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结果: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概率逐年提高,反映形式越来越复杂多样,问题根源越来越深入难解。
仅2012年,因环境不适、性格缺陷、人际障碍、情绪困扰、压力应对等原因导致的自伤、伤人等危机事件高达十余起。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构建生命安全大于一切,严峻的大学生心理卫生形势需要系统的教育规划,解决危机的防控部署,以及专业的心理疏导。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构建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构建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时,往往面临着心理危机的风险。
心理危机一旦发生,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业、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挑战,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3.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
•学习压力过大,焦虑紧张
•人际关系问题,孤独无助
•情感困扰,抑郁消沉
•适应能力欠缺,自我认知困惑
4.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4.1.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变化、问题及求助需求,有利于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和监测。
4.2. 心理测评工具
利用心理测评工具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问题,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5.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5.1. 心理援助热线
建立大学生心理援助热线,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和辅导服务,及时疏导情绪,避免危机发生。
5.2. 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心理调适的能力。
6. 结语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的构建是当前大学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科学有效的预警和干预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浅析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机制
浅析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机制【摘要】现代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危机,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和影响出发,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干预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主要包括学业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的心理环境等预防措施。
针对已经出现心理危机的大学生,需要及时进行干预措施,如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
结论部分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呼吁共同努力构建健康的大学生心理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成因、影响、健康教育、心理环境、应对措施、心理健康、心理压力、心理咨询、社会支持、心理辅导、自我调节、心理疾病预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
1. 引言1.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危机也日益凸显。
他们在求学、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经历着各种挑战和压力,这些压力往往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据统计,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焦虑、抑郁、自卑、人际关系问题等各种心理困扰,甚至有些人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社交平台的盛行,大学生们更容易陷入网络成瘾、沉迷游戏等不良心理状态,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令人担忧。
必须正视这一现象,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事关国家的未来,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1.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
心理危机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业表现。
在心理负担过重的情况下,大学生会出现学习效率低下、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挂科的情况发生。
心理危机会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教育探究论文(2)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教育探究论文(2)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教育探究论文篇二《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及其预防》摘要: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如何应对心理危机是高校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成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课题,真正从心理上化解大学生的迷茫,解开心灵的症结,使其身心健康,作为大学心理辅导部门,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动态,防患于未然,把问题消除在最小,帮助学生战胜自我,为国家培养心理素质健康又过硬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心理危机心理健康干预预防一、心理危机的概念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一般而言,危机( crisis)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
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
危机意味着平衡稳定的破坏,引起混乱、不安。
危机出现是因为个体意识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而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与特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很多,其中蔺桂瑞教授将其归纳为八个方面:第一,学生家庭父母关系不合、离异,造成学生的心理创伤;第二,社会就业竞争激烈;第三,不适应大学生活环境。
同宿舍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各有各的个性,不能相互容纳,由此发生矛盾冲突,日积月累,却又不敢表达,因为这些原因造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多;第四,不适应大学学习环境。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的构建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的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的构建引言: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学习压力的加大,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构建一套科学和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是为大学生提供全面关怀与支持的重要举措。
一、心理危机现状分析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呈高发趋势。
一方面,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职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各种压力的困扰;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缺乏自我调节能力、认知偏差等原因,无法有效处理危机,导致心理危机进一步扩大。
其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自卑、自责等。
大学生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的构建原则1. 全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必须全面覆盖全体大学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被忽视。
所有教职员工都需要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关怀和支持。
2. 多元化干预手段: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应该包括多种干预手段,如个别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
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满足大学生的不同需求。
3. 早期干预: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要求尽早发现和干预危机。
只有在心理问题刚刚出现时,才能做到尽早干预,将危机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4. 系统管理: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需要进行系统化管理,包括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体系、定期评估干预效果等。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
5. 多方合作: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需要与学校其他部门、社会机构紧密合作。
通过与家庭、社会等力量的合作,形成合力,更好地服务大学生。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的基本内容1. 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同时,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的构建
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的构建作者:付仕伦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12期【摘要】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不是孤立的事件,已成为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社会问题。
建构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至关重要。
本文从危机干预目标、危机干预对象、危机后干预的全程角度出发,对高校建构全方位的生态化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一、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的目标与原则心理疾病预防是指高校通过心理素质教育与培养等方式避免或减少由于内外因素作用所导致的个体心理功能障碍。
危机干预是指高校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或群体采取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的目的是减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避免由于危机引发的伤害行为,提高学校及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
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应遵循以下原则:1. 教育为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以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为主,增加大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 重在预防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并学会正确的应付危机的策略与方法。
3. 完善系统通过构建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工作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避免或减少危机对学校工作的影响。
协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关爱、互勉互助,形成协调的人际关系。
4. 处理果断危机干预工作要准确判断、果断处理、有效干预,避免因处理不及时、不得当而激发或加重学生的困扰,给高校工作带来被动局面。
二、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的关注对象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的关注对象是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与心理测评中发现以及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包括以下十二类。
1. 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
【推荐下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构建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构建广大朋友们,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构建”是由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挫折与压力的挑战。
面对压力,一些相对脆弱的大学生容易陷入心理危机,出现过激行为。
酗酒、暴力伤人、杀人、自杀等都是大学校园常见的心理危机事件。
危机事件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危及当事人的健康及生命,而且会影响到家庭、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
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迫在眉睫 。
但是,目前各高校建立的危机干预体系的可操作性不强。
因此,充分考虑个体、学校、家庭、社会各种因素,从危机评估、危机即时干预、危机后干预的全程角度,建构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化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 g.caplan(1964)认为,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时,这个人就会产生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2]。
心理危机干预则是在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通过告知当事人运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并采取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恢复正常的适应水平,防止或减轻未来心理创伤的影响[3]。
一些学者认为,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短时的、急性的处理。
但事实上,危机干预并不仅仅是短期的一种处理,而应该关注到危机发生前、中、后各个阶段的处理。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紧迫性 随着社会压力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危机事件不断涌现,大学生自伤或伤人等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笔者自连续四年对某高校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发现,新生心理状况逐年渐差[4],级新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困扰的学生比例达到16.52%,有自杀想法的学生占3.1%,而级的比例分别为13.2%及2.3%。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的构建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的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防控与干预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基于文献分析、调查研究和大学生心理危机相关工作实践,提出了以心理危机的预防性准备、控制性应对、干预性介入为基本维度構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体系。
标签: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干预;系统伴随着我国高校的大幅度扩招,受大学生身心发展变化和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日渐成为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防控和干预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最为紧要的一环,现行的大学生危机干预系统倾向于危机的预警与介入,其预防和控制功能弱,干预效果有待提升。
一、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防控与干预(一)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指个体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
大学生心理危机包含在校学生及应届毕业生所面临的一系列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的,无法用自身力量妥善解决的危机事件以及伴随产生的异常心理状态。
(二)心理危机的防控与干预防控是指对心理危机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指向可能存在的心理危机,是遏制心理危机与尚未成形之前。
控制是指对已经存在的心理危机进行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的控制。
“危机干预指对处于危机状态的个体给予关怀、支持,使用一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予以援助,使恢复心理平衡,安全度过危机”[1]。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面临心理危机的大学生采取迅速而有效的应对措施,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与帮助,使之逐渐恢复正常大学生活的一种行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现状分析我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始于20世纪末,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是我国心理危机干预领域中研究成果最丰富部分。
随着心理危机干预的普及,全国大学生自杀率大幅下降,“目前已从90年代的高于社会同龄人口2-4倍变为低于同龄社会人口”[2]。
论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心理预防干预体系的构建
论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心理预防干预体系的构建笔者对某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危机干预实践现状存在着“保障系统相对充足、自杀预防的知识普及不够”等特点。
构建了包括教育系统、符号系统、预警系统、干预系统、督导系统等五个子系统的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的体系。
标签: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杀自杀预防危机干预一、问题的提出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已初具规模,这些研究涉及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心理危机预防系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心理危机应急处置、心理危机后干预等内容[1]。
这些研究涉及自杀的方方面面,但也有不足之处。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大多数研究都是思辨型研究,缺乏实证性,危机干预的措施实效性的得不到保证。
事实上,大学生的自杀率并未有明显降低[2][3]。
本文试图在对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心理预防干预工作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包含多个子系统的多功能的预防和干预体系,能够对大学生的一般性群体、自杀的易感群体、自杀的行为群体进行有效地预防和干预。
二、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现状的调查研究1.调查方法及对象笔者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干预体系调查问卷》对某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体系进行调查,问卷分为保障体系、预防教育、预警对象、预警机制、干预措施等五部分共34题。
取样调查了某省31所高校。
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为100%。
其中综合类高校最多,占54.8%。
调查的高校中还涉及到了文理类、艺体类等类型的高校,并综合考虑了一本、二本、三本、高职专科的高校类型。
调查从2010年11月开始,历时5个月,到2011年月结束。
问卷的填写者均为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或老师。
本问卷采取不记名,发EMAI的方式发放和填写问卷,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为100%。
2.调查结果(1)保障体系大部分的高校配备了1-3名专职心理老师,但是3.2%的高校目前仍没有配备专职心理老师。
77.4%的高校配备有1-2间的个体心理咨询室,没有团体辅导室的高校占29%。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构建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构建
徐瑛;李俊瑶
【期刊名称】《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26)3
【摘要】严峻的大学生心理卫生形势需要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若要使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得到有效防控和干预,帮助大学生成为解决心理问题、防预心理危机的有“能力者”、“治未病者”,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防预与预警机制显得至关重要,健全系统的心理危机应激处置和事后处理体系更是迫切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页数】4页(P84-87)
【作者】徐瑛;李俊瑶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湖北十堰442000;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湖北十堰44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1
【相关文献】
1.构建全方位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J], 牟宏玮;王萍;鞠红梅;吴连海
2.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构建 [J], 卢勤
3.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体系的构建 [J], 韩伟
4.全面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J], 何泽民;何勇强;吕放光;宋传颖;李艳月
5.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的构建——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韦林;贺泉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构建论文: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构建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挫折与压力的挑战。
面对压力,一些相对脆弱的大学生容易陷入心理危机,出现过激行为。
酗酒、暴力伤人、杀人、自杀等都是大学校园常见的心理危机事件。
危机事件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危及当事人的健康及生命,而且会影响到家庭、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
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迫在眉睫。
但是,目前各高校建立的危机干预体系的可操作性不强。
因此,充分考虑个体、学校、家庭、社会各种因素,从危机评估、危机即时干预、危机后干预的全程角度,建构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化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g.caplan(1964)认为,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时,这个人就会产生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2]。
心理危机干预则是在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通过告知当事人运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并采取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恢复正常的适应水平,防止或减轻未来心理创伤的影响[3]。
一些学者认为,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短时的、急性的处理。
但事实上,危机干预并不仅仅是短期的一种处理,而应该关注到危机发生前、中、后各个阶段的处理。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紧迫性随着社会压力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危机事件不断涌现,大学生自伤或伤人等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笔者自连续四年对某高校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发现,新生心理状况逐年渐差[4],级新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困扰的学生比例达到16.52%,有自杀想法的学生占3.1%,而级的比例分别为13.2%及2.3%。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年呈下降趋势,且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逐年提高。
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至关重要。
尽管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及伤人的惨剧仍屡见不鲜,这与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操作性不强有一定的关系。
目前,国内的危机干预模式多是由国外直接引进,如常用的belkin提出的三阶段模式[5],对危机干预的建议多停留在观念上,尚未形成操作体系。
因此,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对策,建立本土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化危机干预模式非常必要且紧迫。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构的探析建立本土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化危机干预模式,就应该从“个体—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入手,以危机干预的全程观为基础,从危机评估到危机即时干预、后干预,最终建构发展性的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本文所提倡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建构思路见图1。
1.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评估模式要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就必须建立危机评估系统。
建立科学化的评估模式可以从两方面入手:(1)建立整合生理、心理、社会指标的预警体系。
目前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评定,主要从认知、情绪、躯体和行为四个方面的主观特征来判定心理危机。
这些指标较模糊,容易受干预者的主观影响,导致误诊。
虽然,国内学者金宏章等人编制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测验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纳入了自杀意念指标,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并不仅局限于自杀,还有冲动性杀人等因素,考察危机事件的维度不够全面,测验结构效度指标较低[6]。
具体应该将何种因素纳入预警体系中呢?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人口学资料中的家庭经济、家庭结构、家庭气氛、重大创伤等因素能够显著的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笔者在长期的危机筛查工作中,尝试着用量化分数的形式从自杀想法、自杀史、自杀计划、当前压力水平、社会支持情况、精神病性等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危机评估,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由此,在建构危机评估指标体系时,家庭因素、自杀相关情况、压力、社会支持、精神病性等方面都可以纳入其中。
建立一套整合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客观、量化的分数对学生的心理危机性进行评估。
(2)建立动态的心理危机数据库。
目前,大量的高校为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但大学新生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入学心理档案的时效性和精确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存在问题。
所以,动态心理档案的建立应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考虑。
一方面,应该全面关注各类学生群体,不仅包含大一新生,还应关注毕业生、家族有精神病史的学生、曾患有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碍和有自杀倾向的高危学生。
另一方面,建立多个施测点,采取分阶段的方式跟踪记录,对建档对象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对高危对象进行定时施测与干预,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其心理危机的变化,并进行必要的动态分析。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模式以往的危机干预重在即时干预,忽视危机前的预防及危机后的干预;重视危机的他救力量,而忽视危机的自救力量;重视教师的力量,而忽视同伴的力量。
因此,危机干预应该从全程化、多资源的角度着手,关注危机的自我干预与后干预。
(1)自我干预模式。
大学生自身力量的不足是危机形成的主体原因。
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和化解应该始终以大学生自身为主体,其自身因素在危机缓解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危机自我干预是心理危机干预的最理想、最有成效的手段,将心理危机化解于无形,才能最有效的帮助学生成长,最大限度保护学生,避免其受到因心理危机所带来的伤害。
那么,应该通过什么__途径促进学生的自我干预呢?一是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自我教育。
心理健康课程无疑是快速、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其自我干预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危机预防知识,教会学生学会情绪自我调节的方式,增强自我干预和帮助他人的能力,避免出现心理危机。
同时,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加强生命教育、压力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并使学生正确认识压力,勇敢地面对人生挫折。
二是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我干预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自我了解和认识的能力,帮助其与人更好地沟通,学习积极解决冲突和压力的方法,在工作和学习中学会应急情况的处理和求助技巧。
(2)同辈干预模式。
同伴之间的相互教育、相互支持和帮助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形式,同伴之间通过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可以唤起共鸣,达到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
因此,在调动学生自身资源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也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同伴互助模式。
在具体操作上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建立同辈监督机制,每个班均设立男女生心理委员,作为学生干部,由他们充当班级的心理健康保健员和信息员,向班上同学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定期向学校反映班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危机早报。
另一方面,建立同辈支持机制,通过朋辈热线、朋辈素质拓展等方式进行同辈互助,发挥同伴对危机学生的影响。
(3)加强危机的后干预。
目前,危机干预重点关注危机的即时阶段,对心理危机的后干预的关注不够。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整套联动的系统过程,危机的后干预必不可少。
危机后干预有助于弥补目前危机干预机制的不足,丰富危机干预的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及时的避免恶性事件(如自杀、凶杀等)的模仿效应。
一是建立对危机学生的后干预机制。
曾经有过危机行为的学生是心理干预的高危人群。
但是,许多高校对于危机事件发生后个体的善后工作还没有很好的开展,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真正从危机事件中恢复过来。
因此,应该针对有过危机行为的学生进行危机后干预,帮助学生恢复创伤前的认知、感情和行为的功能水平。
二是建立对危机学生周遭人群的干预机制。
知悉或目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会对危机学生同伴带来强大的心理冲突,他们会对危机学生的行为感到惊讶、困惑、自责甚至恐惧,这种情绪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如果这种心理冲突得不到有效处理,会让他们习得危机学生使用的不良应对方式,也就是说危机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传染性”。
目前发生在富士康公司的连续跳楼事件充分显现出这种“传染”的危害。
因此,对危机相关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后干预非常必要。
在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对他们进行哀伤辅导、班会、放松技术、个别辅导等,帮助周围的同学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化解其因危机事件带来的心理冲击,防止其产生模仿行为以及对可能产生的心理创伤进行心理修复,并提高其处理类似心理危机的能力。
3.个体—学校—家庭—社会生态系统的危机预防与干预模式当人们遭遇到各种心理社会刺激,特别是严重的心理危机时,往往需要周围人帮助他们度过危机。
目前,很多危机干预工作重视学校系统内部因素,但常忽视家庭、社会等外部因素。
其实,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
一方面要重视学校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来自学生的家庭及其它社会因素的资源。
如何有效地利用家庭、社会的力量,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危机干预的作用,应该成为当前大学生危机干预研究的重点。
(1)家庭教育。
高校应该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强化并发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首先,学校可以在新生普测时让学生填写家庭基本情况表,收集学生的家庭地址、家长的联系方式以及成长发育等主要信息,为学生建立家庭教育档案。
其次,学校要向家长传输新的教育理念及危机救助方式,可以在每年新生报到期间,对新生家长开设家庭教育的相关讲座,开展亲子团体辅导等拓展性活动,使家长和学生在报到之初就形成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支持的观念。
再次,对家长进行相关培训,通过各种途径使家长掌握帮助子女度过心理危机的教育方式,如在校园网、校报等载体上开辟家庭危机教育专栏、编制心理危机干预家长手册等,定期邮寄给家长。
最后,在学生陷入心理危机的时候,要充分启动家庭支持系统,使危机学生获得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坚定其度过危机的决心。
(2)调动社会系统的资源。
社会系统(如心理学专家、精神科鉴定等)作为第三方力量可以有效的协调个体、学校、家庭之间的关系,达到系统间的互动、互助发展。
但目前我国的社会教育系统还只是刚刚起步,其系统性也不够。
为此,建立以社区和单位为基础,以群团组织、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为辅助,以医疗单位、专业预防救援机构为保证的社会预警系统,提高对高危人群干预和救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将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应该充分调动家庭和社会的资源,促进家校关系的发展,实现个体—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协作,进而构建完整的危机干预生态系统。
而一个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学校、家庭的稳定,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