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领导人
有关于黄河的英雄事迹
![有关于黄河的英雄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52bc63a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7.png)
有关于黄河的英雄事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传承着无数英雄事迹的江河。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有关于黄河的英雄事迹。
1. 伏羲氏治水:传说中的第一位帝王伏羲氏,曾经发明了八卦,并且运用八卦的原理治水。
他在黄河流域修建了防洪堤,保障了周边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被后人称为“治水圣人”。
2. 大禹治水:商朝时期的大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
他曾经组织大规模的民工进行黄河流域的治理工作,开凿渠道,筑堤防洪,使黄河逐步恢复了正常,让人民免于水患之苦。
3. 舜盘桓洪水:舜是夏朝第二位帝王,也是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
他曾经在洪水泛滥时,亲自率领人民进行抗洪,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洪水,最终成功遏制了洪水。
4. 岳飞抗金: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战争的重要战场,南宋名将岳飞曾经在此地抗击金兵,保卫了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安全。
他率领的“忠义军”曾经在黄河边上的千里堤上抗击敌人,最终取得了胜利。
以上这些英雄事迹,只是黄河流域众多英雄们壮举的一部分。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位为治理黄河、抗击洪灾、保卫家园而奋斗的英雄,都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
- 1 -。
时代弄潮儿
![时代弄潮儿](https://img.taocdn.com/s3/m/02b2f130915f804d2b16c18c.png)
时代弄潮儿作者:胡英军来源:《试题与研究·中考历史》2013年第04期【专题总结】中国古代重要历史人物是指那些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产生过重要影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物。
了解中国历史人物事迹感悟他们的优秀精神品质明白做人道理启迪生活与学习是历史学习的归宿所在。
本专题包括的中国古代重要历史人物有:.传说人物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后人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禹: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带领人们治理洪水;于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2.封建帝王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采取措施(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三公制和郡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民族关系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开发南疆、开凿灵渠;思想上焚书坑儒)巩固统一;实行暴政(繁重的徭役、兵役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导致农民起义爆发国家灭亡。
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政治上削弱诸侯国势力封国越分越小;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军事上起用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同汉人通婚等)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教训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崇尚节俭;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其统治史称“贞观之治”。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其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统一蒙古草原。
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重视发展农业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开凿运河;建立行省制度。
康熙:巩固国家统一方面统一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册封五世班禅;维护国家主权方面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加强建筑君主专制方面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历史周测16-20课知识点总结
![历史周测16-20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4d77c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f.png)
历史周测16-20课知识点总结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点:(政权分立和民族汇聚)2.政权分立的表现:三国鼎立民族汇聚:“人口南迁”、“汉化政策3.魏晋南北朝:单元的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4.曾统一黄河流域(都城)的:①曹魏洛阳(洛阳)③西晋(洛阳)④北魏(洛阳)⑤前秦(长安)5.统一过长江流域的是东晋6.南京旅游,是六朝古都。
这六个朝代是①三国时的吴国:建业③东晋④南朝宋、齐、梁、陈7.“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这首诗描述的是(赤壁之战)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加强开始于:(三国时期)9.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今天的台湾,加强了两地的关系。
当时台湾称(夷洲).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④①⑤②)③武王伐纣(西周)④围魏救赵(战国)①七国之乱(西汉)⑤赤壁之战(三国)②八王之乱(西晋)11.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1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这场战役是(赤壁之战:湖南湖北)A. 巨鹿之战(河北)B. 官渡之战(河南) D. 淝水之战(安徽)10.下列是同学们关于西晋灭亡原因的争论(民族矛盾激化- 统治昏庸腐败-王之乱)注意:外戚与宦官专权在东汉末年13.石崇王恺斗富、孔方兄、八王之乱……由此可得出的朝代是:西晋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使中国重新统一的政权是(西晋)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西晋末年)14.从西晋开始到北魏建立,内迁各族中,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是(鲜卑和氐)(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八糟”和(西晋惠帝)的“八王之乱”有关。
15.西晋,266年,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建立晋朝,其都城在:洛阳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
有关黄河的历史故事
![有关黄河的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072c07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4.png)
有关黄河的历史故事黄河,中国的母亲河,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历史。
下面讲述的是几个与黄河有关的历史故事:1.大禹治水在中国古代,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给沿岸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据传,尧在位时,黄河下游的洪水冲毁了村庄,淹没了农田,使百姓流离失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尧决定任命禹为治水大臣。
禹接受任务后,率领百姓日夜奋战,终于通过疏导河道、修筑堤坝等措施,成功地治理了黄河洪水。
禹的治水成就也让他在百姓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后来的夏朝建立奠定了基础。
2.姜太公钓鱼在周朝时期,黄河上游的渭水流域有一位著名的人物——姜太公。
他虽然生活贫困,但才智过人,深得周文王的赏识。
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姜太公决定在渭水边钓鱼,并使用直钩钓鱼,且不挂鱼饵。
这种独特的钓鱼方法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并最终被周文王发现。
经过一番交谈,周文王认定姜太公是个人才,并聘任他为军师。
在姜太公的帮助下,周消灭了商朝,实现了天下大一统。
3.秦始皇渡黄河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君主,他统一了中国,实行了许多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政策。
然而,在秦始皇统治时期,黄河多次泛滥成灾。
据传,秦始皇曾亲自乘船渡过黄河,前往灾区视察灾情。
在船上,秦始皇目睹了黄河洪水的肆虐和百姓的苦难,深感同情。
回到京城后,他下令调集大量人力物力,修筑堤坝、疏导河道,帮助百姓解决洪水问题。
这些措施也为秦始皇赢得了民心。
4.黄河大合唱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遭受了日本侵略者的蹂躏。
为了鼓舞人民对抗侵略者的士气,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创作了一首名为《黄河大合唱》的大型合唱曲。
这首歌曲以黄河为背景,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品质。
在抗战期间,《黄河大合唱》成为了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对提高全民族抗战的信心和士气起到了重要作用。
5.九曲黄河万里沙唐代诗人刘禹锡写下了《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这首著名的诗篇。
诗中描绘了黄河波涛汹涌、泥沙堆积的场景。
九曲黄河万里沙的描述既表达了黄河的壮丽景观,也反映了黄河对沿岸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治理难度。
治理黄河的历史名人
![治理黄河的历史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3d1568f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2.png)
治理黄河的历史名人
治理黄河的历史名人有:
1、王景:东汉水利专家,于公元69年治理黄河,修建了荥阳至千乘入海口长达千余里的黄河两岸大堤,并将汴渠和黄河分离。
2、马臻:东汉水利专家,公元88—141年,字叔荐,陕西兴平人。
曾在会稽郡任太守,主持修筑了钱塘湖堤和上虞防海大塘,都功绩卓著。
3、贾让:西汉时期的治河名臣,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有方略治河的名人,第一次全面地对治理黄河进行了方案论证,他的治理黄河三策对后世治河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古代治河思想方面的重要遗产之一。
这些历史名人的治理黄河的方案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初一历史试卷
![初一历史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1eb47d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72.png)
初一历史试卷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帮助周国发展壮大的贤人是( ) A .姜尚 B .伊尹 C .管仲 D .孙膑2. 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B .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C .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D .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3.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有 ①曹魏 ②西晋 ③东晋 ④前秦 ⑤北魏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4.“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耶律阿保机B .完颜阿骨打C .元昊D .赵匡胤5.今天的北京故宫,其实是“故宫博物院”的简称,那个曾经威严不可侵犯的地方,如今早已成为普通民众踏足参观的地方。
北京故宫在历史上也叫( )A .阿房宫B .未央宫C .紫禁城D .大明宫6.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7.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B.秦朝的郡县制C.隋朝的科举制D.元朝的行省制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格言出自()A.《道德经》 B.《论语》 C.《孙子兵法》 D.《孟子》9.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A. B. C. D.10.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二、判断题11.改错题:以下内容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订正。
汉武帝为了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刺史,监察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中国古代史上的三大重要事件
![中国古代史上的三大重要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43595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e.png)
中国古代史上的三大重要事件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有许多重要事件对于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史上的三大重要事件,这些事件塑造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格局。
第一,黄河流域的农业革命。
在中国古代,农业一直是国家的经济支柱。
而黄河流域的农业革命,对中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在黄河流域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开始种植小麦、大麦、稻米等作物,养殖猪、牛、羊等家畜。
这一革命性的农业发展,使得中国人口得以增长,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同时,农业革命也催生了城市的兴起,人们开始聚居在城市周围,形成了早期的城市文明。
第二,秦始皇统一中国。
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
在秦朝之前,中国分为七雄争霸的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乱频繁。
而秦始皇嬴政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秦始皇通过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制度,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
他还修建了万里长城,加强了国家的防御能力。
秦始皇的统一行动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为后来的汉唐等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唐朝的开放与繁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唐朝的政治制度相对开明,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使得人才得以广泛涌现。
经济上,唐朝实行了开放政策,与丝绸之路上的国家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的经济中心。
文化上,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诗人杜甫、李白等留下了许多千古绝世的诗作。
唐朝的开放与繁荣对于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史上的三大重要事件分别是黄河流域的农业革命、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唐朝的开放与繁荣。
这些事件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于塑造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原创】历史上统一北方的五位英雄!
![【原创】历史上统一北方的五位英雄!](https://img.taocdn.com/s3/m/53d18e9f71fe910ef12df8d2.png)
【原创】历史上统一北方的五位英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统一和分裂不断进行着。
而在统一占主体的情况下,历史上中国也数度发生了分裂。
这其中又以北方的分裂较为严重(这里的北方,指黄河流域,不包括蒙古高原)。
历代英雄们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却一般都是从统一北方开始的(只有明朝是例外)。
回顾历史,我们敬仰那些统一全中国的伟大人物们,也不能忘了曾经统一过北方的那些英雄。
他们也许只是统一了北方,没能统一全国,甚至有的可能只是短暂地统一。
但他们毕竟给北方带来了一段时期的稳定,甚至为他的继任者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所以,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尊敬!以下是几位曾经统一过北方的英雄,共五位。
一,魏武帝曹操东汉末年,在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国家开始陷于动荡之中。
公元190年,袁绍率各路诸侯讨伐董卓。
此后,全国被大小军阀割据,无处不在混战。
军阀之一的曹操开始了统一的行动。
他破袁术,杀吕布,降张绣后,目标直指北方最大的军阀——袁绍。
公元200年,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击败了兵力占绝对优势的袁绍。
统一北方的最大障碍被扫除了!此后,曹操挥军挺进辽东,收降公孙渊;深入塞北,大败乌桓!整个北方都在曹操的控制之下!公元208年,曹操开始统一全国的行动。
可惜,他在赤壁之战中败于孙刘联军,天下开始三分。
这一行动的失败,使全国一统的时间延缓了72年。
东风只青睐周郎,令曹公能奈何?不过,自此时起,到公元304年五胡乱华,北方保持了近百年的统一和稳定!若没有曹操,当时“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北方也不知还要混乱多久!此后西晋能在公元280年短暂地统一全国,也是在曹操后代建立的曹魏帝国的基础上。
曹操功不可没!二,前秦皇帝苻坚公元304年,氐族人李雄在成都建立成汉帝国。
同年,匈奴人刘渊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建立汉赵帝国。
西晋时中国短暂的统一局面结束了。
中国开始进入了长达286年的大分裂时代。
前期是五胡乱华十九国时代,后期是南北朝时代。
治理黄河的人物事迹
![治理黄河的人物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1ae864d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9.png)
治理黄河的人物事迹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物曾参与治理黄河,其中一些著名的事迹包括:
1. 秦始皇:秦始皇在公元前 210 年左右,下令修筑万里长城,其中包括治理黄河。
他派遣童谣、赵充国等人率领军队疏导黄河,以防止河水泛滥。
2. 汉武帝:汉武帝在公元前 141 年左右,任命汲黯为太尉,负责治理黄河。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筑堤束水、分洪滞流等,最终成功治理了黄河。
3. 唐太宗:唐太宗在公元 626 年左右,任命温彦博为河道总督,负责治理黄河。
他采取了疏浚河道、修建堤防、调运粮食等措施,成功地将黄河治理到了安全状态下。
4. 康熙帝:康熙帝在公元 1702 年左右,任命郎廷佐为河道总督,负责治理黄河。
他采取了筑堤束水、排泄积水、疏浚河道等措施,成功地将黄河治理到了安全状态下。
这些历史人物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中国历史上黄河治理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有关于黄河的历史人物
![有关于黄河的历史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84d89c7031b765ce050814d7.png)
有关于黄河的历史人物:夏禹、、郑国、贾让、张戎、王景、司马孚、姜师度、刘晏、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宋用臣、苏辙、都实、周用、万恭、潘季驯、杨一魁、朱之锡、靳辅、陈潢、高斌、郭大昌、栗毓美、林则徐、吴大澄、张曜俗语、谚语: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天下黄河富宁夏、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成语: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中流砥柱诗句:王昌龄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杜甫《黄河二首》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
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唐代刘禹锡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王维的“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李商隐的“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白居易的“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宋代丘崈《黄河清》鼓角清雄占云祲。
喜边尘、今度还静。
一线乍添,长觉皇州日永。
楼外崇牙影转,拥千骑、欢声万井。
太平官府人初见,梦熊三占佳景。
皇恩夜出天闱,云章粲、凤鸾飞动相映。
宝带万钉,与作今朝佳庆。
勋业如斯得也,况整顿、江淮大定。
这回恰好,归朝去、共调金鼎。
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b4707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b.png)
材料四:
(4)请分别写出材料四中图三、图四人物的一项科技成就。图五人物在圆周率上有什么特殊贡献?
28.
(1)根据图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秦朝为巩固边疆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图一、图二,指出我国疆域有何重大变化?
(3)读图三,写出A所代表的政权名称。B政权的都城在哪里?C政权的建立者是谁?
(4)读图四,写出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两个北方少数民族名称。北方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5)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参考答案
一、BDDAB BADDC CDCDD BBCCC BBBAD
二、26、(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与西域的友好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西域都护的设立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3)魏;成都;孙权。
(4)鲜卑、匈奴、羯、氐、羌。北方人南迁,给江南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5)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七年级历史上册
期 中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思想的光辉】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3)材料三反映了这一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哪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A. 元谋直立人 B. 北京人C. 蓝田人 D. 山顶洞人
2.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 )
历史记录片《中国通史》学习笔记 第40集
![历史记录片《中国通史》学习笔记 第40集](https://img.taocdn.com/s3/m/4195492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2.png)
第40集再造统一主要内容:讲述南北朝时期后期,杨坚建立隋朝再造统一的历程。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在北方,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前,期间五胡十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短的政权只存在过八年;在南方,朝代更迭也同样频繁,南北朝后期的长江不仅成为割据政权的断裂带,更是中华民族难以愈合的伤痕。
然而统一是历史的趋势、政治的需要、经济的要求、文化的向往、人民的渴望,但此时的南朝由于政治腐朽昏庸,无心统一,北朝则受游牧民族的牵制,无力统一。
六镇起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的武川镇遗址曾是北魏的军事要塞,后人感慨武川镇乃王气所聚,在这个区区弹丸之地先后走出了北周、隋、唐三朝皇室,左右了中国近三百多年的历史。
背景公元398年,北魏占领了中原的大部分地区,这个由游牧民族拓跋鲜卑建立起来的政权将国都迁至平城(今山西大同)。
为了抵抗北部游牧民族柔然的攻击、拱卫平城,北魏在长城沿线设立了一系列军镇,其中有六个最为重要,除武川镇外,另外五个分别是沃野、怀朔、抚冥、柔玄、怀荒,这就是著名的北方六镇,北魏抵抗柔然的军事主力集中在北方六镇。
六镇军将多由拓跋氏贵戚贤臣充任,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他们虽然远离政治核心,却不影响仕途,常被特别提拔,因此当时人物忻慕为而之。
然而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至洛阳后,北方六镇地位一落千丈。
镇守边疆的勇士们逐渐被遗忘,成为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弃儿,当时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
六镇的军将们不但失去了往日的荣耀,镇兵镇民们甚至被归入了贱民的行列。
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牢固的家族关系再加上积聚已久的怨气,使北方六镇这片重要的卫戍之地逐渐演变为北魏最不安全的地区。
经过公元524年三月,因沃野镇下辖的一个高阙戍戍主对下属苛刻,镇民破六韩拔陵聚众起义,杀戌主,很快就占据了沃野镇,揭开了六镇起义的序幕。
很快战火席卷了北方六镇,六镇军人集团乘势起兵。
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军阀混战之后,来自怀朔镇的高欢和来自武川镇的宇文泰主宰了北魏王朝的命运,这两位并世枭雄最终将北魏分割为东魏和西魏两个相互对峙的政权。
古代治理黄河的名人
![古代治理黄河的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34299e0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7.png)
古代治理黄河的名人
古代治理黄河的名人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大禹和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
大禹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他被誉为治水的圣人。
大禹在治理黄河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传说,大禹在解决黄河泛滥的过程中,历经九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成功地治理了黄河。
他采用了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包括修建堤坝、开凿渠道、疏浚河道等,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黄河的洪水。
大禹的治水成就被后人称为“大禹治水”,成为了中国古代治水技术的经典之一。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据传说,黄帝曾经在他的统治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黄河。
他下令修建堤坝和渠道,修筑河床,加强防汛和灌溉,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黄河的泛滥。
黄帝还建立了治理黄河的专门机构,任命了专门的官员来负责治理黄河。
这些措施为黄河流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大禹和黄帝外,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其他的治理黄河的名人,如商朝时期的申包胥、战国时期的吴起等。
这些人在治理黄河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1 -。
历史上黄河畔的民族英雄
![历史上黄河畔的民族英雄](https://img.taocdn.com/s3/m/50f31c1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2.png)
★历史上黄河畔的民族英雄1、宗泽北宋末年宰相宗泽,指挥军民英勇抗击金军,在逝世前还连喊三声“渡河!渡河!渡河!”鼓舞后只为收复山河而作不屈的斗争。
2、刘志丹刘志丹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1936年3月,刘志丹率红28军参加东征战役,在晋西北迭克敌军。
4月14日在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33岁。
3、吉鸿昌1933年1月,吉鸿昌受中共北方局党组织之命,联络冯玉祥,筹组抗日同盟军。
他毁家纾难,拿出6万元购置军火。
5月26日,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在张家口宣布成立"察哈乐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任总司令,吉鸿昌为第二军军长兼任察哈尔省警备司令和公安局长。
6月,冯玉祥任命吉鸿昌为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北征收复察东失地。
22日,鸿昌率部收复康保城,7月1日收复宝昌城。
7月7日,北征军兵分三路猛攻多伦城。
日伪军用重炮,飞机轰炸顽抗,吉鸿昌率敢死队,持大刀袒臂匍伏前进,冒弹雨3次爬城。
后暗派精兵入城,里应外合,用大刀肉搏,激战7天,于12日光复多伦。
察东四县光复,全国人心大振,国民党竟于此时命何应钦率军进攻察哈尔,加之日伪军大举反扑多伦城,鸿昌被近撤出多伦。
为保存抗日革命力量,他又率部西开商都,东进石口,挺进冀东。
10月5日,到达大,小汤山地区,遭国民党军阻击,日本飞机配合扫射。
同盟军伤亡惨重,弹尽援绝,吉鸿崐昌和方振武只得同国民党三十二军商震谈判。
4、马本斋,马本斋(1901~1944),原名马守清,回族,河北沧州献县人。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英雄。
1942年6月,马本斋率回民支队转移到冀鲁豫边区。
后任八路军冀鲁豫第三军分区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采用游击战术,率部在冀鲁豫平原上进行了大小数百次的战斗,取得了“反扫荡”战斗的多次胜利。
他勇谋兼备,注意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民族平等政策,在冀鲁豫地区为粉碎日军扫荡、建立巩固的抗日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河治理人物素材
![黄河治理人物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25d28e3d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5.png)
黄河治理人物素材
治理黄河算是历史上最频繁也最困难的治水工程了。
所以在中国的封建王朝,治理黄河水患是重中之重,但是中国历史上从不缺少治河能人,来看看中国在黄河上的九大治水名臣。
一,贾让,西汉时期的治河名臣,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有方略治河的名人。
二,王景,东汉水利专家王景,约公元30年-85年。
他是第一位对黄河进行大规模治理的水利专家,有“王景治河,千年无患”的美誉。
三,王安石,北宋政治家。
持开展机械浚河、引黄、引汴发展淤灌等,在治黄技术上有不少创新。
只是碍于当时工程机械技术有限,王安石治河的效果却并不算好。
四,贾鲁,元朝著名水利专家,曾率17万军民治理黄河水患。
五,潘季驯,他发明的“束水冲沙法”为中国古代的治水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靳辅,清朝著名治水大臣,著有《治河方略》,为清朝治河的主要理论依据。
七,陈潢,清初治水的集大成者,靳辅是主持治河者,他是实际手工作者。
八,栗毓美,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在治水方式上做出了革新,用烧砖筑坝以达到治河的方式,不仅降低了成本,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九,林则徐,不仅虎门销烟,也善于修水利,劝农桑。
林则徐任职东河河道总督之时,对黄河河务进行了自己勘察,提出黄河需要由山东入海的科学性方略,提出治水良策:“一买垛,派州县以专责成”,“一挖引河分段,派武员不派文员”。
对治理黄河决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故事-王景治理黄河
![历史故事-王景治理黄河](https://img.taocdn.com/s3/m/0ce2301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7a.png)
历史故事-王景治理黄河 王景(约公元30年—85年),字仲通,乐浪郡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
东汉时期著名的⽔利⼯程专家。
下⾯由⼩编给⼤家讲⼀讲王景治理黄河的历史故事。
王景治理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也是⼀条给中华民族带来众多灾难的河流,她所带来的洪⽔灾害始终是中华民族的⼼腹之患。
从⼀定意义上说,我国5000年⽂明史,也是⼀部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
忽视⽔利,⼯程长期荒废,严重的⽔旱灾害之后,经济凋敝,民不聊⽣,灾逼民反,揭竿⽽起,即使没有外敌⼊侵,也酿成天下⼤乱,以致改朝换代。
治⽔害,兴⽔利,历来是治国安邦的⼤事。
王莽政权的覆灭、明末红⼱军揭竿⽽起,推翻元朝统治等等事件,⽆不与治何联系在⼀起。
反过来,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些“盛世”局⾯⽆不得⼒于对⽔利的重视,得⼒于⽔利建设及其成效。
⽔利兴⽽天下定,天下定⽽⼈⼼稳,⼈⼼稳即有⽣产积极性,社会有粮则百业兴,整个社会必然繁荣昌盛,外敌不敢⼊侵,天下太平。
早在⼤禹治⽔的时候,这种情况就⼗分明显,⼤禹治⽔的成功促进了黄河流域农业发展,从⽽为中国历史从原始社会到家天下的私有制社会进步,奠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个国家夏朝的建⽴。
在众多的治理黄河的仁⼈志⼠当中,功绩最⼤、最值得⼀提的,就是东汉汉明帝时期的王景。
“王景治河,千载⽆患” 王景(约公元20?0年),字仲通,琅琊不其(今⼭东即墨西南)⼈。
⾃幼“⼴窥众书”,学识渊博,掌握多种技艺,尤其热⼼于⽔利⼯程建设。
有⼀年,浚仪(今河南开封)附近的浚仪渠(汴渠的⼀段)被黄河⽔冲毁,影响⼈们的⽣活安定和农业⽣产,朝廷下诏修复。
根据司空(官名)的推荐,朝廷即派王景帮助王吴共修浚仪渠。
王景建议王吴采⽤“堰流法”,很快修好了浚仪渠,以后⼀直没有再遭灾,受到百姓的赞扬。
“堰流法”是王景的⼀⼤创造。
所谓“堰流法”,就是在堤岸⼀侧设置侧向溢流堰,专门⽤来分泄洪⽔。
这次治渠成功,使王景以“能理⽔”⽽闻名。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决⼝形成第⼆次⼤改道后,王莽认为,河⽔东去,从此元城(今河北⼤名东)的祖坟可以不再受黄河之害。
中国古代文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伟大王朝
![中国古代文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伟大王朝](https://img.taocdn.com/s3/m/fb529a3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0.png)
中国古代文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伟大王朝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在黄河与长江流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两大河流域承载着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篇章,孕育了许多伟大的王朝。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黄河与长江流域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对王朝兴衰的影响。
一、黄河流域王朝的兴起与辉煌1.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的兴起便是黄河流域古代文明的开始。
夏朝在黄河流域建立首都,奠定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基石。
2.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真实启示的王朝,它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出雄厚的商业、手工业和农业。
商朝的兴衰,标志着黄河流域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与演变。
3. 周朝:周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黄河流域是周朝的政治中心。
周朝的建立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石。
4. 秦朝:秦朝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新纪元。
秦始皇修建了著名的万里长城,保卫了北方边疆,并统一度量衡、文字等制度,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与发展。
5.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其首都长安位于黄河流域。
汉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长江流域王朝的崛起与繁荣1.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长江流域出现了许多战国诸侯国。
其中,楚国、吴国、越国等繁荣强盛,推动了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
2. 隋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短暂但辉煌的王朝,其统一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实现了南北统一。
隋朝的建立对于中国古代王朝的统一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3. 唐朝: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繁荣的王朝之一,它建立了长安(今西安)作为国都。
唐朝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繁荣,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 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辉煌的时期,南宋时期的首都临安(今杭州)位于长江流域。
宋朝在文化、科技和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上黄河清
![历史上黄河清](https://img.taocdn.com/s3/m/2bc547c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2.png)
历史上黄河清宋徽宗而出现“河清”,显然也与什么“圣人出”无关。
大概谁也不会认为宋徽宗是个圣人,但他在位时,竟出现过三次“河清”,皇帝和百官欢天喜地,用各种形式来歌功颂德。
根据《宋史》,宋徽宗在位年间的三次“河清”,分别为:第一次,大观元年(1107年),“乾宁军、同州黄河清。
”第二次,大观二年(1108年),“同州黄河清。
”,第三次,大观三年(1109年),“陕州、同州黄河清。
”大观元年(1107)“乾宁军言黄河清,逾八百里,凡七昼夜,诏以乾宁军为清州”(《续资治通鉴》)。
“黄河清”被谱写成新曲流传(蔡绦:《铁围山丛谈》),还在韩城建立记载这些祥瑞的“河渎碑”。
此碑至今尚在。
可是立碑后仅仅15年,这个导致北宋亡国的宋徽宗,便和他的儿子钦宗一起被金兵俘虏带走了。
(和吉:《司马祠———黄河札记》)元惠宗元惠宗(元顺帝)统治年间,出现过三次“河清”,一次是至正二十年(1360年),“十一月甲寅朔,黄河清,凡三日。
”(《元史》),另一次是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黄河自河东清者千余里,河鱼历历,大小可数。
庚申帝闻之,惨然不乐者数日。
群臣奏曰:“河清,王者之瑞,胡为不乐耶?”上曰:“传云,黄河清,圣人生。
当有代朕者。
”群臣复曰:“皇太子生子,是陛下圣孙,即其应也。
”上笑而释。
”(叶子奇《草木子》)还有一次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五月甲子朔,黄河清。
”(《元史》)但是没过几年,到了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明军攻克元大都,元惠宗逃离大都逃回了北方草原。
永乐二年明代永乐二年冬的“黄河清”,也是被大肆渲染的一次,显然与朱棣是以臣下起兵夺得皇位,需要以此来证明他是“奉天承运”有关。
雍正四年将“黄河清”作为圣人出宣扬得最厉害的,是清雍正四年那一次,大抵也是因为雍正皇帝得位的合法性受到怀疑,同时这个皇帝“于天人感应之际,信之甚笃”。
(《雍正起居注》)这次“河清”的规模比较大,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从雍正四年十二月上旬末开始,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和江苏五省的河水渐清,次年年初仍可见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领导人.享受现成的都不算
中国历史上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领导人.享受现成的都不算,比如曹操统一,传位给曹丕,曹丕就不算.或者曹奂传位司马炎等等.
中国历史上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领导人.享受现成的都不算,比如曹操统一,传位给曹丕,曹丕就不算.或者曹奂传位司马炎等等.
E莾铒
2014-09-21
优质解答
秦始皇、刘邦、刘秀、曹操、杨坚(实际)、李世民、忽必烈、朱元璋、顺治、毛泽东
gd闌簱zf
2014-09-21
相关问题
中国历史上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皇帝有谁
2014-10-30
统一黄河流域的国家有哪几个?
2014-09-25
哪一个统一过黄河流域
2014-10-24
统一黄河流域的朝代
2014-10-27
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201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