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说话吕露 (1)
说课《动物说话》

说课《动物说话》第一篇:说课《动物说话》《动物说话》说课稿一、说课标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动物说话》。
首先,我来说说课标。
《动物说话》人音版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要有益于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及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在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说教材《动物说话》歌曲通俗简练、富有儿童情趣,2/4拍,一段体结构。
全曲节奏简单,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
旋律比较平和,级进与小跳相结合,采用重复、模进、变化重复的手法,紧密结合了语言的特点,表现小动物稚嫩的叫声和可爱的神态,乐句间加花伴奏的应用,使歌曲风趣,富于变化,又仿佛是小动物机警的神态。
三、说教法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学生多数都经常能感受到农村生活的气息,他们对农村的小动物都很了解,所以我采用直接导入法,通过几句话直接进入歌曲的主题。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直观教学法、以创设情景法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和心灵沟通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模仿法、探究法和合作法。
采用模仿法让孩子们模仿动物叫声、动作,神态为他们积累经验,提高音乐素养。
采用探究法自主探究发现敲击节奏的方法。
采用合作法为歌曲设计不同演唱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
因此,我在课堂上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多听,通过听老师范唱,再听音乐默唱、听音乐小声跟唱。
二年级音乐《动物说话》教案

二年级音乐《动物说话》教案二年级音乐《动物说话》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音乐《动物说话》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音乐《动物说话》教案1【教学设计】《动物说话》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可爱的动物”中的一个内容。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走进音乐,让音乐走入学生生活。
首先,以审美为核心,给学生营造视觉的美、听觉的美、肢体的美,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音乐。
其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聆听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进行体态律动、舞蹈、表演的活动中,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自主地合作、探究,在互动中、情感交流中充分调动学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通过音乐教学实践,产生对音乐的强烈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第三,在活动中肯定学生多种不同的感受,尊重学生的自身体验,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体验中成长。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聆听、学习描写小动物的歌(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2、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动物说话》,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3、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为学生积累素材,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鼓励学生根据歌曲旋律创编歌词和动作,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创编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律动。
播放轻松、幽默的器乐曲《三只小猪》,教师和学生自由地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美好的音乐氛围能使学生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开始这节愉快的音乐课。
《动物说话》音乐教案

《动物说话》音乐教案《动物说话》音乐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物说话》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动物说话》音乐教案1【教学设计】《动物说话》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可爱的动物”中的一个内容。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走进音乐,让音乐走入学生生活。
首先,以审美为核心,给学生营造视觉的美、听觉的美、肢体的美,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音乐。
其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聆听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进行体态律动、舞蹈、表演的活动中,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自主地合作、探究,在互动中、情感交流中充分调动学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通过音乐教学实践,产生对音乐的强烈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第三,在活动中肯定学生多种不同的感受,尊重学生的自身体验,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体验中成长。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聆听、学习描写小动物的歌(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2、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动物说话》,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3、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为学生积累素材,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鼓励学生根据歌曲旋律创编歌词和动作,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创编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律动。
播放轻松、幽默的器乐曲《三只小猪》,教师和学生自由地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美好的音乐氛围能使学生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开始这节愉快的音乐课。
《动物说话》PPT课件

动物语言与人类语言比较
相似之处
都是信息传递的工具,具有符号性和 系统性。
差异之处
人类语言具有复杂的语法结构和抽象 思维能力,而动物语言相对简单,主 要基于本能和直觉。
动物语言研究意义
01
02
03
04
揭示动物行为背后的信息交流 机制。
探究动物认知能力和情感世界 。
为人类与动物和谐共处提供科 学依据。
《动物说话》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动物语言概述 • 动物声音与沟通方式 • 动物行为语言解读 • 动物情感表达与传递 • 跨物种沟通:人类与动物交流尝试 • 总结与展望
01
动物语言概述
动物语言定义与特点
动物语言定义
动物通过声音、体态、气味等方 式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
动物语言特点
多样性、地域性、情感表达、信 息传递。
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
学生们开始思考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与动物和 谐相处。
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1 2
深入研究不同物种的语言特点
针对不同物种的语言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不 同物种之间的语言差异和共性。
加强跨物种语言交流研究
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语言交流方式和机制,探索 动物语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跨物种沟通定义及挑战
定义
跨物种沟通指人类尝试理解并与其他非人类生物进行信息交 流的过程。
挑战
生物间存在显著的生理、心理及语言差异,缺乏有效的沟通 方式和共同语言。
人类与动物交流实践案例
情感共鸣
通过观察动物行为及表情,人类 可感知其情绪状态,如喜怒哀乐
。
训练与指令
人类通过训练动物执行特定任务 ,如导盲犬、军犬等,建立一种
《动物说话》教案

《动物说话》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动物的声音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不同动物的声音和特点。
2. 分析动物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 探讨人类如何与动物交流。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声音和行为。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 实践法:让学生模拟与动物交流的场景。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不同动物的声音和行为。
2. 教学卡片:动物的声音和特点。
3. 模拟动物玩具或道具:用于实践环节。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动物的声音和行为,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探究: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动物的声音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动物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 实践:让学生模拟与动物交流的场景,培养学生与动物沟通的能力。
4. 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动物。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动物声音和特点的认知。
2. 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与动物交流的能力,观察他们的表达和沟通技巧。
3. 收集学生的分享和讨论,分析他们的观点和态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动物观察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动物的声音和行为。
2. 邀请动物专家或保护组织成员来校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动物保护的认识。
3. 开展动物保护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动物保护的行动。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
2.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3. 考虑教学评估的方式是否全面,是否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九、教学建议:1.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生动有趣的素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鼓励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动物说话》课件

《动物说话》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动物说话》。
本课主要讲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以及它们独特的发声特点。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动物的叫声,培养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培养对动物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了解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
难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2. 课文朗读(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不同动物的叫声。
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教师利用黑板和粉笔,将生字词展示在黑板上。
学生跟读,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写法和用法。
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课件,加深对动物叫声的印象。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填空、选择、连线等形式的练习题。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学生反馈。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动物的叫声特点。
六、板书设计动物说话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选择一个喜欢的动物,观察它的叫声,并写一篇短文《我喜欢的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生字词的学习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着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生字词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认字水平。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和叫声。
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动物说话》。
动物说话(2023版ppt)

发展趋势
01
动物语言研究 将更加深入, 揭示更多动物 语言的秘密
02
动物语言翻译 技术将不断发 展,实现跨物 种交流
03
动物语言教育 将逐渐普及, 让更多人了解 动物语言
04
动物语言保护 将受到更多关 注,保护动物 语言的多样性
面临的挑战
技术挑战:如 何实现动物语 言的准确识别
和翻译
伦理挑战:如动 物之间进行交流
和沟通的方式 1
动物语言的研究 4
有助于我们更好 地了解动物行为
和生态习性
动物语言包括声 音、动作、气味
2 等多种形式
3 动物语言是动物
之间传递信息、 表达情感的重要 手段
动物语言的分类
01
04
触觉语言:通过触觉来表 达情感和信息,如爬行类 动物、两栖类动物等
6
课程总结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课程回顾
课程主题: 《动物说话》
课程目标:让学 生了解动物语言 的特点和作用
课程内容:包括 动物语言的分类、 特点、作用等
课程活动:包括观看视频、 讨论、角色扮演等
课程总结:总结课程要点, 强调动物语言的重要性,鼓 励学生关注动物保护
需求
社会挑战:如 何应对公众对 动物语言的误
解和恐慌
法律挑战:如 何制定和实施 动物语言相关
的法律法规
展望
动物语言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揭 示更多动物交流的奥秘
动物语言的研究成果将应用于动 物保护、动物福利等领域
动物语言的研究将促进人类与动 物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动物语言的研究将为人类提供更 多的启示,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动物说话》教学课件

编号:__________ 《动物说话》教学课件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动物说话》教学课件目录一、教学内容1.1 课文简介1.2 生词解释1.3 语法点讲解1.4 句子结构分析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2.2 能力目标2.3 情感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难点3.2 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4.2 学具五、教学过程5.1 导入5.2 新课呈现5.3 课堂活动5.4 巩固练习5.5 小结六、板书设计6.1 板书内容6.2 板书结构七、作业设计7.1 作业内容7.2 作业要求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2 教学改进措施九、拓展及延伸9.1 相关知识9.2 课后实践活动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课文简介:《动物说话》是一篇关于动物语言特点的趣味性文章,通过介绍各种动物的独特沟通方式,引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兴趣。
1.2 生词解释:涉及到的生词有“咆哮、嘶鸣、嘶叫、呢喃”等,这些词汇都是描述动物叫声的形容词。
1.3 语法点讲解:本文主要运用了简单句和并列句,通过句子结构分析,使学生掌握句子的基本构成和用法。
1.4 句子结构分析:文章中的句子结构简单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生词和语法点,了解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写技能。
2.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世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难点:生词的记忆和语法点的运用。
3.2 重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句子结构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4.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播放动物叫声的音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语言特点。
《动物说话》

找表现出色的同学,一个敲击木鱼,一个加即兴动作,为同学们表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歌曲、歌词的习惯,并通过观察、讨论了解不同歌曲的特点。
三、交流展示
1、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舞蹈动作向全班同学展示。
2、进行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开展富有童真的评价活动,体验音乐学习的快乐。
板书:漂亮的瓶子
二、讲授新课
1、欣赏歌曲《动物说话>第一段。
2、由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按例题节奏朗读歌词。
3、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感受,拍手听、默唱、小声跟唱。
结合小鸡、小鸭、青蛙的叫声进行讲解。
4、研究书中的示意图:
看书中图例,找同学起来说,图画里是什么意思?
5、仔细观察,这图画中的小动物是什么样子的?美在哪里?给你什么感受?
【课后作业】
唱熟本首歌,并加上自己喜欢的其他小动物的叫声演唱.
【教学反思】
课堂同学们热情洋溢,气氛非常融洽。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自然、柔美的歌声,整齐演唱《动物说话》,表达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难点:能基本准确、均匀地用语言和身体动作,表现“X XXXX ”的节奏。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电子琴、木鱼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1 2 3 4 5 |5 4 3 2 1|……||
2、进行节奏练习。
(1)XXX|XXX|XXXX|XXX||
(2)XX|XXX|XXXX|XXX||
(3)X XXXX |XXXX| X XXXX||
3、找学生用“走”、“跑跑”把以上节奏型读出来
(1)跑跑走|跑跑走|跑跑跑跑|跑跑走||
(2)走 走|跑跑走|跑跑跑跑|跑跑走||
一级上册音乐课件动物说话人音版

一级上册音乐课件动物说话人音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动物说话》这一单元,该内容位于人音版一级上册的第五章。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的动物声音,了解它们的特点,学习通过音乐表达动物的语言,以及探索自然界中动物与音乐的关联。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并模仿不同的动物声音,了解它们在音乐中的表现形式。
2. 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对自然界中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 学生能够参与集体创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物声音的识别与模仿,音乐中的动物语言表现。
教学重点:培养听觉敏感度,提高音乐表现力,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课件、动物玩具或图片。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动物玩具或图片,让学生模仿它们的叫声,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学习歌曲《小鸭说话》,分析歌曲中动物声音的音乐表现。
(2)介绍其他动物声音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如《猫和老鼠》主题曲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动物,模仿其声音,并通过音乐表现其特点。
4. 课堂互动(10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猜一猜是哪种动物,并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动物说话》2. 板书内容:(1)动物声音的音乐表现(2)动物声音识别与模仿(3)动物与音乐的关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庭为单位,选择一个动物,录制一段模仿动物声音的音乐作品。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富有创意,体现动物声音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仍有个别学生表现不积极,需关注并鼓励其参与。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存现状。
(2)推荐阅读有关动物与音乐的书籍,如《动物狂欢节》等。
(3)鼓励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部编小学音乐一年级上《演唱 动物说话》王中洪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音

一年级音乐《动物说话》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能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2、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动物说话》,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3、通过各种音乐活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1、学习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中的艺术形象。
2、学唱歌曲《动物说话》,准确演唱有间奏穿插的歌曲。
3、启发学生创编歌词,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拍手律动。
2、引入。
(播放清晨大森林的音乐,出示大树、小草、湖水的板书,四周贴满小动物的图片)师:看!我们到哪儿呢?(……)森林里的动物可多了。
听!这是谁来了?3、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老师也非常喜欢小动物。
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用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向大家问好吧!“汪!汪!汪!小动物们好!”(……)二、学习、拍打节奏Xxxxxx三、学习歌曲。
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且还会唱歌呢。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关于小动物的歌——《动物说话》。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里面都有谁?它们是怎样说话和唱歌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语言吧。
1、初听歌曲歌曲中有哪些小动物(小鸡、小鸭),小鸡是怎么说话,小鸭又是怎么说话的呢?(小鸡说话喞唧唧,小鸭说话嘎嘎嘎)2、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
聆听歌曲《动物说话》的演唱,看教师做动作拍手、晃头,想一想:为什么老师在这儿拍手、晃头?(通过律动认识歌曲中穿插的间奏。
)3、再听歌曲。
让孩子想一想,为什么老师在这儿拍手、晃头。
4、唱一唱,拍一拍。
老师唱,请同学们随音乐拍出间奏。
5、学生随老师的琴声边唱边做动作.6、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7、学生分组分角色演唱歌曲。
三、创编歌曲我们还有许多喜欢的动物,他们也想加入我们的演唱(出示小狗、小猫、小羊、小牛的ppt图片)并指导学生创编歌曲并为新加入的小动物编动作演唱演唱。
小学音乐《动物说话》课件

小学音乐《动物说话》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教材《音乐课程标准》中的第二单元《可爱的动物》,具体内容为第4课时《动物说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学唱歌曲《动物说话》,认识并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动作,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动物说话》的歌词和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动物声音和动作的模仿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集体合作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动物说话》的歌词和旋律的学习,动物声音和动作的模仿。
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集体合作的协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课件、动物头饰等。
学具:音乐书、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动物图片,引导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动物说话》,注意节奏和音准的指导。
3. 实践活动(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并进行表演。
4. 集体演唱(10分钟):学生带上动物头饰,集体合作演唱《动物说话》,教师及时指导纠正。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动物说话》2. 歌曲歌词及旋律3. 动物声音和动作示意图4. 课后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用歌声表达出来,并录制视频。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对视频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动物的歌曲,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3.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024年一级上册音乐课件动物说话人音版

2024年一级上册音乐课件动物说话人音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级上册音乐课件动物说话人音版》的第二单元“动物狂欢节”,详细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第二章“动物狂欢节”,具体内容为第一课时“动物说话”。
2.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动物说话》,了解动物的声音特点,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模仿动物的声音,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 学会歌曲《动物说话》,并能够正确演唱,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集体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物声音的模仿和歌曲旋律的掌握。
2. 教学重点:歌曲《动物说话》的演唱和动物声音的模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动物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动物头饰、乐器(如木鱼、铃铛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歌曲学习:a. 播放歌曲《动物说话》,让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模仿歌曲中的动物声音。
c. 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学会歌曲《动物说话》。
3. 歌曲练习:a. 集体练习:学生戴动物头饰,跟随教师演唱歌曲。
b.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选择动物,模仿其声音,并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歌曲。
六、板书设计1. 《动物说话》2. 内容:a.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歌曲旋律。
b. 动物声音:用文字和符号表示动物声音。
c. 歌词:展示歌曲歌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动物说话》,并模仿歌曲中的动物声音。
2. 答案:学生在课后练习,下节课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动物声音的模仿和歌曲学习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分组练习时,部分学生合作不够默契,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a. 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完成动物声音的模仿和歌曲演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说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
2、能按节奏和节拍的强弱读歌谣。
3、通过聆听、表演描写小动物的歌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教学重难点
1、学唱《动物说话》。
2、能按节奏和节拍的强弱读歌谣。
3、通过聆听描写动物的音乐,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为歌
曲创编动作和歌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欢快、活泼的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老师和学生自
由地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2、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用你
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向大家打招呼吧!
(老师先向学生问好。
)
师:汪汪汪,同学们好!
学生们也用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向我问好。
嘎嘎嘎,老师好!
咩咩咩,老师好!
……
二、导入
1、聆听。
播放歌曲《动物说话》。
2、找找歌曲里面出现的动物,让我们用动作和声音模仿、表现这些小动物吧。
3、教师在PPT上展示小朋友说到的动物图片:小鸡、小鸭。
4、老师提问:生活中你都喜欢哪些动物,会模仿它的叫声或动作吗?
生:小狗、小猫、小羊、兔子……
5、做游戏。
请学生模仿动物动作和声音,其他同学猜出动物的名称。
三、学唱歌曲
1、出示小鸡、小鸭的图片。
模仿小鸡、小鸭的动作和叫声。
小鸡说话叽叽叽,
小鸭说话嘎嘎嘎。
(学生们在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的同时也学会了歌曲节奏。
)
2、完整聆听歌曲。
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特点和演唱
情绪。
四二拍:强弱
3、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拍手、拍肩感受强弱。
)
4、再次听歌曲演唱,把没有唱歌词的地方找出来。
用你喜欢的
动作表现出来。
(强调没有歌词的地方叫做间奏。
)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活跃起来,有的拍手,有的晃头,有的拍腿,有的跺脚,有的学小狗叫……
5、学唱第一段歌词。
6. 3 3 2│3 5 3 │(5656 3 3 │ 1212 3)│
小鸡说话叽叽叽, X X X X X
6. 2 2 1│2 3 2 │(3535 2 2 │ 6161 2)│
小鸡说话叽叽叽 X X X X X
6、随歌曲伴奏反复唱第一段,并在间奏处学生自由加上自编动作。
7、学唱第二段歌词。
8、老师统一间奏处的动作(在间奏处加上拍手、跺脚、晃头、耸肩。
)跟伴奏演唱。
9、齐唱
老师也想加入你们,能够吗?老师唱前半句,你们接唱。
四、创编歌词
动物音乐会就要开始了,还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也想加入,请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演唱呢?
小猫说话喵喵喵,
小牛说话哞哞哞,
五、课堂小结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