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适合
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概述一、数与代数1. 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有理数的比较大小- 绝对值的概念及性质2. 整数- 整数的性质- 整数的四则运算- 整数的因数与倍数- 质数与合数3. 代数表达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分式与分式的运算4.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与方程的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不等式及其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5.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代入法与消元法解方程组 -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6. 函数-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表示方法-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二、几何1. 平面图形-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角的概念及分类- 三角形的性质与分类- 四边形的性质与分类- 圆的性质2. 几何图形的计算- 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公式- 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 圆的周长与面积- 空间图形的体积计算3. 相似与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 相似多边形-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4. 解析几何- 坐标系的概念与应用- 直线与曲线的方程- 点、线、面间的几何关系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图表的绘制与解读-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 方差与标准差的概念及计算2.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念- 概率的计算与表示- 事件的可能性分析- 独立事件与条件概率四、综合应用题1. 数学问题的实际应用-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 应用题的解题策略与方法2. 数学探究活动- 数学问题的发现与提出- 数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 数学结论的归纳与证明以上是苏教版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概述,每个部分都包含了相应的概念、性质、公式和解题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进度,逐步深入讲解每个知识点,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完整版)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适合打印)
1.一般性质(角)⑴内角和:360°⑵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平行四边形。⑶外角和:360°
推论1: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菱形。
推论2: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矩形。
2.特殊四边形
⑴研究它们的一般方法:
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3.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讨论:①定义②××线的交点—三角形的×心③性质
①高线②中线③角平分线④中垂线⑤中位线
⑴一般三角形⑵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4.特殊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5.全等三角形
⑴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ASA、AAS、SSS)⑵特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①一般方法②专用方法
⑵追及问题(同时出发):
若甲出发t小时后,乙才出发,而后在B处追上甲,则
⑶水中航行: ;
1.配料问题:溶质=溶液×浓度2.溶液=溶质+溶剂3.增长率问题:
4.工程问题:基本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常把工作量看着单位“1”)。
5.几何问题:常用勾股定理,几何体的面积、体积公式,相似形及有关比例性质等。
二、实数的运算
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5÷ ×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第二章 代数式
1.代数式与有理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6.三角形的面积⑴一般计算公式⑵性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完整版)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教学内容:证明(二)重点:直角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证明难点:证明逆命题的真假,角平分线的证明及其对逆命题的理解易错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定理及逆定理的判别第二章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重点: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难点:黄金分割点的理解,用配方法解方程易错点:利用因式分解法和公式法解方程第三章教学内容:证明(三)重点: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证明易错点:各定理之间的判别第四章教学内容:视图与投影重点:某物体的三视图与投影难点:理解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易错点:三视图的理解,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区别第五章教学内容:反比例函数重点: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概念与性质难点:反比例函数的运用,猜想,证明与拓展易错点:主要区别反比例函数与 x轴和与y轴无限靠近第六章教学内容:频率与概率定义和命题:频率与概率的概念难点:理解用频率去估计概率易错点:频率是样本中才出现的,概率是整体中出项的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1.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1.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事斜边的一半。
1.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初中数学苏教版知识点
初中数学苏教版知识点初中数学苏教版知识点 11.有理数: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可表示为:或;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4.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5.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的倒数是;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6.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7.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8.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9.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0.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11.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江苏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江苏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与代数1. 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规则。
- 有理数的比较大小和排序。
- 绝对值的概念及性质。
2. 整数- 整数的性质: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 整数的四则运算。
- 整数的因数和倍数。
3. 分数与小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值分数、分数的化简。
- 分数的四则运算。
- 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四则运算。
4. 代数表达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
-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
- 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5.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建立和解法。
- 方程解的含义和检验。
-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不等式- 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 不等式的解集表示。
-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7. 函数- 函数的概念:定义、函数关系式。
- 线性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函数的基本运算:函数的和、差、积、商。
二、几何1. 平面图形-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 角的概念:邻角、对角、平行线与对顶角。
-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等边、等腰、直角三角形。
- 四边形的分类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
2. 圆的基本性质- 圆的定义和性质。
- 圆的对称性。
- 弧、弦、直径、半径、圆心角的关系。
3. 面积与体积-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四边形、圆、扇形。
- 空间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
4. 相似与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和性质。
- 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
5. 解析几何- 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 点的位置由坐标确定。
- 直线和曲线的方程。
6. 变换- 平移、旋转、对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 几何图形经过变换后的新位置和新形状。
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 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的绘制。
-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和意义。
2.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念。
苏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苏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概述一、数与代数1. 有理数的认识- 正数、负数、整数、分数、小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非负数 - 有理数的比较大小-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法则- 有理数的绝对值2.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的概念和表示- 多项式的概念和表示- 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 去括号法则和添括号法则- 整式的加减运算3.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建立和解法- 方程解的检验4. 线性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不等式的概念- 线性不等式的解法- 不等式组的解集求解二、几何1. 线段、射线、直线- 线段的性质和表示- 射线和直线的定义- 两点间的距离2.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定义- 角的表示方法-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3. 平行线- 平行线的定义-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4.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 三角形的边长关系5. 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四边形的定义和分类- 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6. 圆的初步认识- 圆的定义和性质- 圆的直径、半径、弦、弧、切线 - 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频数和频率的概念- 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的绘制和解读2.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念- 可能性的判断- 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计算四、解题方法与技巧1. 列方程解应用题- 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建立方程或方程组- 求解方程,验证答案2. 几何证明题的解题步骤- 理解题意,画出图形- 找出已知条件和需要证明的结论- 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证明以上是苏教版初一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理解和掌握每个知识点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和技巧,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率。
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第一章 实数 一、重要概念1.数的分类及概念 数系表: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x ≥0) 常见的非负数有: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倒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1/a (a≠±1);B.1/a 中,a≠0;C.0<a <1时1/a >1;a >1时,1/a <1;D.积为1。
4.相反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0时,a≠-a; B.a 与-a 在数轴上的位置; 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奇数:2n-1 偶数:2n (n 为自然数)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有限或无限循环性整数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实数负数整数 分数无理数有理数正数整数分数无理数有理数│a │ 2aa (a ≥0)(a 为一切实数)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代数定义:几何定义:数a 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 ③数a 的绝对值只有一个; 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实数的运算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5÷ ×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第二章 代数式1.代数式与有理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完整版)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b=c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条直线110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1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1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1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2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121①直线L和⊙O相交d﹤r ②直线L和⊙O相切d=r ③直线L和⊙O相离d﹥r122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123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126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128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129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130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1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132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133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135①两圆外离d﹥R+r 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d﹤R+r(R﹥r) ④两圆内切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136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137定理把圆分成n(n≥3):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138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139正n边形的内角都等于(n-2)×180°/n140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144弧长计算公式:L=n∏R/180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R/360=LR/2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江苏初中数学苏教版总结
江苏初中数学苏教版总结江苏初中数学苏教版总结1中位线概念(1)三角形中位线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梯形中位线定义: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注意(1)要把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中线区分开。
三角形中线是连接一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而三角形中位线是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
(2)梯形的中位线是连接两腰中点的'线段而不是连结两底中点的线段。
(3)两个中位线定义间的联系:可以把三角形看成是上底为零时的梯形,这时三角形的中位线就变成梯形的中位线。
中位线定理(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中位线定理推广三角形有三条中位线,首尾相接时,每个小三角形面积都等于原三角形的四分之一,这四个三角形都互相全等。
江苏初中数学苏教版总结21、变量与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_与y,如果对于_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_是自变量,y是_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1)解析法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把自变量_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江苏初中数学苏教版总结3(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完整版)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适合打印)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第一章 实数 一、重要概念1.数的分类及概念 数系表: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x ≥0) 常见的非负数有: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倒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1/a (a≠±1);B.1/a 中,a≠0;C.0<a <1时1/a >1;a >1时,1/a <1;D.积为1。
4.相反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0时,a≠-a; B.a 与-a 在数轴上的位置; 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奇数:2n-1 偶数:2n (n 为自然数)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有限或无限循环性整数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实数负数整数 分数无理数有理数正数整数分数无理数有理数│a │ 2aa (a ≥0)(a 为一切实数)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代数定义:几何定义:数a 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 ③数a 的绝对值只有一个; 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实数的运算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5÷ ×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第二章 代数式1.代数式与有理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完整版)苏教版初中数学重点知识总结(适合打印)(精华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第一章 实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整数( 有 限或无 分数一、重要概念限循 环性 有理数1.数的分类及概念实数数系表:正无理数负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 整数有理数分数正数无理数实数整数 有理数分数负数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 x ≥ 0)无理数常见的非负数有:2a│a │ (a 为一切实数 ) a (a ≥0)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 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 0。
3.倒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 ≠ 1/(a a ≠±)1;B.1/a 中,a ≠ 0;C.0< a < 1 时 1/a >1;a >1 时, 1/a <1;D.积为 1。
4.相反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 A.a ≠0时, a ≠-a; B.a 与-a 在数轴上的位置 ;C.和为 0, 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作用: A. 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 ;B. 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 ;C. 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奇数: 2n-1 偶数: 2n ( n 为自然数)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 :a(a ≥ 0) -a(a<0)│a │=代数定义:几何定义:数 a 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 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 │≥符0, 号 “││是”“非负数 ”的标志 ;③数 a 的绝对值只有一个 ;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 “││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 “││符”号。
二、实数的运算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定律(五个—加法 [ 乘法 ] 交换律、结合律 ;[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1运算顺序: A. 高级运算到低5级运算 ;B.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如 5÷ ×5);C.( 有括 号时 ) 由“小”到“中”到“大” 。
苏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完整版
第一章有理数
1正数、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科学记数法、近似数
2数轴:用数轴来表示数
3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4正负数的大小比较: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值反而小 。
5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减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为零;
一个数加上零,仍得这个数。
6有理数的减法(把减法转换为加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7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乘积是一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 几何图形:平面图和立体图
2 点、线、面、体
3 直线、射线、线段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 角
角的度量度数
角的比较和运算
补角和余角:等角的补角和余角相等
初一下册
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
1 相交线:对顶角相等
2 垂线
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
8有理数的除法(转换为乘法)
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9有理数的乘方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零的任何次幂都是负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0混合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整理(适合打印)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 实数 一、重要概念1.数的分类及概念 数系表: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x ≥0) 常见的非负数有: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倒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1/a(a≠±1);B.1/a 中,a≠0;C.0<a <1时1/a >1;a >1时,1/a <1;D.积为1。
4.相反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0时,a≠-a; B.a 与-a 在数轴上的位置; C.和为0,商为-1。
5.数轴: ①定义(“三要素”)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奇数:2n-1 偶数:2n (n 为自然数) 7.绝对值: ①定义(两种):代数定义:几何定义:数a 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 ③数a 的绝对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有理数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有限或无限循环性数) 整数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实数负数整数 分数无理数有理数正数整数分数无理数有理数│a │ 2aa (a ≥0)(a 为一切实数)a(a≥0) -a(a<0)│a │=.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实数的运算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5÷ ×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第二章 代数式1.代数式与有理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如下:
1. 整数与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整数的性质及应用。
2. 分数与运算:分数的概念,加减乘除分数,化简分数。
3. 小数和百分数:小数的读法、写法与运算,百分数的意义、应用和转化。
4. 数量关系:比例、比例常用量的关系与计算,百分比,利息和相关应用。
5. 设计图与比例尺:设计图的读取与制作,比例尺的应用。
6. 二次根式:根式的概念,包括平方根、立方根和二次根,算术根式的运算。
7. 线性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线性方程的概念、解和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8. 计数与排列:基本计数原理、排列、组合的计算与应用。
9. 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的性质、分类与构造,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10. 几何变换:平移、旋转、翻转,相关应用。
1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调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频数表、柱状图、折线图等的绘制与分析。
12. 几何体:立体图形的性质、分类和计算体积与表面积。
13. 函数与图像:函数的概念、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函数图像的性质与绘制。
14. 相似与全等:相似和全等图形的判断与性质,相似比例和相似定理的应用。
15. 统计与概率:统计方法的应用,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第二章:有理数一、实数与数轴1、整数分为正整数,0和负整数。
正整数和0统称自然数。
能被2整除的整数称为偶数,被2除余1的整数叫作奇数。
2、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不是整数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都可以转化为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
反之,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都可以转化为分数。
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4、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
5、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无理数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0 6、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7、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绝对值与相反数8、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设数轴上原点为O ,点A 表示的数为a ,则a A =O ,设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a ,点B 表示的数为b ,则b a -=AB9、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为0.反过来,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为非负数(正数或0),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为非正数(负数或0).10、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在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表示的点,分居在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有0.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还表示这个数,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就表示求这个数的相反数。
二、实数大小的比较1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1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三、实数的运算13、加法:(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初中知识点总结数学苏教版
初中知识点总结数学苏教版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及性质整数是由自然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数,用“…”表示,整数的绝对值是没有小数部分的实数。
正整数与负整数的相反数互为相反数。
两个整数相加的结果的符号由它们的相反数相加得到的符号来确定。
2. 整数的运算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整数运算的应用。
3. 整数的应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时的整数概念和运算规则的运用。
二、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比值的数,包括整数、分数和有限小数。
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
2. 有理数的比大小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可以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或者转化为小数进行大小比较。
3. 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有理数的应用。
三、代数1. 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及运算符号组成的表达式,可以用来表示数或数之间的关系。
2. 一些基本的代数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加、减和乘法。
3. 代数式的应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时的代数式的运用。
四、方程1. 方程的概念等式左右两边有字母的式子叫方程,方程中的字母叫未知数。
2. 一元一次方程x + a = b;ax = b;ax + c = dx;ax + b = cx + d。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的概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五、比例与相似1. 比例的概念及性质比例的概念;比例中的四个数是成比例的。
2. 比例式两个比例式的属性;解比例式的方法。
3. 相似的概念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六、多边形1. 多边形的概念多边形是由多个直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多边形的性质。
2. 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梯形。
3. 多边形的性质多边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
七、三角形1. 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分类及定理。
2. 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三角形外角和的性质;三角形边的关系。
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适合打印)0001
精品文档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a 为一切实数)% 0)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倒数: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 勺/a (a ^±) ;B.1/a 中,a^);C.Ov a v 1 时 1/a > 1;a > 1 时,1/a v 1;D.积为 1。
4.相反数: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 丸)时,a ^-a; B.a与-a 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0,商为-1。
5. 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 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一自然数)第一章实数 一、 重要概念 1 •数的分类及概念 数系表: 实数彳有理数分数正整数(有限或无 限循环性-负整数正分数 负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实数广正数负数有理数无理数'有理数分数分数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x > 0) 常见的非负数有:定义及表示:奇数:2n-1偶数:2n (n为自然数)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 “丨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丨符号、实数的运算 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运算定律(五个一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5宁X 5) ;C.(有括 号时)由“小”至V “中”至V “大”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 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2. 整式和分式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3. 单项式与多项式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
(数字与字母的积一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苏教版一、数与代数1. 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 有理数的分类: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零。
-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开方。
2. 整式与分式- 整式的概念:由数和字母的有限次幂的和或差组成的代数式。
- 单项式与多项式:单项式是只有一个项的整式,多项式是多个单项式的和。
- 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
- 乘除法: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多项式乘以单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 分式的基本概念:形如A/B的代数式,其中A、B为多项式,B≠0。
- 分式的运算:加减、乘除、化简。
3. 代数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 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每个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组。
- 解方程的方法:代入法、消元法、加减法。
4. 函数- 函数的概念:描述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数学对象。
- 函数的表示:图像、表格、解析式。
- 线性函数:形如y=kx+b的函数,其中k、b为常数。
- 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
二、几何1. 平面图形-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 角的概念:邻角、对角、同位角等。
- 三角形:分类(等边、等腰、直角)、性质、内角和定理。
- 四边形:分类(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性质。
- 圆:圆心、半径、直径、弦、弧、切线、圆周角。
2. 几何图形的性质- 图形的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
- 相似图形:相似比、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 全等图形:全等条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 几何变换- 平移:图形沿直线移动,大小和形状不变。
- 旋转:图形绕一点旋转一定角度,大小和形状不变。
- 轴对称: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4. 几何计算- 面积计算:三角形、四边形、圆及复合图形的面积公式。
- 周长计算: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周长公式。
- 体积计算:长方体、立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第一章 实数 一、重要概念1.数的分类及概念 数系表: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x ≥0) 常见的非负数有: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倒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1/a (a≠±1);B.1/a 中,a≠0;C.0<a <1时1/a >1;a >1时,1/a <1;D.积为1。
4.相反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0时,a≠-a; B.a 与-a 在数轴上的位置; 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奇数:2n-1 偶数:2n (n 为自然数) 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代数定义:几何定义:数a 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有理数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有限或无限循环性整数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0 实数 负数整数分数 无理数 有理数正数整数分数无理数有理数│a │ a (a ≥0)(a 为一切实数) a(a≥-a(a<0│a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 ③数a 的绝对值只有一个; 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实数的运算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5÷ ×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第二章 代数式1.代数式与有理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3.单项式与多项式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
(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
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
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
4.系数与指数区别与联系:①从位置上看;②从表示的意义上看5.同类项及其合并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6.根式 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叫做根式。
含有关于字母开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
单项式 多项式整式分有理式 无理式代数式51注意:①从外形上判断;②区别:3、7是根式,但不是无理式(是无理数)。
7.算术平方根⑴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a [a ≥0—与“平方根”的区别]); ⑵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 ①联系:都是非负数,2a =│a │ ② 区别:│a │中,a 为一切实数;a 中,a 为非负数。
8.同类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根号划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满足条件: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运算定律、性质、法则1.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法则 2.分式的性质⑴基本性质:a b =am bm (m ≠0) ⑵符号法则:a ba b ab -=-=- ⑶繁分式:①定义;②化简方法(两种) 3.整式运算法则(去括号、添括号法则)4.幂的运算性质:①m a ·n a =n m a +;②m a ÷n a =n m a -;③n m a )(=mn a ;④n ab )(=n a n b ;⑤n n n b a ba =)( 技巧:pp b aa b )()(=- 5.乘法法则:⑴单×单;⑵单×多;⑶多×多。
6.乘法公式:(正、逆用)2222)(b ab a b a +±=± (a+b )(a-b )=22b a - (a ±b))(22b ab a +μ=33b a ±7.除法法则:⑴单÷单;⑵多÷单。
8.因式分解:⑴定义;⑵方法: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组分解法;E.求根公式法。
9.算术根的性质:2a =a ;)0()(2≥=a a a ;b a ab ⋅=(a ≥0,b ≥0);b a b a =(a≥0,b >0)(正用、逆用)10.根式运算法则:⑴加法法则(合并同类二次根式);⑵乘、除法法则;⑶分母有理化:A.a 1;B.a abab =;C.b n a m -1. 11.科学记数法:na 10⨯(1≤a <10,n 是整数) 第三章 统计初步 一、重要概念1.总体:考察对象的全体。
2.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
3.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个体。
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5.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6.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二、计算方法1. 样本平均数:⑴)(121n x x x n x +++=Λ;⑵若a x x -=1'1,a x x -=2'2,…,a x x n n -=',则a x x +='(a —常数,1x ,2x ,…,n x 接近较整的常数a);⑶加权平均数:)(212211n f f f n f x f x f x x k kk =++++++=ΛΛ;⑷平均数是刻划数据的集中趋势(集中位置)的特征数。
通常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样本容量越大,估计越准确。
2.样本方差:⑴])()()[(1222212x x x x x x n s n -++-+-=Λ;⑵若a x x -=1'1,a x x -=2'2,…,a x x n n -=',则])[(12'2'2'22'12x n x x x n s n -+++=Λ(a —接近1x 、2x 、…、nx 的平均数的较“整”的常数);若1x 、2x 、…、nx 较“小”较“整”,则])[(12222212x n x x x n s n -+++=Λ;⑶样本方差是刻划数据的离散程度(波动大小)的特征数,当样本容量较大时,样本方差非常接近总体方差,通常用样本方差去估计总体方差。
3.样本标准差:2s s =第四章 直线形 一、直线、相交线、平行线1.线段、射线、直线三者的区别与联系从“图形”、“表示法”、“界限”、“端点个数”、“基本性质”等方面加以分析。
2.线段的中点及表示3.直线、线段的基本性质(用“线段的基本性质”论证“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4.两点间的距离(三个距离:点-点;点-线;线-线)5.角(平角、周角、直角、锐角、钝角) 6.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及表示方法 7.角的平分线及其表示 8.对顶角及性质9.垂线及基本性质(利用它证明“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10.平行线及判定与性质(互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11.常用定理:①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传递性);②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12.定义、命题、命题的组成 13.公理、定理 14.逆命题 二、三角形 分类:⑴按边分; ⑵按角分1.定义(包括内、外角)2.三角形的边角关系:⑴角与角:①内角和及推论;②外角和;③n 边形内角和;④n 边形外角和。
⑵边与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⑶角与边:在同一三角形中,3.三角形的主要线段讨论:①定义 ②××线的交点—三角形的×心 ③性质 ①高线 ②中线 ③角平分线 ④中垂线 ⑤中位线⑴一般三角形 ⑵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4.特殊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5.全等三角形⑴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ASA 、AAS 、SSS ) ⑵特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①一般方法②专用方法6.三角形的面积 ⑴一般计算公式 ⑵性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7.重要辅助线 ⑴中点配中点构成中位线; ⑵加倍中线; ⑶添加辅助平行线 8.证明方法⑴直接证法:综合法、分析法 ⑵间接证法—反证法:①反设②归谬③结论 ⑶证线段相等、角相等常通过证三角形全等 ⑷证线段倍分关系:加倍法、折半法 ⑸证线段和差关系:延结法、截余法 ⑹证面积关系:将面积表示出来 三、四边形 分类表: 1.一般性质(角) ⑴内角和:360° ⑵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平行四边形。
⑶外角和:360° 推论1: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菱形。
推论2: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矩形。
等边等角大边大角小边 小角2.特殊四边形⑴研究它们的一般方法: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⑶判定步骤: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 ⑷对角线的纽带作用:3.对称图形 ⑴轴对称(定义及性质);⑵中心对称(定义及性质)4.有关定理: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其推论1、2 ②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定理 ③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5.重要辅助线:①常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②梯形中常“平移一腰”、“平移对角线”、“作高”、“连结顶点和对腰中点并延长与底边相交”转化为三角形。
6.作图:任意等分线段。
第五章 方程(组) 一、基本概念1.方程、方程的解(根)、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 1. 分类: 二、解方程的依据—等式性质1.a=b ←→a+c=b+c 2.a=b ←→ac=bc (c ≠0) 三、解法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解。
2. 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⑴基本思想:“消元”⑵方法:①代入法 ②加减法 四、一元二次方程1.定义及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2.解法:⑴直接开平方法(注意特征) ⑵配方法(注意步骤—推倒求根公式)二次方程一次方程高次方程整式方程 分式方程有理方程 无理方程方程⑶公式法:)04(24222,1≥--±-=ac b a ac b b x ⑷因式分解法(特征:左边=0)3.根的判别式:ac b 42-=∆ 4.根与系数顶的关系:a cx x a b x x =⋅-=+2121, 逆定理:若n x x m x x =⋅=+2121,,则以21,x 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02=+-n mx x 。